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十七年,春分,洛州城里春台会的正日子。

    《道德经》里说:“熙来攘往,如登春台。”每年春分前后,但凡遇上天气晴朗的日子,洛州城里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便会呼朋唤友出门踏青。

    今日天公作美,前几天的阴霾的天空被昨晚一场大雨洗得纤尘不染。东西横穿洛州城的洛川两岸垂柳新芽,桃花初绽,河道中游船往来穿梭,船上笑语阵阵,随着粼粼水波荡漾开去。

    河岸旁的青石铺成的街道上更是热闹,游人摩肩接踵,姑娘们手中一支春花,与明媚鲜活的粉面相映,胭脂香和花香在暖风中交融,熏得游人欲醉。

    陆知涯摇着手里的玉骨折扇,人群中闲庭信步,享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还不时被街边卖些新奇玩意儿的小摊吸引,一路走走停停,手里已经提了不少东西。

    当他拿了两块桃花酥,准备递给一同出门的贺云洲尝尝,才发现贺云洲正站在墙根的阴影下,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你尝尝,好吃。”陆知涯毫不在意。

    贺云洲皱眉望了一眼灿烂的阳光,过来接了他手上的酥,顺手夺了扇子,展开来举在额前遮阳,便自顾自往前走。陆知涯忙付了钱,快走几步追上去。

    “你难得出门一趟,不好好逛逛?”陆知涯笑道,“好吃吧?”

    贺云洲横了他一眼,又咬了一口,确实还不错,不是太甜,却口齿留香。

    见他脸色缓和了些,陆知涯惋惜道:“唉,出来有些匆忙,忘了带把伞替你遮阳,不过晒晒也好,你整日躲在屋里,对身体不好。。”

    “行了,”贺云洲哼了一声,“你最好真的有事,不然今天落下的功课还得补齐。”

    “就为这事。”陆知涯演示不住的高兴,“老肖传消息来说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这不让你去看看。正好他的玉壶春来了新茶,说又做了几道新菜式,正好一举两得。”

    “真的?”贺云洲疑惑。

    “千真万确。”陆知涯笑道,“老肖做事一向谨慎,不然我怎么会让你亲自来。”

    “你别高兴太早,”贺云洲手有些酸,正好前面有一排树荫,他扔下一句话快步走了过去,“若不合适,善后的还是你。”

    陆知涯习惯了在兴头上被贺云洲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来的感受,倒并不在意。

    “你别那么悲观,虽然人我没见过,却隐隐觉得很有信心。你也别太苛刻,总要多给些时间的。”

    贺云洲停下脚步,很真诚地盯着陆知涯:“不得不说,陆大少爷这得清闲便清闲的态度,十分让我羡慕。”

    “好说好说。”陆知涯敷衍地谦虚了几句,拉了贺云洲的袖子,“快点走吧,去晚了还看什么热闹。”

    玉壶楼在洛川河道忽然变宽的拐角处,两面临河,总共三层。洛□□通河道不过两丈,此处忽然变宽,倒似一片湖面。水面宽阔平静,夏日里莲叶接天,水面清风拂面,坐在玉壶春楼上赏景更是一绝。

    时近正午,楼下大堂中早已座无虚席,伙计们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招呼客人。

    连柜台外稍微空一点的地方都加了一桌,坐着隔壁街粮行的二掌柜和一个打扮干练古铜色面皮的精壮汉子。

    那汉子喝了口酒,眼风正好扫到远远从街口走来的二位公子。

    “没想到洛州还有如此人物。”那汉子看得目不转睛。

    二掌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陆知涯和贺云洲并肩而行,往这里来了。

    “把头好运气,这二位神仙一起出现的日子可不多。”二掌柜笑道。“那位着青衫的贺公子,平日里深居简出,不轻易出门的。”

    把头咂了咂嘴:“我也算走南闯北见过些世面,这样貌,江南最红的倌人也比不上啊……”

    “把头慎言!”二掌柜斟酒的手哆嗦了一下,忙打断他的话,“这二位可不是好惹的。”

    “哦?怎么个不好惹法?”把头有些不屑。

    “您有所不知,”二掌柜陪笑道,“听说这二位的靠山,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几年前他们刚来洛州,也有不知深浅的去招惹过,结果……”

    “结果如何?”把头不满二掌柜故意吊他胃口,又忍不住好奇,便追问道。

    “断手断脚都是小事,有个不信邪的,拦了贺公子的马车,硬要请他去喝酒,当天晚上便失踪了,至今毫无音讯,死活不知。”二掌柜左右瞄了瞄,“你猜那人是谁?”

    “谁?”宋把头被他带得心里也有些紧张,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

    “刺史的二公子。”二掌柜越发压低了声音。

    “刺史大人也不追究?”宋把头瞪大了眼。

    “查了,反正后来也没了动静。”二掌柜道,“有传闻说那位白衣陆公子家里做大生意的,在京城和宁州都有买卖;贺公子说是陆公子的朋友,平日里也不出门,很是神秘。”

    “陆家,大生意?”宋把头细细把自己知道的做大生意的家族过了一遍,没想起来有这么号人物,“我知道的人里面,没姓陆的。”

    二掌柜呲笑一声,觉得这把头不过一介莽夫,倒真把自己当什么见多识广的人了,他看宋把头脸色不好,忙解释道:“这些都是传闻,又不是他亲口说的,做不得数。况且也不见得就是真名真姓,他换个名字,把头哪里能知道。咱们管他姓陆还是姓漆,今年风调雨顺,咱们把粮食生意做好多挣钱才是正事。”

    宋把头觉得有理,虽然二掌柜的嘲笑惹得他心中不悦,但仍然端了酒杯道:“管他们是神仙还是妖怪,今日咱们喝个痛快!”

    两个人的话题转到了今年的天气和预测粮食收成,旁边柜台里记账的小伙计听到这里觉得有些无聊,端起放在一旁  已经冷了的茶碗,灌了几口,继续算账。

    亲自将两位公子带路到楼上的肖掌柜快步下楼来,站在楼梯拐角处招手叫他过去,小伙计忙放下笔,从人堆里穿过,跟肖掌柜上楼。

    “前几日跟你说过,让你去做公子的书办,今日正好见见,你回话要小心。”肖掌柜嘱咐道。

    “是。”小伙计恭敬地答道。

    三楼走廊尽头,那间一直关着的雅室门口,肖掌柜让他等着,自己先进去通报。里面的人正在讨论着什么事,肖掌柜还没来得及说话,便有人问:“他是你的人,你说怎么处置?”

    室内静了片刻,才听见肖掌柜的声音:“公子既然问了,属下便斗胆直言,此人平日里也是小心谨慎,这次虽然犯下大错,好在补救及时,终究没出什么大事。还望公子能给个机会,让他将功赎罪。”

    “没出大事?”另外一个声音冷冷的冒出来,“竹林是何其重要之地,差点因为他暴露。没出大事也是因为机关密布,对方没解开罢了。”

    又是一阵沉默,开头那个声音才说:“此事确实不可再犯,老肖,我也明白你的心情,就把他交给你处置,找个最恰当的方式。他家人的抚恤,按双份给吧。”

    “是。”肖掌柜继续道,“二位公子,人已经在外面了,可要见见?”

    “叫进来吧。”

    没想到肖掌柜千挑万选的人竟然就是这么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穿着不合身的半长布衫,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门口。

    陆知涯看了贺云洲一眼,见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公子的话,我叫李娴,今年十六。”那孩子虽然看着胆小,口齿清楚。

    “哦,哪个娴?”陆知涯继续问。

    “贤能的贤。”

    “名字倒是好,”陆知涯点点头,“家乡何处,读过书吗?”

    “家在关西道杨柳村,跟着书塾先生念过三年书。”李娴心中还是不踏实。

    “你先出去吧。”陆知涯点头。

    听她的脚步渐远,陆知涯才继续道:“底是干净的吧?”

    “是,上个月已经派人去了,他无父母,只有个贩马为生的叔叔。听书塾先生说了些游历见闻,便想出来见些世面,于是自己偷跑出来。”肖掌柜替他们斟了酒。“人很聪明,也很仔细。平日里也不多言多行,刚来店里让他做杂役,有一次看着他帮忙算账,记得清楚明晰,所以才敢向公子推荐。”

    “那好,今日便带他回去……”贺云洲的话被一阵丝竹声打断。

    正是对岸打算在今日开张的乐坊相宜楼。曲子隔了水面传来,笛声压过了琴声,显得越发清越。

    “老板的底细还没查到?”陆知涯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对面装饰华贵,雕梁彩栋的五层木楼,和楼周围早已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

    “老板是个年轻女子,说是早年在江南开乐坊的。至于背后还有没有什么人,暂时还没查到。”

    “如此神秘。”陆知涯笑了笑,转头问稳坐桌前的贺云洲,“想不想去见识一下?”

    “今日要进去需得有请帖,你有?”贺云洲笑问。

    “我知道,不过竟然没有给我们送来,倒是奇了怪了。”陆知涯有些愤愤。

    “请帖是竞价,而且只有六十份,陆公子出价几何呀?”贺云洲轻笑道。

    陆知涯一怔,他最近忙着其他事,没工夫打听这么细,今日才听说开业不送请帖凑点人气,还需要客人自己花高价来争的。

    “但愿这相宜楼不是凭空造噱头,骗傻子进去被宰的黑店。”陆知涯哼了一声。

    一曲罢了,不过停了片刻,轻快的胡琴曲子如春日欢快的云雀般,在林间树梢跳跃,兴奋之时振翅直冲云霄,鼓点和着琴声,一个红衣舞娘在门口的舞台中央飞快旋转着,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叫好声。引得贺云洲也过来窗边,一同观看。

    “看样子,倒是有些能耐。”陆知涯道。

    “看了这些,你是不是更好奇楼里会是什么光景?”贺云洲笑道,“看来老板的目的达到了。”

    吃完饭下楼,看见窗外的河道里已经停满了船,楼下大堂里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聚在窗边,远远欣赏对面的演出,议论着关于相宜楼的一切。

    肖掌柜迎上来笑道:“今日人多,照顾不周,请二位公子改日再赏光。”

    “对面这一开张,肖掌柜的生意怕是要受些影响啊。”陆知涯笑着解下腰间的钱袋,顺手抛给肖掌柜,“给大伙儿分分。”

    肖掌柜颠颠分量,高声道:“陆公子打赏,多谢公子!”

    于是四下里散布的伙计们异口同声应和:“多谢陆公子!”

    大堂里客人的关注点短暂地转移到他们这里,贺云洲微微皱了皱眉头,先出门去。

    李娴正在门外等着,肩上挂着个小包袱,手里提着陆知涯来时买的那些零碎。她见贺云洲出来,低头道:“公子。”

    “走吧,我们先回去。”

    街道上行人更加多了,李娴除了包袱,还抱着陆知涯来时买的零碎东西,尽量保持着离他们两步远的距离。好不容易穿过最繁华的大路转进巷子,李娴已经出了一头汗。

    两位公子身高腿长,人一少步子自然更快,李娴不得不小跑跟着,出了巷子又过了一座石桥,终于停在宅院的黑漆大门前。

    宅院十分低调,灰色砖墙里树木茂盛,紧闭的门上匾额题着“思园”二字,写字的金漆已经有些褪色,

    门忽然打开,一个黑衣窄袖的精壮男人站在门里,板着脸,目露凶光射向他们。

    “哟,陆英好耳力,听见我们回来啦。”陆知涯干笑道。

    那男人没说话,眼光扫过,最后钉在李娴身上。

    李娴被他盯得心里发怵,表面上仍强做镇定。

    “这是李贤,云洲的书办。”陆知涯介绍道,“陆英,贴身护卫。”

    陆英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他目光转向陆知涯:“若还不回来,我准备出门寻人去了。”

    “有我在,怕什么。”陆知涯懒得跟他继续争辩,正准备抬脚进门去。

    “有你在我才不放心。”陆英冷笑着从怀里抽出一张洒金请帖拦在他面前,“通济钱庄的袁掌柜派人送来的请帖,邀你今晚在相宜楼见面。”

    “袁孝礼还真有些本事。不但摸准了你的心思,还买到了请帖。”贺云洲就着陆知涯的手看了看请帖内容。

    陆知涯一笑:“那不正好,我去先去看看相宜楼到底是个什么所在,再去听听这袁掌柜打的什么算盘。”

章节目录

错金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非典型威士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典型威士忌并收藏错金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