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十这天,苏轼起的格外早,他今天要和苏辙,还有自己之前的一个同窗郑不明三人去栖云寺,几天前就已经约好了的。
郑不明是之前在天庆观时结交的,苏轼见此人性格豪爽,和自己又能事事聊得来,很是赞赏他,于是便渐渐成为了好友,熟悉起来。
天色渐明,偶尔能听见几声远处的鸡叫。
苏轼穿好了衣服,带了些随身用的,因为不远,所以天黑之前是可以赶回来的,不用搞得像出远门似的,轻装上路即可。
“哥……”
听见这一声叫喊,一个粉色的身影小跑着来到了屋前。
苏轼听了这声音,便知道这是小妹,紧接着又听见了三下敲门声。
“二哥,起来了吗?”小妹问的同时俯下身子靠近门缝处,闭上了一只眼,另一只眼睛眯着向内窥探。
苏轼放下手中收拾的东西,走到门跟前。他猜到小妹肯定会这么做,便故意用贴近,用衣摆挡住门缝。
苏小妹从外面看着,见里面黑乎乎的,什么都见不着,又转过头换了另一只眼睛来看,依旧什么也没有,着急的跺了两下脚。
这时,门被打开了。
吓得小妹猛将两只眼睛睁开,未来得及起身,直接仰起头,正对上苏轼冷漠的双瞳,此时的小妹就像一个快要成功的小偷,结果被抓了个现行一样,尴尬又无辜。苏轼问道:
“一大清早就跑过来,还偷窥别人,一个姑娘家的,像什么样子。”
小妹这才站了起来,一脸不满的盯着苏轼:
“我也要去。”
原来是小妹想和他们一起去。见苏轼不语,小妹又说道:
“幸好我发现的及时,要不然肯定会后悔没和你们一起。”
苏轼挺了挺胸,“你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偷听来的,是不是又去套你三哥的话了。”
小妹知道瞒不过,“二哥英明,可我是真的想去。”
“这次不行,我们三人是去谈经论道,求学访友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你好生待在家里,下次再说。”
显然,苏轼这一冷淡的拒绝,让小妹不敢再求他。两人作罢之际,苏辙走了过来,一看是这样的场面,心里已经知道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便没有在说什么,交上了苏轼就朝着前门走去。苏辙走在后面,是不是地回头看一看小妹,小妹也静静地跟在后面。
到了门口,苏轼转身对着小妹:“不用再送了,过两日就回来了。”
旁边的苏辙也补充道:“你就在家里多陪陪母亲,多让她笑一笑,还有啊,不要再胡闹了。”
苏轼见此,心中感慨,这两人平日里打打闹闹,不依不饶的,谁也不服谁,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小妹越听越不耐烦了,“知道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比说书的先生还能说。”
紧接着又翻了个白眼,双手叉腰,对着门口喊道:“你们该上路了。”
苏辙一听这话不乐意了,立马说道:“死丫头,说什么呢,是不是还得给我们弄一桌好酒好菜,吃完了好做个饱死鬼。”
“行了行了,快走吧——就你话多。”
“不要听那些说书先生的,都是他们自己编造出来骗你们的。”
苏辙是人已走远而声未绝,看来苏轼没有想多,凡事不能只看一时。
二人不到半刻时间就来到西城门,看到郑不明早已经等着他们了。
三人见面,少不了要互相寒暄一番,先是相互行礼作揖,之后就是郑不明跟苏轼寒暄,说自己自从上次一别后,对苏轼甚是想念,一直期待和苏轼的再次相聚,还说了近来发生的一些趣事儿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苏辙像个路人一样,听他们二人谈论着《论语》,探讨着如今的治国平天下。见两人没有要停下的意思,苏辙只好打断他们:
“二哥,郑公子,我们该启程了,不如我们边走边说,如何?”
两人也察觉到这样站在大街上评头论足却是有点儿不像话,立即向对方道了个请,随后三人并排走出了西城门。
靠近左边的苏辙此时心里有些忐忑,觉得自己好似茶楼里的小厮,恭恭敬敬地矗立在一旁,任凭客人说什么,只管用一副嘻嘻哈哈的笑脸回答:“是是是,客官,您说的太对了。”对谁都一样。
栖云寺位于眉州城西的连鳌山,也算不上太远,三人索性商量好徒步前往,倒是可以增添几分趣味儿。
正午时分的缘故,开始炎热起来,但好在路的两旁都有树木可以遮阳,倒也凉快。苏轼比苏辙和郑不明二人步伐略微快点,看起来有点儿急躁。因为还未到立冠之年,苏轼只用发带束发,白色的长带依着肩膀自然垂落下来,南风吹过,便和少年披落的秀发交织在一起,既是随风,亦是随心随性。
三人大概是困乏了,只管闷头赶路,一言不发,不时便来到了连鳌山脚下。
远远望去,山中绿竹成林,山间雾气环绕,飞流直下,灵气十足。因山形如鳌,顾名连鳌,山中小道虽曲折蜿蜒,但路面平整,大概是山寺中人时常修葺的缘故;树木茂密,所以不像外面那般炽热难耐,三人不觉得有多难走,日过正午,便来到了栖云寺门前。
栖云寺自唐玄宗时已在此地建立,后又历经五代十国,至今有两百八十九年;寺院整体隐藏于山中,只有一座塔显现在青山中,上山砍柴的人经常以塔的四面来辨识方向,以免在山中迷路。
“终于到了。”
郑不明上前一步,对着眼前这座不入俗世的百年古刹,清净中透着幽静,虽是门可罗雀,可又食世间香火,不禁发出感慨。
苏轼一眼就看穿了郑不明的心思,走到跟前:“郑兄倒不必为此惆怅,佛曰: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1),你说是不是啊!”
“苏兄所言极是,倒是小弟我心胸狭窄,不解其中意了。”
苏辙没有在意他们的交谈,只管自己看着周围,注意到门前有几棵大树,估计长了几十年了吧,他们三个人加在一起应该和那几棵树差不多大。除此之外,苏辙还观察到面前的台阶,数了数共有十一阶,皆是由青石板砌成,上面长满了青苔,日光穿过树梢投射下来,刚好映在每一级台阶上,肉眼可见的光滑,想是人们每日踏过,天长日久,才变成如此。
苏轼只是心中好奇,貌似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但又说不上来,他觉得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熟悉,那十一级台阶好像是在梦中走过的。再看到一旁的几棵树,有一股气息涌入脑海,他不想对其他人说,只能带着疑虑跟着二人。
郑不明自那一声叹息过后,早就想着冲入寺中,一探究竟。
三人起步,直接踏上台阶,越过前院,来到正殿前,见里面只有一个小和尚在敲着木鱼,诵念经文,另一个在擦拭佛像。见有客人来访,小和尚将木鱼放在一边,走到了他们面前,双手合于胸前:
“施主安好。”
三人也向小和尚行礼:“师父安好。”
“不知三位施主光临敝寺,有失远迎。三位施主如果是上香参拜,还请随我入内,小僧为三位引路。”
苏轼回答道:“有老师父,不过我们三人来到贵地,一来是为家中母亲祈福保平安,二来是想求见觉云大师,还望师父指引一二。”
“既是来寻住持的,三位可先去上香,住持在后堂打坐,待我让师弟去通报一声。”
小和尚答应的很干脆,可以看出寺中确实很少人来,从进入寺内到现在,左右不过才见了两个人,加上觉云大师,也才三个人。
刚刚擦佛像的那位小师父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走出内殿,转过墙角进入了内堂。
苏轼和苏辙跟着小师父取了香点上,便拜了起来,开始时郑不明见怪不怪,心里想自己又没有什么参拜的理由,可是看着苏轼二人的背影,也拿了三根香跪在了他们的后面,漫不经心地磕了三个头。
如来尊者高大庄严,为众生而守护;从紫金香炉中飘散出来的檀香似清晨的雾气弥漫在四周,两旁挂满了用金丝线织成的刺有符咒的经幡,令人内心空灵悠远,神明面前,唯有虔诚,方能始终;杂念不除,一切皆是枉然。
过了一会儿,三人参拜完毕,走出了殿门,看着寺内的建筑风格,苏轼上前道:
“贵寺的楼阁看上去简朴,与常见的无异,仔细观察来看,则是古风典雅,透露出贵气。”
“善哉,善哉,施主好眼力啊。”
三人听见一位老者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转身一看,是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约莫六七十岁,细细端详,是有一副弥勒之相,面目慈祥,以笑示人。
老者缓慢地走来,“老衲觉云,三位施主有礼。”
苏轼见状,急忙还礼,“小生苏轼,携弟苏辙、友郑不明,前来拜见大师。”
“原来是苏公子,早闻公子盛名,今日才得一见,果然是不负传闻,气质轩昂,好一位才俊少年。”
苏轼听到觉云大师所言,谦虚一笑,“大师过奖了,传闻而已,不敢妄借大师之言。”
“苏公子远道而来,还请到后堂休息。”
说罢,觉云大师领着苏轼三人来到了后堂,让他们稍坐,并让跟在身边的小师父去端凉茶过来,喝了好解暑热
不觉间未时已过,山中天气难测,霎时之间,头顶已然乌云层叠,天空昏暗下来,刚才的热气早已散去,还添加了几分凉意,苏轼心想,今日怕是回不去了,不如在此住上一宿,待明日雨过天晴,在离去也不迟。
一有此想法,便起身前去寻找觉云大师说明意图,觉云大师甚是欣喜,立即给三人安排禅房,还说若是不嫌弃,可以多留几日。
雨渐渐沥沥下了起来,院中刚开的凤仙时不时地低一下头,山中大雾漫天,隐约中可以看见屹立于寺中的那座塔。
苏轼本打算一日就回的,不曾想这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夜,第三日午后,空中的黑云才分散开来。
郑不明是之前在天庆观时结交的,苏轼见此人性格豪爽,和自己又能事事聊得来,很是赞赏他,于是便渐渐成为了好友,熟悉起来。
天色渐明,偶尔能听见几声远处的鸡叫。
苏轼穿好了衣服,带了些随身用的,因为不远,所以天黑之前是可以赶回来的,不用搞得像出远门似的,轻装上路即可。
“哥……”
听见这一声叫喊,一个粉色的身影小跑着来到了屋前。
苏轼听了这声音,便知道这是小妹,紧接着又听见了三下敲门声。
“二哥,起来了吗?”小妹问的同时俯下身子靠近门缝处,闭上了一只眼,另一只眼睛眯着向内窥探。
苏轼放下手中收拾的东西,走到门跟前。他猜到小妹肯定会这么做,便故意用贴近,用衣摆挡住门缝。
苏小妹从外面看着,见里面黑乎乎的,什么都见不着,又转过头换了另一只眼睛来看,依旧什么也没有,着急的跺了两下脚。
这时,门被打开了。
吓得小妹猛将两只眼睛睁开,未来得及起身,直接仰起头,正对上苏轼冷漠的双瞳,此时的小妹就像一个快要成功的小偷,结果被抓了个现行一样,尴尬又无辜。苏轼问道:
“一大清早就跑过来,还偷窥别人,一个姑娘家的,像什么样子。”
小妹这才站了起来,一脸不满的盯着苏轼:
“我也要去。”
原来是小妹想和他们一起去。见苏轼不语,小妹又说道:
“幸好我发现的及时,要不然肯定会后悔没和你们一起。”
苏轼挺了挺胸,“你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偷听来的,是不是又去套你三哥的话了。”
小妹知道瞒不过,“二哥英明,可我是真的想去。”
“这次不行,我们三人是去谈经论道,求学访友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你好生待在家里,下次再说。”
显然,苏轼这一冷淡的拒绝,让小妹不敢再求他。两人作罢之际,苏辙走了过来,一看是这样的场面,心里已经知道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便没有在说什么,交上了苏轼就朝着前门走去。苏辙走在后面,是不是地回头看一看小妹,小妹也静静地跟在后面。
到了门口,苏轼转身对着小妹:“不用再送了,过两日就回来了。”
旁边的苏辙也补充道:“你就在家里多陪陪母亲,多让她笑一笑,还有啊,不要再胡闹了。”
苏轼见此,心中感慨,这两人平日里打打闹闹,不依不饶的,谁也不服谁,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小妹越听越不耐烦了,“知道了,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比说书的先生还能说。”
紧接着又翻了个白眼,双手叉腰,对着门口喊道:“你们该上路了。”
苏辙一听这话不乐意了,立马说道:“死丫头,说什么呢,是不是还得给我们弄一桌好酒好菜,吃完了好做个饱死鬼。”
“行了行了,快走吧——就你话多。”
“不要听那些说书先生的,都是他们自己编造出来骗你们的。”
苏辙是人已走远而声未绝,看来苏轼没有想多,凡事不能只看一时。
二人不到半刻时间就来到西城门,看到郑不明早已经等着他们了。
三人见面,少不了要互相寒暄一番,先是相互行礼作揖,之后就是郑不明跟苏轼寒暄,说自己自从上次一别后,对苏轼甚是想念,一直期待和苏轼的再次相聚,还说了近来发生的一些趣事儿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苏辙像个路人一样,听他们二人谈论着《论语》,探讨着如今的治国平天下。见两人没有要停下的意思,苏辙只好打断他们:
“二哥,郑公子,我们该启程了,不如我们边走边说,如何?”
两人也察觉到这样站在大街上评头论足却是有点儿不像话,立即向对方道了个请,随后三人并排走出了西城门。
靠近左边的苏辙此时心里有些忐忑,觉得自己好似茶楼里的小厮,恭恭敬敬地矗立在一旁,任凭客人说什么,只管用一副嘻嘻哈哈的笑脸回答:“是是是,客官,您说的太对了。”对谁都一样。
栖云寺位于眉州城西的连鳌山,也算不上太远,三人索性商量好徒步前往,倒是可以增添几分趣味儿。
正午时分的缘故,开始炎热起来,但好在路的两旁都有树木可以遮阳,倒也凉快。苏轼比苏辙和郑不明二人步伐略微快点,看起来有点儿急躁。因为还未到立冠之年,苏轼只用发带束发,白色的长带依着肩膀自然垂落下来,南风吹过,便和少年披落的秀发交织在一起,既是随风,亦是随心随性。
三人大概是困乏了,只管闷头赶路,一言不发,不时便来到了连鳌山脚下。
远远望去,山中绿竹成林,山间雾气环绕,飞流直下,灵气十足。因山形如鳌,顾名连鳌,山中小道虽曲折蜿蜒,但路面平整,大概是山寺中人时常修葺的缘故;树木茂密,所以不像外面那般炽热难耐,三人不觉得有多难走,日过正午,便来到了栖云寺门前。
栖云寺自唐玄宗时已在此地建立,后又历经五代十国,至今有两百八十九年;寺院整体隐藏于山中,只有一座塔显现在青山中,上山砍柴的人经常以塔的四面来辨识方向,以免在山中迷路。
“终于到了。”
郑不明上前一步,对着眼前这座不入俗世的百年古刹,清净中透着幽静,虽是门可罗雀,可又食世间香火,不禁发出感慨。
苏轼一眼就看穿了郑不明的心思,走到跟前:“郑兄倒不必为此惆怅,佛曰: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1),你说是不是啊!”
“苏兄所言极是,倒是小弟我心胸狭窄,不解其中意了。”
苏辙没有在意他们的交谈,只管自己看着周围,注意到门前有几棵大树,估计长了几十年了吧,他们三个人加在一起应该和那几棵树差不多大。除此之外,苏辙还观察到面前的台阶,数了数共有十一阶,皆是由青石板砌成,上面长满了青苔,日光穿过树梢投射下来,刚好映在每一级台阶上,肉眼可见的光滑,想是人们每日踏过,天长日久,才变成如此。
苏轼只是心中好奇,貌似有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但又说不上来,他觉得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熟悉,那十一级台阶好像是在梦中走过的。再看到一旁的几棵树,有一股气息涌入脑海,他不想对其他人说,只能带着疑虑跟着二人。
郑不明自那一声叹息过后,早就想着冲入寺中,一探究竟。
三人起步,直接踏上台阶,越过前院,来到正殿前,见里面只有一个小和尚在敲着木鱼,诵念经文,另一个在擦拭佛像。见有客人来访,小和尚将木鱼放在一边,走到了他们面前,双手合于胸前:
“施主安好。”
三人也向小和尚行礼:“师父安好。”
“不知三位施主光临敝寺,有失远迎。三位施主如果是上香参拜,还请随我入内,小僧为三位引路。”
苏轼回答道:“有老师父,不过我们三人来到贵地,一来是为家中母亲祈福保平安,二来是想求见觉云大师,还望师父指引一二。”
“既是来寻住持的,三位可先去上香,住持在后堂打坐,待我让师弟去通报一声。”
小和尚答应的很干脆,可以看出寺中确实很少人来,从进入寺内到现在,左右不过才见了两个人,加上觉云大师,也才三个人。
刚刚擦佛像的那位小师父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走出内殿,转过墙角进入了内堂。
苏轼和苏辙跟着小师父取了香点上,便拜了起来,开始时郑不明见怪不怪,心里想自己又没有什么参拜的理由,可是看着苏轼二人的背影,也拿了三根香跪在了他们的后面,漫不经心地磕了三个头。
如来尊者高大庄严,为众生而守护;从紫金香炉中飘散出来的檀香似清晨的雾气弥漫在四周,两旁挂满了用金丝线织成的刺有符咒的经幡,令人内心空灵悠远,神明面前,唯有虔诚,方能始终;杂念不除,一切皆是枉然。
过了一会儿,三人参拜完毕,走出了殿门,看着寺内的建筑风格,苏轼上前道:
“贵寺的楼阁看上去简朴,与常见的无异,仔细观察来看,则是古风典雅,透露出贵气。”
“善哉,善哉,施主好眼力啊。”
三人听见一位老者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转身一看,是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约莫六七十岁,细细端详,是有一副弥勒之相,面目慈祥,以笑示人。
老者缓慢地走来,“老衲觉云,三位施主有礼。”
苏轼见状,急忙还礼,“小生苏轼,携弟苏辙、友郑不明,前来拜见大师。”
“原来是苏公子,早闻公子盛名,今日才得一见,果然是不负传闻,气质轩昂,好一位才俊少年。”
苏轼听到觉云大师所言,谦虚一笑,“大师过奖了,传闻而已,不敢妄借大师之言。”
“苏公子远道而来,还请到后堂休息。”
说罢,觉云大师领着苏轼三人来到了后堂,让他们稍坐,并让跟在身边的小师父去端凉茶过来,喝了好解暑热
不觉间未时已过,山中天气难测,霎时之间,头顶已然乌云层叠,天空昏暗下来,刚才的热气早已散去,还添加了几分凉意,苏轼心想,今日怕是回不去了,不如在此住上一宿,待明日雨过天晴,在离去也不迟。
一有此想法,便起身前去寻找觉云大师说明意图,觉云大师甚是欣喜,立即给三人安排禅房,还说若是不嫌弃,可以多留几日。
雨渐渐沥沥下了起来,院中刚开的凤仙时不时地低一下头,山中大雾漫天,隐约中可以看见屹立于寺中的那座塔。
苏轼本打算一日就回的,不曾想这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夜,第三日午后,空中的黑云才分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