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坊‘巧工阁’东主黄三郎正坐在自己的铺子外咬着胡饼,满面愠色地咒骂着‘锦童斋’。
街角槐树下,几名小娘子围坐打着双陆,笑语盈盈,怀中抱着的,皆是新近从‘锦童斋’购得的洛神玩偶。旁边随意搁置的锦盒尚散着淡淡墨香,其上鎏金篆刻的六字,赫然映入眼帘——‘礼部独家监制’。朱砂填嵌之间,光泽内敛而不失华贵,在日光映照下,隐隐透出一股不容亵渎的庄重气韵。
“呸!什么礼部监制,分明是拿鸡毛当令箭!”黄三郎将胡饼渣啐在地上,瞥见对街酒肆里钻出个戴浑脱帽的胡商,怀里抱着的锦盒上鎏金篆字刺得他眼疼。
那胡商却好死不死,朝着黄三郎走来,手指着锦盒上的篆字,操着生硬的官话问路:“劳驾,‘锦童斋’——”
“不知道!不知道!”黄三郎没好气地甩着袖子,转身却见自家伙计正扒着窗缝偷看路过孩童手中的玩偶,登时火冒三丈:“看什么看!还不快把前日仿的'文曲星'偶拿去台子上摆起来!”伙计吐吐舌头,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从东家眼前消失。
黄三郎嘟囔着又咒骂一声,愤愤推开窗户,原来是一青年郎君站在廊下,拿着一个‘锦童斋’的状元玩偶逗自己的孩子。状元郎偶腰间蹀躞带上的银鱼袋竟真能开合,露出里头小小的《千字文》绢册。
‘锦童斋’内,沈知微用竹签拨弄着案上香炉,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穿着官袍的小人偶上,对巧儿道:“巧儿,去把那批常服小样品拿来。”巧儿应声而去,不多时,抱来一堆细致的小袍子。沈知微亲手为一个六部尚书的小玩偶换上了素雅的常服,原本端庄威严的官员模样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仿佛一眨眼就能看见这位大人下衙回家,给家中娃娃讲故事的模样。
“娘子快看这个!”阿锦捧着新制的幞头配件进来,两片软翅用染成靛青的茧绸制成,边角缀着银丝编的流云纹,“按您吩咐,用鱼胶浸过的茧绸既柔软又不易变形。”
沈知微接过幞头对着天光细看,忽听得门外喧哗。
七八个总角小儿挤在门槛外探头探脑,最前头的胖小子攥着枚开元通宝,脆生生嚷道:“沈掌柜,我要那个穿紫袍的!昨日阿耶说三品以上才能服紫,我要让我的玩偶当宰相!”
“小郎君好眼力!”沈知微笑盈盈取出个檀木匣,“这紫袍偶配着金鱼袋,里头还藏着《论语》摘抄呢。"说着轻按鱼袋机括,当真弹出寸许长的绢条,惊得孩童们哇声一片。
笑看叽叽喳喳的儿郎们,一旁阿锦正在整理入库新到的‘礼部唯一监制’鎏金标识。那标识花纹原是吴道子照着银鱼袋纹样改的,锦鲤尾巴处藏着一眼能识别的‘锦’字标识。
‘沈娘子,沈娘子!’吴道子突然举着画稿冲进来,“某把《童趣仙记》第三章也完成了,快看看何如?”他展开卷轴,但见画中玉兔捧着个会转动的日晷,晷盘上密密麻麻刻着十二时辰对应的星宿,“这机关某试了三十八次才成,晷针要用最细的鼠须笔——”
沈知微看着明知《童趣仙记》绘本合作已被作者婉拒,却仍醉心创作的吴道子,心下暗暗夸赞此人确实是有些执着。
正待开口,忽见对街茶幌下立着个戴帷帽的碧衫女子,那人仰头望着外墙上刷得‘梦想伴随成长’的店铺口号,怀中包袱皮滑开半角,露出抹熟悉的卷草纹。
沈知微心头一跳,六一先生!她欲要迎出,那女子却已款款走进店内。
她掀开帷帽薄纱,露出张清秀却苍白的面庞:“那日见娘子与泼皮周旋,忽然想起自己躲在婢女身份下送稿的三年。”目光落在案头《童趣仙记》第三章绘本样稿上,指尖轻抚过金狐神算手中的枫叶算册,喃喃:“这枫叶算册该写上《九章算术》。”言罢,复抬头,对沈知微一礼:“儿本名陆绮,字文鳐。”
“陆娘子!”沈知微笑意真切实在,伸手请她入座,又招呼巧儿端上一壶绮罗玉露,琥珀色的茶液在光下微微泛着光,“先生远道而来,先歇歇,尝尝我这珍藏的好茶?”
陆绮大方落座,也不客套寒暄,从包袱取出一沓纸稿,递到沈知微手中:“我回去后,细看了你给我的绘本样稿,实在喜爱你的创意。又听闻你前些日子与泼皮周旋,心中感慨良多。这世道对女子总是不公,女子即便有些才学,却没奈何常被偏见束缚。”
沈知微接过稿纸,听她提及那日之事,脸上并无得色,反倒认真地点头:“先生说得极是。正因如此,才更要努力做些实事,叫世人知晓女子也能有所作为。”
六一先生的眼中闪过一抹欣赏,随即指着手中的画稿说:“我依你绘本中的人物,稍作修改,又加入了一些我对仙境形象的想象。你瞧——”
沈知微望着她推来的画稿呼吸一滞——原稿上的玉兔捣药图被重绘成女童模样,广袖间藏着微缩《千字文》。更妙的是月宫桂树改作活页,每片金箔叶子上都刻着算学题。
“陆娘子这改稿...” 沈知微抽出张透光笺衬在画下,对着天光一照,桂树枝桠间竟显出二十八宿星图。“对着烛火能显星图?”
“用的是粟特透影纱的技法。”陆绮从包袱里又取出个竹筒,“筒里装着十二色矿物粉,是于阗来的辰砂、波斯进的青金石,掺在颜料里,对着烛火能显不同纹样。娘子可让画工按此法做——”她忽然咬唇,“只是这画法繁琐,恐怕…”
陆绮说到此处有些踟蹰,用她的法子能很好的展现《童趣仙记》的意境和构思,却大大增加了商家的成本和工序。
“先生好巧思!”沈知微拍案而起,发自肺腑地感叹陆绮这名真正的大唐才女思路广阔,又对技术毫不保留。“繁琐才好,正愁防不住仿品呢!”她抓起吴道子之前替状元玩偶设计的活扣补子,“若将透影画与机关术结合——”
话未说完,传来嬉闹声,巧儿领着群小女童跪坐在地毯上,正给换装玩偶办‘曲江宴’。
穿襦衫的女童举着‘探花’偶脆生生道:“殿试上圣人考他《童趣仙记》鸡兔同笼题!他未曾读过,因此不会,故而未能当上状元。”旁边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娃立刻接话:“我会!我会!…”
陆绮手中茶盏‘当啷’轻响,望着小娘子们拿起‘博士兔’玩偶真算起鸡兔同笼的模样,忽然微微红了眼眶:“原来...真有小娘子因书里的角色去学算学... 这鸡兔同笼题,我当时斟酌了好几天,如何用小儿能看懂的方法来写。”她轻笑了笑,掩饰适才外露的激动。
沈知微转头问道:“陆娘子连《孙子算经》都读透了?”
“家父曾任算学博士。”陆绮轻啜口茶,情绪已平缓,又变成八风不动的娘子:“幼时总躲在屏风后偷听讲学。”
暮色染透‘锦’字旗幡时,契书已落了朱印。
沈知微将三七分成的细则念罢,陆绮却按住她手腕:“去岁我扮作婢女送稿,见崇文馆外小娘子们只能偷听蒙学...能否,在《童趣仙记》展台开辟一个角落,”她指向后院嬉戏的孩童,“将每一册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展于此角?”
……
华灯初上时,锦童斋也灯火煌煌。吴道子对着透影画稿哀嚎:“东家这是要某把眼珠子瞪成占星盘!”他蘸着孔雀石粉描星图,“下回能不能画点简单的?比如让玉兔真的只抱药杵子...”
“少耍贫!”沈知微将新制的竹管笔扔过去,“画完这篇《桃源路》,许你用朱砂掺金粉画那糖葫芦!”
一旁不舍离开的陆绮对周遭嘈杂全不入耳,只不错眼地看着刚完工的绘本封面草图,忽拿起狼毫笔给封面题跋,闻言笔锋一顿,在“童趣仙记”四字旁又添行小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更漏声里,首套《童趣仙记》机关绘本已初成。
掀开广寒宫瓦当能见算学题,转动桂树枝叶可显星图。旁边绣儿根据绘本做出了第一个《童趣仙记》仙人玩偶,浮尘下宝瓶里皆是万事可为。
闭坊鼓声快要响起,永兴坊炊烟已渐次熄了下去。黄三郎盯着案上褪色的仿品,忽见学徒跑来:“东家!前边又有人要退货,这次退得多,掌柜的不肯,那客人便说去报官...”
与此同时,锦童斋后院,沈知微领着众人吃巧儿下午做得胡麻饼,饼面压着‘锦’字纹。陆绮摘下帷帽,第一次在月下轻唱《子夜吴歌》,惊得梧桐树上栖雀扑棱棱飞向星河。
吴道子就着火光给糖葫芦描金边,哼着新编的童谣:“文鳐跃星海,锦鲤跃龙门...”
街角槐树下,几名小娘子围坐打着双陆,笑语盈盈,怀中抱着的,皆是新近从‘锦童斋’购得的洛神玩偶。旁边随意搁置的锦盒尚散着淡淡墨香,其上鎏金篆刻的六字,赫然映入眼帘——‘礼部独家监制’。朱砂填嵌之间,光泽内敛而不失华贵,在日光映照下,隐隐透出一股不容亵渎的庄重气韵。
“呸!什么礼部监制,分明是拿鸡毛当令箭!”黄三郎将胡饼渣啐在地上,瞥见对街酒肆里钻出个戴浑脱帽的胡商,怀里抱着的锦盒上鎏金篆字刺得他眼疼。
那胡商却好死不死,朝着黄三郎走来,手指着锦盒上的篆字,操着生硬的官话问路:“劳驾,‘锦童斋’——”
“不知道!不知道!”黄三郎没好气地甩着袖子,转身却见自家伙计正扒着窗缝偷看路过孩童手中的玩偶,登时火冒三丈:“看什么看!还不快把前日仿的'文曲星'偶拿去台子上摆起来!”伙计吐吐舌头,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从东家眼前消失。
黄三郎嘟囔着又咒骂一声,愤愤推开窗户,原来是一青年郎君站在廊下,拿着一个‘锦童斋’的状元玩偶逗自己的孩子。状元郎偶腰间蹀躞带上的银鱼袋竟真能开合,露出里头小小的《千字文》绢册。
‘锦童斋’内,沈知微用竹签拨弄着案上香炉,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穿着官袍的小人偶上,对巧儿道:“巧儿,去把那批常服小样品拿来。”巧儿应声而去,不多时,抱来一堆细致的小袍子。沈知微亲手为一个六部尚书的小玩偶换上了素雅的常服,原本端庄威严的官员模样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仿佛一眨眼就能看见这位大人下衙回家,给家中娃娃讲故事的模样。
“娘子快看这个!”阿锦捧着新制的幞头配件进来,两片软翅用染成靛青的茧绸制成,边角缀着银丝编的流云纹,“按您吩咐,用鱼胶浸过的茧绸既柔软又不易变形。”
沈知微接过幞头对着天光细看,忽听得门外喧哗。
七八个总角小儿挤在门槛外探头探脑,最前头的胖小子攥着枚开元通宝,脆生生嚷道:“沈掌柜,我要那个穿紫袍的!昨日阿耶说三品以上才能服紫,我要让我的玩偶当宰相!”
“小郎君好眼力!”沈知微笑盈盈取出个檀木匣,“这紫袍偶配着金鱼袋,里头还藏着《论语》摘抄呢。"说着轻按鱼袋机括,当真弹出寸许长的绢条,惊得孩童们哇声一片。
笑看叽叽喳喳的儿郎们,一旁阿锦正在整理入库新到的‘礼部唯一监制’鎏金标识。那标识花纹原是吴道子照着银鱼袋纹样改的,锦鲤尾巴处藏着一眼能识别的‘锦’字标识。
‘沈娘子,沈娘子!’吴道子突然举着画稿冲进来,“某把《童趣仙记》第三章也完成了,快看看何如?”他展开卷轴,但见画中玉兔捧着个会转动的日晷,晷盘上密密麻麻刻着十二时辰对应的星宿,“这机关某试了三十八次才成,晷针要用最细的鼠须笔——”
沈知微看着明知《童趣仙记》绘本合作已被作者婉拒,却仍醉心创作的吴道子,心下暗暗夸赞此人确实是有些执着。
正待开口,忽见对街茶幌下立着个戴帷帽的碧衫女子,那人仰头望着外墙上刷得‘梦想伴随成长’的店铺口号,怀中包袱皮滑开半角,露出抹熟悉的卷草纹。
沈知微心头一跳,六一先生!她欲要迎出,那女子却已款款走进店内。
她掀开帷帽薄纱,露出张清秀却苍白的面庞:“那日见娘子与泼皮周旋,忽然想起自己躲在婢女身份下送稿的三年。”目光落在案头《童趣仙记》第三章绘本样稿上,指尖轻抚过金狐神算手中的枫叶算册,喃喃:“这枫叶算册该写上《九章算术》。”言罢,复抬头,对沈知微一礼:“儿本名陆绮,字文鳐。”
“陆娘子!”沈知微笑意真切实在,伸手请她入座,又招呼巧儿端上一壶绮罗玉露,琥珀色的茶液在光下微微泛着光,“先生远道而来,先歇歇,尝尝我这珍藏的好茶?”
陆绮大方落座,也不客套寒暄,从包袱取出一沓纸稿,递到沈知微手中:“我回去后,细看了你给我的绘本样稿,实在喜爱你的创意。又听闻你前些日子与泼皮周旋,心中感慨良多。这世道对女子总是不公,女子即便有些才学,却没奈何常被偏见束缚。”
沈知微接过稿纸,听她提及那日之事,脸上并无得色,反倒认真地点头:“先生说得极是。正因如此,才更要努力做些实事,叫世人知晓女子也能有所作为。”
六一先生的眼中闪过一抹欣赏,随即指着手中的画稿说:“我依你绘本中的人物,稍作修改,又加入了一些我对仙境形象的想象。你瞧——”
沈知微望着她推来的画稿呼吸一滞——原稿上的玉兔捣药图被重绘成女童模样,广袖间藏着微缩《千字文》。更妙的是月宫桂树改作活页,每片金箔叶子上都刻着算学题。
“陆娘子这改稿...” 沈知微抽出张透光笺衬在画下,对着天光一照,桂树枝桠间竟显出二十八宿星图。“对着烛火能显星图?”
“用的是粟特透影纱的技法。”陆绮从包袱里又取出个竹筒,“筒里装着十二色矿物粉,是于阗来的辰砂、波斯进的青金石,掺在颜料里,对着烛火能显不同纹样。娘子可让画工按此法做——”她忽然咬唇,“只是这画法繁琐,恐怕…”
陆绮说到此处有些踟蹰,用她的法子能很好的展现《童趣仙记》的意境和构思,却大大增加了商家的成本和工序。
“先生好巧思!”沈知微拍案而起,发自肺腑地感叹陆绮这名真正的大唐才女思路广阔,又对技术毫不保留。“繁琐才好,正愁防不住仿品呢!”她抓起吴道子之前替状元玩偶设计的活扣补子,“若将透影画与机关术结合——”
话未说完,传来嬉闹声,巧儿领着群小女童跪坐在地毯上,正给换装玩偶办‘曲江宴’。
穿襦衫的女童举着‘探花’偶脆生生道:“殿试上圣人考他《童趣仙记》鸡兔同笼题!他未曾读过,因此不会,故而未能当上状元。”旁边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娃立刻接话:“我会!我会!…”
陆绮手中茶盏‘当啷’轻响,望着小娘子们拿起‘博士兔’玩偶真算起鸡兔同笼的模样,忽然微微红了眼眶:“原来...真有小娘子因书里的角色去学算学... 这鸡兔同笼题,我当时斟酌了好几天,如何用小儿能看懂的方法来写。”她轻笑了笑,掩饰适才外露的激动。
沈知微转头问道:“陆娘子连《孙子算经》都读透了?”
“家父曾任算学博士。”陆绮轻啜口茶,情绪已平缓,又变成八风不动的娘子:“幼时总躲在屏风后偷听讲学。”
暮色染透‘锦’字旗幡时,契书已落了朱印。
沈知微将三七分成的细则念罢,陆绮却按住她手腕:“去岁我扮作婢女送稿,见崇文馆外小娘子们只能偷听蒙学...能否,在《童趣仙记》展台开辟一个角落,”她指向后院嬉戏的孩童,“将每一册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展于此角?”
……
华灯初上时,锦童斋也灯火煌煌。吴道子对着透影画稿哀嚎:“东家这是要某把眼珠子瞪成占星盘!”他蘸着孔雀石粉描星图,“下回能不能画点简单的?比如让玉兔真的只抱药杵子...”
“少耍贫!”沈知微将新制的竹管笔扔过去,“画完这篇《桃源路》,许你用朱砂掺金粉画那糖葫芦!”
一旁不舍离开的陆绮对周遭嘈杂全不入耳,只不错眼地看着刚完工的绘本封面草图,忽拿起狼毫笔给封面题跋,闻言笔锋一顿,在“童趣仙记”四字旁又添行小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更漏声里,首套《童趣仙记》机关绘本已初成。
掀开广寒宫瓦当能见算学题,转动桂树枝叶可显星图。旁边绣儿根据绘本做出了第一个《童趣仙记》仙人玩偶,浮尘下宝瓶里皆是万事可为。
闭坊鼓声快要响起,永兴坊炊烟已渐次熄了下去。黄三郎盯着案上褪色的仿品,忽见学徒跑来:“东家!前边又有人要退货,这次退得多,掌柜的不肯,那客人便说去报官...”
与此同时,锦童斋后院,沈知微领着众人吃巧儿下午做得胡麻饼,饼面压着‘锦’字纹。陆绮摘下帷帽,第一次在月下轻唱《子夜吴歌》,惊得梧桐树上栖雀扑棱棱飞向星河。
吴道子就着火光给糖葫芦描金边,哼着新编的童谣:“文鳐跃星海,锦鲤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