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连绵,那日过后,间歇性大雨持续一月有余。
直至八月中旬,雨势方小了些,雨滴淅淅沥沥地落,檐下积水澄澈空明,倒映来往行人的脚步。
黎玥出门,琳琅手持油纸伞跟在她身侧,不时提醒:“小姐,小心脚下。”
两人一路往京都主干道走。
天街比往日冷清许多,零星几个小贩着手撑起摊子,望着人影寥寥的街道,吆喝声亦显低弱无力,渐渐地,只余下愁苦的闲谈声。
“苍天不饶人啊,下了这么久的雨,哪有人愿意出来逛街,生意做不成,家里没米没粮,孩子可怎么办才好。”杂货摊老板瞧着四十左右年岁,戴着斗笠,一身粗布短衫,眼望天叹。
“谁不是一样,你那杂货摊好歹有几个实用的物件可买,不像我这布老虎,一个也卖不出去。”他身旁挑担小贩撇嘴,弯腰将担子上的布往下扯扯,即便卖不出去,也不能让里面的小玩意儿淋了雨。
“要不你拿个小玩具来,我买回去给孩子玩。”老板侧头,朝小贩的担子努努嘴。
“你想好了,要给钱的。”小贩眼中带着怀疑。
“骗你的不成,卖不卖?”
“卖!”小贩欣喜道,从担子里拿出一个做工精致的布老虎,单手递出去。
另一人正准备接过,却在此时,一道清冽的声音从两人间响起,乍然却不突兀,有如玉石相击,泠泠清脆:“这布老虎好看,可还有卖的?”
两人愣住,几乎在同一时间转头,便见细雨如织,一白衣女子立在摊前,身旁跟着撑伞的丫鬟,那女子头戴帷帽,帽下白纱过肩,发间简单缀饰着几朵珠花,薄纱后的面容朦胧,虽看不清五官,但隐约能觉她在浅笑,神秘而雅致。
“怎么了?没卖的?”黎玥稍稍偏头,目光落在小贩手中的布老虎上。
她今日出行,倒不是为了游乐,大雨停歇,她想看看京都内的状况,碰巧听见这两人的对话,便想着做件好事,吃不了亏。
面前两人对视一眼,霎时间反应过来,忙不迭招呼黎玥。
“不不,有的有的,贵人想要什么样的都有。”小贩将担子上搭着的褐色长布揭开,那担子约莫半人高,竹条编就,分为三层,满满当当摆着各色小玩具,布老虎、竹蜻蜓、小铃铛……一眼望去,倒是十分精巧。
“贵人您看看。”小贩手撑着布站在担子旁,满脸堆笑。
黎玥挑拣了几样小玩意儿揣怀里,另外在杂货摊那买了两个小巧的陶罐,叫琳琅一并付了银子,一起带走。
琳琅一人拿不下这些东西,黎玥便帮忙拿着,两人抱着东西一道走上回府的路,琳琅疑惑:“小姐,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是啊,好像没什么用。”黎玥同样觉得难办,琢磨着,露出一个狡黠的笑:“等下次与萧然见面,都送与他。”
“七殿下?”琳琅眨眨眼,扯了扯嘴角,望向那些小玩具:“这好吗?”
东西一送出去,七殿下铁定以为小姐拿他当小孩子,这不妥妥瞧不起人家嘛。
“有什么不好?”黎玥又透出股古灵精怪的劲儿,欲接着说下去,谁料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踢踏急促,无端使人心跳一滞。
此处离摊子不远,仍处在通往皇宫的主干道上。
主仆二人下意识转身。
“让开!都让开!”
驿使身骑枣红大马,高声呼喊,一人一马身影迅捷,犹如闪电破开雨幕,马上人一手勒缰绳,一手高举木封,马蹄踏落之处,溅起大片水花。
几滴水珠溅上黎玥裙摆,琳琅拉她躲到街道最右侧。
两人还没缓过神,眼前那马儿却像是不堪重负般,剧烈喘息后,前蹄猛然跪地,变故突生,驿使不防,缰绳脱手,随后整个人被惯劲儿狠狠甩出去,俯面重重摔在一个水坑中,衣衫全部湿透。
马匹轰然倒地,再不复起,驿使仍维持右手高举木封的姿势,口中断断续续喊:“江南诸郡……急报,洪水遍淹,灾民半死,特……”
话未说完,他头一垂,晕死过去。
“小姐。”琳琅面色发白,手指紧紧攥住伞柄,嗓音发颤说出两个字。
“没事。”黎玥拍拍她的手,眼神凝重。
雨又下大了些,雨点拍打在倒地的人马上,砸出一个又一个水花,有行人聚集过来,交头窃窃私语,巡逻的侍卫挤进围观的人里,将马匹和驿使抬走,人群才慢慢散去。
“回府吧。”黎玥沉重地吐出一口气。
一种不好的预感萦绕在她心头。
该来的,真的要来了。
江南急报传入京都,当夜,肃帝召集心腹臣子商讨赈灾事宜。
瓢泼大雨之下,勤政殿烛灯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早朝更是热火朝天,臣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对救灾措施各有见解,但说来说去,便是排洪固堤,赈济灾民,防范瘟疫这几样,只争在一个先后顺序上。
“陛下,臣以为,救灾刻不容缓,但重灾地远在京都之外,需先派遣人去主持大局,若无领头人,再精妙的救灾举措,最后也会像无头苍蝇般实行不来啊。”工部侍郎刘厉避开两个争吵的大臣,手持笏板站出来,躬身冲肃帝道。
他说完这话,大殿恢复安静,皆等着肃帝表态。
“爱卿说的有理。”肃帝端坐在龙椅上,点点头:“可有推荐的人选?”
“这……”刘厉面露难色:“臣不敢妄言。”
“陛下,臣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尚书右丞柳谦益接过话头,俯身时给了刘厉一个眼色,刘厉会意,默默退后。
“说。”
“圣女黎玥,我大宛国的祭司,自入京以来,颇受百姓敬重,此次南方遇灾,何不令她前去安定民心?这样一来,治灾定会容易许多。”柳谦益缓缓道。
“让黎祭司去?”肃帝沉吟,站起身在龙椅前走动。
“柳大人所言非虚,黎祭司上承天命,定能护佑江南等地百姓安然度过天灾。”刘厉一应附和道。
“此事暂且缓缓,容后再议。”半晌,肃帝才停下脚步,侧身发话:“先从国库取一部分银两拿去赈灾,至于具体举措,该用何人,两日后再议。”
朝中几位对望两眼,俯身点头称是。
早朝散后,大臣三三两两退出殿外,难得外面雨停,天气闷热难耐,宫道上皆是散朝的官员,偶尔彼此点头致意,有序出宫门。
萧然和萧景言走在一处。
“方才朝上,只有些官员进谏,大哥和四哥未发一语。”萧然捶捶肩背,依旧是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凑到萧景言身边笑:“四哥不想去?去南边赈灾,若是成功了,天大的功劳,岂不是离储君之位更近一步?”
“谁都知晓这是个棘手的烂摊子。”萧景言朝左侧挪动一步,声音温润,听不出情绪:“况且江南诸郡归安王管辖,日后真论起来,不过是帮了安王一个忙而已。”
自林妍兮的事解决后,二人虽面上亲近,但实际的距离两人心底分明。
“那真是可惜了。”萧然状似极其遗憾的说。
“依七弟的语气,是想自己去?”萧景言揶揄,眼中一如既往地挂着笑意。
“别别别,四哥你可别乱揣测。”萧然似是遇到什么洪水猛兽,脚下跳开两步,与萧景言拉开距离:“帽子别乱扣,莫害我遭殃。”
萧景言轻笑:“放心,四皇兄当从未说过那话。”
“四哥说到做到哈。”
萧景言瞧着萧然那副害怕的样子,再度点头表示肯定。
萧然这才笑笑,运起力道,几步跃过前面两位官员,衣摆在空中划过一道潇洒的弧度。
那两位官员见身影急掠,险些撞上他们,面露不满,但见是七皇子,又在皇宫之内,便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摇头顿足一番来解气。
“七弟性子肆意莽撞,若是冒犯了两位大人,还望见谅。”
萧景言将方才一幕尽收眼底,近前去给刘厉和柳谦益赔礼,那两人哪敢受皇子的礼,慌忙将身子俯得更低,刘厉道:“四殿下严重了,我等哪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更何况七殿下正值年少,冲动一点也无妨,无妨。”
刘厉打着哈哈,暗叹四皇子不愧是四皇子,从前众皇子中最温雅知礼的人,如今也是。
“不见怪便好。”萧景言眼眸一弯:“两位大人慢走。”
说罢,他不多留,转身独自往前走,脚步沉稳,背影清和如风。
另一边,萧然早已离开皇宫老远,走的却不是回府的方向,一转身便进了一条陋巷,开口唤道:“南风,去把那包裹拿来。”
南风从墙头落地:“殿下又要……”
“快去!”萧然催促。
南风自知多言,闭了嘴,运起轻功消失在巷子尽头。
萧然在原地等待,望了一眼天色,乌云聚拢,天空暗沉沉的,似是大雨前兆。
这雨落个不停,京都如此,南方灾情更不用说,江南赈灾一事,依他在百官中的印象,轻松可脱身,但他隐约察觉有人在此事中故意针对黎玥。
如此,便同那位小姑娘下一趟江南吧。
直至八月中旬,雨势方小了些,雨滴淅淅沥沥地落,檐下积水澄澈空明,倒映来往行人的脚步。
黎玥出门,琳琅手持油纸伞跟在她身侧,不时提醒:“小姐,小心脚下。”
两人一路往京都主干道走。
天街比往日冷清许多,零星几个小贩着手撑起摊子,望着人影寥寥的街道,吆喝声亦显低弱无力,渐渐地,只余下愁苦的闲谈声。
“苍天不饶人啊,下了这么久的雨,哪有人愿意出来逛街,生意做不成,家里没米没粮,孩子可怎么办才好。”杂货摊老板瞧着四十左右年岁,戴着斗笠,一身粗布短衫,眼望天叹。
“谁不是一样,你那杂货摊好歹有几个实用的物件可买,不像我这布老虎,一个也卖不出去。”他身旁挑担小贩撇嘴,弯腰将担子上的布往下扯扯,即便卖不出去,也不能让里面的小玩意儿淋了雨。
“要不你拿个小玩具来,我买回去给孩子玩。”老板侧头,朝小贩的担子努努嘴。
“你想好了,要给钱的。”小贩眼中带着怀疑。
“骗你的不成,卖不卖?”
“卖!”小贩欣喜道,从担子里拿出一个做工精致的布老虎,单手递出去。
另一人正准备接过,却在此时,一道清冽的声音从两人间响起,乍然却不突兀,有如玉石相击,泠泠清脆:“这布老虎好看,可还有卖的?”
两人愣住,几乎在同一时间转头,便见细雨如织,一白衣女子立在摊前,身旁跟着撑伞的丫鬟,那女子头戴帷帽,帽下白纱过肩,发间简单缀饰着几朵珠花,薄纱后的面容朦胧,虽看不清五官,但隐约能觉她在浅笑,神秘而雅致。
“怎么了?没卖的?”黎玥稍稍偏头,目光落在小贩手中的布老虎上。
她今日出行,倒不是为了游乐,大雨停歇,她想看看京都内的状况,碰巧听见这两人的对话,便想着做件好事,吃不了亏。
面前两人对视一眼,霎时间反应过来,忙不迭招呼黎玥。
“不不,有的有的,贵人想要什么样的都有。”小贩将担子上搭着的褐色长布揭开,那担子约莫半人高,竹条编就,分为三层,满满当当摆着各色小玩具,布老虎、竹蜻蜓、小铃铛……一眼望去,倒是十分精巧。
“贵人您看看。”小贩手撑着布站在担子旁,满脸堆笑。
黎玥挑拣了几样小玩意儿揣怀里,另外在杂货摊那买了两个小巧的陶罐,叫琳琅一并付了银子,一起带走。
琳琅一人拿不下这些东西,黎玥便帮忙拿着,两人抱着东西一道走上回府的路,琳琅疑惑:“小姐,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是啊,好像没什么用。”黎玥同样觉得难办,琢磨着,露出一个狡黠的笑:“等下次与萧然见面,都送与他。”
“七殿下?”琳琅眨眨眼,扯了扯嘴角,望向那些小玩具:“这好吗?”
东西一送出去,七殿下铁定以为小姐拿他当小孩子,这不妥妥瞧不起人家嘛。
“有什么不好?”黎玥又透出股古灵精怪的劲儿,欲接着说下去,谁料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踢踏急促,无端使人心跳一滞。
此处离摊子不远,仍处在通往皇宫的主干道上。
主仆二人下意识转身。
“让开!都让开!”
驿使身骑枣红大马,高声呼喊,一人一马身影迅捷,犹如闪电破开雨幕,马上人一手勒缰绳,一手高举木封,马蹄踏落之处,溅起大片水花。
几滴水珠溅上黎玥裙摆,琳琅拉她躲到街道最右侧。
两人还没缓过神,眼前那马儿却像是不堪重负般,剧烈喘息后,前蹄猛然跪地,变故突生,驿使不防,缰绳脱手,随后整个人被惯劲儿狠狠甩出去,俯面重重摔在一个水坑中,衣衫全部湿透。
马匹轰然倒地,再不复起,驿使仍维持右手高举木封的姿势,口中断断续续喊:“江南诸郡……急报,洪水遍淹,灾民半死,特……”
话未说完,他头一垂,晕死过去。
“小姐。”琳琅面色发白,手指紧紧攥住伞柄,嗓音发颤说出两个字。
“没事。”黎玥拍拍她的手,眼神凝重。
雨又下大了些,雨点拍打在倒地的人马上,砸出一个又一个水花,有行人聚集过来,交头窃窃私语,巡逻的侍卫挤进围观的人里,将马匹和驿使抬走,人群才慢慢散去。
“回府吧。”黎玥沉重地吐出一口气。
一种不好的预感萦绕在她心头。
该来的,真的要来了。
江南急报传入京都,当夜,肃帝召集心腹臣子商讨赈灾事宜。
瓢泼大雨之下,勤政殿烛灯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早朝更是热火朝天,臣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对救灾措施各有见解,但说来说去,便是排洪固堤,赈济灾民,防范瘟疫这几样,只争在一个先后顺序上。
“陛下,臣以为,救灾刻不容缓,但重灾地远在京都之外,需先派遣人去主持大局,若无领头人,再精妙的救灾举措,最后也会像无头苍蝇般实行不来啊。”工部侍郎刘厉避开两个争吵的大臣,手持笏板站出来,躬身冲肃帝道。
他说完这话,大殿恢复安静,皆等着肃帝表态。
“爱卿说的有理。”肃帝端坐在龙椅上,点点头:“可有推荐的人选?”
“这……”刘厉面露难色:“臣不敢妄言。”
“陛下,臣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尚书右丞柳谦益接过话头,俯身时给了刘厉一个眼色,刘厉会意,默默退后。
“说。”
“圣女黎玥,我大宛国的祭司,自入京以来,颇受百姓敬重,此次南方遇灾,何不令她前去安定民心?这样一来,治灾定会容易许多。”柳谦益缓缓道。
“让黎祭司去?”肃帝沉吟,站起身在龙椅前走动。
“柳大人所言非虚,黎祭司上承天命,定能护佑江南等地百姓安然度过天灾。”刘厉一应附和道。
“此事暂且缓缓,容后再议。”半晌,肃帝才停下脚步,侧身发话:“先从国库取一部分银两拿去赈灾,至于具体举措,该用何人,两日后再议。”
朝中几位对望两眼,俯身点头称是。
早朝散后,大臣三三两两退出殿外,难得外面雨停,天气闷热难耐,宫道上皆是散朝的官员,偶尔彼此点头致意,有序出宫门。
萧然和萧景言走在一处。
“方才朝上,只有些官员进谏,大哥和四哥未发一语。”萧然捶捶肩背,依旧是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凑到萧景言身边笑:“四哥不想去?去南边赈灾,若是成功了,天大的功劳,岂不是离储君之位更近一步?”
“谁都知晓这是个棘手的烂摊子。”萧景言朝左侧挪动一步,声音温润,听不出情绪:“况且江南诸郡归安王管辖,日后真论起来,不过是帮了安王一个忙而已。”
自林妍兮的事解决后,二人虽面上亲近,但实际的距离两人心底分明。
“那真是可惜了。”萧然状似极其遗憾的说。
“依七弟的语气,是想自己去?”萧景言揶揄,眼中一如既往地挂着笑意。
“别别别,四哥你可别乱揣测。”萧然似是遇到什么洪水猛兽,脚下跳开两步,与萧景言拉开距离:“帽子别乱扣,莫害我遭殃。”
萧景言轻笑:“放心,四皇兄当从未说过那话。”
“四哥说到做到哈。”
萧景言瞧着萧然那副害怕的样子,再度点头表示肯定。
萧然这才笑笑,运起力道,几步跃过前面两位官员,衣摆在空中划过一道潇洒的弧度。
那两位官员见身影急掠,险些撞上他们,面露不满,但见是七皇子,又在皇宫之内,便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摇头顿足一番来解气。
“七弟性子肆意莽撞,若是冒犯了两位大人,还望见谅。”
萧景言将方才一幕尽收眼底,近前去给刘厉和柳谦益赔礼,那两人哪敢受皇子的礼,慌忙将身子俯得更低,刘厉道:“四殿下严重了,我等哪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更何况七殿下正值年少,冲动一点也无妨,无妨。”
刘厉打着哈哈,暗叹四皇子不愧是四皇子,从前众皇子中最温雅知礼的人,如今也是。
“不见怪便好。”萧景言眼眸一弯:“两位大人慢走。”
说罢,他不多留,转身独自往前走,脚步沉稳,背影清和如风。
另一边,萧然早已离开皇宫老远,走的却不是回府的方向,一转身便进了一条陋巷,开口唤道:“南风,去把那包裹拿来。”
南风从墙头落地:“殿下又要……”
“快去!”萧然催促。
南风自知多言,闭了嘴,运起轻功消失在巷子尽头。
萧然在原地等待,望了一眼天色,乌云聚拢,天空暗沉沉的,似是大雨前兆。
这雨落个不停,京都如此,南方灾情更不用说,江南赈灾一事,依他在百官中的印象,轻松可脱身,但他隐约察觉有人在此事中故意针对黎玥。
如此,便同那位小姑娘下一趟江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