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昭走后,伫立在门外得素萍才缓缓进来,不由得好奇问道:“殿下,奴婢方才听您卖关子呢,也十分好奇,可否解答一二。”
“你常在四处走动,可听说李姑娘受的什么伤?”
“奴婢听说,是箭伤。”
“那便是了。”白商饮完一盏茶,“凌衍抱她回来之时,她伤在胸口,却并无箭,况我注意到李姑娘胸口衣物是虚掩的,大抵是他救人心切,便……”
素萍却并不讶异,只是略微点点头道:“原是如此,若不求娶,便是损了女儿家的清白。只是……不知晓李姑娘是否愿意呢?”
“啪嗒”一声,白商手中的杯盖未曾握稳,与盏身硬磕一下,在盏口之中碎成两半。
素萍忙跪地道:“奴婢死罪。”
又抬头观她面色苍白,眼底一片幽深的色彩,十分伤痛。
白商不由得闭眼缓和胸中情绪。
“你何罪只有,你不过适时提点了我一下,我倒要感谢你。”
素萍跪在地上,不敢应话,半晌听她道:“起来吧。”方敢起身。
白商又笑道:“只怕李姑娘也要落得我这个境地了。”
“殿下何意?”
白商向来当她是个贴心的,亲近的,便也不防她,道:“凌衍求娶李如鸢,并非全她清白这样简单,凌国公已然年老,两个逝去的儿子兵权也早已上缴。凌衍无论是样貌气质还是手段,皆非鼠辈。但陛下如今愈发的心思多疑,不肯再分兵权,他又如何施展?李将军如今也快五旬了吧……”
“他所为的,不过兵权二字。”
素萍这才恍然大悟,竟还有这么一层。又见白商信步走至内室道:“我这里还有什么宝贝?挑几样好的,也预备着吧。”
*
白昭走至庆华宫的飞檐之下,恰巧一阵幽风刮过,檐下青铜铁马乱颤,一串雨渍伴着丁零当啷的响声,落在他的颈上,又顺着光洁的皮肤一路滑下,混合在了衣中,竟不知到了何处,只觉一片冰凉湿濡。
他顿时蹙了蹙眉,一边走着,一边掏出帕子勉强擦拭了几下,想要走进暖阁之中换一身衣裳。
却有人从身后跟了过来,喊住了他,他回头一看,只见一身绿衣裳,方知是青染。
他转过身来继续走着,青染跟在他的身侧,边走边道:“殿下要查的是,总算是有了些眉目。”
方走至暖阁门前,白昭停下了进屋的动作,转过头看他,他立即从怀中掏出一个密匣,躬身奉了上去。
白昭接了过来,旋即进了暖阁。他未曾施令,青染已不敢走动,只得在门口候着,约莫一刻之后,方见暖阁门开了,却只听见他的声音:“进来吧。”
青染进了暖阁,只看见白昭已经换了一身衣裳,此刻卧在榻上,手中展开了密匣,正在看着,面上却不曾带有一丝表情,宛若佛堂供奉的白玉观音。一时心中惶恐了起来,正要开口询问下一步如何,便听白昭从榻上坐起。
白昭轻轻哂笑一声,似是才回过神来,道:“果然如此。”
青染惊道:“殿下……早已知晓?”
白昭赤脚走下来,将密匣中的信纸抽出,迎在了烛焰上头,一瞬间火光大盛起来,屋子里也瞬间亮堂起来,又瞬间暗了下去。
他背着手望着飘飘悠悠落地的灰烬,眼眸之中不知是何等情绪,是悲是喜?是畅快还是忧虑?青染探察不得。
只听他道:“当年沈大人手握重权,又为帝王信赖,实在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怎的一夜之间大厦倾颓,叫他杜允成了丞相,成了如今朝堂上的重臣?其中若无缘由,我必是不信的。”
青染小声道:“殿下所言极是,接下来该当如何?”
白昭严肃道:“接着查。”
青染闻言应了一声,方要出暖阁,又听见白昭在身后唤了一声,道:“此次查案,可有什么不寻常的?”
青染脑中闪过一道惊雷,细细思索了从前至今日的来龙去脉,果然觉得诡异。忙道:“殿下,此次查案……属实……过于顺利了些。”
“如何?”
“属下秉着殿下的嘱咐,未曾惊动地方官员,但据各方探子所言,他们皆遇到了同属下一样的情况。”
青染越说越慌,额头渗出了一些汗珠。他忍不住去看白昭的面色,却见他淡定如斯,方又接着道:“那便是——我等每查到一个地方,便轻易找到线索,证据。仿若有人事先将放在那里静等着我们来一样。”
白昭神态仍未有任何异动,只是道:“有人愿意大费周章,那我便安心当这渔翁,不很好吗?”
说罢便摆摆手,叫青染退下。
青染退至门外,沿着廊庑走至大殿外头,正好看见刘常侍正慌张赶来,与他迎面遇上。
青染行了一礼,便要离去,又听见刘常侍咋咋呼呼的声音:“殿下在暖阁之中?”
“正是。”
“今个殿下心情如何?”
青染回想方才白昭的面色,只觉不悲不喜,便道:“还成吧。”
“还成就是不错。”刘常侍念叨着,然后撵着几个宫婢,道:“走,趁着殿下今儿心情不错……”
刘常侍走得飞快,两条老腿倒腾着就往暖阁去了,几个小宫婢唯唯诺诺在他身后跟着。他后头说了啥,青染也没有听清。
白昭还在暖阁中,只是已经脱力,背靠着床榻坐在了地上,几许烛光映在他月色一般的衣裳上,星星点点如同燃烧而起的火斑。
他仍在思考着密匣上的内容。四月廿的这日,是葳蕤生香,群芳争艳的是日子,气候分明已经转暖了,窗外也分明已经停雨,灿阳高照了,他却不由得觉得很冷。
奸佞误国,帝王无能,无疑是最好概括。
杜允卖国通敌,蒙蔽圣听,而皇帝急于集权,得鱼忘筌,合力将当时手握重权的沈大人安了个谋逆罪名。
白昭不由得放肆狂笑出来,心中灼热如火,四肢却还是冰冷的,不由得想到沈氏一族问罪那日,自己长跪在玉清宫门前的场景。
宁国八年的一个折胶堕指的冬天,年少而不知事的白昭得知自己的好兄弟不日将要被问斩,便直奔玉清宫门求见。
可久久不见白帝传召,李公公从殿中出来了一趟又一趟,却只道:“殿下快些回去吧,陛下吩咐了,今日处理堆积的折子,不见任何人。”
白昭穿得并不厚,跪了一会儿就已觉寒气侵肌,但仍坚持道:“烦请公公再去禀报,我在这里等候陛下召见。”
李公公叹了一口气,进了宫门,宫门一张一合,飘散出些许暖意,随即消散在寒天雪地中。
白帝依然没有出来,紧闭的宫门就像一道厚厚的城墙,一道深深的沟壑,将他隔在外头。
雪漫天的下了起来,他不知跪了多久,心乱如麻,各色情绪混杂在一起,让他无法控制的涕泗横流,四肢皆无知无觉,僵硬地倒在了石板地上。
四周侍卫不敢乱动,李公公便去禀报,白帝冷道:“你们谁都不要管他,叫他宫里的人将他抬走。”
“陛下,这一去一回,可得不少功夫。”
“他应得的。”白帝眉毛横起,又补充道:“不许叫太医看他。”
淡淡如水,轻飘飘的一句话,饶是久奉御前的李明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只能照本宣科去传话,传完话忍不住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老奴亦不敢不从命呐。”说罢喟然离开。
记忆就此断了,再醒来时便在庆华宫中,身旁是大喜过望的刘安,不住的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道:“殿下终于醒了。”原来这些天,果真没有太医来瞧,刘安凭着自己的经验之谈,去拿了药,每天给他灌下去,才从鬼门关将他救回来。
病愈之后,白帝又马不停蹄将他扔进了暗狱之中,与各色疯人关在一起,一月有余。
各种细节,如梦中鬼魅已经纠缠他数年,此刻便不愿去想,然而不想却又蠢蠢欲动,不断涌起,然后起浪,将他彻底淹没,一如那天的大雪,一如暗狱里的死尸。
他那时大病初愈,也曾思想自己是否错得离谱,为了兄弟情谊,折辱了皇家颜面。然被人勾勾手指扔进阿鼻地狱一般的境地。
如今才知道,那样的想法却是真正错得离谱。
忽而几滴液体落在自己手上,白昭抬起手,缓缓触碰到面上,是一片冰凉湿濡,才惊觉自己已经泪流满面,又听见外头匆忙的脚步声,方慌忙掏出帕子将泪水擦拭干净。
刘常侍已经站在了门口,道:“殿下。”却见久不应声,便将几个宫婢撂在门外,独自进了门。
一进门方看见白昭坐在地上,眼睛鼻尖皆是绯色,见他来了却笑道:“常侍来了,快些拉我一把,浑身失了力气了。”
这孩子般的玩笑话,叫刘常侍微微一怔,忙朝前伸出了手,然握住他手的时候却吓了一跳,像是抓了一块冰块在手里,又见他面上虽是冷静,但眼尾泛红,一双凤目含水,布上了血丝,分明是哭过的模样。
于是迟疑问道:“殿下怎么了?”
白昭吸了吸鼻子,道:“无事,许是坐得久了,双腿木了。”
方才还是浑身,现在又是两腿,刘常侍自然不信,疑道:“殿下怎么手凉成这样,是不是穿得少了?”见他不回,又自顾自道:“早说了让殿下多穿些衣裳,虽然现在天气转暖了,可还有些寒气的。真是叫老奴不省心呐。”
话说出口,方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刘常侍连忙噤声,尴尬一笑,却见白昭笑道:“劳烦刘常侍给我准备热汤了。”
刘常侍应了一声,方出了暖阁,又看见暖阁外头几个站得好好的宫婢,是他精挑细选的,容貌和身姿在宫里都算拔尖了。
思及方才白昭的模样,他忙挥着袖子将几个婢子赶走,低声道:“都快回去吧,回去吧,该做事做事,别在这里杵着了。”
这一夜难以入眠,窗外升起的月亮,柔兮皎兮,撒了遍地清辉,白昭坐在榻上,看了半夜。
“你常在四处走动,可听说李姑娘受的什么伤?”
“奴婢听说,是箭伤。”
“那便是了。”白商饮完一盏茶,“凌衍抱她回来之时,她伤在胸口,却并无箭,况我注意到李姑娘胸口衣物是虚掩的,大抵是他救人心切,便……”
素萍却并不讶异,只是略微点点头道:“原是如此,若不求娶,便是损了女儿家的清白。只是……不知晓李姑娘是否愿意呢?”
“啪嗒”一声,白商手中的杯盖未曾握稳,与盏身硬磕一下,在盏口之中碎成两半。
素萍忙跪地道:“奴婢死罪。”
又抬头观她面色苍白,眼底一片幽深的色彩,十分伤痛。
白商不由得闭眼缓和胸中情绪。
“你何罪只有,你不过适时提点了我一下,我倒要感谢你。”
素萍跪在地上,不敢应话,半晌听她道:“起来吧。”方敢起身。
白商又笑道:“只怕李姑娘也要落得我这个境地了。”
“殿下何意?”
白商向来当她是个贴心的,亲近的,便也不防她,道:“凌衍求娶李如鸢,并非全她清白这样简单,凌国公已然年老,两个逝去的儿子兵权也早已上缴。凌衍无论是样貌气质还是手段,皆非鼠辈。但陛下如今愈发的心思多疑,不肯再分兵权,他又如何施展?李将军如今也快五旬了吧……”
“他所为的,不过兵权二字。”
素萍这才恍然大悟,竟还有这么一层。又见白商信步走至内室道:“我这里还有什么宝贝?挑几样好的,也预备着吧。”
*
白昭走至庆华宫的飞檐之下,恰巧一阵幽风刮过,檐下青铜铁马乱颤,一串雨渍伴着丁零当啷的响声,落在他的颈上,又顺着光洁的皮肤一路滑下,混合在了衣中,竟不知到了何处,只觉一片冰凉湿濡。
他顿时蹙了蹙眉,一边走着,一边掏出帕子勉强擦拭了几下,想要走进暖阁之中换一身衣裳。
却有人从身后跟了过来,喊住了他,他回头一看,只见一身绿衣裳,方知是青染。
他转过身来继续走着,青染跟在他的身侧,边走边道:“殿下要查的是,总算是有了些眉目。”
方走至暖阁门前,白昭停下了进屋的动作,转过头看他,他立即从怀中掏出一个密匣,躬身奉了上去。
白昭接了过来,旋即进了暖阁。他未曾施令,青染已不敢走动,只得在门口候着,约莫一刻之后,方见暖阁门开了,却只听见他的声音:“进来吧。”
青染进了暖阁,只看见白昭已经换了一身衣裳,此刻卧在榻上,手中展开了密匣,正在看着,面上却不曾带有一丝表情,宛若佛堂供奉的白玉观音。一时心中惶恐了起来,正要开口询问下一步如何,便听白昭从榻上坐起。
白昭轻轻哂笑一声,似是才回过神来,道:“果然如此。”
青染惊道:“殿下……早已知晓?”
白昭赤脚走下来,将密匣中的信纸抽出,迎在了烛焰上头,一瞬间火光大盛起来,屋子里也瞬间亮堂起来,又瞬间暗了下去。
他背着手望着飘飘悠悠落地的灰烬,眼眸之中不知是何等情绪,是悲是喜?是畅快还是忧虑?青染探察不得。
只听他道:“当年沈大人手握重权,又为帝王信赖,实在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怎的一夜之间大厦倾颓,叫他杜允成了丞相,成了如今朝堂上的重臣?其中若无缘由,我必是不信的。”
青染小声道:“殿下所言极是,接下来该当如何?”
白昭严肃道:“接着查。”
青染闻言应了一声,方要出暖阁,又听见白昭在身后唤了一声,道:“此次查案,可有什么不寻常的?”
青染脑中闪过一道惊雷,细细思索了从前至今日的来龙去脉,果然觉得诡异。忙道:“殿下,此次查案……属实……过于顺利了些。”
“如何?”
“属下秉着殿下的嘱咐,未曾惊动地方官员,但据各方探子所言,他们皆遇到了同属下一样的情况。”
青染越说越慌,额头渗出了一些汗珠。他忍不住去看白昭的面色,却见他淡定如斯,方又接着道:“那便是——我等每查到一个地方,便轻易找到线索,证据。仿若有人事先将放在那里静等着我们来一样。”
白昭神态仍未有任何异动,只是道:“有人愿意大费周章,那我便安心当这渔翁,不很好吗?”
说罢便摆摆手,叫青染退下。
青染退至门外,沿着廊庑走至大殿外头,正好看见刘常侍正慌张赶来,与他迎面遇上。
青染行了一礼,便要离去,又听见刘常侍咋咋呼呼的声音:“殿下在暖阁之中?”
“正是。”
“今个殿下心情如何?”
青染回想方才白昭的面色,只觉不悲不喜,便道:“还成吧。”
“还成就是不错。”刘常侍念叨着,然后撵着几个宫婢,道:“走,趁着殿下今儿心情不错……”
刘常侍走得飞快,两条老腿倒腾着就往暖阁去了,几个小宫婢唯唯诺诺在他身后跟着。他后头说了啥,青染也没有听清。
白昭还在暖阁中,只是已经脱力,背靠着床榻坐在了地上,几许烛光映在他月色一般的衣裳上,星星点点如同燃烧而起的火斑。
他仍在思考着密匣上的内容。四月廿的这日,是葳蕤生香,群芳争艳的是日子,气候分明已经转暖了,窗外也分明已经停雨,灿阳高照了,他却不由得觉得很冷。
奸佞误国,帝王无能,无疑是最好概括。
杜允卖国通敌,蒙蔽圣听,而皇帝急于集权,得鱼忘筌,合力将当时手握重权的沈大人安了个谋逆罪名。
白昭不由得放肆狂笑出来,心中灼热如火,四肢却还是冰冷的,不由得想到沈氏一族问罪那日,自己长跪在玉清宫门前的场景。
宁国八年的一个折胶堕指的冬天,年少而不知事的白昭得知自己的好兄弟不日将要被问斩,便直奔玉清宫门求见。
可久久不见白帝传召,李公公从殿中出来了一趟又一趟,却只道:“殿下快些回去吧,陛下吩咐了,今日处理堆积的折子,不见任何人。”
白昭穿得并不厚,跪了一会儿就已觉寒气侵肌,但仍坚持道:“烦请公公再去禀报,我在这里等候陛下召见。”
李公公叹了一口气,进了宫门,宫门一张一合,飘散出些许暖意,随即消散在寒天雪地中。
白帝依然没有出来,紧闭的宫门就像一道厚厚的城墙,一道深深的沟壑,将他隔在外头。
雪漫天的下了起来,他不知跪了多久,心乱如麻,各色情绪混杂在一起,让他无法控制的涕泗横流,四肢皆无知无觉,僵硬地倒在了石板地上。
四周侍卫不敢乱动,李公公便去禀报,白帝冷道:“你们谁都不要管他,叫他宫里的人将他抬走。”
“陛下,这一去一回,可得不少功夫。”
“他应得的。”白帝眉毛横起,又补充道:“不许叫太医看他。”
淡淡如水,轻飘飘的一句话,饶是久奉御前的李明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只能照本宣科去传话,传完话忍不住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老奴亦不敢不从命呐。”说罢喟然离开。
记忆就此断了,再醒来时便在庆华宫中,身旁是大喜过望的刘安,不住的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道:“殿下终于醒了。”原来这些天,果真没有太医来瞧,刘安凭着自己的经验之谈,去拿了药,每天给他灌下去,才从鬼门关将他救回来。
病愈之后,白帝又马不停蹄将他扔进了暗狱之中,与各色疯人关在一起,一月有余。
各种细节,如梦中鬼魅已经纠缠他数年,此刻便不愿去想,然而不想却又蠢蠢欲动,不断涌起,然后起浪,将他彻底淹没,一如那天的大雪,一如暗狱里的死尸。
他那时大病初愈,也曾思想自己是否错得离谱,为了兄弟情谊,折辱了皇家颜面。然被人勾勾手指扔进阿鼻地狱一般的境地。
如今才知道,那样的想法却是真正错得离谱。
忽而几滴液体落在自己手上,白昭抬起手,缓缓触碰到面上,是一片冰凉湿濡,才惊觉自己已经泪流满面,又听见外头匆忙的脚步声,方慌忙掏出帕子将泪水擦拭干净。
刘常侍已经站在了门口,道:“殿下。”却见久不应声,便将几个宫婢撂在门外,独自进了门。
一进门方看见白昭坐在地上,眼睛鼻尖皆是绯色,见他来了却笑道:“常侍来了,快些拉我一把,浑身失了力气了。”
这孩子般的玩笑话,叫刘常侍微微一怔,忙朝前伸出了手,然握住他手的时候却吓了一跳,像是抓了一块冰块在手里,又见他面上虽是冷静,但眼尾泛红,一双凤目含水,布上了血丝,分明是哭过的模样。
于是迟疑问道:“殿下怎么了?”
白昭吸了吸鼻子,道:“无事,许是坐得久了,双腿木了。”
方才还是浑身,现在又是两腿,刘常侍自然不信,疑道:“殿下怎么手凉成这样,是不是穿得少了?”见他不回,又自顾自道:“早说了让殿下多穿些衣裳,虽然现在天气转暖了,可还有些寒气的。真是叫老奴不省心呐。”
话说出口,方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刘常侍连忙噤声,尴尬一笑,却见白昭笑道:“劳烦刘常侍给我准备热汤了。”
刘常侍应了一声,方出了暖阁,又看见暖阁外头几个站得好好的宫婢,是他精挑细选的,容貌和身姿在宫里都算拔尖了。
思及方才白昭的模样,他忙挥着袖子将几个婢子赶走,低声道:“都快回去吧,回去吧,该做事做事,别在这里杵着了。”
这一夜难以入眠,窗外升起的月亮,柔兮皎兮,撒了遍地清辉,白昭坐在榻上,看了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