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简之先开口打破二人之间复杂的沉默,“看来你做长姐很有威严,说话比我这个师父管用。”

    余念厘不答,盯着周简之鬓角的雨珠反问道,“我以为你离开长安了。”

    周简之也收起方才轻松的语气,面色严肃,“我说过,在查明真相前,我绝不会离开。”

    余念厘狠狠地拧了拧眉,“周简之,你知道我不赞成你这么去做,但我也不会阻拦你。只是现在你把阿寻牵扯进来,我没办法坐视不理。”

    周简之有些失落,叹了口气还是辩解道:“我在收他为徒后才知他是你弟弟。我是在明乐坊的迎春客栈遇着他的,那地方本就鱼龙混杂,谁能想到那么个朴素不显的少年会是御史府上的嫡子呢?且我在知晓他身份后便决定对自己的身份绝口不提,原是想等这周我把剑谱粗略教授于他就“消失”,结果你先找过来了。所以请你先相信我,我本无意将你弟弟牵扯其中。”周简之言辞恳切,再者余念厘本就不是怀疑他是有意为之。只是现下的局面,变化得太快,她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

    余念厘听罢,抿了抿唇:“我没有怀疑你,我只是有些担忧……”

    “我明白。所以计划照旧便是,待这周一过,我自会同寻风讲清楚后离去,事已发生,你也不必太过忧虑。”

    “嗯。”

    聊完余寻风的事,两人都未再说话,竹林里又变得鸦雀无声,只有秋风瑟瑟,掠过竹林,沙沙作响。

    余念厘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周简之,他又长高了。似乎他们每一次再见,他都会抽条,明明初见时他俩差不多高矮,一晃十年过去,她只能堪堪抵至他的肩头,还是在有发髻增高的情况下。

    他还清瘦了些,更衬得他剑眉星目,尤其是他那双眼睛,余念厘一直很少与他对视,他的双眸太过纯粹与明亮,就好似一面镜子,折射出他对面那人的一切,好的,不堪的,在周简之熠熠的目光下全都无所遁形。

    周简之此时也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余念厘,他们去年重光寺一别,他就一直念着她,但是他也实在没有什么机会拜访她。倒是可以趁着夜色溜进御史府悄悄探察她的近况,只是这实非君子所为,他也不想总是和她夜月相见。皓月皎洁固然唯美,但是夜色之中,也潜伏着许多难算的危险。

    她没有变太多,唯一的变化也许是一年已去,他们之间已隔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即使他们现在身处同地,他大可直言这一年里心中反复演练无数次的殷殷情意,不必再借纸问剑倾泻他的牵挂与思念,但他仿佛仍然身处江畔,隔着浓雾,对岸有他日思夜想的人,也唯有眺望。

    问其何所思,恰如春水流。

    千丝万缕斩不尽,一捧秋风浓我愁。

    周简之不求其他,唯愿今日起他和余念厘能如他竹叶上所题字那般,“不复参与商。”

    “周简之。”

    “嗯…嗯?”周简之实在太久没有听见她叫自己的名字了,“怎么了?”

    余念厘抬头望见阴暗的天空,想来马上又有一场大雨吧。“你还记得孙肃齐吗?”

    周简之愣了愣,不明白她为何突然提起故人,“当然记得。”

    “上月,他妹妹告诉我,孙先生死了。”余念厘犹豫再三,还是打算将此事告诉周简之。

    又是沉默。

    良久,周简之喑哑着问,“怎么死的?”

    “他身体本就不好,一阵秋雨后染上风寒,旧疾并发,没撑过去。”余念厘尽量简洁地将孙晓含的描述转达给他,“临终前,孙先生嘱咐晓含好好活着,切勿步他后尘。”

    周简之只觉长安城的秋天越来越冷了,冷到他穿衣是单薄还是厚重,都抵御不了自内而外的寒意。“你应该早些告诉我,我还能去吊唁。”

    余念厘摇摇头,“晓含将孙先生埋在后山,未曾举办葬礼。她遵从孙先生的遗志,收拾了行囊回了老家。原本此事她不想知会任何人,但她说孙先生知道这两年我们不时会给他们兄妹送些东西,就想着还是应该让我们知晓。她临走时来我府上寻了我,同我讲了这些。其实她也寻过你,只是你行踪不定,她找不着你便托我转告,自己先行上路返乡了。”

    周简之闻言皱眉,担心道:“她一介女子,独自一人行那么远的路如何能行?”

    “放心吧,我让陈叔驱车送她回去的。之后陈叔把她送到后回府禀告我,晓含一切平安。”余念厘看着周简之捏紧的手,心想他一定又在自责了,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周简之,我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这条路太危险,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很可能到头来你倾尽所有,也一无所获……就算这样,你也要继续吗?”

    周简之喉间、心底都蔓延着复杂的滋味,苦笑一声,“阿念,从这里被烧为灰烬开始,我就没有别的选择了……这么多年,我行来又去,但从来都没有走出过那日的广陵王府。既已一无所有,又何谈一无所获?飞蛾扑火奔光亮而死,而为真相,我之殉身亦是在所不惜……”

    余念厘看着眼前的劲装少年,人人都道他是镇军大将军的次子,是吏部侍郎的幼弟,传他“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又传他“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哪怕飞扬跋扈也前路坦途,光明一片。

    可他们也看不见竹林里他的孤寂,他的茫然,他十年如一日的困兽之斗。余念厘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她无法掸去他内心的尘土,无法驱走他生命的愁云,无法熄灭他记忆的火光——她能做的,是不是只有在这秋雨来临之际,寻一把伞,尽量让他免于淋湿的苦恼。

    可即使只是这样也难办,竹林萧瑟,四下无人,哪能有什么伞。余念厘有些恼恨,她的确更愿意“袖手旁观”,可真待她欲出手相助时,她能做的,似乎总是很少。

    如果让她选择,她只希望周简之能一如旧时模样:颂平十三年春,霁月园内听涛阁上。其间公子俱彬彬有礼、斯文儒雅;吟诗作赋、清谈论道。

    独他执酒立于广陵王身旁,临江畅饮,恣意长笑。觥筹交错之间她不尝美酒佳肴,不理喧言嘻闹;只眼见波涛滚滚,怒吼青松,又耳闻少年之志,敢凌东风。

章节目录

念之毫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来口番茄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来口番茄汤并收藏念之毫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