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心情都很复杂,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真切地想过,景舟会死在他们的面前。
珲曜国一日无主,必有动乱,且景舟的死与他们也脱不开干系,等珲曜国人反应过来,定会打着为国主报仇的旗号攻打他国。
若是继位的君主是个残暴无能的,那这一连串的祸事绝无停歇之时。
张先愁眉不展,“景舟就这样死了,虽说有些道理在我们这一处,但珲曜人又怎么听得进去?他们难道会信景舟是自己从城楼上跳下去的吗?不过幸而牧将军也与我们在一处,亲历今日之事,若有他站出来说一两句,想来能好些。”
裴永一面替徐恒邈处理伤口,一面摇头,“此事牵连太大,即便牧仁有心要出来为我们说一句话,可他毕竟是云蒙臣子,怎样都要以云蒙利益为先,若是与我们站在一道,珲曜与其他小国便会一起讨伐我们和云蒙,我想,牧仁是不愿意看见这样局面的。”
张先垂着头,“这样说来,我们算是不占什么道理了,如若云蒙不肯出面,我们与景舟的死,总是不能脱开半分关系。我也没有想到,景舟竟是那么决绝的人,受不了兵败的刺激,就想着要去寻死,唉,不知怎的,看见他这样,我心中也有些感慨。”
裴永低头看了看徐恒邈,欲言又止。
伤处上药后又用布条扎好,徐恒邈披上外衣,仍旧一言不发。
来之前,他便已经想好了最坏的结果。
景舟显然也想到了。
如若今夜他遭遇不测,景舟大可将凭空捏造的刺杀放上台面,即便盛帝有意追究,但景舟也占了七八分的道理,再者,今夜牧仁前来,景舟也可将他的死推到云蒙国这一边,他总能摘得干净,无论如何,他都能全身而退。
可他们却不同。他们带兵潜伏在洛邑城又在洛邑城门与景舟一干人等动了刀剑,首先,他们的道理便丢了几分,景舟遇刺一事因着他们的缘故,便又可信几分。景舟身上中了两箭,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无论最后景舟是怎么死的,徐恒邈身上的杀人罪名也无法减轻分毫。
不过,既要对付景舟,他也绝不是坐以待毙,让景舟将好处全占了的人。来前,他早在洛邑城散布消息,景舟挟宁国将领之妻作筹码要挟,一旦因此发动战乱也在情理之中,且是景舟有错在先,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那便另当别论。
如今该在意的,是珲曜的动静和宁国朝中对此事的看法。
帐内皆是心照不宣的沉默,直至有人入帐打破了冷寂。
“将军,云蒙的牧将军此刻正在帐外求见。”
裴永和张先都有些意外,知道牧仁这么匆忙赶来定有要事相商,便都走出去了。徐恒邈将外衣穿好又让人将牧仁请进来。
牧仁进帐时神色匆匆,见徐恒邈端坐一边,他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快步走上前去。
“徐将军,如今景舟死了,你有什么打算?”
徐恒邈道,“总该有人要对景舟的死负责,今夜的事,无论如何,错都会归在我的身上,牧将军不必担心,云蒙军没有和珲曜的士兵交手,更未进城门一步,怎么样都不会被我牵累。”
牧仁有些着急上火,“你以为我是自私自利的人吗?如今赶到你这里,就是为了问一句,云蒙会不会被你牵累吗?”
徐恒邈抬头观望牧仁的脸色,一时有些摸不准他的想法,“那,牧将军想做什么打算?”
牧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景舟死了,珲曜必会生乱,也必要讨一个说法。徐将军要是想将全部的错处揽在自己身上,想必他们都会很高兴,可你我都清楚,你这一步,实则是不得已,景舟的死,也是个意外,论到底,也不是你将他推下去的,众人皆是见证,可你们毕竟在洛邑城交战,凭这一点,你便占了下风。若是你们站出来自证清白,不会服众。”
徐恒邈大约猜出了几分牧仁的意思,但仍有些怀疑,“牧将军愿意帮我?”
牧仁点点头,“是。”
徐恒邈提醒他,“牧将军,若在风口浪尖上站出来,恐怕你们会受我的牵累。云蒙一向不愿意沾染这些是非,不应当为了我做出让步。”
牧仁有些惊异,没想到徐恒邈会说这样的话。
大难当前,有人肯伸出援手,换作旁的人,早该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徐恒邈反倒是奇怪,自己陷入困境,反倒还替他人着想,陈说利弊,明明他很需要自己的帮助。
牧仁轻笑着又摇摇头,“徐将军,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人。别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当先,如今你却劝我在帮你之前想想清楚,我想,你应当很需要我站出来。”
徐恒邈也不避讳,目光坦荡地与他对视,“是,我确实很需要牧将军的帮助。但我也不能如此自私,为了让自己脱离险境,将你们拉进来。我相信,牧将军将此事撇清楚比帮助我要来得更简单,牧将军为何不选择另一种办法呢?”
牧仁知道徐恒邈是聪明人,与他交谈起来不会费力。
“徐将军所说,我也有考虑过,可若是这样,我的良心过意不去。徐将军对我赤诚至此,我也没必要黑心黑眼,只为了自己盘算。云蒙虽然中立,不愿沾染其他国家的是非之中,但也不会是非不分地行事,即便徐将军不开口,我也会帮这个忙。由我们出面,将这个事情与阿木农说清楚,大约是行不通。他们也许会认为我与你们是一伙的,一旦将我们看作是有同样目的的人,那我这步棋就废了。”
徐恒邈起身,躬身向牧仁行礼,“那依牧将军所言,该当如何呢?”
牧仁来前早便有了自己的盘算,便一一将自己的心思与徐恒邈言明,“景舟此前与我多有联系,让我领兵前来,与他一道前后夹击,让你毙命于此。所有来往的信件都还存在我这里,只要这些信传出去,那么所有人都认定,今夜我领兵前来,是景舟与我联合对付你的,只是我还未来得及动手,景舟便自食恶果殒命于此了。自然,仅有这还不够,如若前些时日你在瓜其城遭遇埋伏险些丧命的事传出去,景舟对你的针对便更明显。这些时日,我一面答应景舟,以免也亲自去查探你们所说之事,真被我套出了些许话。那矿主死后,他的家人却意外得了一大笔钱财补偿。若此事真是矿主一人的主意,凭这一条杀人的罪名,他们家不会好过到哪里。”
牧仁絮絮道,“所以,我循着这一个线索往下查,发现这笔钱的来源与王宫有关,人证物证皆在,足以证明此事有景舟的授意,这些消息一旦散步出去,如今的局面也能翻转几分。”
见牧仁将事情思虑周全,徐恒邈又问,“牧将军,你这样帮我,便是证明了自己与景舟一道要害我,这可不利于你的清白,你帮我的时候,可有想到这一点。”
牧仁笑了笑,“徐将军也说过,今夜我们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是答应了景舟要领兵前来,既未伤过景舟也未伤过你,这脏水就算要泼,也泼不到我的身上。好了,不用想了,就当是我需要卖宁国一个面子,云蒙与宁国交好,在我们国主看来,应当也不是一件坏事。”
消息很快传回都城,盛帝有些头痛,没想到洛邑城的事情竟闹得这么大。
阶下的朝臣为此吵闹不休,实在是惹人心烦。
有人站出来,参了徐恒邈一本,“陛下,徐将军行事如此不稳妥,竟做出这样的祸事,即便是严惩徐将军,也实难平息珲曜的怒火啊!”
有人开了这个口,其他嫉妒徐恒邈年轻便立功无数的人也站出来。
“是,陛下,如今这样的局面,即便是严惩徐将军也无用了。即便珲曜国主是自己从城墙上跳下去的,可毕竟他身上还有剑伤,徐将军的清白又有谁会信?”
盛帝有些生气,拍了矮几一下,“你们是在逼我杀了徐恒邈吗?”
瞥见盛帝的怒色,那些人一下便哑了声音,“微臣不敢。”
赵明羽站出来,将他们的话一一驳斥,“前些时日徐恒邈去查随州营案子的时候,被景舟险些害死,你们怎么便一个劲地上书劝陛下和徐恒邈忍耐呢?如今倒是好,一听说珲曜国主死了,便恨不得给徐恒邈定下死罪,你们这样的面目,配得站在陛下面前吗?”
被驳斥的人哑口无言,可还是有人壮着胆子站出来,“陛下,若此事为徐将军开脱了,珲曜那边又该如何处置?”
盛帝知道,这些站出来的朝臣都是对徐恒邈心怀不满的人,如今见徐恒邈有了错处,便恨不得一窝蜂涌上来,马上定下徐恒邈的死状。
可他身为一国之君,必须要平衡朝臣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偏袒的心思放得太明显,落得一个有失偏颇的昏君名号。
盛帝坐在高位,望向站在前排的赵明羽,轻咳一声又问,“太子,你对此事怎么看?”
赵明羽会意,站出来恭敬答道,“回陛下,儿臣以为,珲曜国主能做出这样绑架他国将领之妻为要挟的手段,实在令人不齿。如果徐恒邈不去救回妻子,坊间怎么看待身为夫婿的他?朝中又怎么看待身为臣子的他?其他国家的人又怎么看待宁国呢?徐恒邈已经足够顾全大局了,妻子被掳走做人质几日,徐恒邈没有因此忘记自己的职责,不顾一切地擅自开展,他做一切打算之前,都已请示陛下,完全合情合理。儿臣以为,徐恒邈做得很对。两国交战,必有折损,出了这样的事,也是情理之中。珲曜一直对宁国虎视眈眈,三番四次要害我宁国将领,这笔账又应当怎么算呢?珲曜在宁国布下的眼线又怎么论?从前的事,我们已经忍让许多了,如果要严惩徐恒邈,恐怕会让无数尽心尽责在外守卫宁国疆土的将领寒心啊!”
有几位年轻的臣子站出来,附和赵明羽的话,“太子说的是。”
见众臣皆有保下徐恒邈的心思,那几个反对的臣子也没了奈何,可为了大局打算,还是不得不言明自己的忧虑。
“陛下,太子说的确实在理,可,珲曜国主毕竟死了,我们还需得收拾残局。”
盛帝大手一挥,似乎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徐恒邈既然犯了错,那么,随州营将军这一名号,已经是担不得了,还是要将他召回都城,再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置他。随州营的将领人选,我已经想好了,就由衡州营的副将蔡宏接替。”
珲曜国一日无主,必有动乱,且景舟的死与他们也脱不开干系,等珲曜国人反应过来,定会打着为国主报仇的旗号攻打他国。
若是继位的君主是个残暴无能的,那这一连串的祸事绝无停歇之时。
张先愁眉不展,“景舟就这样死了,虽说有些道理在我们这一处,但珲曜人又怎么听得进去?他们难道会信景舟是自己从城楼上跳下去的吗?不过幸而牧将军也与我们在一处,亲历今日之事,若有他站出来说一两句,想来能好些。”
裴永一面替徐恒邈处理伤口,一面摇头,“此事牵连太大,即便牧仁有心要出来为我们说一句话,可他毕竟是云蒙臣子,怎样都要以云蒙利益为先,若是与我们站在一道,珲曜与其他小国便会一起讨伐我们和云蒙,我想,牧仁是不愿意看见这样局面的。”
张先垂着头,“这样说来,我们算是不占什么道理了,如若云蒙不肯出面,我们与景舟的死,总是不能脱开半分关系。我也没有想到,景舟竟是那么决绝的人,受不了兵败的刺激,就想着要去寻死,唉,不知怎的,看见他这样,我心中也有些感慨。”
裴永低头看了看徐恒邈,欲言又止。
伤处上药后又用布条扎好,徐恒邈披上外衣,仍旧一言不发。
来之前,他便已经想好了最坏的结果。
景舟显然也想到了。
如若今夜他遭遇不测,景舟大可将凭空捏造的刺杀放上台面,即便盛帝有意追究,但景舟也占了七八分的道理,再者,今夜牧仁前来,景舟也可将他的死推到云蒙国这一边,他总能摘得干净,无论如何,他都能全身而退。
可他们却不同。他们带兵潜伏在洛邑城又在洛邑城门与景舟一干人等动了刀剑,首先,他们的道理便丢了几分,景舟遇刺一事因着他们的缘故,便又可信几分。景舟身上中了两箭,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无论最后景舟是怎么死的,徐恒邈身上的杀人罪名也无法减轻分毫。
不过,既要对付景舟,他也绝不是坐以待毙,让景舟将好处全占了的人。来前,他早在洛邑城散布消息,景舟挟宁国将领之妻作筹码要挟,一旦因此发动战乱也在情理之中,且是景舟有错在先,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那便另当别论。
如今该在意的,是珲曜的动静和宁国朝中对此事的看法。
帐内皆是心照不宣的沉默,直至有人入帐打破了冷寂。
“将军,云蒙的牧将军此刻正在帐外求见。”
裴永和张先都有些意外,知道牧仁这么匆忙赶来定有要事相商,便都走出去了。徐恒邈将外衣穿好又让人将牧仁请进来。
牧仁进帐时神色匆匆,见徐恒邈端坐一边,他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快步走上前去。
“徐将军,如今景舟死了,你有什么打算?”
徐恒邈道,“总该有人要对景舟的死负责,今夜的事,无论如何,错都会归在我的身上,牧将军不必担心,云蒙军没有和珲曜的士兵交手,更未进城门一步,怎么样都不会被我牵累。”
牧仁有些着急上火,“你以为我是自私自利的人吗?如今赶到你这里,就是为了问一句,云蒙会不会被你牵累吗?”
徐恒邈抬头观望牧仁的脸色,一时有些摸不准他的想法,“那,牧将军想做什么打算?”
牧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景舟死了,珲曜必会生乱,也必要讨一个说法。徐将军要是想将全部的错处揽在自己身上,想必他们都会很高兴,可你我都清楚,你这一步,实则是不得已,景舟的死,也是个意外,论到底,也不是你将他推下去的,众人皆是见证,可你们毕竟在洛邑城交战,凭这一点,你便占了下风。若是你们站出来自证清白,不会服众。”
徐恒邈大约猜出了几分牧仁的意思,但仍有些怀疑,“牧将军愿意帮我?”
牧仁点点头,“是。”
徐恒邈提醒他,“牧将军,若在风口浪尖上站出来,恐怕你们会受我的牵累。云蒙一向不愿意沾染这些是非,不应当为了我做出让步。”
牧仁有些惊异,没想到徐恒邈会说这样的话。
大难当前,有人肯伸出援手,换作旁的人,早该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徐恒邈反倒是奇怪,自己陷入困境,反倒还替他人着想,陈说利弊,明明他很需要自己的帮助。
牧仁轻笑着又摇摇头,“徐将军,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人。别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当先,如今你却劝我在帮你之前想想清楚,我想,你应当很需要我站出来。”
徐恒邈也不避讳,目光坦荡地与他对视,“是,我确实很需要牧将军的帮助。但我也不能如此自私,为了让自己脱离险境,将你们拉进来。我相信,牧将军将此事撇清楚比帮助我要来得更简单,牧将军为何不选择另一种办法呢?”
牧仁知道徐恒邈是聪明人,与他交谈起来不会费力。
“徐将军所说,我也有考虑过,可若是这样,我的良心过意不去。徐将军对我赤诚至此,我也没必要黑心黑眼,只为了自己盘算。云蒙虽然中立,不愿沾染其他国家的是非之中,但也不会是非不分地行事,即便徐将军不开口,我也会帮这个忙。由我们出面,将这个事情与阿木农说清楚,大约是行不通。他们也许会认为我与你们是一伙的,一旦将我们看作是有同样目的的人,那我这步棋就废了。”
徐恒邈起身,躬身向牧仁行礼,“那依牧将军所言,该当如何呢?”
牧仁来前早便有了自己的盘算,便一一将自己的心思与徐恒邈言明,“景舟此前与我多有联系,让我领兵前来,与他一道前后夹击,让你毙命于此。所有来往的信件都还存在我这里,只要这些信传出去,那么所有人都认定,今夜我领兵前来,是景舟与我联合对付你的,只是我还未来得及动手,景舟便自食恶果殒命于此了。自然,仅有这还不够,如若前些时日你在瓜其城遭遇埋伏险些丧命的事传出去,景舟对你的针对便更明显。这些时日,我一面答应景舟,以免也亲自去查探你们所说之事,真被我套出了些许话。那矿主死后,他的家人却意外得了一大笔钱财补偿。若此事真是矿主一人的主意,凭这一条杀人的罪名,他们家不会好过到哪里。”
牧仁絮絮道,“所以,我循着这一个线索往下查,发现这笔钱的来源与王宫有关,人证物证皆在,足以证明此事有景舟的授意,这些消息一旦散步出去,如今的局面也能翻转几分。”
见牧仁将事情思虑周全,徐恒邈又问,“牧将军,你这样帮我,便是证明了自己与景舟一道要害我,这可不利于你的清白,你帮我的时候,可有想到这一点。”
牧仁笑了笑,“徐将军也说过,今夜我们什么都没做,只不过是答应了景舟要领兵前来,既未伤过景舟也未伤过你,这脏水就算要泼,也泼不到我的身上。好了,不用想了,就当是我需要卖宁国一个面子,云蒙与宁国交好,在我们国主看来,应当也不是一件坏事。”
消息很快传回都城,盛帝有些头痛,没想到洛邑城的事情竟闹得这么大。
阶下的朝臣为此吵闹不休,实在是惹人心烦。
有人站出来,参了徐恒邈一本,“陛下,徐将军行事如此不稳妥,竟做出这样的祸事,即便是严惩徐将军,也实难平息珲曜的怒火啊!”
有人开了这个口,其他嫉妒徐恒邈年轻便立功无数的人也站出来。
“是,陛下,如今这样的局面,即便是严惩徐将军也无用了。即便珲曜国主是自己从城墙上跳下去的,可毕竟他身上还有剑伤,徐将军的清白又有谁会信?”
盛帝有些生气,拍了矮几一下,“你们是在逼我杀了徐恒邈吗?”
瞥见盛帝的怒色,那些人一下便哑了声音,“微臣不敢。”
赵明羽站出来,将他们的话一一驳斥,“前些时日徐恒邈去查随州营案子的时候,被景舟险些害死,你们怎么便一个劲地上书劝陛下和徐恒邈忍耐呢?如今倒是好,一听说珲曜国主死了,便恨不得给徐恒邈定下死罪,你们这样的面目,配得站在陛下面前吗?”
被驳斥的人哑口无言,可还是有人壮着胆子站出来,“陛下,若此事为徐将军开脱了,珲曜那边又该如何处置?”
盛帝知道,这些站出来的朝臣都是对徐恒邈心怀不满的人,如今见徐恒邈有了错处,便恨不得一窝蜂涌上来,马上定下徐恒邈的死状。
可他身为一国之君,必须要平衡朝臣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偏袒的心思放得太明显,落得一个有失偏颇的昏君名号。
盛帝坐在高位,望向站在前排的赵明羽,轻咳一声又问,“太子,你对此事怎么看?”
赵明羽会意,站出来恭敬答道,“回陛下,儿臣以为,珲曜国主能做出这样绑架他国将领之妻为要挟的手段,实在令人不齿。如果徐恒邈不去救回妻子,坊间怎么看待身为夫婿的他?朝中又怎么看待身为臣子的他?其他国家的人又怎么看待宁国呢?徐恒邈已经足够顾全大局了,妻子被掳走做人质几日,徐恒邈没有因此忘记自己的职责,不顾一切地擅自开展,他做一切打算之前,都已请示陛下,完全合情合理。儿臣以为,徐恒邈做得很对。两国交战,必有折损,出了这样的事,也是情理之中。珲曜一直对宁国虎视眈眈,三番四次要害我宁国将领,这笔账又应当怎么算呢?珲曜在宁国布下的眼线又怎么论?从前的事,我们已经忍让许多了,如果要严惩徐恒邈,恐怕会让无数尽心尽责在外守卫宁国疆土的将领寒心啊!”
有几位年轻的臣子站出来,附和赵明羽的话,“太子说的是。”
见众臣皆有保下徐恒邈的心思,那几个反对的臣子也没了奈何,可为了大局打算,还是不得不言明自己的忧虑。
“陛下,太子说的确实在理,可,珲曜国主毕竟死了,我们还需得收拾残局。”
盛帝大手一挥,似乎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徐恒邈既然犯了错,那么,随州营将军这一名号,已经是担不得了,还是要将他召回都城,再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置他。随州营的将领人选,我已经想好了,就由衡州营的副将蔡宏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