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傅颔首:“原来如此,老夫明白了,你倒是好学。”

    苏秦略微松口气,算是过关了。他现在面不改色的说起谎话,实乃形势所迫。于是站起身沉声道:“太傅过奖了,小子可担不起好学二字。”

    对此,王太傅称赞道:“瑞阳侯,老夫说你当得起,你便当得起!况且,你能拖着病弱的身子坚持读书习字,还不骄不躁将所学的农事对佃户们倾囊相授,创造了六百斤一亩的高产,实在另老夫佩服。此前,你将生母的嫁妆送到老夫府上来,老夫与你母亲曾见过数面,你也算是老夫故人之子,想必你母亲在天之灵见到你这般,必定会很欣慰。”

    “多谢太傅夸赞,小子受之有愧。可惜小子未能得见外祖瑞阳侯风采,但必定不会辱没瑞阳侯的门风!”苏秦谦虚的弯腰作揖。

    这些话让王太傅频频点头:“好,有志向的小友,瑞阳侯,快些坐下。老夫还有话要与你说。”就冲着苏秦的这份心,就足够了。

    紧接着王太傅又追问起佃户工钱和赏钱一事。

    苏秦忙解释:“回太傅,小子带人走访十个佃户家中发现,他们家中人口众多,田地里的收成交完租子后勉强能维持生活,根本就不能余下更多的钱财改变家中的生活环境。

    最让小子感慨的是,他们家中的十岁左右的孩童就得跟着大人们一起去田地里干活。小子虽说自幼身子孱弱,但也不愁吃穿,更用不着下地干活。看着他们,小子心中就感慨,为何有不一样的差距。后来小子再三思虑,一切都是因为钱财。

    若是普通的老百姓家中有多余的钱财,首先能改善家中的伙食,其次还能改变后辈的命运,能让后辈多习字,懂得更多先贤们的道理。或许这些钱对小子来说,不算什么,可对那些孩子来说,便是希望。达官贵人家中的孩子三五岁就开始启蒙,早早的学习圣贤的知识,小子觉得能多做一些有助于百姓的事,外祖父和母亲想必也是支持的!”

    闻言,王太傅皱眉:“所以你就想出给佃户们发工钱和赏钱?”

    端起手边的茶盏抿嘴喝了几口润润嗓子后,苏秦继续道:“回太傅,首先小子不能肯定孤本上的农事一定能让稻子高产,其次工钱是为了让佃户们日子宽裕些,更有激情听小子的命令。至于赏钱,那是小子觉得,得多鼓励佃户们,增加他们的动力,这样稻子更能高产。

    小子不是大善人,也不会白白的把钱送给佃户们,要让他们知道:劳有所得,老二所得。这些都是小子一些愚见,让太傅见笑了。”态度放低,谦虚才是王道。

    听着苏秦的一番话,王太傅若有所思的盯着他,半晌问道:“瑞阳侯,你可想过今后的路怎么走?”

    苏秦???

    见苏秦沉默不语,王太傅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拍着他的肩膀,道:“既然没想好,就回去好好想想。”

    “太傅,您这是何意?”苏秦诧异的追问。

    王太傅笑了笑,随后伸手指了指脑袋,便离开了。

    独留下苏秦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

    荣国公府

    散值的荣国公一回府就直奔寿安堂,要见老夫人。

    片刻后,张嬷嬷请荣国公进去,同时仆妇们都退下。

    老夫人正在吃瓜果,见到荣国公来了,忙招呼:“老大,你也过来用些,张嬷嬷,去给老大......”

    “儿子有些话想单独与母亲说。”荣国公打断老夫人的话。

    老夫人看了一眼荣国公,这才发现他脸色不太好,随后示意张嬷嬷退下。

    等从荣国公口中知晓苏秦成了户部官员议论的对象,惊得老夫人手中的瓜果都掉地上:“老大,你说什么?那孽障何时变得这般厉害?绝不可能!”

    长叹口气,荣国公颇为无奈:“母亲,这种事儿子岂会胡说?千真万确,同僚们议论纷纷,而且丞相也找儿子问过了。”

    “丞相?他也问了?”老夫人惊魂未定的追问。

    荣国公颔首:“嗯,都问一样的事,那孽障在府上并未读书习字,岂会那些农事?”

    闻言,老夫人厉声道:“对,老大,这其中一定有问题。一定是那孽障借用他人之名大出风头,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老大,你可别相信他!”

    不给荣国公插话的机会,老夫人又叮嘱:“老大,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功劳落在那孽障头上,否则之前我们将他从族谱上除名之事就会变成京城的笑柄!”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光是想想她就觉得心慌,胸口沉闷。

    “嗯,母亲说的事,儿子与同僚、丞相都据实相告,那孽障多年身子虚弱,常年卧床静养,回头儿子亲自去见他一面。”荣国公回府的路上一直盘算着,绝对不能让苏秦出风头!

    老夫人顿时沉下脸:“老大,你去见他作甚!从他被族谱除名的那一刻开始,便不是荣国公府的子嗣。不许去!等会找些人去散播些消息,一定要让孽障永无翻身之地!”欺世盗名之辈,她甚是不屑!

    半晌,荣国公低低的应了声:“是,母亲,儿子这就去办!”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老夫人不由的嗤笑了一声,老大这没用的东西,偏偏老二外放,她眼下还得主持大局,不能让荣国公府的名声败落在她手中,一抬手抄起手边的一盘瓜果,砰的一声,四处撒落在地。

    ——————

    九月十八

    “听说被荣国公从族谱除名的嫡长子摊上大事了!”

    “摊上什么大事了?快仔细说说!”

    “前日说他的田庄高产收了六百斤的稻子,原来这些都是他假借别人之名。”

    “假借他人之名?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他自幼身子孱弱,荣国公并未请名师教导,他岂会识字?再说,那么多的农事他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如何得知?连我种了一辈子田地的爷爷都不知道。”

    “说的有道理,那这么说来他还真是虚伪。”

    “就是,冒用他人之名,实在可恶的很!”

    “你们别忘了,他当初可是逼死了荣国公夫人好心替他找来冲喜的姑娘。”

    “说起这事,我倒是想起来了,那姑娘说大少爷借用她的八字养好身子,还真的应验了!”

    “真是不要脸,他这么做为何?”

    “这还用想,当然是为了借用功劳,让荣国公将他接回府继承家业呗!”

    “当初荣国公说他草菅人命、目无尊长、忤逆不孝,如今他要是能有天大的功劳,荣国公还能不屈服嘛!”

    “哦,原来如此,这大少爷倒是聪明的很!”

    “尽是些小聪明,不太台面。”

    “......”

    京城大街小巷正热闹的议论着,很快风声就传到了宫中。

    ——————

    皇宫御书房

    昭帝睁开眼发问:“人都到齐了吗?”

    林公公赶忙回答:“回陛下,都到了。”

    环顾四周的昭帝颔首:“既然都到了,那便开始,丞相,你先说。”

    李丞相同时兼任户部尚书、王太傅连同吏部周尚书、礼部尚书信国公、兵部尚书信阳侯、刑部薛尚书、工部尚书六王爷均坐着等待。

    被点到名的李丞相站起身,对着昭帝和众人作揖后缓缓道:“今日召集大家,是商议近日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瑞阳侯一事,想必都有些耳闻吧!”

    众人纷纷颔首。

    工部尚书六王爷站起身,称赞道:“陛下,臣弟觉得自古英雄出少年,瑞阳侯确是个人物,若是有时间,臣弟还真想亲自见一见他!”

    已经见过苏秦的王太傅垂眸,同时在心底嘀咕:不知道想的如何了?

    兵部尚书信阳侯附和道:“陛下,六王爷说的对,有时间,老臣也想见见瑞阳侯,亲自问问稻子是怎么种出来,竟然能一亩收六百斤。”

    随后吏部尚书信国公皱眉:“陛下,老臣倒是觉得奇怪,听荣国公说他不识字,而且那些农事他是如何知晓?京中传言,瑞阳侯假借他人之名,为的就是赢得名声,好重回荣国公府继承家业,还请陛下、丞相明察。”且莫被蒙骗。

    吏部周尚书和刑部薛尚书两人沉默不语,王太傅亦是如此。

    这时,李丞相看向昭帝作揖:“陛下,臣觉得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召瑞阳侯入宫让他亲自说一说。”

    昭帝.......故人之子,他并不愿意见。

    见状,王太傅起身道:“陛下,老臣觉得丞相说的在理。”

    吏部周尚书:“臣觉得可以。”

    刑部薛尚书:“臣也觉得可以。”

    昭帝淡淡道:“既然如此,林公公去传旨:宣瑞阳侯苏秦即可来御书房觐见。”

    林公公当即领命应下。

    ——————

    京郊马庄

    此刻的苏秦对京城的诸事不甚清楚,秋收结束后休息了四日,今日他正在百亩田地处指挥佃户们焚烧秸秆、翻地和挖沟渠,佃户们干的热火朝天。对此,苏秦很满意,合该如此,年后的小麦收成必定会再创新高。

    “大少爷,快看,那是谁来了?”刘大大喊道。

    顺着他的目光,苏秦抬眸看过去,微微皱眉,如此富丽堂皇的马车定非常人。

    紧接着从马车上走下来一位白白净净的中年男子,哦,苏秦仔细瞧着,竟是公公,皇宫来人要见他?

    林公公赶忙走过去,笑道:“想来这位就是瑞阳侯?”

    “正是在下,不知公公有何吩咐?”苏秦作揖答道。

    闻言,林公公摆摆手:“瑞阳侯客气了,老奴来传陛下口谕,请瑞阳侯去御书房觐见。”能让昭帝、李丞相、王太傅和六部尚书等待的人不能小觑!

    苏秦......这么刺激!!!

章节目录

朕的私生子登基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槿兮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槿兮月并收藏朕的私生子登基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