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距离松林学院开学还剩一日。秋高气爽。
原本安静的安邑坊,未到巳时,开始便车马络绎不绝、人声喧嚣,来来往往的人潮,全涌向了松林学院。
安邑坊的居民们好奇,纷纷探出头来看。哇!有翠围珠裹的豪门贵妇,有乌发蝉鬓的妙龄少女,也有衣着干净的布衣女孩……
居民们看迷糊了,显然,在这些人里,有不少人家世显赫,位极人臣,也有不少人出身普通,她们竟然都同时到访。是哪一位能人竟能将她们放到一处?
谢晚凝率领众人等候在大门处,正在迎接到访的客人们。她听着周围众人的议论,抿唇笑了笑。
她可不是那位能人。那位真正有能力的人,喏,这不就来了——
“齐国夫人!”谢晚凝上前,朝一位正在下马车的妇人拱手致礼。
来人正是当朝崔太傅的夫人郑氏,受封齐国夫人。她身后跟着的是小孙女崔琅。
这事说来也极有意思。前两日谢晚凝便计划邀请各家女子来松林学院参观、体验,可以她的身份,若是到四品以上官员家中去邀请,碰一鼻子灰是必然。
她便想到了礼部侍郎柴言,请他夫人帮忙出面邀请。谁想,柴言竟然给她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当朝崔太傅。
崔太傅出身清河崔氏,其夫人出身荥阳郑氏,两家都是百年世家大族,祖上皆出过几任宰辅、数位皇后,在朝中那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可又因两位平时极少参与官员们夫人们的聚会,所以,在京城里又神秘又清贵。
谢晚凝觉得柴言在坑她,毕竟除了两位的性子摆在那里,还有就是这些世家大族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反抗过开科取士。现在去求他们帮忙,助力开办女子学堂,估计两位会直接将她扫地出门。
但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谢晚凝决定去闯一闯。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没有被赶出门,崔太傅和郑氏还一锤定音:“帮!”
按崔太傅的话来说,就是——既然前几位老皇帝开科取士,不顾世家颜面,伤了世家们的心,那么,到他这,他干脆把事情搞得更大一点。
于是两位立刻就决定,将小孙女崔琅的六岁生辰宴摆在松林学院!
邀请帖一发出,所有在朝官员都轰动了,内宅夫人们蠢蠢欲动。要知道,这个时候若能和崔府攀上关系,得了青睐,那今后在京城各类聚会中,那可有面子了,几乎可以横着走。这时候,谁还管你几品几级,抓住机会才是重要的。
“谢娘子,你这戏台子,我可是给你搭好了,至于这出戏要怎么唱,那就要看你的了。”齐国夫人拍拍谢晚凝的肩,柳眉一挑,笑得意味深长。
“是。”谢晚凝笑着应下,眼睛亮晶晶的,带着自信与满满的热情。
齐国夫人多看了她一眼,笑笑,便由人领着走了进去。
进了松林学院,便耳目一新。平日京城聚会常见的衣香鬓影场景都不见了,今日凡到场的女孩子们,都受邀换上了松林学院特制的一套衣裙。衣裙换了,没有首饰的点缀,一时半会竟然看不出家境如何。
官家的女孩子们又嫌弃又好奇,突然不能像平时那样比拼衣着首饰,小姑娘们就开始观察谁家五官最好看,谁家身形最妙曼。
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她们就不必担心对比太惨烈,不再需要藏着掖着,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在园子里。
等人渐渐聚齐,谢晚凝便邀齐国夫人主持宴会。
齐国夫人点点头,笑着朗声道:“感谢诸位今日拨冗参加我孙女的生辰宴,我以茶代酒,在此先谢过诸位!”
谢晚凝将宴席摆在后罩楼,桌椅连成一个长长的“回”字。窗户全开,外面蓝天白云,下面菊花飘香,再加上钟大刀主厨的精致菜肴,这宴席未开,已得一片赞誉。
齐国夫人显然很满意,她高居上座,待她言罢,下面的夫人们、女孩子们都纷纷举杯,回敬了一杯。
“还有,今日的宴席,是借了谢家娘子的宝地一用,”齐国夫人望向谢晚凝,在场众人也跟着看了过去,“所以,接下来,还请谢娘子替我招待众人,让我们宾主尽欢!”
“好。”众人纷纷响应。
谢晚凝站起身,冲齐国夫人致礼,再转身面向众人,落落大方:“今日承蒙齐国夫人不弃,那晚辈就在此,带着大家玩一下飞花令,如何?”
“好呀!”“可以可以!”众人来了兴趣,一时间气氛热烈。
飞花令是近几年风靡京城的行酒令游戏,颇受大众喜爱。
这时,齐国夫人插了一句嘴:“我有一个提议,既然谢娘子的松林学院是一个女子学堂,今天来的大多也是女孩们,不如,就让女孩们来玩。谁拨得头筹,就可以赢得我父亲的《寒山帖》。”
“哇!”众人惊叹。郑公的字帖,那可是千金难求。
何况今日这个场合,人多,又当着齐国夫人的面,若能拨得头筹,那可真是风光无两。谢晚凝说完,就已经有不少人蓄势待发。
普通人家的女孩们虽然不识齐国夫人,但看到周围众人的反应,也被带起了兴趣。
“那第一场,咱们就以‘菊’为题,要求自创,七言为一句,依位次飞花,可好?”谢晚凝提出游戏规则,众人一听,这个要求并不高,忙点头同意。
“菊花香远梦悠扬。”第一位是中书侍郎家的女孩,说完就调皮地吐了吐小舌头。第一个上场,多少有点紧张,她不求文采,只求安稳度过。
第二位忙接上:“寒菊傲霜凌天光。”
“金□□舞心翩翩。”第三位是太常寺卿家的女孩,想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了一句。
“山间采菊嗅芬芳。”第四位是一个圆脸女孩,从容地接上,还把韵脚拉了回来,众人暗暗喝彩。
第五位摇摇头,勉强跟上:“落霞舞动菊花开。”
大家都看向了第六位女孩,因为这个位置的飞花最难。
“翠影金辉画菊妆。”第六位女孩却不慌张,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这句既扣前面的“落霞”,又巧妙新颖,众人禁不住喝彩。
……再依次传花,续接了三十多句,有众人都点头称赞的,也有摇头叹息的,还有接不上自愿罚酒一杯的,不一而足。众人玩得欢畅,也逐渐评选出了心中的最佳。
待齐国夫人问起,大家一致评定认可了第四位和第六位这两个孩子。
“哦?”齐国夫人笑道,“我看着两个孩子面生,两位可否自我介绍一下?”
第四位女孩站起身,朗声道:“家父乃鸿胪寺少卿,我名叫袁芷。”
众人连连点头,鸿胪寺少卿这是家学渊源,培养出来的孩子果然不一般。接着,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第六位女孩,满脸期待。
“我叫喻秋。家父是……家父是东市玉石店的管事。”第六位女孩迟疑一息,咬咬唇,也站起来,坚定地回答了齐国夫人。
周围众人哗然。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声浪逐渐变大,喻秋环视了一圈,小脸涨得通红。
齐国夫人和谢晚凝相视一笑。
齐国夫人伸手,示意大家安静,笑问两个女孩:“我的《寒山帖》仅有一份,可刚才众人皆说你们二位不错,哪可如何是好?”
话音刚落,底下就有夫人开口:“齐国夫人,我们刚才说错了,我们改改,我觉得袁小娘子更好!”
“是的,是的,我也觉得袁小娘子更好。”其他人纷纷呼应。
谢晚凝笑道:“这样吧,我们不妨听听两个孩子的意见,齐国夫人您说如何?”
“甚好。”齐国夫人点头。
众人都齐目望向了场中站着的两个孩子。
袁芷笑容朗朗,依稀可见两个小梨涡:“齐国夫人,郑公的字帖千金难求,若我得到,自然欣喜。但我自知平日练字太少,功力不够,得这份《寒山帖》,倒未免可惜了。我愿让给喻小娘子。”
说罢,看向了喻秋,眼眸友善温和。
喻秋用温柔的笑容回应她,接着转头柔声道:“夫人,在场的小娘子都很优秀,我刚才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我想,若夫人不介意,可否将这份《寒山帖》奖励给所有的小娘子们?就放在谢娘子的松林学院这里,这样,我们所有女孩都可以来借阅、临帖。”
一语言罢,全场寂静。
“好!甚好!”齐国夫人笑得意有所指,“没想到啊,两个小娘子,竟比我们这些号称知书达礼的长辈们,还要有胸怀和格局呀。”
一番话,把其中一些夫人说得老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企图藏在人群里装作刚才那一幕没有发生。
谢晚凝笑意融融,望着两个孩子点头赞许。
宴席的角落,梅老望着这一幕,得意地捋了捋白胡子,对站在旁边的老头道:“怎样?老邬头,这些孩子难道不值得你去教吗?”
一旁花青头发的老头,正是邬举大师。
只见他哼了一声,甩袖就走。
“嘿,你个老榆木!”梅老气得跟在后面咋咋呼呼,一张老脸却笑开了。
原本安静的安邑坊,未到巳时,开始便车马络绎不绝、人声喧嚣,来来往往的人潮,全涌向了松林学院。
安邑坊的居民们好奇,纷纷探出头来看。哇!有翠围珠裹的豪门贵妇,有乌发蝉鬓的妙龄少女,也有衣着干净的布衣女孩……
居民们看迷糊了,显然,在这些人里,有不少人家世显赫,位极人臣,也有不少人出身普通,她们竟然都同时到访。是哪一位能人竟能将她们放到一处?
谢晚凝率领众人等候在大门处,正在迎接到访的客人们。她听着周围众人的议论,抿唇笑了笑。
她可不是那位能人。那位真正有能力的人,喏,这不就来了——
“齐国夫人!”谢晚凝上前,朝一位正在下马车的妇人拱手致礼。
来人正是当朝崔太傅的夫人郑氏,受封齐国夫人。她身后跟着的是小孙女崔琅。
这事说来也极有意思。前两日谢晚凝便计划邀请各家女子来松林学院参观、体验,可以她的身份,若是到四品以上官员家中去邀请,碰一鼻子灰是必然。
她便想到了礼部侍郎柴言,请他夫人帮忙出面邀请。谁想,柴言竟然给她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当朝崔太傅。
崔太傅出身清河崔氏,其夫人出身荥阳郑氏,两家都是百年世家大族,祖上皆出过几任宰辅、数位皇后,在朝中那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可又因两位平时极少参与官员们夫人们的聚会,所以,在京城里又神秘又清贵。
谢晚凝觉得柴言在坑她,毕竟除了两位的性子摆在那里,还有就是这些世家大族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反抗过开科取士。现在去求他们帮忙,助力开办女子学堂,估计两位会直接将她扫地出门。
但又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谢晚凝决定去闯一闯。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仅没有被赶出门,崔太傅和郑氏还一锤定音:“帮!”
按崔太傅的话来说,就是——既然前几位老皇帝开科取士,不顾世家颜面,伤了世家们的心,那么,到他这,他干脆把事情搞得更大一点。
于是两位立刻就决定,将小孙女崔琅的六岁生辰宴摆在松林学院!
邀请帖一发出,所有在朝官员都轰动了,内宅夫人们蠢蠢欲动。要知道,这个时候若能和崔府攀上关系,得了青睐,那今后在京城各类聚会中,那可有面子了,几乎可以横着走。这时候,谁还管你几品几级,抓住机会才是重要的。
“谢娘子,你这戏台子,我可是给你搭好了,至于这出戏要怎么唱,那就要看你的了。”齐国夫人拍拍谢晚凝的肩,柳眉一挑,笑得意味深长。
“是。”谢晚凝笑着应下,眼睛亮晶晶的,带着自信与满满的热情。
齐国夫人多看了她一眼,笑笑,便由人领着走了进去。
进了松林学院,便耳目一新。平日京城聚会常见的衣香鬓影场景都不见了,今日凡到场的女孩子们,都受邀换上了松林学院特制的一套衣裙。衣裙换了,没有首饰的点缀,一时半会竟然看不出家境如何。
官家的女孩子们又嫌弃又好奇,突然不能像平时那样比拼衣着首饰,小姑娘们就开始观察谁家五官最好看,谁家身形最妙曼。
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她们就不必担心对比太惨烈,不再需要藏着掖着,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在园子里。
等人渐渐聚齐,谢晚凝便邀齐国夫人主持宴会。
齐国夫人点点头,笑着朗声道:“感谢诸位今日拨冗参加我孙女的生辰宴,我以茶代酒,在此先谢过诸位!”
谢晚凝将宴席摆在后罩楼,桌椅连成一个长长的“回”字。窗户全开,外面蓝天白云,下面菊花飘香,再加上钟大刀主厨的精致菜肴,这宴席未开,已得一片赞誉。
齐国夫人显然很满意,她高居上座,待她言罢,下面的夫人们、女孩子们都纷纷举杯,回敬了一杯。
“还有,今日的宴席,是借了谢家娘子的宝地一用,”齐国夫人望向谢晚凝,在场众人也跟着看了过去,“所以,接下来,还请谢娘子替我招待众人,让我们宾主尽欢!”
“好。”众人纷纷响应。
谢晚凝站起身,冲齐国夫人致礼,再转身面向众人,落落大方:“今日承蒙齐国夫人不弃,那晚辈就在此,带着大家玩一下飞花令,如何?”
“好呀!”“可以可以!”众人来了兴趣,一时间气氛热烈。
飞花令是近几年风靡京城的行酒令游戏,颇受大众喜爱。
这时,齐国夫人插了一句嘴:“我有一个提议,既然谢娘子的松林学院是一个女子学堂,今天来的大多也是女孩们,不如,就让女孩们来玩。谁拨得头筹,就可以赢得我父亲的《寒山帖》。”
“哇!”众人惊叹。郑公的字帖,那可是千金难求。
何况今日这个场合,人多,又当着齐国夫人的面,若能拨得头筹,那可真是风光无两。谢晚凝说完,就已经有不少人蓄势待发。
普通人家的女孩们虽然不识齐国夫人,但看到周围众人的反应,也被带起了兴趣。
“那第一场,咱们就以‘菊’为题,要求自创,七言为一句,依位次飞花,可好?”谢晚凝提出游戏规则,众人一听,这个要求并不高,忙点头同意。
“菊花香远梦悠扬。”第一位是中书侍郎家的女孩,说完就调皮地吐了吐小舌头。第一个上场,多少有点紧张,她不求文采,只求安稳度过。
第二位忙接上:“寒菊傲霜凌天光。”
“金□□舞心翩翩。”第三位是太常寺卿家的女孩,想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了一句。
“山间采菊嗅芬芳。”第四位是一个圆脸女孩,从容地接上,还把韵脚拉了回来,众人暗暗喝彩。
第五位摇摇头,勉强跟上:“落霞舞动菊花开。”
大家都看向了第六位女孩,因为这个位置的飞花最难。
“翠影金辉画菊妆。”第六位女孩却不慌张,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这句既扣前面的“落霞”,又巧妙新颖,众人禁不住喝彩。
……再依次传花,续接了三十多句,有众人都点头称赞的,也有摇头叹息的,还有接不上自愿罚酒一杯的,不一而足。众人玩得欢畅,也逐渐评选出了心中的最佳。
待齐国夫人问起,大家一致评定认可了第四位和第六位这两个孩子。
“哦?”齐国夫人笑道,“我看着两个孩子面生,两位可否自我介绍一下?”
第四位女孩站起身,朗声道:“家父乃鸿胪寺少卿,我名叫袁芷。”
众人连连点头,鸿胪寺少卿这是家学渊源,培养出来的孩子果然不一般。接着,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第六位女孩,满脸期待。
“我叫喻秋。家父是……家父是东市玉石店的管事。”第六位女孩迟疑一息,咬咬唇,也站起来,坚定地回答了齐国夫人。
周围众人哗然。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声浪逐渐变大,喻秋环视了一圈,小脸涨得通红。
齐国夫人和谢晚凝相视一笑。
齐国夫人伸手,示意大家安静,笑问两个女孩:“我的《寒山帖》仅有一份,可刚才众人皆说你们二位不错,哪可如何是好?”
话音刚落,底下就有夫人开口:“齐国夫人,我们刚才说错了,我们改改,我觉得袁小娘子更好!”
“是的,是的,我也觉得袁小娘子更好。”其他人纷纷呼应。
谢晚凝笑道:“这样吧,我们不妨听听两个孩子的意见,齐国夫人您说如何?”
“甚好。”齐国夫人点头。
众人都齐目望向了场中站着的两个孩子。
袁芷笑容朗朗,依稀可见两个小梨涡:“齐国夫人,郑公的字帖千金难求,若我得到,自然欣喜。但我自知平日练字太少,功力不够,得这份《寒山帖》,倒未免可惜了。我愿让给喻小娘子。”
说罢,看向了喻秋,眼眸友善温和。
喻秋用温柔的笑容回应她,接着转头柔声道:“夫人,在场的小娘子都很优秀,我刚才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我想,若夫人不介意,可否将这份《寒山帖》奖励给所有的小娘子们?就放在谢娘子的松林学院这里,这样,我们所有女孩都可以来借阅、临帖。”
一语言罢,全场寂静。
“好!甚好!”齐国夫人笑得意有所指,“没想到啊,两个小娘子,竟比我们这些号称知书达礼的长辈们,还要有胸怀和格局呀。”
一番话,把其中一些夫人说得老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企图藏在人群里装作刚才那一幕没有发生。
谢晚凝笑意融融,望着两个孩子点头赞许。
宴席的角落,梅老望着这一幕,得意地捋了捋白胡子,对站在旁边的老头道:“怎样?老邬头,这些孩子难道不值得你去教吗?”
一旁花青头发的老头,正是邬举大师。
只见他哼了一声,甩袖就走。
“嘿,你个老榆木!”梅老气得跟在后面咋咋呼呼,一张老脸却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