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微凉的长风卷过嫩草,清新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月光铺洒于九曲的浅河中,像珠屑缓缓下沉,莹莹然的河道彷如素练。
铁蹄踏下,湿泥飞溅,呼吸之间骊骒已过三丈,马鬃飞如乌云。
马上的女子英姿卓卓,且看她轻装一袭,发束红绳三段,上着白棕裘长袍,腰系花色豹尾皮毛,右戴银缂丝绿宝石匕首,下穿被烧坏的圈金丹红长裤,左足赤/裸着。
她额角凝了块痂,左腿从膝盖往下有大片的烧伤,重伤处挂着纵横的血丝,依稀能瞧见里层的红肉,直是触目惊心。
骊骒在草原驰骋如雷电,她翩跹的衣袂像蝴蝶翕张的彩翅,如若不知其为一路仓皇逃命的王姬,倒也要称句逍遥。
与此同时,东北处有人影渐渐逼近。
纳仁见避无可避,被迫改了方向,策马向西南去。
敖登眼见前边人骑着黑马,身形也似女子,料猜大抵是纳仁,即呼唤道:“阿姊!是你吗?!”
她两腿一夹,跨着狮子骢加速而去,扯嗓子大喊道:“阿姊!是不是斡恩真部出事了?!”
纳仁远远听这声音熟悉即刻收绳,勒得马儿立踭几息,又因自己腿上无力,一时跌落于地。
敖登急急来到她身边,急问道:“你怎伤得如此之重?!”
纳仁身上的血迹已干涸,这抹色彩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愈发妖冶鲜艳。
她粗粗喘气,眼角尚噙着泪珠,“布日骨……布日骨杀回来了……”
敖登闻言自然大惊,匆匆回头远望,幸感追兵未至,复将她搀扶上马,“边走边说!”
她胡乱地抹了把泪,被凉风吹得发红的双手又紧紧拽住缰绳。
二人缓下速度。
“我偷看了阿耶与布日骨的书信,突知他们是今夜动作便想去寻你,幸得在此处遇见。”
敖登虽也是斡恩真部的子女,却为旁支奴属,营帐远在二十里之外。
而纳仁是斡恩真部的正宗小辈,可汗与可敦的独女。
至于话语中所谈及的布日骨乃侧夫人之子,血脉不比纳仁纯正,却因其为可汗麾下最得力的王子,方得推重擢拔,以待来日承继汗国大统。
但就在几年前一切开始生变,可汗知这儿子虽勇武但极易冒进,遂多有磋磨约束,以致后来不光册封了十几位顾命大臣,还一举收回布日骨手中的要地兵权,将他送至行宫静修。
父子之间的隔阂弥深,关系渐降至冰点。
可如今布日骨逃出来了,还振臂一呼率铁骑夜袭斡恩真本部,名为受命南归,实则蛮闯武控,这才有了纳仁进王帐探病看到的弑父之举。
敖登的心都要跟着姐姐一起破碎,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柔声安慰道:“你能逃出来,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倘布日骨手中捏着可汗与你的性命……”
纳仁像被放完血的小鹿,湿漉漉的眼睫下笼着双纯净而失神的眼眸,她抽噎着喊道:“阿耶,阿耶,已经被杀害了……要不是看守的侍卫尚未反应,堪堪将我放出,恐怕我也……”
“可汗被杀了?”敖登完全呆住了。
纳仁脑海里的阴影挥之不去——
“纳仁,父亲早就该退位了。”
兄长布日骨的身影映在虎皮织帐上,显得愈发高大魁梧。
他手执着银柄短剑站在父亲的尸体前,鲜血顺着剑刃滑落,在毡毯上绽开朵朵血花。
纳仁跪在床前,紧抓着父亲尚温热的手,将额头抵在上边,一时难以反应。
亲人逝去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像斧斤,劈开她柔软的内心,又在肚子里胡乱搅动,像要把心肝肠子都绞得稀碎才好。
“纳仁,此时起我为可汗,你应当拜我才是。”布日骨轻笑,转身看着帐内垂挂的地图,眯起眼打量一会,语气尽是轻蔑,“窝囊父亲没有打下的疆土,将由我来征服。大晏算什么,不过在我覆手之间!”
忽闻利器出鞘声。
纳仁挥刀砍上。
布日骨听得脚步声,顿时侧身而闪,一举抓住那只举着刀的细腕往前一扔。
她不料人反应这样快,被牵住甩出后刻失去重心往前扑去。
他也没有心软,在人摔倒之际,又用剑柄往人脊柱上狠狠一敲。
纳仁受力倒头就摔,重重地撞倒了兽骨烛台,她在混乱的声响中疼得半天都起不得身。
“你的刀法还是没有进步。”
烛台倒塌,灯油泼洒在地毯上,火势立马蔓延开来,但在场的兄妹二人却并没有避火的意思。
猖獗的焰花从纳仁的皮靴一直攀爬上袍角,像神话里长了八千只手臂的巫祝神,死死攥住她,牵动着她的恐惧。
布日骨眼里倒映出熊熊燃烧的欲望,弑父带来的快感让他得到放松,且今夜过后他终于能够撕毁狄晏间的弭兵协议,转而大肆扩张领土。
他会带领伊尔汗国走向新的辉煌。
毫无疑问,布日骨的确比同龄的可汗们更有勇气,既可戴甲独身杀虎,也可三箭放倒饿狼,他是上天赐下的英武雄鹰,也是扎根于草原,吸食同胞骨髓而成长的参天巨木。
他垂眸,看着无力反抗的妹妹在地上疼得直不起腰身,活像只落网的兔儿那么爬啊挣扎啊,面上笑意愈浓。
他抓住她的脖颈将人带起来,凑近了她的面庞,浑厚的嗓音响起,“纳仁,成为我的可敦罢,我们一起统治整个伊尔。”
亲兄长在父亲的尸身前说出这等话,无疑是对亲情与爱情最大的讽刺。
布日骨自豪地以求婚姻,与草原上的其他勇士一样,向心爱的姑娘献上自己亲手射杀的猎物。
她感受到大手扼在自己颈间,冰凉的指尖好像长出千万根银针,深深扎入了薄皮后的脉管之中。
她几近窒息,脑海空白如泛滥的江河,喉间只能发出细弱的呜咽声,眼神亦逐渐迷离起来。
忽然,帐外传来声音,“五部使者现已抵达,上表尊您为可汗!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布日骨立即回应,“知道了。”
政变的匆忙让他没有时间再和亲妹妹耳鬓厮磨,他睨她一眼,手上的力道松去两分,握得纳仁失力地半跪在地,“我希望你快些做决定。我本来也想留下父亲的性命,可他就是太不识相了。”
这句话再次刺激到了纳仁。
一瞬之间,随着呼吸的缓缓恢复,各种滔天的情绪回到胸腔,夹杂着堵塞住她的心脏。
恐惧、痛悔、悲伤……
还有恨——能烧尽一切的,饱含憎恶与血泪的,那种想把面前人从头到尾的骨头都根根劈裂开来的恨意。
在极度的愤恨中,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阿耶报此等血海深仇,所以不得不把傲气与倔强都打碎了,低下头首示弱求饶。
她决不能现下便引颈就戮。
“我,我……答应你。”
布日骨笑了,用最稀松平常的语气说道:“你瞧你咬牙切齿的,我还是喜欢你笑起来的样子。”
纳仁拼尽气力扯起嘴角,几近要咬碎一口贝齿。
但这种笑容在布日骨眼中仍然美丽,他彻底松了手上气力,抚上她仰起的面庞,用粗糙的拇指拭去那温热的泪珠。
他的动作多么轻柔而情意缱绻,而狼骨扳指的凉意却刺入她通红的皮表。
布日骨注视着她,“我许诺你,我们将会是唯一正统的领导者,绝对。”
在他眼中,纳仁是如湖泊一样的,点缀在原野上的闪亮明珠,是独属于他的珍宝。
且只要抓紧了有纯正血脉的她,他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纳仁从回忆里脱身,她满含眼泪地望着敖登,咬牙切齿道:“当前最具声势的五部皆来尚主,今夜过后他就是新可汗……不,绝对不能这样!”
言罢,复擂着自己的胸口,似要将怒气都捶出来。
“阿姊,我们来不及哭了,你静下来听我说!”
纳仁强憋回眼泪,本姣丽的面容也扭曲。
“布日骨一时冲动杀掉可汗,他的继位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今时今日你才是整个草原最具法统的绍承者。无奈眼下我们无有一兵一卒,所以没办法与他正面相抗,只能边逃亡边等待一个能将他击溃的时机。”
“我欲往北寒之地去,或能躲此灾殃……”
“不,北边地僻孤远,民少势弱,并非出避福地。”敖登边说边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交付,“这是温玉清的身份过所,能通镜州关,关口再往东南过三城就能抵达安阳县清德城,那里的温氏乃我支部内应。”
“去大晏?”纳仁惊诧,陡生出疑心来。
敖登与她相好多年,怎不知其思想如何,“温氏乃我支部苦心经营之据点,你暂避那处,既可远观千里之外又不必深入局中,实是眼下最好的出路。我若对你有二心,今夜便不会冒险前来搭救,阿姊可是疑我?”
她抬袖擦擦泪,接过文书揣入胸前,“好,不知此身份处境为何?”
“是乃久居于城外的家中庶女,双亲皆已不在,单一个奶娘抚养。相较于处境,我更担心你不会晏语,倘出了岔子……”
“事到如今,只能见机行事了。”纳仁强力压住惊悸,正欲问出下句,不料有马蹄声隐隐传来。
二人自听入耳中,自然慌张。
“那么快就追来了!”纳仁心凉下几寸,身子又止不住地颤抖。
“阿姊,你在旁避着,我把人引开。”敖登欲调转马头。
纳仁不愿让她赴险,蹙眉道:“我们一道逃罢!”
敖登却郑重地凝望姐姐一眼,策马向西南去了。
直至一队骑兵随之过去,纳仁才从稀疏的丛林中出来,御马奔向东南方的镜州。
纳仁不知道的是,这一去路途遥遥,千难万险,而命运之轮倏然转动,九州大地的烽烟也将因此止息。
微凉的长风卷过嫩草,清新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月光铺洒于九曲的浅河中,像珠屑缓缓下沉,莹莹然的河道彷如素练。
铁蹄踏下,湿泥飞溅,呼吸之间骊骒已过三丈,马鬃飞如乌云。
马上的女子英姿卓卓,且看她轻装一袭,发束红绳三段,上着白棕裘长袍,腰系花色豹尾皮毛,右戴银缂丝绿宝石匕首,下穿被烧坏的圈金丹红长裤,左足赤/裸着。
她额角凝了块痂,左腿从膝盖往下有大片的烧伤,重伤处挂着纵横的血丝,依稀能瞧见里层的红肉,直是触目惊心。
骊骒在草原驰骋如雷电,她翩跹的衣袂像蝴蝶翕张的彩翅,如若不知其为一路仓皇逃命的王姬,倒也要称句逍遥。
与此同时,东北处有人影渐渐逼近。
纳仁见避无可避,被迫改了方向,策马向西南去。
敖登眼见前边人骑着黑马,身形也似女子,料猜大抵是纳仁,即呼唤道:“阿姊!是你吗?!”
她两腿一夹,跨着狮子骢加速而去,扯嗓子大喊道:“阿姊!是不是斡恩真部出事了?!”
纳仁远远听这声音熟悉即刻收绳,勒得马儿立踭几息,又因自己腿上无力,一时跌落于地。
敖登急急来到她身边,急问道:“你怎伤得如此之重?!”
纳仁身上的血迹已干涸,这抹色彩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愈发妖冶鲜艳。
她粗粗喘气,眼角尚噙着泪珠,“布日骨……布日骨杀回来了……”
敖登闻言自然大惊,匆匆回头远望,幸感追兵未至,复将她搀扶上马,“边走边说!”
她胡乱地抹了把泪,被凉风吹得发红的双手又紧紧拽住缰绳。
二人缓下速度。
“我偷看了阿耶与布日骨的书信,突知他们是今夜动作便想去寻你,幸得在此处遇见。”
敖登虽也是斡恩真部的子女,却为旁支奴属,营帐远在二十里之外。
而纳仁是斡恩真部的正宗小辈,可汗与可敦的独女。
至于话语中所谈及的布日骨乃侧夫人之子,血脉不比纳仁纯正,却因其为可汗麾下最得力的王子,方得推重擢拔,以待来日承继汗国大统。
但就在几年前一切开始生变,可汗知这儿子虽勇武但极易冒进,遂多有磋磨约束,以致后来不光册封了十几位顾命大臣,还一举收回布日骨手中的要地兵权,将他送至行宫静修。
父子之间的隔阂弥深,关系渐降至冰点。
可如今布日骨逃出来了,还振臂一呼率铁骑夜袭斡恩真本部,名为受命南归,实则蛮闯武控,这才有了纳仁进王帐探病看到的弑父之举。
敖登的心都要跟着姐姐一起破碎,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柔声安慰道:“你能逃出来,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倘布日骨手中捏着可汗与你的性命……”
纳仁像被放完血的小鹿,湿漉漉的眼睫下笼着双纯净而失神的眼眸,她抽噎着喊道:“阿耶,阿耶,已经被杀害了……要不是看守的侍卫尚未反应,堪堪将我放出,恐怕我也……”
“可汗被杀了?”敖登完全呆住了。
纳仁脑海里的阴影挥之不去——
“纳仁,父亲早就该退位了。”
兄长布日骨的身影映在虎皮织帐上,显得愈发高大魁梧。
他手执着银柄短剑站在父亲的尸体前,鲜血顺着剑刃滑落,在毡毯上绽开朵朵血花。
纳仁跪在床前,紧抓着父亲尚温热的手,将额头抵在上边,一时难以反应。
亲人逝去所带来的巨大痛苦像斧斤,劈开她柔软的内心,又在肚子里胡乱搅动,像要把心肝肠子都绞得稀碎才好。
“纳仁,此时起我为可汗,你应当拜我才是。”布日骨轻笑,转身看着帐内垂挂的地图,眯起眼打量一会,语气尽是轻蔑,“窝囊父亲没有打下的疆土,将由我来征服。大晏算什么,不过在我覆手之间!”
忽闻利器出鞘声。
纳仁挥刀砍上。
布日骨听得脚步声,顿时侧身而闪,一举抓住那只举着刀的细腕往前一扔。
她不料人反应这样快,被牵住甩出后刻失去重心往前扑去。
他也没有心软,在人摔倒之际,又用剑柄往人脊柱上狠狠一敲。
纳仁受力倒头就摔,重重地撞倒了兽骨烛台,她在混乱的声响中疼得半天都起不得身。
“你的刀法还是没有进步。”
烛台倒塌,灯油泼洒在地毯上,火势立马蔓延开来,但在场的兄妹二人却并没有避火的意思。
猖獗的焰花从纳仁的皮靴一直攀爬上袍角,像神话里长了八千只手臂的巫祝神,死死攥住她,牵动着她的恐惧。
布日骨眼里倒映出熊熊燃烧的欲望,弑父带来的快感让他得到放松,且今夜过后他终于能够撕毁狄晏间的弭兵协议,转而大肆扩张领土。
他会带领伊尔汗国走向新的辉煌。
毫无疑问,布日骨的确比同龄的可汗们更有勇气,既可戴甲独身杀虎,也可三箭放倒饿狼,他是上天赐下的英武雄鹰,也是扎根于草原,吸食同胞骨髓而成长的参天巨木。
他垂眸,看着无力反抗的妹妹在地上疼得直不起腰身,活像只落网的兔儿那么爬啊挣扎啊,面上笑意愈浓。
他抓住她的脖颈将人带起来,凑近了她的面庞,浑厚的嗓音响起,“纳仁,成为我的可敦罢,我们一起统治整个伊尔。”
亲兄长在父亲的尸身前说出这等话,无疑是对亲情与爱情最大的讽刺。
布日骨自豪地以求婚姻,与草原上的其他勇士一样,向心爱的姑娘献上自己亲手射杀的猎物。
她感受到大手扼在自己颈间,冰凉的指尖好像长出千万根银针,深深扎入了薄皮后的脉管之中。
她几近窒息,脑海空白如泛滥的江河,喉间只能发出细弱的呜咽声,眼神亦逐渐迷离起来。
忽然,帐外传来声音,“五部使者现已抵达,上表尊您为可汗!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布日骨立即回应,“知道了。”
政变的匆忙让他没有时间再和亲妹妹耳鬓厮磨,他睨她一眼,手上的力道松去两分,握得纳仁失力地半跪在地,“我希望你快些做决定。我本来也想留下父亲的性命,可他就是太不识相了。”
这句话再次刺激到了纳仁。
一瞬之间,随着呼吸的缓缓恢复,各种滔天的情绪回到胸腔,夹杂着堵塞住她的心脏。
恐惧、痛悔、悲伤……
还有恨——能烧尽一切的,饱含憎恶与血泪的,那种想把面前人从头到尾的骨头都根根劈裂开来的恨意。
在极度的愤恨中,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阿耶报此等血海深仇,所以不得不把傲气与倔强都打碎了,低下头首示弱求饶。
她决不能现下便引颈就戮。
“我,我……答应你。”
布日骨笑了,用最稀松平常的语气说道:“你瞧你咬牙切齿的,我还是喜欢你笑起来的样子。”
纳仁拼尽气力扯起嘴角,几近要咬碎一口贝齿。
但这种笑容在布日骨眼中仍然美丽,他彻底松了手上气力,抚上她仰起的面庞,用粗糙的拇指拭去那温热的泪珠。
他的动作多么轻柔而情意缱绻,而狼骨扳指的凉意却刺入她通红的皮表。
布日骨注视着她,“我许诺你,我们将会是唯一正统的领导者,绝对。”
在他眼中,纳仁是如湖泊一样的,点缀在原野上的闪亮明珠,是独属于他的珍宝。
且只要抓紧了有纯正血脉的她,他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纳仁从回忆里脱身,她满含眼泪地望着敖登,咬牙切齿道:“当前最具声势的五部皆来尚主,今夜过后他就是新可汗……不,绝对不能这样!”
言罢,复擂着自己的胸口,似要将怒气都捶出来。
“阿姊,我们来不及哭了,你静下来听我说!”
纳仁强憋回眼泪,本姣丽的面容也扭曲。
“布日骨一时冲动杀掉可汗,他的继位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今时今日你才是整个草原最具法统的绍承者。无奈眼下我们无有一兵一卒,所以没办法与他正面相抗,只能边逃亡边等待一个能将他击溃的时机。”
“我欲往北寒之地去,或能躲此灾殃……”
“不,北边地僻孤远,民少势弱,并非出避福地。”敖登边说边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交付,“这是温玉清的身份过所,能通镜州关,关口再往东南过三城就能抵达安阳县清德城,那里的温氏乃我支部内应。”
“去大晏?”纳仁惊诧,陡生出疑心来。
敖登与她相好多年,怎不知其思想如何,“温氏乃我支部苦心经营之据点,你暂避那处,既可远观千里之外又不必深入局中,实是眼下最好的出路。我若对你有二心,今夜便不会冒险前来搭救,阿姊可是疑我?”
她抬袖擦擦泪,接过文书揣入胸前,“好,不知此身份处境为何?”
“是乃久居于城外的家中庶女,双亲皆已不在,单一个奶娘抚养。相较于处境,我更担心你不会晏语,倘出了岔子……”
“事到如今,只能见机行事了。”纳仁强力压住惊悸,正欲问出下句,不料有马蹄声隐隐传来。
二人自听入耳中,自然慌张。
“那么快就追来了!”纳仁心凉下几寸,身子又止不住地颤抖。
“阿姊,你在旁避着,我把人引开。”敖登欲调转马头。
纳仁不愿让她赴险,蹙眉道:“我们一道逃罢!”
敖登却郑重地凝望姐姐一眼,策马向西南去了。
直至一队骑兵随之过去,纳仁才从稀疏的丛林中出来,御马奔向东南方的镜州。
纳仁不知道的是,这一去路途遥遥,千难万险,而命运之轮倏然转动,九州大地的烽烟也将因此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