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刷到面向市场,整个周期并不短。
在等待市场回馈的过程中,林嘉并未停下翻译的脚步,每天坐在案前静静的敲打键盘,或是拿起笔书写,早已成为她的习惯,况且,她还有其他喜欢的作品呢。
她有了更深的领悟,她想像库林老师看见自己那样,去看见跟自己一样的作者,她觉得自己,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又一次入秋,白昼渐短。
《千变》在国内已经卖疯了。人们称之为巨作。
他们这样形容无彩:一炮而红的作坛黑马。
听说已有导演正在接触无彩,欲买版权将其影视化。
听库林老师说,有许多出版商要买《千变》的英文版权,有许多翻译抢着翻译《千变》,无彩均推了:“晚了。一个就够了。”
林嘉和骆其川在打包行李的那天,取消了飞往澳大利亚过春天的行程,改道飞往江城。
林嘉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英国著名汉语言学家司光明打来的,他说他有一个老朋友,名字叫做John,有点东西要请一个未来的大翻译家帮忙翻译,不知道,这个大翻译家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与这个电话相比,去伯利角冲浪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大翻译家立马取消了和老公旅游的计划,花了好几天时间给他赔罪。
John是英国著名的出版商,司光明与他合作多年,这回他挑选了一些中国新秀作者的短篇小说,要做几本合集。John给了他林嘉的电话,请他掌掌眼,评估林嘉是否值得合作。
司光明并未听说过林嘉,问道:“难道就因为她帮助了你?”
John笑道:“我是个商人。”
司光明再问:“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John回答道:“在我从业的数十年里,遇见过无数亚洲人,从未有一个,敢像她这样当面放肆地宣告自己的梦想,那样的勇敢和坦荡。我想看一看,她的实力是否配得上她的勇敢。”
John看了林嘉带来的作品,他很惊喜,其中竟有好几篇,与自己选中的作品重合了。他选中的,都是没有正式出版过的,这个林嘉,当真是蛮有意思。
他再看了译文,而后抬眼注视着林嘉,这个女孩,很镇静。
明明刚进门打招呼的时候,她是那么幽默。
她不像之前见过的那些人一样,说些客套话,她的话很少,似乎也不害怕被拒绝。
司光明道:“你的译文很一般。”
林嘉答:“你撒谎。”
司光明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你这小娃娃,怎么对长辈这么无礼?”
林嘉道:“我说你撒谎,我没有说,撒谎是不好的。”
司光明眉毛一挑,中招了。
他问道:“怎么说?”
林嘉笑道:“刚才你低头看我的译文,笑得很满意,跟我看自己的译文时一样的表情。”
司光明笑:“但满意的作品,有很多,不差你一个。”
林嘉点头:“我同意,所以,我很乐意接受指教,能有更多翻译上的收获,飞这一趟,不是徒劳。”
司光明说:“人我也见过了,作品我也收到了,我需要再仔细看看,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半个月了,司光明竟没有收到林嘉的电话,通常这样的情况,其他翻译是会耐不住性子过来询问进度的。
他放下手中的译文,拨打了John的电话:“我对比了同期送来的作品,在众多译者中,林嘉的实力是最拔尖的。但是她的性格真的是不招人喜欢,太张狂了,张狂到嚣张。”
“哈哈。”电话那头传来笑声:“究竟是张狂,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被追捧,而忘了别人也可以自信呢?究竟是嚣张,还是打破常规,不惧怕被视为异类的勇敢呢?”
司光明低头笑了。
林嘉确实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因为她去伯利角冲浪了。
回来一周后,林嘉与John签下了合约。
十一月底,《千变》英文版畅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地,供不应求。
和无彩一起扶摇直上的,还有一个名为林嘉的翻译。
其他小语种市场,纷纷购买了《千变》的小语种版权。
自此,林嘉邀约不断,同时也被邀请参加各类研讨会,受益匪浅。她依然坚持,只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
十二月,无彩获奖了,是一流的奖项。
他在获奖的时候提起:“感谢林嘉,让<千变>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这年的十二月,林嘉又被推上了热搜,人们纷纷热议起,这个无证的翻译运气真好,翻译的第一部作品就让她崭露头角。
隔年,林嘉与John合作的短篇合集出版了,成绩斐然。
至年底,国际大片的导演欲翻拍著名小说,邀请林嘉做中文版的翻译,欲打开中国电影市场。同期,国内著名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林嘉受邀成为该片的翻译。影片在海外提名各大奖项。
林嘉在业内名声大噪。
人们终于开始讨论起,林嘉不止有好运气,还有好实力。
“咔嚓”“咔嚓”,闪光灯不断。这是乔娇第三次给了林嘉大篇幅的版面。
又是一年春天,司光明带着林嘉进入“天荣”,他们二人受邀为这家翻译公司分享自己的职业历程。
上次是落魄客,这回是座上宾。
林嘉在台上演讲,几年前的面试官在台下听讲。
林嘉走出大楼,向当年一样回头看,想起老公还在对面的街上等她,要去探望刚出月子的伍伶俐,于是再和当年一样转身扎入人海之中。
那面试官在楼中嘲弄:不过是好运气罢了。
全文终
在等待市场回馈的过程中,林嘉并未停下翻译的脚步,每天坐在案前静静的敲打键盘,或是拿起笔书写,早已成为她的习惯,况且,她还有其他喜欢的作品呢。
她有了更深的领悟,她想像库林老师看见自己那样,去看见跟自己一样的作者,她觉得自己,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又一次入秋,白昼渐短。
《千变》在国内已经卖疯了。人们称之为巨作。
他们这样形容无彩:一炮而红的作坛黑马。
听说已有导演正在接触无彩,欲买版权将其影视化。
听库林老师说,有许多出版商要买《千变》的英文版权,有许多翻译抢着翻译《千变》,无彩均推了:“晚了。一个就够了。”
林嘉和骆其川在打包行李的那天,取消了飞往澳大利亚过春天的行程,改道飞往江城。
林嘉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英国著名汉语言学家司光明打来的,他说他有一个老朋友,名字叫做John,有点东西要请一个未来的大翻译家帮忙翻译,不知道,这个大翻译家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与这个电话相比,去伯利角冲浪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大翻译家立马取消了和老公旅游的计划,花了好几天时间给他赔罪。
John是英国著名的出版商,司光明与他合作多年,这回他挑选了一些中国新秀作者的短篇小说,要做几本合集。John给了他林嘉的电话,请他掌掌眼,评估林嘉是否值得合作。
司光明并未听说过林嘉,问道:“难道就因为她帮助了你?”
John笑道:“我是个商人。”
司光明再问:“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John回答道:“在我从业的数十年里,遇见过无数亚洲人,从未有一个,敢像她这样当面放肆地宣告自己的梦想,那样的勇敢和坦荡。我想看一看,她的实力是否配得上她的勇敢。”
John看了林嘉带来的作品,他很惊喜,其中竟有好几篇,与自己选中的作品重合了。他选中的,都是没有正式出版过的,这个林嘉,当真是蛮有意思。
他再看了译文,而后抬眼注视着林嘉,这个女孩,很镇静。
明明刚进门打招呼的时候,她是那么幽默。
她不像之前见过的那些人一样,说些客套话,她的话很少,似乎也不害怕被拒绝。
司光明道:“你的译文很一般。”
林嘉答:“你撒谎。”
司光明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你这小娃娃,怎么对长辈这么无礼?”
林嘉道:“我说你撒谎,我没有说,撒谎是不好的。”
司光明眉毛一挑,中招了。
他问道:“怎么说?”
林嘉笑道:“刚才你低头看我的译文,笑得很满意,跟我看自己的译文时一样的表情。”
司光明笑:“但满意的作品,有很多,不差你一个。”
林嘉点头:“我同意,所以,我很乐意接受指教,能有更多翻译上的收获,飞这一趟,不是徒劳。”
司光明说:“人我也见过了,作品我也收到了,我需要再仔细看看,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半个月了,司光明竟没有收到林嘉的电话,通常这样的情况,其他翻译是会耐不住性子过来询问进度的。
他放下手中的译文,拨打了John的电话:“我对比了同期送来的作品,在众多译者中,林嘉的实力是最拔尖的。但是她的性格真的是不招人喜欢,太张狂了,张狂到嚣张。”
“哈哈。”电话那头传来笑声:“究竟是张狂,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被追捧,而忘了别人也可以自信呢?究竟是嚣张,还是打破常规,不惧怕被视为异类的勇敢呢?”
司光明低头笑了。
林嘉确实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因为她去伯利角冲浪了。
回来一周后,林嘉与John签下了合约。
十一月底,《千变》英文版畅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地,供不应求。
和无彩一起扶摇直上的,还有一个名为林嘉的翻译。
其他小语种市场,纷纷购买了《千变》的小语种版权。
自此,林嘉邀约不断,同时也被邀请参加各类研讨会,受益匪浅。她依然坚持,只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
十二月,无彩获奖了,是一流的奖项。
他在获奖的时候提起:“感谢林嘉,让<千变>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这年的十二月,林嘉又被推上了热搜,人们纷纷热议起,这个无证的翻译运气真好,翻译的第一部作品就让她崭露头角。
隔年,林嘉与John合作的短篇合集出版了,成绩斐然。
至年底,国际大片的导演欲翻拍著名小说,邀请林嘉做中文版的翻译,欲打开中国电影市场。同期,国内著名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林嘉受邀成为该片的翻译。影片在海外提名各大奖项。
林嘉在业内名声大噪。
人们终于开始讨论起,林嘉不止有好运气,还有好实力。
“咔嚓”“咔嚓”,闪光灯不断。这是乔娇第三次给了林嘉大篇幅的版面。
又是一年春天,司光明带着林嘉进入“天荣”,他们二人受邀为这家翻译公司分享自己的职业历程。
上次是落魄客,这回是座上宾。
林嘉在台上演讲,几年前的面试官在台下听讲。
林嘉走出大楼,向当年一样回头看,想起老公还在对面的街上等她,要去探望刚出月子的伍伶俐,于是再和当年一样转身扎入人海之中。
那面试官在楼中嘲弄:不过是好运气罢了。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