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晌时,东城赌坊贾奴儿来叫门,林福泉便匆匆与他一道走了。
与林福泉一样,贾奴儿也是蛐场常客,二人臭味相投,自然熟络了起来。
只是眼下清明,蛐蛐早就绝迹,蛐场斗不了促织,两人未免丧气。
贾奴儿能识虫养虫,靠着这个本事在蛐场谋生,此人混迹赌坊日久,骰盅骨牌样样精通,斗不了虫时,就在赌场找个掷骨(扔骰子)的活计。
前几日来了个北方客商,带了十几尾黑尾粗蝎,组了个斗蝎局,贾奴儿忙来相邀,林福泉爱看斗虫,如何不去?
若不是街坊鲍二去赌坊送了口信,怕是林勉跟着顾家回京了,他还不知呢!
眼看换钱的丫头要丢,林福泉虫也不看了,茶也不喝了,跟着鲍二就往家跑,一面跑一面怒骂:
“哪来的贼子!敢青天白日上门抢人!”
又听鲍二说这帮子人着皂靴戴扎甲,腰间配刀剑,挂腰牌,明火执仗的,十有八九是官身,不由得语气一滞,又想起早死的亲哥略提过几句,林勉这丫头亲娘是个大户人家的养娘,顿觉不妙,心中暗暗思索对策。
对方来势汹汹,又有官身,他这点身板子显然不够瞧,到时少不得要请朱家出面,借他家在官府的关系,撸平此事,只是如此一来,朱家后头的聘金怕是不好再开口要了。
胡思乱想间,就到了家门口,果然见把门的几个汉子凶目森森,神情凶恶,当下直呼不好。
急匆匆进门,堂前廊下站的那些汉子他看也不看,对着林勉,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喝问:
“都是你惹出的祸事!”
“家中如何来了这许多人?”
“你婶婶和金枝呢?”
林勉觉着好笑,顾见青这么大个活人端坐堂前,他不敢去问,倒是对着自己连番撒气。
那边金枝尖利的哭喊声立刻传了出来:“爹,你快拿住那个小贱人!她要反了天了!”金枝因怕再被堵嘴,除了适才在房里时没忍住,呲哒了林勉几句,其他时候一直忍着,没敢大骂出声,现下老爹回来,金枝自觉有了靠山,当下放开嗓子嚎了出来。
林福泉奔至耳房一看,见母女二人跌坐在地捆作一团,立时转头,对着林勉骂道:“你是个死的?养了你这些年,就这般任由旁人搓磨你婶子和金枝?狼心狗肺的东西!还不快给她们解开!”
林勉真是被气笑了,都这种时候了,还看不清形势,以为她仍像往常那般好拿捏呢,“二叔还是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你这话是何意?”
顾见青这时开口道,“你就是林福泉?”
林福泉瞥他一眼,硬绷着脸道:
“你又是谁?为何往我家来?”
顾见青神色冷淡:“既然正主都在,那就长话短说,今日登门是替人寻亲,如今人已找到,正是林小娘子,她娘亲临终前有言,要把她带回京城,正好林小娘子也同意……”
一听说要带走林勉,林福泉如何能依?当即出言打断,“谁知你说的是真是假?你这几人不知名姓,不知来历,想光凭几句话就把别家的丫头带走,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这丫头无父无母,林家养她这些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这个长辈尚在,由不得她自作主张!我不点头,她休想走出林家大门!”
顾见青见他眼中满是算计,心下厌烦,冷冷道:“这可由不得你。”
“怎么?你们还要抢人不成?还有没有王法了!”林福泉瞪眼,难不成这帮丘八还敢动武!
顾见青讥诮道:“林小娘子乃是自愿,既是自愿,又如何能说是抢?”
林福泉气的火冒三丈,又见顾见青锦衣澜袍,气势迫人,不像是能惹得起的,只得掉转枪头,对着林勉瓮声道:“也不瞒你,家里替你订了门亲事,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钱财也丰厚,你嫁过去吃穿不愁,我是你二叔,不会害你,倒是这些人,来历不明,他们说的话,如何能信?你可不要被诓了……”
前世也是这般差不多的说辞,那时林勉惶惑胆小,听了这话,犹豫良久,她自小运道就不好,几经辗转,境遇总是愈来愈差,顾见青于她而言,是个陌生人,京城顾家,说不得就是另一个虎狼窝。
可眼下她已非吴下阿蒙,这些话可糊弄不了她,林勉平静道:“不必二叔操心,今日我是一定要走的,即使被骗,那也是命,合该有此一劫,我也认了。”
林福泉气的直发抖,当下跳脚大骂,嘴里不断蹦出不孝、无情无义、猪狗不如等字眼,吵得人头疼。
林勉在一旁神情平静,恍若未闻。
“也不知费了多少银钱,养到这般大…”
听到这,林勉再也忍不住了,“二叔怕是忘了,八岁起家中诸事便是我在做了,并不曾吃白吃林家一碗饭,夏日糊灯秋日熬油,日日做的针线络子也换了银钱,被婶婶拿了贴补家用,便是这般,三日里还有两日要饿肚子,不知花费许多银钱这话,是从何说起?”
林福泉被扯了面皮,也不觉羞臊:“那又如何了?你既住家中,亲人之间,何分你我,这些本就是分内之事。”
林勉冷笑道:“好一个不分你我,我却不曾听说谁家叔叔将侄女卖了换银子的…”
“朱家家财万贯,整个抚原镇都是数得上的人家,说亲的不知凡几,你莫不知好歹……”
林勉只是冷笑,懒得再费口舌。
林福泉却又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面孔,“你年纪轻轻,不知世情,旁人说朱家不好,你便信了,你可知人皆有私心,恨人有,笑人无,不过是眼热朱家富贵罢了……”
林勉听他狡辩的头头是道,忍不住叹服,“这门亲事千般万般好,我若走了,撂下着实可惜,金枝长我一岁,年岁正好,这样的好亲事让与她便是。”
林福泉脱口而出,“这如何使得!”
林勉一摊手,微笑道:“如何使不得?朱家巨富,阖县闻名,金枝为何嫁不得?”
林福泉脸皮紫胀,不发一言。
林勉轻笑一声,语带嘲弄:“也是,朱家是何情形,您比我清楚多了,真要是这般好的亲事,您能留给我?”
林福泉见她油盐不进,遂拉下脸,阴恻恻道:“我不管你们如何商议的,只一句话,这林家我是家主也是亲长,我不点头,你敢跟他们走,我即刻去衙门递状子,告他强抢民女……”
正在这时,张彭匆匆而来,随行还多了两位皂衣小吏,其中一人头戴黑巾,两脚各穿黑白靴,正是官府分管平准买卖的质人,另一人为定籍的户吏。
张彭进了衙司,亮明腰牌,二人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办理,只是身契双方皆不在场,定籍的户主也不曾露面,这才不得不跟着跑一趟。
林福泉还没转过弯来,就听那吏员对着堂中那人口称“顾指挥使”,又听他道:“事主双方皆无疑议,那这户籍便妥当了。”
“这是籍书凭证,需保管妥当,另外听闻林小娘子要远行,这路引也一并带来了。”
那方脸的吏员打开随身褡裢,将官纸和黄册递给林勉。
林勉仔细看过后,见黄册上单列一户林勉,又惊又喜,不曾想竟这般顺利,不一时竟办好了。
林福泉双眼圆瞪,难以置信,颤颤巍巍道:“什么户籍?”
那方脸小吏笑道:“林小娘子的户籍从林家迁了出去,往后便是一户之主了。”
林福泉再顾不上旁的,冲回屋内一阵翻找,果然不见林勉身契,当下两眼一黑,只觉大势已去。
林勉不管他作何感想,眼下事已办妥,今后再不用理会这家人。
抬头看了看天时,时辰尚早,雨也渐停,正好行路。
送走吏员,送还桌椅,诸事皆毕。
林家此时换了一番景象,金枝委顿在地,林二婶哭天抢地:“天爷爷!再没有这样的道理!家里遭了贼偷,失财又失人!”
“养了她这些年,是半点儿恩情都不顾!”
“早知是这样的白眼狼,当初就不该软了心肠…”
林福泉急的团团转,无计可施,自来民不与官斗,他没钱没势,真撞上硬茬,只能龟缩服软,可真叫人把林勉带走,他又不甘心,左思右想后,兀自强撑道:“林家再如何有错,也供你衣食吃穿,你真这般走了,只孝悌一条就说不过去,到时告你个不奉亲长……”
林勉道:“你待如何?”
林福泉道:“旁的也就罢了,这些年的嚼用,总要贴补一二。”
林勉眉毛微挑,这是准备狮子大开口要钱了?正要出言讥讽,就听顾见青道:“既如此,不好让你们林家出林小娘子这些年的衣食银子…”
林福泉闻言一喜,道:“到底是京里的人家,明白事理。”
林二婶子抹把眼泪,也不嚎了,从地上爬起来,掰着手指头算道:“这丫头四岁上就来了林家,算起来也有十年了,每年按十两银子算,拢共一百两。”
林勉冷笑道:“果真是我的好叔叔好婶婶呐!”
时下猪肉不过二十文一斤,鸡鸭十五文,她就是日日吃肉,一年也用不了十两,她这婶婶倒也敢开这个口!
顾见青颔首,“可。”又道,“钱不是这般好拿的,需立字据,言明这是十年的养育钱,往后林娘子与你们林家再不相干。”
林福泉乐开了花,“这是自然。”
顾见青答应的过于干脆,林二婶有些后悔,疑心数目要的少了,正纠结间,见丈夫暗暗使了眼色,只得作罢。
“还请街坊邻里做个人证。”
林福泉神情一滞,“这就不必了吧!”
说穿了,他这跟卖儿卖女也无甚区别,传出去,肯定要被戳脊梁骨的,这邻里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说到底,还是贪心太过所致,当初若是亮明了林勉身契,坐实了主仆之名,任林家如何打骂苛责,也不会招人非议,可买丫鬟的价钱和嫁娶良女所费相比,自是后者获利丰厚,林老二夫妻俩正是存的这个心思,才不肯四处宣扬。
顾见青抚着腰间横纹玉佩,语气中透着冷厉:“若是你夫妇二人拿了钱财,不肯罢休,日后再反口攀污,单凭一张字据,如何堵住这悠悠众口?”
林福泉忙摆手道:“既然明立字据,我家与那丫头再无瓜葛,如何再行攀污之事?”
顾见青却淡淡道:“我不信你!未免出尔反尔,还是多个人多份见证的好。”
言罢左右亲随,出门请托四邻,此处街巷,屋舍聚集,有好事者一番宣扬,很快巷口就聚满了看热闹的邻众。
很快在此处坊长见证下,双方写下绝亲书,自此林勉与林福泉一家阳关陌路,婚丧嫁娶各不相干。
林勉心里清楚,世人皆有孝义怜弱之心,她在林家境况艰难,旁人提起林二一家,只会摇头说他家阴私刻薄,不是有福之家,林勉年幼可怜,一旦境遇倒转,林勉有了京城大户作倚仗,林家就成弱势,舆论又要转变,林勉从孤弱幼小的小可怜立刻化身仗势欺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这钱就是用来封堵众人口舌的,一百两,足以让市井小户瞠目结舌了,需知三两银便可养活一家五口一年,手艺匠作手上不停,一月不过得钱三五百。
林二婶欢欢喜喜摆弄银锭子,难得对着林勉好声好气:“是个有福的丫头,不枉我们养你一场。哎呀,总不好拦你去享福,以后京里日子待不下去,再回来便是……”
林勉讽刺道:“回来做什么,等着再卖上一回?”
“哎呦,你这孩子,心思窄,把人想得这样坏…”
顾见青嘴角露出一抹讥诮,这等无知妇人,大难临头尚不自知。
林家不过三口,皆为老弱妇孺,所居之地龙蛇混杂,如今人人皆知,得银百两,无异于小儿抱金,行于闹市。
字据既得,又交割完银两,此间事了,林勉径直上了马车。
马车最后在蒲草街停了下来,张娘子脸上带泪,“怎走得这般急?我还什么都不曾预备呢。”
林勉也拭泪,“不好让人强等,顾大人有公务在身,哪里能耽搁,早走也好,不用再受那一家子气,你莫操心,顾家什么都不缺,我去了,不会短了我的。”
“待安顿下来,给你写信,告知近况。”林勉握着张娘子的手安慰道。
“说不得以后要去京城投奔你呢,到时你可不能装作不认识。”
“你只管来!”
再如何不舍,也不好误了时辰,两人就此别过。
与林福泉一样,贾奴儿也是蛐场常客,二人臭味相投,自然熟络了起来。
只是眼下清明,蛐蛐早就绝迹,蛐场斗不了促织,两人未免丧气。
贾奴儿能识虫养虫,靠着这个本事在蛐场谋生,此人混迹赌坊日久,骰盅骨牌样样精通,斗不了虫时,就在赌场找个掷骨(扔骰子)的活计。
前几日来了个北方客商,带了十几尾黑尾粗蝎,组了个斗蝎局,贾奴儿忙来相邀,林福泉爱看斗虫,如何不去?
若不是街坊鲍二去赌坊送了口信,怕是林勉跟着顾家回京了,他还不知呢!
眼看换钱的丫头要丢,林福泉虫也不看了,茶也不喝了,跟着鲍二就往家跑,一面跑一面怒骂:
“哪来的贼子!敢青天白日上门抢人!”
又听鲍二说这帮子人着皂靴戴扎甲,腰间配刀剑,挂腰牌,明火执仗的,十有八九是官身,不由得语气一滞,又想起早死的亲哥略提过几句,林勉这丫头亲娘是个大户人家的养娘,顿觉不妙,心中暗暗思索对策。
对方来势汹汹,又有官身,他这点身板子显然不够瞧,到时少不得要请朱家出面,借他家在官府的关系,撸平此事,只是如此一来,朱家后头的聘金怕是不好再开口要了。
胡思乱想间,就到了家门口,果然见把门的几个汉子凶目森森,神情凶恶,当下直呼不好。
急匆匆进门,堂前廊下站的那些汉子他看也不看,对着林勉,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喝问:
“都是你惹出的祸事!”
“家中如何来了这许多人?”
“你婶婶和金枝呢?”
林勉觉着好笑,顾见青这么大个活人端坐堂前,他不敢去问,倒是对着自己连番撒气。
那边金枝尖利的哭喊声立刻传了出来:“爹,你快拿住那个小贱人!她要反了天了!”金枝因怕再被堵嘴,除了适才在房里时没忍住,呲哒了林勉几句,其他时候一直忍着,没敢大骂出声,现下老爹回来,金枝自觉有了靠山,当下放开嗓子嚎了出来。
林福泉奔至耳房一看,见母女二人跌坐在地捆作一团,立时转头,对着林勉骂道:“你是个死的?养了你这些年,就这般任由旁人搓磨你婶子和金枝?狼心狗肺的东西!还不快给她们解开!”
林勉真是被气笑了,都这种时候了,还看不清形势,以为她仍像往常那般好拿捏呢,“二叔还是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你这话是何意?”
顾见青这时开口道,“你就是林福泉?”
林福泉瞥他一眼,硬绷着脸道:
“你又是谁?为何往我家来?”
顾见青神色冷淡:“既然正主都在,那就长话短说,今日登门是替人寻亲,如今人已找到,正是林小娘子,她娘亲临终前有言,要把她带回京城,正好林小娘子也同意……”
一听说要带走林勉,林福泉如何能依?当即出言打断,“谁知你说的是真是假?你这几人不知名姓,不知来历,想光凭几句话就把别家的丫头带走,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
“这丫头无父无母,林家养她这些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这个长辈尚在,由不得她自作主张!我不点头,她休想走出林家大门!”
顾见青见他眼中满是算计,心下厌烦,冷冷道:“这可由不得你。”
“怎么?你们还要抢人不成?还有没有王法了!”林福泉瞪眼,难不成这帮丘八还敢动武!
顾见青讥诮道:“林小娘子乃是自愿,既是自愿,又如何能说是抢?”
林福泉气的火冒三丈,又见顾见青锦衣澜袍,气势迫人,不像是能惹得起的,只得掉转枪头,对着林勉瓮声道:“也不瞒你,家里替你订了门亲事,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钱财也丰厚,你嫁过去吃穿不愁,我是你二叔,不会害你,倒是这些人,来历不明,他们说的话,如何能信?你可不要被诓了……”
前世也是这般差不多的说辞,那时林勉惶惑胆小,听了这话,犹豫良久,她自小运道就不好,几经辗转,境遇总是愈来愈差,顾见青于她而言,是个陌生人,京城顾家,说不得就是另一个虎狼窝。
可眼下她已非吴下阿蒙,这些话可糊弄不了她,林勉平静道:“不必二叔操心,今日我是一定要走的,即使被骗,那也是命,合该有此一劫,我也认了。”
林福泉气的直发抖,当下跳脚大骂,嘴里不断蹦出不孝、无情无义、猪狗不如等字眼,吵得人头疼。
林勉在一旁神情平静,恍若未闻。
“也不知费了多少银钱,养到这般大…”
听到这,林勉再也忍不住了,“二叔怕是忘了,八岁起家中诸事便是我在做了,并不曾吃白吃林家一碗饭,夏日糊灯秋日熬油,日日做的针线络子也换了银钱,被婶婶拿了贴补家用,便是这般,三日里还有两日要饿肚子,不知花费许多银钱这话,是从何说起?”
林福泉被扯了面皮,也不觉羞臊:“那又如何了?你既住家中,亲人之间,何分你我,这些本就是分内之事。”
林勉冷笑道:“好一个不分你我,我却不曾听说谁家叔叔将侄女卖了换银子的…”
“朱家家财万贯,整个抚原镇都是数得上的人家,说亲的不知凡几,你莫不知好歹……”
林勉只是冷笑,懒得再费口舌。
林福泉却又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面孔,“你年纪轻轻,不知世情,旁人说朱家不好,你便信了,你可知人皆有私心,恨人有,笑人无,不过是眼热朱家富贵罢了……”
林勉听他狡辩的头头是道,忍不住叹服,“这门亲事千般万般好,我若走了,撂下着实可惜,金枝长我一岁,年岁正好,这样的好亲事让与她便是。”
林福泉脱口而出,“这如何使得!”
林勉一摊手,微笑道:“如何使不得?朱家巨富,阖县闻名,金枝为何嫁不得?”
林福泉脸皮紫胀,不发一言。
林勉轻笑一声,语带嘲弄:“也是,朱家是何情形,您比我清楚多了,真要是这般好的亲事,您能留给我?”
林福泉见她油盐不进,遂拉下脸,阴恻恻道:“我不管你们如何商议的,只一句话,这林家我是家主也是亲长,我不点头,你敢跟他们走,我即刻去衙门递状子,告他强抢民女……”
正在这时,张彭匆匆而来,随行还多了两位皂衣小吏,其中一人头戴黑巾,两脚各穿黑白靴,正是官府分管平准买卖的质人,另一人为定籍的户吏。
张彭进了衙司,亮明腰牌,二人不敢怠慢,立刻着手办理,只是身契双方皆不在场,定籍的户主也不曾露面,这才不得不跟着跑一趟。
林福泉还没转过弯来,就听那吏员对着堂中那人口称“顾指挥使”,又听他道:“事主双方皆无疑议,那这户籍便妥当了。”
“这是籍书凭证,需保管妥当,另外听闻林小娘子要远行,这路引也一并带来了。”
那方脸的吏员打开随身褡裢,将官纸和黄册递给林勉。
林勉仔细看过后,见黄册上单列一户林勉,又惊又喜,不曾想竟这般顺利,不一时竟办好了。
林福泉双眼圆瞪,难以置信,颤颤巍巍道:“什么户籍?”
那方脸小吏笑道:“林小娘子的户籍从林家迁了出去,往后便是一户之主了。”
林福泉再顾不上旁的,冲回屋内一阵翻找,果然不见林勉身契,当下两眼一黑,只觉大势已去。
林勉不管他作何感想,眼下事已办妥,今后再不用理会这家人。
抬头看了看天时,时辰尚早,雨也渐停,正好行路。
送走吏员,送还桌椅,诸事皆毕。
林家此时换了一番景象,金枝委顿在地,林二婶哭天抢地:“天爷爷!再没有这样的道理!家里遭了贼偷,失财又失人!”
“养了她这些年,是半点儿恩情都不顾!”
“早知是这样的白眼狼,当初就不该软了心肠…”
林福泉急的团团转,无计可施,自来民不与官斗,他没钱没势,真撞上硬茬,只能龟缩服软,可真叫人把林勉带走,他又不甘心,左思右想后,兀自强撑道:“林家再如何有错,也供你衣食吃穿,你真这般走了,只孝悌一条就说不过去,到时告你个不奉亲长……”
林勉道:“你待如何?”
林福泉道:“旁的也就罢了,这些年的嚼用,总要贴补一二。”
林勉眉毛微挑,这是准备狮子大开口要钱了?正要出言讥讽,就听顾见青道:“既如此,不好让你们林家出林小娘子这些年的衣食银子…”
林福泉闻言一喜,道:“到底是京里的人家,明白事理。”
林二婶子抹把眼泪,也不嚎了,从地上爬起来,掰着手指头算道:“这丫头四岁上就来了林家,算起来也有十年了,每年按十两银子算,拢共一百两。”
林勉冷笑道:“果真是我的好叔叔好婶婶呐!”
时下猪肉不过二十文一斤,鸡鸭十五文,她就是日日吃肉,一年也用不了十两,她这婶婶倒也敢开这个口!
顾见青颔首,“可。”又道,“钱不是这般好拿的,需立字据,言明这是十年的养育钱,往后林娘子与你们林家再不相干。”
林福泉乐开了花,“这是自然。”
顾见青答应的过于干脆,林二婶有些后悔,疑心数目要的少了,正纠结间,见丈夫暗暗使了眼色,只得作罢。
“还请街坊邻里做个人证。”
林福泉神情一滞,“这就不必了吧!”
说穿了,他这跟卖儿卖女也无甚区别,传出去,肯定要被戳脊梁骨的,这邻里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说到底,还是贪心太过所致,当初若是亮明了林勉身契,坐实了主仆之名,任林家如何打骂苛责,也不会招人非议,可买丫鬟的价钱和嫁娶良女所费相比,自是后者获利丰厚,林老二夫妻俩正是存的这个心思,才不肯四处宣扬。
顾见青抚着腰间横纹玉佩,语气中透着冷厉:“若是你夫妇二人拿了钱财,不肯罢休,日后再反口攀污,单凭一张字据,如何堵住这悠悠众口?”
林福泉忙摆手道:“既然明立字据,我家与那丫头再无瓜葛,如何再行攀污之事?”
顾见青却淡淡道:“我不信你!未免出尔反尔,还是多个人多份见证的好。”
言罢左右亲随,出门请托四邻,此处街巷,屋舍聚集,有好事者一番宣扬,很快巷口就聚满了看热闹的邻众。
很快在此处坊长见证下,双方写下绝亲书,自此林勉与林福泉一家阳关陌路,婚丧嫁娶各不相干。
林勉心里清楚,世人皆有孝义怜弱之心,她在林家境况艰难,旁人提起林二一家,只会摇头说他家阴私刻薄,不是有福之家,林勉年幼可怜,一旦境遇倒转,林勉有了京城大户作倚仗,林家就成弱势,舆论又要转变,林勉从孤弱幼小的小可怜立刻化身仗势欺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这钱就是用来封堵众人口舌的,一百两,足以让市井小户瞠目结舌了,需知三两银便可养活一家五口一年,手艺匠作手上不停,一月不过得钱三五百。
林二婶欢欢喜喜摆弄银锭子,难得对着林勉好声好气:“是个有福的丫头,不枉我们养你一场。哎呀,总不好拦你去享福,以后京里日子待不下去,再回来便是……”
林勉讽刺道:“回来做什么,等着再卖上一回?”
“哎呦,你这孩子,心思窄,把人想得这样坏…”
顾见青嘴角露出一抹讥诮,这等无知妇人,大难临头尚不自知。
林家不过三口,皆为老弱妇孺,所居之地龙蛇混杂,如今人人皆知,得银百两,无异于小儿抱金,行于闹市。
字据既得,又交割完银两,此间事了,林勉径直上了马车。
马车最后在蒲草街停了下来,张娘子脸上带泪,“怎走得这般急?我还什么都不曾预备呢。”
林勉也拭泪,“不好让人强等,顾大人有公务在身,哪里能耽搁,早走也好,不用再受那一家子气,你莫操心,顾家什么都不缺,我去了,不会短了我的。”
“待安顿下来,给你写信,告知近况。”林勉握着张娘子的手安慰道。
“说不得以后要去京城投奔你呢,到时你可不能装作不认识。”
“你只管来!”
再如何不舍,也不好误了时辰,两人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