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寂寂,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在夜风中摇曳。萧元殊熬到陈氏睡着后,悄悄点起一盏小油灯,在草纸上写写画画。夜色如墨,几只小飞虫绕着小灯无规律的盘旋。

    其实最开始听到陈氏说起交保护费一事,萧元殊并没有过多在意,说她冷漠也好,死心也好,前世种种让她无意插手,想着只要独善其身便可。毕竟先前陈氏也说了,流寇索要“保护费”这样的事情一年中至少也有两三次,经年累月下来,几乎已经成了在此地逃窜的流寇和安平镇的居民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法则。

    但夜深人静时萧元殊却忍不住在床上辗转反侧,她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揭过。毫无疑问,就像“破窗效应”一样,这次的流寇行事事出反常,好比给窗户上打破了第一道口子,最终这道口子只在镇民们一味的约定俗成,一味的默许退让中被流寇们的贪心不足撕扯的越来越大。

    生病时收到的温暖和善意在萧元殊脑海中不断闪过,前几天,被打的刘二哥知道她落水感染了伤寒,还给他们家多送了几条鱼呢。她拍拍自己的脸颊,企图清空这些“没有意义”的想法。我只是为了自己罢了,她在心中一遍遍的告诫自己。

    终究无论如何,萧元殊还是忍不住思考起事情可能的解决办法。

    报官无遗是解决流寇问题的第一选择,萧元殊在纸上列下,但根据她的所知这又有如下难点:

    首先,安平镇作为边陲小城,位置偏远,本地差役势单力薄,临近郡城官员鞭长莫及。

    其次,荆州多山地,地形复杂,便于流寇遁入山林逃窜,逃窜的流寇又可以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数众多。

    再来,如果真的有官员出面想要彻底清剿流寇,还有时间的问题。大雍地方官员的任期三年一任,根据都察院对官员政绩的考课决定陟罚臧否。流寇清剿可谓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官员短暂的任期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既然如此,与其留而未决,还不如视而不见,毕竟谁不想在都察院监察时给出一份完美的履历呢。

    总之,官府根本无力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萧元殊在草纸上总结到,在官府两字画上了一把叉。

    思及这里,既然在这件事上无法依靠官府,普通百姓更是投鼠忌器。流寇们大多在荆州一带定点定期流窜,如果有人想强出头要回被索要的钱财,只怕还没有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就先被流寇报复的家破人亡了。因此大家只能当作破财免灾,用退让换得一段时间的安稳。

    那么问题回到了原点,她现在并不是前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雍州萧氏嫡公子,而是安平镇一个十多岁的小郎君,无权无势,手无缚鸡之力,镇上深受流寇之害的镇民都“无动于衷”,更何况一个小孩子呢?她似乎没有能力去打破这样的法则。

    萧元殊一把划掉在纸上写下的这几点,看着明灭的灯火,不由得叹了口气。她开始努力回忆起前世有关荆州流寇的问题,却发现自己似乎闻所未闻。这个想法一瞬间让她不寒而栗。

    萧元殊觉得自己应该还漏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点,一股滋生于南雍特殊的社会土壤的势力。

    古代华夏并不像现代的华夏社会一样人人平等。在封建的南雍,人一出生就被无意识的划分了三六九等,被填充进等级森严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这种为了维护社会静稳而形成的金字塔结构是难以被杀死的,即使改朝换代,也只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顶层的那一小部分人换了一个姓氏罢了。

    在南雍也有这样的社会结构。大雍有九州,九州不仅是根据山川走势划分的地理单元,更是人为划分的,分别为皇家与八个世家所割据经营的势力范围。自然而然的,普通百姓与门阀士族之间隔着天堑一般的鸿沟,普通人究其一生都难以逾越。萧元殊前世出身的雍州萧氏就是九州世家,而荆州同样作为九州之一,则是世家荆州王氏的势力范围。

    因此一个世家对其所盘踞的地方州县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更不用说对于地方官员。就好比《红楼梦》里贾雨村誊写的护官符,世家与地方官员可以说是并蒂而生。

    考虑到这一点,萧元殊忍不住思考,既然荆州山川纵横,河湖广布,流寇流窜的地方应当远远不止安平镇一个地方,而很有可能已经危及其他偏远城镇的社会治理。那么既然荆州的流寇问题如此严重,就算荆州系的官员有心无力,盘踞荆州多年的荆州王氏也不可能放着如此隐患坐视不理。

    如此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为什么上一世直到死,身处朝堂中心的她都不曾听到荆州王氏有关长期剿匪的情报?

    萧元殊不敢细想,流寇问题这么多年悬而未决,到底是因为荆州系的官员粉饰太平无力触及,还是因为王氏本身就牵扯其中,与这些流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加致使官员处处被动,不得不瞻前顾后,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动了他们的奶酪呢?

    但无论如何,世家可能牵涉其中,官府不会管,百姓不敢要,因此便形成了一个闭环。听起来很残酷,但这就是所谓“约定俗成”下百姓真实的生存困境。

    沉沉夜色笼罩下的大街小巷,更鼓声声自远方而来。更深露重,萧元殊不打算再深想下去,她匆匆收笔,情不自禁的看向窗外漆黑一片的天幕,突然觉得表面宁静的安平镇并不是她所以为的世外桃源,而已然在歌舞升平之下露出了它暗藏的一口獠牙。

    但直到萧元殊亲眼所见,才明白新来的流寇为什么会让刘二哥一家不选择破财消灾,而是被逼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络腮胡子的大汉腰间别着一把短刀,身后跟着几个衣衫不整的小混混。他一脚踹开门后,就凶神恶煞的嚷嚷着要找店主人。其他人小混混也四散到店子各处,只留一个瘦高个站在他身后。店子里的顾客都不明所以,也忌惮着他们一伙人人多势众不敢出声,萧元殊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也找到门后的位置蜷缩着,不想引起对方注意。一时间没有人有所动作,刚刚还热闹着的鱼羹店瞬息之间安静下来。

    听到店子里摔门的响声,陈氏连手都来不及擦净,匆匆忙忙的小跑了出来。见到络腮胡子的一刻,她面上闪过一丝惊惧,又看到门后不做声的萧元殊,飞快的定了定心神,面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不知道军爷来这里所谓何事呀?”

    络腮胡子似乎很满意陈氏尊敬的态度,他往鱼羹店里扫视了一圈,见无人说话,便粗声粗气对着陈氏道“新来的龙四爷要你交保护费孝敬。”

    听见他的话,陈氏似乎早有准备,她松了一口气,勉强陪笑道:“龙四爷有要求,妾自是愿意的。只是这具体的······”

    见陈氏并无不满,络腮胡子身后那个先前不起眼的瘦高个走到他身边。萧元殊不由得仔细盯住那个人,瘦高个刚刚进门时便用令人不舒服的眼光仔细打量了鱼羹店里的所有人,那锐利的目光让萧元殊无端在意。他一身洗的发白的长衫,眸子狭长,对着手上的册子念到:“萧氏鱼羹店,家中萧陈氏母子二人,寓居永宁坊。”

    他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店中客人间响起了窃窃私语,陈氏与萧元殊皆是面色一变,这是将他们家里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瘦高个一双细长的眸子似乎淬了森然冷意,萧元殊感觉他似乎注意到自己了,赶紧低下头去。瘦高个顿了顿,看着陈氏又说出了一个数字。

    “这也太多了。”萧元殊听到有人惊呼。“三日后就要交。”瘦高个毫不留情的击碎了陈氏面上最后一丝故作的镇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话音刚落就引起店中客人再一次的小声交谈,

    “瞎嚷嚷什么!”络腮胡子一掌拍到桌上,小店里再次安静下来,客人们在这威逼下默不作声,空气中发酵着不言而喻的恐慌。

    陈氏也是面色惨白,她扶住桌子,目光很快扫过萧元殊,思量了片刻,好声好气的商量到“妾家中孤儿寡母,攒的家当还差些许,军爷能不能宽限几天。”

    瘦高个定定看了看陈氏,似乎要判断她话里的真假。沉默良久,他才惜字如金道:“可以,十日后交。”旁边的络腮胡子闻言不客气道:“别想着给爷耍花样!”他抽出腰间那把短刀在桌上剁了剁,又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了看陈氏,横笑到“如果届时没钱,就抓了你陪弟兄们几日凑合。”听到他的话,萧元殊用力掐了掐自己手心的软肉,避免自己露出不合适的表情

    瘦高个看向萧元殊,也露出一个冷冷的笑容,补充道“门后面的那个是你儿子吧,交不起钱,你不行,用你儿子的一条腿也可以。”

    闻言,陈氏身形登时不稳,络腮胡子两人身后的几个小混混俱是哈哈大笑。放下这番话后,他们便再次摔门,扬长而去。

    听到络腮胡子一伙人嚣张的话,店中客人不免都有些义愤填膺,一个中年男人愤愤道“这些畜生就会仗势欺人。”,一个年纪偏大的老人家接过话头道“鲜廉寡耻啊,昨天打了刘二郎君,今天就来欺负孤儿寡母了。”

    一个黄衫的年轻娘子似乎和陈氏相熟,姣好的面上满是歉意,凑到陈氏跟前小声道:“陈姐姐,妾刚刚也不好替你多言什么,但家里这个月尚且留了点余钱,你和六儿要的话提便是了。“

    陈氏看着店中客人,勉强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今天的事是妾的不是,叨扰诸位了,妾知诸位不便多言,但其中好意妾心领了,可只怕妾今天要早点关店回家清点账目了。”

    客人们闻言皆是表示理解,很快便三三两两离去,店中一下冷清起来,萧元殊看着面上愁容满面的陈氏,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章节目录

悉达多手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桃有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有蕡并收藏悉达多手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