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聪慧、任性、敏感、孤僻、无畏,这些词似乎都沾点儿边,但似乎又都不大正确。
她学习的能力很强,别人都在头悬梁锥刺股的奋战的时候,她轻轻松松就升上了重点大学,然后硕士、博士,路走得很顺利。
可要说聪明吧,似乎又不是那么聪明。至少从记忆力上来说,就要逊色那些好记忆的人太多。所以幼年的一切已经模糊了,能记起来的也不是特别清楚。
只有两个场景奇异地、牢牢地扎在脑海里,一个是她坐在一个什么地方,似乎害怕妈妈生气,所以不敢回家。太阳很大,肚子很饿。另一个场景是妈妈在下葬,小姨坐在墓坑边大声痛哭,周围满满布置着各种白色的花圈什么的。无论是当时周围的环境,还是小姨的脸,还有她嚎哭的动作似乎都清楚无比。
今天想起来,别说幼年,就连小学的时光都似浮光掠影一般的只剩下一些片段。
妈妈去世后,阿敏的新妈妈没隔多久就进了门,因为必须有人来照顾孩子和老人。继母那时候也离婚了,于是经人介绍,她就成了阿敏的新妈妈。阿敏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家人,真是各有各的性格,这些性格有好有坏,但都无比鲜明。
阿敏家的阿婆是什么样子呢?直到很老的时候,她也有165那么高。她的穿衣风格和阿敏的外婆相似,黑色的大襟上衣,老式裤子。若是去走亲戚,一定要穿上丝光袜子,裤脚用带子束扎起来,头上要顶上一方手帕。因为爷爷在家门中行四,所以不同辈分的人分别称呼她四婆、四娘、四妈等等。
闲了时,她就坐在炕上抽着她的旱烟锅子,看着太阳的移动提醒继母,该做饭了,孩子们要放学了。
其实阿婆并不觉得上学是件好事情,好好种地才是正经事儿。她常常说,瞧你们这日子过得,从前我和你爸种着地,去干活的时候都给孩子们拿着一块牛肉,可你们现在呢,过年时候连猪都不杀了。
可是阿敏的爸爸并不这样觉得,他吐槽说,那时候哪有总吃牛肉,现在不杀猪时因为总能去买肉呀,谁乐意总吃那些放久的肉。
有时候阿婆提起村子里以前的某个干部就恨得牙痒痒,说:“这些不要脸的,收了咱们家好几斤银货,最后一点儿也没还回来”。
有时候她会约着村子里别的老人家打长牌,那个规则阿敏也没有搞得清楚,认识板凳四等有限的几张,知道天背板、虎戴铃、牛拉绳什么的这些口诀。
这样的阿婆非常强势,也许是怕新妈妈对孩子不好,所以她表现得越发难以相处。继母动辄得咎,于是她不敢让阿敏干任何家务,所以阿敏从没有自己干过家务活的记忆。以致于直到现在阿敏也没有成为一个家务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她缺少了做家务的天赋。
20世纪英国有一个叫彼得·梅达沃的科学家,他发现如果一只老鼠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另一只老鼠的皮肤,那么,等前一只老鼠长大,它就能够接受后一只老鼠的皮肤移植。如果没有这个早期的接触,后边所有的异体皮肤移植都会引起免疫反应的攻击。
从这个理论来看,阿敏不擅长、也不大喜欢甚至非常反感做家务,大概源于她幼年的时候没有经过任何家务的刺激吧!
阿婆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她不太讲究规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比如说他们家的孩子永远不会犯任何错误,错的永远都是别人家的混蛋。如果谁敢说他们家孩子,她就敢追到人家门上去骂他个狗血喷头。
再比如说她要去看她自己的女儿,要带着阿敏去,那么她就直接走到学校阿敏的教室叫走阿敏,从不管老师怎么想。也因为老师本身就是村子里出来的,所以知道这个四姨厉害,什么话也不会说。当然,那个年代的老师似乎也没有非要履行请假手续的要求。
还有一次令阿敏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那次阿婆带着阿敏去姑妈家,应该是春季吧,地里长着很多的豌豆,豆苗上挂满豆荚。阿婆就随手摘了一些给阿敏吃,结果就招来了看园子人。
本来嘛,小孩子随便吃一把豌豆荚也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估计是因为阿婆态度太让人家不满,人家就把阿婆的拐棍儿给收了。
再后来就听说找了熟悉看园人的亲戚要回了拐棍儿。你看,阿婆就是这样的性格。
也许是因为跟阿婆呆久了,也许本来就是天性,阿敏也非常的任性,这种性格让继母在后来的日子里受了很多委屈。
与阿婆不同,爷爷的性格没有那么火爆。但是他好打抱不平。看到村子里有人欺负别人,他上去就能扇人家耳光。
爷爷长得非常端正,老了后就是一个特别好看的老人家。他高大白皙,因为练过拳脚的关系,身手很利索。
七十年代那时候家里买了自行车,爷爷上去就会骑。爸爸觉得奇怪,问他,他说民国十几年,他三哥就买的有自行车,所以他那时候就会骑了。
你看,爷爷在外边是这样,可他在家里脾气却很不错。在阿敏的记忆里,统共就见过爷爷发过两三次脾气。
想想这件事当真奇怪,他是怎么忍受火爆脾气的阿婆的,是因为阿婆比他小很多吗?
后来又好多年的时间,爷爷会跟着阿婆一起去玩,他就只是观摩,看阿婆打长牌。阿敏爸爸在的时候,他就看他打麻将。
阿敏的爸爸非常有本事,他做生意。所以总会带回来各样的点心,软的硬的的水果糖。阿敏对水果糖和点心的厌恶就是从那时候来的,实在是吃伤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家生活的相比较而言要比别人家好很多,所以阿敏身上的衣服总是比同学的光鲜亮丽。
她记忆最深刻的要算一身粉色的、带着金线的料子做成的衣服。如果是其他的纯色裤子,妈妈也会找熟悉的学刺绣的姐姐们,在她裤子膝盖的部位绣上小鹿或者小狗。
然而在阿敏四年级之前,她就只有一个好朋友。很难以说清楚是因为她敏感孤僻,还是因为她穿得比别人好,反正老师和同学都不大喜欢她。连六一表演节目似乎也跟她没有任何关系,这让她心理难过了很久。
1984年的时候,家里买了海燕的黑白电视机,还有一台三洋的双卡录音机,这可风光了。附近的邻居虽然不大喜欢这一家人,可是电视的魔力太大,所以大家就都来阿敏家里看电视。
于是阿敏和邻居的矛盾就在争看哪个台的时候得到了激化。孩子嘛,当然是看动画片、电视剧了,可是大人,就喜欢听戏。阿婆是不看电视,她喜欢打长牌。可恨的是,爷爷爱看戏,总是站在邻居们一边。
小小的阿敏在争不过他们的时候干脆就关了电视说,大家都别看了。她的小心眼里有想法,我家的电视,凭什么听你的。
爷爷就呵呵笑着,说:这个鬼女子,这个狡诈女子。
各位,请不要误会,狡诈在这里的意思和通常意义不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孩子被惯坏了,难以管教。
邻居们当然也拿她没办法了,就闹哄哄的散了。
这真不是一个为了别人委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任性妄为。
从那时候起邻居们都知道阿敏这孩子不是好想与的,这种印象一直持续的存在于很多和阿敏接触过得邻居们心中,直到现在她回去的时候还有人时不时的提起。
继母在这样一家人中生活的并不容易,但是最早和继母怎样相处的过程阿敏完全都不记得了。等到所有的记忆都变得清晰的时候,要等到阿敏进入初中。
所以,阿敏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呢?这很难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因为她在不断的成长,有时候做的事情让人痛恨,有时候又让人怜惜。
她学习的能力很强,别人都在头悬梁锥刺股的奋战的时候,她轻轻松松就升上了重点大学,然后硕士、博士,路走得很顺利。
可要说聪明吧,似乎又不是那么聪明。至少从记忆力上来说,就要逊色那些好记忆的人太多。所以幼年的一切已经模糊了,能记起来的也不是特别清楚。
只有两个场景奇异地、牢牢地扎在脑海里,一个是她坐在一个什么地方,似乎害怕妈妈生气,所以不敢回家。太阳很大,肚子很饿。另一个场景是妈妈在下葬,小姨坐在墓坑边大声痛哭,周围满满布置着各种白色的花圈什么的。无论是当时周围的环境,还是小姨的脸,还有她嚎哭的动作似乎都清楚无比。
今天想起来,别说幼年,就连小学的时光都似浮光掠影一般的只剩下一些片段。
妈妈去世后,阿敏的新妈妈没隔多久就进了门,因为必须有人来照顾孩子和老人。继母那时候也离婚了,于是经人介绍,她就成了阿敏的新妈妈。阿敏有时候想想自己的家人,真是各有各的性格,这些性格有好有坏,但都无比鲜明。
阿敏家的阿婆是什么样子呢?直到很老的时候,她也有165那么高。她的穿衣风格和阿敏的外婆相似,黑色的大襟上衣,老式裤子。若是去走亲戚,一定要穿上丝光袜子,裤脚用带子束扎起来,头上要顶上一方手帕。因为爷爷在家门中行四,所以不同辈分的人分别称呼她四婆、四娘、四妈等等。
闲了时,她就坐在炕上抽着她的旱烟锅子,看着太阳的移动提醒继母,该做饭了,孩子们要放学了。
其实阿婆并不觉得上学是件好事情,好好种地才是正经事儿。她常常说,瞧你们这日子过得,从前我和你爸种着地,去干活的时候都给孩子们拿着一块牛肉,可你们现在呢,过年时候连猪都不杀了。
可是阿敏的爸爸并不这样觉得,他吐槽说,那时候哪有总吃牛肉,现在不杀猪时因为总能去买肉呀,谁乐意总吃那些放久的肉。
有时候阿婆提起村子里以前的某个干部就恨得牙痒痒,说:“这些不要脸的,收了咱们家好几斤银货,最后一点儿也没还回来”。
有时候她会约着村子里别的老人家打长牌,那个规则阿敏也没有搞得清楚,认识板凳四等有限的几张,知道天背板、虎戴铃、牛拉绳什么的这些口诀。
这样的阿婆非常强势,也许是怕新妈妈对孩子不好,所以她表现得越发难以相处。继母动辄得咎,于是她不敢让阿敏干任何家务,所以阿敏从没有自己干过家务活的记忆。以致于直到现在阿敏也没有成为一个家务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她缺少了做家务的天赋。
20世纪英国有一个叫彼得·梅达沃的科学家,他发现如果一只老鼠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另一只老鼠的皮肤,那么,等前一只老鼠长大,它就能够接受后一只老鼠的皮肤移植。如果没有这个早期的接触,后边所有的异体皮肤移植都会引起免疫反应的攻击。
从这个理论来看,阿敏不擅长、也不大喜欢甚至非常反感做家务,大概源于她幼年的时候没有经过任何家务的刺激吧!
阿婆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她不太讲究规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比如说他们家的孩子永远不会犯任何错误,错的永远都是别人家的混蛋。如果谁敢说他们家孩子,她就敢追到人家门上去骂他个狗血喷头。
再比如说她要去看她自己的女儿,要带着阿敏去,那么她就直接走到学校阿敏的教室叫走阿敏,从不管老师怎么想。也因为老师本身就是村子里出来的,所以知道这个四姨厉害,什么话也不会说。当然,那个年代的老师似乎也没有非要履行请假手续的要求。
还有一次令阿敏印象异常深刻的事情。那次阿婆带着阿敏去姑妈家,应该是春季吧,地里长着很多的豌豆,豆苗上挂满豆荚。阿婆就随手摘了一些给阿敏吃,结果就招来了看园子人。
本来嘛,小孩子随便吃一把豌豆荚也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估计是因为阿婆态度太让人家不满,人家就把阿婆的拐棍儿给收了。
再后来就听说找了熟悉看园人的亲戚要回了拐棍儿。你看,阿婆就是这样的性格。
也许是因为跟阿婆呆久了,也许本来就是天性,阿敏也非常的任性,这种性格让继母在后来的日子里受了很多委屈。
与阿婆不同,爷爷的性格没有那么火爆。但是他好打抱不平。看到村子里有人欺负别人,他上去就能扇人家耳光。
爷爷长得非常端正,老了后就是一个特别好看的老人家。他高大白皙,因为练过拳脚的关系,身手很利索。
七十年代那时候家里买了自行车,爷爷上去就会骑。爸爸觉得奇怪,问他,他说民国十几年,他三哥就买的有自行车,所以他那时候就会骑了。
你看,爷爷在外边是这样,可他在家里脾气却很不错。在阿敏的记忆里,统共就见过爷爷发过两三次脾气。
想想这件事当真奇怪,他是怎么忍受火爆脾气的阿婆的,是因为阿婆比他小很多吗?
后来又好多年的时间,爷爷会跟着阿婆一起去玩,他就只是观摩,看阿婆打长牌。阿敏爸爸在的时候,他就看他打麻将。
阿敏的爸爸非常有本事,他做生意。所以总会带回来各样的点心,软的硬的的水果糖。阿敏对水果糖和点心的厌恶就是从那时候来的,实在是吃伤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家生活的相比较而言要比别人家好很多,所以阿敏身上的衣服总是比同学的光鲜亮丽。
她记忆最深刻的要算一身粉色的、带着金线的料子做成的衣服。如果是其他的纯色裤子,妈妈也会找熟悉的学刺绣的姐姐们,在她裤子膝盖的部位绣上小鹿或者小狗。
然而在阿敏四年级之前,她就只有一个好朋友。很难以说清楚是因为她敏感孤僻,还是因为她穿得比别人好,反正老师和同学都不大喜欢她。连六一表演节目似乎也跟她没有任何关系,这让她心理难过了很久。
1984年的时候,家里买了海燕的黑白电视机,还有一台三洋的双卡录音机,这可风光了。附近的邻居虽然不大喜欢这一家人,可是电视的魔力太大,所以大家就都来阿敏家里看电视。
于是阿敏和邻居的矛盾就在争看哪个台的时候得到了激化。孩子嘛,当然是看动画片、电视剧了,可是大人,就喜欢听戏。阿婆是不看电视,她喜欢打长牌。可恨的是,爷爷爱看戏,总是站在邻居们一边。
小小的阿敏在争不过他们的时候干脆就关了电视说,大家都别看了。她的小心眼里有想法,我家的电视,凭什么听你的。
爷爷就呵呵笑着,说:这个鬼女子,这个狡诈女子。
各位,请不要误会,狡诈在这里的意思和通常意义不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孩子被惯坏了,难以管教。
邻居们当然也拿她没办法了,就闹哄哄的散了。
这真不是一个为了别人委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任性妄为。
从那时候起邻居们都知道阿敏这孩子不是好想与的,这种印象一直持续的存在于很多和阿敏接触过得邻居们心中,直到现在她回去的时候还有人时不时的提起。
继母在这样一家人中生活的并不容易,但是最早和继母怎样相处的过程阿敏完全都不记得了。等到所有的记忆都变得清晰的时候,要等到阿敏进入初中。
所以,阿敏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呢?这很难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因为她在不断的成长,有时候做的事情让人痛恨,有时候又让人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