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回暖,京城到了百花争艳的时候。
皇榜在菜市口已经贴了两月有余,京城大臣按指令每日值守。
这皇榜刚张贴的时候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时间久了,似乎也就习惯了。
蛮子受了重挫,虽不至于退兵,却也是驻扎在雁门关外休养生息,不敢轻举妄动。
日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平静下来。
这日天气不太好,虽然阳光很足,但是冷的很。
薛沉香穿了一身绣着暗花的月白色衣裳,款款的走到醉仙楼。
“呦,薛公子,您又来了?还是照例一壶酒,一叠糖醋花生米?”
“难为你,居然有心记得这么清楚。”
小二把毛巾往肩膀上一搭,笑道:“哪里的话,公子您常坐的座位今日也给您留着呢,您里面请。”
薛沉香走到二楼临窗而坐,将袖里的一卷书铺在桌上,心不在焉的翻动。
“薛公子,您的酒菜来了,您请慢用。”
薛沉香合上书本,到了一杯酒,轻轻啄一口便放下了,呆呆看着外面。
从这个方向,正好能看见菜市口贴皇榜的地方,值守的官员早就没了刚开始的紧张,百无聊赖的坐在那打哈欠。
在这京城里,似乎只有宫内还时不时的提起战乱和难民,百姓依旧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薛沉香坐在二楼俯瞰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日头渐渐升高又落下,转眼已是黄昏时分,他的一壶酒终于见了底。
就在他准备起身回去的时候,眼睛却被楼下一个身影吸引。
那身影高瘦,穿了一身黑衣,背后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袱,那包袱鼓鼓囊囊,比她肩膀还宽出些许,但她背起来似乎很轻松。
虽然从衣着和打扮上都是男子模样,但是脸庞长得过于艳丽,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女子的身份。
不过最令人过目难忘的,是她身上的凄凉沧桑和眉目间的冷峻,走在人群里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她脚上的靴子靴子很新,但是身上的灰尘却揭示了她的风尘仆仆。
天安为了尽早赶到京城,一招“踏雪千里不留痕”用到了极限,如今小腹和胸腔依旧酸胀不止。
她远远的看见了菜市口处围着一圈御林军,于是便向那边走过去。
天安在皇榜前驻足片刻,将上面的内容细细读了一遍。
她读完之后,面色越来越沉重。
不远处摆摊的老妇人看她在皇榜前站了很久,以为她是不懂情形的外地人,便好心上前开导:“姑娘啊,你不必太过担忧,这皇榜已经在这贴了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有人来揭,也没有发生什么,咱们这日子不是照样过吗?”
天安听闻抬头看了那位妇人一眼,问道:“您说这皇榜已经贴了两个多月了是吗?”
“对,这是皇上亲自写的,当初贴榜的时候,还是福公公亲自来的。”
天安将目光又转向那皇榜,字迹苍劲有力,笔笔皆如刀割。
她微微一笑,伸手便揭了下来!
“啊呀!这!” 老妇人唬了一下,当即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慌忙走远,躲到一边。
揭皇榜并没有发出很大声音,但却比敲锣打鼓都响亮,人群突然变得吵闹不止,却又没人敢走进。
侍卫也是反应了片刻才后知后觉的围成一个圈,极力维持现场秩序。
今日值守的是文丞相,官拜正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派出来做这事已经是老大不乐意,空等两月后,皇榜突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揭下,气更是不打一出来。
他仔细看了一眼天安,发现揭皇榜的是个面容姣好,年纪尚小的姑娘,这口气才顺了一些。
他说道:“姑娘,揭皇榜要有揭皇榜的本事,成了必然是大富大贵,不成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本官念在你年幼无知又是个姑娘家,把皇榜贴回去,一切作罢。”
天安把皇榜高高举起来说道:“我既然已经揭了皇榜,那你们就应该带我去见皇上。”
文丞相见她一副不知好歹的样子,冷笑一声说道:“哼,姑娘,吾皇日理万机,绝不会因为你揭了皇榜就见你一个来路不明的丫头片子。”
天安不悦道:“难道不是接了皇榜,就要去见皇上?”
文丞相故意大笑三声,说道:“皇榜贴在这,谁都可以上前揭,你可以,这位老妇也可以,那位小儿也可以,难不成人人要见皇上,总得有一个过硬的理由,不然的话贸然领进宫,万一惹怒龙颜,本官自身难保。”
“好,那我就给你一个理由。”
说罢,她把背后的包袱解下来,用力一甩,那包袱里的东西唰的一声抖开,原来这就是天安一路收集的蛮子军旗!
即便天安已经能省则省,拼凑起来的军旗还是洋洋洒洒铺了大半个路口!
天安面不改色的掏出一直藏在军旗里的面具,在一种呼声中不慌不忙的带上。
此时夕阳只剩下一点尖还漏在地面上,光芒鲜红,映在黑面具上像血一样刺眼。
“修罗侠!她就是修罗侠!”
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拼了命往前冲,侍卫一时之间竟有些压制不住。
天安却依旧不动声色,早就没了第一次经历时的手足无措,一路走来,她已经不知道被千恩万谢了多少次,如今已经慢慢习惯。
丞相全然没了之前的愤愤不平,只有满满的震惊。
眼看着周围的人群越来越躁动,他只得快步走下来,对着天安深深做揖,说道:“大侠,此情此景不宜久留,还请您先跟我们走。”
天安淡然道:“劳烦丞相带路便是。”
天安黑色的身影消失再人群里,这一幕被站在二楼窗前的薛沉香尽收眼底:“怎么会是个女的呢?”
皇榜在菜市口已经贴了两月有余,京城大臣按指令每日值守。
这皇榜刚张贴的时候确实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时间久了,似乎也就习惯了。
蛮子受了重挫,虽不至于退兵,却也是驻扎在雁门关外休养生息,不敢轻举妄动。
日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平静下来。
这日天气不太好,虽然阳光很足,但是冷的很。
薛沉香穿了一身绣着暗花的月白色衣裳,款款的走到醉仙楼。
“呦,薛公子,您又来了?还是照例一壶酒,一叠糖醋花生米?”
“难为你,居然有心记得这么清楚。”
小二把毛巾往肩膀上一搭,笑道:“哪里的话,公子您常坐的座位今日也给您留着呢,您里面请。”
薛沉香走到二楼临窗而坐,将袖里的一卷书铺在桌上,心不在焉的翻动。
“薛公子,您的酒菜来了,您请慢用。”
薛沉香合上书本,到了一杯酒,轻轻啄一口便放下了,呆呆看着外面。
从这个方向,正好能看见菜市口贴皇榜的地方,值守的官员早就没了刚开始的紧张,百无聊赖的坐在那打哈欠。
在这京城里,似乎只有宫内还时不时的提起战乱和难民,百姓依旧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薛沉香坐在二楼俯瞰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日头渐渐升高又落下,转眼已是黄昏时分,他的一壶酒终于见了底。
就在他准备起身回去的时候,眼睛却被楼下一个身影吸引。
那身影高瘦,穿了一身黑衣,背后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袱,那包袱鼓鼓囊囊,比她肩膀还宽出些许,但她背起来似乎很轻松。
虽然从衣着和打扮上都是男子模样,但是脸庞长得过于艳丽,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女子的身份。
不过最令人过目难忘的,是她身上的凄凉沧桑和眉目间的冷峻,走在人群里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她脚上的靴子靴子很新,但是身上的灰尘却揭示了她的风尘仆仆。
天安为了尽早赶到京城,一招“踏雪千里不留痕”用到了极限,如今小腹和胸腔依旧酸胀不止。
她远远的看见了菜市口处围着一圈御林军,于是便向那边走过去。
天安在皇榜前驻足片刻,将上面的内容细细读了一遍。
她读完之后,面色越来越沉重。
不远处摆摊的老妇人看她在皇榜前站了很久,以为她是不懂情形的外地人,便好心上前开导:“姑娘啊,你不必太过担忧,这皇榜已经在这贴了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有人来揭,也没有发生什么,咱们这日子不是照样过吗?”
天安听闻抬头看了那位妇人一眼,问道:“您说这皇榜已经贴了两个多月了是吗?”
“对,这是皇上亲自写的,当初贴榜的时候,还是福公公亲自来的。”
天安将目光又转向那皇榜,字迹苍劲有力,笔笔皆如刀割。
她微微一笑,伸手便揭了下来!
“啊呀!这!” 老妇人唬了一下,当即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慌忙走远,躲到一边。
揭皇榜并没有发出很大声音,但却比敲锣打鼓都响亮,人群突然变得吵闹不止,却又没人敢走进。
侍卫也是反应了片刻才后知后觉的围成一个圈,极力维持现场秩序。
今日值守的是文丞相,官拜正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派出来做这事已经是老大不乐意,空等两月后,皇榜突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揭下,气更是不打一出来。
他仔细看了一眼天安,发现揭皇榜的是个面容姣好,年纪尚小的姑娘,这口气才顺了一些。
他说道:“姑娘,揭皇榜要有揭皇榜的本事,成了必然是大富大贵,不成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本官念在你年幼无知又是个姑娘家,把皇榜贴回去,一切作罢。”
天安把皇榜高高举起来说道:“我既然已经揭了皇榜,那你们就应该带我去见皇上。”
文丞相见她一副不知好歹的样子,冷笑一声说道:“哼,姑娘,吾皇日理万机,绝不会因为你揭了皇榜就见你一个来路不明的丫头片子。”
天安不悦道:“难道不是接了皇榜,就要去见皇上?”
文丞相故意大笑三声,说道:“皇榜贴在这,谁都可以上前揭,你可以,这位老妇也可以,那位小儿也可以,难不成人人要见皇上,总得有一个过硬的理由,不然的话贸然领进宫,万一惹怒龙颜,本官自身难保。”
“好,那我就给你一个理由。”
说罢,她把背后的包袱解下来,用力一甩,那包袱里的东西唰的一声抖开,原来这就是天安一路收集的蛮子军旗!
即便天安已经能省则省,拼凑起来的军旗还是洋洋洒洒铺了大半个路口!
天安面不改色的掏出一直藏在军旗里的面具,在一种呼声中不慌不忙的带上。
此时夕阳只剩下一点尖还漏在地面上,光芒鲜红,映在黑面具上像血一样刺眼。
“修罗侠!她就是修罗侠!”
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拼了命往前冲,侍卫一时之间竟有些压制不住。
天安却依旧不动声色,早就没了第一次经历时的手足无措,一路走来,她已经不知道被千恩万谢了多少次,如今已经慢慢习惯。
丞相全然没了之前的愤愤不平,只有满满的震惊。
眼看着周围的人群越来越躁动,他只得快步走下来,对着天安深深做揖,说道:“大侠,此情此景不宜久留,还请您先跟我们走。”
天安淡然道:“劳烦丞相带路便是。”
天安黑色的身影消失再人群里,这一幕被站在二楼窗前的薛沉香尽收眼底:“怎么会是个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