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连绵,山间清风徐徐,观天鉴隐于薄雾间,乍眼看去,独有几分出世的意味。
黎玥用过午膳,一手托腮撑在案几上,另一只手时不时轻点案上书册,眼望着门出神,神色焦虑。
琳琅收拾碗筷去了山下,唯剩南音候在黎玥身边,垂眼沉默不语。
“南音啊,你确定萧然没有让你传话,叫我去老地方见面?或是叫你传消息给我?”黎玥直起身子,侧目问。
“没有。”南音语气笃定。
这是她第五次回答同样的话。
“那真是奇了怪了。”黎玥小声嘀咕,南方出大事,朝廷各方势力不可能不出动静,萧然会不管这事?还是说他另有规划,不愿与自己坦白?
未想出个所以然来,一个身影匆匆忙忙撞进屋内,黎玥定睛一瞧,是琳琅回来了。
“小姐,不好了,有个……有个年轻女子找上您了。”琳琅气喘吁吁,话亦说不利索,端起案上茶盏,不管三七二十一,仰头一口气灌完。
黎玥生怕她呛着了,轻抚她的背,道:“别急,慢慢说。”
“奴婢上山时,瞧见一个女子也在往山上走,边走边哭嚎不止,奴婢想着,这山上除了观天鉴,也没其他风景可言,心生疑惑,便去问了一遭。”琳琅刚缓下口气,声音又焦急起来:“谁料那女子就是来找小姐的,说是想让小姐帮个忙,若是帮不了,她便要找棵树,一头撞死在山上!”
“什么忙?”黎玥轻轻“哦”了一声,起了些兴致。
“奴婢没仔细问。”琳琅微顿,重重“哎”了一声,见黎玥神态如常,她心中着急,不由自主扯起黎玥的衣袖:“小姐不担心?若她真撞死在这了,小姐的名声定会受损,到时流言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
“观天鉴的位置隐蔽,鲜为人知,她能找来,目的不纯,不会随便就撞死了。”黎玥拉下她的手,淡定坐回案前。
在她坐下那一瞬间,极其巧合的,一道哭声随之传来。
“可让妾找到您了,圣女啊,您一定要帮帮妾身啊!”
因地处山内,人烟稀少,为进出方便,观天鉴的门经常是敞开的,因此,琳琅口中的年轻女子就这么带着一身潮湿气,擅自闯了进来。
琳琅暗恼进来时匆忙,没关紧门,悄悄瞥向黎玥。
黎玥抬眼,循哭声望去,便见那女子一袭浅杏色长裙,梳着垂云髻,扭腰跑进来,颇具一股风尘味儿,面上虽哭哭啼啼的,却不觉凄惨。
总之,哪哪瞧着都挺怪。
黎玥眉梢微动,目光往下落在女子领口,闷热的天,她竟穿了件高领裙衫,布料遮盖处,只稍稍露出一截细白的脖颈。
黎玥心底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又觉荒唐,复压下去。
“这位娘子有何事相求?”她决定静观其变。
“事情说来话长。”女子抹了两把眼泪,倒也不客气,一歪身便在案几前坐下,自在得好似在自己家中。
琳琅蹙了蹙眉,紧盯着女子,黎玥示意她去沏茶,她一步两回头,方出了屋子。
女子则愁色布满全脸,继续道:“实不相瞒,妾身有一夫君,妾与他素来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前两日起了一场争执,原因是他要去江南探望故友,但圣女您也知晓,江南那地儿闹水灾,人人避之不及,他偏要往那处走,妾怎能容许他一人去?”
“妾苦劝相留,夫君非不听,谁知!今早他竟一个人偷偷溜走了!”女子“哐哐”拍起桌子,嚎啕大哭:“哎呦,那死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妾可怎么活啊,妾就算下了地府,也得要他还债啊!”
女子瞧上去悲痛欲绝,一番话也说的真情实意,黎玥一时拿不准主意,干脆露出感同身受的神情,接着问:“那娘子千里迢迢找来,到底所求何事?莫不是让我将你夫君变回来?”
这点她可做不到,黎玥维持面上神情不变。
“不是。”女子摇头,拿帕子拭泪,抽抽噎噎道:“妾久仰圣女大名,听闻圣女有预知天命的本领,便想求圣女卜上一卦,夫君此去可否能平安归来?”
“自是顺利。”黎玥沉吟片刻,故作高深道:“娘子的夫君命格旺盛,阎王见了也要敬之三分,轻易难以丧命。”
“真的?”女子扭头,盈盈秋波的眼,此时满含希冀,一瞬不瞬地瞧着黎玥。
黎玥眸光微动,心底怪异的情绪直冲脑门。
不对劲儿,但熟悉!
想起什么,黎玥了然,笑意松懈下来:“若是娘子不信我,便不该过来。”
她眯起眼:“你说是吧,七殿下?”
女子听到此言,面色僵了一秒,随即牵动嘴角。笑意缓缓漫上眼睛,眼波流转间粼粼动人,但若留神去看,不难看出里面暗藏的犀利之色。
“无趣,如何发现的?”
娇滴滴的女声转变为男声,萧然敛了笑容,翘起腿,声音低沉散漫。
黎玥轻抬了下下巴,眼神再度瞄向他领口。
萧然低头,这才发现领口沾了雨,不知何时软塌塌地垮下来,隐隐露出衣料里掩藏的喉结。
“大意了。”萧然满不在乎道,压了下衣领,抬手拆掉发髻,霎时间,如墨长发悉数披散开来,利索干净,倒是显露本色,一反先前的女儿娇态。
琳琅端着沏好的茶水进来,恰巧撞见这一幕。
诶?方才的女子去哪了?怎又进来一位少年?这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啊啊啊。
她正愣神,手中一轻,漆盘上的茶盏不见了。
琳琅呆愣着张了张口,再转眼看时,茶盏出现在萧然手上,萧然几口灌完茶水,叹:“舒服,方嚎几嗓子,嗓子给嚎冒烟了。”
说罢,撕下脸上的面具,用木簪子半束起长发,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恢复成原本潇洒俊逸的模样。
琳琅吸了一口气,了悟,原来是七皇子,那没什么好奇怪的。
小姐常说,此人不按常理出牌。
“殿下很少扮成女子吧?”黎玥笑了笑,回忆起萧然刚来时的样子,实在是有趣得紧,其实她一早便怀疑女子是男子假扮的,但从未想过是萧然,直到那一双眼盯住自己,莫名其妙的感觉,令她确定是那位狡猾的七殿下。
萧然挑眉,竖起一根食指:“首次。”
“扮成何种人无所谓,都是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黎玥颔首。
不错,又见识到了。
“殿下来找我是有要事相商?”她收起玩笑的心思,坐直身子,目光变得沉肃起来:“江南水患。”
“黎祭司猜得没错。”
“莫非是要我去?”黎玥进一步问。
萧然上下打量黎玥一眼,半晌道:“猜对一半,今日早朝安王的人力荐你,但父皇还未定夺。”
“明白了。”黎玥暗自斟酌,眼神凝重:“需要我做些什么,是商量应对之策,还是我回去准备?”
“都不是。”萧然目光下落,手掌按住她略微发颤的指尖。
带着暖意的肌肤相触,黎玥面上闪过一丝错愕,抬头,露出疑惑的神情。
“你的首要任务是面圣,自请去江南,不要将自己摆在被动的位置。”萧然认真地看着她,目光定定,无形间暗含安抚人心的力量。
黎玥吐出一口浊气,稳下心绪,问:“何时去?”
“即刻。”
……
马车一路疾驰奔向皇宫。
马车内,琳琅依旧晕乎乎的,她只听清“即刻”二字,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明明前一刻小姐和七皇子还在观天鉴内商讨事情,为何……后一刻就要去面圣?
琳琅略带忧虑地看向黎玥。
黎玥手撑着下巴,沉默望车外,外边依然下着小雨,雨丝织成薄薄的雨帘子,沿途风景皆笼罩帘幕之下,瞧不真切,如梦似幻。
她却没心思欣赏景色,只觉手中暖意好似仍未褪去,不禁用力摩挲手背,不可抑制的,面上轻轻泛起红晕。
“吁——”
车内一个颠簸,打断她的思绪,黎玥扶住车壁,探头去望,马车停靠在东侧宫门处,侍卫近前询问,黎玥出示令牌,说明来意,内廷中人听后前去通报。
此刻,勤政殿内,肃帝翻开一封奏折,门外的赵全急匆匆进来禀报:“殿下,黎祭司有要事求见。”
“朕方想召她,她便来了,也好,省却一桩事。”肃帝放下折子,招手道:“让她进来。”
赵全应是,不久,领着黎玥进殿。
黎玥身着一袭官服,身形极稳,步履不乱,甫一进殿,便郑重行了一个跪拜礼。
“臣有罪,冒然叨扰圣安,求陛下责罚。”她额头重重覆于地面。
虽是个清泠的女子声,却字字铿锵,有如男子的气势。
“平身。”肃帝坐在案台后,半侧身子,手举一本奏折,缓缓将目光落在身上:“爱卿急着前来,所为何事?”
“江南水患,百姓民不聊生,臣愿自请前去江南,救黎民于水火之间。”黎玥直戳了当,犹豫了,反倒不能表明决心。
她边说着,边为自己捏把汗,这次入宫错过了晌午,因此不能听见肃帝的心声,只能靠自己推测。
“你好好待在京都占卜天象,江南的事,朕做主,你大可不管。”肃帝的语调听不出情绪。
“不,臣必须去,望陛下成全。”黎玥站起身,再行一礼。
“朕的话你都不听了?”肃帝面色沉了下去,威严毕露,鹰隼般的眼闪过一丝疑色,早朝有官员提议让黎玥前去江南,午时一过,她便自己跑来了,未免太巧合了些。
觉察到肃帝的疑心,黎玥手心紧握,渗出绵密的细汗,脊背如绷紧的弦。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想起萧然嘱咐过的话,一字一句说道:“若臣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陛下怕是不信,那臣索性直说,望陛下见谅。”
“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肃帝冷哼,面色不悦。
黎玥用过午膳,一手托腮撑在案几上,另一只手时不时轻点案上书册,眼望着门出神,神色焦虑。
琳琅收拾碗筷去了山下,唯剩南音候在黎玥身边,垂眼沉默不语。
“南音啊,你确定萧然没有让你传话,叫我去老地方见面?或是叫你传消息给我?”黎玥直起身子,侧目问。
“没有。”南音语气笃定。
这是她第五次回答同样的话。
“那真是奇了怪了。”黎玥小声嘀咕,南方出大事,朝廷各方势力不可能不出动静,萧然会不管这事?还是说他另有规划,不愿与自己坦白?
未想出个所以然来,一个身影匆匆忙忙撞进屋内,黎玥定睛一瞧,是琳琅回来了。
“小姐,不好了,有个……有个年轻女子找上您了。”琳琅气喘吁吁,话亦说不利索,端起案上茶盏,不管三七二十一,仰头一口气灌完。
黎玥生怕她呛着了,轻抚她的背,道:“别急,慢慢说。”
“奴婢上山时,瞧见一个女子也在往山上走,边走边哭嚎不止,奴婢想着,这山上除了观天鉴,也没其他风景可言,心生疑惑,便去问了一遭。”琳琅刚缓下口气,声音又焦急起来:“谁料那女子就是来找小姐的,说是想让小姐帮个忙,若是帮不了,她便要找棵树,一头撞死在山上!”
“什么忙?”黎玥轻轻“哦”了一声,起了些兴致。
“奴婢没仔细问。”琳琅微顿,重重“哎”了一声,见黎玥神态如常,她心中着急,不由自主扯起黎玥的衣袖:“小姐不担心?若她真撞死在这了,小姐的名声定会受损,到时流言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
“观天鉴的位置隐蔽,鲜为人知,她能找来,目的不纯,不会随便就撞死了。”黎玥拉下她的手,淡定坐回案前。
在她坐下那一瞬间,极其巧合的,一道哭声随之传来。
“可让妾找到您了,圣女啊,您一定要帮帮妾身啊!”
因地处山内,人烟稀少,为进出方便,观天鉴的门经常是敞开的,因此,琳琅口中的年轻女子就这么带着一身潮湿气,擅自闯了进来。
琳琅暗恼进来时匆忙,没关紧门,悄悄瞥向黎玥。
黎玥抬眼,循哭声望去,便见那女子一袭浅杏色长裙,梳着垂云髻,扭腰跑进来,颇具一股风尘味儿,面上虽哭哭啼啼的,却不觉凄惨。
总之,哪哪瞧着都挺怪。
黎玥眉梢微动,目光往下落在女子领口,闷热的天,她竟穿了件高领裙衫,布料遮盖处,只稍稍露出一截细白的脖颈。
黎玥心底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又觉荒唐,复压下去。
“这位娘子有何事相求?”她决定静观其变。
“事情说来话长。”女子抹了两把眼泪,倒也不客气,一歪身便在案几前坐下,自在得好似在自己家中。
琳琅蹙了蹙眉,紧盯着女子,黎玥示意她去沏茶,她一步两回头,方出了屋子。
女子则愁色布满全脸,继续道:“实不相瞒,妾身有一夫君,妾与他素来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前两日起了一场争执,原因是他要去江南探望故友,但圣女您也知晓,江南那地儿闹水灾,人人避之不及,他偏要往那处走,妾怎能容许他一人去?”
“妾苦劝相留,夫君非不听,谁知!今早他竟一个人偷偷溜走了!”女子“哐哐”拍起桌子,嚎啕大哭:“哎呦,那死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妾可怎么活啊,妾就算下了地府,也得要他还债啊!”
女子瞧上去悲痛欲绝,一番话也说的真情实意,黎玥一时拿不准主意,干脆露出感同身受的神情,接着问:“那娘子千里迢迢找来,到底所求何事?莫不是让我将你夫君变回来?”
这点她可做不到,黎玥维持面上神情不变。
“不是。”女子摇头,拿帕子拭泪,抽抽噎噎道:“妾久仰圣女大名,听闻圣女有预知天命的本领,便想求圣女卜上一卦,夫君此去可否能平安归来?”
“自是顺利。”黎玥沉吟片刻,故作高深道:“娘子的夫君命格旺盛,阎王见了也要敬之三分,轻易难以丧命。”
“真的?”女子扭头,盈盈秋波的眼,此时满含希冀,一瞬不瞬地瞧着黎玥。
黎玥眸光微动,心底怪异的情绪直冲脑门。
不对劲儿,但熟悉!
想起什么,黎玥了然,笑意松懈下来:“若是娘子不信我,便不该过来。”
她眯起眼:“你说是吧,七殿下?”
女子听到此言,面色僵了一秒,随即牵动嘴角。笑意缓缓漫上眼睛,眼波流转间粼粼动人,但若留神去看,不难看出里面暗藏的犀利之色。
“无趣,如何发现的?”
娇滴滴的女声转变为男声,萧然敛了笑容,翘起腿,声音低沉散漫。
黎玥轻抬了下下巴,眼神再度瞄向他领口。
萧然低头,这才发现领口沾了雨,不知何时软塌塌地垮下来,隐隐露出衣料里掩藏的喉结。
“大意了。”萧然满不在乎道,压了下衣领,抬手拆掉发髻,霎时间,如墨长发悉数披散开来,利索干净,倒是显露本色,一反先前的女儿娇态。
琳琅端着沏好的茶水进来,恰巧撞见这一幕。
诶?方才的女子去哪了?怎又进来一位少年?这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啊啊啊。
她正愣神,手中一轻,漆盘上的茶盏不见了。
琳琅呆愣着张了张口,再转眼看时,茶盏出现在萧然手上,萧然几口灌完茶水,叹:“舒服,方嚎几嗓子,嗓子给嚎冒烟了。”
说罢,撕下脸上的面具,用木簪子半束起长发,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恢复成原本潇洒俊逸的模样。
琳琅吸了一口气,了悟,原来是七皇子,那没什么好奇怪的。
小姐常说,此人不按常理出牌。
“殿下很少扮成女子吧?”黎玥笑了笑,回忆起萧然刚来时的样子,实在是有趣得紧,其实她一早便怀疑女子是男子假扮的,但从未想过是萧然,直到那一双眼盯住自己,莫名其妙的感觉,令她确定是那位狡猾的七殿下。
萧然挑眉,竖起一根食指:“首次。”
“扮成何种人无所谓,都是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黎玥颔首。
不错,又见识到了。
“殿下来找我是有要事相商?”她收起玩笑的心思,坐直身子,目光变得沉肃起来:“江南水患。”
“黎祭司猜得没错。”
“莫非是要我去?”黎玥进一步问。
萧然上下打量黎玥一眼,半晌道:“猜对一半,今日早朝安王的人力荐你,但父皇还未定夺。”
“明白了。”黎玥暗自斟酌,眼神凝重:“需要我做些什么,是商量应对之策,还是我回去准备?”
“都不是。”萧然目光下落,手掌按住她略微发颤的指尖。
带着暖意的肌肤相触,黎玥面上闪过一丝错愕,抬头,露出疑惑的神情。
“你的首要任务是面圣,自请去江南,不要将自己摆在被动的位置。”萧然认真地看着她,目光定定,无形间暗含安抚人心的力量。
黎玥吐出一口浊气,稳下心绪,问:“何时去?”
“即刻。”
……
马车一路疾驰奔向皇宫。
马车内,琳琅依旧晕乎乎的,她只听清“即刻”二字,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明明前一刻小姐和七皇子还在观天鉴内商讨事情,为何……后一刻就要去面圣?
琳琅略带忧虑地看向黎玥。
黎玥手撑着下巴,沉默望车外,外边依然下着小雨,雨丝织成薄薄的雨帘子,沿途风景皆笼罩帘幕之下,瞧不真切,如梦似幻。
她却没心思欣赏景色,只觉手中暖意好似仍未褪去,不禁用力摩挲手背,不可抑制的,面上轻轻泛起红晕。
“吁——”
车内一个颠簸,打断她的思绪,黎玥扶住车壁,探头去望,马车停靠在东侧宫门处,侍卫近前询问,黎玥出示令牌,说明来意,内廷中人听后前去通报。
此刻,勤政殿内,肃帝翻开一封奏折,门外的赵全急匆匆进来禀报:“殿下,黎祭司有要事求见。”
“朕方想召她,她便来了,也好,省却一桩事。”肃帝放下折子,招手道:“让她进来。”
赵全应是,不久,领着黎玥进殿。
黎玥身着一袭官服,身形极稳,步履不乱,甫一进殿,便郑重行了一个跪拜礼。
“臣有罪,冒然叨扰圣安,求陛下责罚。”她额头重重覆于地面。
虽是个清泠的女子声,却字字铿锵,有如男子的气势。
“平身。”肃帝坐在案台后,半侧身子,手举一本奏折,缓缓将目光落在身上:“爱卿急着前来,所为何事?”
“江南水患,百姓民不聊生,臣愿自请前去江南,救黎民于水火之间。”黎玥直戳了当,犹豫了,反倒不能表明决心。
她边说着,边为自己捏把汗,这次入宫错过了晌午,因此不能听见肃帝的心声,只能靠自己推测。
“你好好待在京都占卜天象,江南的事,朕做主,你大可不管。”肃帝的语调听不出情绪。
“不,臣必须去,望陛下成全。”黎玥站起身,再行一礼。
“朕的话你都不听了?”肃帝面色沉了下去,威严毕露,鹰隼般的眼闪过一丝疑色,早朝有官员提议让黎玥前去江南,午时一过,她便自己跑来了,未免太巧合了些。
觉察到肃帝的疑心,黎玥手心紧握,渗出绵密的细汗,脊背如绷紧的弦。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想起萧然嘱咐过的话,一字一句说道:“若臣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陛下怕是不信,那臣索性直说,望陛下见谅。”
“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朕又不会吃了你。”肃帝冷哼,面色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