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照慈犹记得,第一次见到桓白的那天也如今日一般。

    仲夏微风携清波飘曳入心,抛下日后情思无限。

    那时,哥哥随殷祜在京都城外的之罘山习武,有一回她偷偷跟在哥哥身后跑了去,只是好奇哥哥成日家的都在学些什么把戏。

    不曾想,却遇见了与哥哥一同习武的他。

    那一日,殷祜罚他从山下挑十担水上山。

    她跟在他身后,来来回回,将那条山路走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一遍,她将桓白拦在青溪旁,笑眼弯弯:“你叫什么名字?”

    桓白却不理会,只将她绕过仍旧埋头爬山。

    她却也不生气,只跟在他身后:“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叫桓白!”接着又跑到他面前再次将他拦下,认认真真道,“我记住你了。我叫戚照慈,是戚照冰的妹妹,你也要记得我!”

    桓白依旧一声不吭,再一次将她绕过。

    她却已称心遂意,于是只默默跟在他身后走完第二十遍。

    后来,每当哥哥去之罘山,她便黏在哥哥身后,给他们送饭送药,风雨无阻,如此这般整整两年。

    九年前,他金榜题名。

    那年她正值将笄之年,三年前那般天真的孩童之言如今在她心中却化作少女的情思萌动。

    于是只念着他的名字,一日复一日。

    后来听说他被点去了吏部,便常常去官衙寻他,哪怕为此挨了不少家法,跪了不少祠堂,哪怕她能觉察出,他对自己礼敬三分的态度间总藏了一分避之不及。

    他请辞吏部侍郎,出征乌楚的前一天,她跑去了军营。

    “桓白,我只问你一句,你心中可曾有我?”

    他只留给她一句话,一句她曾听了千次百次的话。

    “桓白只待戚姑娘作故友之妹,戚姑娘之意,桓白受不得。”

    “没关系,我会等你回来。”

    后来终等到他大捷,等到他回来。

    她锲而不舍,他仍如顽石。

    四年前,因外祖母念她,哥哥便送了她去洛州,直到去岁外祖母去世,她才回到京都,自然也知晓了那个女子的存在。

    未曾想,那样一个心如止水的人居然也会有风乱雨坠的一天。

    转过连廊,水阁已在遥遥后,她走到桓白面前将他拦下,一如过往许多年间那般。

    “阿慈只问大人一句,大人心中可曾有我?”

    桓白看着面前的女子,明媚骄傲却真诚热烈,这是从他第一次遇见戚照慈时就生出的念头。那样一团火跟在他这个冰块身后来来回回二十遍,却始终未被熄灭,依旧烧得热烈,直至此刻。

    “桓白已有心悦之人,还请戚姑娘不要在桓白身上浪费时间了,愿戚姑娘早日觅得良人。”

    明知结果,却仍不甘心。

    戚照慈将拦在桓白身前的手落下,扬起脸看向他,一字一句道:“我心悦于你,便要你知晓。”接着她让出路,向桓白施了一礼,“戚照慈从不失信于人,这就不耽误桓大人了,请。”

    “戚姑娘保重,桓白告辞。”

    风拂帘动,将那人背影渐渐模糊,她干脆利落地将眼角一滴擦去,回身却见一人于连廊那侧低着头,不知是要向后退还是向前行。戚照慈知道那人定撞见了方才她与桓白说的那一番话,于是只向那人唤道:“崔仪如,你过来。”

    “戚姑娘。”

    “是去见父亲了么?”

    “去向老师请教了一些问题。”

    “那我也向你请教些问题可好?”

    “姑娘请说。”

    “我想知道,展柔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崔仪如自来到京都便得了戚峯青眼,虽已官至礼部尚书,却依旧跟在戚峯身边学习。他比戚照慈大不了几岁,而戚照慈也向来不端着丞相之女的架子,两人便只以友相称。

    方才他远远便瞧见了那两人,他自也是知晓戚照慈的心事,于是便停了步,却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在那儿等着。桓白离开后,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时便见她唤他过去。

    崔仪如垂首道了一句:“待人有礼,行事有度。”

    “我问的是,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子’,你可还明白?”

    眼见崔仪如面露难色,戚照慈只摆了摆手,叹了口气:“算了算了,大概你也答不出来。”

    崔仪如很少见到戚照慈这般模样。他认识的戚照慈恰似那满城朱槿,时时处处都是那般明艳动人,很少有如眼前一般的失落神色。

    “我虽然不知道展柔是个怎样的女子,但却知道戚照慈是个怎样的女子。”崔仪如淡淡道,而后从未如此刻一般大胆地看进面前女子眼中,“戚照慈,是很好很好的女子。”

    那般认真的眼神映在她眸中,似也染了几分她的热烈。戚照慈一时晃了神,却只转开眼去,正声道:“我当然知道我很好。好了好了,我有些累了,先回去了。”话还未说完,她便匆匆离了这廊影回环。

    “我又何尝不是像你一般。”

    廊上那人的声音若有似无,溶进暮色薄光。

    ***

    五月初七,浔清苕溪畔。

    柳仁和谭元修原本准备昨日就返程,结果却被桓二公子一连通地忽悠到了这里。寻了间驿站落脚后,两人便跟着桓司一路行到这溪水之畔。

    “二公子打算在这儿待多久?”柳仁只一心赶回饶州,也便顾不上赏这眼前美景,只向桓司问道。

    桓司摇着扇子慢悠悠环顾这眼前胜境,道:“此处风景甚佳,柳公子如何这般心急。”而后挥袖收扇,用扇柄轻敲掌心,“自然是要待上三日才可尽意。一日赏景,一日品茶,一日静坐,才当不负此番苕溪之行啊!而且,我也能多收集些此处的人情风土,回去讨的赏才更多,不是么?”

    柳仁见桓司安排的明明白白,也便只好收拾了心思,跟在桓司后面赏风景,走了一段才又和身侧同样如他一般无心于此的谭元修道:“认识谭统领也有些时日了,却还不知统领是哪里人?”

    “谭某便是浔清人。”

    “怪不得统领对浔清府城甚是熟悉,那这几日统领也可一解乡情了。”

    “确实有许多年都未曾回来了。”

    “前几日一直未得空闲时候,统领也没机会回家看看。”

    “我在浔清已无家人,早年遇着洪灾,幼弟幼妹被冲走了,父母前两年也得病去世了。”

    “抱歉,是柳仁唐突了。”

    谭元修只一笑:“不妨事,柳公子不必挂怀。”而后又向柳仁问,“听说公子此次随展大人往饶州是令尊之意?”

    “是,父亲想让柳仁跟着大人学习。”柳仁转而一笑,想起那数百里之外的女子,此时充盈心头的却不是那儿女情长,“我虽是男子,但若真论起来,却远不及展大人万分之一,当是自愧不如。”

    “谭某读的书虽然不多,却也懂得一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想来令尊再见公子时,也定会对公子刮目相看。”

    桓司听着身后两人这番话,只回身笑道:“看来这趟苕溪之行真没安排错,赶明儿回了饶州,也定能让展大人对咱们刮目相看。”

    夜色没了远山时,三人才回到驿站。

    柳仁和谭元修两人刚要回屋却又被桓司连哄带骗拉到了后院。

    半刻后,两个人站在一旁看桓二公子慢条斯理地搭火堆,待到火堆搭好后,桓二公子不知又从哪里变戏法似的变出了三条鱼。

    “养鱼、做鱼、吃鱼乃人生一大乐事。眼下条件有限,只能烤鱼了,二位宽待。”桓司一面说,一面开始分鱼。

    于是三人围着火堆,烤鱼。

    “此前在沁园就尝分得二公子烤的鱼,味道极好,没想到今日在这苕溪也能吃上。”柳仁道。

    桓司只一边将鱼翻着面,一边点头应着:“柳公子真是我桓司的知音,赶明儿回了沁园,我再替公子多烤几回。”

    见自己的鱼烤的差不多后,桓二公子便起身去指导其他两个人,看那架势倒真有几分老师傅的样子。烤了大半天后,焦香味、鱼鲜味渐次溢出,桓二公子十分认真地检查了一遍两个徒弟的鱼,方才点头许可:“可以开吃了!”

    三人饱腹之后,夜已更沉了些,桓二公子却仍意犹未尽,只是耐不过其余两人早已累的眼皮打架,只好提醒:“明日可是重中之重,二位千万不能迟到。”

    “一定一定。”

    桓二公子得了两人的肯定答复后才安安心心回了屋。

    终是白驹过隙,三日已至。

    临行那日,桓二公子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才算登上了回饶州的马车。

    回到蕲章的那日是五月十三。

    三人刚踏进沁园,便看见甘生正挎着一只篮子摘枇杷。

    “看样子,你这身体是好利索了。”桓司走到甘生身侧,从篮中取了一只枇杷用手绢擦净,咬了一口,“甜!”

    甘生回身将篮子递给一旁的展柔,向那三人道:“那还不是要托各位大人、公子们的福,才将这病祟驱走了。”

    “鱼祖宗们可还好?”

    “二公子放心,它们这几日过的可是神仙日子,别提多滋润了!”甘生眼珠滴溜溜一转,而后笑道,“想来味道也不会错。”

    桓司先赏了甘生一个脑崩儿,接着便露出几分愁色,几分惋惜:“那也只好委屈它们一回了。”而后转眼向其余几人道,“不若今晚几位便来栖子阁,咱们摆上一回全鱼宴。一则,贺甘生大病痊愈,二则,也算为我们接风洗尘了。”

    几人点头应了后,桓司一拍脑袋又向展柔道:“也该请上知府大人才对,还要多谢他这些日子的款待。”

    入夜,栖子阁水塘边,五人围坐一桌,看着眼前清一色的鲫鱼,又听见一声:“最拿手的鲫鱼粥来喽!”

    桓司坐到桌边见那五人只盯着满桌吃食,却不动筷,,眉头沉了沉,试探道:“可是不合胃口?”

    展柔便举了筷,向桓司道:“只是没想到,一条鲫鱼竟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想来各位恐怕也和展柔一般看花了眼去。”

    “是是是。”其余几人皆附和道。

    桓司看着眼前的清蒸鲫鱼、红烧鲫鱼、鲫鱼豆腐羹、鲫鱼肉圆、拔丝鲫鱼、鲫鱼粥,挥手一笑:“若论其他事情,我是拿不出手的。可要论起做鱼这一件事,我倒还敢说一句‘只牛刀小试尔’。”

    “我这老棺材今日可要好好尝尝桓公子的手艺。”

    邱逢萍还未动筷便先倒了一杯酒饮下。

    桓司起身给邱逢萍盛了一碗粥,道:“大人莫要贪杯,粥最养胃,大人还请先品鉴一回,看看我做得如何。”

    邱逢萍接过粥碗,舀了一勺吹了吹,品尝的模样十分认真。

    “劈鲜!”邱逢萍操着一口蕲章话赞道,“鲜!桓公子手艺了得!”

    “有大人这句话,桓司日后回了京都可要好好显摆显摆,那群公子哥的舌头也该寻个郎中好好瞧上一回。”

    “哎呀,忘记了!”正埋头挑鱼刺的甘生忽然抬头,一面说,一面将手擦净,从怀中取出两封信分别递给桓司和柳仁。

    展柔看向那两人道:“你们回来的倒也巧,这信也是昨日前后脚到的。”

    两人拿到信后,一个满脸愁云,一个满脸欢喜。

    桓司看过后只将信压到碗下,愁眉苦脸地向邱逢萍道:“桓司又要麻烦您了。”接着指了指那碗底的信,“方会馆如今还缺些饶州寺观的典籍,改日我想去储章阁寻一些,到时还请大人再帮我递个文书。”

    “一定一定。”

    甘生见柳仁将那信收回了袖中,便道:“柳兄弟不看么?”

    柳仁摇摇头:“不急,等会儿再看。”

    方才,甘生将柳仁那满面喜色看了个清楚,此刻听着这般回答以为他是不好意思,故而只把眼神瞟向柳仁,幽幽道:“可是你那位心上人来的信?”

    柳仁把脸涨得通红,连忙解释:“是长姐的信。”

    “姐姐来的信,自然是要欢喜的,甘生可别开柳公子的玩笑了。”桓司说着便替甘生夹了只鱼头,让他堵上嘴巴。

    甘生瞧着柳仁那般窘蹙模样,也觉得自己方才话说的有些多,便只默不作声地继续埋头吃鱼。

    及将这一席鲜美品罢,众人便散了去。

    展柔才回到晚香堂不久便闻得敲门声,推门却见是柳仁。此刻他正拿着方才那封信,只是脸上的喜色早已不见。

    “可是出了什么事?”

    “姐夫说长姐前两日受了风寒,病了这两日也未见好转,又一心挂念我,所以想让我回趟京都。”

    展柔接过信看了一遍向柳仁道:“你也出来一个多月了,柳姐姐定是极挂心的,想来见了你,柳姐姐也能好得快些。”

    见柳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只又道:“饶州最难的关已过去了,你只安心回去便好。”

    “好。”

    第二日晌午,甘生抱着包袱向展柔挥泪:“姑娘,我若现在回去了,公子不得把我扒层皮!”

    展柔笑眯眯赶着甘生上车:“你若现在不回去,不用你家公子,我也可以。”

    甘生抱着包袱为自己的悲惨命运泪眼汪汪。

    才赶来的桓司将一包鱼干塞到甘生手里:“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一路吃着我亲自烤的鱼干,赏着美景回家,岂非仙境之乐?”接着,桓二公子便将甘生和柳仁一把塞到了马车上。

    车影渐远时,桓司见展柔只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道:“姑娘是不是也想回去了?”

    展柔转回目光,淡淡应了一句:“自然是想的,不过能在此地多留些日子也是好的。”

    “是啊,既来之则安之,我与姑娘皆是奉命来此,去或留自然也由不得自己。”

    正说时,便见欧阳崧从街角走过:“展大人,袁指挥使有情。”

    桓司向展柔一揖:“桓司就不打搅大人了,正好我也要去储章阁,这便告辞了。”

    ***

    袁继周今日仍是素衣白裳,只不过案上的西山白露已换作了乌梅饮。

    “袁某送去的药可还好用?”

    “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袁继周只是一笑,而后将案上的一封信让欧阳崧呈给展柔。

    “大人之言也当此效。”

    展柔接过信看去,便见是左军都督姚致的手信,信中所言大体便是允了饶州军商山营驻扎一事,又略表了一番同袁继周尽释前嫌的意思。

    展柔将信收好送还给欧阳崧,向袁继周道:“轻重利弊,二位大人自然衡量得清,展柔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接着,她起身向袁继周施了一礼:“想来大人也知展柔此番前来饶州的目的为何,如今的饶州军已非往昔可比,倘若真到了最坏境地,饶州一线便拜托指挥使和饶州军的弟兄了。”

    袁继周起身回施一礼:“袁某身为饶州都指挥使自当竭尽全力,还请大人放心。”

    从袁府出来后,展柔直奔向邱府,才进院子就闻得一阵苦涩,待到进了正堂便看见邱逢萍正端着碗,表情十分痛苦。

    “邱大人,您这是……”

    邱逢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老了老了,喉死宁诶,瘟猪寻水。”说完便将那苦药一口干了又猛灌了一碗白水。

    “大人日后还是注意点好,喝这一碗药也要遭不少罪。”

    邱逢萍缓了半刻才缓过劲儿来,这才向展柔道:“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展柔过几日想往各府走一趟,所以也想向大人讨一份文书,去储章阁寻些方志舆图。”

    邱逢萍挤了挤眼睛,慢吞吞道:“文书倒是不难,只不过……大人如今去了怕是也寻不得什么了。”

    “这是为何?”

    “桓二公子虽则在蕲章满打满算待了不到半个月,前前后后却将那储章阁跑了不下十回,每回都是抱了一堆舆图典籍出来才肯罢休。大人若想寻,不如直接去找桓二公子。”

    果如邱逢萍所说,展柔将那储章阁翻了大半日还是两手空空,于是只得敲开了栖子阁的门。

    “姑娘可是来找桓司寻宝贝的?”

    桓司一面取了鱼食出门,一面向展柔道。

    展柔跟着桓司走到水塘边,应道:“听说二公子寻了不少方志舆图,展柔想向二公子一借。”

    鱼食入水,塘中便是一阵汹涌,桓司却未直接应去,只是问:“姑娘可是要离开蕲章了?”

    “是。”

    “饶州虽不算大,可若想都走上一回也需得一个多月,姑娘可要辛苦了。”桓司将最后一把鱼食洒下,转身向展柔笑道,“能助姑娘一臂之力,是桓司的荣幸,姑娘请。”

    “多谢。”

    不见不知,一见却是叫人不得不感叹,这屋子分明已成了另一个储章阁,满眼看去皆是方志、舆图。

    “姑娘慢慢看,任挑任选。”

    桓司从桌案上随便拣了一本书走到窗边坐下,只留展柔一人于浩瀚间摸索。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展柔看着她精挑细选出的两本书和三幅图满意地点了点头。

    “二公子,我选好了。”

    桓司闻声便放下了书走来,将展柔挑出的方志舆图看了一遍,道:“姑娘挑书的眼光可真毒,尽将我这儿最好的选走了。不过,言出如山,桓司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展柔多谢公子。”

章节目录

乌水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辛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辛厄并收藏乌水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