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城郊的一片树林外。

    人们下马的下马,下车的下车,将这些车马都放在林外,由仆人看守,然后结伴往林中走去。

    不久他们就来到一处溪流旁。这个小溪名为“九段溪”。溪水清澈,水流也较为平稳,贯穿整个林间,又因为狭窄弯曲的缘故,是最适合在其上漂浮杯盘,玩曲水流觞的。

    在九段溪最大的一个转弯旁建着一座亭子,正是他们今日集会的地点,卓风亭。

    卓风亭内早有吴监院带人准备好了空杯空盘。桌上还有许多食盒,里面放着各色的点心,瓜果和其他吃食。桌子一旁的地下放着十几大坛的酒。

    见来的人多,钱复问张先生道:“先生,这里来的所有人都会作诗吗?”

    “不一定。不过,你们是一定要参与的。至于其他的人,愿意参与的就坐在溪水边,不愿意的就玩自己的,没有强迫的道理。”

    “啊,那我们为什么必须参与啊?”章元发出哀嚎。

    “不要忘了,现在是辞赋课的时间,我带你们出来就是为了作诗,不是带你们出来游玩的。”

    张先生话落,学生们就嚎叫起来:“啊——”

    “你们不要叫。今天来的,不乏才高的隐士和有名的大儒,若是你们作的诗入了他们的眼,名字和诗句在才子士族之间流传开,也算是一次小小的显身扬名了。”

    这时,马文才从人群中出来,对张先生说道:“先生,我的肩膀受伤了,大夫说不能喝酒,若是酒停在我面前,我就饮一杯茶代替吧。”

    张先生点点头,“可以。”

    教茶的萧先生也说道:“我也不喝酒,饮酒就坏了我这喝茶的脏腑了。”

    萧先生身边站着一位年轻男子,似乎是他的好友,笑道:“你最好是别参加,喝一杯茶就往溪水里扔一个茶杯,如此清透的溪水岂不是被你糟蹋了。”

    萧先生笑道:“清溪纳白玉,流水饮绿茶。难道不美吗?”

    那位年轻男子鼓掌道:“好,诗会还没开始,我们就已经得了一句了。可见今日诗会必定精彩。”

    很快,吴监院安排书院的下人准备好了一切,张先生就招呼人们就坐。除了学生们,愿意参与作诗的人便各自在溪边找了个位置席地而坐。

    随着一声鼓响,放着酒杯的托盘就被一个接一个的放下水,饮酒作诗正式开始。

    很快,就有第一个人喝到了酒,随之第一首诗也做了出来。有了开头,后面接二连三的有人饮酒作诗,整个集会的氛围一下就热闹起来。

    一两个时辰后,学生们大多都做过一首了,其中祝英台作的最多。她坐在一个转弯处,酒杯过来后经常会因为转不过下一个弯而停下。从最开始到现在,祝英台已经饮过三杯了,诗也作了三首,其中一首还得到了那个架着羊车的人的赞赏。

    这时,有一个托盘顺着水流漂漂荡荡停在田成康的面前。

    张先生和所有学生的眼睛立刻看向他,张先生说道:“田成康,大家都作过了,只剩你了。”

    田成康叹一口气,思索了好久,才憋出四句:“秋日来出游,停杯把诗作。若问为哪般,实则无奈何。”

    人们听了,纷纷大笑起来,有一个人甚至笑的在地上打滚道:“哈哈哈,也罢,也罢,雅了许久,可算来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了,我们此次集会便可称得上圆满了,大家此刻就可以散去了。”

    人们听了这话,笑的更欢了。

    张先生先是忍不住笑了一下,然后憋了憋,严厉道:“田成康啊田成康,我看你不是什么小金刚,金刚不雕不成形,而你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雕的朽木。”

    张先生的话落,人们更是纷纷笑作一团。田成康倒是觉得很无所谓,他笑了笑,说道:“张先生,诗我也作完了,不如我去给大家击鼓作乐,也好与各位作的诗相和。”

    “很好,很好,我们正愁无乐,不如就让他为诗伴奏,如此才算是仿效了古人之风雅。”教礼的先生说道。

    张先生无语的摇摇头,朝田成康摆摆手,“去吧,去吧。”

    田成康来到鼓前。不同于作诗,他对于音乐很擅长,随手起了个节拍就击出了一首慷慨激昂的鼓乐。在场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有那不作诗在亭内坐着聊天的人,听到鼓乐,觉得意趣盎然,立刻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长笛与鼓声合奏起来。

    岸上有人就伴着乐曲,或作诗吟唱,或随之起舞。就是没有律感的,都被此刻的氛围感染而手舞足蹈着。一时间,人人都兴奋起来,宴会进入了高潮。

    祝英台除了作诗喝了三杯酒,后来觉得酒味香甜,又忍不住贪了几杯,本来已经迷迷糊糊的,正将头靠在马文才的肩上闭目养神。听到音乐后,也忍不住跟着鼓点不住的摇头晃脑。

    马文才按住她不安分的头,说道:“要靠就好好靠着,动来动去的,我的右肩都要被你的头碾碎了。拜托英台兄,给我留一侧好的吧。”

    祝英台睁开眼,眼睛向上看着马文才,突然伸手捏了马文才的脸一把,笑道:“嘴真厉害,巴儿巴儿巴的,就会说我,那天非得灌你一点猴儿尿喝。”

    马文才被祝英台突然的动作弄的呆了一呆,随后笑道:“你的嘴更厉害,那天我非给它堵住不可。”

    祝英台一侧身,眼神迷离的看着马文才:“有本事来啊,”她又重新靠回去,嘟囔道:“就会吓唬我。”

    马文才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别急啊,会有那么一天的,到时候你别哭鼻子就成。”

    “谁哭谁不是好汉!”祝英台喊了一声,然后就头脑昏沉起来,以至于没听到马文才在她耳边的低语。

    祝英台睡过去后,马文才将她的头放下来,让她枕在自己腿上。然后就和旁边的人聊天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祝英台半睡半醒间,听到马文才和周围同学们的聊天。

    “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先生说效法古人,我们也来一回怎么样?就去...”

    “可以啊,...,现在还天气和暖,过几天冷了就不行了。”

    “是啊,是啊,好主意。”

    “文才兄去吗?”

    “可以。”

    “那我们就约好明日下午去,正好没有课...”

    后面的祝英台就没听到了,她又沉沉的睡了过去。等到了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祝英台的酒劲才过去,她抬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睁开了眼睛。紧接着,传来马文才的声音:“醒来了?六杯酒睡了一下午。你以后在外面就不要饮酒了。”

    “一下午?”祝英台猛的坐起身,却因为起的太快,眼前冒星星。

    “你慢点。”马文才皱眉,伸手扶住她。

    祝英台缓了缓,问道:“那我岂不是错过了诗会的后半场了。”

    “嗯,差不多吧。不过下午也没有多少人作诗了,都和田成康唱歌跳舞去了。”

    “啊?哎呀,”祝英台一脸懊恼,“那更有意思好不好,我也想玩。”

    马文才笑道:“那没办法,谁叫有些人酒量差,怪得了谁?”

    祝英台捶了马文才一下,突然想到什么,问道:“我在睡梦间听到有人在说要去哪玩?还问你去不去,是要干嘛?”

    “哦,那个啊。”马文才摸了摸鼻子,说道:“章元兄说也要私下里来一次这样效法古人的聚会。”

    “像这样的?”祝英台听了,兴奋道。

    “啊,对啊。”

    “太好了,我正觉得今日不尽兴,我也要参与。”

    “嗯?你也想来?”马文才挑眉,“可是章元兄没有邀请的话...”

    “怕什么,都是同学,大家一起玩嘛。再说,他也不是那样小气的人。”

    “你确定?”

    “当然了。”

    “嗯,行吧。只是,你可不要后悔。”马文才抿着嘴笑道。

    “去玩有什么后悔的。”祝英台正说着,就听不远处张先生叫她的名字。她便也顾不得和马文才说话,赶紧起身来到张先生身边。

    “张先生。”祝英台施礼道。

    “嗯,我之前说过会选作诗作的最好的学生来为我们今天的诗集作序,我认为你堪当此任。”

    祝英台听了喜不自胜,张先生这是认可了她的文采,便赶紧行礼道:“学生定不负张先生重托。”说罢,祝英台低头沉思了一会,挥笔而就。

    “治平三年,季秋之月,同门师长及同窗之友集会于杭州城郊卓风亭,群贤会同,高隐携伴。此虽逢三秋之末,是日则舒风和气,林木犹绿,水泉仍温。玉带左右,名士列坐,翠海内外,老少云集。曲水浮流觞,美酒引诗文,鼓点和音声,一舞展舒颜。乐当今时乐,何感他日伤,蟋蟀在堂不日临,今我不乐日月除。值此佳期,畅咏诗文,属余作序,幸甚至哉。”

    张先生看罢,频频点头,“不错,你的文章又进步了。”

    “先生谬赞,愧不敢当,不过是仰赖先生教导罢了。”祝英台嘴上谦虚,实则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等先生让她离开后,她就兴冲冲的跑到马文才身边炫耀道:“哈哈,先生让我作序,还夸我了,说我的诗文大有进步。”

    马文才笑笑,摸了摸祝英台的头:“厉害了,英台兄。”

    “那当然,我看啊,你第一名的宝座不保,迟早非我莫属。”祝英台一脸得意。

    马文才点头,“给你,都给你。”

    “切,说的好像是你让我一样。下一次考试,你就等着瞧好吧。”

    “好好,我等着。”

    “对了,方才说的那事,我是要去的,今天没玩够呢。”

    “行行,想去就去,我可不拦你。”马文才笑笑,没有多说话。

    说定后,他俩又说了一会话,张先生就招呼大家回书院了。

章节目录

[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木青馆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青馆主并收藏[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