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谢昭惜入殿时已近开场。满座具是端肃神情,谢怀瑾端坐案前垂眼啜茶,端的是一派威仪,谢临钰在他身后端坐的众人中冲谢昭惜招手。
他虽曾于云深不知处求学一年之久,却仍是冥顽不灵难通道理,百家辩论时只有洗耳恭听的份,自觉坐去了最后乐得清闲。谢昭惜在他身旁落座,低头不知思索什么,坐得倒是极其端正,俨然已做出一副色恭礼至,敬听高见之模样。
尚未开始,席间有人低声交谈,谢临钰不情不愿地在谢怀瑾侧来的余光中将腰杆扳直了,方低声言语。
“我起时去寻你,才知你早便出去了,怎的又来的这样晚?”
“途中有事耽搁。”谢昭惜目不斜视,低眉瞧案,其上茶盏斟一春碧色,隐约映出两轮银月。
谢临钰立即思及昨日射猎场上变故,早年间谢昭惜曾与温晁起过一回冲突,温晁此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如今他们身处岐山地界,如入虎口,不免心头一紧,追问道:“何事?是不是昨日那些人来……”
言未毕,谢昭惜打断了他:“不是。”
她抬起头看他,语气加重了些,宛若忧他不信,道:“莫要担忧。”
谢临钰启唇欲语,却恰到开场,他遂闭嘴不言,只听得席间一声接一声,一声较一声清亮,一声压过一声。
百家辩论往往晦涩冗长,道论经典不绝于耳,座中有与他同龄者论道更是有如堤水长决,浩浩汤汤,张口便字字珠玑吐出一串。谢临钰本欲强撑着好好听听他家子弟何等辩才无碍,不过一柱香便撑不住,敛裾跪坐得两腿酸麻,他扯了扯衣角,抬眼观望四周,企图仗着居后无人察,悄然换作盘腿而坐。
越州谢氏的地位不至落座至大殿角落,对面座中便是姑苏蓝氏与云梦江氏两家,他虽坐于最后,仍可隔着密密麻麻的人头,于数道身影中准确寻得魏无羡。
原因无他,此人就坐在云梦家主身后,左手乃是玄门子弟楷模蓝忘机,右手再有江家少主江晚吟,二人其一是自幼规矩教养出来的举止端方,一人是顶着家族颜面风范的道貌凛然,均正襟危坐,体态轩昂。魏无羡居他二人之间,倒是个坐没坐相的模样,盘腿塌腰,好不懒散,时不时便险些要歪倒到旁人身上去。在一众端正身影中实在引人注目。
谢临钰尚未来得及效仿,就见余光中谢昭惜端放在膝头的指节动了动,屈指向他这方弹了一道灵力。
“……”穴位被不轻不重地击打一下,膝腿动弹不得,他侧目看向胞妹,暗含幽怨。
发言的那位兄台还在长篇大论,他几乎要怀疑蓝启仁的关门弟子该是此人而不是蓝氏双璧,否则怎会语气跌宕起伏地一通讲来还是引得人昏昏欲睡。
谢昭惜仍垂着眼帘,一副乖觉姿态,她在激昂的回声中掀了掀唇角,轻声细语淹没在高声洪浪中:“非礼勿动。”
话音刚落,终于另有一道清凌凌的嗓音,挑着此人停顿的一刹那响起。
霎时如清风泠泠拂垂柳,溪水潺潺叩岸石。
谢临钰的困倦亦霎时被这道明澈嗓音拂去了几分,他尚未去移开目光去看,便见谢昭惜不复低眉顺目,抬了眼望去。
她面容生得冷淡,眼神亦是,向来视人如睹物,毫不怀柔。惟有专注之时,那目光若春水千里流淌,细而轻柔,因着倾注了情感,便不再拒人千里。
那人端坐蓝启仁下首,眉目煦然,脊背挺若孤松,居于一众相貌端美的蓝氏门生之中亦故有出尘之姿,红衣烨然若神明。有意制止旁人继续言语,他略略扬了声,只道:“姑苏蓝涣有异。”
言毕,又向话语被截断的那人微微一笑,颔首致礼。
犹如一刀割裂席间凝滞的氛围,四周一时哗然,众人皆注目而去。谢昭惜只遥遥瞥了一眼便不再看,反倒谢临钰频频望向那方,压低了声音意味不明道:“泽芜君真真剑态箫心。”
她略略扬起一边眉,静待下文。谢临钰道:“昨日射艺,你看完了吗?”
自是看完了的。她点头,隐约猜得谢临钰所言何意。
16
日光盛辉,浴于其中走动本便惹得人心生躁意,何况谢昭惜忍着火气下场,走至场外与方才失误离场的弟子一并立着时,面色着实不善。
旁人不约而同地避免招惹到她,只其中一名修士朝她那方行出几步,道:“昭惜劳累。不若至那处岩角下暂避几分暑意。”
入目皆是刺目的红,她顿了顿方识得此人为谢氏旁支族兄,低眉见过礼,方道:“不必,多谢兄长。”
默了片刻,又道:“兄长如何至下场?”
谢瑄瞧了瞧她面色确然无恙,不似将中暑,略放下心来,又听她疑惑,便笑道:“技不如人。一时不防。想来约莫与昭惜大差不差。”
他意有所指,不消多费口舌便已了然于不言而喻之中,谢昭惜叹了声,道:“兄长亦劳累。”
“倒不至劳累,只大抵今日我谢氏时运不济。”谢瑄摇了摇头,又笑了,“喏,瞧着阿芷与阿璟便将来相见了。”
此次谢家子弟上场不过十人,须臾间多数已陆续下场,而场上赛程尚未过半。论各自资质断不至于此时落败,遑论谢氏中人何曾落于下风过?谢昭惜当下明了,只怕旁人从中作梗,不止她被迫下场,族中子弟亦多是如此。
谢瑄之想同她不谋而合,抱弓静观片刻,喟叹道:“看来此番越州谢氏的脸面怕是要靠阿钰一人来争了。”
金轮辉光倾洒而下,乌发腻面映着微光,莹莹生辉。谢昭惜只觉发间乃至脸颊均教日光晒得生烫,几近灼烧之感。她眯起眼,且借浓密眼睫遮一遮那刺目的光,半晌方于场上数人中认出谢临钰身影。
思及此人平日修习时三心二意之景,她道:“难。”
谢瑄却道:“只因着余下他一人,或许会尽些力气罢。犹记得去岁云深求学,阿钰曾同泽芜君、蓝二公子等一道除祟。那时表现得亦较平日里出彩得多。想来多半是涉及家族对外的颜面,少不得要尽力以赴。”
谢昭惜怔了怔,道:“倒未曾得知此事。”
“算不得什么值得一言之事,今日恰好想起,便拿出来一提。”谢瑄道,“莫忘阿钰可是天骄。”
“谢氏惯出天骄。诸位兄姊亦俱为天骄。”谢昭惜似是笑了一声,低眼将手上檀弓拭了一遭。
“非也。中上之资,难堪此言。”谢瑄将弓负于身后,又驳了她,道:“今我之辈,堪称天骄者,惟嫡系尔。家主与你共四人皆是。”
谢昭惜蹙了蹙眉,又是一声轻叹:“属实折煞我,草莽之资,不堪称此。兄长勿复再提。”
言毕,她回手将手中的弓并箭囊一同递给身侧侍立的家仆,轻声道谢。
谢瑄果不再言语,半晌忽而道:“旁人如何忘却,我不曾忘。阿昭,总有人会记得旧事。”
身侧人一顿。
“只可惜我记性非奇,已记不清旧事了。”谢昭惜垂眼,目光落在腰间佩剑之上,指尖拨了拨剑柄佩玉,“兄长也忘了罢。”
谢瑄不置可否,没有再提起。二人一同静观猎场上形势。谢临钰倒不负所望,势头俨然已有压进前五甲之势,眼见越州谢氏颜面有光眼前在望,他却忽而懈了张弓姿态,侧首不知眺望何物。
距场上尚有些许距离,听不明晰是何动静,倒是分辨得出有一处格外喧闹。谢昭惜眯起眼看,辩识片刻方认出在中央纠扯的两道身影是蓝忘机与魏无羡。
谢瑄抬起手掌抵在眉骨处,挡下日光,道:“啊,是蓝二公子与云梦的魏公子,怎的又起了冲突?真是水火不容啊。看来日后若要举清谈会,得告诉家主莫使他二人碰上,否则可要受折腾。”
谢昭惜听不清他们言语,亦看不真切动作,依稀只见得蓝忘机身边走近一人,手掌按上他的肩,与人低语。
烈烈鲜红中瞥得黑发间一抹雪白,她见那人眸色深沉。是蓝曦臣。
蓝忘机面上忿懑神情几乎满溢,从魏无羡手中夺了什么物,径直向出口来了。身侧,谢瑄道:“原是教魏公子不慎扯落了抹额,难怪生气至此。”
蓝忘机一边负弓而行,一边抬手将抹额束正。下场时那愤怒神色已全数消失了,仍是景行含光的君子,只是此刻格外冷若冰霜。谢昭惜与谢瑄所立处稍近出口,蓝忘机行出几步便与他们打了照面,纵是心情极差,他亦停下步子,端方示礼:“谢姑娘、谢公子。”
谢瑄噤了声,与谢昭惜一同回礼。待人走远了,谢昭惜方道出不解:“扯落抹额诚然无礼,倒是不知为何盛怒至此?”
“唔,我往云深听学时,曾听旁人提起此事。”谢瑄道,“昭惜可曾听闻,姑苏蓝氏子弟的抹额,意喻‘规束自我’?”
正如兰陵金氏眉间落一点朱砂一般意喻“启智明志、朱光耀世”,姑苏蓝氏抹额有此意蕴亦并非秘闻。谢昭惜年少时于族学中习过百家谱系、家徽名士云云,一时被勾起当时因记性不好不得不死记硬背的记忆,觉着有些头疼,抬手按了按额角,道:“有所耳闻。”
谢瑄点了点头,继而道:“然我亦是在云深不知处时方知,蓝家先祖蓝安前辈曾有言,惟有于命定之人、倾心之人面前,可不必约束自我。”
复又记起这位先祖为一人而入红尘之事迹,谢昭惜揉了揉发涨的额角,道:“姑苏蓝氏真多出情种。”
谢瑄笑道:“君子长情。”又道:“故言蓝氏抹额,非命定之人面前不可取,非属意之人不可触。”
无怪乎方才蓝忘机如此盛怒。谢昭惜扶了扶额:“……魏公子只怕不是闯下塌天大祸。”
“都是男子,又是无心之举,约莫不是什么大事。”谢瑄道,“泽芜君方才瞧着严肃,现下不也是反过来宽慰魏公子去了?”
谢昭惜点头以示应和,抬眸望去。蓝曦臣正言笑晏晏地与魏无羡说话,大抵是让其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魏无羡挠了挠头,向他示礼,转身与江澄走远了。
胞弟下场,其余几名蓝氏子弟亦走向别处另寻怨灵,蓝曦臣立于原地一时没有动作。不知是否是方才之突变教他也心有余悸,他抬手抚了抚额前的卷云抹额,鬼使神差地将目光移向场外。
空阔天地间一道纤瘦身影遥立山壑一端,谷风拂起袍角与发丝,若置身云端。眸子被眼睫遮了几分,看不清眼神,只依稀辨得出那道目光落在此方。
目光交错,二人俱是一怔。
蓝曦臣旋即回过神来,扬了扬眉,微微一笑。
谢昭惜向他遥遥一礼。
场上怨灵已只余下小半,蓝曦臣回身时恰好遇见一道纸人迅移而来,当即抬手拉弓。
少年人年近弱冠,身量已经长足,蹀躞带束出劲瘦腰身,抬臂张弓时护腕下的小臂线条流畅分明,神情竟有几分锐气,眉目亦凛然。
弓开如秋月行天,羽箭横掠破空,正中纸人眉心。
插羽破天骄。
17
辩论散场后有片刻的暂歇,而后便是下午的助兴项目。谢昭惜懒怠留在宴厅内与旁人虚与委蛇,匆匆离场,抬头便与一众人打了个照面。
正中被簇拥那人一袭金星雪浪袍穿得威肃,相貌与昨日射艺夺得三甲的兰陵金子轩有几分相似。只金子轩素日神情多是傲慢,眼高于顶,此人则是真正的轻蔑,而目中无人。只状似漫不经心地把玩手中一柄轻罗折扇,身侧有人一声声恭迎,他亦似笑非笑,置若罔闻。
兰陵家主金光善。
旁人半数避让,半数逢迎。谢昭惜本亦欲退避,兰陵金氏纵是一大世家,金光善为人品行作风实是令人不齿,虽她越州谢氏亦难称君子慎独,却与此人绝非同道。兰陵金氏同岐山温氏素来交笃,便更不欲结交。
身后却是毫无退路,她倘再后去一步,便要踏入径旁草木,糟蹋那连丛的蘼芜。一时犹豫,金光善已然行至眼前,目光扫过她的脸,停了一刹。
谢昭惜只作神色如常,如常人般恭顺俯首:“晚辈见金宗主。”
金光善停了缓步,打量她一番,道:“谢四?”
谢昭惜垂眼,道:“是。”
金光善复扫过她的面庞,女修年纪极轻,身骨消瘦,只面颊棱角尚有几分少年人的圆钝,皮下骨相生得极优越,瞧得出几分故人林下风致。
好端端一般意气风发的明媚年纪,她身上却平白一股死气,行将就木般的,并非金光善首次见这模样,亦并非在她身上首见这死气。
他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谢珝的女儿,长得倒像谢蘋薇。”
谢昭惜抬起眼,面上仍是那副无波无澜的模样:“肖似姑母,倒是我沾了光了。得此一副好皮相。”
一声轻响,金光善绽开手中那柄聚骨扇,掩了半张面容,双目却定定瞧着她。谢昭惜惯听其风流成性的艳遇韵事,不得不承认先前时日她曾对这位宗主抱有不屑之想。然现下那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却真真切切地冷漠至极,携着久居高位者的积威,将她的脸打量了一番。
一时脊骨竟泛出寒意。
金光善慢悠悠地道:“有道红颜薄命,你姑母曾与我相识,遥想当年她暴毙之讯,我亦不免怅然。肖似她,那倒是咒了你了。”
此言听起来并不如何有礼,甚而有些来势汹汹,直言生死之事。何况谢蘋薇此人暴毙有疑,谢氏向来规避有关于此的言论,过去时日旁人多敬他们几分薄面,便亦避而不谈。只如今谢氏家主新亡,新主年纪尚轻压不得人,便少不了见落井下石,昨日射艺便是如此,眼下亦是。
谢昭惜笑了笑,并未草草揭过,反坦荡荡地:“时人常言此为天妒英才,并非红颜薄命。晚辈愚钝,修为难有建树,想来尚不至于薄命。”
这亦并非扯谎,论谢氏众人何人不为天资卓绝,又何人落得好死。哪怕是谢徵——虽他算不得红颜——也几近薄命,当真如此轮算,谢昭惜只怕果真足以长命百岁。
金光善听毕此言,方正眼看她,道:“昨日谢小宗主言道幼妹处世不周,今日我瞧四姑娘分明兰心蕙质。倒是温少主其言如是。”
谢昭惜一皱眉。她不知昨日观猎台上有何事端,如此一听似是谢怀瑾与温旭起了口舌争锋。思及昨夜谢怀瑾道“步步紧逼”,想是亦指此事。
未等细想,金光善合上折扇,另提旁事:“听闻昨日大公子训斥二公子,责之嚣张跋扈,公然欺侮别家子弟。”
“仙督家事,晚辈不宜过问。”谢昭惜道,“金宗主与我言此无异于白费口舌。”
“是么。”金光善冷笑了一声,“罢了,便算我多言。”
他没有再看谢昭惜,任由她低眉走远,复又心不在焉地听旁人恭维。
18
夜阑静,惟风呼啸。
她在更鼓声中惊醒。满身惊汗。
那梦境太过潮湿,好似挟着满席风雨沉沉倾来,压抑得教人喘不过气。
有人一声声地唤她的名,隔了山海般听不真切,遥远无期。无数面容在眼前瞧着她,却毫无神情,亦不言语。
最后是那名女子。与她对面如照镜,除却那双眼睛漆黑。眼底望不见情绪,只荧荧映着火光,半晌方蹙起眉,隐有泪光中和焰色,如泣如诉。
谢昭惜张口欲言,那女子却顷刻间被火光吞噬了。
她倏地惊醒。仰面卧在床榻上,望着房梁半晌,方从那余悸中脱身。鬓发与衣襟尽数让冷汗浸透,她坐起身点上榻旁烛灯。
光倏而跃起,她抬起眼不经意间扫视一番,刹那浑身血液都凝滞住。
岐山坐落北地,寝房均坐北朝南,东西皆凿窗牗,如此白日室内方得敞光。不知何时来的风将东向的窗吹得大开,另一扇却始终紧闭。窗纸皆使丹红印绘了炎阳烈焰纹,摇晃烛火一照,宛若正在熊熊燃烧。
西窗上那烈焰后,幽幽然竟映着一人身影!
见她怔然,那黑影偏了偏头,行止间身姿绰婉,并无敌意。
谢昭惜视野内模糊不清,只僵住行动,一眼不错地紧盯那身影。
只听得夜风萧萧,窗外蘼芜共草木一并簌簌,山壑横刮那风,竟有金铁之声。
凉意拂过她面上,只教眼底生涩,颊侧冰凉,她扯了扯唇,想要说话,才发觉泪水早已凝了满面。
好在此次终于不似梦中那般被截断,只是她嗓音沙哑,那泪似进了喉咙,掩了哭腔,惟余喃喃。
“……阿姊。”
十年生死两茫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那身影微俯下身,一片昏黑模糊间识不清面目。她此刻只恨自己不曾习问灵,不得闻亡灵语,却知那人若能言语,大抵仍是要宽慰她。
一瞬间恍惚回到数年前。檐下雨击铜铃,斜风横吹入室,她低首垂泪,衣襟湿凉。有人自廊外来,衣角尚存寒意,便揽了她入怀,轻声慢语地劝慰。
她只倚在长姐臂弯,声调起伏不平:“他温氏是为欺我谢氏力不从心,以势压人。实是欲贱我门楣、辱我颜面!”
“万全之策如此,纵是下下计也不得不行之。”谢蔓枝一下下地抚她的脊背,神情自若如将入虎穴之人并非自己,一心只宽慰幼妹,“一退得风平浪静无甚非奇,倘若就此打住他狼子野心,便算值得。”
“如何止其野心!”谢昭惜恨声道,“不若将秘术予他自生自灭,我自将退寻旁生路去!”
脊背上指节抽离,继而支起她的下颌,谢蔓枝使她抬头,直望进一双清透透的眼,神色肃穆,道:“阿昭听着。无论如何秘术绝不可拱手让人。且不说自始建至兴盛如今靠秘术多少,断寻不得旁的生路,此物既可翻天覆地、洞晓人心,我诸人尚且把握无度致得而今人丁寥落,倘落旁人手中,恐届时只非我族遭其磋磨,玄门百家生死予夺,毁天灭地,俱在其一念之间。”
谢昭惜亦望着她,眼尾泪尚未干涸,顺面颊淌下来,她指间一片湿腻。谢蔓枝叹了口气,揽过幼妹低声道:“阿姊此去大抵无归日,待兄长掌事,需得有人在其后平诸多风波……”
她声线颤了一瞬,顿了顿方续上言:“……到了那时,只有你来做。只得你来做。”
她确然做了,自故人辞世,三年如此。
原已三年。只过三年,那些记忆却似长远岁月外之事,早已被她抛弃如敝蹻,不知苦乐。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招魂以生人血肉为媒,两日来这身体遭了她自己太多次折腾,又大抵因此时情绪过激,谢昭惜低眼拭去满面泪,口中复涌上腥意,她抬手接了唇边血线,指尖泪与血交融,生出沉甸甸的凉意。
她抬起头隔着氤氲的泪望那道身影,道:“阿姊,我不弃谢家。”
亡魂约是听不见生人语的,谢昭惜却不顾,顿了顿,复道:“我只作谢家子。”
烛火摇摇,只一晃眼,西窗后已无人影。只余一人独坐塌上,满怀血泪。
谢昭惜入殿时已近开场。满座具是端肃神情,谢怀瑾端坐案前垂眼啜茶,端的是一派威仪,谢临钰在他身后端坐的众人中冲谢昭惜招手。
他虽曾于云深不知处求学一年之久,却仍是冥顽不灵难通道理,百家辩论时只有洗耳恭听的份,自觉坐去了最后乐得清闲。谢昭惜在他身旁落座,低头不知思索什么,坐得倒是极其端正,俨然已做出一副色恭礼至,敬听高见之模样。
尚未开始,席间有人低声交谈,谢临钰不情不愿地在谢怀瑾侧来的余光中将腰杆扳直了,方低声言语。
“我起时去寻你,才知你早便出去了,怎的又来的这样晚?”
“途中有事耽搁。”谢昭惜目不斜视,低眉瞧案,其上茶盏斟一春碧色,隐约映出两轮银月。
谢临钰立即思及昨日射猎场上变故,早年间谢昭惜曾与温晁起过一回冲突,温晁此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如今他们身处岐山地界,如入虎口,不免心头一紧,追问道:“何事?是不是昨日那些人来……”
言未毕,谢昭惜打断了他:“不是。”
她抬起头看他,语气加重了些,宛若忧他不信,道:“莫要担忧。”
谢临钰启唇欲语,却恰到开场,他遂闭嘴不言,只听得席间一声接一声,一声较一声清亮,一声压过一声。
百家辩论往往晦涩冗长,道论经典不绝于耳,座中有与他同龄者论道更是有如堤水长决,浩浩汤汤,张口便字字珠玑吐出一串。谢临钰本欲强撑着好好听听他家子弟何等辩才无碍,不过一柱香便撑不住,敛裾跪坐得两腿酸麻,他扯了扯衣角,抬眼观望四周,企图仗着居后无人察,悄然换作盘腿而坐。
越州谢氏的地位不至落座至大殿角落,对面座中便是姑苏蓝氏与云梦江氏两家,他虽坐于最后,仍可隔着密密麻麻的人头,于数道身影中准确寻得魏无羡。
原因无他,此人就坐在云梦家主身后,左手乃是玄门子弟楷模蓝忘机,右手再有江家少主江晚吟,二人其一是自幼规矩教养出来的举止端方,一人是顶着家族颜面风范的道貌凛然,均正襟危坐,体态轩昂。魏无羡居他二人之间,倒是个坐没坐相的模样,盘腿塌腰,好不懒散,时不时便险些要歪倒到旁人身上去。在一众端正身影中实在引人注目。
谢临钰尚未来得及效仿,就见余光中谢昭惜端放在膝头的指节动了动,屈指向他这方弹了一道灵力。
“……”穴位被不轻不重地击打一下,膝腿动弹不得,他侧目看向胞妹,暗含幽怨。
发言的那位兄台还在长篇大论,他几乎要怀疑蓝启仁的关门弟子该是此人而不是蓝氏双璧,否则怎会语气跌宕起伏地一通讲来还是引得人昏昏欲睡。
谢昭惜仍垂着眼帘,一副乖觉姿态,她在激昂的回声中掀了掀唇角,轻声细语淹没在高声洪浪中:“非礼勿动。”
话音刚落,终于另有一道清凌凌的嗓音,挑着此人停顿的一刹那响起。
霎时如清风泠泠拂垂柳,溪水潺潺叩岸石。
谢临钰的困倦亦霎时被这道明澈嗓音拂去了几分,他尚未去移开目光去看,便见谢昭惜不复低眉顺目,抬了眼望去。
她面容生得冷淡,眼神亦是,向来视人如睹物,毫不怀柔。惟有专注之时,那目光若春水千里流淌,细而轻柔,因着倾注了情感,便不再拒人千里。
那人端坐蓝启仁下首,眉目煦然,脊背挺若孤松,居于一众相貌端美的蓝氏门生之中亦故有出尘之姿,红衣烨然若神明。有意制止旁人继续言语,他略略扬了声,只道:“姑苏蓝涣有异。”
言毕,又向话语被截断的那人微微一笑,颔首致礼。
犹如一刀割裂席间凝滞的氛围,四周一时哗然,众人皆注目而去。谢昭惜只遥遥瞥了一眼便不再看,反倒谢临钰频频望向那方,压低了声音意味不明道:“泽芜君真真剑态箫心。”
她略略扬起一边眉,静待下文。谢临钰道:“昨日射艺,你看完了吗?”
自是看完了的。她点头,隐约猜得谢临钰所言何意。
16
日光盛辉,浴于其中走动本便惹得人心生躁意,何况谢昭惜忍着火气下场,走至场外与方才失误离场的弟子一并立着时,面色着实不善。
旁人不约而同地避免招惹到她,只其中一名修士朝她那方行出几步,道:“昭惜劳累。不若至那处岩角下暂避几分暑意。”
入目皆是刺目的红,她顿了顿方识得此人为谢氏旁支族兄,低眉见过礼,方道:“不必,多谢兄长。”
默了片刻,又道:“兄长如何至下场?”
谢瑄瞧了瞧她面色确然无恙,不似将中暑,略放下心来,又听她疑惑,便笑道:“技不如人。一时不防。想来约莫与昭惜大差不差。”
他意有所指,不消多费口舌便已了然于不言而喻之中,谢昭惜叹了声,道:“兄长亦劳累。”
“倒不至劳累,只大抵今日我谢氏时运不济。”谢瑄摇了摇头,又笑了,“喏,瞧着阿芷与阿璟便将来相见了。”
此次谢家子弟上场不过十人,须臾间多数已陆续下场,而场上赛程尚未过半。论各自资质断不至于此时落败,遑论谢氏中人何曾落于下风过?谢昭惜当下明了,只怕旁人从中作梗,不止她被迫下场,族中子弟亦多是如此。
谢瑄之想同她不谋而合,抱弓静观片刻,喟叹道:“看来此番越州谢氏的脸面怕是要靠阿钰一人来争了。”
金轮辉光倾洒而下,乌发腻面映着微光,莹莹生辉。谢昭惜只觉发间乃至脸颊均教日光晒得生烫,几近灼烧之感。她眯起眼,且借浓密眼睫遮一遮那刺目的光,半晌方于场上数人中认出谢临钰身影。
思及此人平日修习时三心二意之景,她道:“难。”
谢瑄却道:“只因着余下他一人,或许会尽些力气罢。犹记得去岁云深求学,阿钰曾同泽芜君、蓝二公子等一道除祟。那时表现得亦较平日里出彩得多。想来多半是涉及家族对外的颜面,少不得要尽力以赴。”
谢昭惜怔了怔,道:“倒未曾得知此事。”
“算不得什么值得一言之事,今日恰好想起,便拿出来一提。”谢瑄道,“莫忘阿钰可是天骄。”
“谢氏惯出天骄。诸位兄姊亦俱为天骄。”谢昭惜似是笑了一声,低眼将手上檀弓拭了一遭。
“非也。中上之资,难堪此言。”谢瑄将弓负于身后,又驳了她,道:“今我之辈,堪称天骄者,惟嫡系尔。家主与你共四人皆是。”
谢昭惜蹙了蹙眉,又是一声轻叹:“属实折煞我,草莽之资,不堪称此。兄长勿复再提。”
言毕,她回手将手中的弓并箭囊一同递给身侧侍立的家仆,轻声道谢。
谢瑄果不再言语,半晌忽而道:“旁人如何忘却,我不曾忘。阿昭,总有人会记得旧事。”
身侧人一顿。
“只可惜我记性非奇,已记不清旧事了。”谢昭惜垂眼,目光落在腰间佩剑之上,指尖拨了拨剑柄佩玉,“兄长也忘了罢。”
谢瑄不置可否,没有再提起。二人一同静观猎场上形势。谢临钰倒不负所望,势头俨然已有压进前五甲之势,眼见越州谢氏颜面有光眼前在望,他却忽而懈了张弓姿态,侧首不知眺望何物。
距场上尚有些许距离,听不明晰是何动静,倒是分辨得出有一处格外喧闹。谢昭惜眯起眼看,辩识片刻方认出在中央纠扯的两道身影是蓝忘机与魏无羡。
谢瑄抬起手掌抵在眉骨处,挡下日光,道:“啊,是蓝二公子与云梦的魏公子,怎的又起了冲突?真是水火不容啊。看来日后若要举清谈会,得告诉家主莫使他二人碰上,否则可要受折腾。”
谢昭惜听不清他们言语,亦看不真切动作,依稀只见得蓝忘机身边走近一人,手掌按上他的肩,与人低语。
烈烈鲜红中瞥得黑发间一抹雪白,她见那人眸色深沉。是蓝曦臣。
蓝忘机面上忿懑神情几乎满溢,从魏无羡手中夺了什么物,径直向出口来了。身侧,谢瑄道:“原是教魏公子不慎扯落了抹额,难怪生气至此。”
蓝忘机一边负弓而行,一边抬手将抹额束正。下场时那愤怒神色已全数消失了,仍是景行含光的君子,只是此刻格外冷若冰霜。谢昭惜与谢瑄所立处稍近出口,蓝忘机行出几步便与他们打了照面,纵是心情极差,他亦停下步子,端方示礼:“谢姑娘、谢公子。”
谢瑄噤了声,与谢昭惜一同回礼。待人走远了,谢昭惜方道出不解:“扯落抹额诚然无礼,倒是不知为何盛怒至此?”
“唔,我往云深听学时,曾听旁人提起此事。”谢瑄道,“昭惜可曾听闻,姑苏蓝氏子弟的抹额,意喻‘规束自我’?”
正如兰陵金氏眉间落一点朱砂一般意喻“启智明志、朱光耀世”,姑苏蓝氏抹额有此意蕴亦并非秘闻。谢昭惜年少时于族学中习过百家谱系、家徽名士云云,一时被勾起当时因记性不好不得不死记硬背的记忆,觉着有些头疼,抬手按了按额角,道:“有所耳闻。”
谢瑄点了点头,继而道:“然我亦是在云深不知处时方知,蓝家先祖蓝安前辈曾有言,惟有于命定之人、倾心之人面前,可不必约束自我。”
复又记起这位先祖为一人而入红尘之事迹,谢昭惜揉了揉发涨的额角,道:“姑苏蓝氏真多出情种。”
谢瑄笑道:“君子长情。”又道:“故言蓝氏抹额,非命定之人面前不可取,非属意之人不可触。”
无怪乎方才蓝忘机如此盛怒。谢昭惜扶了扶额:“……魏公子只怕不是闯下塌天大祸。”
“都是男子,又是无心之举,约莫不是什么大事。”谢瑄道,“泽芜君方才瞧着严肃,现下不也是反过来宽慰魏公子去了?”
谢昭惜点头以示应和,抬眸望去。蓝曦臣正言笑晏晏地与魏无羡说话,大抵是让其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魏无羡挠了挠头,向他示礼,转身与江澄走远了。
胞弟下场,其余几名蓝氏子弟亦走向别处另寻怨灵,蓝曦臣立于原地一时没有动作。不知是否是方才之突变教他也心有余悸,他抬手抚了抚额前的卷云抹额,鬼使神差地将目光移向场外。
空阔天地间一道纤瘦身影遥立山壑一端,谷风拂起袍角与发丝,若置身云端。眸子被眼睫遮了几分,看不清眼神,只依稀辨得出那道目光落在此方。
目光交错,二人俱是一怔。
蓝曦臣旋即回过神来,扬了扬眉,微微一笑。
谢昭惜向他遥遥一礼。
场上怨灵已只余下小半,蓝曦臣回身时恰好遇见一道纸人迅移而来,当即抬手拉弓。
少年人年近弱冠,身量已经长足,蹀躞带束出劲瘦腰身,抬臂张弓时护腕下的小臂线条流畅分明,神情竟有几分锐气,眉目亦凛然。
弓开如秋月行天,羽箭横掠破空,正中纸人眉心。
插羽破天骄。
17
辩论散场后有片刻的暂歇,而后便是下午的助兴项目。谢昭惜懒怠留在宴厅内与旁人虚与委蛇,匆匆离场,抬头便与一众人打了个照面。
正中被簇拥那人一袭金星雪浪袍穿得威肃,相貌与昨日射艺夺得三甲的兰陵金子轩有几分相似。只金子轩素日神情多是傲慢,眼高于顶,此人则是真正的轻蔑,而目中无人。只状似漫不经心地把玩手中一柄轻罗折扇,身侧有人一声声恭迎,他亦似笑非笑,置若罔闻。
兰陵家主金光善。
旁人半数避让,半数逢迎。谢昭惜本亦欲退避,兰陵金氏纵是一大世家,金光善为人品行作风实是令人不齿,虽她越州谢氏亦难称君子慎独,却与此人绝非同道。兰陵金氏同岐山温氏素来交笃,便更不欲结交。
身后却是毫无退路,她倘再后去一步,便要踏入径旁草木,糟蹋那连丛的蘼芜。一时犹豫,金光善已然行至眼前,目光扫过她的脸,停了一刹。
谢昭惜只作神色如常,如常人般恭顺俯首:“晚辈见金宗主。”
金光善停了缓步,打量她一番,道:“谢四?”
谢昭惜垂眼,道:“是。”
金光善复扫过她的面庞,女修年纪极轻,身骨消瘦,只面颊棱角尚有几分少年人的圆钝,皮下骨相生得极优越,瞧得出几分故人林下风致。
好端端一般意气风发的明媚年纪,她身上却平白一股死气,行将就木般的,并非金光善首次见这模样,亦并非在她身上首见这死气。
他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谢珝的女儿,长得倒像谢蘋薇。”
谢昭惜抬起眼,面上仍是那副无波无澜的模样:“肖似姑母,倒是我沾了光了。得此一副好皮相。”
一声轻响,金光善绽开手中那柄聚骨扇,掩了半张面容,双目却定定瞧着她。谢昭惜惯听其风流成性的艳遇韵事,不得不承认先前时日她曾对这位宗主抱有不屑之想。然现下那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却真真切切地冷漠至极,携着久居高位者的积威,将她的脸打量了一番。
一时脊骨竟泛出寒意。
金光善慢悠悠地道:“有道红颜薄命,你姑母曾与我相识,遥想当年她暴毙之讯,我亦不免怅然。肖似她,那倒是咒了你了。”
此言听起来并不如何有礼,甚而有些来势汹汹,直言生死之事。何况谢蘋薇此人暴毙有疑,谢氏向来规避有关于此的言论,过去时日旁人多敬他们几分薄面,便亦避而不谈。只如今谢氏家主新亡,新主年纪尚轻压不得人,便少不了见落井下石,昨日射艺便是如此,眼下亦是。
谢昭惜笑了笑,并未草草揭过,反坦荡荡地:“时人常言此为天妒英才,并非红颜薄命。晚辈愚钝,修为难有建树,想来尚不至于薄命。”
这亦并非扯谎,论谢氏众人何人不为天资卓绝,又何人落得好死。哪怕是谢徵——虽他算不得红颜——也几近薄命,当真如此轮算,谢昭惜只怕果真足以长命百岁。
金光善听毕此言,方正眼看她,道:“昨日谢小宗主言道幼妹处世不周,今日我瞧四姑娘分明兰心蕙质。倒是温少主其言如是。”
谢昭惜一皱眉。她不知昨日观猎台上有何事端,如此一听似是谢怀瑾与温旭起了口舌争锋。思及昨夜谢怀瑾道“步步紧逼”,想是亦指此事。
未等细想,金光善合上折扇,另提旁事:“听闻昨日大公子训斥二公子,责之嚣张跋扈,公然欺侮别家子弟。”
“仙督家事,晚辈不宜过问。”谢昭惜道,“金宗主与我言此无异于白费口舌。”
“是么。”金光善冷笑了一声,“罢了,便算我多言。”
他没有再看谢昭惜,任由她低眉走远,复又心不在焉地听旁人恭维。
18
夜阑静,惟风呼啸。
她在更鼓声中惊醒。满身惊汗。
那梦境太过潮湿,好似挟着满席风雨沉沉倾来,压抑得教人喘不过气。
有人一声声地唤她的名,隔了山海般听不真切,遥远无期。无数面容在眼前瞧着她,却毫无神情,亦不言语。
最后是那名女子。与她对面如照镜,除却那双眼睛漆黑。眼底望不见情绪,只荧荧映着火光,半晌方蹙起眉,隐有泪光中和焰色,如泣如诉。
谢昭惜张口欲言,那女子却顷刻间被火光吞噬了。
她倏地惊醒。仰面卧在床榻上,望着房梁半晌,方从那余悸中脱身。鬓发与衣襟尽数让冷汗浸透,她坐起身点上榻旁烛灯。
光倏而跃起,她抬起眼不经意间扫视一番,刹那浑身血液都凝滞住。
岐山坐落北地,寝房均坐北朝南,东西皆凿窗牗,如此白日室内方得敞光。不知何时来的风将东向的窗吹得大开,另一扇却始终紧闭。窗纸皆使丹红印绘了炎阳烈焰纹,摇晃烛火一照,宛若正在熊熊燃烧。
西窗上那烈焰后,幽幽然竟映着一人身影!
见她怔然,那黑影偏了偏头,行止间身姿绰婉,并无敌意。
谢昭惜视野内模糊不清,只僵住行动,一眼不错地紧盯那身影。
只听得夜风萧萧,窗外蘼芜共草木一并簌簌,山壑横刮那风,竟有金铁之声。
凉意拂过她面上,只教眼底生涩,颊侧冰凉,她扯了扯唇,想要说话,才发觉泪水早已凝了满面。
好在此次终于不似梦中那般被截断,只是她嗓音沙哑,那泪似进了喉咙,掩了哭腔,惟余喃喃。
“……阿姊。”
十年生死两茫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那身影微俯下身,一片昏黑模糊间识不清面目。她此刻只恨自己不曾习问灵,不得闻亡灵语,却知那人若能言语,大抵仍是要宽慰她。
一瞬间恍惚回到数年前。檐下雨击铜铃,斜风横吹入室,她低首垂泪,衣襟湿凉。有人自廊外来,衣角尚存寒意,便揽了她入怀,轻声慢语地劝慰。
她只倚在长姐臂弯,声调起伏不平:“他温氏是为欺我谢氏力不从心,以势压人。实是欲贱我门楣、辱我颜面!”
“万全之策如此,纵是下下计也不得不行之。”谢蔓枝一下下地抚她的脊背,神情自若如将入虎穴之人并非自己,一心只宽慰幼妹,“一退得风平浪静无甚非奇,倘若就此打住他狼子野心,便算值得。”
“如何止其野心!”谢昭惜恨声道,“不若将秘术予他自生自灭,我自将退寻旁生路去!”
脊背上指节抽离,继而支起她的下颌,谢蔓枝使她抬头,直望进一双清透透的眼,神色肃穆,道:“阿昭听着。无论如何秘术绝不可拱手让人。且不说自始建至兴盛如今靠秘术多少,断寻不得旁的生路,此物既可翻天覆地、洞晓人心,我诸人尚且把握无度致得而今人丁寥落,倘落旁人手中,恐届时只非我族遭其磋磨,玄门百家生死予夺,毁天灭地,俱在其一念之间。”
谢昭惜亦望着她,眼尾泪尚未干涸,顺面颊淌下来,她指间一片湿腻。谢蔓枝叹了口气,揽过幼妹低声道:“阿姊此去大抵无归日,待兄长掌事,需得有人在其后平诸多风波……”
她声线颤了一瞬,顿了顿方续上言:“……到了那时,只有你来做。只得你来做。”
她确然做了,自故人辞世,三年如此。
原已三年。只过三年,那些记忆却似长远岁月外之事,早已被她抛弃如敝蹻,不知苦乐。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招魂以生人血肉为媒,两日来这身体遭了她自己太多次折腾,又大抵因此时情绪过激,谢昭惜低眼拭去满面泪,口中复涌上腥意,她抬手接了唇边血线,指尖泪与血交融,生出沉甸甸的凉意。
她抬起头隔着氤氲的泪望那道身影,道:“阿姊,我不弃谢家。”
亡魂约是听不见生人语的,谢昭惜却不顾,顿了顿,复道:“我只作谢家子。”
烛火摇摇,只一晃眼,西窗后已无人影。只余一人独坐塌上,满怀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