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逐渐热闹起来,被行人脸上的喜色感染,李娴也不困在离别的伤感里,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
她现在的处境并不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洛州是她的退路。那个荼蘼花盛开,精巧的院子里,贺云洲是那个院子的灵魂。她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美好的皮囊,更喜欢他的孤高和睿智。她本以为贺云洲只是把她当跟班,做多是个比较得力的跟班,可是现在看来仿佛又并不像她以为的那么单纯。被一个神仙一样的人惦记着,是件多值得骄傲的事,不过她不打算告诉任何人,那是他们之间的秘密,眼下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有资格站在他身边。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刚才在客栈里发生的事,回忆有些迷糊,也有些甜,她要清晰记下每个细节,牢牢记住一辈子。
她路过绸布店,想起贺云洲那身烟粉色的袍子柔软的布料;路过胭脂铺,想起他淡色的薄唇,禁不住用手指摸摸自己的嘴唇,冰冷的手指让她忽然清醒过来,觉得自己太痴,忍不住笑起来。
耶律彦歌忽然出现在她身边,一脸好奇地戏谑道:“这是想起谁了?笑得春心荡漾的。”
李娴吓了一跳,头扭在一边收敛了笑容,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具,躬身行礼:“见过耶律公子。”
耶律彦歌哭笑不得,惊讶这人怎么瞬间就变了脸。
“这是要去哪里?”耶律彦歌跟她并肩走着。
“回府里。”李娴正色道。
“大年下的,秦大人也不放你松散一日。”耶律彦歌叹气。
李娴停下脚步,耶律彦歌身量高,看他的脸都得仰头。他还是日常穿的黑色织金袍子,今天天气冷,他围了个玄狐围脖,衬得一张脸更白。
他的白是那种高山顶上积年白雪一样的颜色,而贺云洲的白是玉,温润清雅。
怎么又想起这些来。李娴心里一慌,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微微红了脸,转身快步往前走。
耶律彦歌被她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一步之远。
昨晚馆驿里不清净,他本打算出来转转,看能不能发现些蛛丝马迹,逛了一上午灌了一肚子冷风,他正心里不爽,没想到又遇见了李娴,这下又来了精神。
李娴有些无语,停下转身对耶律彦歌道:“公子今天挺清闲。”
耶律彦歌一本正经点点头,左右看了看,拉了李娴的手往另外的方向去。李娴虽然穿着男装,却也觉得光天化日之下跟一个男子在大街上拉扯不是什么正经做派,可是他手握得紧,想挣脱又挣不开。
“这是要干嘛?”李娴死命拖住他。
“中午了,陪我去吃顿饭。”耶律彦歌指指天上的太阳,“秦大人总不能连吃饭的时间都不给你吧。”
“实在是有事,需得赶快回去。再说我如今在恒王手下当差,大人也没有办法。”李娴不得不编瞎话糊弄。
耶律彦歌停下脚步,但是并不松手,他歪着头想了想,认真道:“那两个选择:要么今日陪我吃饭,要么十五那日陪我看灯。”
“若是我都不选呢?”李娴哭笑不得。
“那我现在便跟你去找恒王,让他答应放你休息一日,今日陪我吃饭,十五再陪我看灯。你不好开口,我去替你说。”耶律彦歌拉着她要走。
“我谢谢你。”李娴见他要往恒王府方向去,忙道,“那若十五那日无事,我就陪你去看灯!”
耶律彦歌听了,脸上露出得逞的笑,转头道:“十五那日整个朝上都休沐,还能有什么事。那先约好,天黑时我在秦府外面的街口等你,若你不来,方便我去府上要人。”
李娴不想再跟他纠缠,胡乱应了,落荒而逃,一边跑还一边往后看,生怕他又追上去。
耶律彦歌看着她慌张的样子,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暮色中,恒王吩咐人备车,送公主回宫。
安瑶看着外面的灯火,有些舍不得。她看见巡城的禁军路过,又想起秦离忧府外的惊鸿一瞥。
“皇兄,你说那个贺云洲是个什么来头?”安瑶问道。
车里光线昏暗,倒成了很好的掩护,就算脸上有窘色,也发现不了。
“秦大人不是说了吗,他同门师弟。”安行道。
“我觉得不像。”安瑶仔细想了想,“江湖门派的弟子居然没有一点江湖气,倒是比好多高门公子更贵重。”
“你还知道什么叫江湖气。再说秦大人不也没江湖气?”安行瞥了她一眼。
“秦大人那是在军中磨练过。”安瑶辩解道。
“你倒是知道得挺多。”安行笑道,“还知道什么?”
安瑶不高兴皇兄把她当孩子哄:“我知道什么,每天关在宫里,还不如鸟自由。”
“知足吧。鸟整天飞来飞去,不是忙着筑巢就是忙着觅食,没你想的那么自由。”安行伸手拍拍她的头。
安瑶不说话了。
太阳落山之后越发冷了,裕贵妃听说安瑶回来了,忙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手炉和热热的莲子羹过来。
屋里灯火通明,炭盆烧得旺,儿女都在身边,裕贵妃觉得很满足。
安瑶叽叽喳喳地讲述今日的见闻,听说去了秦府,裕贵妃想起一直想问儿子,但是一直没有机会问的事。
“你将那李娴要到身边是何缘故?”裕贵妃问安行。
安行放下碗:“一则她之前伤没有好,跟着秦大人整日里奔波也是辛苦,儿臣也需要一个文书,她正合适;二则那件事怕是瞒不住人,就怕别有用心之人想打她的主意来对母妃不利,有儿臣在,总要顾忌些。等过了清明祭祀,秦大人将她送走,大概就无事了。”
裕贵妃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但仍是有些担心:“你说她会不会才是刺杀背后的主谋?否则你的行踪如何能被知晓得如此准确?”
“母妃过虑了。”安行起身行礼,“昨日宫宴劳累了,母妃早些休息吧,儿臣先出宫了。”
“好,外面冷,你自己当心。”裕贵妃叹了口气。
安瑶见她愁眉不展,替她宽心:“母妃放心吧,皇兄如今主意大着呢,不用操心。”
裕贵妃瞪了她一眼:“我看你的主意比你皇兄的还大呢,我看着就头疼。”
“既然如此,那我还是离了母妃眼前,免得大过年给您添堵。”安瑶起身行了礼,一步三蹦地回自己屋子去了。
裕贵妃又好气又好笑,对一旁的青缇道:“你看看她这个样子。”
“公主心宽,也是好事。”青缇笑道。
“这两场宫宴,我倒是看过了,静澜郡主家二公子和平昌候家的小儿子年岁样貌都还堪配,只不知安瑶怎么想的。”裕贵妃拿起佛珠。
“那就先留意着,奴婢让人去打听打听这二位公子的品性如何,可不能让公主过了门,才发现驸马是个不堪嫁的。”青缇道。
裕贵妃点点头,她伸手握了青缇的手,有些哀伤地笑道:“这些年多亏你心细,帮我周全了不少。你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也跟自己孩子差不多了。”
青缇忙跪下道:“奴婢惶恐,二位殿下都是金尊玉贵的人,贵妃高抬奴婢了。”
裕贵妃顺手扶她起来,笑道:“没外人在,我当你是自己人才说这些体己话。当初我生了安瑶整日失眠,还是靠你制的香才能安然入眠。”
“那是临川伯夫人赏识,娘娘抬爱罢了,奴婢也就这些本事,能对娘娘有所助益,就是奴婢的福气了。”青缇笑道。
“这一晃眼都十多年了,我有时觉得那两个孽障还不如你贴心呢。”裕贵妃苦笑。
“娘娘这是说哪里话,公主年纪还小,娘娘还得多费心。咱们恒王殿下就更不用说了,陛下每次也是赞不绝口的。日子还长,娘娘放宽心。”青缇笑道,“陛下晚些要过来,娘娘先预备着吧。”
裕贵妃点点头:“准备些山楂糕,陛下这几日宴饮多了,好解些油腻。”
“是。”青缇领命退出去。
裕贵妃看着外面的院子,没下雪也没有月亮,只看得清那些黑沉沉的轮廓。她捻动着佛珠,凝神静气等着陛下过来。要给孩子们铺路,先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她拎得清。
明德帝进来的时候带着一身寒气,裕贵妃迎上来替他脱了氅衣,又接了青缇送上来的热毛巾帮他擦手。
“有劳贵妃了。”明德帝笑道。
“陛下这是说哪里的话。”裕贵妃斜睨了他一眼。
裕贵妃年轻时就是个美人,如今美人上了年纪,可是那双眼睛还是原来的样子,灵动鲜活,还带着些小姑娘的俏皮。
“安瑶回来了没?”明德帝问。
“安行送她回来了,大概玩累了,早早就睡下了。”裕贵妃让人端了山楂糕来,“陛下吃两块解一解油腻。”
“这几日宴饮,朕留心世家大族的子弟,看有没有适合安瑶的。她成天想着出宫去,朕都怀疑是不是有了心仪之人。”明德帝吃着糕,微甜偏酸的味道很是清爽,他也轻松下来,有心思玩笑两句。
“她就是个没笼头的马,就知道疯玩,还是个孩子心性呢。”裕贵妃笑道,“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中意的?”
“朕还有些为难。”明德帝思忖,“若是文臣家的孩子,怕是镇不住安瑶的性子;若是武将家,又担心他们针尖对麦芒,日子过得不清净。”
裕贵妃打趣道:“陛下真是慈父情怀,从小就骄纵她,弄得现在无法无天的。”
“朕的儿女虽多,只有安瑶最轻松随性,让人看着喜欢。”明德帝笑道,“安瑶也不是个没分寸的孩子,你也不必拘着她。如今还在家里,且让她好好舒心几年。”
裕贵妃心中高兴,脸上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叹气道:“她若是听到了,还不知道要翻出什么风浪出来呢。”
“你也不用焦虑,若有合适的,让她自己看看,总还要她自己中意才能把日子过得长久。朕也会替她多多留意的。”明德帝拍拍裕贵妃的手背,让她安心。
她现在的处境并不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洛州是她的退路。那个荼蘼花盛开,精巧的院子里,贺云洲是那个院子的灵魂。她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美好的皮囊,更喜欢他的孤高和睿智。她本以为贺云洲只是把她当跟班,做多是个比较得力的跟班,可是现在看来仿佛又并不像她以为的那么单纯。被一个神仙一样的人惦记着,是件多值得骄傲的事,不过她不打算告诉任何人,那是他们之间的秘密,眼下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有资格站在他身边。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刚才在客栈里发生的事,回忆有些迷糊,也有些甜,她要清晰记下每个细节,牢牢记住一辈子。
她路过绸布店,想起贺云洲那身烟粉色的袍子柔软的布料;路过胭脂铺,想起他淡色的薄唇,禁不住用手指摸摸自己的嘴唇,冰冷的手指让她忽然清醒过来,觉得自己太痴,忍不住笑起来。
耶律彦歌忽然出现在她身边,一脸好奇地戏谑道:“这是想起谁了?笑得春心荡漾的。”
李娴吓了一跳,头扭在一边收敛了笑容,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具,躬身行礼:“见过耶律公子。”
耶律彦歌哭笑不得,惊讶这人怎么瞬间就变了脸。
“这是要去哪里?”耶律彦歌跟她并肩走着。
“回府里。”李娴正色道。
“大年下的,秦大人也不放你松散一日。”耶律彦歌叹气。
李娴停下脚步,耶律彦歌身量高,看他的脸都得仰头。他还是日常穿的黑色织金袍子,今天天气冷,他围了个玄狐围脖,衬得一张脸更白。
他的白是那种高山顶上积年白雪一样的颜色,而贺云洲的白是玉,温润清雅。
怎么又想起这些来。李娴心里一慌,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微微红了脸,转身快步往前走。
耶律彦歌被她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一步之远。
昨晚馆驿里不清净,他本打算出来转转,看能不能发现些蛛丝马迹,逛了一上午灌了一肚子冷风,他正心里不爽,没想到又遇见了李娴,这下又来了精神。
李娴有些无语,停下转身对耶律彦歌道:“公子今天挺清闲。”
耶律彦歌一本正经点点头,左右看了看,拉了李娴的手往另外的方向去。李娴虽然穿着男装,却也觉得光天化日之下跟一个男子在大街上拉扯不是什么正经做派,可是他手握得紧,想挣脱又挣不开。
“这是要干嘛?”李娴死命拖住他。
“中午了,陪我去吃顿饭。”耶律彦歌指指天上的太阳,“秦大人总不能连吃饭的时间都不给你吧。”
“实在是有事,需得赶快回去。再说我如今在恒王手下当差,大人也没有办法。”李娴不得不编瞎话糊弄。
耶律彦歌停下脚步,但是并不松手,他歪着头想了想,认真道:“那两个选择:要么今日陪我吃饭,要么十五那日陪我看灯。”
“若是我都不选呢?”李娴哭笑不得。
“那我现在便跟你去找恒王,让他答应放你休息一日,今日陪我吃饭,十五再陪我看灯。你不好开口,我去替你说。”耶律彦歌拉着她要走。
“我谢谢你。”李娴见他要往恒王府方向去,忙道,“那若十五那日无事,我就陪你去看灯!”
耶律彦歌听了,脸上露出得逞的笑,转头道:“十五那日整个朝上都休沐,还能有什么事。那先约好,天黑时我在秦府外面的街口等你,若你不来,方便我去府上要人。”
李娴不想再跟他纠缠,胡乱应了,落荒而逃,一边跑还一边往后看,生怕他又追上去。
耶律彦歌看着她慌张的样子,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暮色中,恒王吩咐人备车,送公主回宫。
安瑶看着外面的灯火,有些舍不得。她看见巡城的禁军路过,又想起秦离忧府外的惊鸿一瞥。
“皇兄,你说那个贺云洲是个什么来头?”安瑶问道。
车里光线昏暗,倒成了很好的掩护,就算脸上有窘色,也发现不了。
“秦大人不是说了吗,他同门师弟。”安行道。
“我觉得不像。”安瑶仔细想了想,“江湖门派的弟子居然没有一点江湖气,倒是比好多高门公子更贵重。”
“你还知道什么叫江湖气。再说秦大人不也没江湖气?”安行瞥了她一眼。
“秦大人那是在军中磨练过。”安瑶辩解道。
“你倒是知道得挺多。”安行笑道,“还知道什么?”
安瑶不高兴皇兄把她当孩子哄:“我知道什么,每天关在宫里,还不如鸟自由。”
“知足吧。鸟整天飞来飞去,不是忙着筑巢就是忙着觅食,没你想的那么自由。”安行伸手拍拍她的头。
安瑶不说话了。
太阳落山之后越发冷了,裕贵妃听说安瑶回来了,忙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手炉和热热的莲子羹过来。
屋里灯火通明,炭盆烧得旺,儿女都在身边,裕贵妃觉得很满足。
安瑶叽叽喳喳地讲述今日的见闻,听说去了秦府,裕贵妃想起一直想问儿子,但是一直没有机会问的事。
“你将那李娴要到身边是何缘故?”裕贵妃问安行。
安行放下碗:“一则她之前伤没有好,跟着秦大人整日里奔波也是辛苦,儿臣也需要一个文书,她正合适;二则那件事怕是瞒不住人,就怕别有用心之人想打她的主意来对母妃不利,有儿臣在,总要顾忌些。等过了清明祭祀,秦大人将她送走,大概就无事了。”
裕贵妃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但仍是有些担心:“你说她会不会才是刺杀背后的主谋?否则你的行踪如何能被知晓得如此准确?”
“母妃过虑了。”安行起身行礼,“昨日宫宴劳累了,母妃早些休息吧,儿臣先出宫了。”
“好,外面冷,你自己当心。”裕贵妃叹了口气。
安瑶见她愁眉不展,替她宽心:“母妃放心吧,皇兄如今主意大着呢,不用操心。”
裕贵妃瞪了她一眼:“我看你的主意比你皇兄的还大呢,我看着就头疼。”
“既然如此,那我还是离了母妃眼前,免得大过年给您添堵。”安瑶起身行了礼,一步三蹦地回自己屋子去了。
裕贵妃又好气又好笑,对一旁的青缇道:“你看看她这个样子。”
“公主心宽,也是好事。”青缇笑道。
“这两场宫宴,我倒是看过了,静澜郡主家二公子和平昌候家的小儿子年岁样貌都还堪配,只不知安瑶怎么想的。”裕贵妃拿起佛珠。
“那就先留意着,奴婢让人去打听打听这二位公子的品性如何,可不能让公主过了门,才发现驸马是个不堪嫁的。”青缇道。
裕贵妃点点头,她伸手握了青缇的手,有些哀伤地笑道:“这些年多亏你心细,帮我周全了不少。你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也跟自己孩子差不多了。”
青缇忙跪下道:“奴婢惶恐,二位殿下都是金尊玉贵的人,贵妃高抬奴婢了。”
裕贵妃顺手扶她起来,笑道:“没外人在,我当你是自己人才说这些体己话。当初我生了安瑶整日失眠,还是靠你制的香才能安然入眠。”
“那是临川伯夫人赏识,娘娘抬爱罢了,奴婢也就这些本事,能对娘娘有所助益,就是奴婢的福气了。”青缇笑道。
“这一晃眼都十多年了,我有时觉得那两个孽障还不如你贴心呢。”裕贵妃苦笑。
“娘娘这是说哪里话,公主年纪还小,娘娘还得多费心。咱们恒王殿下就更不用说了,陛下每次也是赞不绝口的。日子还长,娘娘放宽心。”青缇笑道,“陛下晚些要过来,娘娘先预备着吧。”
裕贵妃点点头:“准备些山楂糕,陛下这几日宴饮多了,好解些油腻。”
“是。”青缇领命退出去。
裕贵妃看着外面的院子,没下雪也没有月亮,只看得清那些黑沉沉的轮廓。她捻动着佛珠,凝神静气等着陛下过来。要给孩子们铺路,先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她拎得清。
明德帝进来的时候带着一身寒气,裕贵妃迎上来替他脱了氅衣,又接了青缇送上来的热毛巾帮他擦手。
“有劳贵妃了。”明德帝笑道。
“陛下这是说哪里的话。”裕贵妃斜睨了他一眼。
裕贵妃年轻时就是个美人,如今美人上了年纪,可是那双眼睛还是原来的样子,灵动鲜活,还带着些小姑娘的俏皮。
“安瑶回来了没?”明德帝问。
“安行送她回来了,大概玩累了,早早就睡下了。”裕贵妃让人端了山楂糕来,“陛下吃两块解一解油腻。”
“这几日宴饮,朕留心世家大族的子弟,看有没有适合安瑶的。她成天想着出宫去,朕都怀疑是不是有了心仪之人。”明德帝吃着糕,微甜偏酸的味道很是清爽,他也轻松下来,有心思玩笑两句。
“她就是个没笼头的马,就知道疯玩,还是个孩子心性呢。”裕贵妃笑道,“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中意的?”
“朕还有些为难。”明德帝思忖,“若是文臣家的孩子,怕是镇不住安瑶的性子;若是武将家,又担心他们针尖对麦芒,日子过得不清净。”
裕贵妃打趣道:“陛下真是慈父情怀,从小就骄纵她,弄得现在无法无天的。”
“朕的儿女虽多,只有安瑶最轻松随性,让人看着喜欢。”明德帝笑道,“安瑶也不是个没分寸的孩子,你也不必拘着她。如今还在家里,且让她好好舒心几年。”
裕贵妃心中高兴,脸上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叹气道:“她若是听到了,还不知道要翻出什么风浪出来呢。”
“你也不用焦虑,若有合适的,让她自己看看,总还要她自己中意才能把日子过得长久。朕也会替她多多留意的。”明德帝拍拍裕贵妃的手背,让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