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离忧从隆华殿出来,见今日天气秋高气爽,想放松一下晒晒太阳,便往平日里走的路程短的甬道,转进长街往值房去。
刚跨出门槛,抬头就见裕贵妃一行人过来。秦离忧见了礼正打算退下,坐在肩舆上的裕贵妃开口叫住他。
“秦大人这是刚从陛下那儿出来?”裕贵妃笑容亲切。
“是,陛下去佛光寺进香,已经安排妥当,臣来复命。”秦离忧恭敬答道。
“大人辛苦。”裕贵妃道,“前几日专程给大人送的点心,吃着可还合意?”
“多谢娘娘。”秦离忧行礼。
“大人客气了。明年皇陵大祭,还有得忙。大人府上也没有人知冷暖的人照顾,真是让人放心不下。”裕贵妃微微皱了眉,表示自己的担忧。
“劳娘娘挂心,臣不敢当。”秦离忧隐隐觉得话锋不对。
站在肩舆旁的青缇陪笑道:“秦大人事忙,不如娘娘替大人留意些。”
秦离忧还没来得及开口,裕贵妃又开了口。
“若如此说来,本宫娘家表兄的次女正是妙龄,相貌品行倒是堪配,大人若是有意,本宫可以安排相看一场。”
裕贵妃来了兴致,宫里无聊,孩子又大了她想操心又操不上,左思右想觉得给秦离忧做媒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起先还愁没机会遇着正主,今日倒是巧了,真真是天遂人意。
“娘娘恕罪,臣暂无成家之意。”秦离忧斩钉截铁道。
“你……”裕贵妃的热情被兜头一桶冰水浇灭,觉得下不来台,她心中不悦正要发作,青缇眼尖,见她脸色不好看,忙先一步打圆场。
“大人事忙,不如得了闲细想想。娘娘一片好心也是为着大人,希望大人能体会。”不等秦离忧说话,青缇又对裕贵妃道,“皇上正等着娘娘用午膳呢,娘娘快些过去吧。”
想着等会儿有机会跟陛下吹吹风,若能一力促成赐婚,秦离忧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逆圣旨。裕贵妃冷冷哼了一声,才带着人气冲冲去了。
秦离忧觉得脑仁儿疼,在宫里这些年,他知道这位娘娘眼前没说什么,必定会找机会闹到陛下那儿去,若是真说动了陛下来赐婚,那这日子就真的没办法过了。
宋茗远远跑过来,没心没肺地笑道:“看大人跟裕贵妃娘娘说话,我没敢过来。”
“怎么了?”秦离忧皱了眉。
“无事,大人不是让我去工部修缮皇陵的安排吗,拿到了。”宋茗扬扬手里的文书。
“一早就让你去拿,这时候才回来,你还得意了?”秦离忧斥道。
宋茗被骂得摸不着头脑,看着贵妃一行人的背影,忽然灵光一线,凑近问道:“莫不是刚才裕贵妃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秦离忧没说话,接过文书顺带敲了敲他的头,大步往值房去了。
佛光寺距京城不远,寺中九层佛光塔高高耸立,若是天气晴朗,站在塔顶能看见京城的城墙。
高塔顶上供奉着高僧舍利,据说若是佛缘深厚,夜晚能看见舍利在塔尖发出璀璨光芒。所以从三百多年前建寺至今,香火旺盛,甚至每年九月初九皇帝都会亲自去进香登塔,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马车到了佛光寺山门外,夕阳斜照,牌坊上本朝开国的圣祖皇帝亲题“佛光普照”四个金光大字熠熠生辉。
悠远的钟声传来,山路上已经行人寥寥,贺云洲在寺门口与一个灰衣僧人见了礼。
“师父,我想求见慈惠大师,烦请通报。”
灰衣僧人打量了他们一番,请他们稍等,便往里面去了。没多久,灰衣僧人出来,带他们进去。
李娴想象中的佛寺住持,应该是上了年纪,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有普度众生的风骨。可是这慈惠大师还年轻,大约不到四十,脸上表情平和安详,一双眼却目光凌厉。他身材高大,捻着菩提佛珠的手血脉清晰,像怒目金刚被封印在佛衣和袈裟之下。
慈惠的眼神扫过,正好与李娴的目光相对,李娴一怔,忙低下头。
慈惠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声佛。
“没想到大师如此年轻。”贺云洲行了礼。
“少壮捨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慈惠道,“不知施主为何事而来?”
贺云洲取出白玉坠,交给慈惠:“大师可识此物?”
白玉坠不过莲子大小,没有任何花纹雕饰,系在上面的绿色丝绦也已经褪色,看着像是旧物。
慈惠念了声佛,让他们里面请。
“施主可在后园安置,一应事务有专人照顾。”慈惠大步流星在前面领路,李娴差点需要小跑才能跟上。正是晚课时间,路上并没有遇见什么人,佛堂中诵经的声音与檀香悠长的香气倒叫人内心平静。
后园内一处小院,正好三间房。他们刚安置妥当,便有僧人送来斋饭。食物虽然都是素斋,却做得十分精美,赶了一天的路,终于能吃上一口热饭,贺云洲都比平日里多吃了不少。
“早些歇息吧,陆英明日不用跟着我,就在这里等着便是。”贺云洲喝了口茶,觉得有些困了,便从一旁的书桌上随意拿了本经书,准备休息。
“公子不让我暗中跟着?”陆英问。
“不用,明晚我们趁夜色出发,你还得驾车,白天便好好休息,不会出什么事。”贺云洲看了一眼李娴,“你明日跟我同去。”
“是。”李娴本来觉得闷在屋里无聊,还要跟陆英这个冷面煞神大眼瞪小眼就更头疼,听闻此言忍不住两眼放光。
“你别高兴太早,若闹出乱子,我就……”陆英做了个手刀高举的样子。
李娴缩了缩脖子,没敢反驳。
“能闹出什么乱子。都回去睡了吧。”贺云洲掩口打了个呵欠。
“是。”李娴等陆英出了门,才一溜烟回自己房间去了。
京城的秋天天高云淡,九月初九又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用完早饭,慈惠大师就派人来请。那僧人已经有些年纪,带着他们穿小路过了月亮门,再绕过一池太湖石,已经到了佛光塔下。那老僧带着他们爬到第七层,打开一处小阁让他们进去等,便匆匆退下了。
小阁中有一扇气窗,阳光射进来正照在粉壁的彩绘上,佛为中心,周围环绕着菩萨、伎乐、飞天、宝池楼阁。大概才修缮过,颜色鲜明,祥云边缘用金漆勾描更显得华贵庄严。
塔下一阵脚步兵甲之声,没过多久,又有一群人进了塔来,脚步声直到楼下便停住了,大约是停在了第五层,周围恢复了安静,只有风吹过每层楼的八角翘脚檐上挂着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们就这么等着,无聊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李娴就看着太阳的光影慢慢下移,光线落到窗台即将消失的时候,有人在外轻轻叩了三下门。
贺云洲起身开门,对门口立着的人道:“秦大人有礼。”
李娴闻听此言,偷瞄一眼见着门口那显眼的白头发,脑子嗡的一声,右肩仿佛又隐隐作痛。她忙垂头行礼,不敢再看。
“你怎么带他来了?”秦离忧看见李娴就忍不住皱眉。
“孩子还小,总要见见世面。”贺云洲摆出老气横秋长辈口气,“现在不来认认门,以后怎么联络?”
“你放心让他来?”秦离忧继续问道。
这话让李娴听来很不舒服,怎么就不能放心了?自家公子都没说什么,他凭什么抓着错处不放。李娴有些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却看见跟那晚完全不一样的秦离忧。
黑斗篷换成了银铠甲,那一头白发和他年轻的面容完全不匹配,他五官深邃,锋利冰冷,如壁画上的人物活化过来。
“那你说谁能让我放心?”贺云洲嘴角轻扬,有些打趣也有些不屑。
见秦离忧没说话,贺云洲便抬脚出门往楼上去了。李娴正打算跟上,秦离忧倒先横跨一步拦住她的去路。
李娴只能退开,口观鼻鼻观心地立在一旁等着。
九层塔顶,一个穿着明黄色盘龙锦袍的男人立在栏边,似乎在远眺风景。贺云洲跪下行礼。
“草民见过陛下。”
明德帝闻声,回到屋内,和蔼地笑道,“起来吧。好久不见了,朕还觉得你是小孩子时的样子。”
贺云洲起身来,并没有想接着明德帝的话叙旧的意思,直截了当问道:“不知陛下召见有何吩咐?”
明德帝心中瞬间想起三年前的事,那个让秦离忧一夜白头,名字叫裴子夕的孩子。
“你可是还介怀三年前的事?当时……”
明德帝觉得趁此机会把事情说,没想到还没开头头,就被贺云洲被打断了。
“陛下,当年之事不必再提了。”
贺云洲态度恭顺,语气却十分桀骜。
明德帝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比他还高些的孩子,当年在他师父那里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个瘦弱的孩子,七八岁了,却还只有四五岁的个子,十分怕生,见到自己像白日里见了鬼,飞快地跑开,师父都叫不住。
他们师门里徒弟并不多,赵元植只有他一个,裴宣门下加上儿子才四个,还有一个他一直无缘得见的柳生生,因为性格孤僻,都没有收徒。师父之间的情谊也传给了徒弟,都是无人看顾的孤儿,把师父当父亲,把师兄弟当手足。
皇家没有这一说,手足之间不互相毒害已经能算是兄友弟恭了,其他情谊更不敢妄想。他是羡慕的,所以为了自保也为了感受那种难得亲情,他时常与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混在一起。
裴子夕是裴宣独子,又是他们师兄弟里最小的孩子,明德帝他心事,也不介意,只笑了笑道:“好,那说说今日之事。”
刚跨出门槛,抬头就见裕贵妃一行人过来。秦离忧见了礼正打算退下,坐在肩舆上的裕贵妃开口叫住他。
“秦大人这是刚从陛下那儿出来?”裕贵妃笑容亲切。
“是,陛下去佛光寺进香,已经安排妥当,臣来复命。”秦离忧恭敬答道。
“大人辛苦。”裕贵妃道,“前几日专程给大人送的点心,吃着可还合意?”
“多谢娘娘。”秦离忧行礼。
“大人客气了。明年皇陵大祭,还有得忙。大人府上也没有人知冷暖的人照顾,真是让人放心不下。”裕贵妃微微皱了眉,表示自己的担忧。
“劳娘娘挂心,臣不敢当。”秦离忧隐隐觉得话锋不对。
站在肩舆旁的青缇陪笑道:“秦大人事忙,不如娘娘替大人留意些。”
秦离忧还没来得及开口,裕贵妃又开了口。
“若如此说来,本宫娘家表兄的次女正是妙龄,相貌品行倒是堪配,大人若是有意,本宫可以安排相看一场。”
裕贵妃来了兴致,宫里无聊,孩子又大了她想操心又操不上,左思右想觉得给秦离忧做媒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起先还愁没机会遇着正主,今日倒是巧了,真真是天遂人意。
“娘娘恕罪,臣暂无成家之意。”秦离忧斩钉截铁道。
“你……”裕贵妃的热情被兜头一桶冰水浇灭,觉得下不来台,她心中不悦正要发作,青缇眼尖,见她脸色不好看,忙先一步打圆场。
“大人事忙,不如得了闲细想想。娘娘一片好心也是为着大人,希望大人能体会。”不等秦离忧说话,青缇又对裕贵妃道,“皇上正等着娘娘用午膳呢,娘娘快些过去吧。”
想着等会儿有机会跟陛下吹吹风,若能一力促成赐婚,秦离忧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逆圣旨。裕贵妃冷冷哼了一声,才带着人气冲冲去了。
秦离忧觉得脑仁儿疼,在宫里这些年,他知道这位娘娘眼前没说什么,必定会找机会闹到陛下那儿去,若是真说动了陛下来赐婚,那这日子就真的没办法过了。
宋茗远远跑过来,没心没肺地笑道:“看大人跟裕贵妃娘娘说话,我没敢过来。”
“怎么了?”秦离忧皱了眉。
“无事,大人不是让我去工部修缮皇陵的安排吗,拿到了。”宋茗扬扬手里的文书。
“一早就让你去拿,这时候才回来,你还得意了?”秦离忧斥道。
宋茗被骂得摸不着头脑,看着贵妃一行人的背影,忽然灵光一线,凑近问道:“莫不是刚才裕贵妃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秦离忧没说话,接过文书顺带敲了敲他的头,大步往值房去了。
佛光寺距京城不远,寺中九层佛光塔高高耸立,若是天气晴朗,站在塔顶能看见京城的城墙。
高塔顶上供奉着高僧舍利,据说若是佛缘深厚,夜晚能看见舍利在塔尖发出璀璨光芒。所以从三百多年前建寺至今,香火旺盛,甚至每年九月初九皇帝都会亲自去进香登塔,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马车到了佛光寺山门外,夕阳斜照,牌坊上本朝开国的圣祖皇帝亲题“佛光普照”四个金光大字熠熠生辉。
悠远的钟声传来,山路上已经行人寥寥,贺云洲在寺门口与一个灰衣僧人见了礼。
“师父,我想求见慈惠大师,烦请通报。”
灰衣僧人打量了他们一番,请他们稍等,便往里面去了。没多久,灰衣僧人出来,带他们进去。
李娴想象中的佛寺住持,应该是上了年纪,精神矍铄慈眉善目,有普度众生的风骨。可是这慈惠大师还年轻,大约不到四十,脸上表情平和安详,一双眼却目光凌厉。他身材高大,捻着菩提佛珠的手血脉清晰,像怒目金刚被封印在佛衣和袈裟之下。
慈惠的眼神扫过,正好与李娴的目光相对,李娴一怔,忙低下头。
慈惠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声佛。
“没想到大师如此年轻。”贺云洲行了礼。
“少壮捨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间,如月云消。”慈惠道,“不知施主为何事而来?”
贺云洲取出白玉坠,交给慈惠:“大师可识此物?”
白玉坠不过莲子大小,没有任何花纹雕饰,系在上面的绿色丝绦也已经褪色,看着像是旧物。
慈惠念了声佛,让他们里面请。
“施主可在后园安置,一应事务有专人照顾。”慈惠大步流星在前面领路,李娴差点需要小跑才能跟上。正是晚课时间,路上并没有遇见什么人,佛堂中诵经的声音与檀香悠长的香气倒叫人内心平静。
后园内一处小院,正好三间房。他们刚安置妥当,便有僧人送来斋饭。食物虽然都是素斋,却做得十分精美,赶了一天的路,终于能吃上一口热饭,贺云洲都比平日里多吃了不少。
“早些歇息吧,陆英明日不用跟着我,就在这里等着便是。”贺云洲喝了口茶,觉得有些困了,便从一旁的书桌上随意拿了本经书,准备休息。
“公子不让我暗中跟着?”陆英问。
“不用,明晚我们趁夜色出发,你还得驾车,白天便好好休息,不会出什么事。”贺云洲看了一眼李娴,“你明日跟我同去。”
“是。”李娴本来觉得闷在屋里无聊,还要跟陆英这个冷面煞神大眼瞪小眼就更头疼,听闻此言忍不住两眼放光。
“你别高兴太早,若闹出乱子,我就……”陆英做了个手刀高举的样子。
李娴缩了缩脖子,没敢反驳。
“能闹出什么乱子。都回去睡了吧。”贺云洲掩口打了个呵欠。
“是。”李娴等陆英出了门,才一溜烟回自己房间去了。
京城的秋天天高云淡,九月初九又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用完早饭,慈惠大师就派人来请。那僧人已经有些年纪,带着他们穿小路过了月亮门,再绕过一池太湖石,已经到了佛光塔下。那老僧带着他们爬到第七层,打开一处小阁让他们进去等,便匆匆退下了。
小阁中有一扇气窗,阳光射进来正照在粉壁的彩绘上,佛为中心,周围环绕着菩萨、伎乐、飞天、宝池楼阁。大概才修缮过,颜色鲜明,祥云边缘用金漆勾描更显得华贵庄严。
塔下一阵脚步兵甲之声,没过多久,又有一群人进了塔来,脚步声直到楼下便停住了,大约是停在了第五层,周围恢复了安静,只有风吹过每层楼的八角翘脚檐上挂着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们就这么等着,无聊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李娴就看着太阳的光影慢慢下移,光线落到窗台即将消失的时候,有人在外轻轻叩了三下门。
贺云洲起身开门,对门口立着的人道:“秦大人有礼。”
李娴闻听此言,偷瞄一眼见着门口那显眼的白头发,脑子嗡的一声,右肩仿佛又隐隐作痛。她忙垂头行礼,不敢再看。
“你怎么带他来了?”秦离忧看见李娴就忍不住皱眉。
“孩子还小,总要见见世面。”贺云洲摆出老气横秋长辈口气,“现在不来认认门,以后怎么联络?”
“你放心让他来?”秦离忧继续问道。
这话让李娴听来很不舒服,怎么就不能放心了?自家公子都没说什么,他凭什么抓着错处不放。李娴有些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却看见跟那晚完全不一样的秦离忧。
黑斗篷换成了银铠甲,那一头白发和他年轻的面容完全不匹配,他五官深邃,锋利冰冷,如壁画上的人物活化过来。
“那你说谁能让我放心?”贺云洲嘴角轻扬,有些打趣也有些不屑。
见秦离忧没说话,贺云洲便抬脚出门往楼上去了。李娴正打算跟上,秦离忧倒先横跨一步拦住她的去路。
李娴只能退开,口观鼻鼻观心地立在一旁等着。
九层塔顶,一个穿着明黄色盘龙锦袍的男人立在栏边,似乎在远眺风景。贺云洲跪下行礼。
“草民见过陛下。”
明德帝闻声,回到屋内,和蔼地笑道,“起来吧。好久不见了,朕还觉得你是小孩子时的样子。”
贺云洲起身来,并没有想接着明德帝的话叙旧的意思,直截了当问道:“不知陛下召见有何吩咐?”
明德帝心中瞬间想起三年前的事,那个让秦离忧一夜白头,名字叫裴子夕的孩子。
“你可是还介怀三年前的事?当时……”
明德帝觉得趁此机会把事情说,没想到还没开头头,就被贺云洲被打断了。
“陛下,当年之事不必再提了。”
贺云洲态度恭顺,语气却十分桀骜。
明德帝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比他还高些的孩子,当年在他师父那里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个瘦弱的孩子,七八岁了,却还只有四五岁的个子,十分怕生,见到自己像白日里见了鬼,飞快地跑开,师父都叫不住。
他们师门里徒弟并不多,赵元植只有他一个,裴宣门下加上儿子才四个,还有一个他一直无缘得见的柳生生,因为性格孤僻,都没有收徒。师父之间的情谊也传给了徒弟,都是无人看顾的孤儿,把师父当父亲,把师兄弟当手足。
皇家没有这一说,手足之间不互相毒害已经能算是兄友弟恭了,其他情谊更不敢妄想。他是羡慕的,所以为了自保也为了感受那种难得亲情,他时常与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混在一起。
裴子夕是裴宣独子,又是他们师兄弟里最小的孩子,明德帝他心事,也不介意,只笑了笑道:“好,那说说今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