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善倾向于李骁没听进去,他对自己中毒的事总是不那么用心。
他们这些小辈应当很少有人去过骞举宫,阮善怕李骁到时候不熟悉,自己先去了一趟。
找了早上僧人诵经的时候,又刚取过腕血,她小心地扶着自己的手腕。
骞举宫平日里由宫人守着,阮善有段时间没来过,正巧碰上她熟悉的小太监,阮善询问了几句,而后悄悄从角门进去。
她直奔藏书阁,这里有宫人定期打扫,当初南淮王的藏书都很好地保存着,阮善绕了一圈,画了一张地形图,又跑到外面去,将这一片宫室的位置标清楚,准备拿给李骁看。
骞举宫是南淮王的宫室,小时候阮善并不被允许到这里来,但是她当时年纪小,总有偷偷溜过来的时候,太后越不让她越好奇。
那时候太后总是沉溺于伤痛之中,脾气阴晴不定,阮善受了委屈就偷偷跑来这里哭,很想这位曾经住在这里的叔父醒过来,让他回到太后身边去,或者是劝劝太后别总发脾气。
那时候她是真心盼望这位叔父好,后来知道他不可能再回来了,哭得比太后还难过。
画好地图,元九来给她送东西的时候阮善让他带给李骁,她已经问过了,骞举宫如今不过十来位宫人,只要避过巡逻的禁卫就没事。
“藏书阁不能有明火,晚上过去的话,从门口扣一颗夜明珠就行,要小的,大的容易引人注意。”阮善叮嘱。
元九应下,揣着图跑了。
既然可以去看骞举宫的藏书,阮善也就想到和宁宫同样有,只是不多,太后于这方面不甚在意,有一些珍贵的孤本束之高阁,多年不曾有人看过了。
晚上回了和宁宫,阮善避开宫人迫不及待地跑到库房去。
一排排书架修得很高,找了半天阮善才找到和医书相关的内容,只占了一个小角落,但种类很杂。
阮善不太懂,翻出一本张行之的《行医志》,有上中下好几册。
张行之她知道,是前朝的名医,她不敢多拿,只抽出一本上册。
回去躲进被子里,借着烛光细细翻看。
这里记载了张行之行医时遇到过的众多疑难杂症,有一些治好了,有一些访遍名医也无从下手。
阮善仔细翻找,有时候看到一些病症还要疑心自己是不是也有,心里悄悄嘀咕。
翻了小半本儿,阮善终于在字缝里看见几个字:僵枝花。
她陡然精神。
僵枝花,又名僵肢花,初服无恙,半年毒发,一年必死。
下面记载明熙年间一个人中了僵枝花,只过了三个月手脚就不能动弹,不到半年便全身僵硬而亡。
说身体素质若好,毒发便会后延。
李骁的身体再好也不可能后延十年八载。
阮善心都凉了,愣在那里好久动不了。
李骁骗她。
脑子里一团乱麻。
阮善抓住一丝希望,又想僵枝花不一定和僵虫草是同一种东西。
她爬起来,踩上鞋往出跑,想去把那几册《行医志》都找回来。
跑到藏珍阁门口,正碰上雁竹姑姑带着身边宫女从里边出来,看见她这副样子,皱起眉。
阮善一惊,立在原地。
她看见雁竹姑姑身旁宫女捧了一只匣子,一眼就认出来,那里面是两株血灵芝。
“太后又头痛了?”她着急地问。这是给太后入药的。
“是太后要赐给会慈大师。”雁竹告诉她,又打量她一下,“怎么这样跑出来。”
阮善知道自己模样不妥,低下头绞手指,弱弱解释:“我只听见一句姑姑来拿这东西,以为是太后又有不适。”
太后不舒坦了她当然会不安,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会慈大师晚间才察觉不适,这血灵芝入药过程繁琐,若想明天用上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
雁竹姑姑没顾上再怀疑她,带着宫女离开了。
阮善松了口气,好歹瞒过去。
看了眼藏珍阁的门,她也不敢再入内取书,只能又回去翻那册书剩下的内容。
一直熬到把整册书都翻完也没有再见到有关的记载,阮善抱着书睡着,第二天醒来眼底青黑一片。
去法华阁路上,阮善让冬小到铜马殿去,告诉元九她找李骁有事。
李骁来得很快,冬小还没回来他就到了,问她出什么事了。
阮善愣了一下,有点磕巴。
路上她还想着要很严肃地问他是不是骗她了,但他来得这样快,阮善反而有点不能开口。
这事很重要,但是好像也没那么急,她想自己让冬小去传的话是不是说重了,有些担心李骁以为她故意折腾他。
“你是不是瞒着我,中了僵虫草的毒其实很严重?”阮善装出来的强势,心很虚,一点不像自己刚刚预演的样子。
李骁听了却舒展开眉头,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小包阿胶糕放到桌子上,去拨上边系的绳子。
“你……”阮善没看出他有不高兴的迹象,放下了自己的小心虚,把东西拉过来,追问,“是不是呀?我昨天看到一种叫僵枝花的毒,它们是同一种吗?”
“不是。”李骁说。
“真的吗?你没骗我?”阮善掐着那包阿胶糕,仿佛在掐他的肉。
“太医说的。”李骁把那包可怜的阿胶糕往回拽了拽,“是不同的东西,僵虫草毒性没那么强。”
反问她:“你从哪里看到的?”她今天看着憔悴,像熬狠了的样子。
不是就好,阮善一颗心落回肚子里。
虚张声势的爪牙收起,她重新变得柔软。
揉了揉太阳穴,告诉他:“昨天在张行之的《行医志》里看到的。”吓得她一夜没睡好,现在头还在痛。
“那你去骞举宫了吗?”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阮善看他,李骁说没有,阮善的面颊就鼓起来。
她有点得寸进尺,阮善又分神想,她以前肯定不敢跟他鼓脸颊,哪有人敢招他。
僵持了一小下,马上要没底气的时候李骁答应下来:“今晚就去。”
-
她催李骁去骞举宫,自己也觑空子往和宁宫的藏珍阁跑。
僵枝花的记载始终令她不安,她想看看其余几册书上还有没有相关的东西。
当天晚上又悄悄溜进去,阮善摸到那几册书,先翻开来看,但这次就不算幸运,勉强翻了一本都没再看到有关的字句。
她知道她看了僵枝花之后心中就一直有些浮躁。
深吸一口气,她重新翻过来看,生怕漏掉一点点,刚看了两行,突然察觉视线外多了个人。
抬头一看,雁竹姑姑正站在几步外。
她吓得放手,书重重掉在地上。
雁竹姑姑过来捡起那册《行医志》看了看,掸去上边的灰尘,问她:“昨天就是为这个来?”
她后来才察觉不对,阮善昨夜回房很早,从哪里能听说她来藏珍阁拿血灵芝。
阮善低头不说话,雁竹姑姑冷笑一声:“撒谎倒是面不改色。”
雁竹姑姑是看着她长大的,阮善不敢再骗她,也骗不过,她没有合适的理由半夜跑来这里看医书。
她自己没有生病,太后更不会,宫人也不可能,她的交往圈子太窄,没有可以……谢昭。
她想到谢昭。
雁竹姑姑在等她的答案。
“是谢家的谢昭姑娘,她陪祖母在文若寺小住,我们在灵应殿见过。”
话已经出口,阮善硬着头皮圆谎:“我听她提起一种毒,似是有些苦恼的样子,所以想帮她找找。”
雁竹皱眉,谢家的姑娘,是那位最近救下铜马殿李骁的谢昭。
谢家救了李骁,李骁身中剧毒僵虫草更不是秘密。
“姑姑,”阮善抬起头,面露祈求神色,眼里蓄起泪水,“我不应该私自来藏珍阁,我只是想帮帮她。”
“谢昭她小时候还同我亲近过,我只是想帮帮她。”阮善哽咽着说,“我没有相熟的女孩,只有她一个,我想和她交好,只有这件事我能做,没有别的了。”
她哭得伤心,雁竹一时没想到她是因为这个,愣怔了一下。
“她让你找的?”
阮善摇头:“是我想藏珍阁中可能会有,若我找到了再告诉她。”
雁竹看阮善眨着泪眼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神情那么不安。
在别的女孩儿都飞扬明媚的年纪,她从小困在和宁宫侍奉太后,怯弱孤单,确实没有任何自己的生活和同伴可言,想要抓住谢昭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被发现了,也只会满心忐忑自己是否会被责罚。
雁竹没再开口,目光扫向她咬得发白的嘴唇。
阮善很了解雁竹姑姑,她沉默,阮善便明白她极大可能不会再追究。
她只低头隐藏好自己的神情,做出孱弱委屈的姿态。
“将这里整理好赶紧回去。”雁竹抛下一句话。
阮善乖顺地应下。
等雁竹离开,她才又拿起那几册书,借着微弱的荧光继续看。
等她“整理好”再回去就行,她会很快。
抹了抹眼角,阮善又有些自嘲地想,她的眼泪真的很容易落下。
雁竹姑姑教给她的东西,她也会用在雁竹姑姑的身上。她不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没有雁竹姑姑,她在和宁宫会比现在难挨十倍。
但是自她懂事起,她就没有对雁竹姑姑毫无保留地敞开过。
像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
因为就如面对康江宁不会为她求情一样,雁竹姑姑永远不会将她排在太后之前。
雁竹姑姑可怜她,但是也永远高高在上地代表了太后的一部分意志。
她都明白的。
他们这些小辈应当很少有人去过骞举宫,阮善怕李骁到时候不熟悉,自己先去了一趟。
找了早上僧人诵经的时候,又刚取过腕血,她小心地扶着自己的手腕。
骞举宫平日里由宫人守着,阮善有段时间没来过,正巧碰上她熟悉的小太监,阮善询问了几句,而后悄悄从角门进去。
她直奔藏书阁,这里有宫人定期打扫,当初南淮王的藏书都很好地保存着,阮善绕了一圈,画了一张地形图,又跑到外面去,将这一片宫室的位置标清楚,准备拿给李骁看。
骞举宫是南淮王的宫室,小时候阮善并不被允许到这里来,但是她当时年纪小,总有偷偷溜过来的时候,太后越不让她越好奇。
那时候太后总是沉溺于伤痛之中,脾气阴晴不定,阮善受了委屈就偷偷跑来这里哭,很想这位曾经住在这里的叔父醒过来,让他回到太后身边去,或者是劝劝太后别总发脾气。
那时候她是真心盼望这位叔父好,后来知道他不可能再回来了,哭得比太后还难过。
画好地图,元九来给她送东西的时候阮善让他带给李骁,她已经问过了,骞举宫如今不过十来位宫人,只要避过巡逻的禁卫就没事。
“藏书阁不能有明火,晚上过去的话,从门口扣一颗夜明珠就行,要小的,大的容易引人注意。”阮善叮嘱。
元九应下,揣着图跑了。
既然可以去看骞举宫的藏书,阮善也就想到和宁宫同样有,只是不多,太后于这方面不甚在意,有一些珍贵的孤本束之高阁,多年不曾有人看过了。
晚上回了和宁宫,阮善避开宫人迫不及待地跑到库房去。
一排排书架修得很高,找了半天阮善才找到和医书相关的内容,只占了一个小角落,但种类很杂。
阮善不太懂,翻出一本张行之的《行医志》,有上中下好几册。
张行之她知道,是前朝的名医,她不敢多拿,只抽出一本上册。
回去躲进被子里,借着烛光细细翻看。
这里记载了张行之行医时遇到过的众多疑难杂症,有一些治好了,有一些访遍名医也无从下手。
阮善仔细翻找,有时候看到一些病症还要疑心自己是不是也有,心里悄悄嘀咕。
翻了小半本儿,阮善终于在字缝里看见几个字:僵枝花。
她陡然精神。
僵枝花,又名僵肢花,初服无恙,半年毒发,一年必死。
下面记载明熙年间一个人中了僵枝花,只过了三个月手脚就不能动弹,不到半年便全身僵硬而亡。
说身体素质若好,毒发便会后延。
李骁的身体再好也不可能后延十年八载。
阮善心都凉了,愣在那里好久动不了。
李骁骗她。
脑子里一团乱麻。
阮善抓住一丝希望,又想僵枝花不一定和僵虫草是同一种东西。
她爬起来,踩上鞋往出跑,想去把那几册《行医志》都找回来。
跑到藏珍阁门口,正碰上雁竹姑姑带着身边宫女从里边出来,看见她这副样子,皱起眉。
阮善一惊,立在原地。
她看见雁竹姑姑身旁宫女捧了一只匣子,一眼就认出来,那里面是两株血灵芝。
“太后又头痛了?”她着急地问。这是给太后入药的。
“是太后要赐给会慈大师。”雁竹告诉她,又打量她一下,“怎么这样跑出来。”
阮善知道自己模样不妥,低下头绞手指,弱弱解释:“我只听见一句姑姑来拿这东西,以为是太后又有不适。”
太后不舒坦了她当然会不安,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会慈大师晚间才察觉不适,这血灵芝入药过程繁琐,若想明天用上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
雁竹姑姑没顾上再怀疑她,带着宫女离开了。
阮善松了口气,好歹瞒过去。
看了眼藏珍阁的门,她也不敢再入内取书,只能又回去翻那册书剩下的内容。
一直熬到把整册书都翻完也没有再见到有关的记载,阮善抱着书睡着,第二天醒来眼底青黑一片。
去法华阁路上,阮善让冬小到铜马殿去,告诉元九她找李骁有事。
李骁来得很快,冬小还没回来他就到了,问她出什么事了。
阮善愣了一下,有点磕巴。
路上她还想着要很严肃地问他是不是骗她了,但他来得这样快,阮善反而有点不能开口。
这事很重要,但是好像也没那么急,她想自己让冬小去传的话是不是说重了,有些担心李骁以为她故意折腾他。
“你是不是瞒着我,中了僵虫草的毒其实很严重?”阮善装出来的强势,心很虚,一点不像自己刚刚预演的样子。
李骁听了却舒展开眉头,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一小包阿胶糕放到桌子上,去拨上边系的绳子。
“你……”阮善没看出他有不高兴的迹象,放下了自己的小心虚,把东西拉过来,追问,“是不是呀?我昨天看到一种叫僵枝花的毒,它们是同一种吗?”
“不是。”李骁说。
“真的吗?你没骗我?”阮善掐着那包阿胶糕,仿佛在掐他的肉。
“太医说的。”李骁把那包可怜的阿胶糕往回拽了拽,“是不同的东西,僵虫草毒性没那么强。”
反问她:“你从哪里看到的?”她今天看着憔悴,像熬狠了的样子。
不是就好,阮善一颗心落回肚子里。
虚张声势的爪牙收起,她重新变得柔软。
揉了揉太阳穴,告诉他:“昨天在张行之的《行医志》里看到的。”吓得她一夜没睡好,现在头还在痛。
“那你去骞举宫了吗?”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阮善看他,李骁说没有,阮善的面颊就鼓起来。
她有点得寸进尺,阮善又分神想,她以前肯定不敢跟他鼓脸颊,哪有人敢招他。
僵持了一小下,马上要没底气的时候李骁答应下来:“今晚就去。”
-
她催李骁去骞举宫,自己也觑空子往和宁宫的藏珍阁跑。
僵枝花的记载始终令她不安,她想看看其余几册书上还有没有相关的东西。
当天晚上又悄悄溜进去,阮善摸到那几册书,先翻开来看,但这次就不算幸运,勉强翻了一本都没再看到有关的字句。
她知道她看了僵枝花之后心中就一直有些浮躁。
深吸一口气,她重新翻过来看,生怕漏掉一点点,刚看了两行,突然察觉视线外多了个人。
抬头一看,雁竹姑姑正站在几步外。
她吓得放手,书重重掉在地上。
雁竹姑姑过来捡起那册《行医志》看了看,掸去上边的灰尘,问她:“昨天就是为这个来?”
她后来才察觉不对,阮善昨夜回房很早,从哪里能听说她来藏珍阁拿血灵芝。
阮善低头不说话,雁竹姑姑冷笑一声:“撒谎倒是面不改色。”
雁竹姑姑是看着她长大的,阮善不敢再骗她,也骗不过,她没有合适的理由半夜跑来这里看医书。
她自己没有生病,太后更不会,宫人也不可能,她的交往圈子太窄,没有可以……谢昭。
她想到谢昭。
雁竹姑姑在等她的答案。
“是谢家的谢昭姑娘,她陪祖母在文若寺小住,我们在灵应殿见过。”
话已经出口,阮善硬着头皮圆谎:“我听她提起一种毒,似是有些苦恼的样子,所以想帮她找找。”
雁竹皱眉,谢家的姑娘,是那位最近救下铜马殿李骁的谢昭。
谢家救了李骁,李骁身中剧毒僵虫草更不是秘密。
“姑姑,”阮善抬起头,面露祈求神色,眼里蓄起泪水,“我不应该私自来藏珍阁,我只是想帮帮她。”
“谢昭她小时候还同我亲近过,我只是想帮帮她。”阮善哽咽着说,“我没有相熟的女孩,只有她一个,我想和她交好,只有这件事我能做,没有别的了。”
她哭得伤心,雁竹一时没想到她是因为这个,愣怔了一下。
“她让你找的?”
阮善摇头:“是我想藏珍阁中可能会有,若我找到了再告诉她。”
雁竹看阮善眨着泪眼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神情那么不安。
在别的女孩儿都飞扬明媚的年纪,她从小困在和宁宫侍奉太后,怯弱孤单,确实没有任何自己的生活和同伴可言,想要抓住谢昭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被发现了,也只会满心忐忑自己是否会被责罚。
雁竹没再开口,目光扫向她咬得发白的嘴唇。
阮善很了解雁竹姑姑,她沉默,阮善便明白她极大可能不会再追究。
她只低头隐藏好自己的神情,做出孱弱委屈的姿态。
“将这里整理好赶紧回去。”雁竹抛下一句话。
阮善乖顺地应下。
等雁竹离开,她才又拿起那几册书,借着微弱的荧光继续看。
等她“整理好”再回去就行,她会很快。
抹了抹眼角,阮善又有些自嘲地想,她的眼泪真的很容易落下。
雁竹姑姑教给她的东西,她也会用在雁竹姑姑的身上。她不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没有雁竹姑姑,她在和宁宫会比现在难挨十倍。
但是自她懂事起,她就没有对雁竹姑姑毫无保留地敞开过。
像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
因为就如面对康江宁不会为她求情一样,雁竹姑姑永远不会将她排在太后之前。
雁竹姑姑可怜她,但是也永远高高在上地代表了太后的一部分意志。
她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