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清朝所有读书人的向往,十年寒窗苦读,历经坎坷,终于功成名就。张謇5岁,已经可以完整无误地背诵《千字文》,至10岁时,张謇已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等蒙学的基本书籍。同治七年(1868年),张謇准备考秀才,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的“冷籍”。按照当地的科举习俗,冷籍需要多付出报考费。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老师宋琳安排,结识了邻近如皋县的张驹。张驹同意张謇冒充他的孙子,以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第二年在如皋考中秀才。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未得中。但是从此如皋县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把张謇软禁在学宫居仁斋里,并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说:“张育才忤逆不孝”,要革去他的秀才,还要下狱问罪。这场诉讼延续数年,令他十分狼狈,直到张謇20岁时,此案终于告终,礼部同意张謇重填履历,撤销控案,恢复通州原籍。不放弃的张謇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新燃起考试的斗志,转赴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录取为“第二名”,获得“南元”称号之后。从1885年到1894年,整整十年中间,张謇一次又一次参加“会试”,结果都是名落孙山。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为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张謇第五次进京应试,这次在礼部会试,张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了一等第十名。四月殿试时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他是天下所有举人梦寐以求成为的偶像,陈善同碌碌平生,半生努力不过一秀才,可是在面临国家险危之境时,张謇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状元身份,实业救国,这不得不令地方小吏蔡祖贤和举人陈善同精神一振。“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陈善同和蔡祖贤两个人坚定信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个人有了主心骨和定心石。”

    返程的时候,二人不约而同选择了途径六安的行程。两个人经过实地的探访,瓜片主产地是革犁影永宙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六安瓜片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六安的茶山海拔100-300米,春秋气温凉爽温和,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天数为一百多天,常年相对湿度。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这部分茶园产出来的茶非常好。

    在茶农家品鉴过他们自己生产的瓜片,热心的茶农为二人介绍,六安瓜片的形状是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好的瓜片应该是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三个品种: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梅片:进入梅雨季节,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期采制的称为"梅片"。齐山瓜片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两个人喝着这清爽的绿茶,两人相视一笑,心里有了底。

    陈善同回去之后走遍了信阳大大小小的山头,信阳因为茶税重,茶价低,加之兵灾匪祸,茶园荒芜,茶树被砍伐殆尽,二人明显觉得信阳的茶园与六安的茶园差距甚大,必须重新开荒种茶,扩大茶叶产量生产,陈善同将肩负这项重任的目光投向了信阳劝业所所长,自己的好友甘以敬,甘以敬原名甘庆绵,庠名以敬,字瓞浒,号陈原,生于同治四年,好学善思,青年时代参加科举,获秀才功名,深受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鼓吹富国强民,实业救国之道。任信阳县劝业所所长,规劝国人同袍,兴办民族工商业,并自行开办有工厂、商行、药店、书肆等各种实业,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陈善同邀请未来岳父蔡祖贤和好友甘以敬至震雷山圣泉寺前,为他们用圣泉的泉水和震雷山荒弃的茶园制作的茶叶,泡出了一杯茶,待二人喝完,又用张謇所赠的六安瓜片为二人泡下一杯茶,请二人分别品鉴,甘以敬很是惊讶,震雷山的茶叶竟丝毫不亚于贵如黄金的六安瓜片,陈善同再次为二人斟上一杯震雷山的茶叶,请二人细细品鉴,甘以敬看着杯中嫩绿透亮的汤色,若有所思,陈善同说:“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晋惠帝永兴年间,杜育拜汝南太守。在信阳写下中国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赋类作品《荈赋》,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及生长环境到采摘时节及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全部过程,《荈赋》标志着中国茶道文化的萌芽,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唐书??地理志》载:“义阳土贡品有茶”,不难看出,在当时,信阳茶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对品茗颇有建树的苏东坡更是在信阳茶山的云雾环绕之间,由衷感慨:淮南茶,信阳第一!这样历史上声名赫赫的茶区,这样宏大的弥谷被岗的种茶规模,何以荒芜至此。”

    痛心疾首的陈善同对好友甘以敬和未来岳父蔡祖贤恭敬的躬身顿首,向二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我的祖父陈梦兰曾任荆州知府,在任时苦心修筑过江防大堤,我随祖父长大,眼见黄河水泛滥,民众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的父亲也因为水灾而早逝,我幼年不得父亲教诲,更可怜的是我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抑郁难平心声。我自幼接触河防,少时曾立下宏愿,只愿用尽平生心血换得黄河安澜,换得两河流域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家乡的复兴重任就交给在座二位了,雨人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并肩让河南重现处处衣暖食足的盛世景象,所以我一定要志于科举,只有博得功名头筹,才能主持河务,修守防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张状元诚志在前,我也一定要守住初心,请二位莫怪我将重任托付,实是雨人衷情有寄。”

    看着诚心挚意的未来女婿陈善同,蔡祖贤忍不住开口说:“瓞浒,你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在信阳居功至伟,信阳的工商业有了您才得以蓬勃发展,可是您发展工商业,却忘了农业才是信阳普通人生存之根基,信阳需要重拾旧辉煌,开整新山河。我和善同去了南通,见到了状元爷张謇,张啬公先生尽瘁地方自治事业,维护东南安宁,嘉惠通邑人士及苏省各县者,实足令人铭感无已。历史的巨变一定有英雄伟人登高一呼,信阳的未来就看您甘陈原了。”

    看着二位老友信任的目光。甘以敬笑了;“老朽之身,不敢自比状元爷,办不得纱厂,且先种茶去。”

章节目录

人在草木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朱雀桥边野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雀桥边野草花并收藏人在草木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