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把少年带进了一个亭子,因着是隆冬,亭子周围都挂上了竹帘保暖。
在亭子的中央,放置着一个烤炉,周围几个石凳,石凳上垫着厚厚的软垫,应该是提前就预备好的,烤炉上还滋滋的冒着火苗。
“你坐。”曾娆十分随意,并不像其他的闺阁女子那般矜持,反而随性大方。
少年也不拘谨,脱下被雪浸湿的外袍,坐了下来。
“这是我的午膳,今日落雪,便布在了这亭中,本以为只有我一人赏雪饮酒,碰巧撞了你,那这顿午膳就当我的赔罪。”
少女说的坦荡大气,少年也不甚在意,只是眼中有了几分活气。
正巧,竹帘被掀开,小桃带着几个下人进来,不一会,烤炉上放置了烫锅,四周摆满了各种菜肴。
小桃卷起一片竹帘,一方景色落进眼中,一片银白之中,几株红彤彤的花亭亭玉立在其间,又娇又傲。
两个侍女跪在一旁,往烫锅里布菜。
“这是果酒,桃子味的,不知你们男儿是否喝得惯?”曾娆最爱喝果酒,宫殿里藏了不少,此刻摆了一排,放在烤炉边,已然温好。
她玉手芊芊,捏着衣袖,给少年满了一杯。
少年放到嘴边,闻着酒樽里的味,眼底有温热骤起,他仰头喝尽,逼回眼角的落泪。
是母亲爱喝的果酒,小时候他经常偷偷的喝。
曾娆看了眼少年,不语,又给少年满上。
少年连喝三杯,曾娆让侍女布菜,“尝尝这鹿肉,就着果酒,鲜美的很。”
少年夹起一块,认真的品尝。
“不错,的确鲜美。”少年又夹了一块。
曾娆看着亭外的飞雪,思绪翩飞。
“那花很美。”少年赞叹,一片白茫之中,点缀的那几株红色,十分的醒目。
“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雪现’,雪见花开,雪融花残。春发芽,夏抽枝,秋抱叶,冬雪见。这便是它的一生,仿佛只为玉沙而来。”
“倒是一个有意思的花,那若是那年无雪,会怎样?”
“不会开花,春来直接枯萎。”
“倒是一株有风骨的灵植。”
今日有雪相伴,曾娆心情甚好。与少年对饮,十分畅快。
少年走时,外袍已烘干,穿在身上暖融融的,暖意流淌进心里,来时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曾娆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莞尔一笑,“郁结打开,会有明天。”
有女侍来禀报,曾娆惊诧,他竟然是来求娶她的,但是被父王回绝掉。
原因是他的身份不显,褚国的王位轮不到他来坐。
曾娆倒是觉得父王看走了眼,此人并非池中物。可惜,他即便有朝一日化成龙,也与她无关。
她已心有所属。
少女喝掉酒樽里的果酒,笑着伏在桌旁,小声嘀咕,“惜止哥哥,你也在赏雪么!”
*
曾娆十八岁那年夏,听闻那少年登上了王位,短短四年,他还是坐到了想要的位置,哪怕没有靠联姻加持。
曾娆知道,王权的世界,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他活下来,那就代表亡了不少其他。
真是个狠人!!
曾娆心软,却是很欣赏心狠手辣之人,那是她所没有的。
同年秋,她出嫁,如愿嫁给了心爱之人。
惜国的王,曾经风靡世间的惜止公子。都说他翩翩君子,貌可倾城,是女子看一眼,便终身不能忘怀之人。可只有曾娆知道,他是世上最良善的人。
她喜爱他的善良,喜爱他怜悯众生的慈悲之心。
他们生在高处,本是看不到民间苦楚的。
他便带着她,不是去看美景,也不尝美食,而是体验平常百姓的艰辛。
她看到百姓为吃喝发愁,为生病发愁,为生计发愁,让她知道她原本不知道的一切。
他说,有一日他若为王,定要造福百姓,而不是徭役百姓的儿郎征战,扩充土地。
她问,要是有敌来犯,该当如何?
他说,最大化的谋求和平,下下之策才会动兵。
曾娆一笑,觉得他太过柔软,不适合当一个王,可正是这份柔软,她对他心动不已。
世间男儿,有几人能像惜止一般,初心不改,良善不变,因为珍贵,才珍稀。
她怀揣着少女的恋慕,嫁给最爱的男子。本是多么幸运的一件美事,可偏偏发生了一件事。
曾国三公主出嫁,要途经偲国,才能抵达惜国。
路途遥远,路上要耽误几日,既然经过偲国,必定是要拜访偲国国君和王后。
因着偲国的王后是曾国的二公主,也就是曾娆的二姐,曾国送嫁的队伍也就放心的入宫觐见。
哪曾想,就是这次入宫成了亡国的导火索。
二公主曾窈出嫁后,就再未回曾国,姐妹两人已经两年未见。
曾娆与曾窈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出,但两人从小相伴,情谊深厚,此番见面,曾娆带着思念而来。
在觐见了偲王以后,两姐妹终于获得了单独相聚的机会。
王后的寝宫内,两姊妹坐在贵妃榻上。
王后衣着高贵,高高的发髻上插满了头饰,显得更加的端庄华丽。
“给二姐仔细瞧瞧,方才在殿内离得远,看不清楚。”曾窈拉着妹妹的手,细细的打量着。
曾娆端正做好,笑盈盈的望着二姐,她穿着婚服,一身的火红,映衬着白皙的小脸,如同那冬日雪里的那抹雪现,美得不像凡间女子。
“真标准,这天下怕是没有比三妹更加动人的女子。”曾窈的眼中有些艳羡。
“二姐,你变了。”曾娆一早就察觉,二姐见到她,虽然是高兴,可眼底掩饰不住的落寞。
她那爱笑的二姐何曾有过这般的神色,曾娆只能在此留宿一晚,明早就要离开,两国的王后,也许一辈子都见不上面。
时间不多,她只能单刀直入,“是偲王对你不好么?”
曾窈目光有闪躲,手指不自禁的捏拢,自小就一起长大的姐妹,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困境,可她是一国之母,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这辈子熬一熬就过去了。
她也是好面子的,笑道:“无他,可能是昨晚没睡好。”
曾娆望着二姐,心疼不已,“你不愿说,他日我也会知道。我们是姐妹,为何还瞒着我?更何况还有父王为我们撑腰,不用怕,曾国都是你的后盾。”
听到‘后盾’二字,曾窈再也绷不住,撇开脸颊,有滚烫从眼睛里滑落。
“二姐。”曾娆慌了,她的二姐可是最坚强的女子,怎么会落泪?
曾窈的陪嫁丫鬟小梨终是忍不住,告诉了曾娆实情。
这偲王是个好色之徒,当初揭开了盖头就不满,嫌弃曾窈相貌平平,新婚之夜,强要了曾窈的一个陪嫁丫鬟。
这对曾窈来说,是极大的侮辱,这本是两国的联姻,任何君王都不敢轻慢联姻国的公主,即便不喜,也会极大的尊重,给足面子,此面子非一般面子,而是关系着两国和平的纽带。
可这偲王荒诞之后,醒来求饶,说是醉酒误事,请求曾窈宽恕。
曾窈自知从踏进这偲国皇宫,这辈子就与面前的男人捆绑,哪怕她恶心至极,也得吞下去,因为她是曾国的公主,也是偲国的国母。
女子的路向来只有一条,选了,哪怕是悬崖,也要跟着跳下去。
她笑着原谅了偲王,还给那陪嫁丫鬟提了身份,赏了宫殿,成了小夫人。
她这般大度,倒是成了偲王拿捏她的勇气,两年光景,除了长相平庸的看不上,但凡有点姿色的宫女,都没逃出他的魔掌。
他来这后宫,她如同摆设一般,从不碰她,却碰遍了他想碰的宫女。每次,他欺负完宫女,都留给她善后。
两年下来,曾窈从愤怒到麻木,早已没有了当初待嫁的忐忑,她身负国之重责,却也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如此的精神磋磨,无人诉说,无处可逃,如同一个垂死的老妪,等待着命运的凌迟。
听闻三妹出嫁要来偲国落脚,她激动了好些日子,养足了精神,麻木的精神总算回了些魂,有了些人气,还是被她一眼看穿。
她本不愿让亲人看到她的绝境,只要活着一日,她公主的身份就要扛起国之命运。
曾娆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她的二姐么?那个意气风发,坚强无惧的二公主么?
为何被折磨得失去了活气一般,眼底一片死寂!!
那个偲王她见过一面,是个相貌周正的公子啊,为何求娶了二姐,又这般的折辱她的二姐?
曾娆怒不可遏地站起,要去寻偲王问个明白,却被曾窈拉住。
“已经这般了,我已认命,我贵为公一国公主,享受了锦衣玉食,这些就该受着。”
“二姐,事情终归要弄清楚,为何求娶了你,又这般对你,要是不喜,大可明说,何必用一些龌龊的手段。”
“我们曾国的公主可以嫁出去,也可以接回去的。”
曾窈摇头,“话虽如此,可你见过有和离的帝后么!这个世道对我们女子不公允,只有嫁和亡,没有和离。”
曾娆道:“没有,就从你这开先河,二姐,你这般受气,也是会伤身子的,天长日久,你会熬不住的,我宁愿要一个和离过,但活生生的二姐,也不要将来听到你郁结而亡的死讯。”
曾窈苦笑道:“你还小,等你做了人妇,就会明白,许多事都身不由己。”
感觉说错了话,连忙补救,“三妹的大喜日子,二姐说这些不好,你嫁的是如意郎君,自然是会幸福美满。”
这时,有宫女进来禀报。
“王后,王临幸了新入宫的碧晴,碧晴跪在殿前等候发落。”
估计这事发生得太多,宫女们都瑟瑟发抖,生怕哪一天就轮到自己头上。
“岂有此理,”曾娆气愤的站起,“这个偲解怎地如此混账,我还在这呢,就当着我的面欺辱我的二姐,真是把没把我们曾国放在眼里。”
曾窈起身,按住妹妹的肩头,“三妹,稍安勿躁,我去处理一下,你等等我。”
“二姐,我同你一起去。”
“都是些腌臜事,你的好日子,不要沾染那些晦气,我去去就来。”
曾娆看着二姐离去,不明白这偲解做出这些事的目的,一个君王当以国家为重,如此这般,很不寻常。
曾窈前脚刚走,后脚宫殿就进来一个人。
曾娆抬头,就看见一个男子走了过来。
这不是偲解吗?正好,二姐不在,她想会会此人。
可他走近,曾娆发觉他的身上一阵酒气,打量她的眼神如同看一个猎物一般。
曾娆暗觉不好,想叫丫鬟小桃,发觉殿内的宫人都不在,宫殿的门被关了起来。
在亭子的中央,放置着一个烤炉,周围几个石凳,石凳上垫着厚厚的软垫,应该是提前就预备好的,烤炉上还滋滋的冒着火苗。
“你坐。”曾娆十分随意,并不像其他的闺阁女子那般矜持,反而随性大方。
少年也不拘谨,脱下被雪浸湿的外袍,坐了下来。
“这是我的午膳,今日落雪,便布在了这亭中,本以为只有我一人赏雪饮酒,碰巧撞了你,那这顿午膳就当我的赔罪。”
少女说的坦荡大气,少年也不甚在意,只是眼中有了几分活气。
正巧,竹帘被掀开,小桃带着几个下人进来,不一会,烤炉上放置了烫锅,四周摆满了各种菜肴。
小桃卷起一片竹帘,一方景色落进眼中,一片银白之中,几株红彤彤的花亭亭玉立在其间,又娇又傲。
两个侍女跪在一旁,往烫锅里布菜。
“这是果酒,桃子味的,不知你们男儿是否喝得惯?”曾娆最爱喝果酒,宫殿里藏了不少,此刻摆了一排,放在烤炉边,已然温好。
她玉手芊芊,捏着衣袖,给少年满了一杯。
少年放到嘴边,闻着酒樽里的味,眼底有温热骤起,他仰头喝尽,逼回眼角的落泪。
是母亲爱喝的果酒,小时候他经常偷偷的喝。
曾娆看了眼少年,不语,又给少年满上。
少年连喝三杯,曾娆让侍女布菜,“尝尝这鹿肉,就着果酒,鲜美的很。”
少年夹起一块,认真的品尝。
“不错,的确鲜美。”少年又夹了一块。
曾娆看着亭外的飞雪,思绪翩飞。
“那花很美。”少年赞叹,一片白茫之中,点缀的那几株红色,十分的醒目。
“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雪现’,雪见花开,雪融花残。春发芽,夏抽枝,秋抱叶,冬雪见。这便是它的一生,仿佛只为玉沙而来。”
“倒是一个有意思的花,那若是那年无雪,会怎样?”
“不会开花,春来直接枯萎。”
“倒是一株有风骨的灵植。”
今日有雪相伴,曾娆心情甚好。与少年对饮,十分畅快。
少年走时,外袍已烘干,穿在身上暖融融的,暖意流淌进心里,来时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曾娆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莞尔一笑,“郁结打开,会有明天。”
有女侍来禀报,曾娆惊诧,他竟然是来求娶她的,但是被父王回绝掉。
原因是他的身份不显,褚国的王位轮不到他来坐。
曾娆倒是觉得父王看走了眼,此人并非池中物。可惜,他即便有朝一日化成龙,也与她无关。
她已心有所属。
少女喝掉酒樽里的果酒,笑着伏在桌旁,小声嘀咕,“惜止哥哥,你也在赏雪么!”
*
曾娆十八岁那年夏,听闻那少年登上了王位,短短四年,他还是坐到了想要的位置,哪怕没有靠联姻加持。
曾娆知道,王权的世界,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他活下来,那就代表亡了不少其他。
真是个狠人!!
曾娆心软,却是很欣赏心狠手辣之人,那是她所没有的。
同年秋,她出嫁,如愿嫁给了心爱之人。
惜国的王,曾经风靡世间的惜止公子。都说他翩翩君子,貌可倾城,是女子看一眼,便终身不能忘怀之人。可只有曾娆知道,他是世上最良善的人。
她喜爱他的善良,喜爱他怜悯众生的慈悲之心。
他们生在高处,本是看不到民间苦楚的。
他便带着她,不是去看美景,也不尝美食,而是体验平常百姓的艰辛。
她看到百姓为吃喝发愁,为生病发愁,为生计发愁,让她知道她原本不知道的一切。
他说,有一日他若为王,定要造福百姓,而不是徭役百姓的儿郎征战,扩充土地。
她问,要是有敌来犯,该当如何?
他说,最大化的谋求和平,下下之策才会动兵。
曾娆一笑,觉得他太过柔软,不适合当一个王,可正是这份柔软,她对他心动不已。
世间男儿,有几人能像惜止一般,初心不改,良善不变,因为珍贵,才珍稀。
她怀揣着少女的恋慕,嫁给最爱的男子。本是多么幸运的一件美事,可偏偏发生了一件事。
曾国三公主出嫁,要途经偲国,才能抵达惜国。
路途遥远,路上要耽误几日,既然经过偲国,必定是要拜访偲国国君和王后。
因着偲国的王后是曾国的二公主,也就是曾娆的二姐,曾国送嫁的队伍也就放心的入宫觐见。
哪曾想,就是这次入宫成了亡国的导火索。
二公主曾窈出嫁后,就再未回曾国,姐妹两人已经两年未见。
曾娆与曾窈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出,但两人从小相伴,情谊深厚,此番见面,曾娆带着思念而来。
在觐见了偲王以后,两姐妹终于获得了单独相聚的机会。
王后的寝宫内,两姊妹坐在贵妃榻上。
王后衣着高贵,高高的发髻上插满了头饰,显得更加的端庄华丽。
“给二姐仔细瞧瞧,方才在殿内离得远,看不清楚。”曾窈拉着妹妹的手,细细的打量着。
曾娆端正做好,笑盈盈的望着二姐,她穿着婚服,一身的火红,映衬着白皙的小脸,如同那冬日雪里的那抹雪现,美得不像凡间女子。
“真标准,这天下怕是没有比三妹更加动人的女子。”曾窈的眼中有些艳羡。
“二姐,你变了。”曾娆一早就察觉,二姐见到她,虽然是高兴,可眼底掩饰不住的落寞。
她那爱笑的二姐何曾有过这般的神色,曾娆只能在此留宿一晚,明早就要离开,两国的王后,也许一辈子都见不上面。
时间不多,她只能单刀直入,“是偲王对你不好么?”
曾窈目光有闪躲,手指不自禁的捏拢,自小就一起长大的姐妹,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困境,可她是一国之母,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这辈子熬一熬就过去了。
她也是好面子的,笑道:“无他,可能是昨晚没睡好。”
曾娆望着二姐,心疼不已,“你不愿说,他日我也会知道。我们是姐妹,为何还瞒着我?更何况还有父王为我们撑腰,不用怕,曾国都是你的后盾。”
听到‘后盾’二字,曾窈再也绷不住,撇开脸颊,有滚烫从眼睛里滑落。
“二姐。”曾娆慌了,她的二姐可是最坚强的女子,怎么会落泪?
曾窈的陪嫁丫鬟小梨终是忍不住,告诉了曾娆实情。
这偲王是个好色之徒,当初揭开了盖头就不满,嫌弃曾窈相貌平平,新婚之夜,强要了曾窈的一个陪嫁丫鬟。
这对曾窈来说,是极大的侮辱,这本是两国的联姻,任何君王都不敢轻慢联姻国的公主,即便不喜,也会极大的尊重,给足面子,此面子非一般面子,而是关系着两国和平的纽带。
可这偲王荒诞之后,醒来求饶,说是醉酒误事,请求曾窈宽恕。
曾窈自知从踏进这偲国皇宫,这辈子就与面前的男人捆绑,哪怕她恶心至极,也得吞下去,因为她是曾国的公主,也是偲国的国母。
女子的路向来只有一条,选了,哪怕是悬崖,也要跟着跳下去。
她笑着原谅了偲王,还给那陪嫁丫鬟提了身份,赏了宫殿,成了小夫人。
她这般大度,倒是成了偲王拿捏她的勇气,两年光景,除了长相平庸的看不上,但凡有点姿色的宫女,都没逃出他的魔掌。
他来这后宫,她如同摆设一般,从不碰她,却碰遍了他想碰的宫女。每次,他欺负完宫女,都留给她善后。
两年下来,曾窈从愤怒到麻木,早已没有了当初待嫁的忐忑,她身负国之重责,却也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如此的精神磋磨,无人诉说,无处可逃,如同一个垂死的老妪,等待着命运的凌迟。
听闻三妹出嫁要来偲国落脚,她激动了好些日子,养足了精神,麻木的精神总算回了些魂,有了些人气,还是被她一眼看穿。
她本不愿让亲人看到她的绝境,只要活着一日,她公主的身份就要扛起国之命运。
曾娆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她的二姐么?那个意气风发,坚强无惧的二公主么?
为何被折磨得失去了活气一般,眼底一片死寂!!
那个偲王她见过一面,是个相貌周正的公子啊,为何求娶了二姐,又这般的折辱她的二姐?
曾娆怒不可遏地站起,要去寻偲王问个明白,却被曾窈拉住。
“已经这般了,我已认命,我贵为公一国公主,享受了锦衣玉食,这些就该受着。”
“二姐,事情终归要弄清楚,为何求娶了你,又这般对你,要是不喜,大可明说,何必用一些龌龊的手段。”
“我们曾国的公主可以嫁出去,也可以接回去的。”
曾窈摇头,“话虽如此,可你见过有和离的帝后么!这个世道对我们女子不公允,只有嫁和亡,没有和离。”
曾娆道:“没有,就从你这开先河,二姐,你这般受气,也是会伤身子的,天长日久,你会熬不住的,我宁愿要一个和离过,但活生生的二姐,也不要将来听到你郁结而亡的死讯。”
曾窈苦笑道:“你还小,等你做了人妇,就会明白,许多事都身不由己。”
感觉说错了话,连忙补救,“三妹的大喜日子,二姐说这些不好,你嫁的是如意郎君,自然是会幸福美满。”
这时,有宫女进来禀报。
“王后,王临幸了新入宫的碧晴,碧晴跪在殿前等候发落。”
估计这事发生得太多,宫女们都瑟瑟发抖,生怕哪一天就轮到自己头上。
“岂有此理,”曾娆气愤的站起,“这个偲解怎地如此混账,我还在这呢,就当着我的面欺辱我的二姐,真是把没把我们曾国放在眼里。”
曾窈起身,按住妹妹的肩头,“三妹,稍安勿躁,我去处理一下,你等等我。”
“二姐,我同你一起去。”
“都是些腌臜事,你的好日子,不要沾染那些晦气,我去去就来。”
曾娆看着二姐离去,不明白这偲解做出这些事的目的,一个君王当以国家为重,如此这般,很不寻常。
曾窈前脚刚走,后脚宫殿就进来一个人。
曾娆抬头,就看见一个男子走了过来。
这不是偲解吗?正好,二姐不在,她想会会此人。
可他走近,曾娆发觉他的身上一阵酒气,打量她的眼神如同看一个猎物一般。
曾娆暗觉不好,想叫丫鬟小桃,发觉殿内的宫人都不在,宫殿的门被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