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妃宴
这状态看着可比那日还可怕多了。
茯苓被吓了好大一跳,弱声询道:“孟姑娘,您还好吧?”
孟清欢很快就恢复素日的和煦,将信搁在一旁:“没事儿,祖母让我回京赴旨,参加豫安王的选妃宴。”
孟清欢万万没想到会收到这封信。
她长于山野,虽懂礼仪,却不甚守规矩。
从前在侯府时,孟老夫人对她很是看不过眼。但当时有父亲偏护,倒也不能奈她何,只是从来也没给过她好脸色。
孟清欢更是喜欢不起来本就讨厌自己的人,更遑论主动讨好。关系一直就僵着,只维持表面孝悌尊卑。
这段时间她从没收到老夫人的只言片语,若不是圣旨临府,大概早都忘了她这个孙女。
而此番回京,她也并不打算去孟府住下。
圣上曾赏赐她一座别院,她搬出独住也算有圣旨撑腰。再借着养病的由头,左右没人能挑错处。
等参加完父亲的三周年祭礼,再好好陪陪母亲和弟弟,她便打算前去金陵。过她逍遥自在,美人为伴的舒坦日子。
所以这封来信算是直接打断了她的计划。她很不高兴,但更多的是不解。
因为老夫人尚且健在,孟府现在并未分家。
她这一房虽有侯爵之位,却虚挂在年仅四岁的幼弟孟瑾意头上。
孟家真正有话语权的,是她那官居礼部侍郎的二伯孟晖。按说这种代表家族承旨的事,也该落在他的女儿孟清雅头上才对。
再不济,也还有自幼养在老夫人膝下的,四房的遗孤孟清嫣。万万犯不着寻到千里之外的她头上。
除非,这是场鸿门宴。选妃选的压根不是幸运儿,而是冤大头。
果然听她说完,茯苓立即变了脸色:“豫安王?!他他他,他……王爷可是嗜血修罗,天煞孤星。奴婢听说,之前与王爷有过婚约的姑娘都没什么好下场。”
如此孟清欢倒是放心了。若祖母与她演慈孝,说什么为她谋前程找归宿,她反倒还要费劲去想,是不是别有深意。
只是奇怪的是,此事为何不是母亲说与她知?
若是母亲,想必会同与方家说亲那回一样,把对方的底细尽说与她。而不是通知公务般命她赴宴。
但母亲时常去寺中,最近弟弟的信也没来,兴许是不在府里。
不过这些细微末节也不重要。孟清欢把心思合拢,拎出茯苓话里的重点:“豫安王以前还订过亲?”
莫不还是续弦?
“是啊。还不止一段,这事几乎整个大胤都传遍了。”茯苓说到这猛然一顿:“哦,姑娘一直随着君神医闭关,也难怪不知。”
孟清欢没接话,眼神示意她往下说。茯苓理理思路,才又重新开口:“最早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王爷请旨求娶恩师的独女齐小姐。
可大婚当日,齐姑娘却服毒自尽。坊间传闻,是因为齐姑娘心属被罚皇陵的太子殿下,不愿委身他人。无奈王爷苦苦相逼,这才以死相抗。
婚礼未成。但她离世后,王爷还是服了一年丧。丧期过后,圣上赐婚徐老太傅的嫡孙女,徐家二小姐。
徐姑娘自接旨后便抱病不起,大夫太医都去瞧了,却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一游方道士,算出是婚姻之由。
徐老太傅跪殿求请圣上收回成命后,未出半月,徐姑娘便恢复健康。正因此事,王爷身负克妻之名,家中有女儿的达官贵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奈何他形貌出众,户部林大人家的独女某日入宫偶遇王爷后,对他一见倾心。还托宫妃姨母求来道赐婚圣旨。
可就在下聘当天,西北却起战事。王爷因要领兵出征,不想耽误林姑娘,便提出退婚。林姑娘却执意等他凯旋,一时被传为佳话。
谁也没想到的是。大军开拔不久,林姑娘便香消玉殒了。从此天煞孤星的名号算是死死扣在王爷头上。”
孟清欢听得认真。等茯苓完全停下,又再琢磨半晌才接话回说:“克妻实属无稽之谈,既牵扯命案,当时就没有报官查清吗?”
茯苓答:“齐姑娘的确是死于中毒。至于林姑娘……当时林夫人坚称女儿托梦喊冤,也报了官,但好像并没查出什么。”
孟清欢脸色微沉:“谁知是查不出还是不想查?这位王爷既然对齐姑娘情深意重,后两段婚事难保不是他不想娶,又不便抗旨而动的手脚。有王爷的身份在前,除了圣上谁敢拿他?”
茯苓有些惊讶,克妻的传言根深蒂固植在她脑海,却是从没想过这个角度。
孟清欢没留意她的表情变化,拈起块桂花糕,尤自往下说道:“若凶手另有其人,那他护不住自己的未婚妻是无能,事情发生后不彻查是无义,借着克妻粉饰太平是无情。他背负骂名也是活该。”
想了想后,又换成带些同情的口吻:“但若当真都是意外,那他确实可怜,毕竟也是无辜受害。”
说完幽幽一叹,吞下口桂花糕,倒像是要给自己安慰似的。
茯苓听完她的分析,顿时觉得之前人云亦云的八卦实在有些肤浅。但她关心的并非当年真相,而是眼前人的安危。
盯着孟清欢急切道:“姑娘你本就身子弱,还是别去淌这趟浑水了。”
孟清欢轻轻笑了:“那岂不是抗旨不遵?”
茯苓哑然,满目担忧。
孟清欢倒是没什么所谓:“就是去参加个宫宴,吃吃喝喝就过去了。你不是说豫安王长得极好?我就爱美人,正愁没地儿找。有个送上门来的,不看白不看。”
茯苓惆怅回道:“可姑娘这般出挑,家世也好,万一被选中了呢?”
孟清欢将手里的桂花糕解决,懒懒托腮道:“那也是三个月后才该考虑的事情。与现在有何关系?更何况京中名门淑女众多,我倒觉得我落选的可能更大。”
茯苓被堵的没法儿再劝,却还是嗫张着嘴唇。
孟清欢又吃了块桂花糕,再饮一大口乳茶,通体舒畅后,这才想起来忘了打听豫安王究竟是何人。
许是顾及贵人身份,信中未曾提及名讳。她知道当今圣上比她父亲年纪略长,双字封号又是郡王,思索了下问说:“豫安王是陛下的侄儿么?”
茯苓摇头:“不是。豫安王是新封的异姓王。他的母亲是已故的大长公主,也就是陛下的姑母。论起来,王爷算是陛下的表弟吧。”
孟清欢皱了下眉: “那岂不是一大把年纪?难怪陛下赐婚不断,想来也是操碎了心。”
“是有些大,但也没那么老。今年二十又六。”茯苓知道她从未关注这些,所以解释得仔细,末了又问:“不知姑娘可曾听说过定远侯,或是沈大将军?”
“何止听过——”孟清欢脱口而出,反应过来后瞪大了眼睛:“你是说,他就是豫安王?”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她整个人都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闷闷不乐地低声嘟囔:“怎么会是他?真晦气!”
*
几乎在孟清欢收到信的同时,方明毅也收到了爱妻递来的家书。略略读过,便捏着信纸一路狂奔,冲进沈澜房中。
明日阿澈就要启程,孟姑娘的消息来得可还真是时候。怎么看都像是有缘分在身的。
沈澜正在练字,被突然闯入的动静所扰,运笔的手略一顿滞,笔尖墨汁便在纸上晕开一团脏迹。
只差最后收锋……
他皱了下眉,将笔搁下,目光扫向方明毅。但不得不说,对着那张堆满笑的脸,实在也发作不出什么,只问:“方将军有喜事?”
方明毅嘿嘿笑着凑上前,将那薄薄的信纸递给他:“方靖宣的婚事黄了!”
沈澜:……这是亲兄弟该有的态度吗?
他抬手接过,绕坐到方几旁的椅中才垂首细看。
视线扫过某行时眸光微滞,很快恢复如常。轻提下嘴角:“倒是秉性不移。”
方明毅没听清他说什么。正好奇间那抹笑却散了,整个人已然恢复一贯的冷性。他只当听错。
沈澜将信递回,挑了挑眉:“喜在何处?我该恭贺小方将军与孟姑娘都能另觅良缘?”
方明毅将纸张小心翼翼叠好,揣入怀中:“喜在你这儿啊。孟姑娘不是在选妃的名单上吗?”
沈澜安静听着。
方靖宣兴致颇高,丝毫没注意身边人渐冷的脸色。一股脑往下道:“人孟姑娘可说了,不爱将军,只要美人。你这个美人就收拾收拾从了她呗?如今也不用顾忌靖宣,你不选她难道还选别人吗?且不说孟姑娘如何,取个熟人总好过娶个外人吧?”
茯苓被吓了好大一跳,弱声询道:“孟姑娘,您还好吧?”
孟清欢很快就恢复素日的和煦,将信搁在一旁:“没事儿,祖母让我回京赴旨,参加豫安王的选妃宴。”
孟清欢万万没想到会收到这封信。
她长于山野,虽懂礼仪,却不甚守规矩。
从前在侯府时,孟老夫人对她很是看不过眼。但当时有父亲偏护,倒也不能奈她何,只是从来也没给过她好脸色。
孟清欢更是喜欢不起来本就讨厌自己的人,更遑论主动讨好。关系一直就僵着,只维持表面孝悌尊卑。
这段时间她从没收到老夫人的只言片语,若不是圣旨临府,大概早都忘了她这个孙女。
而此番回京,她也并不打算去孟府住下。
圣上曾赏赐她一座别院,她搬出独住也算有圣旨撑腰。再借着养病的由头,左右没人能挑错处。
等参加完父亲的三周年祭礼,再好好陪陪母亲和弟弟,她便打算前去金陵。过她逍遥自在,美人为伴的舒坦日子。
所以这封来信算是直接打断了她的计划。她很不高兴,但更多的是不解。
因为老夫人尚且健在,孟府现在并未分家。
她这一房虽有侯爵之位,却虚挂在年仅四岁的幼弟孟瑾意头上。
孟家真正有话语权的,是她那官居礼部侍郎的二伯孟晖。按说这种代表家族承旨的事,也该落在他的女儿孟清雅头上才对。
再不济,也还有自幼养在老夫人膝下的,四房的遗孤孟清嫣。万万犯不着寻到千里之外的她头上。
除非,这是场鸿门宴。选妃选的压根不是幸运儿,而是冤大头。
果然听她说完,茯苓立即变了脸色:“豫安王?!他他他,他……王爷可是嗜血修罗,天煞孤星。奴婢听说,之前与王爷有过婚约的姑娘都没什么好下场。”
如此孟清欢倒是放心了。若祖母与她演慈孝,说什么为她谋前程找归宿,她反倒还要费劲去想,是不是别有深意。
只是奇怪的是,此事为何不是母亲说与她知?
若是母亲,想必会同与方家说亲那回一样,把对方的底细尽说与她。而不是通知公务般命她赴宴。
但母亲时常去寺中,最近弟弟的信也没来,兴许是不在府里。
不过这些细微末节也不重要。孟清欢把心思合拢,拎出茯苓话里的重点:“豫安王以前还订过亲?”
莫不还是续弦?
“是啊。还不止一段,这事几乎整个大胤都传遍了。”茯苓说到这猛然一顿:“哦,姑娘一直随着君神医闭关,也难怪不知。”
孟清欢没接话,眼神示意她往下说。茯苓理理思路,才又重新开口:“最早还得从三年前说起,那时王爷请旨求娶恩师的独女齐小姐。
可大婚当日,齐姑娘却服毒自尽。坊间传闻,是因为齐姑娘心属被罚皇陵的太子殿下,不愿委身他人。无奈王爷苦苦相逼,这才以死相抗。
婚礼未成。但她离世后,王爷还是服了一年丧。丧期过后,圣上赐婚徐老太傅的嫡孙女,徐家二小姐。
徐姑娘自接旨后便抱病不起,大夫太医都去瞧了,却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一游方道士,算出是婚姻之由。
徐老太傅跪殿求请圣上收回成命后,未出半月,徐姑娘便恢复健康。正因此事,王爷身负克妻之名,家中有女儿的达官贵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奈何他形貌出众,户部林大人家的独女某日入宫偶遇王爷后,对他一见倾心。还托宫妃姨母求来道赐婚圣旨。
可就在下聘当天,西北却起战事。王爷因要领兵出征,不想耽误林姑娘,便提出退婚。林姑娘却执意等他凯旋,一时被传为佳话。
谁也没想到的是。大军开拔不久,林姑娘便香消玉殒了。从此天煞孤星的名号算是死死扣在王爷头上。”
孟清欢听得认真。等茯苓完全停下,又再琢磨半晌才接话回说:“克妻实属无稽之谈,既牵扯命案,当时就没有报官查清吗?”
茯苓答:“齐姑娘的确是死于中毒。至于林姑娘……当时林夫人坚称女儿托梦喊冤,也报了官,但好像并没查出什么。”
孟清欢脸色微沉:“谁知是查不出还是不想查?这位王爷既然对齐姑娘情深意重,后两段婚事难保不是他不想娶,又不便抗旨而动的手脚。有王爷的身份在前,除了圣上谁敢拿他?”
茯苓有些惊讶,克妻的传言根深蒂固植在她脑海,却是从没想过这个角度。
孟清欢没留意她的表情变化,拈起块桂花糕,尤自往下说道:“若凶手另有其人,那他护不住自己的未婚妻是无能,事情发生后不彻查是无义,借着克妻粉饰太平是无情。他背负骂名也是活该。”
想了想后,又换成带些同情的口吻:“但若当真都是意外,那他确实可怜,毕竟也是无辜受害。”
说完幽幽一叹,吞下口桂花糕,倒像是要给自己安慰似的。
茯苓听完她的分析,顿时觉得之前人云亦云的八卦实在有些肤浅。但她关心的并非当年真相,而是眼前人的安危。
盯着孟清欢急切道:“姑娘你本就身子弱,还是别去淌这趟浑水了。”
孟清欢轻轻笑了:“那岂不是抗旨不遵?”
茯苓哑然,满目担忧。
孟清欢倒是没什么所谓:“就是去参加个宫宴,吃吃喝喝就过去了。你不是说豫安王长得极好?我就爱美人,正愁没地儿找。有个送上门来的,不看白不看。”
茯苓惆怅回道:“可姑娘这般出挑,家世也好,万一被选中了呢?”
孟清欢将手里的桂花糕解决,懒懒托腮道:“那也是三个月后才该考虑的事情。与现在有何关系?更何况京中名门淑女众多,我倒觉得我落选的可能更大。”
茯苓被堵的没法儿再劝,却还是嗫张着嘴唇。
孟清欢又吃了块桂花糕,再饮一大口乳茶,通体舒畅后,这才想起来忘了打听豫安王究竟是何人。
许是顾及贵人身份,信中未曾提及名讳。她知道当今圣上比她父亲年纪略长,双字封号又是郡王,思索了下问说:“豫安王是陛下的侄儿么?”
茯苓摇头:“不是。豫安王是新封的异姓王。他的母亲是已故的大长公主,也就是陛下的姑母。论起来,王爷算是陛下的表弟吧。”
孟清欢皱了下眉: “那岂不是一大把年纪?难怪陛下赐婚不断,想来也是操碎了心。”
“是有些大,但也没那么老。今年二十又六。”茯苓知道她从未关注这些,所以解释得仔细,末了又问:“不知姑娘可曾听说过定远侯,或是沈大将军?”
“何止听过——”孟清欢脱口而出,反应过来后瞪大了眼睛:“你是说,他就是豫安王?”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她整个人都肉眼可见地蔫了下去,闷闷不乐地低声嘟囔:“怎么会是他?真晦气!”
*
几乎在孟清欢收到信的同时,方明毅也收到了爱妻递来的家书。略略读过,便捏着信纸一路狂奔,冲进沈澜房中。
明日阿澈就要启程,孟姑娘的消息来得可还真是时候。怎么看都像是有缘分在身的。
沈澜正在练字,被突然闯入的动静所扰,运笔的手略一顿滞,笔尖墨汁便在纸上晕开一团脏迹。
只差最后收锋……
他皱了下眉,将笔搁下,目光扫向方明毅。但不得不说,对着那张堆满笑的脸,实在也发作不出什么,只问:“方将军有喜事?”
方明毅嘿嘿笑着凑上前,将那薄薄的信纸递给他:“方靖宣的婚事黄了!”
沈澜:……这是亲兄弟该有的态度吗?
他抬手接过,绕坐到方几旁的椅中才垂首细看。
视线扫过某行时眸光微滞,很快恢复如常。轻提下嘴角:“倒是秉性不移。”
方明毅没听清他说什么。正好奇间那抹笑却散了,整个人已然恢复一贯的冷性。他只当听错。
沈澜将信递回,挑了挑眉:“喜在何处?我该恭贺小方将军与孟姑娘都能另觅良缘?”
方明毅将纸张小心翼翼叠好,揣入怀中:“喜在你这儿啊。孟姑娘不是在选妃的名单上吗?”
沈澜安静听着。
方靖宣兴致颇高,丝毫没注意身边人渐冷的脸色。一股脑往下道:“人孟姑娘可说了,不爱将军,只要美人。你这个美人就收拾收拾从了她呗?如今也不用顾忌靖宣,你不选她难道还选别人吗?且不说孟姑娘如何,取个熟人总好过娶个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