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青青瞄了一眼屏风后。

    宋章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靠着床闭目养神,一动不动。窗外正巧投进一束晨光,照在他脸上,照出半张琉璃般的侧脸,细细的绒毛清晰可见。

    钱青青也没想到,原来叱咤一时的北燕王有如此乖巧的一面。

    钱青青担忧外头的声响吵烦宋章,便推门而出,见两个轿夫并未理他,而是各点了一柱香,在小厮头上指指点点。

    小厮钱戈穿着钱府下人的服饰,另外两个轿夫——阿原和阿四粗布短打,是外头临时雇来跑腿的。

    钱戈头上沾了不少香灰,他们还在用力吹着香,不时有火星子跳到钱戈头上,点燃的发梢打着卷儿熄灭。

    钱青青本想低调行事,经过井边打水洗漱,见钱戈不断退让,忍不住开口道:“钱家的人,你们也敢欺负?”

    “大小姐这话说的。”阿原用力抖落一段香灰,“这厮跟我们打赌,说大小姐赶着回门,卯时便会起,我们听信了,早早来等。这如今都辰时了,白耽误一个时辰。”

    钱青青在钱家不得势,眼下连外头雇佣的轿夫对她放肆起来。她夺了阿原和阿四手里的香,丢在地上碾灭,瞧了钱戈一眼头顶,“他们欺负你,也不知道反抗?若烧起来,可不是小事。”

    钱戈抬眼惊讶地看她,不敢相信清高的大小姐会替他一个下人说话。

    若放在以前,大小姐看见他们这些下人没用,只会嫌他碍眼、废物,他是钱家的家生奴才,也识相,通常都会自觉避开。

    要遇到实在避不开的,便垂首肃立,任打任骂。

    可今天这话里话外,并没有责备之意,有些抱怨,但更多是“恨铁不成钢”。

    “不是要回府吗,姑爷身子不便,就不回了,我回。”钱青青说完便朝外走,又想起什么,提声道,“姓宋的,你记得昨晚我说的话。”

    昨晚,她用无比嫌弃的口气说:腿脚利索前,不许出门,少给我丢人现眼。

    宋章顿了顿,不咸不淡地回了个“嗯”,随后闭上眼,小憩起来。

    阿四顺着窗缝瞥见宋章的侧脸,不由脱口而出:“这位姑爷真俊啊。”

    阿原恐吓地推了钱戈一把,“去,好好带路!”

    钱青青正走到门口,钱戈几步越过,“大小姐,我给您开门。”说完,拉开门扉,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几人先后出门,宋章方睁开眼。

    冰冷的目光落在了她的后背。

    阿原和阿四没说谎。

    上一世,钱青青早早起身收拾梳妆,卯时天不亮就坐轿回钱府。

    她不带他回府的理由也并非“身子不便”,而是一句解释都没有,她的眼里根本没有轿夫这些下等人。

    上一世的她是带着期待和喜悦去的,在她心里,钱家还是她的家。可惜去时妆容整整齐齐,回来时,却披头散发、衣服都被撕烂了,一回来就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砸烂主屋所有家具,最后还把气撒在宋章身上,不给他饭吃。

    宋章不知她在钱家发生了什么,不过他向来警觉,耳力又好,阿原和阿四未进院子时就已经听见他们的动作。

    这两人身怀不俗武艺,联想到他们跋扈的态度,很可能,他们今日被雇佣来的活儿,便给钱青青难堪的。

    这个恶女人,是该治治。

    宋章如此想着,淡漠地收回了目光。

    轿子停在巷口,钱戈一直低着头带路,在掀帘子时,忽然顿住,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越看钱戈越像被什么东西吓得不知所措,一动不动。

    钱青青注意到他掀帘的手都在发颤。

    经历两世,钱青青已没比谁都清楚,钱家不可能再是她的家了,别说跟那里的人当亲人,当仇人还差不多。

    失去上一世回家那么热切的心情,冷静许多,凡事留了个心眼,顺着钱戈隐晦的眼神,看清楚轿中椅子上有些灰白的粉末——有人刻意撒的。

    钱青青模糊地记得上一世回门后,因为什么事和钱父、林氏吵了一架。

    像钱家这么大的家业,下人们也分三六九等,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但公然欺到大小姐头上,毕竟少见。

    这俩轿夫什么人派来的,竟敢对她下手?真是荒唐。

    钱青青回头,阿原和阿四正站到轿杆边,阿原挤出笑容,“大小姐,再不上轿,要误了吉时的。”

    “我来。”钱青青推开钱戈,从他手中接过厚重的轿帘,捏在手中,只思索了片刻,用力拽下,轿帘在手中打了个卷,旋即散开,稳稳地铺到轿椅上。

    阿原瞪大了眼,“大小姐,这、你这……”

    钱青青兀自进轿,隔着轿帘往椅子一坐,吩咐道:“轿帘子拆了,正好透透气。”

    钱戈心下一松,不由分说喊道:“起轿!”

    阿原和阿四对视一眼,阿原摇摇头,走到轿前抬起,阿四也同时抬起后面。

    钱戈扶着轿子,小轿离开安益坊,一路无话,不久便来到玄武大道。

    外面日头正好,正逢每个月十五集市,熙熙攘攘都是人。有出来采买,有携家带口凑热闹,还有不少香客赶着去护国寺进香,摩肩接踵、好不热闹。钱青青无暇欣赏,一路提着一颗心,暗暗记下路线。

    “大小姐还没用早膳吧,前头有个烩面铺。”阿原热心道,“要不要小的带您尝尝。”

    “好。”

    阿原和阿四店铺外落轿,阿原赖在原地不动,仍是脸上挂着笑。钱青青瞧他一眼,便只是当他们讨钱,从袖里摸出几个铜板给了他们。

    “你们也辛苦,买些填填肚子。”

    “好嘞,谢大小姐赏。”

    钱青青从轿中出来,长吁一口气。

    自她归来之后,这初次出门,仰望那片广阔无垠、碧空如洗的蓝天,不见丝毫云彩的点缀,令人豁然开朗。

    四周的景致,鳞次栉比的屋顶与川流不息的人□□相辉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南梁国都的盛世繁华。

    目光所及之处,那座雄伟壮观的皇宫巍然屹立,如同一只沉睡的巨兽,以一种不可言喻的威严,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金陵古城。

    街道之上,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每一处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与热闹非凡的景象,让她切身地感受到,她真的回来了。

    对面铺子的店小二手里拿着个五颜六色的小陶罐,热情喊着:“桂花灵散新货已到,来小店瞧一瞧看一看,保准让您如醉仙境、飘飘欲仙。”

    见钱青青看得投入,钱戈端着烩面过来,小声道:“大小姐,别瞧了,这东西可会上瘾!”

    “上瘾?”钱青青接过烩面,吃了几口,口腹顿生热意,心情也好起来。

    “灵散就是五石散,朝廷多次要禁,禁不住,这些人变着花样卖。”钱戈解释。

    钱青青看那小二手中五颜六色的小陶罐,恍然道:“知道了。”

    大梁民风开放,出门逛街的女子和男人们一样,大喇喇地,因此像钱青青这种扯开轿帘子、当街吃面的,并不稀奇,过路行人没有过多关注,钱青青便和钱戈闲聊起刚刚见过的铺子。

    这条街是金陵最繁华之处,两旁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既有为权贵阶层所青睐的绫罗绸缎、珍稀古玩、滋补药材,也不乏充满生活气息的酒楼茶肆、包子铺……

    “热腾腾的包子来咯!”钱青青吃过烩面,刚刚将碗筷递给钱戈,阿原又奉上两个包子,道:“这家包子铺开了五十年了,三代传人做的肉包子,极香,平日里是我们这些贩夫走卒最常关顾的。大小姐若不嫌弃,也试试。”

    他恐吓地塞了一个给钱戈,“你也吃!”

    阿四靠着轿子啃包子,贼眉鼠眼地笑。

    阿原瞪了他一眼,“还不快点!都说别误了大小姐回门的吉时!”

    阿四匆忙将剩下半个包子塞嘴里,囫囵吞枣道:“好嘞!”

    “大小姐坐稳了,起轿咯!”阿原吆喝一声,和阿四抬轿。

    刚起轿,钱戈忽然探手进来。

    钱青青一怔,随即被钱戈塞了一个包子,又迅速缩回手,钱青青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两个包子,缓缓撕开她的那个,肉馅里竟插了根细长锋利的牙签!

    若没有钱戈提醒,只要她咬上一口,牙签就会划破她的口腔,甚至吞入咽喉。想到此处,一股凉意从背脊爬上。

    心中将钱正道骂了数十遍。

    眼前那阿原和阿四再不是人,也不过是打手、是走狗,他们的背后一定是钱家人主谋,这个主谋也很好猜,谁厌恶她却得让她回门,谁管家可以雇佣阿原和阿四——钱家如今的当家主母,林氏。即使不是林氏亲自谋划,也须经林氏点头同意。反正无论怎么样,归根结底,也是钱父纵容林氏的结果。

    钱父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如此苛待骨肉,简直枉为人!

    钱家老爷,钱正道,是如今大梁的“财神爷”——户部尚书。

    十三年前,宋章父子杀进国都洛城,先帝带着百官南逃,中途薨崩,新帝定都金陵,国库空虚,全靠钱正道重颁税法、敛财有方,这几年国库才充盈起来,皇帝和百官的日子逐渐好过。

    钱正道成了老皇帝身边的红人,身份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从一个寒门书生蜕变成了抛弃糟糠妻的王八……

    淡淡的肉包香味在鼻尖飘荡,钱青青缓缓嚼了几口,轿子进入一条小巷。

    她记得自己身怀武艺,多年未使,不知是否还用得出来。这样想着,钱青青用两根手指夹住铜板,蓄力飞掷,“叮”的一下,打在阿原的后脑勺。

    “啊!”阿原尖叫一声,捂着流血的头,失力矮肩。

    钱青青早有预料,从轿中跳出,“轿子都抬不好,怎么做轿夫……”

    阿四也连忙停轿,去查看阿原伤势,阿原又气又恼,又不知是什么砸到了头,一手捂着伤口,埋怨道:“谁打我?谁!”

    阿四紧张地东张西望,以为是哪个仇家来寻仇。

    钱青青又咬了一大口包子,看戏似地看他们。

    “大小姐,你!”阿原捡到地上带血的铜板,确定了是钱青青所为,瞬间目露凶光。

    “还挺有准头。”钱青青轻启朱唇,用她那纤细的三根手指灵活地把玩着另一枚铜板,这枚铜板仿佛有了生命,在她的指尖跳跃,从食指轻盈地翻转到无名指,又迅速地从无名指回旋至食指,“真是没想到,我宝刀未老嘛。”

    她自得其乐地笑着,这简单的一招牛刀小试,不仅激活了她深藏已久的肌肉记忆,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感油然而生。

    “别玩了,青青,认真一些。”

    就在这份突如其来的兴奋之中,一个细微而清晰的声音,如同晨风中摇曳的铃铛,轻轻地在她的脑海中回响。

    恍惚之间,记忆的潮水汹涌而来,思绪飘回了那个纯真无邪的七岁。那时,母亲顾萤温柔地将她揽入怀中,手把手地教她射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母爱的细腻与坚韧。

    “兵器长一寸,你所控制的地盘便涨一寸。”母亲那温柔而坚定的话语,至今仍在她耳边回响,如同最温暖的慰藉。

    顾家四代将门,所有顾家后人都要有长辈传授武艺,不仅是自卫的手段,更是家族的传承。

    日光耀眼,却在那一刻突然晃动,空气中弥漫开来的,不再是单纯的阳光气息,而是混合着淡淡的哀愁与不舍。

    那是母亲顾萤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留给她的最后叮咛。

    顾萤的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阿娘走了,你以后要乖一些……你爹他……”

    说到这里,顾萤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忍一忍,只要你爹还认你这个女儿,你至少还有个家,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你外祖、阿舅和娘,不指望你去建功立业,只希望你能好好地,平平安安……”

    母亲的遗言如同锋利的箭矢,精准无误地刺中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想起来了,上一世,她婚后高高兴兴地回到钱府,没多久浑身便起了红疹,痛痒难耐,病因不明,父女俩才见面,却被担心红疹会传染为由匆匆分开。

    这一世,她决定不再委屈自己。

章节目录

救赎美强惨后她死遁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芒并收藏救赎美强惨后她死遁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