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宫仍旧烧着地龙,白廷方到门前,便觉浑身的秋气都叫暖风化开,通身温暖舒畅。
白帝年迈,如今更是怕冷,年轻时亲征在身上各处皆留有伤,稍一见了风,受了冻,便会复痛。于是才早早烧起了地龙。
白廷省得这些。
这些年来,白帝的喜好,厌恶,他皆记得一清二楚。从前未曾明白身份的时候,尚有一层亲缘作为纽带,认为那是斩不断的。
于是得知自己身世之后,他便小心警惕,投其所好,摒其所恶,且在人情世故之间来回辗转学习。白帝各种脸色,各种话语语气,意在如何,他皆知晓得一清二楚。
因着多年的小心谨慎,使他造就了这样一番轻易便可察见微言之意,观得细色之情的本事。
只是,越是年纪增长,他越发觉,他从前以为有了之后便可有恃无恐的,所谓斩不断的亲缘纽带……似乎也并不那么牢固。
恰如白昭、白商与白帝、钰妃。恐怕是这世间最好的例子。
于是白廷又额外地知悉了,人之谋权可断其亲缘,人之谋利,亦可断其良知。
谋权,谋利皆为人性之贪婪,白廷亦是人,亦被覆载其中。只是他更知晓自己的贪婪,他要比常人更贪婪一些,因为他什么都没有。
地位、权力、爱情、父母亲情,白廷他一个也没有。
于是他什么都想要,至今一个也不曾得到。
或许瞬间片刻得到过,也是虚假的。恰如白帝单送给他的桂花味的糕点,淑妃那样的一个怀抱。却也终究会消散不见。
一个未必不是利用,一个未必不是安抚。
又或许他原本可以与白商和睦共处,却因一次糊涂的拥抱,使她对自己防备至今。
亲缘是不可靠的,朝夕相处也是不可靠的,天地之间似乎独他一人,为自己去挣那些没有的东西。
一阵秋风吹来,白廷周身忽而又冷了些,便忙跟着李明进了殿中。
白帝正坐在桌前品茗,甚是悠闲。再一转眼,便看见旁边坐着的丞相,便知晓今日议事,究竟是何事了。
方行完礼,被白帝赐了座,他便一屁股坐下,只觉浑身疲乏。方在噩梦中惊醒,便要来此受这言语上的凌迟,纵使拼命三郎,也受不住。
白帝见他坐下,于是开口问道:“廷儿可曾听闻李氏父子一事?”
白廷自然知晓此事,不光他知晓,全上京乃至全大宁,无论高官还是黎庶,都该知晓了。但他也知晓白帝以此事开头是一点弯子也不想绕,直截了当地点自己。
于是他开口回道:“此等大事,儿臣自然知晓。”
神色淡定如常,不漏一丝破绽。
白帝与杜允对看一眼,方续道:“炎国已然求和,余寇却在此地杀我大宁将士,我朝损失一员良将当真……令人扼腕叹息。”
他说话之时满面遗憾惋惜,不住摇头,倒真是一副不舍模样。
可是白廷却知晓他心如蛇蝎,面上伤心,内里大笑。世上若有这么一个人最会笑着,一言一语之间杀人于无形,便就是他了。
因为他坐拥大权,臣子、儿子、妻子、都不得不听他的,为他杀人,为他去死。
他才是作孽最多之人……而自己,不过是他手里的一把鬼头刀,刀刀见血,刀刀引得自己噩梦连连。
白廷无奈回道:“陛下莫要忧心,人死不能复生,眼下只希望凌国舅可担大任,否则远州,当真……唉。”
他也叹了口气,又问一旁的杜允,道:“杜相怎么看?国舅可堪重任?微臣虽不掌兵权,却时刻将国事放在欣赏,日夜忧心。”
杜允将手中茶盏放下,道:“回殿下,依臣看,凌衍确是可用之人。”
“凌衍到底年轻,年轻人脑子就是活泛一些,上次朕单独将他留下,问他若他接手远州该如何治理。他道:‘良军自然好管,若顺从则万事皆安。若不服则鞭挞至顺从。’此等狂妄语言,到底符合年轻人的心性。”
白廷闻言,却觉得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这番言语与白帝如今奉行的准则或者相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此而已。
“父皇得此亲臣,儿臣为父皇高兴。”
白廷起身,笑着作揖躬身。
白帝一笑,道:“廷儿,你自然是头等功。”
杜允亦道:“烨王殿下,有勇有谋,为陛下寻得这样的良臣,确是功劳一件。”
白廷闻见他们所言,只弯腰谢过,面上却再笑不出来一点,思及自己所做种种事体,当真罪孽深重。
然除了这条路,别无他选。是以,无论如何也得走下去。
白帝又言要奖赏他,于是让人从私藏之中选了一柄白玉如意,倒是极好的。白廷内心虽觉嫌恶,但看在它的品质与白商身上那块双鹤环佩的原料不相上下,便就此收下。
方将白玉如意赠与白廷,白帝忽而感到一阵头痛,忙从桌边拿起一个药瓶,从中倒出一颗赭色小丸,以茶送服。
杜允见状问道:“陛下何时有此症状?”
白帝含糊笑道:“老毛病了,幸有高僧圣师们为朕制的灵药,便不妨事。”
杜允闻言也不再言语,只神色严肃,坠入了自己的思想之中。
许是服了药,白帝猛然觉得身体疲乏得很,将白廷与杜允遣退。
白廷行至殿门外,正要默默离去,却听见身后杜允唤住,于是回头问道:“丞相何事?”
身处玉清宫殿门之前,杜允未曾言语,只伸手“请”他,白廷会意,跟着杜允行至一处巷内,方停了下来。
“此处四下无人,丞相有何事,尽可言说。”
白廷站在那里,面上早不复在玉清宫内的乖觉,而是满面阴翳与不耐烦。
杜允将一只手背在后头,躬身道:“烨王殿下,此处既只有你我二人,臣便也不藏掖,眼下陛下龙体有恙,正是好时机。”
“好时机?”白廷捏了捏手心里的肉,思索着,“眼下我仍是一介文官,既无兵权,又不身担要职,怎么算是好时机,陛下虽身体有恙,却不至于头脑混沌。贸然行事,恐……”
“殿下深得陛下之心,莫要妄自菲薄。大殿下远在前方,深陷边防之事,是个愣的。从前沈氏一案早使韵王殿下万劫不复,四殿下平日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不敢言亦不敢行。陛下虽不愿早立储君,但朝堂之上一众老臣心中,皆是属意殿下的。”
他这一番言语恳切,白廷也有几分动容,却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忽而想到了云浮宫中的淑妃,斩钉截铁道:“暂时不可!”顿了顿,“丞相大人为我之心,我皆知晓。但请大人体谅,母妃尚在云浮宫中未曾转移,若在此时,恐怕……”
杜允闻言面色一变,摇了摇头,“殿下,欲成大事者,必先狠心,先绝己之情与爱,否则如何指点江山?掌握文武百官?”
白廷低着头,“丞相之言,本王皆听在心里,本王会考虑的。丞相可知晓,陛下已经传书让韵王归京了。”
他既如此,杜允便也不好再说此事,只又提到李氏父子之事,却沿着此事讲到几年前的一番旧事,道:“殿下此事倒是仿了几年前顾氏妻那一桩事,果真英明。”
白廷猛然捏了拳头,讽刺回道:“丞相所荐之‘高僧圣师’,亦是不错,那所谓灵药,多半是您的手笔吧。”
杜允一笑,却不再顺着他的话言语,只躬身道:“臣告退。”
白廷敷衍着微微躬身,礼并不十分周到。
杜允从他身侧走过,也是轻轻一哂。
见他走了,白廷方觉气得自己头发懵,狠狠甩了一把袖子,沿着短巷,转了几处地方,回到了庆荣宫中。
银林果然还在暖阁之中乖乖等他,她坐在窗前的榻上梳头。头发是散着的,身上仍然穿着半个时辰之前的旧袍衫。
阳光明媚,没有窗子的阻隔,便恰好笼在她的身上。
她的发丝已经干了,在阳光之中泛着金黄,整个人也是暖黄色的,举手投足之间,皆十分灵巧,眉不画而黑,口不点自红,见他回来,面上自然地盈满了红润,摸起来应当是十分温暖的。
她旋即从榻上跑下来,到暖阁门口来迎接他,宛若一个久在家中等候自己夫君的娘子。而白廷此刻恰好感觉自己是被等待的那个郎君。
这种感觉,十分令他受用。
他行至暖阁门前,便先抚上她的侧脸,一如想象中的温暖柔软,如陛下方才赐的玉如意一般细腻光滑。
她身上穿着他的袍衫,十分宽大,不能紧紧裹住脖子,平白露出一块儿肌肤,白瓷一样。
她虽不会言语,一双眸子却似星星一般亮堂,又像含了水,使人轻易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倒影。
她又十分擅长利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情感,于是此刻白廷看见的这一双眸子,其中蕴含着脉脉深情,面上的红潮又十分羞涩。
只是看在眼里,便已十分动情,白廷揉着她后脑乌黑的青丝,声音喑哑得不行,“多谢你。”
白帝年迈,如今更是怕冷,年轻时亲征在身上各处皆留有伤,稍一见了风,受了冻,便会复痛。于是才早早烧起了地龙。
白廷省得这些。
这些年来,白帝的喜好,厌恶,他皆记得一清二楚。从前未曾明白身份的时候,尚有一层亲缘作为纽带,认为那是斩不断的。
于是得知自己身世之后,他便小心警惕,投其所好,摒其所恶,且在人情世故之间来回辗转学习。白帝各种脸色,各种话语语气,意在如何,他皆知晓得一清二楚。
因着多年的小心谨慎,使他造就了这样一番轻易便可察见微言之意,观得细色之情的本事。
只是,越是年纪增长,他越发觉,他从前以为有了之后便可有恃无恐的,所谓斩不断的亲缘纽带……似乎也并不那么牢固。
恰如白昭、白商与白帝、钰妃。恐怕是这世间最好的例子。
于是白廷又额外地知悉了,人之谋权可断其亲缘,人之谋利,亦可断其良知。
谋权,谋利皆为人性之贪婪,白廷亦是人,亦被覆载其中。只是他更知晓自己的贪婪,他要比常人更贪婪一些,因为他什么都没有。
地位、权力、爱情、父母亲情,白廷他一个也没有。
于是他什么都想要,至今一个也不曾得到。
或许瞬间片刻得到过,也是虚假的。恰如白帝单送给他的桂花味的糕点,淑妃那样的一个怀抱。却也终究会消散不见。
一个未必不是利用,一个未必不是安抚。
又或许他原本可以与白商和睦共处,却因一次糊涂的拥抱,使她对自己防备至今。
亲缘是不可靠的,朝夕相处也是不可靠的,天地之间似乎独他一人,为自己去挣那些没有的东西。
一阵秋风吹来,白廷周身忽而又冷了些,便忙跟着李明进了殿中。
白帝正坐在桌前品茗,甚是悠闲。再一转眼,便看见旁边坐着的丞相,便知晓今日议事,究竟是何事了。
方行完礼,被白帝赐了座,他便一屁股坐下,只觉浑身疲乏。方在噩梦中惊醒,便要来此受这言语上的凌迟,纵使拼命三郎,也受不住。
白帝见他坐下,于是开口问道:“廷儿可曾听闻李氏父子一事?”
白廷自然知晓此事,不光他知晓,全上京乃至全大宁,无论高官还是黎庶,都该知晓了。但他也知晓白帝以此事开头是一点弯子也不想绕,直截了当地点自己。
于是他开口回道:“此等大事,儿臣自然知晓。”
神色淡定如常,不漏一丝破绽。
白帝与杜允对看一眼,方续道:“炎国已然求和,余寇却在此地杀我大宁将士,我朝损失一员良将当真……令人扼腕叹息。”
他说话之时满面遗憾惋惜,不住摇头,倒真是一副不舍模样。
可是白廷却知晓他心如蛇蝎,面上伤心,内里大笑。世上若有这么一个人最会笑着,一言一语之间杀人于无形,便就是他了。
因为他坐拥大权,臣子、儿子、妻子、都不得不听他的,为他杀人,为他去死。
他才是作孽最多之人……而自己,不过是他手里的一把鬼头刀,刀刀见血,刀刀引得自己噩梦连连。
白廷无奈回道:“陛下莫要忧心,人死不能复生,眼下只希望凌国舅可担大任,否则远州,当真……唉。”
他也叹了口气,又问一旁的杜允,道:“杜相怎么看?国舅可堪重任?微臣虽不掌兵权,却时刻将国事放在欣赏,日夜忧心。”
杜允将手中茶盏放下,道:“回殿下,依臣看,凌衍确是可用之人。”
“凌衍到底年轻,年轻人脑子就是活泛一些,上次朕单独将他留下,问他若他接手远州该如何治理。他道:‘良军自然好管,若顺从则万事皆安。若不服则鞭挞至顺从。’此等狂妄语言,到底符合年轻人的心性。”
白廷闻言,却觉得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这番言语与白帝如今奉行的准则或者相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此而已。
“父皇得此亲臣,儿臣为父皇高兴。”
白廷起身,笑着作揖躬身。
白帝一笑,道:“廷儿,你自然是头等功。”
杜允亦道:“烨王殿下,有勇有谋,为陛下寻得这样的良臣,确是功劳一件。”
白廷闻见他们所言,只弯腰谢过,面上却再笑不出来一点,思及自己所做种种事体,当真罪孽深重。
然除了这条路,别无他选。是以,无论如何也得走下去。
白帝又言要奖赏他,于是让人从私藏之中选了一柄白玉如意,倒是极好的。白廷内心虽觉嫌恶,但看在它的品质与白商身上那块双鹤环佩的原料不相上下,便就此收下。
方将白玉如意赠与白廷,白帝忽而感到一阵头痛,忙从桌边拿起一个药瓶,从中倒出一颗赭色小丸,以茶送服。
杜允见状问道:“陛下何时有此症状?”
白帝含糊笑道:“老毛病了,幸有高僧圣师们为朕制的灵药,便不妨事。”
杜允闻言也不再言语,只神色严肃,坠入了自己的思想之中。
许是服了药,白帝猛然觉得身体疲乏得很,将白廷与杜允遣退。
白廷行至殿门外,正要默默离去,却听见身后杜允唤住,于是回头问道:“丞相何事?”
身处玉清宫殿门之前,杜允未曾言语,只伸手“请”他,白廷会意,跟着杜允行至一处巷内,方停了下来。
“此处四下无人,丞相有何事,尽可言说。”
白廷站在那里,面上早不复在玉清宫内的乖觉,而是满面阴翳与不耐烦。
杜允将一只手背在后头,躬身道:“烨王殿下,此处既只有你我二人,臣便也不藏掖,眼下陛下龙体有恙,正是好时机。”
“好时机?”白廷捏了捏手心里的肉,思索着,“眼下我仍是一介文官,既无兵权,又不身担要职,怎么算是好时机,陛下虽身体有恙,却不至于头脑混沌。贸然行事,恐……”
“殿下深得陛下之心,莫要妄自菲薄。大殿下远在前方,深陷边防之事,是个愣的。从前沈氏一案早使韵王殿下万劫不复,四殿下平日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不敢言亦不敢行。陛下虽不愿早立储君,但朝堂之上一众老臣心中,皆是属意殿下的。”
他这一番言语恳切,白廷也有几分动容,却又细细思索了一番,忽而想到了云浮宫中的淑妃,斩钉截铁道:“暂时不可!”顿了顿,“丞相大人为我之心,我皆知晓。但请大人体谅,母妃尚在云浮宫中未曾转移,若在此时,恐怕……”
杜允闻言面色一变,摇了摇头,“殿下,欲成大事者,必先狠心,先绝己之情与爱,否则如何指点江山?掌握文武百官?”
白廷低着头,“丞相之言,本王皆听在心里,本王会考虑的。丞相可知晓,陛下已经传书让韵王归京了。”
他既如此,杜允便也不好再说此事,只又提到李氏父子之事,却沿着此事讲到几年前的一番旧事,道:“殿下此事倒是仿了几年前顾氏妻那一桩事,果真英明。”
白廷猛然捏了拳头,讽刺回道:“丞相所荐之‘高僧圣师’,亦是不错,那所谓灵药,多半是您的手笔吧。”
杜允一笑,却不再顺着他的话言语,只躬身道:“臣告退。”
白廷敷衍着微微躬身,礼并不十分周到。
杜允从他身侧走过,也是轻轻一哂。
见他走了,白廷方觉气得自己头发懵,狠狠甩了一把袖子,沿着短巷,转了几处地方,回到了庆荣宫中。
银林果然还在暖阁之中乖乖等他,她坐在窗前的榻上梳头。头发是散着的,身上仍然穿着半个时辰之前的旧袍衫。
阳光明媚,没有窗子的阻隔,便恰好笼在她的身上。
她的发丝已经干了,在阳光之中泛着金黄,整个人也是暖黄色的,举手投足之间,皆十分灵巧,眉不画而黑,口不点自红,见他回来,面上自然地盈满了红润,摸起来应当是十分温暖的。
她旋即从榻上跑下来,到暖阁门口来迎接他,宛若一个久在家中等候自己夫君的娘子。而白廷此刻恰好感觉自己是被等待的那个郎君。
这种感觉,十分令他受用。
他行至暖阁门前,便先抚上她的侧脸,一如想象中的温暖柔软,如陛下方才赐的玉如意一般细腻光滑。
她身上穿着他的袍衫,十分宽大,不能紧紧裹住脖子,平白露出一块儿肌肤,白瓷一样。
她虽不会言语,一双眸子却似星星一般亮堂,又像含了水,使人轻易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倒影。
她又十分擅长利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情感,于是此刻白廷看见的这一双眸子,其中蕴含着脉脉深情,面上的红潮又十分羞涩。
只是看在眼里,便已十分动情,白廷揉着她后脑乌黑的青丝,声音喑哑得不行,“多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