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凝英记起对邹谨的第一印象,他应当是个冷漠且对人防备极高的人。初春的琴艺比试上,是崔凝英第一次看见他。
衡伊最爱凑这些热闹又知道崔凝英对琴艺比试很感兴趣,便邀她一同前去观赛。
这次比试的琴师都是来自都城各个乐坊的出色人物,这次比试,众人皆是铆足了劲,要在前来观赛的听众面前大展身手。取得比赛优胜,名扬都城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
名气大了,水涨船高,到时便是一曲值百金,再弹个两三年,待手中有钱了日后离开乐坊安居置业也不成问题。
听了五六曲后,场子鼓掌和喝彩的气氛越来越热。热情褪后,不少人也有些困乏了,似乎对后面的琴师期待不高了。
崔凝英想,这后出场的人怕是有些吃亏了,除非他能弹出能媲美蟠桃宴上的美妙乐音,否则他的胜算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有人一袭青衣白纱宽袍抱琴走上台。将琴放置好后又不急不缓地坐下,抬手准备抚琴。
衡伊凭着二楼雅间的高度优势,看清了他的容貌,伸手抓住在崔凝英手中绞动翻转的手帕。
“阿英,你快看,这位琴师长得可真不一般,比别个还要俊美些,倒不全像是宁国人。”
崔凝安将手从丝滑的手帕抽中出来,并没有低头往下看的打算。
“这是琴艺比试,不是美色比试,他若是弹得不好,他的容色也不能为他增加几分获胜的希望。”
衡伊点头又喝了一口茶,“那也是,不过能在琴艺比试上露脸的也不是一般人吧?他才貌俱全也说不准。我们且听听看。”
拨弦声响,在场的交谈声渐渐小了。
一场春雨落,拨弦的手指不断变换,那雨声的变换速度极快,渐渐由小变大,当反应过来大雨降临时,人已经被浇得湿透了。
这场春雨,夹着寒意,被浇透的衣裳上冒出冷气,瞬间如同坠入冰河一般。冷气萦绕,春雨不歇,一路奔逃却无遮掩之地可供闪躲,想要逃出这场冷雨,却无能为力,却不得不抱一丝希望挣脱这困顿与冷意。
雨声渐大,呼吸渐弱。直至后半夜,呼吸和喘息声都被雨声埋没,春雨才肯作罢停歇。
一曲终止,全场冷寂,雷鸣的掌声并未如期而至。
衡伊将自己的大氅拢紧又搓了搓手,哈出暖气暖暖手。
明明这里燃着炭火,却没有来地全身发冷,衡伊又喝下一口热茶暖了暖身子。
衡伊想起崔凝英最怕冷,让双沁将她杯中冷却的茶换了,再倒一盏热茶给她暖身才好。
崔凝英听得浑身战栗,待一曲终了,思绪被衡伊的声音拉回,她方才感到炭火扑面的暖意。
冷寂过后,场内适时响起掌声。
崔凝英对这首曲子还算熟悉。这首曲子是记载在古琴谱的一首,曲音哀绝,对于指法的要求极高,且能将希望一点点浇灭的感觉弹出来绝对不易,若是弹不好,这首曲子便坏了原本的意思,反倒是弄巧成拙。选择这首曲子的人,看来对自己的技艺极为自信。
崔凝英倒有些好奇,对弹琴的人起了几分朦胧的窥探之心。
凭栏向下望时,崔凝英望见台上人的一双泛着冷意的琥珀色眸子,冷硬的面部线条更让他多出了几分清冷,如同谪仙一般,不食人间烟火。
面对台下人的赞赏,他也面不改色,冷冷起身将琴收好,更给刚刚绕梁的乐曲增添几分难以言说的味道。
许是对他琴艺的佩服,崔凝英在投签时,毫不犹豫地投入最后一个签筒。
衡伊捂嘴笑道,“你看看,我说了,他肯定是有一番功夫在身上的。”
崔凝英用帕子擦了擦手,点头道,“确实弹得不错,选的曲子最显琴艺,若是换作一般人来弹,未必能弹出他的味道。”
最后那名琴师的胜出也是意料之中,可他脸上的表情依旧,还是未见喜色,只是神情稍稍比演奏时要松快一些。
周围簇拥的人都散后,邹谨被请到二楼雅间。
推门见得是两个戴着长帷帽的小娘子,他自觉地站在离门边不远的地方,微微俯身向二人行礼。
左边坐着的小娘子端正交叠水蓝色窄袖,隔着白纱不动声色地打量立于门边的人。
“邹琴师刚刚弹得很好,雨魂能弹好,并非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想来邹琴师费了不少的功夫。”
邹谨略抬了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谦虚回道,“多谢娘子谬赞,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
他的冷淡,已是崔凝英见他前便预料到的。
他很清楚,能在他获胜后便能抢先旁人将他请到雅间的人,身份必然不一般。若他因此恭维她们,反倒失了他身上的冷淡颜色,多出的几分讨好之色,与他指下的乐音相较实在是太过分裂,也并不适合他。
看来,他很聪明,或者他原本便是这样模样的人。
崔凝英难得开口,“若是邹琴师愿意,下月袁尚书家袁娘子的生辰宴上,我可以推荐你去弹琴。你在比试中胜出,是担得这个机会的。”
袁尚书最疼爱袁娘子,她的生辰宴定当热闹。若邹谨的琴艺能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展露,此后他能获得的名声和钱财,绝非是今日这一场比试可以相较的。
只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却被邹谨拒了。
“多谢娘子的好意,能在今日这场比试胜出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会的不过是些雕虫小技,怎好意思在各位贵人面前献丑?”
他神色依旧平淡,似乎是不屑于这种名流集会,唯恐这样的地方污了自己的琴音。
邹谨虽拒绝得委婉,但在衡伊看来,他多少是有些不识抬举了。
能在今日比试中获胜的人,又怎会是个不停自谦不足无能的人?一味自谦,并不是一件好事,虽旁证了他的清高之名,但变相拂了夸赞他的人的面子。莫非是他以退为进,想要借此抬高自己的名声?
衡伊气不过,想为崔凝英出一口气,“既然你担不起,我们也强求。只是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你不去,自有其他人愿意。”
崔凝英也并未生气,只是被他拂了面子,心底到底有些不爽快。
“无碍,既然不愿意就算了。三娘,我们走吧!”
走出比试的乐坊后,衡伊仍气鼓鼓的,“他竟连袁娘子的生辰宴也看不上。我要对他改观了,人虽然长得还不错,但也太清高了。”
崔凝英不答话,也算是默认了衡伊对他的看法,但心里又略略有些惋叹。
过了五日,崔凝英循例将自己手上的瑶琴送到琴坊保养,顺带磨一磨琴坊坊主将上回她看中的那本古琴谱转手卖给她。
磨了琴坊坊主很久,琴坊坊主还是没有松口的迹象,无论崔凝英怎么软磨硬泡,琴坊坊主还是像上次一样拒绝了她。
崔凝英的面皮不算薄,但见话说出去两次了,还未能成功,也不愿再试第三次了。既然坊主不愿意割爱,她渐渐消了对那本琴谱的心思。
在琴坊等待时,崔凝英被右侧放置的一把擦光后的瑶琴吸引,直直地走过去看。
一面看,一面又自言自语,“这琴应当是用湖州的青桐木做的,上面的银丝弦弹起来,手感必定润滑。”
“娘子好眼力,想必也是爱琴之人。”
身后幽幽传来的一道声音吓得崔凝英有些站不稳。
崔凝英往后又退了几步,与身后的人拉开距离。站定后,才发现面前人是当日拂了他面子的邹谨。
因为上回的事,崔凝英并不打算与他说什么。幸而带着帷帽,否则被他认出自己是他拒绝过的人,她的面子便更挂不住了。
崔凝英轻轻垂首示意,催絮儿去取自己的琴。
邹谨的记性向来不错,隔着一层薄纱,觉得她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她究竟是谁。在她要离开前,鬼使神差地朝她喊了一声。
“娘子可要试一试我这把琴的音色如何?”
崔凝英下意识想要拒绝,但那把琴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琴,若是不试一试,未免有些可惜。反正她戴着帷帽,邹谨也看不清她长什么样子,上回的事便暂且抛到九霄云外好了。
崔凝英低头向他表示感谢,很快又端坐在那把瑶琴前。
指尖挑起琴弦,便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崔凝英忍不住,指尖飞快拨动又弹了一小段曲子。
琴弦微震,经由她的长指弹奏出美妙的乐音。
一段曲必,崔凝英不舍地看着瑶琴,伸手再触了触琴弦,才又甘愿站起来。
邹谨专注地看着她指尖弹奏的动作,一时竟有些入迷了。他的目光慢慢向上移,却只能看见白纱后模糊的容颜。
崔凝英礼貌朝他道谢过,便与取了琴回来的絮儿回来一道走了。
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突有风吹来,将她面前覆的一层白纱吹开。
沿着白纱的间隙,景舟将她的半边脸看得清清楚楚,不自觉地将她与乐坊里那个约他去生辰宴上演奏的小娘子联系起来。
等在门外的蒙德恰好撞见在这一幕,见邹谨仍怔怔望着人离开的方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走进琴坊,替邹谨取了琴,又提醒道,“主人,瞧她的打扮并非是一般的人家,若是对她动了心思,可不利于我们如今伪造的身份,还请主人以大局为重。”
邹谨被蒙德的话点醒,突觉自己方才的失礼,但又驳了蒙德的话,“你多心了,不过是难得遇见懂琴的人,心中略有触动罢了。”
不管邹谨的心思如何,听见他亲口否认,蒙德还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二人离开琴坊,往右拐去,很快便消失在人群里了。
衡伊最爱凑这些热闹又知道崔凝英对琴艺比试很感兴趣,便邀她一同前去观赛。
这次比试的琴师都是来自都城各个乐坊的出色人物,这次比试,众人皆是铆足了劲,要在前来观赛的听众面前大展身手。取得比赛优胜,名扬都城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
名气大了,水涨船高,到时便是一曲值百金,再弹个两三年,待手中有钱了日后离开乐坊安居置业也不成问题。
听了五六曲后,场子鼓掌和喝彩的气氛越来越热。热情褪后,不少人也有些困乏了,似乎对后面的琴师期待不高了。
崔凝英想,这后出场的人怕是有些吃亏了,除非他能弹出能媲美蟠桃宴上的美妙乐音,否则他的胜算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有人一袭青衣白纱宽袍抱琴走上台。将琴放置好后又不急不缓地坐下,抬手准备抚琴。
衡伊凭着二楼雅间的高度优势,看清了他的容貌,伸手抓住在崔凝英手中绞动翻转的手帕。
“阿英,你快看,这位琴师长得可真不一般,比别个还要俊美些,倒不全像是宁国人。”
崔凝安将手从丝滑的手帕抽中出来,并没有低头往下看的打算。
“这是琴艺比试,不是美色比试,他若是弹得不好,他的容色也不能为他增加几分获胜的希望。”
衡伊点头又喝了一口茶,“那也是,不过能在琴艺比试上露脸的也不是一般人吧?他才貌俱全也说不准。我们且听听看。”
拨弦声响,在场的交谈声渐渐小了。
一场春雨落,拨弦的手指不断变换,那雨声的变换速度极快,渐渐由小变大,当反应过来大雨降临时,人已经被浇得湿透了。
这场春雨,夹着寒意,被浇透的衣裳上冒出冷气,瞬间如同坠入冰河一般。冷气萦绕,春雨不歇,一路奔逃却无遮掩之地可供闪躲,想要逃出这场冷雨,却无能为力,却不得不抱一丝希望挣脱这困顿与冷意。
雨声渐大,呼吸渐弱。直至后半夜,呼吸和喘息声都被雨声埋没,春雨才肯作罢停歇。
一曲终止,全场冷寂,雷鸣的掌声并未如期而至。
衡伊将自己的大氅拢紧又搓了搓手,哈出暖气暖暖手。
明明这里燃着炭火,却没有来地全身发冷,衡伊又喝下一口热茶暖了暖身子。
衡伊想起崔凝英最怕冷,让双沁将她杯中冷却的茶换了,再倒一盏热茶给她暖身才好。
崔凝英听得浑身战栗,待一曲终了,思绪被衡伊的声音拉回,她方才感到炭火扑面的暖意。
冷寂过后,场内适时响起掌声。
崔凝英对这首曲子还算熟悉。这首曲子是记载在古琴谱的一首,曲音哀绝,对于指法的要求极高,且能将希望一点点浇灭的感觉弹出来绝对不易,若是弹不好,这首曲子便坏了原本的意思,反倒是弄巧成拙。选择这首曲子的人,看来对自己的技艺极为自信。
崔凝英倒有些好奇,对弹琴的人起了几分朦胧的窥探之心。
凭栏向下望时,崔凝英望见台上人的一双泛着冷意的琥珀色眸子,冷硬的面部线条更让他多出了几分清冷,如同谪仙一般,不食人间烟火。
面对台下人的赞赏,他也面不改色,冷冷起身将琴收好,更给刚刚绕梁的乐曲增添几分难以言说的味道。
许是对他琴艺的佩服,崔凝英在投签时,毫不犹豫地投入最后一个签筒。
衡伊捂嘴笑道,“你看看,我说了,他肯定是有一番功夫在身上的。”
崔凝英用帕子擦了擦手,点头道,“确实弹得不错,选的曲子最显琴艺,若是换作一般人来弹,未必能弹出他的味道。”
最后那名琴师的胜出也是意料之中,可他脸上的表情依旧,还是未见喜色,只是神情稍稍比演奏时要松快一些。
周围簇拥的人都散后,邹谨被请到二楼雅间。
推门见得是两个戴着长帷帽的小娘子,他自觉地站在离门边不远的地方,微微俯身向二人行礼。
左边坐着的小娘子端正交叠水蓝色窄袖,隔着白纱不动声色地打量立于门边的人。
“邹琴师刚刚弹得很好,雨魂能弹好,并非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想来邹琴师费了不少的功夫。”
邹谨略抬了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谦虚回道,“多谢娘子谬赞,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
他的冷淡,已是崔凝英见他前便预料到的。
他很清楚,能在他获胜后便能抢先旁人将他请到雅间的人,身份必然不一般。若他因此恭维她们,反倒失了他身上的冷淡颜色,多出的几分讨好之色,与他指下的乐音相较实在是太过分裂,也并不适合他。
看来,他很聪明,或者他原本便是这样模样的人。
崔凝英难得开口,“若是邹琴师愿意,下月袁尚书家袁娘子的生辰宴上,我可以推荐你去弹琴。你在比试中胜出,是担得这个机会的。”
袁尚书最疼爱袁娘子,她的生辰宴定当热闹。若邹谨的琴艺能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展露,此后他能获得的名声和钱财,绝非是今日这一场比试可以相较的。
只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却被邹谨拒了。
“多谢娘子的好意,能在今日这场比试胜出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会的不过是些雕虫小技,怎好意思在各位贵人面前献丑?”
他神色依旧平淡,似乎是不屑于这种名流集会,唯恐这样的地方污了自己的琴音。
邹谨虽拒绝得委婉,但在衡伊看来,他多少是有些不识抬举了。
能在今日比试中获胜的人,又怎会是个不停自谦不足无能的人?一味自谦,并不是一件好事,虽旁证了他的清高之名,但变相拂了夸赞他的人的面子。莫非是他以退为进,想要借此抬高自己的名声?
衡伊气不过,想为崔凝英出一口气,“既然你担不起,我们也强求。只是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你不去,自有其他人愿意。”
崔凝英也并未生气,只是被他拂了面子,心底到底有些不爽快。
“无碍,既然不愿意就算了。三娘,我们走吧!”
走出比试的乐坊后,衡伊仍气鼓鼓的,“他竟连袁娘子的生辰宴也看不上。我要对他改观了,人虽然长得还不错,但也太清高了。”
崔凝英不答话,也算是默认了衡伊对他的看法,但心里又略略有些惋叹。
过了五日,崔凝英循例将自己手上的瑶琴送到琴坊保养,顺带磨一磨琴坊坊主将上回她看中的那本古琴谱转手卖给她。
磨了琴坊坊主很久,琴坊坊主还是没有松口的迹象,无论崔凝英怎么软磨硬泡,琴坊坊主还是像上次一样拒绝了她。
崔凝英的面皮不算薄,但见话说出去两次了,还未能成功,也不愿再试第三次了。既然坊主不愿意割爱,她渐渐消了对那本琴谱的心思。
在琴坊等待时,崔凝英被右侧放置的一把擦光后的瑶琴吸引,直直地走过去看。
一面看,一面又自言自语,“这琴应当是用湖州的青桐木做的,上面的银丝弦弹起来,手感必定润滑。”
“娘子好眼力,想必也是爱琴之人。”
身后幽幽传来的一道声音吓得崔凝英有些站不稳。
崔凝英往后又退了几步,与身后的人拉开距离。站定后,才发现面前人是当日拂了他面子的邹谨。
因为上回的事,崔凝英并不打算与他说什么。幸而带着帷帽,否则被他认出自己是他拒绝过的人,她的面子便更挂不住了。
崔凝英轻轻垂首示意,催絮儿去取自己的琴。
邹谨的记性向来不错,隔着一层薄纱,觉得她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她究竟是谁。在她要离开前,鬼使神差地朝她喊了一声。
“娘子可要试一试我这把琴的音色如何?”
崔凝英下意识想要拒绝,但那把琴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琴,若是不试一试,未免有些可惜。反正她戴着帷帽,邹谨也看不清她长什么样子,上回的事便暂且抛到九霄云外好了。
崔凝英低头向他表示感谢,很快又端坐在那把瑶琴前。
指尖挑起琴弦,便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崔凝英忍不住,指尖飞快拨动又弹了一小段曲子。
琴弦微震,经由她的长指弹奏出美妙的乐音。
一段曲必,崔凝英不舍地看着瑶琴,伸手再触了触琴弦,才又甘愿站起来。
邹谨专注地看着她指尖弹奏的动作,一时竟有些入迷了。他的目光慢慢向上移,却只能看见白纱后模糊的容颜。
崔凝英礼貌朝他道谢过,便与取了琴回来的絮儿回来一道走了。
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突有风吹来,将她面前覆的一层白纱吹开。
沿着白纱的间隙,景舟将她的半边脸看得清清楚楚,不自觉地将她与乐坊里那个约他去生辰宴上演奏的小娘子联系起来。
等在门外的蒙德恰好撞见在这一幕,见邹谨仍怔怔望着人离开的方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走进琴坊,替邹谨取了琴,又提醒道,“主人,瞧她的打扮并非是一般的人家,若是对她动了心思,可不利于我们如今伪造的身份,还请主人以大局为重。”
邹谨被蒙德的话点醒,突觉自己方才的失礼,但又驳了蒙德的话,“你多心了,不过是难得遇见懂琴的人,心中略有触动罢了。”
不管邹谨的心思如何,听见他亲口否认,蒙德还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二人离开琴坊,往右拐去,很快便消失在人群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