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突然到姜唯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就好像那只她养过的受伤小鸟突然飞走了,她很想哭,但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哭,因为阿爹说鸟儿本来就是属于天地的。
那天的天色阴沉得很厉害,山里刮起了大风,这场雨依旧没有下下来。屋里的那只飞蛾焦躁不安地扑腾着,姜唯独自一人在屋里练般若心经。她学得很快,两年的时间已经领悟到了第三重——过草木。可窗外鬼哭狼嚎般的风声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静下心来,于是姜唯睁开了双眼,披上一件洗得发白的外袍,独自一人站在门口。
昨日阿爹照例下山给阿娘抓药,平时也不过两三个时辰阿爹就会回来,还顺便会带一包她最爱吃的山楂,也会给身高蹿得很快的梧忆买一些合身的衣服。可昨日阿爹一直没有回来。
他们三个人等得焦急,阿娘打算独自下山,梧忆却拦住她:“阿娘,今日突然刮风,你和阿唯就在家里,我下山去寻些消息。”姜唯想跟着一起去,梧忆只摸了摸她的脑袋:“阿唯就在山上照顾阿娘,我下山去找阿爹,哥哥给你带你最爱吃的山楂。”
可阿娘还是系上了外袍,“不。你们留下来,若是发生了什么你们阿爹也不能应付的事,你一个人去也无事于补。”阿娘咳嗽了两声。
姜唯紧紧拉住阿娘的袖口。
“阿娘,我同你一起去吧。阿唯一个人在家不会有事的。”
阿娘思索了良久,还是同意了。
“阿唯,夜里风大,你将门窗关好。我和哥哥很快就会和你阿爹一起回来了。”
姜唯的心跳得很快,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她紧紧抱住阿娘,“那阿娘和梧忆一定要早些回来。”
阿娘疼爱的将她的衣领拢了拢,姜唯又去抱了抱梧忆。
梧忆轻拍她的背,怀里的温热很快退开。那个从来不曾叫过哥哥的小女孩有些害羞道:“哥哥,你们要早些回来。”
他笑着说“好”。
然后屋子里就剩下她一个人,等了一整天。
然后,然后发生了什么?
姜唯不太记得了,她不记得自己到底等了多久。但是阿爹还是和阿娘一起回来了。准确来说,是阿爹抱着阿娘回来的。
阿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中衣,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上面布满了泥点,看起来狼狈不堪,他的外衫搭在怀里昏迷不醒的阿娘身上。
姜唯看见阿爹衣服上的血迹,脸上的伤痕。看见阿娘脸上布满着好似盐粒的东西,她往后张望。
“阿爹,梧忆呢?”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问。
可阿爹没有回答,他沉默地将阿娘抱回房里。将被子盖好,才开口道:“阿唯,去烧些热水。”嘶哑的嗓音让她差点没有听清。
然后阿娘便看不见了,再后来便听不见了。最后在山里下下第一场雪的那天,阿娘便离世了。
于是她开始了和阿爹两个人的生活。
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阿爹始终守口如瓶,从未提过。在她不停地追问梧忆去哪儿了的时候。阿爹只说:“梧忆哥哥有自己的阿爹阿娘,他有自己的家人。”之后不再回答任何有关梧忆的问题。
梧忆这个人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阿爹在半年后也开始咳嗽,身量越来越瘦。可他却对姜唯越来越严厉,她每日练功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再也没有时间漫山遍野地瞎跑,再也没有去溪边抓过鱼。
阿娘不在了,她想让阿爹开心,于是就拼命地练习,努力地学习。她觉得只要她很用功,阿爹陪她的时间就会长一点。
可阿爹也只陪了她一年,便病得无法再每天督促她练功了。
姜唯只能一个人往返,下山去请大夫来给阿爹看病。她过段日子就会去抓药,偶尔也会因为年纪小,被山下的小孩欺负,她总是像一头凶猛的小狮子,有时候也会得到一些帮助,可她来不及道谢,就抱着药往山上跑去。
姜唯每天都在祈求阿爹能够好起来,可阿爹却越来越虚弱。
那天她正在给阿爹喂粥,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她迅速警觉起来,放下碗跑到门后。
门外的人敲了敲门,并没有说话。
然后那人推开门,就看见一道瘦小的身影朝他袭来,他下意识反应将姜唯制住。
阿爹在房内问道:“阿唯?”
姜唯来不及让阿爹快跑,来人就将她松开,答道:“是我。”
阿爹又断断续续地咳嗽了两声,“阿唯,你去烧些热茶。”
姜唯乖乖地去了,可她不知道来的是谁,也不知道阿爹和他说了些什么,她在外面等了很久,那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最后阿爹跟她说:“阿唯,你以后就跟着卫叔叔。”
姜唯的眼中充满着不可置信,她不知道为啥阿爹突然不要她了。她开始放声大哭,她很少这样哭,阿娘去世的那天她也哭了很久很久,可她怕哭得太大声阿娘就不喜欢她了,所以只敢小声啜泣。
姜芸抬起手,可女儿的眼泪无穷无尽,如何也擦不完。这冰冷至极的眼泪此刻却好似要灼伤他的手。
姜唯悲痛欲绝,说出的话已经连不成完整的句子:“阿爹……你别……我以后……肯定好好练功……你别……”
可姜芸知道,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程似兰离世后,他也是强撑一年,只因他放心不下阿唯,她还那么小,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教给她,也没有看着她长大。
程似兰去世那几日,他们一直在打算最坏的情况。
“阿芸,我给师兄写信。咱们将阿唯交给他,只有交给师兄,你我才能放心。”
姜芸的内伤已经无可挽回,他知道,这封信到了要寄出的时候。
“阿唯,你听爹爹说。你跟着卫叔叔走,以后听他的话,好好练功。般若心经一定要勤加练习,心经口诀需每日温习。你走后,不可再回渡苏山,十年不入世,潜心学习,不可偏废。你可做得到?”
姜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可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她真的要和阿爹分开了。
阿爹握着她的手:“我和你阿娘一样,我们都要归于天地之间。风起,雪落,鸟鸣,那都是我们来看你了。阿唯,别怕。”
然后那个陌生的男人低头,放柔了声音:“明日此时,我来接你。”又转头对姜芸郑重道:“保重。”随即离开。
那人走后,姜唯沉默下来,她年纪虽小,却也能感觉到此事已成定局,她只问:“阿爹,我走后,你一个人要怎么办?”
姜芸眸光微闪,他原以为阿兰走后,他对待生死之事早已淡然,可如今心中还是放不下他们的孩子。
“阿爹和阿娘来不及为你取字,便提前想好了。你及笄后,便字溪山。”
“好。阿唯记下了。”
“人生当如溪水潺潺流淌,内心当若群山坚定不移。”
“好……”
姜芸心下刺痛,又生生忍下,“你去将东西收拾好,明日就随卫叔离开。以后自己万分小心,记得多加餐食,天冷添衣。你且去吧。”
姜唯应了一声,将房门关好,跑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她的东西很少,几件衣服,为了方便练功,她从来不穿裙装,唯一一件还是阿娘说小姑娘就得穿漂亮的小裙子,硬让阿爹买给她的,可阿爹挑来挑去,竟选中了一身大红色的,她小小年纪就嫌弃太过刺眼,说什么都不肯穿。
她收着收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次没有哭出声音,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要离开渡苏山了。她早就和渡苏山的大树、山川、溪流融为一体,她爱这里的一切。
梧忆也不在了。他甚至都没有和她说一声。
她早就知道梧忆不是她的亲生哥哥,他是阿娘捡回来的孤儿。可姜唯心里早就把他当作亲哥哥了,因为阿爹阿娘对待他们是一视同仁的。可梧忆一句话都没说,就这样走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她替他高兴,可是,可是……
她心想,梧忆也是属于天地的吗?就像那只鸟儿。
第二天,那个陌生男人准时来了,他接过她的小小包袱,牵过她的手。
姜芸坚持下地,蹲下身来,父女二人如出一辙的笑眼此刻都有些黯然,姜芸最后一次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语,只说:“阿唯,别怕,别怕。”
姜唯又想哭了,可是她忍住了。她也学着阿爹的样子说:“阿爹,你也别怕。”
姜芸缓缓起身,郑重道:“阿唯就拜托你了。”
卫霄亦郑重回:“放心。”
“记得将我和阿兰葬在一起。”
卫霄点了点头,带着姜唯走出房门,“走了。”
“走吧。”
姜唯边走边回头,看着阿爹笑着冲她挥了挥手。那天的落日余晖洒在阿爹日渐消瘦的脸上,温润的眸子里充满了对她的不舍和疼爱,那时候的姜唯看不出来这些,只觉得阿爹的眼睛很亮很亮。她紧紧握住了卫霄宽大的手。
他们坐了一天马车,又走了半天山路,姜唯疲惫极了。直到他们穿过树林,走到一处她也不知道是哪的地方去了。
“师父,这就是我们的小师妹吗?”
姜唯抬头望去,一块奇石后面站着一位少年,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少女,少年冲着他们招手,少女也看着她,眼里充满了好奇。
卫霄牵着她往前走。
“是啊,以后她就是你们的小师妹了。”
那天的天色阴沉得很厉害,山里刮起了大风,这场雨依旧没有下下来。屋里的那只飞蛾焦躁不安地扑腾着,姜唯独自一人在屋里练般若心经。她学得很快,两年的时间已经领悟到了第三重——过草木。可窗外鬼哭狼嚎般的风声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静下心来,于是姜唯睁开了双眼,披上一件洗得发白的外袍,独自一人站在门口。
昨日阿爹照例下山给阿娘抓药,平时也不过两三个时辰阿爹就会回来,还顺便会带一包她最爱吃的山楂,也会给身高蹿得很快的梧忆买一些合身的衣服。可昨日阿爹一直没有回来。
他们三个人等得焦急,阿娘打算独自下山,梧忆却拦住她:“阿娘,今日突然刮风,你和阿唯就在家里,我下山去寻些消息。”姜唯想跟着一起去,梧忆只摸了摸她的脑袋:“阿唯就在山上照顾阿娘,我下山去找阿爹,哥哥给你带你最爱吃的山楂。”
可阿娘还是系上了外袍,“不。你们留下来,若是发生了什么你们阿爹也不能应付的事,你一个人去也无事于补。”阿娘咳嗽了两声。
姜唯紧紧拉住阿娘的袖口。
“阿娘,我同你一起去吧。阿唯一个人在家不会有事的。”
阿娘思索了良久,还是同意了。
“阿唯,夜里风大,你将门窗关好。我和哥哥很快就会和你阿爹一起回来了。”
姜唯的心跳得很快,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她紧紧抱住阿娘,“那阿娘和梧忆一定要早些回来。”
阿娘疼爱的将她的衣领拢了拢,姜唯又去抱了抱梧忆。
梧忆轻拍她的背,怀里的温热很快退开。那个从来不曾叫过哥哥的小女孩有些害羞道:“哥哥,你们要早些回来。”
他笑着说“好”。
然后屋子里就剩下她一个人,等了一整天。
然后,然后发生了什么?
姜唯不太记得了,她不记得自己到底等了多久。但是阿爹还是和阿娘一起回来了。准确来说,是阿爹抱着阿娘回来的。
阿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中衣,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上面布满了泥点,看起来狼狈不堪,他的外衫搭在怀里昏迷不醒的阿娘身上。
姜唯看见阿爹衣服上的血迹,脸上的伤痕。看见阿娘脸上布满着好似盐粒的东西,她往后张望。
“阿爹,梧忆呢?”她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问。
可阿爹没有回答,他沉默地将阿娘抱回房里。将被子盖好,才开口道:“阿唯,去烧些热水。”嘶哑的嗓音让她差点没有听清。
然后阿娘便看不见了,再后来便听不见了。最后在山里下下第一场雪的那天,阿娘便离世了。
于是她开始了和阿爹两个人的生活。
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阿爹始终守口如瓶,从未提过。在她不停地追问梧忆去哪儿了的时候。阿爹只说:“梧忆哥哥有自己的阿爹阿娘,他有自己的家人。”之后不再回答任何有关梧忆的问题。
梧忆这个人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阿爹在半年后也开始咳嗽,身量越来越瘦。可他却对姜唯越来越严厉,她每日练功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再也没有时间漫山遍野地瞎跑,再也没有去溪边抓过鱼。
阿娘不在了,她想让阿爹开心,于是就拼命地练习,努力地学习。她觉得只要她很用功,阿爹陪她的时间就会长一点。
可阿爹也只陪了她一年,便病得无法再每天督促她练功了。
姜唯只能一个人往返,下山去请大夫来给阿爹看病。她过段日子就会去抓药,偶尔也会因为年纪小,被山下的小孩欺负,她总是像一头凶猛的小狮子,有时候也会得到一些帮助,可她来不及道谢,就抱着药往山上跑去。
姜唯每天都在祈求阿爹能够好起来,可阿爹却越来越虚弱。
那天她正在给阿爹喂粥,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她迅速警觉起来,放下碗跑到门后。
门外的人敲了敲门,并没有说话。
然后那人推开门,就看见一道瘦小的身影朝他袭来,他下意识反应将姜唯制住。
阿爹在房内问道:“阿唯?”
姜唯来不及让阿爹快跑,来人就将她松开,答道:“是我。”
阿爹又断断续续地咳嗽了两声,“阿唯,你去烧些热茶。”
姜唯乖乖地去了,可她不知道来的是谁,也不知道阿爹和他说了些什么,她在外面等了很久,那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最后阿爹跟她说:“阿唯,你以后就跟着卫叔叔。”
姜唯的眼中充满着不可置信,她不知道为啥阿爹突然不要她了。她开始放声大哭,她很少这样哭,阿娘去世的那天她也哭了很久很久,可她怕哭得太大声阿娘就不喜欢她了,所以只敢小声啜泣。
姜芸抬起手,可女儿的眼泪无穷无尽,如何也擦不完。这冰冷至极的眼泪此刻却好似要灼伤他的手。
姜唯悲痛欲绝,说出的话已经连不成完整的句子:“阿爹……你别……我以后……肯定好好练功……你别……”
可姜芸知道,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程似兰离世后,他也是强撑一年,只因他放心不下阿唯,她还那么小,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教给她,也没有看着她长大。
程似兰去世那几日,他们一直在打算最坏的情况。
“阿芸,我给师兄写信。咱们将阿唯交给他,只有交给师兄,你我才能放心。”
姜芸的内伤已经无可挽回,他知道,这封信到了要寄出的时候。
“阿唯,你听爹爹说。你跟着卫叔叔走,以后听他的话,好好练功。般若心经一定要勤加练习,心经口诀需每日温习。你走后,不可再回渡苏山,十年不入世,潜心学习,不可偏废。你可做得到?”
姜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可她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她真的要和阿爹分开了。
阿爹握着她的手:“我和你阿娘一样,我们都要归于天地之间。风起,雪落,鸟鸣,那都是我们来看你了。阿唯,别怕。”
然后那个陌生的男人低头,放柔了声音:“明日此时,我来接你。”又转头对姜芸郑重道:“保重。”随即离开。
那人走后,姜唯沉默下来,她年纪虽小,却也能感觉到此事已成定局,她只问:“阿爹,我走后,你一个人要怎么办?”
姜芸眸光微闪,他原以为阿兰走后,他对待生死之事早已淡然,可如今心中还是放不下他们的孩子。
“阿爹和阿娘来不及为你取字,便提前想好了。你及笄后,便字溪山。”
“好。阿唯记下了。”
“人生当如溪水潺潺流淌,内心当若群山坚定不移。”
“好……”
姜芸心下刺痛,又生生忍下,“你去将东西收拾好,明日就随卫叔离开。以后自己万分小心,记得多加餐食,天冷添衣。你且去吧。”
姜唯应了一声,将房门关好,跑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她的东西很少,几件衣服,为了方便练功,她从来不穿裙装,唯一一件还是阿娘说小姑娘就得穿漂亮的小裙子,硬让阿爹买给她的,可阿爹挑来挑去,竟选中了一身大红色的,她小小年纪就嫌弃太过刺眼,说什么都不肯穿。
她收着收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次没有哭出声音,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要离开渡苏山了。她早就和渡苏山的大树、山川、溪流融为一体,她爱这里的一切。
梧忆也不在了。他甚至都没有和她说一声。
她早就知道梧忆不是她的亲生哥哥,他是阿娘捡回来的孤儿。可姜唯心里早就把他当作亲哥哥了,因为阿爹阿娘对待他们是一视同仁的。可梧忆一句话都没说,就这样走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她替他高兴,可是,可是……
她心想,梧忆也是属于天地的吗?就像那只鸟儿。
第二天,那个陌生男人准时来了,他接过她的小小包袱,牵过她的手。
姜芸坚持下地,蹲下身来,父女二人如出一辙的笑眼此刻都有些黯然,姜芸最后一次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语,只说:“阿唯,别怕,别怕。”
姜唯又想哭了,可是她忍住了。她也学着阿爹的样子说:“阿爹,你也别怕。”
姜芸缓缓起身,郑重道:“阿唯就拜托你了。”
卫霄亦郑重回:“放心。”
“记得将我和阿兰葬在一起。”
卫霄点了点头,带着姜唯走出房门,“走了。”
“走吧。”
姜唯边走边回头,看着阿爹笑着冲她挥了挥手。那天的落日余晖洒在阿爹日渐消瘦的脸上,温润的眸子里充满了对她的不舍和疼爱,那时候的姜唯看不出来这些,只觉得阿爹的眼睛很亮很亮。她紧紧握住了卫霄宽大的手。
他们坐了一天马车,又走了半天山路,姜唯疲惫极了。直到他们穿过树林,走到一处她也不知道是哪的地方去了。
“师父,这就是我们的小师妹吗?”
姜唯抬头望去,一块奇石后面站着一位少年,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少女,少年冲着他们招手,少女也看着她,眼里充满了好奇。
卫霄牵着她往前走。
“是啊,以后她就是你们的小师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