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头猪
回到家,喻自乐。就从系统处兑换出烧碳教程,仔细地抄写下来,然后折好揣进兜里。
然后出门准备问一下方大嫂哪里有棉花卖,正好遇见一群妇女背着竹篓结伴出行。
“喻小哥要买棉花?正好,我们也准备进城去买一点置办冬衣呢,一起去吧。”
嫂子们十分热情,喻自乐就算想去县城也得和她们同一条路,实在是拒绝不了。
众人走在路上,聊的也是一些家长里短,互相交换一下自己得到的消息,比如哪家的米粮便宜,哪家买布会送布头。除了衣食住行,就是说起自己或别家的年轻儿女,保媒拉纤的。
喻自乐跟在后面不说话,话头还是不可避免的绕到他身上。
“喻小哥家里订了亲吗?”一个面生的大嫂亲切问道。
喻自乐摇了摇头,完全没有一般年轻人谈论起亲事时害羞的样子。“没有,我还不着急,还是先考一个功名再想这些事罢。”
“那你一直考不上就一直不议亲啦?”她不依不饶地问。
众人具是望过来,喻自乐小时在这一片是有点神童的名声在的,只是运气实在不好,到如今都没考上。可任何科举的读书人都不会想听见自己“一直考不上”的。
她打了打自己的嘴:“害,瞧我这张嘴,嫂子是关心你。”
“考不上不是让好人家的女儿跟着我受苦么。”
喻自乐说完再不加入她们的话题,一行人就这样进了城。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喻自乐脚心微微发痛,心中懊悔不该和她们一起出门,没一个肯坐牛车的,连同自己也不好意思坐车。
“嘿呦!悄悄那里做什么这么热闹呢?”
“李大嘴你嗓门真大,我看你应该叫李大嗓子才对。”方大嫂揉了揉耳朵,对之前那个女人抱怨道。
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何况还是不要钱的热闹。
时间还早,一众人等便朝那边挤了过去。喻自乐还等着和他们一起买棉花,只能跟了过去。
人群中心是一个小男孩跪在地上,旁边趴了一头猪,脖子上系着草绳,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这卖猪啊?”
“小河村方家的。”立刻有知情人接声道,“是方豆腐的小儿子,方豆腐死了,他们家里闹分家,闹得可大了。”
“怎么说?”
“这个小儿子是后面接进来的继母生的,前面两个儿子都大了,怎么容得下这不是一个娘胎里的来分家产呢?就把他们母子俩分出去了,就只分了这头猪呢。”
“他们母子能同意?”路人不可置信。
“不同意?方豆腐这个做软豆腐的,心倒是硬,早早就写好了遗嘱,不这么分不行呐。”
说话的人撇了撇嘴,显然对方家人的行为十分鄙视。
众人听罢唏嘘不已,只是跪在地上的小男孩一直没有抬头,这些不要钱的同情,这些天他听过太多了。
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问:“你这猪怎么卖?”
“一两半银子。”
“太贵了,你这猪看起来就五十斤,还病殃殃的,最多一两银子。”
周围人也跟着点头,“是啊,一头成猪也才卖二两银子。”
小男孩紧紧捏住手中的草绳,倔犟道:“一两半,不讲价。”
两人僵持不下,穿着黑红色制服的衙役提着木棍冲过来。
“都聚集在这里干嘛,散了散了!”
喻自乐进城来几次,还是第一次见他们在城中维持秩序,不由得好奇地多看两眼。
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想和官家打上一点交道的,众人纷纷散开。方大嫂也扯着喻自乐的衣裳道:“走吧走吧,别看热闹了。”
衙役也不是很想大清早巡街,谁让新县令刚刚到任呢,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做好自己的职责,火烧到他们头上来了怎么办?
那个买猪的中年男人似乎和衙役相熟,站在小男孩面前一动不动。
“你卖不卖?不卖我可走了,你不急用钱也不会卖猪,可要想好了,我走了,你在这里卖一天也不一定买得掉。”
他十分自若地摸了摸胡须,小男孩脸上露出纠结又痛心的表情。
“我买!”喻自乐跨出一步大声道。
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喻自乐在袖子中掏了掏,拿出两块银子,是刚从系统那里兑换的。
“我出一两半,你卖不卖?”喻自乐将两块银子往前一递,小男孩立刻从地上站起身。他跪得太久,身体还有些摇摇晃晃,喻自乐连忙扶住他,也顾不上他身上脏不脏。
中年男人重重的哼了一声,甩袖离去。
“这里是二两,你愿不愿意和我走一段,到了店家了我给你拿剪子剪一半下来。”
“嗯。”小男孩点了点头,一只手牵住喻自乐的衣摆,一只手牵着草绳。他怕喻自乐跑丢了。
“小喻,你这,怎么买了一头猪?”方大嫂眼睛瞪得极大,其余几位嫂子也是十分惊讶的模样。
喻自乐憨憨一笑,想突然意识到自己大手大脚,后悔却来不及的孩子。
“一下冲动就买了,不过方嫂子你放心,我不会养在家里的。”
不养在家里还能养在哪儿?方嫂子心中疑惑却也没说。
一行人朝着巷子里的棉花坊走去。
身后的拐角出站着两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人,身上的衣服虽然朴实无华,他们的皮肤却是白皙光滑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
一人望着喻自乐离去的方向点了点头:“看来青山县还是有好苗子的,至少心地纯善。”
喻自乐倒也没那么善良,他买下这头猪,一方面是看这个孩子可怜,另一方面,是他想吃猪肉了,天天吃羊肉,羊膻味好像把他腌透了。他要养不吃人产生的污秽长大的猪!
至于养在哪里?他想去张秀才家试试,猪饲料不用他们出,只用帮自己照顾,到时候分一半给他们,想来他们会愿意。
到了弹棉花的地方,喻自乐先找主家接了剪子和小秤,将银子铰好,回到院子里,发现小孩正死死地抱住猪头。
“不能吃,吃了会死的。”
猪又听不懂他说的话,使劲地朝墙角的一堆废渣拱,嘴里不停的咀嚼。
喻自乐上前搭把手,才把猪拉住。
“这是什么东西?”
“棉籽壳。”店老板走到他身边,实在是这只猪哼哼的声音太大,想不引起他的注意都不行,“是棉籽榨油之后剩下的渣滓,我们有时候留下引火。”
“这个猪能吃?”
“不能,家畜吃多了会死的。”
喻自乐在心中询问系统:【棉籽壳能喂猪吗?】
【能。】
【怎么喂?】喻自乐立刻兴奋起来,要是能喂猪,他养猪的成本就要降低一大截了。
【宿主可以用奖励兑换。】
这是他这些天积累下来的最后一个奖励了,兑换了书籍今天就不能买什么东西了。可是想到香喷喷的红烧肉,喻自乐立刻同意。
【已经解锁棉籽壳制备饲料教程。】
“这个怎么卖?我想多买一点。”喻自乐问道。
老板笑了笑:“这个东西不值钱,你要是想要全都送给你算了。”
“那哪里能买到大量的呢?”
“你去棉花村找榨棉籽油的收就行,他们哪里多得很呢。”
“棉籽油?谁要买棉籽油?”李大嘴听见声音立刻嚷道。
其他嫂子纷纷围过来:“喻小哥,可不能为了省钱买棉籽油吃呢,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喻自乐还没解释说自己不是买这个,她们的话题呀就跑偏了。
“买点回家点灯还不错。”
“哎呦,你家晚上还点灯呢。”
“之前码头那家卖菜的就用的棉籽油,被发现了抓住好一顿打呢。”
“是吗?我说那家怎么放那么多油呢……”
根本没人在意喻自乐的解释,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只有小男孩还盯着他。
哦,他还没给钱。
方明接过银子掂了掂,重量正正好,他将草绳松开,看一眼这个要花钱买没人要的棉籽壳的怪人,匆忙离开了。
喻自乐剩的钱不多,嫂子对着棉花一通讲价,他也占了便宜,和她们一样的价格买了。棉花不多,还得自己塞进衣服里,但是显得十分合群。大家都买这么点,都是自己家里做衣服。
背篓里塞着店家送的十来斤棉籽壳,手中牵着猪,到了大街上,喻自乐和她们告辞,去一趟书铺。
掩饰一下烧炭方法的来历,嫂子们想着早点回家,也就没跟着喻自乐。
喻自乐牵着猪,悠悠地在大街上走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开什么新奇的铺子,又买了一点麦麸碎米塞进背篓里。
他带着猪,回头率杠杠滴。喻自乐完全不怯,走在大街上,像在逛自己家后花园。
他从书铺门前经过,笑着和掌柜打招呼,一副十分熟稔的样子,实际上连书铺的门都没进。
出了城,只有自己一个人,终于可以坐牛车回去了,架牛车的大爷看他还带了一头猪,硬生生收了他两个人的价格。
回到村子里的第一件事,不是将烧炭的方子交给张家兄弟,而是安置这头猪。
然后出门准备问一下方大嫂哪里有棉花卖,正好遇见一群妇女背着竹篓结伴出行。
“喻小哥要买棉花?正好,我们也准备进城去买一点置办冬衣呢,一起去吧。”
嫂子们十分热情,喻自乐就算想去县城也得和她们同一条路,实在是拒绝不了。
众人走在路上,聊的也是一些家长里短,互相交换一下自己得到的消息,比如哪家的米粮便宜,哪家买布会送布头。除了衣食住行,就是说起自己或别家的年轻儿女,保媒拉纤的。
喻自乐跟在后面不说话,话头还是不可避免的绕到他身上。
“喻小哥家里订了亲吗?”一个面生的大嫂亲切问道。
喻自乐摇了摇头,完全没有一般年轻人谈论起亲事时害羞的样子。“没有,我还不着急,还是先考一个功名再想这些事罢。”
“那你一直考不上就一直不议亲啦?”她不依不饶地问。
众人具是望过来,喻自乐小时在这一片是有点神童的名声在的,只是运气实在不好,到如今都没考上。可任何科举的读书人都不会想听见自己“一直考不上”的。
她打了打自己的嘴:“害,瞧我这张嘴,嫂子是关心你。”
“考不上不是让好人家的女儿跟着我受苦么。”
喻自乐说完再不加入她们的话题,一行人就这样进了城。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喻自乐脚心微微发痛,心中懊悔不该和她们一起出门,没一个肯坐牛车的,连同自己也不好意思坐车。
“嘿呦!悄悄那里做什么这么热闹呢?”
“李大嘴你嗓门真大,我看你应该叫李大嗓子才对。”方大嫂揉了揉耳朵,对之前那个女人抱怨道。
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何况还是不要钱的热闹。
时间还早,一众人等便朝那边挤了过去。喻自乐还等着和他们一起买棉花,只能跟了过去。
人群中心是一个小男孩跪在地上,旁边趴了一头猪,脖子上系着草绳,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这卖猪啊?”
“小河村方家的。”立刻有知情人接声道,“是方豆腐的小儿子,方豆腐死了,他们家里闹分家,闹得可大了。”
“怎么说?”
“这个小儿子是后面接进来的继母生的,前面两个儿子都大了,怎么容得下这不是一个娘胎里的来分家产呢?就把他们母子俩分出去了,就只分了这头猪呢。”
“他们母子能同意?”路人不可置信。
“不同意?方豆腐这个做软豆腐的,心倒是硬,早早就写好了遗嘱,不这么分不行呐。”
说话的人撇了撇嘴,显然对方家人的行为十分鄙视。
众人听罢唏嘘不已,只是跪在地上的小男孩一直没有抬头,这些不要钱的同情,这些天他听过太多了。
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问:“你这猪怎么卖?”
“一两半银子。”
“太贵了,你这猪看起来就五十斤,还病殃殃的,最多一两银子。”
周围人也跟着点头,“是啊,一头成猪也才卖二两银子。”
小男孩紧紧捏住手中的草绳,倔犟道:“一两半,不讲价。”
两人僵持不下,穿着黑红色制服的衙役提着木棍冲过来。
“都聚集在这里干嘛,散了散了!”
喻自乐进城来几次,还是第一次见他们在城中维持秩序,不由得好奇地多看两眼。
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想和官家打上一点交道的,众人纷纷散开。方大嫂也扯着喻自乐的衣裳道:“走吧走吧,别看热闹了。”
衙役也不是很想大清早巡街,谁让新县令刚刚到任呢,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做好自己的职责,火烧到他们头上来了怎么办?
那个买猪的中年男人似乎和衙役相熟,站在小男孩面前一动不动。
“你卖不卖?不卖我可走了,你不急用钱也不会卖猪,可要想好了,我走了,你在这里卖一天也不一定买得掉。”
他十分自若地摸了摸胡须,小男孩脸上露出纠结又痛心的表情。
“我买!”喻自乐跨出一步大声道。
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喻自乐在袖子中掏了掏,拿出两块银子,是刚从系统那里兑换的。
“我出一两半,你卖不卖?”喻自乐将两块银子往前一递,小男孩立刻从地上站起身。他跪得太久,身体还有些摇摇晃晃,喻自乐连忙扶住他,也顾不上他身上脏不脏。
中年男人重重的哼了一声,甩袖离去。
“这里是二两,你愿不愿意和我走一段,到了店家了我给你拿剪子剪一半下来。”
“嗯。”小男孩点了点头,一只手牵住喻自乐的衣摆,一只手牵着草绳。他怕喻自乐跑丢了。
“小喻,你这,怎么买了一头猪?”方大嫂眼睛瞪得极大,其余几位嫂子也是十分惊讶的模样。
喻自乐憨憨一笑,想突然意识到自己大手大脚,后悔却来不及的孩子。
“一下冲动就买了,不过方嫂子你放心,我不会养在家里的。”
不养在家里还能养在哪儿?方嫂子心中疑惑却也没说。
一行人朝着巷子里的棉花坊走去。
身后的拐角出站着两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人,身上的衣服虽然朴实无华,他们的皮肤却是白皙光滑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
一人望着喻自乐离去的方向点了点头:“看来青山县还是有好苗子的,至少心地纯善。”
喻自乐倒也没那么善良,他买下这头猪,一方面是看这个孩子可怜,另一方面,是他想吃猪肉了,天天吃羊肉,羊膻味好像把他腌透了。他要养不吃人产生的污秽长大的猪!
至于养在哪里?他想去张秀才家试试,猪饲料不用他们出,只用帮自己照顾,到时候分一半给他们,想来他们会愿意。
到了弹棉花的地方,喻自乐先找主家接了剪子和小秤,将银子铰好,回到院子里,发现小孩正死死地抱住猪头。
“不能吃,吃了会死的。”
猪又听不懂他说的话,使劲地朝墙角的一堆废渣拱,嘴里不停的咀嚼。
喻自乐上前搭把手,才把猪拉住。
“这是什么东西?”
“棉籽壳。”店老板走到他身边,实在是这只猪哼哼的声音太大,想不引起他的注意都不行,“是棉籽榨油之后剩下的渣滓,我们有时候留下引火。”
“这个猪能吃?”
“不能,家畜吃多了会死的。”
喻自乐在心中询问系统:【棉籽壳能喂猪吗?】
【能。】
【怎么喂?】喻自乐立刻兴奋起来,要是能喂猪,他养猪的成本就要降低一大截了。
【宿主可以用奖励兑换。】
这是他这些天积累下来的最后一个奖励了,兑换了书籍今天就不能买什么东西了。可是想到香喷喷的红烧肉,喻自乐立刻同意。
【已经解锁棉籽壳制备饲料教程。】
“这个怎么卖?我想多买一点。”喻自乐问道。
老板笑了笑:“这个东西不值钱,你要是想要全都送给你算了。”
“那哪里能买到大量的呢?”
“你去棉花村找榨棉籽油的收就行,他们哪里多得很呢。”
“棉籽油?谁要买棉籽油?”李大嘴听见声音立刻嚷道。
其他嫂子纷纷围过来:“喻小哥,可不能为了省钱买棉籽油吃呢,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
喻自乐还没解释说自己不是买这个,她们的话题呀就跑偏了。
“买点回家点灯还不错。”
“哎呦,你家晚上还点灯呢。”
“之前码头那家卖菜的就用的棉籽油,被发现了抓住好一顿打呢。”
“是吗?我说那家怎么放那么多油呢……”
根本没人在意喻自乐的解释,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只有小男孩还盯着他。
哦,他还没给钱。
方明接过银子掂了掂,重量正正好,他将草绳松开,看一眼这个要花钱买没人要的棉籽壳的怪人,匆忙离开了。
喻自乐剩的钱不多,嫂子对着棉花一通讲价,他也占了便宜,和她们一样的价格买了。棉花不多,还得自己塞进衣服里,但是显得十分合群。大家都买这么点,都是自己家里做衣服。
背篓里塞着店家送的十来斤棉籽壳,手中牵着猪,到了大街上,喻自乐和她们告辞,去一趟书铺。
掩饰一下烧炭方法的来历,嫂子们想着早点回家,也就没跟着喻自乐。
喻自乐牵着猪,悠悠地在大街上走了一圈,看看有没有开什么新奇的铺子,又买了一点麦麸碎米塞进背篓里。
他带着猪,回头率杠杠滴。喻自乐完全不怯,走在大街上,像在逛自己家后花园。
他从书铺门前经过,笑着和掌柜打招呼,一副十分熟稔的样子,实际上连书铺的门都没进。
出了城,只有自己一个人,终于可以坐牛车回去了,架牛车的大爷看他还带了一头猪,硬生生收了他两个人的价格。
回到村子里的第一件事,不是将烧炭的方子交给张家兄弟,而是安置这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