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之前,薛暮梦见将明未明的黎明。梦见在黎明前闭着眼走长长的夜路,怎么也睁不开眼来的困倦昏茫里,终于努力睁开眼睛,突然看见阡陌田畴的前方,彩霞铺满天空,恢宏壮丽的一天彤云。

    梦见回到京师,黎明之前的薛府尚在沉睡。西山月的大门敞开,穿过堂屋,架子床上被褥整齐,没有人。堂屋后门开着,踏过门槛,看见修葺过的后院,满院小巧的茉莉,幽香的忍冬藤,清洁,静穆。

    梦见她穿过厢房去找母亲,转过屋角摆满精巧文玩的多宝阁,乌雅氏正对着铜镜梳头,把长长的棕发结成圆髻,端正地盘在脑后。

    阳光从布帘的缝隙里钻进房来,她闻到浓郁的酥油香味,已经过辰时,拉萨的日头该已经升得老高了。

    从山南回来,也许因为太累了,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甜。

    酥油茶的香气让薛暮觉得饥肠辘辘,于是起床简单拿巾帕抹了把脸,就直奔客栈楼下的饭馆。几天来都没怎么好好吃饭,今天要坐在拉萨的阳光里好好享受一顿早膳。

    拉萨四月的风里有刺骨的寒意。喝完一碗粥,身上暖和起来,手脚依然冰凉,手的颜色是乌青的,指尖有轻微的麻木。

    阳光真好,站在饭馆门口的大片阳光地里,薛暮仰起脸迎接拉萨的日光浴。明知道在西藏,贪心阳光是极为不明智的,看似温柔的阳光会一寸一寸舔舐肌肤,长时间地晒太阳,脸上、手上的肌肤会像粉墙一样一点一点剥落。

    八廓街的生意有些冷清,但街头的香客还是不少,大昭寺门前广场从早到晚都有人流在转动,磕头的队伍排到了侧门。

    这是清闲的一天,早上,薛暮在大昭寺跟着人流转经,走完一圈下来,坐在煦暖的阳光里打盹,用帷帽罩在头上遮挡光线。头有些沉闷的昏痛,在身边磕长头的人们反复起身又跪倒、俯身匍匐的声音里,在一对母女清脆的说笑声里,意识渐渐模糊,竟然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爬到头顶,正午的阳光热辣辣的,很多人坐在了墙角的阴影里。蒙在头顶的帷帽晒得滚烫,热汗从额上流下来,灌进昏沉的脑子,觉得清爽了些。磕头的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分吃东西,一个笑容慈蔼的老阿妈招呼她,递过来一张烤饼,并且伸过手来碰了碰她的额头。

    薛暮听不清楚她的话,但是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分明是怜爱的,天下的母亲,都有同样的温暖神情。她接过饼,就着水囊里的清水吃了起来。她是真的饿了,早晨就没怎么吃东西。老阿妈一直看着薛暮吃,笑意从她的眉毛、眼睛、嘴角溢出来,漫过了脸上沟壑密布的皱纹。

    广场上走过身形高大的喇嘛,阳光撒在他们的红色僧袍上,是拉萨的颜色。他们的步履从容,神情怡然,笑容温暖。一个小喇嘛跟在他们后边,走过去了,却又回头望向薛暮。他有乌溜溜的圆眼睛,清亮,又狡黠。

    像另一个世界里的晋美。

    几十年前的秋天,拉萨的阳光也该是这样温暖明媚吧?十五岁的少年仓央嘉措走过布达拉宫广场时,是不是也曾这样回头顽皮地一笑?在布达拉宫的酥油灯照彻的漫漫长夜,是否也如她一样,梦中回到青草湖泊的故乡,看见阿妈在灯下梳头?

    清帝康熙远征噶尔丹。次年春天,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从俘获的藏人口中获知五世达丨赖已去世多年,桑结嘉措隐匿不报。康熙大怒,下诏严厉申斥,并欲发兵征伐问罪。桑结嘉措慑于清廷压力,一面加紧与五世班丨禅谋划,公开仓央嘉措转世灵童身份,派使者接其进宫,筹备坐床大典。一面遣使奏报清廷,申辩匿丧不发是遵五世达丨赖遗嘱,只是为了西藏政局稳定,语调谦卑,态度恭谨。

    康熙因满清初年连年征战,内忧外患,也的确需要休养生息。出于稳定政局考虑,不再追究,并派遣了使臣章嘉呼图克图参加了六世达丨赖坐床大典,并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和法器。

    而处于政治斗争风口浪尖的少年仓央嘉措,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十五岁的少年,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山雀,哼着门隅的情歌,衔着沃松的柳枝,藏着心底的无限好奇,飞进了金碧辉煌的圣殿布达拉宫。他不会知道,他飞进的,是一个金色的囚笼,更不会知道,这个在世人眼里无限尊崇、至高无上的活佛,不过是桑结嘉措下在西藏政治斗争这盘棋局中的一颗过河卒子。

    这年秋天,拉萨的使者将少年仓央嘉措迎至聂塘的浪卡子,在那里,仓央嘉措从五世班丨禅洛桑益西处受戒,并领受密宗灌顶。十月举行了盛大的坐床典礼,正式入主布达拉宫,成为第六世达丨赖喇嘛。

    坐床后的活佛仓央嘉措并未参与政事。按照活佛转世章程规定,转世灵童要年满十八岁才能亲自主持政事。这之前,政事由第巴和在世的班丨禅共同处置。

    桑结嘉措对仓央嘉措的教育非常重视,坐床后的三年尤为严厉。这孩子已经十五岁了,和其他转世灵童从四五岁就坐床接受正式的教育培养不同,他在民风开化的边远民间生活得太久了,虽然也安排了专人教导,但因为要严守秘密,他本人并不知道这些安排的用意。

    少年心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远比枯坐读经有趣,山野的风已经将这个孩子的心吹野了。他必须要用三年的时间,将这个在民间放任了十五年的野小子迅速驯服成他心目中合格的六世达丨赖,成为像他的前辈五世达丨赖那样的高僧大德和政治领袖。

    他指派格隆嘉木央扎巴等多位上师,严格督促仓央嘉措在三年之中不分寒暑,孜孜不倦地学习佛法。

    桑结嘉措自己在处理完宗教政事之后,还亲自为仓央嘉措授课,为其讲授经典《丹珠尔》,并督查师生课业,若这些上师稍有懈怠,都要受到严厉责罚。

    “那时我正年少,少不更事,讲法时常常坐不住,走来走去,不合听经之规矩。每当这时候,我那皤发皓首的经师总是站起来规劝道:‘您圣明!劳驾!请别这样,请坐下来好好听。如果尊者您不听的话,第巴就会责骂我了。’每当他这样双手合十,规劝我的时候,我也就乖乖地坐下来。师父坐到我面前,继续讲解未完的功课。”

    在布达拉宫大殿,薛暮蓦地想起这一段话。《六世达丨赖喇嘛秘传》里,老年的仓央嘉措描述自己初入主布达拉宫时的学习生涯,也如同所有十五六岁的少年,坐卧不宁。

    在桑耶寺,也曾与同路的僧人论辩。内地的修行者出家或做居士,多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豁然开悟的因缘,至少是有自我在其中,明白自己寻求的是什么。而藏传佛教的传承,似乎与生俱来。历代活佛都是在年少即被指认为转世灵童,自小即有别于别的少年,而从《秘传》描述的这段话来看,他们其实不也和别的少年人一样吗?也厌学,也好动,被关起来读经,也如关进笼子的鸟。

    云吉当时微微一笑,只是说:“真正能称之为信仰的,恰恰是与生俱来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扇一扇的门,有的门被打开了,有的从未被打开过。一个有普世信仰的民族,这扇门本来就一直开着,少年人的天性好玩,总要去推开 一扇一扇门。若本来就没有关上,又何须打开呢?束缚他的,不是信仰,只是宗教的外壳。

    像笼中鸟一样坐立不安的仓央嘉措,善良的孩子仓央嘉措,为了这些可敬可怜的上师不受责罚,只好每日在枯燥的念经声里,努力学习佛法,好在他天资聪颖灵慧,领悟力超凡,虽心气浮躁,如同野鹿般难以安心静息,学业却日益精进。几位上师总算不辱使命,在不苟言笑的桑结嘉措脸上,也收获了一丝温和的笑容。

    然而,金色的笼子困住了仙鹤飞翔的翅膀,却关不住自由翱翔的心。布达拉宫比黄金还贵的酥油花,比不上门隅漫山遍地的野花。大殿上终日不息的梵唱清亮,不及门巴人的酒歌响亮。通往极乐世界的佛法奥义迷人,不如美丽的姑娘情歌醉人。初恋情人的面容,如温润的满月,一点一点浮上少年心头,慰藉着高原苦寒的夜晚。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渐渐浮现在心上。”

    这是春天,拉萨的春天。在遥远的西南方向,美丽的故乡门隅,是不是也和此地一样,青草正一点一点拱出地面,而情歌已终日缭绕云端?

    几年如一日枯燥的读经、打坐,生生将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雕塑成面容苍涯的新鲜好奇感后,仓央嘉措渐渐对这样的生活生出逃离之心。难道这一辈子就要这样一日重复一日,每天看到的只是大殿的廊柱,摸到的只是发黄的经卷、汗津津的念珠,闻到的只是缭绕的神香,听到的只是诵经的佛号?

    难道十五岁之前那天空的颜色、青草的气息、驼铃的声音再也看不见闻不到听不见?姑娘乌云一般油亮的发辫、桃花一样灿烂的笑脸、樱桃一样甜蜜的嘴唇再也触不到?

    夜晚的布达拉宫,人群散尽的布达拉宫,十八岁的青年仓央嘉措,抚摸着自己更加颀长俊美的身体,和那身体里面长得越来越茂盛的欲望,叹息一声,提笔写道:

    “去年种的青苗,

    今年已成秸束。

    少年忽然衰老,

    身比南弓还弯。”

    明明朗朗一轮圆月,高高悬挂在东山顶上,夜已深沉,年轻俊美的活佛却怎么也无法入眠。月光洒在禅床上,洒在他光滑的肌肤上,温润如玉,细腻如丝,像姑娘温柔的抚摸,他的身体起了一阵痉挛。他赶紧起床,打坐,调息,高声诵经,拨动念珠,平息这瞬间的魔念。

    门隅的夜莺飞进了他的窗棂,少年情人的脸儿装进了他的心里。念再多的佛号,还是在眼前挥之不去。

    布达拉宫的议事大殿深闳阔大,人入其中似乎格外渺小。这大致源于藏族庙宇建筑特别突出的高度感。习惯了府邸高楼里低矮逼仄的垂直空间,藏族庙宇的高度让人惊叹,那端正伫立的高高殿柱,也有令人必须仰视的威严。在这样的空间里,似乎只有智慧和权力,才能让人找到空间里的位置感。

    十八岁,终于盼到了十八岁,这可以亲政的年纪。从此以后,这三年所受的教诲该可以派上用场了吧?十八岁的青年活佛热切地盼望着,不再每日里只能诵佛念经,探究那些深奥难明的教义。在活佛的议事大殿上,他可以见 到更多的面孔,听到来自民间的声音,呼吸到他们带来的新鲜空气,并能够运用自己这些年辛苦积累的学识,为他们排忧解难。

    他等待着阿妈一样亲切、阿爸一样严厉的老师第巴桑结嘉措将权杖交到他的手里,将治理西藏、光大佛法的重任放在他的肩上。

    这一等,就是两年,两年过去了,第巴桑结嘉措却并无动静,是他忙得忘了吗?没有,他时常过来考量他,也和他谈论一些时事,问他的看法。然而,却始终不提还权于他的话。

    薛暮跟着朝拜的人流没有停留地走过布宫的政事大殿时,突然有一个遏制不住的念头,仰头望了望大殿的四角。自然,在那高旷幽深的森严角隅,并没有那只她意念中仍然囚居屋梁恹恹不乐的仙鹤。

    两年过去了,已然成年的男子,身板长得更加高大,心里的期盼与失落也日甚一日。不知道这样的等待与惶恐,还要持续多久,第巴严厉的脸上没有答案,上师们低垂的眼眸里也没有答案。

    迟迟没有等来权杖的仓央嘉措,却等来一个令他伤心不已的消息。

    阿妈从门隅来看他,他婉转地问起心爱姑娘的消息。心似明镜的阿妈,怎会不明了儿子的思念,心中充满怜惜,可怜这天性如此多情的儿子,在黄教戒律森严的殿堂里,被供养成人人膜拜的活佛,却从此与心爱的女孩一生不得相见。

    此时,那位美丽的门巴姑娘,已做了有权有势人家的新嫁娘。

    这消息不啻五雷轰顶,回想少年时节的誓言,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今生今世,除非死亡,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若一个要去修行,那另一个也就跟着出家。誓言还响在耳边,她却飞上了别人的高枝。难道女人的心就是这样易变?难道她把旧日誓言全都忘光?难道她如此绝情,连个信也不曾捎来?

    这突兀的变故搅乱了年轻活佛的心,他怨恨着那变心的心上人,却全然没想,正是自己这活佛之身,早已断绝了姑娘的念想。

    今生今世,那些誓言再无意义了,她不嫁人,还能怎样?

    薛暮十分赞同这位传说中叫作“仁珍旺姆”的门巴姑娘的做法,早在春秋时期的《诗三百》就发出了这个时代里女性的悲鸣:“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对于仓央嘉措来说,爱情蒙蔽了他的眼睛,伤害了他的修行。他不是不知道,但对于二十岁的仓央嘉措,活佛的分量,怎敌爱情的重量?宗教戒律的森严叫人敬畏,怎敌姑娘的眼泪让人心碎?

    从来缘浅,奈何情深,他的心碎了。爱恨交集,挽成了千千结,谁人可解。

    “我和那邂逅相遇的情人,

    虽立下海誓山盟,

    却像花蛇盘的结,

    没碰它就自动打开。

    姑娘不是阿妈所生,

    莫非桃树上长成?

    为什么你的爱情,

    比桃花谢得还快?

    悲伤与哀怨占据了初尝失恋滋味的心。

    渡船虽没情肠,

    马头还向后看。

    那负心的人儿去了,

    都不肯回头看我一眼。”

    初尝失恋滋味的仓央嘉措不知道,此时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的较量正在白热化。拉藏汗从来没有放松对桑结嘉措的虎视眈眈,桑结嘉措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连睡梦中都恨不得睁着眼睛。

    这样的情形下,他又怎能放心将政权交到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手里呢?

    仓央嘉措对这一切,概不知情,也不想去过问。亲政的理想破灭,心爱的姑娘他嫁,年轻的活佛心灰意冷。难道这就是修习无上佛法的福报?难道这就是做活佛必须付出的代价?他对二十年来坚定不移的信仰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跪倒在尘埃,向至高无上的佛祖,发出痛苦的追问——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只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这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人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在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仓央嘉措真的错怪了她,仁珍旺姆用自己的决绝坚持到最后。尽管门巴族人淳朴厚道,但是他们亦不会容忍一位年轻姑娘,为一场无期的约定,作痴傻的等待。无论她有多少青春可以浪费,亦无法与滔滔不尽的时光比拼。

    倘若仓央嘉措设身处地为她着想,一定会后悔自己写下这样残忍的诗句。

    一段初恋葬在心底,每一年,思念都会随着春草蔓延,她的魂灵注定为他不安。

    玛吉阿米,那间黄房子,拉萨街头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准确无误地指出来。它那么醒目,在周围白墙黑瓦的建筑中突兀而显眼,就像当年小酒馆里风流倜傥的美少年宕桑汪波,只要他一出现,姑娘们的眼睛就都燃起了火花。

    小酒馆的陈设与别处并无两样,不同的只是书架上许多装订成册的书籍,墙面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各方过客的心迹。

    酒馆里很热闹,与窗外八廓街的冷清相映成趣。薛暮想放下酒杯走进夜色里去,却又无限留恋这里温暖的灯光,和年轻的藏民小伙姑娘们温暖的笑脸。

    当年的小酒馆里,也是这样的温暖,令浪子宕桑汪波流连忘返吧。

    八廓街东南角上这栋不起眼的黄色小楼,是拉萨歌者的大本营。每个夜晚,来自各地的流浪歌手齐聚这里,对歌,斗酒,拉萨的青年男女也都不约自来,他们喜欢这里的氛围,自由放松,无拘无束,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夜来相聚,天明即散。

    笑靥如花、歌声如夜莺一般婉转动听的琼结姑娘达娃卓玛,是这群人中最美丽骄傲的一只凤凰。

    风流倜傥、眼波深情如一泓春水的美男子宕桑汪波,是突然出现在他们中间的一条神秘的蛟龙。

    “皓齿人儿含笑,

    向满座瞧了一遍。

    眼珠娇滴滴一转,

    却注视向我少年的脸。”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此夜夜相会,言笑晏晏,一对金童玉女沉入爱河。在酒馆女主人的撮合下,一对璧人夜夜欢会,难舍难分。只恨良宵苦短,雄鸡唱晓——

    “桑耶的白色雄鸡,请不要过早啼叫。

    我和相好的情人,心里话还没有谈了。

    把帽子戴在头上,将辫子撂在背后。

    一个说,请慢坐,一个说,请慢走。

    一个说,心里又该难过了,一个说,很快就能聚首。”

    美丽的琼结姑娘达娃卓玛不知道,天亮后的情郎去往何方。在庄严的布达拉宫,有一道小小的侧门,通往活佛的寝宫。

    那化名宕桑汪波夜夜来相会的情郎,就是布达拉宫高高在上的活佛仓央嘉措。

章节目录

仓央嘉措情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姜姜糖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姜糖汁并收藏仓央嘉措情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