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里是直线距离,实际上翻了两座山,别说脱离了那边官军搜索范围,怕是想都想不到有人能一夜间跑出那么远的地方。

    又走了几里山路,总算见到一个村子,在村民那边买了点热腾东西当早餐,楚亭月几个悬了一个晚上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最激动的是卫堇,毕竟他在认出对方与锦衣卫有关系的情况下连杀两人,若是当晚被抓住,简直不敢想自己的下场。

    “臬台大人后续有什么打算?”

    堂堂浙江按察使此时身穿粗布衣服,随意的坐在一块石头上,用农家缺了个口的粗瓷碗喝着粥,听这句话反问道:“楚巡司有什么建议?”

    “照理说臬台此时应该在去往湖州的路上了吧?”

    轩輗哈哈一笑:“不错,小姑娘很有点本事。”

    “老夫让路英慢慢走,从这里翻山抄近路赶过去,最多两天就能与大队会合。”

    楚亭月心说这位臬台大人身体真好,年过半百的人还能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赶路。

    “让王小旗到镇子上给三位采购些干粮。卫校尉,你伤势如何?”

    “皮外伤,昨天处理过了,不打紧。”

    “王实,把佩刀给他。借由仙女洞跳出‘包围圈’,这应该超出各方势力的预估,不过……还是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枕水园那些匪徒并没有在昨天出场。如果是我,会在靠近钦差大队的位置上拦截暗杀。”

    王实忽然道:“那些人会不会以为臬台正在去湖州路上,直接伏击大队。”

    “若是如此倒是好事。”

    “巡司放心,臬台的安全我们来护卫。”

    “这个,卫校尉也带上吧。”

    卫堇看了一眼:“呵,这可是好东西啊……朱千户送的?”

    “是在遂昌时候,高百户所赠。”

    “高矢寒?”

    “正是。”

    卫堇颠了颠手上的瓷瓶,没有忍住脸上那一点不屑的神情。

    “我和卫校尉护送大人去湖州,巡司你呢?”

    “我去打听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听……怎么打听?”

    楚亭月一笑:“当然是正大光明走上去问。”

    仙女洞所在的山上官军、差役,临时调动的猎户民夫,撒满了半座山,从半夜一直到这一天午后,依然毫无所获。

    楚亭月就是在这么个时间点,和她自己说的那样,大大方方上了山,并且很快见到了这次行动的领导人。

    她的老熟人——张思仁。

    一见面,双方都有些惊讶。

    张思仁惊讶于“你怎么那么忙”,这不是才在遂昌做了件大事,马不停蹄又跑到金华了?浙江司其他巡司都在干嘛,逮着一只羊薅到底?

    楚亭月则震惊于这次行动的“规格”,北镇抚司千户,能劳动他出外差的案子涉及的起码是三品官员。

    提刑按察使恰恰就是正三品。

    面对询问,楚亭月说自己在查“生辰纲”被抢案件,寻找金华府的盗匪据点,刚在小元宝山发现一窝倭寇,寻丝追踪听说仙女洞也有盗匪,上来看看。

    “倭寇?金华府怎么会出现倭寇?”

    “为首之人自称村上一郎,有官府开出的路引,说是受一个外号‘鬼剑’的大海盗之邀,要聚集千余人,攻打金华府。”

    张思仁微微动容。

    楚亭月意识到他们双方的情报应该是一致的。

    “仙女洞没有人。锦衣卫密探来抓人,在山上全数被杀,同时被害的还有道观中的三名道士。”

    “倭寇?”

    “我们的情报,说的是白莲教余孽。”

    楚亭月:……

    这个锅扣的太大了,比通倭刺激多了。

    说堂堂按察使轩輗通倭,估计皇帝都不信。哪怕轩大人忽然变了性子想要搞钱,浙江缺少富户么?缺少巨贾么?至于和一些海寇勾结。

    但是白莲教……

    意图谋反这个罪状,放在历朝历代都好用的不得了。

    张思仁这一次没有跟着官兵们爬上爬下,在半山设了个临时行辕,桌椅板凳俱全,小炉子烧着热水,地灶上煨着白米粥,换个环境大有围炉煮茶的闲暇。

    对比一下他在天目山抓董明使的时候的态度,足以看出这位副千户大人对这次的任务不是很上心。

    果然,张思仁挥手喊来一个缇骑:“浙江司要找军饷案的线索,你陪着,各处不得阻挠。”

    楚亭月当然知道山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和生辰纲半点关系都沾不上,但是话都说了,做戏做全套,带着王实又踏进了那个道观。

    当地县衙的人已经把尸体收拢起来,所有人都死于刀剑之伤,但是——

    楚亭月和王实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惊讶。

    人数对不上。

    按照卫堇的说法,来袭击的一共八个人,三人在山路上分别被卫堇和何书安所杀,剩下五人,外加一个赵捕头,后来都没出现过,应该是不死也重伤。道观中还有三名道士,应该合计十二具尸体。

    衙役这边找到的拢共九具,少了整整三个人。

    包括赵捕头。

    原本只是来“圆谎”的楚亭月一下子对这个现场有了兴趣。

    陪她上来的缇骑也是熟人,查沈媛案的时候见过面。此人知道这位巡司在自家锦衣卫大佬面前说得上话,态度和卫堇一样,十分殷勤,一路过来把搜查结果基本说了一遍。

    准确说,锦衣卫在道观里也没有决定性发现。

    知道昨晚情况的两个人又吃了一惊。

    昨天晚上轩輗三人的狼狈情况他们是亲眼看到的,一步之差,按察使就要喋血荒山。照理说道观里应该留下很多“线索”,别的不说,他们几个的行李都没拿出来。可按照这缇骑说法,这道观简直像是被专业人士打扫过犯罪现场。

    “校尉,这边发现了点东西。”

    发现东西的是丹房,几个人围着一盆子墨绿色的冻状物好奇:“这是什么?炼丹用的么?”

    “味道怪好闻的。”

    有人还伸出手指想要沾一点尝尝。

    “住手!”楚亭月大惊:“这是‘墨玉’,任何人不得触碰,立刻通知张千户。”

    张思仁当然知道“墨玉”,他十四岁进锦衣卫,也从没见过那么大分量的“墨玉”,毕竟这玩意兴盛的时候他没出生。

    “当真是墨玉?”

    他以前见到的“墨玉”,胭脂盒大小就值百两银子,从没有想到过这玩意还能轮盆装。

    楚亭月也……迷茫了。

    除非村民口中“人很好”,隐居山上修行的三个道士其实是秘密制作“墨玉”的大毒枭,否则实在无法相信这玩意能那么大剂量出现。

    “颜色、形状都有些象……”

    “那就先当作‘墨玉’对待吧。”

    “如果是‘墨玉’,应该有生产它的材料。”

    “搜——”

    王实偷偷说:“这要是真的,千两银子都不止吧。”

    他对“救轩輗”这件事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

    万一这位按察使微服私访其实就是来这里“提货”呢?

    “墨玉”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它还具备强大的控制力。设想一下,若是这玩意在杭州那些高官中流行起来,那么手握“墨玉”就等于掌握了他们的命脉。

    造个反,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王实越想越慌。

    越慌,越出问题。

    王实在一个房间的床下隐隐看到一块很眼熟的腰牌,他目光一扫,锦衣卫和地方官府的人都在外头……

    刚一弯腰,腿上被人踢了一下,一抬头,见楚亭月背对着他,抄着手一脸随意的半仰头随便看看,但刚刚那一下分明又是她踢的。

    王实收回了盯着腰牌的眼光,慢慢直起腰,也随便在屋里东看看西看看。

    “巡司,可有发现什么?”

    “这两拨人和劫船的不是一伙。劫船的那批喜欢用毒和蛊,不是这种真刀真枪拼力气的路数。若是他们在这里,可能一点打斗的痕迹都不会留下。

    “与我这边的案子无关,我就不打扰诸位上差办案了。”

    和张思仁告别的时候,这个年轻的副千户忽然说:“余杭的事情还没能正式谢过巡司,捡日不如撞日,晚上我请巡司吃个饭吧。”旋即说了个地方,是山下的一个镇子:“听说今日有集市,巡司可以先去转转,我这边让弟兄们收了队就过去。”

    一整天的搜山没有收获,张思仁下令收队,各处关卡不撤,山就不用搜了。道观里的尸体,道士的归县里带走,锦衣卫的自有他们处理。

    命令下完,众人接令散去,只留下陪楚亭月查看的缇骑。

    “千户,属下观察下来,巡司那边没有异动,对这件事也不太感兴趣。”

    “说了些什么?感兴趣的是哪些?”

    缇骑回答说和平常一样,楚巡司看到案子就兴致勃勃,分析了作案手法,双方人数和打斗痕迹,对了,她提醒我们双方加起来有十四五人,尸体只有八具,跑了六七个人。

    “您让我们放的那些东西……都在。”

    “有动过么?”

    “没有,他们不太翻动东西,似乎判断出和劫船案无关后就不插手了。”

    “她看到‘墨玉’的第一眼就认出来了?”

    “是。当时有弟兄去碰,楚巡司立刻阻止。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而且知道这东西的危险性。倒是,仔细看了之后反生疑惑。”

    张思仁点了点头:“晚上我想安安静静请个客。”

    “是,属下一定带人守好了。”

    张思仁背着手施施然走了,这缇骑看着收回来的“腰牌”“官凭”这些东西发愣。这是在张思仁听到楚亭月求见后吩咐他去布置的。

    他甩了甩头,提醒自己动脑子过多未必是好事,听令即可,其他的就忘了吧。

章节目录

大明刑事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明月晓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晓轩并收藏大明刑事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