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轻卿走的第一天,萧疏楼向往常一样在院子里练武,随手打赏了一个下人。

    “谢王爷,多谢王爷。”

    陈管事眼睁睁地看着丈八蛇矛从萧疏楼的手里滑了出去,正正地插在柱子上。

    看起来像是失手的样子,又像是故意为之,着实把那下人吓走了三魂七魄。

    “领了赏还不快走。”陈管事拉着人推出了习武场。

    “王爷,王爷,您没事吧。”

    “没事。”萧疏楼将丈八蛇矛拔下来,若无其事地走回去,又接着继续练。

    怎么看都不像是没事的样子,可是又说不上来......

    午时用了些新出的糕点,萧疏楼难得夸了两句。

    陈管事多嘴地说了两句,道:“王爷,这糕点是谢姑娘前些日子在王府和王娘子一同研究出来的。”

    “哎,谢姑娘还真是心灵手巧。”陈管事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说道。

    谢姑娘,谢姑娘,谢姑娘......

    萧疏楼踉踉跄跄地走上前去,揪住陈管事的衣领子,一把将人推在地上。

    “休要再提!”

    豆大的汗珠从萧疏楼的额间滑落,像是忍着十倍千倍的痛楚。

    “王爷,您这是怎么了?”

    陈管事看着步履飘忽的萧疏楼,像是害了一场大病。

    “休要再提那些个字,一个都不许提!”萧疏楼攥着桌布,猛地将桌上的盘碗掀翻在地。

    劈里啪啦的瓷裂声如裂帛般戛然而止,耳边却安静了许多。

    萧疏楼捂着心口,一下一下地喘着气,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今后全府上下不许再提!”

    他竟然说不出那谢轻卿的名字。

    每每想起谢轻卿,心口就好像堵着一湾无处倾泻的洪水。

    那些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却要将他千刀万剐一般。

    【圣旨到!】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上京城的圣旨来得急,为首的公公拿着扯着一把嗓子,拉得又尖又细。

    到了谢恩的时候,萧疏楼竟然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秦王,接旨吧。”

    那太监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一起,嘴边挂着笑,只是不到骨子里。

    “臣,臣,谢,谢主隆恩。”

    说罢,一口污血喷涌而出,泼了一地。

    “哎呀呀,秦王您这是.......”那太监向后扯了两步,吓得手上的圣旨丢给了陈管事。

    见过高兴的,没见过高兴得吐血的。

    “臣,谢主隆恩!”

    萧疏楼两眼一翻,不省人事。

    “大人,大人,我家王爷以前不是这样的。”

    陈管事也不知道萧疏楼犯的什么病症,胡乱编了个借口道:“想来是战场带下来的旧伤复发。”

    “哎,王爷可要保重身子,云楚还要靠秦王殿下。”

    阉人就是阉人,没种的东西见了血跑得比谁都快。

    原想着捞上一笔,见秦王殿下这幅病痨的模样,生怕把病气过给自己。

    交付了秦王金印,连夜跑回了上京城。

    漆金雕龙王座上,明黄的衣摆随性地搭在龙椅上,双眼轻合,手指一下一下地打着拍子。

    底下,歌舞升平,乐声悠扬,纸醉金迷。

    “皇上,派去云楚的公公回来了。”袁春喜跪在地上道。

    那琴声正到了高潮的时候,嘈嘈切切如雨声,一波又一波地将思绪推远。

    赶巧袁公公进来了,琴师走了心神,弹错了一个,不过无伤大雅,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皇上,秦王这次着实伤的不轻,谢恩的时候还吐了血,两眼一翻不省人事。”

    萧疏楼是他的弟弟,也是他登基以来第一个有军功在身的皇子。

    “知道了。”龙椅上的人睁开眼睛,漫不经心道。

    一个病秧子,有再多功劳也没命享福。

    “来人,把琴师拖下去,换一个。”皇帝不耐烦地摆手道。

    “是。”袁春喜使了个眼色,侍卫便将那琴师捂上嘴架了出去,路上拧断脖子,随便裹张草席丢出宫去。

    那是皇帝亲自教导忠义侯之女谢知盈弹奏的曲子,慢了半个拍子便会砍手,莫说是错了一个符。

    龙椅上的男人缓缓睁开眼睛,歌舞已毕,舞女站成一排。

    袁公公进门时偷偷看了一眼,这司乐坊越来越上道了,挑出来的舞女竟和忠义侯之女有几分相似。

    只是几分,便足以让皇帝失了神。

    谢知盈与当今圣上自幼相识,琴棋书画都是圣上一手教出来的。

    袁公公也曾见过她,天底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

    皇帝看痴了眼,从龙椅下一步一步走下来,像是百般确认。

    皇帝问得小心翼翼,道:“你唤作什么名字。”

    “贱名怕污了圣上的耳朵。”

    皇帝摆了摆袖子,扫兴地坐了回去。

    不是她,不是她。

    只是有几分相似而已。

    “春喜,朕觉得她还活着。”皇帝失神地说道。

    “皇上与谢姑娘心意相通。”袁春喜笑道。

    忠义侯府一场大火没有生口,尽人皆知。

    上一个小太监说了句“人死不能复生”,皇帝当场便砍了他的头,血留了一地,熏了几日的香都散不开那股血腥味。

    “可是她为什么不肯见朕,朕已经是天子了。”皇帝摸着雕龙的扶手,漠然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谢轻卿站在秦家后门,跺步不前。

    虽然有叔父书信一封,这一路逃命而来,她也心存有疑。

    可是除了楚家,她还能去哪里。

    王府不辞而别,也是断了自己的念想。

    她一个罪臣之女,着实不该连累萧疏楼大好前程。

    可当她敲完了门,心里却又后悔了。

    “你是......”

    开门的是一个黑脸小厮,看着谢轻卿身上穿着花缬肉色的织锦衫子,洗得有些发白的海波吻衫裙,肩上背着个包袱,疑是远房亲戚来投亲的。

    “大哥,我是上京城来的,这里有家主的一封信。”谢轻卿从怀里掏出了一封皱皱巴巴的信纸皮,递上前去。

    那黑脸的小厮不知真假,拿了信又将门合上,把谢轻卿拒在门外。

    眼瞧着日头越来越大,屋檐下也遮不住谢轻卿形单影只,晒得有些迷糊地倚在门上。

    “进来吧。”

    那人将她领了进去,楚家在云楚也算个远近闻名的大家族了。

    可这院子放在谢轻卿眼里却与她的暖书阁一般大,一眼便能望得到尽头。

    四周空落落的,不见余的摆设。

    “姑娘,进去了可别东张西望。”那黑脸的小厮好意提醒道。

    “哎。”谢轻卿点了点头道。

    既是从上京城出来投奔的,便算不得什么身份尊贵这一说,楚家主母便只在偏堂见她。

    堂里本来就小,又摆置上雕花木檀椅,更显得逼仄了许多。

    谢轻卿攥紧了手里的包袱,深吸了一口气跨了进去。

    堂上,楚夫人一身绿萝衣裙,露出一双粉绣鞋子,手上摇着蚕丝扇,瞥了一眼谢轻卿道:“你便是叔父信中说的投亲之人。”

    “是。”谢轻卿低着头,站在一旁道。

    “唤作什么。”楚夫人娇嗔地打了个哈欠,忙用扇子遮面,懒懒道。

    “轻卿。”

    “罢了,黑娃子把她领下去吧,就记后院的账上。”楚夫人伸了个懒腰,起身便向后堂走去,仿佛赶着有些什么急事。

    就这么收下她了?

    谢轻卿没有打开过信,不知晓里面写了是何内容。

    方才领她进来的黑脸小厮,又将她领了出去,道:“姑娘你可摊上好时候了,夫人刚赢了几把,这回是最好说话的时候。”

    “后院也是伺候公子小姐们的地方,没有什么粗活累活。”黑娃子热络道。

    打从第一眼见到谢姑娘的时候,黑娃子就巴不得她留下来。

    谢姑娘是他见过最好看的人,比小姐们都要好看几分。

    “多谢哥哥引荐。”谢轻卿说完,又像是记起什么似的,从兜里摸了两个铜板塞给黑娃子。

    “姑娘这是作甚?”黑娃子又将那两枚铜板塞给谢轻卿道,“这里不比京城,没什么需要打点的,只要不惹主子们生气就行。”

    谢轻卿且记在心上,黑娃子不好进后院,不过是他领来的人,又有上京城主家的书信在,管家婆子也给她安排了些轻松点的差事。

    府里新来了个上京城的小娘子,一会儿便传开了。

    上京城来的人,可不常见,黑娃子又将人吹得跟天仙似的,止不住好奇的探着头去看她。

    连着好几日,多的是人躲在墙角跟嚼着她的话根。

    这院子才多大,恨不得她听不见似的。

    有的说她在上京城不检点,公子哥儿又舍不得她,权且将她寄养在这。

    有的说她是楚老爷的外室子,躲在这避主母。

    一个比一个难听,谢轻卿被看得浑身不舒服,端着茶水盆向外泼去,躲闪不及的被溅了一脚的水。

    “嘿,说你两句还不愿意了?”为首的妇人站了出来,指着谢轻卿趾高气扬道。

    “你爱说谁,说谁去。”谢轻卿刷着木盆,道。

    “就说你怎么着了。”

    谢轻卿也不惯着她,一盆子皂荚水悉数泼在那妇人身上。

    那妇人气急败坏道:“你个贱人胚子,今个儿我不教训教训你!”

    “好啊,长这么大还没人敢教训我呢!”谢轻卿直起腰,那喊出来的声音,娇气得很,怎么听都没有杀伤力。

    王娘子说在外头凡是都要靠自己,受了欺负一定要还回去,不然便会被当成软柿子,谁都能踩一脚的玩意。

    “嘿,你这贱人!”

    那妇人撸起袖子上前几步,粗活做惯了浑身都是力气,呼着便是一巴掌。

    谢轻卿闭上眼,往常这种阵仗她只会躲在王娘子身后。

    “林氏。”管家婆子冷冷清清的声音在耳后响起。

    “管家婆来了,快走快走。”

    众人窃窃私语,四下作鸟兽散去。

    “张口一个贱人,闭口一个贱人,成何体统!”

    管家婆子是秦府的家生奴才。

    云楚的楚家虽然偏安一隅,但上京城也又人家做大官的亲戚,也以世家自居。

    行也搞那一套,话也整那一出。

    见林氏污言秽语遍出于口,惹得管家婆子一顿数落。

    管家婆子见谢轻卿识得几个字,到底是上京城来的,举止和院里粗使的丫头都不一样,又将她拎了出来,派了些伺候小姐的活。

    上京城的人,和云楚的人,到底哪里不一样。

    谢轻卿不清楚,人都是吃五谷杂粮,哪还能分得出三六九等。

    管家婆子没说别的,让她去见新主子,楚家的大公子。

    “轻卿是上京城来的,你不是成天念叨着那上京城来的小娘子,这回瞧个真切。”楚夫人哄着榻上的男人,道。

    楚公子瞥了谢轻卿一眼,偏过头去,道:“娘,我就喜欢、就喜欢莺莺。”

    “一个妓子,有什么好的。”楚夫人鄙夷道。

    醉仙阁来了个新娘子,名唤莺莺,听说是老鸨三请四请的,从上京城挖过来的娘子。

    琴棋书画,弹得一手好琵琶,一双桃花眼看得云楚有头有脸的男人们心头痒痒。

    秦公子一听便恼了起来,别过脸去不与秦夫人说话。

    十七八岁的人还耍起小孩子的脾性。

    秦夫人拿自己的儿子没办法,不耐烦地扇着扇子,翻了个白眼吐着一口闷气,一松手就将那扇子扔到谢轻卿脸上,啐了一口道:“没用的东西。”

    她确实是个没用的东西,上不能庇荫父母,下不能为自己的父兄挣一个好前程。

    从太子选了王氏女做太子妃,谢轻卿便成了弃子,连带着整个忠义侯府都成了弃子。

    谢轻卿呜咽着声,捂着嘴躲在墙角下哭。

    “哎哟,夫人说你两句重的就哭成这样。”管家婆子宽慰道,“做下人哪个没有被主子说过,这可不比上京城了。”

    “是,婆婆说的是。”谢轻卿揩去眼角的泪痕,深吸了一口气道。

    “夫人言语重了些,你别往心里去。”管家婆子道,“屋里给你带了饭,热乎着呢,快去吃了吧。”

    “唉,”谢轻卿来了楚府一个多月了,管家婆对她不薄。

    她的话,谢轻卿不敢不听。

    许是今日被夫人责骂了几句,碗里竟然多了一只盐卤的鸡腿。

    谢轻卿饿了一路过来,在萧疏楼府上奢侈些也就吃些素糕点,半点荤腥都见不得。

    其实被说两句,也不是什么大事。

    谢轻卿吃得极慢,这些东西放作在忠义侯府,也不是她想吃便能吃得尽兴的。

    她老早就想这么干了。

    抓起一整只大鸡腿,将最肥美的部分张开大口一齐咬下,鲜嫩多汁的肌肉塞满整个口腔,唇齿上都是蘸料的味道,别提有多爽快了。

    就着一碗米饭,谢轻卿将今日的不悦一齐吞下。

    若是,若是,王娘子也能吃上这鸡腿,那该多好啊。

    还有萧疏楼......

    谢轻卿的脑海里不知怎的,浮现了一张模糊不清的脸。

    正当她想看个明白的时候,一阵天旋地转,打得她措手不及地倒在地上。

    日头晃得她睁不看眼睛,周遭的视线蒙上了一层黑雾,层层吞噬着日轮的彩晕。

    耳边传来一阵匆乱的脚步声,谢轻卿拼死睁开眼睛,只看见了一双红布鞋头,垫着碎布向她走来。

    可惜还未看个明白,一切归于宁静。

    这已经不是楚家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

    年岁艰难,楚家大爷好赌,楚家早就入不敷出了,更别谈有什么闲钱去买一个上京城来的小娘子。

    奈何小公子吵着闹着没有那个小娘子,还要跟楚夫人断绝关系。

    管家婆子身后拖着个麻袋,笑道:“娘子好久不见啊。”

    “呀,这不是楚妈子吗?”

    粘腻的口脂一张一合,话里一股酸味。

    “又来了些新货色?”老鸨瞧了一眼鼓囊囊的麻袋,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价格打下来。

    “这次可不比莺莺姑娘差,起码这个数。”

    管家婆也没挑明,只是张了一只手掌,惹得老鸨嫌恶的叉起腰来道:“什么货色都比不过我们家莺莺。”

    “那可不见得。”管家婆摆了摆手,让人将麻袋放在地上,解开麻绳,露出谢轻卿的脸。

    哟!长得还真是不错。

    单凭老鸨阅人无数的眼色也难见得这么漂亮的姑娘。

    岁数看着约莫和莺莺一般大,若是早个几年调教一番,她也犯不着将莺莺当成财神爷供起来。

    “嗯,是个好货色。”老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理了理头上的珠钗道:“比起我们家莺莺还是差了些,只能给一半。”

    “妈妈慧眼识珠,定是错不了的。”楚妈子陪笑着说了几句好话,道:“只是我们家公子还想见莺莺姑娘一面。”

    “什么?”老鸨即刻变了脸色,高声道:“我们家莺莺一刻千金,这就是白送也没得商量!”

    “白送?”楚妈子蔑笑道,“我这姑娘可是正儿八经上京城的姑娘,以前也是大户人家里出来的。”

    “黑子,抬走。”楚妈子转头便走,道。

    “慢着。”老鸨干咳了两声,道:“莺莺那,我可以说一句,见不见那是她的事了。”

    “不过她嘛,你看这小脸,都瘦脱相了,最多二两。”老鸨叹了一口气,捏着谢轻卿的脸左瞧又看,心里倒是十分的满意。

    “二两就二两。”楚妈子爽快道。

    楚夫人只想要小少爷顺心顺意,见了莺莺姑娘就行,多的这二两银子,纯是白赚。

    若不是再过几日就是花朝节了,老鸨也不会急着找新人。

    这二两银子,花得有些心疼。

    不过就凭那姑娘的姿色,肯定是财源广进的主,到时候看那莺莺还怎么甩脸色。

章节目录

我扶轻卿坐龙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杰尼杰尼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杰尼杰尼龟并收藏我扶轻卿坐龙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