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兴三年正月十六日,润州行营,夜沉如水。
裴奉世一个人在房内。昏暗的灯光下,他眉头微皱,反复在纸上写着同样的几个字。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裴奉世近日心绪不宁,他总是会想起几日前的那场庆功宴。
炎兴元年十一月,宋腊叛军祸及他的老家婺州。霎时间,婺州下辖各县一片狼藉。婺州城内到处都是逃难的流民,路边的哭喊声不绝于耳。城内富户都忙着收拾家中的细软财物,夜夜都能听到出城避难的车马的声音。
裴奉世实在看不下去这些,就投军到了婺州观察使汪禀的门下。朝廷几路人马经过数月苦战,战事终于在炎兴二年的秋天有了起色。到了腊月,董太师大军把匪首宋腊围堵在严州清溪山中。陈朝天子大喜,特别下诏说,“生擒匪首者,可领两镇节度使”。
重赏之下,全军上下的将校军官都在搜山,可搜了十日却一无所获。董太师派人把清溪山围成了铁桶一般,可既搜不到人,也不见人出来,这宋腊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
裴奉世也向汪禀讨了一小队人马进山。他没有直接搜山,而是挨个盘问了山上的猎户和采药人。终于,他从一个猎户妻子的口中找到一丝宋腊的线索。那时,他所带的队伍不过百人。腊月的山中的寒风凛冽,夜里浓雾弥漫。裴奉世带队在山中仔细搜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匪首宋腊躲藏的山洞。
当时天色将晓未晓,山中百兽都尚在梦中。只见裴奉世打了个手势,两队刀斧手瞬间前往洞口埋伏,消失在雾气之中。他自己则指挥着剩下的士兵在洞口点燃稻草,模仿着猎户熏狐狸的方式,试图将宋腊从洞里逼出来。
悄然间,火光照在裴奉世的脸上,他的眼睛仿佛狩猎的野兽一样明亮。裴奉世慢慢退到洞口对面的林子里,他一双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洞口,生怕漏了一点消息。在漫长的等待后,洞内终于走出一个踉跄的身影,那人正是匪首宋腊。忽然,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林中的宁静。霎时间,寒光闪烁,刀刃破风声刺耳。
“抓活的。”裴奉世声音平静,但他的眉梢忍不住爬上一抹喜色。
谁曾想,他们还来不及庆祝,董兴宗的人马就来了。最后,裴奉世的功劳竟被董兴宗生生掠走了!
裴奉世在山中风餐露宿十余日,冒险追踪宋腊,最后在军报上竟只变成简单的“探敌有功”四个字!
虽然心有不甘,可裴奉世对此也是束手无策。谁让这次“孤军追贼,兵不血刃、智擒匪首”的主将是董兴宗呢!
这董兴宗是太师董桓的义子,平日里旁人见了都要称一声“衙内”。虽然董兴宗是个草包,却极其擅长逢迎巴结。当年他看董桓得势,竟不顾自己父母健在,生认了董桓做义父。
董太师是个有能耐的人,也是这次平叛的主帅。但他是天子内侍出身,得了权势之后,最在意的便是子嗣香火。可他少年家破入宫,并没有亲子侄,所以一直就把这便宜儿子董兴宗视作亲子。裴奉世此行除了上报领兵,并无透露任何消息给外人。如今这董兴宗忽然出现,十有八九也是董太师替他谋划的。
前几日的宴会上,人人都在夸董兴宗少年英雄,给董太师父子贺喜。那润州知州王守仁更是一个劲儿的吹捧董兴宗有勇有谋,有大将风范。他为了讨董桓欢心,甚至连宴席上的节目都是特意安排的。一会儿是“兰陵王入阵曲”,一会儿又是“剑器行”,一群教坊的美娇娘,演的却都是将军和游侠儿的故事,也算是费尽了心思。
裴奉世看着上座的董兴宗,满脸的志得意满,仿佛真的是他亲手擒住了宋腊一般。酒过三巡,董兴宗开始大声同旁人讲起他与宋腊大战三百回合的激烈场面。裴奉世看着这一幕,忽然感觉有些好笑。庆功宴上丝竹鼓乐热闹非凡,人人都簇拥在董太师父子身旁道贺。
裴奉世坐在末席,也起身向董兴宗敬了一杯酒,说了句“董将军少年英雄,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这样满场都在说的漂亮话。可他却一直不曾起身上前。他看着上座热闹的样子,忽然觉得很吵。他就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斟满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当年太学里,号称“千杯不醉”的裴奉世,却意外的在庆功宴上喝醉了。
他第二天起来,只觉得头痛欲裂。他听别的军士说,董太师昨日十分的开心,甚至还当场答应了一个官妓帮她脱籍。裴奉世隐约记得他看到了那个姑娘。她的舞跳得的确很好,一身戎装也显得英姿飒爽。他当时已经很醉了,人都看不太清楚。有一瞬间,他甚至还把那个姑娘看成了一位故人。
“怎么可能是她呢。”裴奉世想到这儿,不禁摇了摇头。
“笃、笃、笃。”
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裴奉世抬头向门的方向望去,脸上流露出一丝疑惑。他不过随军路过润州,并无故旧。这么晚了,怎么会有人来?
他起身穿过房间,小心翼翼地打开门。月光透过门缝,投下模糊的光斑。
门外是一个高瘦的女子,她身着一件深色的斗篷,帽檐儿遮住了大半张脸。
“娘子深夜到访,请问有何事?”裴奉世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
这女子抬起头,竟然是梁玉儿。
梁玉儿福了福身,轻声说道:“妾身见过裴官人。是妾叨扰了。”她的目光微垂,看不清楚她的神色。只见梁玉儿从怀中拿出一只青玉麒麟坠子,坠子在月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幽光。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坠子呈到裴奉世面前,试探地问道:“官人可认得此物?”
裴奉世一眼认出这是梁珩常年佩戴的信物。他点了点头,声音似乎柔和了一点:“我认得你,你是仲明兄的妹妹吧。”
梁玉儿闻言,微微愣住了。她从没想过裴奉世会记得自己。
当年,裴奉世犹如寺中佛子,身后自带背光,耀眼的令人不可直视。而她,却是他信众里普通的一个。虽然她透过梁珩见过他几次,但却从来没有与他有太多交集。所以,梁玉儿今日还特意拿了二哥随身佩戴的玉坠,想要用来做个信物。
梁玉儿点了点头,随后开口,声音有一丝犹豫:“妾今日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裴奉世看着她,并没有再说什么。他脸上的神色让人琢磨不透。
梁玉儿见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裴奉世会不会答应她的请求。忽然,她心下一横,竟然直直地跪了下去!
梁玉儿低声说道:“求官人看在二哥的面子上,给妾一个活路。”
裴奉世见此情形一时愣住了。他回了回神,连忙把梁玉儿扶起来。可是还不等他开口说什么,梁玉儿就继续说道:“炎兴元年秋天,妾家里遭了难,父母长兄全部死了。去年,二哥也死在了春州。如今,梁家只剩我一人了……”话到此处,梁玉儿不禁叹了口气。她缓了一下,继续说道:“现下,妾虽然有幸脱了贱籍,但是真的无处可去。妾前几日在宴会上偶然再见到官人,还望官人看在同二哥往日的情分上,能收留妾身,给妾一个去处……”
裴奉世上次见梁玉儿,还是在梁府的后园。那时候,她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如今三年过去,她也应该不过二十岁。可如今她的脸上竟然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落寞和悲戚。裴奉世心想:“也不知道这些年,她都经历了什么。”
裴奉世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开口说道:“可是,我如今并没有娶妻的打算……”
梁玉儿听到这话,一时怔住了。不一会儿,她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官人,妾并没有奢望别的什么,今日只是单纯想要一个去处。”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世道不好,妾一个孤女,身如飘萍,实在是没有别的地方去了,才来冒昧投奔官人。妾幼时随父兄长在军中,学了一些武艺,就想着或许能试着投军看看,想要请官人做个保荐……”
梁玉儿说着说着,便把头低下去。裴奉世看着眼前的梁玉儿,思索了一会儿,开口缓缓说道:“我朝虽有女子投军的先例,但那是太宗朝的旧事了。如今军中并没有女兵营,你投军未必可行。”梁玉儿闻言,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她把头垂的更低了。
然而,裴奉世忽然话锋一转:“你若愿意,不如留下与我做个侍卫。我虽然尚无实职,但也是官身。我的侍卫可以不必去营中合宿,也可以免去不少麻烦。只是当下行军,不能带女眷,恐怕你只能用男人的身份了,也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梁玉儿听了这话,忽然仰起脸来。她脸上泪痕未干,但明显有了开心的神色。梁玉儿不停地点头,连声说道:“多谢官人成全!妾、不,我愿意。”
裴奉世看着她的样子,心中倒也松了一口气。
他与梁珩少年相识,两人既是同窗,又是同门,说起来也有十来年的情谊。
他少年丧父,是母亲一人把他拉扯长大。十四岁那年,他被族亲举荐入太学读书,一个人踏上了去东京求学的路。虽然太学生有着一些俸银,但东京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富贵繁华之地,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在东京求学的六年里,裴奉世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人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在他艰难窘迫的时候,是梁珩一直在暗中接济他,才让他在一班官家子弟前维持体面。
裴奉世心想:“如今我收留仲明兄的妹妹,也算是多少还了一点他当年的恩情吧。”
裴奉世略微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你身量和寻常男子相当,扮作男装应该也不突兀。等我明日为你找些合适的衣裳,你拿去换上便是了。只是你若作为男子生活,还需要一个男子的名字。只是不知道你想叫什么?”
梁玉儿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心想:“还是裴奉世心思缜密。”
原来,前几日,梁玉儿意外得到董太师相助,离开了教坊。可她家中如今只剩她一人。而且因为梁肃是穷苦出身,也谈不上有宗族亲戚可以投靠。梁玉儿无处可去,一时乱了阵脚。虽然润州城里有几个富户派人给她递了话,愿意将她收为妾室,但她不想这样草草嫁人,可又不知道能往哪儿去。今日,她听张小小说董太师大军明日即将开拔,便心下一横,趁着晚上人少,试着来投奔裴奉世。她知道自己这样未免有些草率,但她觉得无论如何都应当试试,怎么都比直接草草嫁人了强。
梁玉儿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说:“我以后就叫‘梁琨’吧。琨珸剑的琨。”
闻言,裴奉世眉头微微一挑,脸上浮现出一丝好奇的神色。
梁玉儿继续说道:“我爹是农家出身,又少年从军,几乎不通文墨。但他平生最敬重读书人,也是这个缘故,他给我们三兄妹都取了玉字,希望我们能做如玉君子。我本想也依此起个珮、瑜之类的名字。可又想到,美玉易碎……”梁玉儿说到这里,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小时候,二哥时常给我讲故事。他说过,玉也不都是脆的。流州就有一种琨珸石,炼之作剑,光明如精,削铁如泥。”
大概是想到梁珩,梁玉儿脸上又带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起来这个了。觉得用作名字,也不算坏。”
裴奉世听了,若有所思。他微微颔首道:“梁琨,好名字。那从今以后,你就是梁琨了。”
裴奉世一个人在房内。昏暗的灯光下,他眉头微皱,反复在纸上写着同样的几个字。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裴奉世近日心绪不宁,他总是会想起几日前的那场庆功宴。
炎兴元年十一月,宋腊叛军祸及他的老家婺州。霎时间,婺州下辖各县一片狼藉。婺州城内到处都是逃难的流民,路边的哭喊声不绝于耳。城内富户都忙着收拾家中的细软财物,夜夜都能听到出城避难的车马的声音。
裴奉世实在看不下去这些,就投军到了婺州观察使汪禀的门下。朝廷几路人马经过数月苦战,战事终于在炎兴二年的秋天有了起色。到了腊月,董太师大军把匪首宋腊围堵在严州清溪山中。陈朝天子大喜,特别下诏说,“生擒匪首者,可领两镇节度使”。
重赏之下,全军上下的将校军官都在搜山,可搜了十日却一无所获。董太师派人把清溪山围成了铁桶一般,可既搜不到人,也不见人出来,这宋腊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
裴奉世也向汪禀讨了一小队人马进山。他没有直接搜山,而是挨个盘问了山上的猎户和采药人。终于,他从一个猎户妻子的口中找到一丝宋腊的线索。那时,他所带的队伍不过百人。腊月的山中的寒风凛冽,夜里浓雾弥漫。裴奉世带队在山中仔细搜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匪首宋腊躲藏的山洞。
当时天色将晓未晓,山中百兽都尚在梦中。只见裴奉世打了个手势,两队刀斧手瞬间前往洞口埋伏,消失在雾气之中。他自己则指挥着剩下的士兵在洞口点燃稻草,模仿着猎户熏狐狸的方式,试图将宋腊从洞里逼出来。
悄然间,火光照在裴奉世的脸上,他的眼睛仿佛狩猎的野兽一样明亮。裴奉世慢慢退到洞口对面的林子里,他一双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洞口,生怕漏了一点消息。在漫长的等待后,洞内终于走出一个踉跄的身影,那人正是匪首宋腊。忽然,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林中的宁静。霎时间,寒光闪烁,刀刃破风声刺耳。
“抓活的。”裴奉世声音平静,但他的眉梢忍不住爬上一抹喜色。
谁曾想,他们还来不及庆祝,董兴宗的人马就来了。最后,裴奉世的功劳竟被董兴宗生生掠走了!
裴奉世在山中风餐露宿十余日,冒险追踪宋腊,最后在军报上竟只变成简单的“探敌有功”四个字!
虽然心有不甘,可裴奉世对此也是束手无策。谁让这次“孤军追贼,兵不血刃、智擒匪首”的主将是董兴宗呢!
这董兴宗是太师董桓的义子,平日里旁人见了都要称一声“衙内”。虽然董兴宗是个草包,却极其擅长逢迎巴结。当年他看董桓得势,竟不顾自己父母健在,生认了董桓做义父。
董太师是个有能耐的人,也是这次平叛的主帅。但他是天子内侍出身,得了权势之后,最在意的便是子嗣香火。可他少年家破入宫,并没有亲子侄,所以一直就把这便宜儿子董兴宗视作亲子。裴奉世此行除了上报领兵,并无透露任何消息给外人。如今这董兴宗忽然出现,十有八九也是董太师替他谋划的。
前几日的宴会上,人人都在夸董兴宗少年英雄,给董太师父子贺喜。那润州知州王守仁更是一个劲儿的吹捧董兴宗有勇有谋,有大将风范。他为了讨董桓欢心,甚至连宴席上的节目都是特意安排的。一会儿是“兰陵王入阵曲”,一会儿又是“剑器行”,一群教坊的美娇娘,演的却都是将军和游侠儿的故事,也算是费尽了心思。
裴奉世看着上座的董兴宗,满脸的志得意满,仿佛真的是他亲手擒住了宋腊一般。酒过三巡,董兴宗开始大声同旁人讲起他与宋腊大战三百回合的激烈场面。裴奉世看着这一幕,忽然感觉有些好笑。庆功宴上丝竹鼓乐热闹非凡,人人都簇拥在董太师父子身旁道贺。
裴奉世坐在末席,也起身向董兴宗敬了一杯酒,说了句“董将军少年英雄,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这样满场都在说的漂亮话。可他却一直不曾起身上前。他看着上座热闹的样子,忽然觉得很吵。他就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斟满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当年太学里,号称“千杯不醉”的裴奉世,却意外的在庆功宴上喝醉了。
他第二天起来,只觉得头痛欲裂。他听别的军士说,董太师昨日十分的开心,甚至还当场答应了一个官妓帮她脱籍。裴奉世隐约记得他看到了那个姑娘。她的舞跳得的确很好,一身戎装也显得英姿飒爽。他当时已经很醉了,人都看不太清楚。有一瞬间,他甚至还把那个姑娘看成了一位故人。
“怎么可能是她呢。”裴奉世想到这儿,不禁摇了摇头。
“笃、笃、笃。”
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裴奉世抬头向门的方向望去,脸上流露出一丝疑惑。他不过随军路过润州,并无故旧。这么晚了,怎么会有人来?
他起身穿过房间,小心翼翼地打开门。月光透过门缝,投下模糊的光斑。
门外是一个高瘦的女子,她身着一件深色的斗篷,帽檐儿遮住了大半张脸。
“娘子深夜到访,请问有何事?”裴奉世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
这女子抬起头,竟然是梁玉儿。
梁玉儿福了福身,轻声说道:“妾身见过裴官人。是妾叨扰了。”她的目光微垂,看不清楚她的神色。只见梁玉儿从怀中拿出一只青玉麒麟坠子,坠子在月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幽光。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坠子呈到裴奉世面前,试探地问道:“官人可认得此物?”
裴奉世一眼认出这是梁珩常年佩戴的信物。他点了点头,声音似乎柔和了一点:“我认得你,你是仲明兄的妹妹吧。”
梁玉儿闻言,微微愣住了。她从没想过裴奉世会记得自己。
当年,裴奉世犹如寺中佛子,身后自带背光,耀眼的令人不可直视。而她,却是他信众里普通的一个。虽然她透过梁珩见过他几次,但却从来没有与他有太多交集。所以,梁玉儿今日还特意拿了二哥随身佩戴的玉坠,想要用来做个信物。
梁玉儿点了点头,随后开口,声音有一丝犹豫:“妾今日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裴奉世看着她,并没有再说什么。他脸上的神色让人琢磨不透。
梁玉儿见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裴奉世会不会答应她的请求。忽然,她心下一横,竟然直直地跪了下去!
梁玉儿低声说道:“求官人看在二哥的面子上,给妾一个活路。”
裴奉世见此情形一时愣住了。他回了回神,连忙把梁玉儿扶起来。可是还不等他开口说什么,梁玉儿就继续说道:“炎兴元年秋天,妾家里遭了难,父母长兄全部死了。去年,二哥也死在了春州。如今,梁家只剩我一人了……”话到此处,梁玉儿不禁叹了口气。她缓了一下,继续说道:“现下,妾虽然有幸脱了贱籍,但是真的无处可去。妾前几日在宴会上偶然再见到官人,还望官人看在同二哥往日的情分上,能收留妾身,给妾一个去处……”
裴奉世上次见梁玉儿,还是在梁府的后园。那时候,她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如今三年过去,她也应该不过二十岁。可如今她的脸上竟然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落寞和悲戚。裴奉世心想:“也不知道这些年,她都经历了什么。”
裴奉世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开口说道:“可是,我如今并没有娶妻的打算……”
梁玉儿听到这话,一时怔住了。不一会儿,她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官人,妾并没有奢望别的什么,今日只是单纯想要一个去处。”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世道不好,妾一个孤女,身如飘萍,实在是没有别的地方去了,才来冒昧投奔官人。妾幼时随父兄长在军中,学了一些武艺,就想着或许能试着投军看看,想要请官人做个保荐……”
梁玉儿说着说着,便把头低下去。裴奉世看着眼前的梁玉儿,思索了一会儿,开口缓缓说道:“我朝虽有女子投军的先例,但那是太宗朝的旧事了。如今军中并没有女兵营,你投军未必可行。”梁玉儿闻言,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她把头垂的更低了。
然而,裴奉世忽然话锋一转:“你若愿意,不如留下与我做个侍卫。我虽然尚无实职,但也是官身。我的侍卫可以不必去营中合宿,也可以免去不少麻烦。只是当下行军,不能带女眷,恐怕你只能用男人的身份了,也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梁玉儿听了这话,忽然仰起脸来。她脸上泪痕未干,但明显有了开心的神色。梁玉儿不停地点头,连声说道:“多谢官人成全!妾、不,我愿意。”
裴奉世看着她的样子,心中倒也松了一口气。
他与梁珩少年相识,两人既是同窗,又是同门,说起来也有十来年的情谊。
他少年丧父,是母亲一人把他拉扯长大。十四岁那年,他被族亲举荐入太学读书,一个人踏上了去东京求学的路。虽然太学生有着一些俸银,但东京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富贵繁华之地,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在东京求学的六年里,裴奉世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人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在他艰难窘迫的时候,是梁珩一直在暗中接济他,才让他在一班官家子弟前维持体面。
裴奉世心想:“如今我收留仲明兄的妹妹,也算是多少还了一点他当年的恩情吧。”
裴奉世略微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你身量和寻常男子相当,扮作男装应该也不突兀。等我明日为你找些合适的衣裳,你拿去换上便是了。只是你若作为男子生活,还需要一个男子的名字。只是不知道你想叫什么?”
梁玉儿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心想:“还是裴奉世心思缜密。”
原来,前几日,梁玉儿意外得到董太师相助,离开了教坊。可她家中如今只剩她一人。而且因为梁肃是穷苦出身,也谈不上有宗族亲戚可以投靠。梁玉儿无处可去,一时乱了阵脚。虽然润州城里有几个富户派人给她递了话,愿意将她收为妾室,但她不想这样草草嫁人,可又不知道能往哪儿去。今日,她听张小小说董太师大军明日即将开拔,便心下一横,趁着晚上人少,试着来投奔裴奉世。她知道自己这样未免有些草率,但她觉得无论如何都应当试试,怎么都比直接草草嫁人了强。
梁玉儿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说:“我以后就叫‘梁琨’吧。琨珸剑的琨。”
闻言,裴奉世眉头微微一挑,脸上浮现出一丝好奇的神色。
梁玉儿继续说道:“我爹是农家出身,又少年从军,几乎不通文墨。但他平生最敬重读书人,也是这个缘故,他给我们三兄妹都取了玉字,希望我们能做如玉君子。我本想也依此起个珮、瑜之类的名字。可又想到,美玉易碎……”梁玉儿说到这里,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小时候,二哥时常给我讲故事。他说过,玉也不都是脆的。流州就有一种琨珸石,炼之作剑,光明如精,削铁如泥。”
大概是想到梁珩,梁玉儿脸上又带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起来这个了。觉得用作名字,也不算坏。”
裴奉世听了,若有所思。他微微颔首道:“梁琨,好名字。那从今以后,你就是梁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