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结束之后,白昭便已经从玉清宫偏殿回到了庆华宫中。

    此刻,天空已然不复方才的明朗,转而被大片大片的乌云覆盖,变得格外阴沉。

    阴沉天幕之中,雪花星子一般慢慢在白昭眼前飘落,他握紧了手里的书,紧抿着唇一言不发。

    庆华宫上下一片自在祥和,刘常侍指挥着宫人来回将宫内的物件置换一番。

    有两个宫婢搬着两盆绿植正要往暖阁去。

    刘常侍见了连忙拦下,“哎呦,你们都当了多久的差了,主子的喜好还摸不清楚?殿下向来不喜欢这个品种的,去换上两盆寒兰来。”

    宫婢低着头不敢轻易动作,“常侍,殿下不是不喜欢花花草草吗?”

    “你们懂什么?殿下是没有心思打理才说自己不喜欢的,小时候不知道又多喜欢花草小动物”

    刘常侍说起白昭的小时候便有些刹不住,多说了几句之后方道:“换成寒兰,冬季里还能开花保管殿下不会怪罪。”

    两个宫婢端着绿植微微屈膝行礼,“是,多谢常侍。”

    刘常侍看着她们远去的身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眼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太阳穴突突直跳。

    “天公不作美啊。”他撇了撇嘴,“今儿这么好的日子要是一直晴天该多好?”

    说罢便要转身离去。

    “常侍!常侍!大事不好了!”

    这一阵声音打远处传来。

    刘常侍站在廊庑底下回头看了看,一个面生的小宫人淋着雪从外头急忙忙跑过来,径直扑倒在他面前。

    “咋呼什么?有事好好说。”

    “常侍,殿下……有,有军队进宫了。”

    “什么?!”

    刘常侍被吓了一跳,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顾不上年迈的四肢不利索,拔腿就往暖阁里跑去。

    待见到白昭时,已经急得满头大汗,外头又下着雪,他头上的热气便一缕一缕上升,炊烟似的。

    灰蒙蒙的天幕之中下来的雪花被屋檐遮住,白昭坐在暖阁屋檐下的横栏上,手中捧着一卷书来回翻看,见刘常侍来了,眼皮也不抬一下,“什么事?”

    “不好了不好了。”

    刘常侍急得直跺脚,“刚才有个小宫人来通报说,有军队进宫了,殿下,这可如何是好啊?”

    白昭没抬眼,手上依旧翻着书。

    “我知道了。”

    “殿下不能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吧?”

    “我说我知道了。”

    白昭抬眼看着他,“那个小宫人你可认识?姓甚名谁,在何处当差?”

    刘常侍忽然没了底气,见他冷言,便恭敬回话:“回殿下,老奴不认识,但老奴也确实隐约听见了外头乱哄哄的声音。”

    事情紧急,刘常侍今年也逾五十了,年老眼花,只晓得要赶紧将这件事告诉白昭,哪里顾得上这么多。

    此刻被白昭劈里啪啦问了一顿,还真不知道应该再说些什么。

    “你不认识。”

    白昭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冷眼看他,“不认识就随意报了他的话来?这就是你在本王宫中做事应有的态度?”

    “老奴只是担忧殿下和陛下。”

    “你不必担忧了。”

    白昭将手里的书扔进他怀里,望着眼前零星飘落的雪花,叹了一口气。

    “我告诉你,陛下不会有任何事,我也不会有任何事。”

    刘常侍立在暖阁门口,被他的话搅得一脑袋雾水。

    “那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白昭摇了摇头,满面疲惫,声音里也带了些怒气和冰冷。

    天幕中飘下来的雪花越来越大了,此刻竟像鹅毛一样叫风吹进屋檐下头来了。

    刘常侍不敢再问了,躬身行礼离开了暖阁门前,“老奴告退,雪大了,殿下当心别着了凉。”

    等他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才发现那个小宫人已经不在此地,前□□院里都找了一个遍也找不见,不知怎么的也咂摸出一丝不对劲来。

    半个时辰之后,天空阴沉得像是入了夜,宫中各处都提前升起了灯。

    刘常侍站在殿上,看冷风将院子里的老树刮得乱抖乱颤。

    “常侍!”

    一个小宫人从外头跑过来,将刘常侍吓得双肩抖了一抖。

    “我说你个小兔崽子……”

    他忽然住了口,眼前这个小宫人正是半个时辰之前来通报的那个,他不认识,从前也不曾见过。

    “你是哪个宫里的人?”

    小宫人没有回他的话,只禀告道:“陛下临时调遣了一支军队,方从宫中行过,生怕搅扰了各个宫中,让大家担忧,特地来问候一声。”

    说完,没等刘常侍再发问,便撒开腿跑了出去。

    刘常侍这才笨拙地从中品出来一点什么,劫后余生一般地庆幸白昭方才并未有任何动作。

    正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喜悦之中时,抬眼掠过重重树影,看见白商正好进了庆华宫的大门。

    他三步并两步跑过去,“奴才见过殿下。”

    白商在门前虚虚托了他一把,跟着他一同往里走。

    “常侍也是宫里的老人了,日后见了我便不必行礼了。”

    “殿下这是哪的话,君是君臣是臣,奴才不敢乱了规矩。”

    又问道:“殿下是来找我们家殿下的吧。”

    白商点了点头,“不错。”

    “殿下别怪老奴没提醒您,我们家殿下现在可能心情不太好。”

    白商提了提嘴角,没有再跟他多言,顺着廊庑径直往暖阁之中走去。

    乌云一层一层盖下来,青黑的天几乎低在大地上,看得人压抑的难受。。

    暖阁内室,火炉里噼啪作响掩盖了外头吹得厉害的风雪声。

    白昭在书桌前将笔墨纸砚一应摆了出来,从笔架上随意挑了一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白昭素日里并不特意学字,在写字上却比在战场上多了一点天分。

    幼时教太傅曾经说他得字临得好,且无须多长时日便能很快掌握到其中精髓。只可惜自四年前那一件事,他便再也没有功夫将心思放在字上。

    眼下他的手忍不住的颤抖,笔下的字一笔一划都十分扭曲。

    他将那纸用力的揉成一团,闭上眼睛随意一抛,通红的拳头摁在书桌上,青筋暴起。

    “怎么了?”

    白商碰巧到了门口,拾起脚边乱七八糟的纸扔进了一旁的字纸篓。

    白昭将手背在身后,呼出一口气,“没事。就是觉得心有些慌。”

    相较与白昭心中的慌乱,白商不可多得的便是那一份平静,她心如一潭死水,但这死水底下却隐藏对未知的、即将到来的风暴的兴奋。

    白商忽然笑了一笑,走上前去拿过白昭手里的笔,又铺了一张纸上去。

    “到底天性使然,情绪不稳。”

    白昭看着她在纸上稳稳写下的字,心中不是滋味。

    “若你处在我这个位置,或许可以明白我的心情。”

    白商沉默了一会儿。

    在其位谋其事。

    或许当初女娲造人的时候做得最不完满的一件事,便是人与人处境、情感和思想是很难共通的。

    人很难知晓另一个人脑中到底在想什么。

    但事已至此,白商不想用这样的言语搪塞白昭。

    “或许我无时无刻不处在你的位置上,唯有这一次……”她顿了顿声,再说出口的声音很轻:“让我自私一点吧。”

    白昭背后紧握的手松了松,颤声道:“抱歉。”

    “别这样。”

    白商苦笑着摇摇头,执笔续写了两个字,“这怎么能怪你?也怪不了任何人。是我太贪心了。”

    她心中从来未曾对自己的贪心作过掩饰,无论是在感情上,贪图亲情,爱情。还是在国家上,贪图黎庶安居乐业,老人孩子共享天伦之乐。

    若说唯一不贪的,就是那一点名声。

    白商没必要要,也不需要,那是身后的烂事,为家国可舍。

    她在那纸上写下的便是“永安”两个字,家国永安。

    白商知道,这是他们一直都执念的。

    白昭将目光落在那两个字上,心里更不是滋味,眼泪充盈了整个眼眶。

    “别这样说了,一开始我以为我只欠沈瑞叶的,到现在才发现我又要欠你的,我不想欠,我不想欠啊。”

    白商忽然温柔的看着他,笑得像春天里最早感知到暖意的花一样明艳。

    “欠吧哥哥,我们都不让你还的。你若是不欠我们的,我们就要欠全天下的。”

    她声音喑哑到停顿,再开口时已经十分哽咽了:“全天下那么多黎庶,哪儿能还得完啊。”

    白昭转过身,不忍听也不忍看,也不愿她看见自己流泪的样子。

    白商伸手去拉他宽大的衣袖,触摸到的一瞬突然颤抖了一下。

    “你怕了,我知道。虽然陛下将你逼成这个样子,但是我知道,你在大殿上的时候就开始怕了,你害怕的时候就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掩饰自己。”

    白昭握住她抚在自己袖子上的手,满面泪光。

    “我……”他想开口说话,但是嗓子哽住一样怎么都说不出话来,缓了半天才艰难开口:“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害怕若是你有什么差池,即便是永堕阿鼻我也无法原谅自己。”

    “你不用原谅自己。”

    白昭泣不成声,静静听着白商一字一顿道:“因为你从来不亏欠我,也无需感到愧疚。就像你选你的路一样,这也是我选的我自己的道。”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白商此刻明显的感觉到,白昭一直以兄长这个身份束缚着自己,事事都要为她考虑,事事觉得亏欠,哪怕到此刻她坚决的要走上那一条路的时候,他还是会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得更好。

    可是,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他不是圣人,无法破万敌而保自身毫发无损。

    心不定则事不成。

    要成事,走到最后难□□血,但这条路是白商自己选的,既然要流血,不妨她先当第一个。

    白昭无法自已,无法说出一个成段的句子。

    白商将手从他手里抽出来,“还有最后一件事,我要拜托你。”

    她从头上取下那支双尾桂花簪交到白昭手里。

    “若我能活着,就把这东西还给我。若我死了……就交给他,也好做个念想。”

章节目录

瑟瑟长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十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钵并收藏瑟瑟长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