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了一晚上梦,梦里是小时候有一次在行宫太后差点把她丢下。
比她人还高的草丛里,阮善迷路,从天亮哭到天黑。
她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具体是怎样的情形,她潜意识里在故意遗忘,期望以此淡化伤害来保护自己。
回忆起来,只觉得是一种仿佛置身虎口的感受,阴冷、恐怖、尖利的牙齿随时会狠狠闭合,贯穿她身上任何一处地方。那是她的梦魇。
第二天醒来她还有些恹恹的,提不起什么精神来。
李骁晚上才出现,看见她这副模样以为她又病了,但她只是心情低落,摇摇头说自己没事。
其实这才是她的常态,她在这深宫之中就是活在这种压抑之下,是李骁这次回来才让她多了两分生气,面对雁竹姑姑撒出的谎又将这份幻景戳破。
她朝李骁笑笑,又变成那种不太有生机的,缺失了一部分的样子。
李骁觉得她笑容发苦,像是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就被人从藤上摘下来,外皮很薄,轻易就能磕出一道印子流出汁水来。
窗外灿烂的晚霞隐没在夜幕里,扫视一下这座牢笼之中的牢笼,闷得令人发霉。
伸手拿过她的笔:“不是要去骞举宫?你画的图我看不懂,今天进去了一下,什么都没找到。”
阮善有些迟钝,微微偏着头去理解他说的话。
他有这么笨吗,阮善想了想自己画的图,有点怀疑。
但她当然会答应他,忘记了心头萦绕的低沉思绪,拂了下手中纸页,叫来冬小替她抄。
找僵虫草来历的事情要尽快,她带一遍路李骁下次就能自己进去了。
阮善和李骁悄悄溜去骞举宫。
骞举宫的藏书阁很大,找到放了书册的二楼,阮善举着夜明珠仔细去翻,李骁在她身后找另一排书架,一时间两人都很安静。
南淮王天生体弱,自幼太后便为他寻访名医名药,所以这里收藏了很多医书,阮善眼睛都快挑花,终于找到一本《行川备急方》翻看起来。
她读过《行医志》后,对一些药方术语已有印象,再读起来并不那么吃力,很快就能判断出
这些书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翻得也很急促,阁内只有哗哗的纸页振动的声音。
李骁听见好几次她翻过头又马上倒回去。
像有小狗在后边追她。
心里泛起一丝好笑。
他打量这座藏珍阁,被封存的背后极尽奢靡,这里的东西恐怕抵得上宫外一些公侯之家几代的积累。
太后育有二子二女,长子是如今的景帝,幼子早逝,她表现出极大的悲痛,一直延绵到如今不肯放下,但是若问她两位女儿的情形如何,太后恐怕还得好好想想才能记起她们的模样。
李骁目光梭巡,骞举宫他确实没怎么来过,视线停留在高处一个很大的箱笼上,察觉到一丝违和。
大且笨重,不像是该放在这里的东西。
李骁伸出手,他身高足够,用手可以直接碰到打开,伸手进去摸索了一下,是一些衣料的触感,又觉得不应该,往下略翻了翻,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他抓起来拿到箱笼边上借着月光一看,竟然是一只拨浪鼓。
李骁微微皱起眉。
又去摸其他东西,但他忽地听见外边传来细小的动静,有人来了。
轻轻将东西放好,李骁绕到阮善身后,握住她的肩膀带着她往深处走。
阮善匆匆拿着她那本《行川备急方》跟他来到了二楼最里边,隐在一处博古架后,阮善屏息听动静。
楼下很快有人上来,有宫人说话的声音,阮善听出是太后身边的双红姑娘,她们往三楼去了,是来取东西的,应该很快就会离开。
李骁挡在她的外边,身量高大到能完全笼罩住她。
有他在阮善很放心,小心地从衣袖中泄出一丝亮光,照着书继续看。
周围很昏暗,这点亮光映在她脸上,浓密的睫毛拉出长长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动。
李骁默不作声地打量她两眼,发觉她还是瘦弱不堪,他每天找来的吃食不知道都喂在哪里去了。
法事期间阮善不碰荤腥饮食清淡,太后宫里的小猫恐怕都比她吃得好,他后来是知道的,太后总是很会折腾人。
他刚回来那天,第一次给她送了馒头夹着酱肉她也吃了,只说很久没吃肉不太适应,可见她并未刻板地守着太后定下的规矩。
也不挑剔,几乎送什么吃什么,还有一些都分给了冬小,冬小还在长身体看不出身形有什么变化,但脸色肉眼可见地好了很多,阮善却只是补回来一点点。
思及她这样柔弱的性格,处处以太后为尊,竟然也会破例碰荤腥,也并非只那一次的样子,虽然在他看来实属应该,但是对阮善来说,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她应该不会这么做。
李骁不由开口,低声问她:“你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啊。”阮善从书页里抬起头看他,听他说自己怎么还是这么瘦,瞧着不太正常,她微有些惊讶,“我瞧着不好吗?”
和以前相比她这次已经是最好的状态,有滋补的吃食,有冬小能帮她取巧,还有李骁。
往常一到这时候她只觉得自己孤苦伶仃无人可依,又兼太后严苛,每日浑浑噩噩地抄经书,或再加上生病,难挨得厉害。
不止是瘦,人都会恍惚,跪在佛堂里晕倒又醒来继续跪也是常事。
“我这次没有瘦很多,连生病都很快就好了。”阮善摸摸自己的脸,肉很软,都是她辛辛苦苦一点点保下的,她捏给李骁看,神情像个刚保卫了自己的,有一点骄傲的小兵。
李骁给她送的饭菜丰盛,她不喜欢的也会逼自己多吃两口,很珍惜有人给她开小灶,这是从小到大不曾有过的偏待。
“我还担心这次会被姑姑看出来呢。”凄风苦雨的小可怜骤然发家似的,她总担心雁竹姑姑怀疑她。
李骁看见她拿着书的细瘦的手腕,骨节突起得那么明显,无法认同她的话:“太医院的刘名,你去找他不会被发现,拿了银子让他给你诊一下脉。”
刘名只是太医院一个小小的医士,很年轻,名声不显不善钻营,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怀大才,而且他脾气还有些古怪,看病要价很高,宫人都不爱往他那里去。
阮善也只是听说过,没有和他打过交道,有点好奇地说:“我听闻他一副药便十两银子。”
李骁伸手去摸钱。
阮善都来不及阻止,一把银块儿钱票就都塞到她手上。
她只好把书抱在怀里,低头认真地把这些银钱都理好,伸手还给他:“我有钱。”
连之前给铜马殿置办东西的钱李骁也补给她了,她私房很多。
李骁背着手不接,眼前只有他胸膛宽阔,阮善看看他,不好意思往他怀里塞,仰着头,刘海微微分开露出额头,为难得眉毛都皱起来:“我不要。”
“我和刘名有过接触,在铜马殿也可以。”语气不容拒绝。
阮善听他一定要让自己去看诊,心里知道没必要,也怕他担心,只能和他保证:“法事结束就会好的。”
“我真的没什么事,这次因为有你我已经好过很多了。”阮善眨眨眼睛,真诚地望着他,很希望他能相信自己的话。
别逼她去看医士,她看见太医院的人心里就发怵。
讳疾忌医,她有点这个症状,小时候不知打哪儿落下的毛病。
她又露出祈求的神色,很抵触的样子,李骁心里更不肯轻易放过,又换了个方案:“你不想在宫里,法事结束后在宫外找大夫。”
“等那时候我已经好了。”她信誓旦旦。
李骁看她说得这么肯定,察觉到一丝异样:“你怎么确定法事结束后就好了?”
阮善积极举例子告诉他:“以前都是这样,我去年才瘦得厉害,法事结束后养养就没事了,很容易的。”
李骁还要开口,楼上传来动静,双红带着人自三楼下来,两个人只能噤声等着。
阮善低下头,不去看他。
等双红带人离开了藏书阁,阮善把夜明珠拿出来,想要赶快揭过这个话题,拿起书遮住脸。
“快找吧,我们一会儿该离开了。”她的声音从书页后传出来。
李骁并不识趣,伸出两根手指捏着书脊把书拿走,举在阮善头顶,阮善小脸一皱,伸出手想要把书拿回来。
她举起手,李骁刚要避开,却眼尖地发现她腕上的绷带,一把将她小臂握住。
阮善被吓了一下,指缝里漏出去两个小银块,掉在地上发出闷声。
那本《行川备急方》被李骁扔在一旁架子上,他拉过阮善的手腕,看绷带的样子还是刚换过不久的,看阮善张了张嘴没说话,李骁去拆绷带。
一圈一圈解开,露出她细白手腕上狰狞的伤口。
如果他没记错这绷带很早就缠上了,伤口理应已经愈合,但如今看着却还是刚受伤的样子,很新鲜,创面很大,李骁对刀伤熟悉,一眼就看出这是反复割开的痕迹。
“怎么回事?”他面色沉下来。
绷带上残留着药味,李骁闻出里面有如萱草的味道,是用来延缓伤口愈合的。
比她人还高的草丛里,阮善迷路,从天亮哭到天黑。
她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具体是怎样的情形,她潜意识里在故意遗忘,期望以此淡化伤害来保护自己。
回忆起来,只觉得是一种仿佛置身虎口的感受,阴冷、恐怖、尖利的牙齿随时会狠狠闭合,贯穿她身上任何一处地方。那是她的梦魇。
第二天醒来她还有些恹恹的,提不起什么精神来。
李骁晚上才出现,看见她这副模样以为她又病了,但她只是心情低落,摇摇头说自己没事。
其实这才是她的常态,她在这深宫之中就是活在这种压抑之下,是李骁这次回来才让她多了两分生气,面对雁竹姑姑撒出的谎又将这份幻景戳破。
她朝李骁笑笑,又变成那种不太有生机的,缺失了一部分的样子。
李骁觉得她笑容发苦,像是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就被人从藤上摘下来,外皮很薄,轻易就能磕出一道印子流出汁水来。
窗外灿烂的晚霞隐没在夜幕里,扫视一下这座牢笼之中的牢笼,闷得令人发霉。
伸手拿过她的笔:“不是要去骞举宫?你画的图我看不懂,今天进去了一下,什么都没找到。”
阮善有些迟钝,微微偏着头去理解他说的话。
他有这么笨吗,阮善想了想自己画的图,有点怀疑。
但她当然会答应他,忘记了心头萦绕的低沉思绪,拂了下手中纸页,叫来冬小替她抄。
找僵虫草来历的事情要尽快,她带一遍路李骁下次就能自己进去了。
阮善和李骁悄悄溜去骞举宫。
骞举宫的藏书阁很大,找到放了书册的二楼,阮善举着夜明珠仔细去翻,李骁在她身后找另一排书架,一时间两人都很安静。
南淮王天生体弱,自幼太后便为他寻访名医名药,所以这里收藏了很多医书,阮善眼睛都快挑花,终于找到一本《行川备急方》翻看起来。
她读过《行医志》后,对一些药方术语已有印象,再读起来并不那么吃力,很快就能判断出
这些书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翻得也很急促,阁内只有哗哗的纸页振动的声音。
李骁听见好几次她翻过头又马上倒回去。
像有小狗在后边追她。
心里泛起一丝好笑。
他打量这座藏珍阁,被封存的背后极尽奢靡,这里的东西恐怕抵得上宫外一些公侯之家几代的积累。
太后育有二子二女,长子是如今的景帝,幼子早逝,她表现出极大的悲痛,一直延绵到如今不肯放下,但是若问她两位女儿的情形如何,太后恐怕还得好好想想才能记起她们的模样。
李骁目光梭巡,骞举宫他确实没怎么来过,视线停留在高处一个很大的箱笼上,察觉到一丝违和。
大且笨重,不像是该放在这里的东西。
李骁伸出手,他身高足够,用手可以直接碰到打开,伸手进去摸索了一下,是一些衣料的触感,又觉得不应该,往下略翻了翻,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他抓起来拿到箱笼边上借着月光一看,竟然是一只拨浪鼓。
李骁微微皱起眉。
又去摸其他东西,但他忽地听见外边传来细小的动静,有人来了。
轻轻将东西放好,李骁绕到阮善身后,握住她的肩膀带着她往深处走。
阮善匆匆拿着她那本《行川备急方》跟他来到了二楼最里边,隐在一处博古架后,阮善屏息听动静。
楼下很快有人上来,有宫人说话的声音,阮善听出是太后身边的双红姑娘,她们往三楼去了,是来取东西的,应该很快就会离开。
李骁挡在她的外边,身量高大到能完全笼罩住她。
有他在阮善很放心,小心地从衣袖中泄出一丝亮光,照着书继续看。
周围很昏暗,这点亮光映在她脸上,浓密的睫毛拉出长长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动。
李骁默不作声地打量她两眼,发觉她还是瘦弱不堪,他每天找来的吃食不知道都喂在哪里去了。
法事期间阮善不碰荤腥饮食清淡,太后宫里的小猫恐怕都比她吃得好,他后来是知道的,太后总是很会折腾人。
他刚回来那天,第一次给她送了馒头夹着酱肉她也吃了,只说很久没吃肉不太适应,可见她并未刻板地守着太后定下的规矩。
也不挑剔,几乎送什么吃什么,还有一些都分给了冬小,冬小还在长身体看不出身形有什么变化,但脸色肉眼可见地好了很多,阮善却只是补回来一点点。
思及她这样柔弱的性格,处处以太后为尊,竟然也会破例碰荤腥,也并非只那一次的样子,虽然在他看来实属应该,但是对阮善来说,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她应该不会这么做。
李骁不由开口,低声问她:“你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啊。”阮善从书页里抬起头看他,听他说自己怎么还是这么瘦,瞧着不太正常,她微有些惊讶,“我瞧着不好吗?”
和以前相比她这次已经是最好的状态,有滋补的吃食,有冬小能帮她取巧,还有李骁。
往常一到这时候她只觉得自己孤苦伶仃无人可依,又兼太后严苛,每日浑浑噩噩地抄经书,或再加上生病,难挨得厉害。
不止是瘦,人都会恍惚,跪在佛堂里晕倒又醒来继续跪也是常事。
“我这次没有瘦很多,连生病都很快就好了。”阮善摸摸自己的脸,肉很软,都是她辛辛苦苦一点点保下的,她捏给李骁看,神情像个刚保卫了自己的,有一点骄傲的小兵。
李骁给她送的饭菜丰盛,她不喜欢的也会逼自己多吃两口,很珍惜有人给她开小灶,这是从小到大不曾有过的偏待。
“我还担心这次会被姑姑看出来呢。”凄风苦雨的小可怜骤然发家似的,她总担心雁竹姑姑怀疑她。
李骁看见她拿着书的细瘦的手腕,骨节突起得那么明显,无法认同她的话:“太医院的刘名,你去找他不会被发现,拿了银子让他给你诊一下脉。”
刘名只是太医院一个小小的医士,很年轻,名声不显不善钻营,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怀大才,而且他脾气还有些古怪,看病要价很高,宫人都不爱往他那里去。
阮善也只是听说过,没有和他打过交道,有点好奇地说:“我听闻他一副药便十两银子。”
李骁伸手去摸钱。
阮善都来不及阻止,一把银块儿钱票就都塞到她手上。
她只好把书抱在怀里,低头认真地把这些银钱都理好,伸手还给他:“我有钱。”
连之前给铜马殿置办东西的钱李骁也补给她了,她私房很多。
李骁背着手不接,眼前只有他胸膛宽阔,阮善看看他,不好意思往他怀里塞,仰着头,刘海微微分开露出额头,为难得眉毛都皱起来:“我不要。”
“我和刘名有过接触,在铜马殿也可以。”语气不容拒绝。
阮善听他一定要让自己去看诊,心里知道没必要,也怕他担心,只能和他保证:“法事结束就会好的。”
“我真的没什么事,这次因为有你我已经好过很多了。”阮善眨眨眼睛,真诚地望着他,很希望他能相信自己的话。
别逼她去看医士,她看见太医院的人心里就发怵。
讳疾忌医,她有点这个症状,小时候不知打哪儿落下的毛病。
她又露出祈求的神色,很抵触的样子,李骁心里更不肯轻易放过,又换了个方案:“你不想在宫里,法事结束后在宫外找大夫。”
“等那时候我已经好了。”她信誓旦旦。
李骁看她说得这么肯定,察觉到一丝异样:“你怎么确定法事结束后就好了?”
阮善积极举例子告诉他:“以前都是这样,我去年才瘦得厉害,法事结束后养养就没事了,很容易的。”
李骁还要开口,楼上传来动静,双红带着人自三楼下来,两个人只能噤声等着。
阮善低下头,不去看他。
等双红带人离开了藏书阁,阮善把夜明珠拿出来,想要赶快揭过这个话题,拿起书遮住脸。
“快找吧,我们一会儿该离开了。”她的声音从书页后传出来。
李骁并不识趣,伸出两根手指捏着书脊把书拿走,举在阮善头顶,阮善小脸一皱,伸出手想要把书拿回来。
她举起手,李骁刚要避开,却眼尖地发现她腕上的绷带,一把将她小臂握住。
阮善被吓了一下,指缝里漏出去两个小银块,掉在地上发出闷声。
那本《行川备急方》被李骁扔在一旁架子上,他拉过阮善的手腕,看绷带的样子还是刚换过不久的,看阮善张了张嘴没说话,李骁去拆绷带。
一圈一圈解开,露出她细白手腕上狰狞的伤口。
如果他没记错这绷带很早就缠上了,伤口理应已经愈合,但如今看着却还是刚受伤的样子,很新鲜,创面很大,李骁对刀伤熟悉,一眼就看出这是反复割开的痕迹。
“怎么回事?”他面色沉下来。
绷带上残留着药味,李骁闻出里面有如萱草的味道,是用来延缓伤口愈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