庄严肃穆的雅乐在章台宫奏响,嬴政心潮澎湃,他听见了血液涌动的声音。他,十三岁的少年嬴政,是秦王了。
这将是他永生难忘的一日。启明星还没升起,他已赶到宗庙,祭拜列祖列宗,又跪拜父亲灵柩,起誓:他会担起大秦的江山,继承历代先王的霸业,吞并六国,一统寰宇。
朝暾万里,晴空无云,登基大典在章台宫隆重举行。
在华阳太后、夏太后和吕不韦、蒙骜等秦廷重臣以及六国使臣的见证下,先王遗诏被请出,嬴政正式登基为王,尊母亲赵姬为太后,为亡父定谥“庄襄”。
孟弋陪侍在赵姬身侧,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同样的心潮彭拜,她遗憾地看着殿中人,这些参与者们不知道,他们亲历的事件,将彻底改写华夏的历史进程。
列国使臣依次近前恭贺。秦国换新主,是头等大事,山东六国都派出了庞大的使团,送上隆重的贺礼,目的无非是祈求秦国消停消停,给六国喘息的时机。
“恭祝秦王登基,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赵国使臣是诸位使臣中最年轻的一位,俊美清秀,他一登场,被繁琐礼仪折磨得混昏昏欲睡的嬴政来了精神,几乎坐不住了,被母亲剜了一眼才按捺住,可声音里的兴奋却掩盖不住。
“赵忽?赵国把你派来了?!”
他最讨厌赵国了,原想趁机羞辱赵使,不料来使是赵忽。
坐在赵姬侧后方的孟弋也瞧见了赵忽,三年不见,清澈的少年长大成人了,能独当一面,站在敌国的大殿之上虚与委蛇了。
赵忽再拜:“大王还记着外臣,外臣不胜惶恐。寡君派外臣来,是为了祈愿秦赵邦交永睦……”
“哼!”
一声轻蔑的嘲讽自身后传来。不用看,是燕使。
几年来,秦赵大战暂歇,赵燕却连年起兵戈。六国之中,燕国最弱,然而燕国不甘寂寞,趁赵国与秦剧战后国力大损,出兵攻赵,却被赵军狠狠揍了一顿,赵军直逼燕下都,燕王不得不献城求和。之后,赵国时不时进攻燕国,燕国招架不住,屡屡求和,都不能阻止赵国。赵国西面遭秦国蚕食,无力抗秦,只好捡北边的软柿子捏,燕国倒了八辈子血霉。
赵国攻燕,也有顾虑,怕秦国趁机在后背捅刀子。赵忽使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说动秦国在燕赵之间保持中立。
赵忽没多大把握能完成使命。尽管秦国新王嬴政对他十分友好,可他内心清楚得很,嬴政冲龄即位,不能亲政,名义上由太后摄政,实际上政令全在相邦手中。相邦者谁?吕不韦。
大典结束,秦廷赐宴,美酒入口,无滋无味,赵忽烦恼如何见到吕不韦,见到了又该如何劝说。他与吕不韦素昧平生,当年吕不韦在邯郸风光时,他尚年少,没有任何交集。
燕使为赵太后祝寿,恭维之词听得赵忽作呕,他百无聊赖抬头张望,愣住了。太后身侧侍坐的端庄女子,不正是葵姊?
姊,三年了,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赵忽很想哭。
葵姊奔秦的始末他清楚得很,葵姊会不会恨屋及乌,恨整个赵氏,连他也记恨上?
筵席散时,赵忽欲寻孟弋说话。奈何,秦宫人有序引导使臣退出宫殿,孟弋也忙着陪侍太后和秦王,他只好作罢。
心事重重走到宫门口,找到自己的车驾,正要登车,宫门处飘来一声:“忽!”
他慢慢转过身,泪流满面。
熟悉的嗓音响起:“都是大人了,还哭,羞不羞?”
***
在孟弋面前,装了一天老成持重的赵忽卸下了面具,红着眼圈诉说别后种种。
赵胜亡故后,建信君弥子牟出任相邦。开始,平阳君赵豹尚在,弥子牟所作所为太过分时,赵豹还能出面劝一劝赵丹。
“去岁,叔父去世,王兄谁的话都不听了,一心扑在对燕用兵上,内政全丢给了弥氏,朝堂被搅扰得乌烟瘴气。简……”偷偷瞄一眼孟弋,继续说,“兄长的处境很难,弥子牟对他怀恨在心,没少在王兄面前搬弄是非,王兄对兄长,既用又防。三年前,他让兄长征税,那些就食工商者,快恨死兄长了……”
赵忽单纯地想,我多说些简兄的难处,说不定葵姊一心软,就原谅兄长了。看看孟弋,神色平静,难道她对兄长没有感情了?赵忽失落地垂头。五月脆李递到手上,他木木道了声谢。
“为什么派你来?”孟弋问。
放着那么多能言善辩、长袖善舞的人精不用,派一个毫无资历的赵忽来和吕不韦这种老狐狸过招,赵丹脑子被狗啃了?孟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赵丹的意图。
赵忽同样迷茫。父亲在世时,他年纪小,与政事毫不沾边。这几年,他大了,也只是个闲散公孙。日前,王兄突然宣召他,命他使秦,他发懵,称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怕要辜负王兄重托。
“王兄说我什么都不用做,他会派能干的副使襄助,我做个吉祥物,露个脸便可。”
“副使是谁?”
“叫中行武,是弥子牟的宾客。”
孟弋顿感不妙。弥子牟横插一脚,会不会有阴谋?赵简为什么不阻拦?
***
此时,令孟弋甚为不安的中行武,正在丞相府上做客。
不同于嬴政的少年意气,恨赵人入骨,吕不韦是商贾,重利重实际,他加封文信侯后,赵丹送了块封地给他,陈年旧怨便一笔勾销了。今日赵使携重宝登门,吕不韦一点不别扭,笑吟吟迎接远客。
“丞相请看。”中行武捧出一尊尺许高、栩栩如生的木偶,轻轻揿下木偶足下台座后的一处机括,变戏法般,木偶肚腹裂开,一个围裹着锦衣的女俑飘了出来,彩袖飘飘,向着吕不韦款款下拜。抬起机括,女俑缩回,破开的木偶腹部合上,完好如初。
吕不韦惊叹不已,拊掌叫好。
气氛烘托到位了,中行武趁机道明来意。
“……燕国屡屡进犯,是可忍孰不可忍!寡君派臣入秦,向丞相陈明真相,请丞相主持公道。”
吕不韦道:“先生此言差矣,燕赵两国的纠纷,秦国怎么能横加干涉呢?”
中行武客客气气说:“岂敢麻烦贵国?寡君和相邦,是想恳求贵国保持中立。”
中行武说得含蓄,吕不韦早就明白了,赵国是怕秦国助燕攻赵。
吕不韦心头冷笑,赵国的安危与秦国何干?秦国当然想让赵国快点死掉,昨日他还与宾客商议联燕夹赵的可行性。
吕不韦揣着明白装糊涂。“此事干系重大,须禀明太后、大王,与重臣商议……”
中行武再拜:“丞相是嫌赵国诚意不够?赵国愿送质子入秦。”
***
秦国天亮得晚,赵忽醒了一次,天色暗昧,倒头继续睡,却睡不着了,索性起来。
穿戴好,去正屋瞧孟弋起了没,走到廊下,听到屋中传出男人的声音……男人?!赵忽脸都白了,再听,整个人都傻了。
“……孟弋,我好意报信,你不能坑我。你一去,丞相就会猜到通风报信的是我……我不是胆小,你去了也无济于事,大王未亲政,邦交大事丞相做主,你劝不住的……再说是赵丹主动送赵忽当人质的,丞相不过顺水推舟……”
“废话少说,劝不住也得劝,赵丹不做人,吕不韦也不做人吗?”
孟弋气咻咻出屋,迎头撞见了呆若木鸡的赵忽。
他肯定都听见了……孟弋忙不迭安抚:“忽,你莫着急,我会想办法的。”
赵忽目光呆滞。王兄为讨好秦国,一点情分都不讲。简兄那么聪明,他会想不到么?却连一句提醒都没有,还让我快些来秦国,难道他被王兄收买了?怎么办?再也回不到赵国了么?
“主人!”
黑颈来报,宫里来了一群侍卫。
“一定是来抓我的!”赵忽醒过神,飞快往孟弋背后躲。
孟弋一面安慰赵忽,一面看向屋中。
李斯一只脚从迈过门槛,他皱眉:“不对呀,扣押人质用得着王宫警卫?”
话音未了,侍卫已到眼前。
“奉太后令,请孟弋夫人立刻入宫。”
孟弋十分惊讶,惊讶之余也放了心,不是抓赵忽的。
孟弋匆匆离去,前脚刚走,后脚丞相府的人就追了来。“李舍人,丞相请你速速回府议事。”
丞相也有急事?怪哉!
***
“什么?!”
甘泉宫,孟弋爆出一声尖锐的发问。这声发问包含了太多的情绪,有震惊,有质疑,有愤怒……
她头晕耳鸣,宫人喂她饮了碗安神汤才好些。然而,赵姬的话冲劲太大了,余音仍在。
赵姬说,有人散布流言,污蔑嬴政是吕不韦的孽种,吕不韦故意把怀孕的赵姬送给子楚,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秦国大统,篡夺嬴姓江山。
嬴政刚一登基,恶毒的谣言就冒了出来,目的不言而喻,是冲王位来的。
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后被送给子楚,此乃人尽皆知的事实,在这个蛮荒与文明共存的时代,男人把女人当做物品送来送去,是司空见惯的事,绝对不会引人非议。即或女子有孕,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麻烦在于子楚的血统,更在于赵姬生下的孩子,做了秦王。
只消有人捕风捉影嘀咕一句“指不定赵姬被送给子楚前就已经怀了孕,怀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就会引发无数歹毒的阴谋论。嬴政的血统一旦遭到质疑,他继承王位的合礼性合法性,便荡然无存。
这一恶毒的谣言,恐怕会引发秦国朝堂大地震。
“无耻之尤!”
孟弋痛骂造谣者。
赵姬问:“你……不问问我是真是假?”
孟弋笑着看向她:“做母亲的,会糊涂到连孩子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孟弋……”赵姬低声呜咽起来。
这将是他永生难忘的一日。启明星还没升起,他已赶到宗庙,祭拜列祖列宗,又跪拜父亲灵柩,起誓:他会担起大秦的江山,继承历代先王的霸业,吞并六国,一统寰宇。
朝暾万里,晴空无云,登基大典在章台宫隆重举行。
在华阳太后、夏太后和吕不韦、蒙骜等秦廷重臣以及六国使臣的见证下,先王遗诏被请出,嬴政正式登基为王,尊母亲赵姬为太后,为亡父定谥“庄襄”。
孟弋陪侍在赵姬身侧,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同样的心潮彭拜,她遗憾地看着殿中人,这些参与者们不知道,他们亲历的事件,将彻底改写华夏的历史进程。
列国使臣依次近前恭贺。秦国换新主,是头等大事,山东六国都派出了庞大的使团,送上隆重的贺礼,目的无非是祈求秦国消停消停,给六国喘息的时机。
“恭祝秦王登基,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赵国使臣是诸位使臣中最年轻的一位,俊美清秀,他一登场,被繁琐礼仪折磨得混昏昏欲睡的嬴政来了精神,几乎坐不住了,被母亲剜了一眼才按捺住,可声音里的兴奋却掩盖不住。
“赵忽?赵国把你派来了?!”
他最讨厌赵国了,原想趁机羞辱赵使,不料来使是赵忽。
坐在赵姬侧后方的孟弋也瞧见了赵忽,三年不见,清澈的少年长大成人了,能独当一面,站在敌国的大殿之上虚与委蛇了。
赵忽再拜:“大王还记着外臣,外臣不胜惶恐。寡君派外臣来,是为了祈愿秦赵邦交永睦……”
“哼!”
一声轻蔑的嘲讽自身后传来。不用看,是燕使。
几年来,秦赵大战暂歇,赵燕却连年起兵戈。六国之中,燕国最弱,然而燕国不甘寂寞,趁赵国与秦剧战后国力大损,出兵攻赵,却被赵军狠狠揍了一顿,赵军直逼燕下都,燕王不得不献城求和。之后,赵国时不时进攻燕国,燕国招架不住,屡屡求和,都不能阻止赵国。赵国西面遭秦国蚕食,无力抗秦,只好捡北边的软柿子捏,燕国倒了八辈子血霉。
赵国攻燕,也有顾虑,怕秦国趁机在后背捅刀子。赵忽使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说动秦国在燕赵之间保持中立。
赵忽没多大把握能完成使命。尽管秦国新王嬴政对他十分友好,可他内心清楚得很,嬴政冲龄即位,不能亲政,名义上由太后摄政,实际上政令全在相邦手中。相邦者谁?吕不韦。
大典结束,秦廷赐宴,美酒入口,无滋无味,赵忽烦恼如何见到吕不韦,见到了又该如何劝说。他与吕不韦素昧平生,当年吕不韦在邯郸风光时,他尚年少,没有任何交集。
燕使为赵太后祝寿,恭维之词听得赵忽作呕,他百无聊赖抬头张望,愣住了。太后身侧侍坐的端庄女子,不正是葵姊?
姊,三年了,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赵忽很想哭。
葵姊奔秦的始末他清楚得很,葵姊会不会恨屋及乌,恨整个赵氏,连他也记恨上?
筵席散时,赵忽欲寻孟弋说话。奈何,秦宫人有序引导使臣退出宫殿,孟弋也忙着陪侍太后和秦王,他只好作罢。
心事重重走到宫门口,找到自己的车驾,正要登车,宫门处飘来一声:“忽!”
他慢慢转过身,泪流满面。
熟悉的嗓音响起:“都是大人了,还哭,羞不羞?”
***
在孟弋面前,装了一天老成持重的赵忽卸下了面具,红着眼圈诉说别后种种。
赵胜亡故后,建信君弥子牟出任相邦。开始,平阳君赵豹尚在,弥子牟所作所为太过分时,赵豹还能出面劝一劝赵丹。
“去岁,叔父去世,王兄谁的话都不听了,一心扑在对燕用兵上,内政全丢给了弥氏,朝堂被搅扰得乌烟瘴气。简……”偷偷瞄一眼孟弋,继续说,“兄长的处境很难,弥子牟对他怀恨在心,没少在王兄面前搬弄是非,王兄对兄长,既用又防。三年前,他让兄长征税,那些就食工商者,快恨死兄长了……”
赵忽单纯地想,我多说些简兄的难处,说不定葵姊一心软,就原谅兄长了。看看孟弋,神色平静,难道她对兄长没有感情了?赵忽失落地垂头。五月脆李递到手上,他木木道了声谢。
“为什么派你来?”孟弋问。
放着那么多能言善辩、长袖善舞的人精不用,派一个毫无资历的赵忽来和吕不韦这种老狐狸过招,赵丹脑子被狗啃了?孟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赵丹的意图。
赵忽同样迷茫。父亲在世时,他年纪小,与政事毫不沾边。这几年,他大了,也只是个闲散公孙。日前,王兄突然宣召他,命他使秦,他发懵,称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怕要辜负王兄重托。
“王兄说我什么都不用做,他会派能干的副使襄助,我做个吉祥物,露个脸便可。”
“副使是谁?”
“叫中行武,是弥子牟的宾客。”
孟弋顿感不妙。弥子牟横插一脚,会不会有阴谋?赵简为什么不阻拦?
***
此时,令孟弋甚为不安的中行武,正在丞相府上做客。
不同于嬴政的少年意气,恨赵人入骨,吕不韦是商贾,重利重实际,他加封文信侯后,赵丹送了块封地给他,陈年旧怨便一笔勾销了。今日赵使携重宝登门,吕不韦一点不别扭,笑吟吟迎接远客。
“丞相请看。”中行武捧出一尊尺许高、栩栩如生的木偶,轻轻揿下木偶足下台座后的一处机括,变戏法般,木偶肚腹裂开,一个围裹着锦衣的女俑飘了出来,彩袖飘飘,向着吕不韦款款下拜。抬起机括,女俑缩回,破开的木偶腹部合上,完好如初。
吕不韦惊叹不已,拊掌叫好。
气氛烘托到位了,中行武趁机道明来意。
“……燕国屡屡进犯,是可忍孰不可忍!寡君派臣入秦,向丞相陈明真相,请丞相主持公道。”
吕不韦道:“先生此言差矣,燕赵两国的纠纷,秦国怎么能横加干涉呢?”
中行武客客气气说:“岂敢麻烦贵国?寡君和相邦,是想恳求贵国保持中立。”
中行武说得含蓄,吕不韦早就明白了,赵国是怕秦国助燕攻赵。
吕不韦心头冷笑,赵国的安危与秦国何干?秦国当然想让赵国快点死掉,昨日他还与宾客商议联燕夹赵的可行性。
吕不韦揣着明白装糊涂。“此事干系重大,须禀明太后、大王,与重臣商议……”
中行武再拜:“丞相是嫌赵国诚意不够?赵国愿送质子入秦。”
***
秦国天亮得晚,赵忽醒了一次,天色暗昧,倒头继续睡,却睡不着了,索性起来。
穿戴好,去正屋瞧孟弋起了没,走到廊下,听到屋中传出男人的声音……男人?!赵忽脸都白了,再听,整个人都傻了。
“……孟弋,我好意报信,你不能坑我。你一去,丞相就会猜到通风报信的是我……我不是胆小,你去了也无济于事,大王未亲政,邦交大事丞相做主,你劝不住的……再说是赵丹主动送赵忽当人质的,丞相不过顺水推舟……”
“废话少说,劝不住也得劝,赵丹不做人,吕不韦也不做人吗?”
孟弋气咻咻出屋,迎头撞见了呆若木鸡的赵忽。
他肯定都听见了……孟弋忙不迭安抚:“忽,你莫着急,我会想办法的。”
赵忽目光呆滞。王兄为讨好秦国,一点情分都不讲。简兄那么聪明,他会想不到么?却连一句提醒都没有,还让我快些来秦国,难道他被王兄收买了?怎么办?再也回不到赵国了么?
“主人!”
黑颈来报,宫里来了一群侍卫。
“一定是来抓我的!”赵忽醒过神,飞快往孟弋背后躲。
孟弋一面安慰赵忽,一面看向屋中。
李斯一只脚从迈过门槛,他皱眉:“不对呀,扣押人质用得着王宫警卫?”
话音未了,侍卫已到眼前。
“奉太后令,请孟弋夫人立刻入宫。”
孟弋十分惊讶,惊讶之余也放了心,不是抓赵忽的。
孟弋匆匆离去,前脚刚走,后脚丞相府的人就追了来。“李舍人,丞相请你速速回府议事。”
丞相也有急事?怪哉!
***
“什么?!”
甘泉宫,孟弋爆出一声尖锐的发问。这声发问包含了太多的情绪,有震惊,有质疑,有愤怒……
她头晕耳鸣,宫人喂她饮了碗安神汤才好些。然而,赵姬的话冲劲太大了,余音仍在。
赵姬说,有人散布流言,污蔑嬴政是吕不韦的孽种,吕不韦故意把怀孕的赵姬送给子楚,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秦国大统,篡夺嬴姓江山。
嬴政刚一登基,恶毒的谣言就冒了出来,目的不言而喻,是冲王位来的。
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后被送给子楚,此乃人尽皆知的事实,在这个蛮荒与文明共存的时代,男人把女人当做物品送来送去,是司空见惯的事,绝对不会引人非议。即或女子有孕,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麻烦在于子楚的血统,更在于赵姬生下的孩子,做了秦王。
只消有人捕风捉影嘀咕一句“指不定赵姬被送给子楚前就已经怀了孕,怀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就会引发无数歹毒的阴谋论。嬴政的血统一旦遭到质疑,他继承王位的合礼性合法性,便荡然无存。
这一恶毒的谣言,恐怕会引发秦国朝堂大地震。
“无耻之尤!”
孟弋痛骂造谣者。
赵姬问:“你……不问问我是真是假?”
孟弋笑着看向她:“做母亲的,会糊涂到连孩子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孟弋……”赵姬低声呜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