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待这一番你来我往的敬酒道谢结束后,柳玄水方才停了杯,落了座。
桓白举筷向柳玄水笑道:“大人若再敬下去,这满桌佳肴便要冷透了。”说着便夹了一块糖醋荷藕,“听说醉仙居是青阳盛名在外的酒楼,这道糖醋荷藕更是招牌,本官实在馋得很,便先动这第一筷了。”
众人见桓大人动了筷,便也各自举了筷。一时杯盘交击声纷起,有人津津有味,有人食不知味,有人一心于那神仙滋味之间,有人欲要于那神仙滋味间翻出更诱人的花样。及至那神仙滋味将尽时,酒楼伙计又为各位宾客呈了一盅汤。盅盖揭开,便闻得清香扑鼻,再一看,就瞧见那缀着一点红的青白汤。
柳玄水用汤匙舀了一勺,道:“二位大人,此为青箬红枣汤,乃以西泠关箬竹叶和沧县金丝枣为材,需得熬制半个时辰才能有此清甜之香。此汤最是解腻养身,是青阳独有的名肴,二位大人可要仔细尝尝。”
唐风棣闻言便迫不及待地将盅盖揭开,满满一勺及要入口时,手上却顿了一顿:“前段时日在平沧府正好赶上金丝枣成熟,满眼看去皆是片片深红,那一城枣香,当真是闻之难忘,柳大人今日这一盅汤可算是解了本官的思栆之情了。”
正在唐大人发思栆之幽情时,桓大人已然付诸了实践,及将那盅汤喝毕,脸上便露出一副似是品了人间至味的神色,称赞道:“果然极品。”随即又将目光转向这一桌人,“本官前几日恰是自西泠关入青阳,那一路景色当真是极好。虽已入了秋,却是半分萧索都未显得。只是如此瞧过,也便想象的到那盛夏之季的郁郁苍翠了。”
柳玄水应道:“大人此话说的是,青阳虽处燕州北地,林木生长的却比别处都要好上许多。”
桓白凝眉思索半晌,而后向崔逢、齐侯平和卢纶道:“想来三位家主也定然见过那奇峰罗列而布苍林的美景?”
眼前这一盅汤虽是青阳名肴,可对他们三位世家家主来说,却也不过是平常之物,于是各自也便没将那名肴动过半分,只一心听着几位大人的谈话。
崔逢明知今日的宴席不单单是为这二位大人接风洗尘,可至这宴席之末,都不见正事,便一心盘算着如何启了话头,故而听了方才桓白的那句话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齐侯平是个最没主意的,只管看着崔逢的意思行事说话,便也陪着笑,什么话都不说。
卢纶见那二位都不开口,觉得将桓大人独自晾在那儿确实不好,于是脸上堆着笑容,开口道:“启禀大人,小人长于这青阳府,自然能时时得见那景致。不过却总是走马观花一般,方才听得大人如此说,倒真觉得那景致难得。”
桓白笑意盈盈看向卢纶,取了酒壶一边给自己斟酒,一边道:“景致难得,更要好好守着方能长久。”接着又看向柳玄水,“柳大人,听闻青阳林木的采伐护养事宜都属司工监?”
“确是如此。不过司工监也只行监管之责,具体事宜皆承包给青阳民家。”
桓白“哦”了一声,一副恍然神色,随即一手举酒杯,一手执酒壶,起身踱步至卢纶身侧。这一番动作直吓得卢纶一哆嗦,及要起身时却被桓白越过他肩头替他斟酒的胳膊虚压着动弹不得,只得连声道:“大人使不得,使不得……”
“使得,使得。”桓白语带笑意,及将酒添满后,便放下酒壶,将卢纶的杯子端起向他一送,卢纶忙接了过去,小心捧着。
桓白站在三位家主身后缓声道:“三位家主的状子,本官都看得了。家主们一心为青阳,桓某自然不能误了各位的一番心,陈氏留下的这堆烂摊子也着实需要世家大族来接手。”
及在那三人身后走了一回,桓白方又行至卢纶面前,将手中杯向卢纶一举。
“眼下,这第一个烂摊子便是林木之责了。卢老爷既然也觉得那山林景致难得,不如便由你卢家承了这责?”
卢纶颤颤巍巍捧着手中杯,脑中一空。
虽则这青阳林木确是较别府更盛更茂,可这采伐护养林木的差事却也是极差极劣。不消说这一干事宜既费心又劳力,只说那司工监每年拨的银两,只少不多。因此,只有贴钱的份儿,没有赚钱的道儿。
此前这差事便是被陈氏的一支小族包了去,那家原以为能从里面捞点东西,谁曾想越捞越亏,越捞越穷,却因那三年的契约始终脱不得身,最后将一家上下生生拖垮。
卢纶捧着酒杯,准确的说应该是紧紧攥着,不过那杯中酒液却仍止不住地向外溅。他闭着眼,咬着牙挤出了一句话:“启禀大人,小人家中确无擅长林业事宜之人,这林木之责怕是担待不起。”
话出口后,卢纶才敢睁了一分眼,只等着大人降罪,却不想身后那人只将自己手中的酒杯抽出放到桌上,而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轻轻掷出四个字:“无妨无妨。”
接着,桓白又移步到齐侯平身侧。
齐侯平虽是个最没主意的,却是个最有眼色的,立马自己斟了酒,在桓白还未停步时便已起了身,躬身一揖赔笑道:“启禀大人,林木之责确是重大,小人一家恐负大人所托。”
桓白依然如方才一般抛了四个字:“了解了解。”
崔逢及听了方才桓白与柳玄水的一番话,便已猜得了几分意思,只起身向桓白一揖,却并未推辞。
“启禀大人,崔家自当愿为青阳尽心竭力。林木之责确系重大,不可轻忽,若大人吩咐,崔某一家自当全力以赴。只是崔某以为,青阳城中或有一家更能当此重任,不知大人可否容崔某禀明一二。”
“洗耳恭听。”
“崔某说的便是如今青阳余下的唯一一支陈氏,听闻其家主陈霖对园囿造林之事颇有钻研,府城东北处的漵园便是陈霖一手操持而建,其间植有许多珍奇林木,当真是令人称奇。”
“崔老爷所说的漵园下官曾去过,造园之技确是巧夺天工,园中林木也的确繁茂。”柳玄水缓缓道。
桓白一副了然神色,点了点头道:“眼下看来,倒确是这陈家更适合。罢了罢了,既有这术业专攻之人,本官这个外行人也不多指手画脚了,那这林木之责就予了陈家吧。”说着便端了杯回至座位,将那举了一圈的杯中酒慢慢饮了去。
崔逢向桓白一揖:“大人明鉴。”
齐侯平与卢纶听得这烫手的山芋终于丢了出去,而且还丢给了那陈氏剩下的独苗,心里都乐开了花,只是脸上却依然摆出一副未能为大人分忧的愧色。
桓白一边饮着那杯中酒,一边用余光将那三人的神色看进眼底,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随即轻轻落杯,接着道:“既然这林木之责已定,如今便剩下田庄、船舶、铁矿三项顶顶要紧之责了,想必三位家主也不好再将这青阳命脉推给那些小户小族了吧?”
齐侯平和卢纶立时一扫脸上愧色,正声道:“小人定不负大人之托。”
“就算各位家主想要推脱,本官也未必应允。交给其他人,本官不放心。”
田庄、船舶、铁矿的命脉之称是真,而这命脉带来的丰厚油水却也不假。
先说田庄。
大盛均田制与庄田制并行,庄田制下,地主官僚、功臣贵族可画私田、建田庄,雇佃农劳作。虽也有纳粮之税,可所纳之数不过所得的百分之一,于这些人而言不过太仓一粟。此前,青阳田庄几乎皆控于陈氏之手,而且陈氏还私自开垦了不少,且都未被纳入征粮亩数中。
大盛各府市面上的流通之粮都由司农监按照所需之数自粮仓拔出,并由司农监定价。陈氏便将那田庄之粮的一部分低价卖予粮庄,再由粮庄按照官府粮价卖出,陈家得其中五成之利,一来一回也能挣得不少。另一部分则卖予周边农田贫瘠的府县。如此一来,既省心省力,又挣得盆满钵满,田庄便成了一顶一的肥差。
再说船舶。
大盛开国之初,主君便下令修筑南北通航的运河——灵河,南起淮州广陵府,北至燕州青阳府,长达两千余里,与贯穿大盛东西的澜之江交汇而成大盛航运动脉。灵河所经各府设有都水台,掌船舶通行入关等事责,不过,各府船舶却都由民家供应,按照船舶规模和通行里数计算船舶租借之价,开具通行之证。
许多富商常年于运河之上往来,所载货物极多,所需船舶每每也都要最好的广福船。为了省却一些租借成本,许多商贾都会将些许货物或是从其他地方搜罗来的新奇玩意儿送给供应船舶之家。
不过,因灵河是南北通航,每逢入冬至来年初春的小半年时间里,宁州以北的河段便会进入冰封期。因此,北段沿线供应船舶的民家将会有小半年陷入营收停滞期,家中一应供给便大都靠着平日的积攒。
最后是铁矿。
铁矿一向是大盛最重的矿石资源,其间缘由自当是那锻造兵器之材用。青阳拥有大盛最大规模的铁矿之一,故而其对于青阳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由于事关军事之重,因此,朝廷特在拥有矿产的各府专设冶司,由工部直接统辖。
冶司以管理督察为职,具体的开采冶炼则由民家承担。不过,因那一应开支皆由冶司负责,故而冶司便成了工部最为富庶的官署,每每拨给承责民家的资费也都相当可观。
于是,在这和乐融融的氛围中,桓大人将这青阳命脉十分郑重地交托于崔家、齐家和卢家。崔家自然是得了田庄,齐家和卢家则分别得了船舶和铁矿。
既达成所愿,又顺便摆了陈氏独苗一道,三位家主齐齐起身举杯向座上三位大人躬身一拜,以表举全家之力保青阳命脉无虞之心。
一席宴罢,满堂散尽,三位大人却未尽酒兴,便又叫来伙计上了一壶更烈的酒。
三人迎着一弯弦月推杯换盏,银光泄于那杯中,荡漾着浓烈酒香,于这满堂空寂之中,于这无声风浪过后。
桓白举筷向柳玄水笑道:“大人若再敬下去,这满桌佳肴便要冷透了。”说着便夹了一块糖醋荷藕,“听说醉仙居是青阳盛名在外的酒楼,这道糖醋荷藕更是招牌,本官实在馋得很,便先动这第一筷了。”
众人见桓大人动了筷,便也各自举了筷。一时杯盘交击声纷起,有人津津有味,有人食不知味,有人一心于那神仙滋味之间,有人欲要于那神仙滋味间翻出更诱人的花样。及至那神仙滋味将尽时,酒楼伙计又为各位宾客呈了一盅汤。盅盖揭开,便闻得清香扑鼻,再一看,就瞧见那缀着一点红的青白汤。
柳玄水用汤匙舀了一勺,道:“二位大人,此为青箬红枣汤,乃以西泠关箬竹叶和沧县金丝枣为材,需得熬制半个时辰才能有此清甜之香。此汤最是解腻养身,是青阳独有的名肴,二位大人可要仔细尝尝。”
唐风棣闻言便迫不及待地将盅盖揭开,满满一勺及要入口时,手上却顿了一顿:“前段时日在平沧府正好赶上金丝枣成熟,满眼看去皆是片片深红,那一城枣香,当真是闻之难忘,柳大人今日这一盅汤可算是解了本官的思栆之情了。”
正在唐大人发思栆之幽情时,桓大人已然付诸了实践,及将那盅汤喝毕,脸上便露出一副似是品了人间至味的神色,称赞道:“果然极品。”随即又将目光转向这一桌人,“本官前几日恰是自西泠关入青阳,那一路景色当真是极好。虽已入了秋,却是半分萧索都未显得。只是如此瞧过,也便想象的到那盛夏之季的郁郁苍翠了。”
柳玄水应道:“大人此话说的是,青阳虽处燕州北地,林木生长的却比别处都要好上许多。”
桓白凝眉思索半晌,而后向崔逢、齐侯平和卢纶道:“想来三位家主也定然见过那奇峰罗列而布苍林的美景?”
眼前这一盅汤虽是青阳名肴,可对他们三位世家家主来说,却也不过是平常之物,于是各自也便没将那名肴动过半分,只一心听着几位大人的谈话。
崔逢明知今日的宴席不单单是为这二位大人接风洗尘,可至这宴席之末,都不见正事,便一心盘算着如何启了话头,故而听了方才桓白的那句话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齐侯平是个最没主意的,只管看着崔逢的意思行事说话,便也陪着笑,什么话都不说。
卢纶见那二位都不开口,觉得将桓大人独自晾在那儿确实不好,于是脸上堆着笑容,开口道:“启禀大人,小人长于这青阳府,自然能时时得见那景致。不过却总是走马观花一般,方才听得大人如此说,倒真觉得那景致难得。”
桓白笑意盈盈看向卢纶,取了酒壶一边给自己斟酒,一边道:“景致难得,更要好好守着方能长久。”接着又看向柳玄水,“柳大人,听闻青阳林木的采伐护养事宜都属司工监?”
“确是如此。不过司工监也只行监管之责,具体事宜皆承包给青阳民家。”
桓白“哦”了一声,一副恍然神色,随即一手举酒杯,一手执酒壶,起身踱步至卢纶身侧。这一番动作直吓得卢纶一哆嗦,及要起身时却被桓白越过他肩头替他斟酒的胳膊虚压着动弹不得,只得连声道:“大人使不得,使不得……”
“使得,使得。”桓白语带笑意,及将酒添满后,便放下酒壶,将卢纶的杯子端起向他一送,卢纶忙接了过去,小心捧着。
桓白站在三位家主身后缓声道:“三位家主的状子,本官都看得了。家主们一心为青阳,桓某自然不能误了各位的一番心,陈氏留下的这堆烂摊子也着实需要世家大族来接手。”
及在那三人身后走了一回,桓白方又行至卢纶面前,将手中杯向卢纶一举。
“眼下,这第一个烂摊子便是林木之责了。卢老爷既然也觉得那山林景致难得,不如便由你卢家承了这责?”
卢纶颤颤巍巍捧着手中杯,脑中一空。
虽则这青阳林木确是较别府更盛更茂,可这采伐护养林木的差事却也是极差极劣。不消说这一干事宜既费心又劳力,只说那司工监每年拨的银两,只少不多。因此,只有贴钱的份儿,没有赚钱的道儿。
此前这差事便是被陈氏的一支小族包了去,那家原以为能从里面捞点东西,谁曾想越捞越亏,越捞越穷,却因那三年的契约始终脱不得身,最后将一家上下生生拖垮。
卢纶捧着酒杯,准确的说应该是紧紧攥着,不过那杯中酒液却仍止不住地向外溅。他闭着眼,咬着牙挤出了一句话:“启禀大人,小人家中确无擅长林业事宜之人,这林木之责怕是担待不起。”
话出口后,卢纶才敢睁了一分眼,只等着大人降罪,却不想身后那人只将自己手中的酒杯抽出放到桌上,而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轻轻掷出四个字:“无妨无妨。”
接着,桓白又移步到齐侯平身侧。
齐侯平虽是个最没主意的,却是个最有眼色的,立马自己斟了酒,在桓白还未停步时便已起了身,躬身一揖赔笑道:“启禀大人,林木之责确是重大,小人一家恐负大人所托。”
桓白依然如方才一般抛了四个字:“了解了解。”
崔逢及听了方才桓白与柳玄水的一番话,便已猜得了几分意思,只起身向桓白一揖,却并未推辞。
“启禀大人,崔家自当愿为青阳尽心竭力。林木之责确系重大,不可轻忽,若大人吩咐,崔某一家自当全力以赴。只是崔某以为,青阳城中或有一家更能当此重任,不知大人可否容崔某禀明一二。”
“洗耳恭听。”
“崔某说的便是如今青阳余下的唯一一支陈氏,听闻其家主陈霖对园囿造林之事颇有钻研,府城东北处的漵园便是陈霖一手操持而建,其间植有许多珍奇林木,当真是令人称奇。”
“崔老爷所说的漵园下官曾去过,造园之技确是巧夺天工,园中林木也的确繁茂。”柳玄水缓缓道。
桓白一副了然神色,点了点头道:“眼下看来,倒确是这陈家更适合。罢了罢了,既有这术业专攻之人,本官这个外行人也不多指手画脚了,那这林木之责就予了陈家吧。”说着便端了杯回至座位,将那举了一圈的杯中酒慢慢饮了去。
崔逢向桓白一揖:“大人明鉴。”
齐侯平与卢纶听得这烫手的山芋终于丢了出去,而且还丢给了那陈氏剩下的独苗,心里都乐开了花,只是脸上却依然摆出一副未能为大人分忧的愧色。
桓白一边饮着那杯中酒,一边用余光将那三人的神色看进眼底,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随即轻轻落杯,接着道:“既然这林木之责已定,如今便剩下田庄、船舶、铁矿三项顶顶要紧之责了,想必三位家主也不好再将这青阳命脉推给那些小户小族了吧?”
齐侯平和卢纶立时一扫脸上愧色,正声道:“小人定不负大人之托。”
“就算各位家主想要推脱,本官也未必应允。交给其他人,本官不放心。”
田庄、船舶、铁矿的命脉之称是真,而这命脉带来的丰厚油水却也不假。
先说田庄。
大盛均田制与庄田制并行,庄田制下,地主官僚、功臣贵族可画私田、建田庄,雇佃农劳作。虽也有纳粮之税,可所纳之数不过所得的百分之一,于这些人而言不过太仓一粟。此前,青阳田庄几乎皆控于陈氏之手,而且陈氏还私自开垦了不少,且都未被纳入征粮亩数中。
大盛各府市面上的流通之粮都由司农监按照所需之数自粮仓拔出,并由司农监定价。陈氏便将那田庄之粮的一部分低价卖予粮庄,再由粮庄按照官府粮价卖出,陈家得其中五成之利,一来一回也能挣得不少。另一部分则卖予周边农田贫瘠的府县。如此一来,既省心省力,又挣得盆满钵满,田庄便成了一顶一的肥差。
再说船舶。
大盛开国之初,主君便下令修筑南北通航的运河——灵河,南起淮州广陵府,北至燕州青阳府,长达两千余里,与贯穿大盛东西的澜之江交汇而成大盛航运动脉。灵河所经各府设有都水台,掌船舶通行入关等事责,不过,各府船舶却都由民家供应,按照船舶规模和通行里数计算船舶租借之价,开具通行之证。
许多富商常年于运河之上往来,所载货物极多,所需船舶每每也都要最好的广福船。为了省却一些租借成本,许多商贾都会将些许货物或是从其他地方搜罗来的新奇玩意儿送给供应船舶之家。
不过,因灵河是南北通航,每逢入冬至来年初春的小半年时间里,宁州以北的河段便会进入冰封期。因此,北段沿线供应船舶的民家将会有小半年陷入营收停滞期,家中一应供给便大都靠着平日的积攒。
最后是铁矿。
铁矿一向是大盛最重的矿石资源,其间缘由自当是那锻造兵器之材用。青阳拥有大盛最大规模的铁矿之一,故而其对于青阳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由于事关军事之重,因此,朝廷特在拥有矿产的各府专设冶司,由工部直接统辖。
冶司以管理督察为职,具体的开采冶炼则由民家承担。不过,因那一应开支皆由冶司负责,故而冶司便成了工部最为富庶的官署,每每拨给承责民家的资费也都相当可观。
于是,在这和乐融融的氛围中,桓大人将这青阳命脉十分郑重地交托于崔家、齐家和卢家。崔家自然是得了田庄,齐家和卢家则分别得了船舶和铁矿。
既达成所愿,又顺便摆了陈氏独苗一道,三位家主齐齐起身举杯向座上三位大人躬身一拜,以表举全家之力保青阳命脉无虞之心。
一席宴罢,满堂散尽,三位大人却未尽酒兴,便又叫来伙计上了一壶更烈的酒。
三人迎着一弯弦月推杯换盏,银光泄于那杯中,荡漾着浓烈酒香,于这满堂空寂之中,于这无声风浪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