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选秀三年一次。礼部最终定下四人。就等着面圣了,还请陛下早朝后立刻前注储秀宫。”皇帝心中一动二萧想必都在其中,不过他忙着上朝,连声知道了就匆匆走远。早朝倒是一片祥和,只是皇帝没有想到之后的殿选却不十分平静。
聆安凑过来说,“皇上,储秀宫掌事嬷嬷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储秀宫宫门前掌事嬷嬷珍珠已经等候多时,“皇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做主最后挑了四人,剩下的便是陛下您亲自殿选。这四位秀女都已经在储秀宫学过一个月规矩。”嬷嬷继续说,“现在奴婢就让这四人前来面圣,若是皇上觉得满意,就可直接册位、赐宫殿。”她侧过身,等待皇帝先行。“还请陛下进殿。”皇帝点点头,说了好。
储秀宫大殿上,站在侧边的嬷嬷通报,“宣正四品顺天府丞之女潘婕觐见,年十五。”殿中站立的秀女淹没在绣工精美的衣衫中,有些苍白的面容在庄重华丽的服饰映衬下更显衰弱。皇帝兴致缺缺,侧头望向身边的皇后。“梓童觉得如何?”
皇后正蹙眉,目光在秀女的发髻中仔细巡索打量着。“这位秀女戴的...可是金钗?”皇帝面色一整,语气严肃说道,“这钗可是逾制?”
掌事嬷嬷立马上前查看,很快便回身近前。“回禀陛下,回禀皇后娘娘,这钗是镶了金镀的黄铜。”帝后交换一个眼神,虽不是金钗,但还是镶了金。嬷嬷立刻跪下,“是奴婢失职不查,请陛下、娘娘降罪。”
皇后侧过脸,目光看过来请示他的意思。皇帝摆摆手,“无碍,嬷嬷请起。”他微微停顿,就站在身后的聆安马上知会上意。“陛下,潘婕。”皇帝的旨意,响彻储秀宫。“赐潘婕自行出宫婚配。”她不知是悲是喜,谢恩跪安。
掌事嬷嬷继续通传,“宣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之女石文颜觐见,年十七。”皇帝心下点点头,名字很是文雅。再看石秀女面容清丽,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佳人。石文颜缓缓上前请安,规矩倒也不错,皇帝正等着她开口听听石氏声音如何。
就听见小宫女惊叫一声,“衣服!”在这沉稳庄重的大殿上,显得格外突兀。那石文颜闻言忙查看上下,发现好端端的衣裳后面的系带竟被剪断。她马上跪倒在地上,吓得立刻匍匐在地。脸色苍白,连话也说不出一句,似是险些当场晕过去。
还是嬷嬷慌忙上前,“陛下恕罪!奴婢今早还让各位秀女自己好好检查一番的,不知怎么竟出了这事儿...”
皇帝皱眉,“怎么回事?”殿中仍然跪着的石文颜战战兢兢回答,“...陛下,臣女不知。”本该黄莺般婉转清冽的声音,也晦涩起来。“罢了,你站起来吧,左右不过是条系带断了。”话是这么说,他却不由得长叹一口气。一看见面色惨白的石氏,就想起她刚刚左右转头查看的猴模样,完全没有再问话的兴致。
脸色苍白的石文颜却毫不知情,听到皇帝的话松了一口气,“谢陛下隆恩。”她站在殿中,战战兢兢等待皇帝的问话,满腹装得都是自己的回答。时间流逝,皇帝却仍没有出言,石氏的心渐渐沉落。
至尊终于开口,问的却不是她。“梓童觉得如何?”皇后不置可否,“毕竟是陛下身边添人,臣妾说多了反而不美,还请陛下定夺。”他没有半分迟疑,“就赐石文颜自行出宫婚配。”小太监高声宣布,石氏心中的大石头当啷落地,正如心中预感,她落选了。
掌事嬷嬷继续通报,“宣英国公之女萧幼沅觐见,年十五。”萧幼沅款款上前,规矩丝毫不错,低头伏身请安。“臣女萧幼沅参见陛下。”呵,重头戏来了。
很远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情绪如何。“起身。英国公近来可好?”萧幼沅点点头,“回陛下,家父身体康健。”上位的皇帝点点头,“前阵子,朕还收到你父亲的请安折子。国公现在在府里做些什么呢?”
她垂着头回答,“家父如今赋闲在家,就是每日教养兄弟们,写字读书罢了。”皇帝声音中带上稍纵即逝的戏谑,但他很快收回来。“哦?英国公倒是清闲的很,朕改日要招他进京来聊一聊。上次见他还是朕小时候的事,那时先帝曾召他入宫赴宴。”
萧幼沅怔在原地,抿抿唇开口。“陛下公事繁忙,家父在家闲云野鹤惯了,怕是没有什么趣的和陛下说。”皇帝轻轻一笑,殿中娴静贵女单薄的身体微微颤抖。“朕知道英国公在府中也不一定是无事可做。”萧氏尽力浅浅一笑,话倒是说的八面玲珑。“家父年事已高,早不是十几年前的身子,自是不能同陛下相提并论。”皇帝点点头唔了一声,算是放过她。
“可有才艺?”她这时候反而气定神闲道,“臣女善书画。”皇帝仗着她没有抬头,肆无忌惮地挑挑眉。“嗯,那就随意写两个字看看。”
侍立在一旁的嬷嬷,马上命人抬上案板及文房四宝。萧幼沅站在案后,提笔便书,一气呵成。本是胸有成竹之事,却没想到最后一笔快结束时,身上的纱罩衣却突然掉了一大片下来,正巧落掉落纸上方。
萧幼沅猝然受惊,手上的动作吓得一抖,最后的收尾却已是写重了。她立刻跪下请罪,“臣女殿前失仪,还请陛下责罚。”皇帝皱了皱眉吩咐,“杨嬷嬷,你去看看她的衣裳袖子到底怎么了?”掌事嬷嬷应下,“是,奴婢遵告。”杨嬷嬷说罢上前,向萧幼沅告罪后,捉起她的袖子仔细看了又看。
杨嬷嬷没一会就回道,“回陛下,看样子,是萧秀女的袖子那里的线不知怎的被钩松了一圈儿,刚才动手时才会突然掉下一截下来。”他的余光似乎看到等候在一边的一个身影动了动。
沉思片刻,看了看还跪在地上脸色苍白的萧幼沅。“好了,你起来吧。”她仍是低着头,“是,谢陛下。”
“朕听说,你妹妹也来了?”说到熟悉的人,紧绷的萧氏松弛不少。“是,是臣女的双生妹妹。”皇帝哂笑,“你们萧家倒也舍得?一下子送了两个女儿入宫。”萧幼沅回答,“回陛下,臣女与妹妹是双生,下面还有姐妹三人。母亲虽是不舍,但幸好还有其他姐妹陪伴在侧。”
“听说你还有兄弟三人?”她点点头,“是,臣女还有长兄、次兄及三弟。”皇帝发出感慨,“英国公也是儿女满堂,称得上是有福之人啊”。
她马上接着说,“如今天下万民安泰,明主之治,百官各得其所。孟国太平,生于如此盛世,如何不是有福之人呢。”皇帝点头,“没想到,英国公的女儿如此会说话,答得好啊。”她颔首行礼,“陛下过奖,臣女不敢当。”
掌事嬷嬷询问,“陛下,这位秀女可要留牌?”皇帝轻声说,“留牌子。”声虽轻,逾万金,能决定她的命运去向。萧幼沅空白的面上,神情一动,跪下谢恩。“谢陛下恩典。”不知是否是看花了眼,不远处的某个身影似是又动了一下。
皇帝继续说,“英国公之女萧幼沅册正四品婕好位,赐封号琳,赐居翠微宫东侧殿。就这样吧。聆安。”聆安马上会意,“奴才立刻会将琳婕妤主子安置到翠微宫东侧殿。”他摆摆手,打发人走。琳婕妤亦步亦趋跟在一位嬷嬷身后,表情中看不出喜或悲。
杨嬷嬷通传登基后第一次选秀的最后一位秀女进殿,“宣英国公之女萧幼乔觐见,年十五。”萧幼乔就像她的双生姐姐那样款款上前,温文尔雅,顾盼生辉。福身行礼,“臣女萧幼乔参见陛下。”
绯红衣衫正立殿前,皇帝放柔声音,“储秀阁可还住得惯?”萧幼乔点点头回,“陛下,阁中嬷嬷虽严格,但臣女平时在家中也是习惯了的,倒也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皇帝终于升起些性质,“哦?在家中也是习惯了规矩的?”
萧幼乔微笑着道,“母亲说,闺阁女子最紧要的便是规矩,从小便严加要求。”“看来国公夫人竟是比宫中嬷嬷还严格不少,对你、你们和其他兄弟姐妹可是一样?”这样一个小问题,却让她微微怔住了,“姐妹中,姐姐和臣女最为年长,母亲严格也是为了让姐姐和臣女给下面的妹妹们做榜样。”萧幼乔话语间有些为难,“兄弟们是男子,从小自是与女子分开教养的...臣女也不知父亲如何教养兄弟们。虽然母亲平日管教我们多严格,但是平日还是最和蔼可亲的。”
皇帝点点头,细端详她的面容。“你们姐妹二人果然相似。”萧幼沅笑着点头称是,“臣女与姐姐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女儿,从小家人就分不开姐姐与臣女。”皇帝想起偶然间在燕雀里听到的趣闻,“家中可会把你们姐妹二人打扮得一样?”萧幼乔点点头,“臣女还年幼时,作一样打扮居多。”
他仔细看看萧幼乔的装扮,红衣更显明艳俏丽,与方才萧幼沅的清文娴雅截然不同。他不免笑道,“如今模样虽然相像,打扮倒是完全不同了。性子可像?”萧幼乔微笑摇摇头,“回陛下,臣女母亲常说,臣女安静下来的时候与姐姐是一模一样,动起来便判若两人呢。”皇帝心情不错,点了点头。“朕倒是可以猜到,你比你姐姐活泼一些。”
这红衣女儿咯咯一笑,毫无怯态。“是,陛下果然慧眼识人。”皇帝的话意有所指,“你姐妹二人想必和睦?”萧幼乔似是毫无觉察,“回陛下,那是自然。臣女与姐姐从小一起长大,旁人都说比起一般的姐妹,臣女和姐姐好的跟一人似的呢。”皇帝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可有才艺?”刚刚还落落大方的她,似是有些为难。“臣女平日最擅长制吃食点心一类,在殿中怕是…”这倒是新奇,“哦?你还会做吃食?一般的官家小姐会做这些的可不多。”萧幼乔含羞一笑,“陛下谬赞,臣女不才。平日做这些也是为了家中长辈和兄弟姐妹,聊表心意。”
“嗯,可是如今在这大殿里,倒是可惜了,也没法给你去搬个灶台来。”她咬唇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女另有一方法,不知可否一试。”皇帝反问,“什么方法?”
萧幼乔大胆直言,“臣女无需灶台,只需清水一杯,切碎了的山柴胡一根。”皇帝觉得有趣,看向杨嬷嬷,“嬷嬷去问问御膳房,有没有山柴胡。”掌事嬷嬷立即应下,“是,奴婢遵旨。”嬷嬷嘱咐了身旁一个小宫女几句,小宫女飞快走开了。
不一会儿,小宫女手中拿着一杯清水,和一根土黄的植物进了大殿。转交给了萧幼乔,她拿起那土黄色的山柴胡,剥开根茎外的皮,又放入水中。片刻后,便把水递给掌事嬷嬷。嬷嬷上前奉上水,“陛下。”
接过杯子,仔细看了看里面,杯底还有些浑浊,上面倒是清澈。尝试着抿了一小口,“嗯!这水倒是清甜!”
萧幼乔微笑说,“陛下,山柴胡的根清甜可口,并有清热之功效,喝着多有益处。”皇帝称赞她,“这方法朕倒是第一次见,的确好喝。”她欢喜谢恩,“谢陛下夸奖。”
嬷嬷问道,“陛下,这位秀女可要留牌?”皇帝发话决定另一位英国公女儿的去留,“萧幼乔册正四品婕妤位,赐封号琅,赐居翠微宫西侧殿。”她含羞跪下行礼,“谢陛下恩典。”皇帝免她的礼,“把你们姊妹安排在一起,也好作伴。去翠微宫吧,琅婕妤。”
皇帝本想去松梅馆看望云慕清,想起上次在她的宫内看到的情形。“月霜落秋红…啊,陛下来了。”绿衣卿窗后对外吟诗,她一回头皇帝笑吟吟看着她。“云慕清给皇上请安。”
皇帝手一伸,就要把行礼行到一半的慧婕妤拉起来。她双颊微红,“谢陛下。”却没有顺势站起身,只是轻轻摇摇头,仍然坚持行礼。礼已经全了,这下子再没有推脱的余地,不但被皇帝扶起来,还被牵着手坐在长案前。
“爱妃又在写字?”慧婕妤笑了笑,谦虚地说,“随意打发打发时辰罢了。”皇帝饶有兴致地上前翻了翻铺在桌上的纸张,边看边点评,“嗯。”他一边点头,一边称赞。“爱妃这幅字写的颇好,这副画也画的好。这个章难道也是爱妃自己刻的?颇有意趣啊。这个...咦?”
云慕清慌慌张张快速把下面的一幅画给掩了去,“妾闲时画的,小小拙技入不得眼...陛下还是过来喝些茶吧。”
唔...刚才那幅画,画中人好像拿的是是池州狼毫笔...
既然已经知道月牙儿的心爱之物,没道理空着手去见她,皇帝转身就往财神大街上三黑斋方向而去。
刚一撩开三黑斋的门帘,老黑头一对浑浊却仍然精明的老眼马上看过来,见到尊贵者马上招呼起来。“五爷,您来啦。哟,聆爷也来啦。”姜士武嗯了一声,左右扫视着货物。“嗯,就过来随便看看。”
老黑头接着说,“五爷,上次那位公子在小店中买玉的事,您可还记得?”还没过去多久呢,他自然是记得,“就是带着丫鬟来买玉的?吾自然记得,不还是吾付的钱吗?那公子最后可把玉拿走了?”老黑头摆摆手,“拿是拿走了...可那钱,最后还是那位小公子自个掏腰包出的。”这女公子倒是品性端正,“她没要吾的钱?”
老头摇头,“没有没有,您瞧,这钱还在老头这呢。”老黑头从口袋里一抓,摊开的手掌中放着三金钱。“那位小公子说,这东西不能随便收,让老头儿见到您时,把钱还您。”
“钱也不要,情也不承?”姜五爷自嘲地说上一句。
老黑头啧啧道,“就是这年纪轻轻的才有这气性呢。”聆安在一旁问,“掌柜的可知道那公子是哪里人士?”老黑头又摇头,“老头儿不知,不过听那口音不是这京城里的。”
姜士武点点头,“知道了。掌柜的,都有什么样式的毛笔?拿来看看。”
走出三黑斋的店门,等完全走远聆安才问道,“五爷,可要派人找找?”他摇头,“不必了,为了这几个钱还大张旗鼓找人不成?再说,说不定都回家去了,若是有缘自然会再遇见。”聆安点头称是。
云慕清从心爱的古琴前回过头,“陛下来了,方才妾在弹琴,竟沒有听到通报,陛下请勿怪罪。”她的衣摆滑动,上前行礼,“妾云慕清给皇上请安。”
皇帝扶起爱妃,又向聆安摆摆手。云慕清颇有些不解,但她耐心等待着惊喜的揭晓。聆安端来一个托盘,那托盘中是几只不同样式的池州狼毫笔。
云慕清笑逐颜开,上前接下,拿在手中不住打量起来。“谢陛下恩典,陛下如此厚爱,妾实在无以为报。”离家的显国公女儿甚至流下了珍珠般晶莹的泪水,“陛下的恩典,妾没齿难忘。”博得爱妃的欢心,皇帝显得心满意足。
他随意打量着,刚想翻看手边桌上摊开的书本,就想到些什么用询问的目光望向云慕清。慧婕妤一怔,随后露出一个微笑,动手亲自翻起来。皇帝凑在她的身边看着,叹道,“月牙儿竟然在读这么难的书。”云慕清颇有些不好意思,羞涩道,“这些在陛下眼里算得了什么,陛下的才学才好呢,妾献丑了。”
皇帝微微挑眉,他并不赞同云慕清这样的自谦。“哪有,爱妃如今读的这本,朕可都从没读过。”素手慢慢划过书页,“这天下那么多书,陛下哪有可能全都读的完呢?陛下平日要处理国事,本就没那么多时间读这些。”皇帝有些难办,“不是,写这书的人朕知道,他的书都是出了名的难。当初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可从没好好读完他的书。”
慧婕妤却有不同的看法,“那定是因为陛下底子好,不用读完也没事儿呀。”他试图把她掰到正路上,可惜失败了。她紧接着又说,“再说了,陛下以前在上书房读的书,如今看的折子,哪样不比妾读的这些难呢?陛下也太过自谦了。”
“不是...朕真的...”皇帝有些费解,怎么就说不通呢?
她却是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妾都明白,您不用这样的。”
算了,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的样子...索性勾散竹绿色床帐子,享一夜春风。
二年四月里早朝后的一个早晨,聆安面带喜色向着皇帝这边而来,皇帝挑挑眉等待好消息。“恭喜陛下,慧婕妤云娘娘有喜了!”皇帝脚步如风,人更显得意气风发,语气里是不加掩饰的喜悦,“哦?当真是一件喜事!”聆安继续说,“是太医院刚诊出来的,慧主子现在得好好静养了。陛下,按理您当赏赐些东西,不知您想要赐什么下去?”
“内务府前些日子赶制些的颜色清爽的布料,一会挑几匹送去。嬷嬷和奶娘,知会慧婕妤一声,可以让显国公府准备起来了。等她胎满七月后,可随着显国公夫人一道入宫。”
聆安应是,“奴才知道。”聆安稍稍犹豫一下,接着说,“陛下,奴才从小术子那儿听说...端婕妤王娘娘听闻慧婕妤云慕清娘娘有喜之后,摸着绣绷似是落寞了许久。”皇帝点点头,好像回应了什么,又没有具体回应些什么。聆安心中微微升起些怜悯,贵女们接连入宫,且不谈那对为入宫预备多年的双生姐妹,单单显国公府大姑娘一人就足以夺取所有帝王雨露,端婕妤怕是已经在这新帝的后宫中悄然无声失宠了。
“琳婕妤萧幼沅娘娘派了身边大宫女给慧娘娘送去了一尊上好的白玉送子观音像。而琅婕妤萧幼乔娘娘宫里的小宫女知道慧婕妤娘娘有喜之后,到处阴阳怪气说酸话,说什么定是个生小公主的命。”琳婕妤的所作所为皇帝并没有多加赞赏,琅婕妤宫内的秘闻让皇帝的脚步停顿,而后皱着眉头看向聆安。聆安点点头,确定了小宫女的所作所为属实。“找个由头从翠微宫西侧殿里打发走,记得别让琅婕妤察觉。”聆安点点头,“奴才都省得。”
皇帝的队伍在宫道上前进,在黄昏的孟宫中格外醒目,引得宫廷涟漪不断。在很多颗心的默默祈求下,皇帝被注视着进去昭阳宫。失落的心刚刚落下,很快又燃起希望。慧婕妤身怀有孕,且月份还小,胎儿算不得稳当。皇帝断不会在松梅馆处留宿,那今夜雨露为谁所承还是未知数...况且翠微宫的那一对姊妹仍没有侍寝,她们刚入宫的锋芒恰好被慧婕妤的喜事冲散了大半,让孤夜难眠的宫妃们反而庆幸是慧婕妤拥有这好运道。只可惜,现在云氏的绿头牌十个月之内被撤下,还有谁能抵抗那对姐妹?
皇帝刚进昭阳殿,就看见云慕清正带着宫人等候在松梅馆前。见到皇帝的身影出现,她嫣然一笑,“给陛下请安。”要不是她坚持行礼,只一个照面她就会被皇帝牵住手,领进室内。
皇帝小心翼翼把她安置在床榻上,轻轻抚摸几下那平坦的看不出任何弧度的腹部。略带担忧地说,“春日里风大,月牙儿仔细身子。”云慕清不免失笑,“多谢陛下。虽说妾平日里身子还算强健,嬷嬷和小丫头们也不让妾多走动,生怕累着抻着。但不知道这孩子已经来了的时候还好,等太医一诊出来,反应倒是大起来。”这么一说,皇帝更加担心。云慕清真定二年的一月才过十六岁的生辰,年岁着实算不上大。年纪轻轻又是初次怀胎,皇帝也是被瑞彩堂吓怕了,决心维护她们母子二人。
“那让太医瞧瞧?按照太医的提点用些适宜食物是最好了,也免得出错。还有显国公府得快些送些嬷嬷奶娘,早早送进这儿预备上。”姜士武一连串说了好些,云慕清看出他的担忧,安慰道,“五哥别担心,太医说胎气算是稳固。娘家准备的人丁很快就会送进宫来,娘亲自挑选把关,想来不会出错。”姜士武点点头,“显国公夫人朕很是放心,再过几个月国公夫人就可以奉旨入宫,陪伴月牙儿直到这孩子满月后,想来你会更舒心。”她柔柔一笑,“真真是谢过陛下恩典。”
说了一会儿话,慧婕妤眼看着有些疲乏,皇帝慢慢息了话语,又轻轻起身招呼站在一旁的大宫女。从前国公府就服饰云慕清的两位大宫女快步轻手服侍慧婕妤安寝,又恭恭敬敬将皇帝送出昭阳宫。
皇帝的去向,孟宫主人的一举一动从来都牵系着所有人的注意。皇帝的步撵停在宫门,只有几个小太监原地看守着,皇帝已经不见人影。慈宁宫内皇帝、太后、明欣郡主言笑晏晏,宫内一片和睦。以孝治天下,无人胆敢有任何微词。
眼明心亮的早已经发现,皇帝虽然留下了显国公萧氏一对女儿,但是入宫一个月了,姐妹俩没有人侍寝。皇帝这是有意敲打显国公,你的投诚朕收到了,你的女儿们朕也收下了,至于显国公府的起复,且耐心等着吧...
聆安凑过来说,“皇上,储秀宫掌事嬷嬷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储秀宫宫门前掌事嬷嬷珍珠已经等候多时,“皇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做主最后挑了四人,剩下的便是陛下您亲自殿选。这四位秀女都已经在储秀宫学过一个月规矩。”嬷嬷继续说,“现在奴婢就让这四人前来面圣,若是皇上觉得满意,就可直接册位、赐宫殿。”她侧过身,等待皇帝先行。“还请陛下进殿。”皇帝点点头,说了好。
储秀宫大殿上,站在侧边的嬷嬷通报,“宣正四品顺天府丞之女潘婕觐见,年十五。”殿中站立的秀女淹没在绣工精美的衣衫中,有些苍白的面容在庄重华丽的服饰映衬下更显衰弱。皇帝兴致缺缺,侧头望向身边的皇后。“梓童觉得如何?”
皇后正蹙眉,目光在秀女的发髻中仔细巡索打量着。“这位秀女戴的...可是金钗?”皇帝面色一整,语气严肃说道,“这钗可是逾制?”
掌事嬷嬷立马上前查看,很快便回身近前。“回禀陛下,回禀皇后娘娘,这钗是镶了金镀的黄铜。”帝后交换一个眼神,虽不是金钗,但还是镶了金。嬷嬷立刻跪下,“是奴婢失职不查,请陛下、娘娘降罪。”
皇后侧过脸,目光看过来请示他的意思。皇帝摆摆手,“无碍,嬷嬷请起。”他微微停顿,就站在身后的聆安马上知会上意。“陛下,潘婕。”皇帝的旨意,响彻储秀宫。“赐潘婕自行出宫婚配。”她不知是悲是喜,谢恩跪安。
掌事嬷嬷继续通传,“宣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之女石文颜觐见,年十七。”皇帝心下点点头,名字很是文雅。再看石秀女面容清丽,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佳人。石文颜缓缓上前请安,规矩倒也不错,皇帝正等着她开口听听石氏声音如何。
就听见小宫女惊叫一声,“衣服!”在这沉稳庄重的大殿上,显得格外突兀。那石文颜闻言忙查看上下,发现好端端的衣裳后面的系带竟被剪断。她马上跪倒在地上,吓得立刻匍匐在地。脸色苍白,连话也说不出一句,似是险些当场晕过去。
还是嬷嬷慌忙上前,“陛下恕罪!奴婢今早还让各位秀女自己好好检查一番的,不知怎么竟出了这事儿...”
皇帝皱眉,“怎么回事?”殿中仍然跪着的石文颜战战兢兢回答,“...陛下,臣女不知。”本该黄莺般婉转清冽的声音,也晦涩起来。“罢了,你站起来吧,左右不过是条系带断了。”话是这么说,他却不由得长叹一口气。一看见面色惨白的石氏,就想起她刚刚左右转头查看的猴模样,完全没有再问话的兴致。
脸色苍白的石文颜却毫不知情,听到皇帝的话松了一口气,“谢陛下隆恩。”她站在殿中,战战兢兢等待皇帝的问话,满腹装得都是自己的回答。时间流逝,皇帝却仍没有出言,石氏的心渐渐沉落。
至尊终于开口,问的却不是她。“梓童觉得如何?”皇后不置可否,“毕竟是陛下身边添人,臣妾说多了反而不美,还请陛下定夺。”他没有半分迟疑,“就赐石文颜自行出宫婚配。”小太监高声宣布,石氏心中的大石头当啷落地,正如心中预感,她落选了。
掌事嬷嬷继续通报,“宣英国公之女萧幼沅觐见,年十五。”萧幼沅款款上前,规矩丝毫不错,低头伏身请安。“臣女萧幼沅参见陛下。”呵,重头戏来了。
很远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情绪如何。“起身。英国公近来可好?”萧幼沅点点头,“回陛下,家父身体康健。”上位的皇帝点点头,“前阵子,朕还收到你父亲的请安折子。国公现在在府里做些什么呢?”
她垂着头回答,“家父如今赋闲在家,就是每日教养兄弟们,写字读书罢了。”皇帝声音中带上稍纵即逝的戏谑,但他很快收回来。“哦?英国公倒是清闲的很,朕改日要招他进京来聊一聊。上次见他还是朕小时候的事,那时先帝曾召他入宫赴宴。”
萧幼沅怔在原地,抿抿唇开口。“陛下公事繁忙,家父在家闲云野鹤惯了,怕是没有什么趣的和陛下说。”皇帝轻轻一笑,殿中娴静贵女单薄的身体微微颤抖。“朕知道英国公在府中也不一定是无事可做。”萧氏尽力浅浅一笑,话倒是说的八面玲珑。“家父年事已高,早不是十几年前的身子,自是不能同陛下相提并论。”皇帝点点头唔了一声,算是放过她。
“可有才艺?”她这时候反而气定神闲道,“臣女善书画。”皇帝仗着她没有抬头,肆无忌惮地挑挑眉。“嗯,那就随意写两个字看看。”
侍立在一旁的嬷嬷,马上命人抬上案板及文房四宝。萧幼沅站在案后,提笔便书,一气呵成。本是胸有成竹之事,却没想到最后一笔快结束时,身上的纱罩衣却突然掉了一大片下来,正巧落掉落纸上方。
萧幼沅猝然受惊,手上的动作吓得一抖,最后的收尾却已是写重了。她立刻跪下请罪,“臣女殿前失仪,还请陛下责罚。”皇帝皱了皱眉吩咐,“杨嬷嬷,你去看看她的衣裳袖子到底怎么了?”掌事嬷嬷应下,“是,奴婢遵告。”杨嬷嬷说罢上前,向萧幼沅告罪后,捉起她的袖子仔细看了又看。
杨嬷嬷没一会就回道,“回陛下,看样子,是萧秀女的袖子那里的线不知怎的被钩松了一圈儿,刚才动手时才会突然掉下一截下来。”他的余光似乎看到等候在一边的一个身影动了动。
沉思片刻,看了看还跪在地上脸色苍白的萧幼沅。“好了,你起来吧。”她仍是低着头,“是,谢陛下。”
“朕听说,你妹妹也来了?”说到熟悉的人,紧绷的萧氏松弛不少。“是,是臣女的双生妹妹。”皇帝哂笑,“你们萧家倒也舍得?一下子送了两个女儿入宫。”萧幼沅回答,“回陛下,臣女与妹妹是双生,下面还有姐妹三人。母亲虽是不舍,但幸好还有其他姐妹陪伴在侧。”
“听说你还有兄弟三人?”她点点头,“是,臣女还有长兄、次兄及三弟。”皇帝发出感慨,“英国公也是儿女满堂,称得上是有福之人啊”。
她马上接着说,“如今天下万民安泰,明主之治,百官各得其所。孟国太平,生于如此盛世,如何不是有福之人呢。”皇帝点头,“没想到,英国公的女儿如此会说话,答得好啊。”她颔首行礼,“陛下过奖,臣女不敢当。”
掌事嬷嬷询问,“陛下,这位秀女可要留牌?”皇帝轻声说,“留牌子。”声虽轻,逾万金,能决定她的命运去向。萧幼沅空白的面上,神情一动,跪下谢恩。“谢陛下恩典。”不知是否是看花了眼,不远处的某个身影似是又动了一下。
皇帝继续说,“英国公之女萧幼沅册正四品婕好位,赐封号琳,赐居翠微宫东侧殿。就这样吧。聆安。”聆安马上会意,“奴才立刻会将琳婕妤主子安置到翠微宫东侧殿。”他摆摆手,打发人走。琳婕妤亦步亦趋跟在一位嬷嬷身后,表情中看不出喜或悲。
杨嬷嬷通传登基后第一次选秀的最后一位秀女进殿,“宣英国公之女萧幼乔觐见,年十五。”萧幼乔就像她的双生姐姐那样款款上前,温文尔雅,顾盼生辉。福身行礼,“臣女萧幼乔参见陛下。”
绯红衣衫正立殿前,皇帝放柔声音,“储秀阁可还住得惯?”萧幼乔点点头回,“陛下,阁中嬷嬷虽严格,但臣女平时在家中也是习惯了的,倒也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皇帝终于升起些性质,“哦?在家中也是习惯了规矩的?”
萧幼乔微笑着道,“母亲说,闺阁女子最紧要的便是规矩,从小便严加要求。”“看来国公夫人竟是比宫中嬷嬷还严格不少,对你、你们和其他兄弟姐妹可是一样?”这样一个小问题,却让她微微怔住了,“姐妹中,姐姐和臣女最为年长,母亲严格也是为了让姐姐和臣女给下面的妹妹们做榜样。”萧幼乔话语间有些为难,“兄弟们是男子,从小自是与女子分开教养的...臣女也不知父亲如何教养兄弟们。虽然母亲平日管教我们多严格,但是平日还是最和蔼可亲的。”
皇帝点点头,细端详她的面容。“你们姐妹二人果然相似。”萧幼沅笑着点头称是,“臣女与姐姐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女儿,从小家人就分不开姐姐与臣女。”皇帝想起偶然间在燕雀里听到的趣闻,“家中可会把你们姐妹二人打扮得一样?”萧幼乔点点头,“臣女还年幼时,作一样打扮居多。”
他仔细看看萧幼乔的装扮,红衣更显明艳俏丽,与方才萧幼沅的清文娴雅截然不同。他不免笑道,“如今模样虽然相像,打扮倒是完全不同了。性子可像?”萧幼乔微笑摇摇头,“回陛下,臣女母亲常说,臣女安静下来的时候与姐姐是一模一样,动起来便判若两人呢。”皇帝心情不错,点了点头。“朕倒是可以猜到,你比你姐姐活泼一些。”
这红衣女儿咯咯一笑,毫无怯态。“是,陛下果然慧眼识人。”皇帝的话意有所指,“你姐妹二人想必和睦?”萧幼乔似是毫无觉察,“回陛下,那是自然。臣女与姐姐从小一起长大,旁人都说比起一般的姐妹,臣女和姐姐好的跟一人似的呢。”皇帝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可有才艺?”刚刚还落落大方的她,似是有些为难。“臣女平日最擅长制吃食点心一类,在殿中怕是…”这倒是新奇,“哦?你还会做吃食?一般的官家小姐会做这些的可不多。”萧幼乔含羞一笑,“陛下谬赞,臣女不才。平日做这些也是为了家中长辈和兄弟姐妹,聊表心意。”
“嗯,可是如今在这大殿里,倒是可惜了,也没法给你去搬个灶台来。”她咬唇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女另有一方法,不知可否一试。”皇帝反问,“什么方法?”
萧幼乔大胆直言,“臣女无需灶台,只需清水一杯,切碎了的山柴胡一根。”皇帝觉得有趣,看向杨嬷嬷,“嬷嬷去问问御膳房,有没有山柴胡。”掌事嬷嬷立即应下,“是,奴婢遵旨。”嬷嬷嘱咐了身旁一个小宫女几句,小宫女飞快走开了。
不一会儿,小宫女手中拿着一杯清水,和一根土黄的植物进了大殿。转交给了萧幼乔,她拿起那土黄色的山柴胡,剥开根茎外的皮,又放入水中。片刻后,便把水递给掌事嬷嬷。嬷嬷上前奉上水,“陛下。”
接过杯子,仔细看了看里面,杯底还有些浑浊,上面倒是清澈。尝试着抿了一小口,“嗯!这水倒是清甜!”
萧幼乔微笑说,“陛下,山柴胡的根清甜可口,并有清热之功效,喝着多有益处。”皇帝称赞她,“这方法朕倒是第一次见,的确好喝。”她欢喜谢恩,“谢陛下夸奖。”
嬷嬷问道,“陛下,这位秀女可要留牌?”皇帝发话决定另一位英国公女儿的去留,“萧幼乔册正四品婕妤位,赐封号琅,赐居翠微宫西侧殿。”她含羞跪下行礼,“谢陛下恩典。”皇帝免她的礼,“把你们姊妹安排在一起,也好作伴。去翠微宫吧,琅婕妤。”
皇帝本想去松梅馆看望云慕清,想起上次在她的宫内看到的情形。“月霜落秋红…啊,陛下来了。”绿衣卿窗后对外吟诗,她一回头皇帝笑吟吟看着她。“云慕清给皇上请安。”
皇帝手一伸,就要把行礼行到一半的慧婕妤拉起来。她双颊微红,“谢陛下。”却没有顺势站起身,只是轻轻摇摇头,仍然坚持行礼。礼已经全了,这下子再没有推脱的余地,不但被皇帝扶起来,还被牵着手坐在长案前。
“爱妃又在写字?”慧婕妤笑了笑,谦虚地说,“随意打发打发时辰罢了。”皇帝饶有兴致地上前翻了翻铺在桌上的纸张,边看边点评,“嗯。”他一边点头,一边称赞。“爱妃这幅字写的颇好,这副画也画的好。这个章难道也是爱妃自己刻的?颇有意趣啊。这个...咦?”
云慕清慌慌张张快速把下面的一幅画给掩了去,“妾闲时画的,小小拙技入不得眼...陛下还是过来喝些茶吧。”
唔...刚才那幅画,画中人好像拿的是是池州狼毫笔...
既然已经知道月牙儿的心爱之物,没道理空着手去见她,皇帝转身就往财神大街上三黑斋方向而去。
刚一撩开三黑斋的门帘,老黑头一对浑浊却仍然精明的老眼马上看过来,见到尊贵者马上招呼起来。“五爷,您来啦。哟,聆爷也来啦。”姜士武嗯了一声,左右扫视着货物。“嗯,就过来随便看看。”
老黑头接着说,“五爷,上次那位公子在小店中买玉的事,您可还记得?”还没过去多久呢,他自然是记得,“就是带着丫鬟来买玉的?吾自然记得,不还是吾付的钱吗?那公子最后可把玉拿走了?”老黑头摆摆手,“拿是拿走了...可那钱,最后还是那位小公子自个掏腰包出的。”这女公子倒是品性端正,“她没要吾的钱?”
老头摇头,“没有没有,您瞧,这钱还在老头这呢。”老黑头从口袋里一抓,摊开的手掌中放着三金钱。“那位小公子说,这东西不能随便收,让老头儿见到您时,把钱还您。”
“钱也不要,情也不承?”姜五爷自嘲地说上一句。
老黑头啧啧道,“就是这年纪轻轻的才有这气性呢。”聆安在一旁问,“掌柜的可知道那公子是哪里人士?”老黑头又摇头,“老头儿不知,不过听那口音不是这京城里的。”
姜士武点点头,“知道了。掌柜的,都有什么样式的毛笔?拿来看看。”
走出三黑斋的店门,等完全走远聆安才问道,“五爷,可要派人找找?”他摇头,“不必了,为了这几个钱还大张旗鼓找人不成?再说,说不定都回家去了,若是有缘自然会再遇见。”聆安点头称是。
云慕清从心爱的古琴前回过头,“陛下来了,方才妾在弹琴,竟沒有听到通报,陛下请勿怪罪。”她的衣摆滑动,上前行礼,“妾云慕清给皇上请安。”
皇帝扶起爱妃,又向聆安摆摆手。云慕清颇有些不解,但她耐心等待着惊喜的揭晓。聆安端来一个托盘,那托盘中是几只不同样式的池州狼毫笔。
云慕清笑逐颜开,上前接下,拿在手中不住打量起来。“谢陛下恩典,陛下如此厚爱,妾实在无以为报。”离家的显国公女儿甚至流下了珍珠般晶莹的泪水,“陛下的恩典,妾没齿难忘。”博得爱妃的欢心,皇帝显得心满意足。
他随意打量着,刚想翻看手边桌上摊开的书本,就想到些什么用询问的目光望向云慕清。慧婕妤一怔,随后露出一个微笑,动手亲自翻起来。皇帝凑在她的身边看着,叹道,“月牙儿竟然在读这么难的书。”云慕清颇有些不好意思,羞涩道,“这些在陛下眼里算得了什么,陛下的才学才好呢,妾献丑了。”
皇帝微微挑眉,他并不赞同云慕清这样的自谦。“哪有,爱妃如今读的这本,朕可都从没读过。”素手慢慢划过书页,“这天下那么多书,陛下哪有可能全都读的完呢?陛下平日要处理国事,本就没那么多时间读这些。”皇帝有些难办,“不是,写这书的人朕知道,他的书都是出了名的难。当初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可从没好好读完他的书。”
慧婕妤却有不同的看法,“那定是因为陛下底子好,不用读完也没事儿呀。”他试图把她掰到正路上,可惜失败了。她紧接着又说,“再说了,陛下以前在上书房读的书,如今看的折子,哪样不比妾读的这些难呢?陛下也太过自谦了。”
“不是...朕真的...”皇帝有些费解,怎么就说不通呢?
她却是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妾都明白,您不用这样的。”
算了,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的样子...索性勾散竹绿色床帐子,享一夜春风。
二年四月里早朝后的一个早晨,聆安面带喜色向着皇帝这边而来,皇帝挑挑眉等待好消息。“恭喜陛下,慧婕妤云娘娘有喜了!”皇帝脚步如风,人更显得意气风发,语气里是不加掩饰的喜悦,“哦?当真是一件喜事!”聆安继续说,“是太医院刚诊出来的,慧主子现在得好好静养了。陛下,按理您当赏赐些东西,不知您想要赐什么下去?”
“内务府前些日子赶制些的颜色清爽的布料,一会挑几匹送去。嬷嬷和奶娘,知会慧婕妤一声,可以让显国公府准备起来了。等她胎满七月后,可随着显国公夫人一道入宫。”
聆安应是,“奴才知道。”聆安稍稍犹豫一下,接着说,“陛下,奴才从小术子那儿听说...端婕妤王娘娘听闻慧婕妤云慕清娘娘有喜之后,摸着绣绷似是落寞了许久。”皇帝点点头,好像回应了什么,又没有具体回应些什么。聆安心中微微升起些怜悯,贵女们接连入宫,且不谈那对为入宫预备多年的双生姐妹,单单显国公府大姑娘一人就足以夺取所有帝王雨露,端婕妤怕是已经在这新帝的后宫中悄然无声失宠了。
“琳婕妤萧幼沅娘娘派了身边大宫女给慧娘娘送去了一尊上好的白玉送子观音像。而琅婕妤萧幼乔娘娘宫里的小宫女知道慧婕妤娘娘有喜之后,到处阴阳怪气说酸话,说什么定是个生小公主的命。”琳婕妤的所作所为皇帝并没有多加赞赏,琅婕妤宫内的秘闻让皇帝的脚步停顿,而后皱着眉头看向聆安。聆安点点头,确定了小宫女的所作所为属实。“找个由头从翠微宫西侧殿里打发走,记得别让琅婕妤察觉。”聆安点点头,“奴才都省得。”
皇帝的队伍在宫道上前进,在黄昏的孟宫中格外醒目,引得宫廷涟漪不断。在很多颗心的默默祈求下,皇帝被注视着进去昭阳宫。失落的心刚刚落下,很快又燃起希望。慧婕妤身怀有孕,且月份还小,胎儿算不得稳当。皇帝断不会在松梅馆处留宿,那今夜雨露为谁所承还是未知数...况且翠微宫的那一对姊妹仍没有侍寝,她们刚入宫的锋芒恰好被慧婕妤的喜事冲散了大半,让孤夜难眠的宫妃们反而庆幸是慧婕妤拥有这好运道。只可惜,现在云氏的绿头牌十个月之内被撤下,还有谁能抵抗那对姐妹?
皇帝刚进昭阳殿,就看见云慕清正带着宫人等候在松梅馆前。见到皇帝的身影出现,她嫣然一笑,“给陛下请安。”要不是她坚持行礼,只一个照面她就会被皇帝牵住手,领进室内。
皇帝小心翼翼把她安置在床榻上,轻轻抚摸几下那平坦的看不出任何弧度的腹部。略带担忧地说,“春日里风大,月牙儿仔细身子。”云慕清不免失笑,“多谢陛下。虽说妾平日里身子还算强健,嬷嬷和小丫头们也不让妾多走动,生怕累着抻着。但不知道这孩子已经来了的时候还好,等太医一诊出来,反应倒是大起来。”这么一说,皇帝更加担心。云慕清真定二年的一月才过十六岁的生辰,年岁着实算不上大。年纪轻轻又是初次怀胎,皇帝也是被瑞彩堂吓怕了,决心维护她们母子二人。
“那让太医瞧瞧?按照太医的提点用些适宜食物是最好了,也免得出错。还有显国公府得快些送些嬷嬷奶娘,早早送进这儿预备上。”姜士武一连串说了好些,云慕清看出他的担忧,安慰道,“五哥别担心,太医说胎气算是稳固。娘家准备的人丁很快就会送进宫来,娘亲自挑选把关,想来不会出错。”姜士武点点头,“显国公夫人朕很是放心,再过几个月国公夫人就可以奉旨入宫,陪伴月牙儿直到这孩子满月后,想来你会更舒心。”她柔柔一笑,“真真是谢过陛下恩典。”
说了一会儿话,慧婕妤眼看着有些疲乏,皇帝慢慢息了话语,又轻轻起身招呼站在一旁的大宫女。从前国公府就服饰云慕清的两位大宫女快步轻手服侍慧婕妤安寝,又恭恭敬敬将皇帝送出昭阳宫。
皇帝的去向,孟宫主人的一举一动从来都牵系着所有人的注意。皇帝的步撵停在宫门,只有几个小太监原地看守着,皇帝已经不见人影。慈宁宫内皇帝、太后、明欣郡主言笑晏晏,宫内一片和睦。以孝治天下,无人胆敢有任何微词。
眼明心亮的早已经发现,皇帝虽然留下了显国公萧氏一对女儿,但是入宫一个月了,姐妹俩没有人侍寝。皇帝这是有意敲打显国公,你的投诚朕收到了,你的女儿们朕也收下了,至于显国公府的起复,且耐心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