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善抬头定定地看着李骁,他语气淡淡的,神色还如往常一般,问她在做什么。
就好像一个平常的午后,他刚从寝殿里醒来似的,但是他已经消失一个月零十二天了。
阮善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忍着把眼泪憋回去,眼尾泛红,李骁居高临下盯着她看了几眼,放开她的手臂,把帕子递给她。
他观察她的神色,又问:“受委屈了?”
阮善憋着情绪摇摇头,垂下眼睛把手擦干,只说:“没事,手有点疼,泡了一下。”
李骁在一旁藤椅上坐下,元九高兴地端来冰过的瓜果,凑在李骁后边熟门熟路地解释:“姑娘这两天剥莲子伤着手了。”
又有些邀功似的补充:“我去刘医士那里拿药,刘医士说疼了泡泡也是可以的。”
李骁看阮善:“还泡吗?”
阮善摇头,被他突然回来弄得措不及防,看他与之前并没什么异样,沉默了一下,想问他还走吗,什么时候走,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骁这时吩咐元九去把寝殿收拾好,元九笑嘻嘻地答应下来,又说:“我每日都收拾,东西都拿出来晒呢!”
元九走了,冬小刚才坐在李骁身后几步远的石凳上,现在见李骁没有别的吩咐,又试探地坐回去拿起笔写字。
李骁盯着阮善打量了一下,暗中点头,她气色看起来还不错,比之前胖了一点,就是见了他眼睛有点红,而且……
把刘海梳起来了。
上次见她这样是在普峻山上,她淋了雨,发丝贴在脸上,面色苍白,瞧着很脆弱,像一株瘦骨伶仃的梨花。
比起她之前眼神凄惶很没有生机的样子,现在倒好很多,只是,想想她的处境,李骁察觉到一丝不妥。
阮善见他看自己,后知后觉地摸了摸额头,把银篦子取下来,刘海胡乱梳了两下。
“刚才有些热,”她解释了一句,不知怎么,又说,“平时不会弄起来的。”
李骁点点头,难得接话:“放下来妥当些。”
至于为什么放下来妥当,两人都没再开口,谁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李骁听她说热,看她脸微微发红,刚刚被冰过的手却很白,在脸颊上轻轻碰了碰。
目光移到桌上的果盘,李骁拿起一只蜜瓜和旁边的小刀,用惯刀剑的手做这些事也很利落,只几下就削去皮,分成几块摆好推到阮善面前。
瓜果特有的清甜香气留在手掌上,李骁擦拭的时候闻到,耳朵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阮善朝他道谢,又说阮其禄的婚事要谢谢他,那木镇纸也要谢谢他。
很久不见两人好似也有些生疏,阮善谢过他,只觉得自己话说得干巴巴的没有诚意,掩饰似的拿起一瓣蜜瓜小口吃起来。
李骁就在对面看她一点点吃完。
吃过东西阮善也要回兰湖那边了,冬小抓着几页纸过来,李骁起身送她,眼睛一扫,很清楚地看见冬小写的那几行大字。
“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李骁脸色一变,伸手挡住了冬小,让她把纸给他。
确认纸上真是这两句诗,李骁脸色更差,但冬小不明所以,表情很茫然,李骁只能沉声问她是从哪里看来的。
冬小看看阮善,说:“从七殿下那里听来的。”
“裴敬启?”李骁没想到会与他有关。
待阮善说完事情原委,李骁眉头皱得更紧,又追问了自裴敬启回来后的种种。
阮善把裴敬启做的事情稍微修饰了一下告诉李骁,虽然有美化过,但李骁依旧听出端倪,阮善这一个多月以来竟都受制于他。
“他性格张扬些,爱捉弄人罢了,我躲着他就没什么了。”阮善没有把这件事说得太严重。
她还应付得来裴敬启,不想把李骁牵扯进来。
想到李骁那样孤傲的性格,为了帮她在太后面前装疯卖傻,她心脏都会抽一下。
阮善目光澄澈,提起裴敬启除了有些烦恼之外也无过多情绪,想来是不知道的,李骁控制着自己在她面前没露出异样。
“以后离他远些,躲不开便来找我,我最近不会离开,”顿了下,又说,“我要出宫会提前告诉你。”
没想到在这里得到他一句承诺,阮善看他神情间稍带着些严肃,看着她要她记下,她便也郑重点头答应下来。
待她走后,李骁摸着刚才削过果皮的那把小刀,脸色重新冷下来。
裴敬启,单单是本性恶劣喜欢捉弄人吗。
那分明是首淫|词艳|曲。
这小子,他想做什么!
-
阮善是从六岁的时候开始留刘海的,雁竹姑姑亲自给她剪,她哭着不愿意,雁竹姑姑那把银亮的大剪刀放在她面前,告诉她不剪刘海就别再喊她姑姑。
她是真不喜欢,后边每次修剪的时候都得雁竹姑姑给她糖吃才行。
雁竹姑姑心那么硬的人都被她磨得没办法。
直到长大后她能自己打理自己的头发了,没用雁竹姑姑再催促过,她自己就剪得很好,也从未再提过不喜欢刘海的事情。
她已经明白雁竹姑姑为什么要她这样,她有这一层刘海,看起来那么温顺无害,又掩盖了她的容貌,这对她来说是好事。
裴敬启却想要打破这份平衡。
他做事可以随心所欲,阮善却不能不去想得更深,他这次回来确实太反常了。
她只不过是太后身边长大的一个小小孤女,裴敬启能在她身上谋求什么东西呢。
阮善想来想去也想不通,只能把这些事归咎为是裴敬启不定时在发疯,年龄越大发疯的症状也越无法琢磨了,毕竟他曾经也做出过把还没有马肚子高的她故意丢在马厩的事。
她差点被马踩死,但毕竟没死,即便死了,也不能要堂堂七殿下长什么教训。
好在裴敬启现在已经不能轻易威胁到她的小命,至于其他的,她可以的,阮善给自己鼓劲儿。
裴敬启又来她面前磨了几次,阮善表面应付,心里已经决定到时候装病不去。
没想到去围场前太后那里又出了一件喜事。
阮其禄的嫡母特意进宫向太后报喜,阙氏已经诊出身孕了。
阮善刚摘莲子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一动。
太后又有厚赐,阮善从旁听着,就见宫里最小的那只狮子猫翘着尾巴进了殿。
它通身雪白,有一对青翠的蓝眼睛,身体修长柔美,是宫里年龄最小的一只猫,太后喜欢,常唤做雪团。
只是近日性情有些变化,不那么乖顺了,阮善看着它小步走来,没像往常那样跳上椅子,反而凑在了阮夫人那里。
阮夫人笑着去摸,正要夸一夸,雪团忽然跳起,一脚蹬翻了阮夫人的茶水,而后喵了一声,跑到了旁边窗子上去嗅花。
幸好没有打湿阮夫人的衣物,宫人上前擦拭,阮夫人愣了一下,随后笑道:“这猫儿机敏,可见娘娘宠爱。”
阮善过去,雪团看到她就跳进她怀里,阮善抱去给太后,又向阮夫人解释:“夫人莫怪,雪团年幼顽皮,又刚有孕,时常有些紧张不安,惊扰夫人了。”
太后也是刚知道这事,抱着雪团有些惊喜,在它背上摸了一下,问阮善:“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刚才我碰上嬷嬷,嬷嬷才告诉我的,雪团前两天都在外边,倒让人没发觉呢。”
“难怪最近不见它。”太后看向阮夫人,“我这猫儿也沾了阙氏那丫头的福气了。”
阮夫人深以为然:“可不是赶巧了。”
子嗣是大事,阮其禄前头建立功绩,后头开枝散叶,这才是兴旺之兆。
太后赏下许多东西,雪团是头一胎,第一次做母亲,太后连它也赐了每日的牛乳肉食,让人好生照料。
“等这小东西生了,抱一只给阙氏解闷。”太后慈爱地抚着雪团。
视线又移在一旁低眉顺目的阮善身上,顿了顿,说:“你也去挑匹料子做身新衣裳。”
既然连猫都赏了,没有落下她的道理:“前儿个刚入库了支金簪子,梅花嵌了宝石的那支,也罢,喜欢什么自己去挑吧。”
太后心情好,也露出几分温情来,阮善乖顺地应下。
该叫阖宫都喜一喜,太后又令人发了赏钱,人人得了半个月俸禄,到处喜气洋洋。
既是太后赏赐,阮善挑了匹月白的料子,簪子没取那支梅花簪,另挑了支缀珍珠的。
晚上李骁来告诉她,几日后密山围场,谢昭让他带话,想约她一同去跑马。
李骁问她想去吗,她犹豫着点点头,和谢昭一起的话当然是愿意的。
“会骑马吗?”
“会一点,不太熟练。”
“到时小心些,别逞强。”
阮善轻轻咬住唇瓣,想到了裴敬启,有他在,她能去吗。
李骁看她有些迟疑,给她解释,这次是仇喀并周围几个部落来献马,行宴后在密山围场跑马打猎,大约去两日便归。
届时热闹,裴敬启不一定会来找她,况且她总不能次次都装病躲他。
想想谢昭,阮善点头应下。
太后说让她去挑赏赐的时候她就有心挑了匹合适的料子,现在正好用上。
就好像一个平常的午后,他刚从寝殿里醒来似的,但是他已经消失一个月零十二天了。
阮善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忍着把眼泪憋回去,眼尾泛红,李骁居高临下盯着她看了几眼,放开她的手臂,把帕子递给她。
他观察她的神色,又问:“受委屈了?”
阮善憋着情绪摇摇头,垂下眼睛把手擦干,只说:“没事,手有点疼,泡了一下。”
李骁在一旁藤椅上坐下,元九高兴地端来冰过的瓜果,凑在李骁后边熟门熟路地解释:“姑娘这两天剥莲子伤着手了。”
又有些邀功似的补充:“我去刘医士那里拿药,刘医士说疼了泡泡也是可以的。”
李骁看阮善:“还泡吗?”
阮善摇头,被他突然回来弄得措不及防,看他与之前并没什么异样,沉默了一下,想问他还走吗,什么时候走,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骁这时吩咐元九去把寝殿收拾好,元九笑嘻嘻地答应下来,又说:“我每日都收拾,东西都拿出来晒呢!”
元九走了,冬小刚才坐在李骁身后几步远的石凳上,现在见李骁没有别的吩咐,又试探地坐回去拿起笔写字。
李骁盯着阮善打量了一下,暗中点头,她气色看起来还不错,比之前胖了一点,就是见了他眼睛有点红,而且……
把刘海梳起来了。
上次见她这样是在普峻山上,她淋了雨,发丝贴在脸上,面色苍白,瞧着很脆弱,像一株瘦骨伶仃的梨花。
比起她之前眼神凄惶很没有生机的样子,现在倒好很多,只是,想想她的处境,李骁察觉到一丝不妥。
阮善见他看自己,后知后觉地摸了摸额头,把银篦子取下来,刘海胡乱梳了两下。
“刚才有些热,”她解释了一句,不知怎么,又说,“平时不会弄起来的。”
李骁点点头,难得接话:“放下来妥当些。”
至于为什么放下来妥当,两人都没再开口,谁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李骁听她说热,看她脸微微发红,刚刚被冰过的手却很白,在脸颊上轻轻碰了碰。
目光移到桌上的果盘,李骁拿起一只蜜瓜和旁边的小刀,用惯刀剑的手做这些事也很利落,只几下就削去皮,分成几块摆好推到阮善面前。
瓜果特有的清甜香气留在手掌上,李骁擦拭的时候闻到,耳朵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阮善朝他道谢,又说阮其禄的婚事要谢谢他,那木镇纸也要谢谢他。
很久不见两人好似也有些生疏,阮善谢过他,只觉得自己话说得干巴巴的没有诚意,掩饰似的拿起一瓣蜜瓜小口吃起来。
李骁就在对面看她一点点吃完。
吃过东西阮善也要回兰湖那边了,冬小抓着几页纸过来,李骁起身送她,眼睛一扫,很清楚地看见冬小写的那几行大字。
“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李骁脸色一变,伸手挡住了冬小,让她把纸给他。
确认纸上真是这两句诗,李骁脸色更差,但冬小不明所以,表情很茫然,李骁只能沉声问她是从哪里看来的。
冬小看看阮善,说:“从七殿下那里听来的。”
“裴敬启?”李骁没想到会与他有关。
待阮善说完事情原委,李骁眉头皱得更紧,又追问了自裴敬启回来后的种种。
阮善把裴敬启做的事情稍微修饰了一下告诉李骁,虽然有美化过,但李骁依旧听出端倪,阮善这一个多月以来竟都受制于他。
“他性格张扬些,爱捉弄人罢了,我躲着他就没什么了。”阮善没有把这件事说得太严重。
她还应付得来裴敬启,不想把李骁牵扯进来。
想到李骁那样孤傲的性格,为了帮她在太后面前装疯卖傻,她心脏都会抽一下。
阮善目光澄澈,提起裴敬启除了有些烦恼之外也无过多情绪,想来是不知道的,李骁控制着自己在她面前没露出异样。
“以后离他远些,躲不开便来找我,我最近不会离开,”顿了下,又说,“我要出宫会提前告诉你。”
没想到在这里得到他一句承诺,阮善看他神情间稍带着些严肃,看着她要她记下,她便也郑重点头答应下来。
待她走后,李骁摸着刚才削过果皮的那把小刀,脸色重新冷下来。
裴敬启,单单是本性恶劣喜欢捉弄人吗。
那分明是首淫|词艳|曲。
这小子,他想做什么!
-
阮善是从六岁的时候开始留刘海的,雁竹姑姑亲自给她剪,她哭着不愿意,雁竹姑姑那把银亮的大剪刀放在她面前,告诉她不剪刘海就别再喊她姑姑。
她是真不喜欢,后边每次修剪的时候都得雁竹姑姑给她糖吃才行。
雁竹姑姑心那么硬的人都被她磨得没办法。
直到长大后她能自己打理自己的头发了,没用雁竹姑姑再催促过,她自己就剪得很好,也从未再提过不喜欢刘海的事情。
她已经明白雁竹姑姑为什么要她这样,她有这一层刘海,看起来那么温顺无害,又掩盖了她的容貌,这对她来说是好事。
裴敬启却想要打破这份平衡。
他做事可以随心所欲,阮善却不能不去想得更深,他这次回来确实太反常了。
她只不过是太后身边长大的一个小小孤女,裴敬启能在她身上谋求什么东西呢。
阮善想来想去也想不通,只能把这些事归咎为是裴敬启不定时在发疯,年龄越大发疯的症状也越无法琢磨了,毕竟他曾经也做出过把还没有马肚子高的她故意丢在马厩的事。
她差点被马踩死,但毕竟没死,即便死了,也不能要堂堂七殿下长什么教训。
好在裴敬启现在已经不能轻易威胁到她的小命,至于其他的,她可以的,阮善给自己鼓劲儿。
裴敬启又来她面前磨了几次,阮善表面应付,心里已经决定到时候装病不去。
没想到去围场前太后那里又出了一件喜事。
阮其禄的嫡母特意进宫向太后报喜,阙氏已经诊出身孕了。
阮善刚摘莲子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一动。
太后又有厚赐,阮善从旁听着,就见宫里最小的那只狮子猫翘着尾巴进了殿。
它通身雪白,有一对青翠的蓝眼睛,身体修长柔美,是宫里年龄最小的一只猫,太后喜欢,常唤做雪团。
只是近日性情有些变化,不那么乖顺了,阮善看着它小步走来,没像往常那样跳上椅子,反而凑在了阮夫人那里。
阮夫人笑着去摸,正要夸一夸,雪团忽然跳起,一脚蹬翻了阮夫人的茶水,而后喵了一声,跑到了旁边窗子上去嗅花。
幸好没有打湿阮夫人的衣物,宫人上前擦拭,阮夫人愣了一下,随后笑道:“这猫儿机敏,可见娘娘宠爱。”
阮善过去,雪团看到她就跳进她怀里,阮善抱去给太后,又向阮夫人解释:“夫人莫怪,雪团年幼顽皮,又刚有孕,时常有些紧张不安,惊扰夫人了。”
太后也是刚知道这事,抱着雪团有些惊喜,在它背上摸了一下,问阮善:“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刚才我碰上嬷嬷,嬷嬷才告诉我的,雪团前两天都在外边,倒让人没发觉呢。”
“难怪最近不见它。”太后看向阮夫人,“我这猫儿也沾了阙氏那丫头的福气了。”
阮夫人深以为然:“可不是赶巧了。”
子嗣是大事,阮其禄前头建立功绩,后头开枝散叶,这才是兴旺之兆。
太后赏下许多东西,雪团是头一胎,第一次做母亲,太后连它也赐了每日的牛乳肉食,让人好生照料。
“等这小东西生了,抱一只给阙氏解闷。”太后慈爱地抚着雪团。
视线又移在一旁低眉顺目的阮善身上,顿了顿,说:“你也去挑匹料子做身新衣裳。”
既然连猫都赏了,没有落下她的道理:“前儿个刚入库了支金簪子,梅花嵌了宝石的那支,也罢,喜欢什么自己去挑吧。”
太后心情好,也露出几分温情来,阮善乖顺地应下。
该叫阖宫都喜一喜,太后又令人发了赏钱,人人得了半个月俸禄,到处喜气洋洋。
既是太后赏赐,阮善挑了匹月白的料子,簪子没取那支梅花簪,另挑了支缀珍珠的。
晚上李骁来告诉她,几日后密山围场,谢昭让他带话,想约她一同去跑马。
李骁问她想去吗,她犹豫着点点头,和谢昭一起的话当然是愿意的。
“会骑马吗?”
“会一点,不太熟练。”
“到时小心些,别逞强。”
阮善轻轻咬住唇瓣,想到了裴敬启,有他在,她能去吗。
李骁看她有些迟疑,给她解释,这次是仇喀并周围几个部落来献马,行宴后在密山围场跑马打猎,大约去两日便归。
届时热闹,裴敬启不一定会来找她,况且她总不能次次都装病躲他。
想想谢昭,阮善点头应下。
太后说让她去挑赏赐的时候她就有心挑了匹合适的料子,现在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