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友难辨
“你便是公孙丽?”卫王看着底下跪坐的少女,神色惊疑。若有熟知瑜美人的宫婢内侍在此,必会大惊失色,这公孙丽与瑜美人实在太过相似。
“臣女公孙丽,见过大王。”公孙丽垂首参拜,礼数周全神态自若,面对魏王的审视也丝毫不减贵女风度。
卫王不过片刻失神,便恢复正常:“抬起头来说话。”
公孙丽闻言,缓慢地抬起脸庞,露出一张精致完美的脸庞,长长睫毛微微颤动,像蝴蝶翩跹,一双清澈如水的黑眸,挺直的琼鼻,微抿的薄唇,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娇俏玲珑,肌肤晶莹剔透,犹如新剥鸡蛋,吹弹可破,整个人如春花般娇嫩,仿佛随时会绽放一般。
卫王神色晦暗喜怒难辨,大殿中寂静无声,公孙丽心中忐忑,不知卫王为何失态,在她快要撑不住时,卫王终于开口:“退下,好生伺候王后!”
公孙丽松了口气,俯身再拜“诺!”
待公孙丽随着宫人离开,卫王匆匆摆驾玉碎宫“公孙丽与木摇光,谁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啪嗒!”瑜美人手中杯盏应声而落,面白如纸,拜服于地“大王,求你放了那个孩子。”
到底是自己心悦之人,卫王心生不忍,拉着瑜美人道“她是我亲侄女,王兄其他子嗣尚且容得,更何况是你的女儿!”
正是因为是我的女儿,才怕你容不得。瑜美人忧心忡忡,口中却道“此话当真?我真是愧对这个孩子,还望大王见谅!”
“君无戏言,你放宽心。我且问你,谁才是那个孩子?”瑜美人闻言心中稍安,柔声道“是摇光!”
“公孙丽又是怎么回事?”
瑜美人再跪于地“大王可还记得臣妾原本的名字?”卫王恍惚片刻福至心灵“我怎会忘记瑾娘,公孙丽莫非是你妹妹的女儿?”
瑾娘这个久违的称呼似乎恍若隔世,瑜美人神色凄凉心有余悸,仿佛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去“瑜娘李代桃僵代我赴死,她临去前将幼女托付我,我脱身后才知瑜娘的女儿竟然是公孙将军的血脉。”
瑜美人垂泪“这些年,我顶着妹妹的身份得以与大王相守,既怕也愧,哪有面目复见公孙丽。大王可是怪我隐瞒不报?”
卫王原本还有些芥蒂,追忆往昔相思之苦离别之痛失而复得之喜,些许芥蒂便如烈阳下的薄雪,消融殆尽。俯身揽住瑜美人纤细的腰肢,轻抚她脊背“罢了!那孩子新婚燕尔,我也不好棒打鸳鸯!”
瑜美人心中松了一口气,浅笑薄嗔“正是呢!咱们苦尽甘来,便忘了当日之苦么?大王怎好叫人新婚燕尔夫妻分离。”
卫王最喜她娇嗔薄怒的样子,风露清愁风姿绰约,搂着瑜美人愈发温柔体贴。
当年他正当年少,被太傅责罚心中郁闷,一路打砸回宫。偶遇捧着一束芙蓉花的瑾娘,顺手夺了她的花,撕扯的一地落红;她当时便是又怕又怒,只睁着一双水眸含嗔带怨地盯着他。他被那双水润润的眼眸盯着,一腔怒火化作了不知所措。
那一次是他与她的初见,他便被她深深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如芙蓉花般清纯娇媚的女子,举手投足袅袅婷婷婀娜多姿不胜凉风的娇羞。鬼使神差的,他陪着她重新寻了一束芙蓉花,亲自送她回去交差。
一来二去,少年男女渐渐熟识,他是不被寄望,明明才学出众,却因为长幼有序不得不低人一等,甚至为了不夺长兄的光辉,他还需藏拙自晦的失意公子,她是新入宫的落魄贵女。
两个失意之人互相陪伴鼓励,渐渐的有什么东西在心底生根发芽泛滥成灾。他想要娶她,但碍于年龄和身份,又不得不按捺下来。等他游学归来,又行过冠礼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纪,准备向母后讨要她时,却发现她已经成了太子的人。
那一刻,他第一次生出对权力的野望,对长兄的嫉恨随着每一次的夜幕降临而疯狂增长。他自我放逐游学诸国亦或者独居府邸,再后来他身边也有了美人姬妾,他以为时间终于让他忘记了她,然而卫国国破,王族宗室被俘,面对魏军的冒犯,他却还是不由自主挡在她身前。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他的绝望,保护她,超乎理智,已成本能。
“王上!王上!”耳畔传来瑜美人柔声呼唤,卫王收回思绪便见瑜美人欲言又止“星儿,臣妾是说摇光,她……”
卫王心领神会心念电转便有了定论“总归是王室血脉,岂能流落乡野,待她回来,便认祖归宗吧。”
瑜美人闻言难掩激动,母女失散多年能够相认依然是喜不自禁“臣妾谢过大王!”
“你先别忙着谢寡人,她虽认祖归宗,却认不得你这个母亲!”卫王在她面前从来与寻常夫妻无异,少见如此郑重其事,多年的王者生涯,使他严肃时颇具威仪,瑜美人与她相伴多年鉴貌辨色,听他自称寡人便知此事再无商讨的余地,苦笑一声“臣妾明白,能再见星儿,便是侥天之幸,哪里敢贪图更多!”
见卫王鬓边白发,又心中一酸,他还不到四十岁已经两鬓斑白,这些年为了卫国周旋在魏王与诸国之间,还要护着自己母子,不知是怎样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想要为女儿求情,推辞婚事的话,哽在喉咙再也说不出来。
瑜美人长叹一声“我们母女还有安儿还仰耐大王照拂,大王保重身体才是。”卫王见她如此体贴,松了一口气,温声安慰“魏王增一表人才,那公孙丽与星儿一般模样却不见他丝毫意动,可见对星儿一往情深。待星儿恢复公主身份,嫁予一国国君,岂不比流落江湖风餐露宿朝不保夕强过百倍……”
“臣妾明白,如此也算两全。”
玉碎宫中两人温情脉脉互诉衷肠,太行山上自是另外一番忙碌。几人出谋划策了一日一夜才算有了应对的章程。待木有枝伤势彻底好转,便随荆次非出发。
春山如黛阳光正好,两人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而下,偶见几许炊烟人家,此时此景宛若彼时彼刻,没想到自己出了秦宫,却反而要入魏宫,当真是世事难料天意莫测。
也不知自己能否顺利脱身,木有枝答应得洒脱,事关终身大事,也难免忧心忡忡。
下山后,便行水路,过清江顺水东流,不出三日便能经由濮水入卫。
这日晌午,两人终于来到濮水支流,眼见日上中天,荆次非终于忍不住问“凌云怎么还没来,他不会关键时刻出纰漏吧!”
“不必等他。我们先走。”木有枝话刚出口,便被打断。
“不行!”
迎着木有枝诧异的目光,荆次非补充道“此药关乎成败,再等等!”
“可是阿丽…”
“魏王增的目标是你,阿丽她,她暂时不会有危险。反倒是你,此行必须万无一失!”见木有枝神色怔忡,荆次非面有愧色自嘲道“枉我自负侠义,江湖儿女肝胆相照。如今却要因私忘义逼迫朋友!我实在对你不住。”
“此事不必多言,阿丽本就是无妄之灾。若我早知真相,你不来,我也是要回去的。”
阿丽是无妄之灾,你又何尝不是,荆次非几次欲言又止,越发愧悔难当,暗恨不已。愈发执意要等凌云求药而归。
木有枝心知当世之人以德行立身,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信义尤在忠孝礼智以上。何况他素来快意恩仇侠肝义胆,路见不平尚且拔刀相助。如今所为有违心性难免耿耿于怀自我厌弃。木有枝回顾荆次非的品性为人,突然福至心灵,一个名字跳上心头“荆轲?”
荆次非还在为自己的抉择痛苦,忽然听人呼唤自己小名,下意识应了一声,才诧异“咦,摇光怎么知我的小名?”他姓荆名轲,字次非,及冠之后便多以更正式的字自称。
木有枝心中震惊溢于言表,荆次非是荆轲,那么阿丽便是丽姬,她竟然这么久都没反应过来。
难怪她灯下黑,谁能想到荆轲竟然不是燕国人,而是卫国人?那他为什么要替太子丹刺秦?卫国是秦二世才灭亡,他没道理跑去帮燕太子刺秦!果真是儿女情长因为夺妻之恨?原著怎样她不管,有自己在,绝不会让秦王强掳阿丽进宫,那么荆轲还会刺秦吗?为了保险起见“你若果真有愧,不若允诺我一件事!”
“好!”
“嗯?你都不问?”
“不必,但说无妨。”
“你,不许刺杀秦王。”
“我当是什么大事呢!”荆次非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失望“我与秦王无冤无仇,刺杀他做什么?”
“秦国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卫国早晚是囊中之物。”木有枝试探道。
“卫国做过周的附属国,做得魏的附属国,秦若一统天下,不过是换个宗主国。”见木有枝一脸郑重,荆轲反而笑了“便是国仇家恨,那也是先找魏国,二十年前,是魏国灭了卫。”
“哦……”木有枝心中松了口气,恍然大悟。
“你,要不换一个要求?”
“不用了。”
“真的不用?我剑法不错,许多人想求一诺而不得。”
“哦~”木有枝斜也了他一眼,语气揶揄“我请你帮忙,还需一诺吗?”
“哈,那倒也是。”荆轲飒然一笑,见木有枝待自己并无芥蒂,心中郁气一扫而空。
“嗯,那我们出发吧?”
“呃……”荆轲盯着木有枝数息,突然正色道“你故意支开凌云。”
“我己欠他良多,无以为报。不能再牵连他。”木有枝盯着碧波荡漾的水面“我受师门大恩未报,已是不该,岂能祸及师门。他不掺和,此行成功后,我隐姓埋名,魏王纵然追究,也师出无名,奈何不了道门。”
“那药呢?”
木有枝轻抚项上银珠,“我下山时,师父便赐我避祸所用。我们出发吧……”
“他老人家倒是未卜先知。”
“人说五十知天命,我师父年近古稀,想来早就看破世事,知晓我此次下山难免红尘恩怨纠葛。”
荆轲再无疑虑,划动船桨,轻舟如利剑割裂碧波,急射而出……
“臣女公孙丽,见过大王。”公孙丽垂首参拜,礼数周全神态自若,面对魏王的审视也丝毫不减贵女风度。
卫王不过片刻失神,便恢复正常:“抬起头来说话。”
公孙丽闻言,缓慢地抬起脸庞,露出一张精致完美的脸庞,长长睫毛微微颤动,像蝴蝶翩跹,一双清澈如水的黑眸,挺直的琼鼻,微抿的薄唇,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娇俏玲珑,肌肤晶莹剔透,犹如新剥鸡蛋,吹弹可破,整个人如春花般娇嫩,仿佛随时会绽放一般。
卫王神色晦暗喜怒难辨,大殿中寂静无声,公孙丽心中忐忑,不知卫王为何失态,在她快要撑不住时,卫王终于开口:“退下,好生伺候王后!”
公孙丽松了口气,俯身再拜“诺!”
待公孙丽随着宫人离开,卫王匆匆摆驾玉碎宫“公孙丽与木摇光,谁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啪嗒!”瑜美人手中杯盏应声而落,面白如纸,拜服于地“大王,求你放了那个孩子。”
到底是自己心悦之人,卫王心生不忍,拉着瑜美人道“她是我亲侄女,王兄其他子嗣尚且容得,更何况是你的女儿!”
正是因为是我的女儿,才怕你容不得。瑜美人忧心忡忡,口中却道“此话当真?我真是愧对这个孩子,还望大王见谅!”
“君无戏言,你放宽心。我且问你,谁才是那个孩子?”瑜美人闻言心中稍安,柔声道“是摇光!”
“公孙丽又是怎么回事?”
瑜美人再跪于地“大王可还记得臣妾原本的名字?”卫王恍惚片刻福至心灵“我怎会忘记瑾娘,公孙丽莫非是你妹妹的女儿?”
瑾娘这个久违的称呼似乎恍若隔世,瑜美人神色凄凉心有余悸,仿佛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去“瑜娘李代桃僵代我赴死,她临去前将幼女托付我,我脱身后才知瑜娘的女儿竟然是公孙将军的血脉。”
瑜美人垂泪“这些年,我顶着妹妹的身份得以与大王相守,既怕也愧,哪有面目复见公孙丽。大王可是怪我隐瞒不报?”
卫王原本还有些芥蒂,追忆往昔相思之苦离别之痛失而复得之喜,些许芥蒂便如烈阳下的薄雪,消融殆尽。俯身揽住瑜美人纤细的腰肢,轻抚她脊背“罢了!那孩子新婚燕尔,我也不好棒打鸳鸯!”
瑜美人心中松了一口气,浅笑薄嗔“正是呢!咱们苦尽甘来,便忘了当日之苦么?大王怎好叫人新婚燕尔夫妻分离。”
卫王最喜她娇嗔薄怒的样子,风露清愁风姿绰约,搂着瑜美人愈发温柔体贴。
当年他正当年少,被太傅责罚心中郁闷,一路打砸回宫。偶遇捧着一束芙蓉花的瑾娘,顺手夺了她的花,撕扯的一地落红;她当时便是又怕又怒,只睁着一双水眸含嗔带怨地盯着他。他被那双水润润的眼眸盯着,一腔怒火化作了不知所措。
那一次是他与她的初见,他便被她深深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如芙蓉花般清纯娇媚的女子,举手投足袅袅婷婷婀娜多姿不胜凉风的娇羞。鬼使神差的,他陪着她重新寻了一束芙蓉花,亲自送她回去交差。
一来二去,少年男女渐渐熟识,他是不被寄望,明明才学出众,却因为长幼有序不得不低人一等,甚至为了不夺长兄的光辉,他还需藏拙自晦的失意公子,她是新入宫的落魄贵女。
两个失意之人互相陪伴鼓励,渐渐的有什么东西在心底生根发芽泛滥成灾。他想要娶她,但碍于年龄和身份,又不得不按捺下来。等他游学归来,又行过冠礼到了可以成家的年纪,准备向母后讨要她时,却发现她已经成了太子的人。
那一刻,他第一次生出对权力的野望,对长兄的嫉恨随着每一次的夜幕降临而疯狂增长。他自我放逐游学诸国亦或者独居府邸,再后来他身边也有了美人姬妾,他以为时间终于让他忘记了她,然而卫国国破,王族宗室被俘,面对魏军的冒犯,他却还是不由自主挡在她身前。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他的绝望,保护她,超乎理智,已成本能。
“王上!王上!”耳畔传来瑜美人柔声呼唤,卫王收回思绪便见瑜美人欲言又止“星儿,臣妾是说摇光,她……”
卫王心领神会心念电转便有了定论“总归是王室血脉,岂能流落乡野,待她回来,便认祖归宗吧。”
瑜美人闻言难掩激动,母女失散多年能够相认依然是喜不自禁“臣妾谢过大王!”
“你先别忙着谢寡人,她虽认祖归宗,却认不得你这个母亲!”卫王在她面前从来与寻常夫妻无异,少见如此郑重其事,多年的王者生涯,使他严肃时颇具威仪,瑜美人与她相伴多年鉴貌辨色,听他自称寡人便知此事再无商讨的余地,苦笑一声“臣妾明白,能再见星儿,便是侥天之幸,哪里敢贪图更多!”
见卫王鬓边白发,又心中一酸,他还不到四十岁已经两鬓斑白,这些年为了卫国周旋在魏王与诸国之间,还要护着自己母子,不知是怎样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想要为女儿求情,推辞婚事的话,哽在喉咙再也说不出来。
瑜美人长叹一声“我们母女还有安儿还仰耐大王照拂,大王保重身体才是。”卫王见她如此体贴,松了一口气,温声安慰“魏王增一表人才,那公孙丽与星儿一般模样却不见他丝毫意动,可见对星儿一往情深。待星儿恢复公主身份,嫁予一国国君,岂不比流落江湖风餐露宿朝不保夕强过百倍……”
“臣妾明白,如此也算两全。”
玉碎宫中两人温情脉脉互诉衷肠,太行山上自是另外一番忙碌。几人出谋划策了一日一夜才算有了应对的章程。待木有枝伤势彻底好转,便随荆次非出发。
春山如黛阳光正好,两人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而下,偶见几许炊烟人家,此时此景宛若彼时彼刻,没想到自己出了秦宫,却反而要入魏宫,当真是世事难料天意莫测。
也不知自己能否顺利脱身,木有枝答应得洒脱,事关终身大事,也难免忧心忡忡。
下山后,便行水路,过清江顺水东流,不出三日便能经由濮水入卫。
这日晌午,两人终于来到濮水支流,眼见日上中天,荆次非终于忍不住问“凌云怎么还没来,他不会关键时刻出纰漏吧!”
“不必等他。我们先走。”木有枝话刚出口,便被打断。
“不行!”
迎着木有枝诧异的目光,荆次非补充道“此药关乎成败,再等等!”
“可是阿丽…”
“魏王增的目标是你,阿丽她,她暂时不会有危险。反倒是你,此行必须万无一失!”见木有枝神色怔忡,荆次非面有愧色自嘲道“枉我自负侠义,江湖儿女肝胆相照。如今却要因私忘义逼迫朋友!我实在对你不住。”
“此事不必多言,阿丽本就是无妄之灾。若我早知真相,你不来,我也是要回去的。”
阿丽是无妄之灾,你又何尝不是,荆次非几次欲言又止,越发愧悔难当,暗恨不已。愈发执意要等凌云求药而归。
木有枝心知当世之人以德行立身,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信义尤在忠孝礼智以上。何况他素来快意恩仇侠肝义胆,路见不平尚且拔刀相助。如今所为有违心性难免耿耿于怀自我厌弃。木有枝回顾荆次非的品性为人,突然福至心灵,一个名字跳上心头“荆轲?”
荆次非还在为自己的抉择痛苦,忽然听人呼唤自己小名,下意识应了一声,才诧异“咦,摇光怎么知我的小名?”他姓荆名轲,字次非,及冠之后便多以更正式的字自称。
木有枝心中震惊溢于言表,荆次非是荆轲,那么阿丽便是丽姬,她竟然这么久都没反应过来。
难怪她灯下黑,谁能想到荆轲竟然不是燕国人,而是卫国人?那他为什么要替太子丹刺秦?卫国是秦二世才灭亡,他没道理跑去帮燕太子刺秦!果真是儿女情长因为夺妻之恨?原著怎样她不管,有自己在,绝不会让秦王强掳阿丽进宫,那么荆轲还会刺秦吗?为了保险起见“你若果真有愧,不若允诺我一件事!”
“好!”
“嗯?你都不问?”
“不必,但说无妨。”
“你,不许刺杀秦王。”
“我当是什么大事呢!”荆次非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失望“我与秦王无冤无仇,刺杀他做什么?”
“秦国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卫国早晚是囊中之物。”木有枝试探道。
“卫国做过周的附属国,做得魏的附属国,秦若一统天下,不过是换个宗主国。”见木有枝一脸郑重,荆轲反而笑了“便是国仇家恨,那也是先找魏国,二十年前,是魏国灭了卫。”
“哦……”木有枝心中松了口气,恍然大悟。
“你,要不换一个要求?”
“不用了。”
“真的不用?我剑法不错,许多人想求一诺而不得。”
“哦~”木有枝斜也了他一眼,语气揶揄“我请你帮忙,还需一诺吗?”
“哈,那倒也是。”荆轲飒然一笑,见木有枝待自己并无芥蒂,心中郁气一扫而空。
“嗯,那我们出发吧?”
“呃……”荆轲盯着木有枝数息,突然正色道“你故意支开凌云。”
“我己欠他良多,无以为报。不能再牵连他。”木有枝盯着碧波荡漾的水面“我受师门大恩未报,已是不该,岂能祸及师门。他不掺和,此行成功后,我隐姓埋名,魏王纵然追究,也师出无名,奈何不了道门。”
“那药呢?”
木有枝轻抚项上银珠,“我下山时,师父便赐我避祸所用。我们出发吧……”
“他老人家倒是未卜先知。”
“人说五十知天命,我师父年近古稀,想来早就看破世事,知晓我此次下山难免红尘恩怨纠葛。”
荆轲再无疑虑,划动船桨,轻舟如利剑割裂碧波,急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