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晌午,院子外的知了声此起彼伏,连风都带着几分燥热。

    江珩午觉醒来,汗流浃背,难耐地拿过被扔到一边的蒲扇猛扇。

    还没到中伏呢,这天气热的,真让他怀念前世的空调。

    扇了会,醒过神,他搓了搓脸,起身开门,外面太阳正毒,现在应该在未时左右。

    他到厨房喝了一碗温水,刚放下碗,他就听到木窗外传来“嘘、嘘”的气声,一抬头,就看到他的堂哥江二郎晒的两颊通红,从窗口探个头冲他挤眉弄眼,小声道:“三郎,快出来。”

    “这么热,出去干嘛?”江珩看着他的全在滴水的头发:“你下河里凫水了?你忘了家里说过不准下水?”

    “天太热,我就是去洗个澡,没事,”江二郎见他不动,悄悄推开大门进来拉他,“走,带你去找好吃的。”

    “不去,你松开,”江珩一下没能甩开他,被拉着往外走,“你们是又想去偷谁家的菜园子?”

    村里的孩子没钱买零嘴,一般有什么吃什么,比如菜园子里的黄瓜和豆子,比如村里大多数人家屋前屋后都会栽植几棵常见的果树,江家的屋后就有一棵枣树,大门外还有柿子树和杏树;还有些人家会栽梨树,桑葚树,樱桃树等,有些调皮的孩子嘴馋了,自家没得吃,就会跑到别人家园子里偷菜或者偷果子,大家习以为常,大多也不会计较。

    这种事江二郎偶尔也会干,现在搞不好就是想带他去偷果子,他想。

    “刚才去凫水的时候我看到杨铁柱家的樱桃已经熟了,咱们去摘几个尝尝!”

    樱桃酸甜可口,是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的果子,江二郎差点流口水。

    江珩一听却直摇头,另一只手扒着大门不肯松,死活不愿意去:“你疯了吗?杨铁柱他娘多泼辣,一点小事就骂人,你还敢去找骂!”

    江二郎不以为然:“天这么热,她又不能守在树边上,她知道是谁摘的么,骂就骂去。”

    江珩:“……我不去,你也不许去,再不松手我叫大伯母了!”

    江珩作势要叫,江二郎赶紧松手,气闷不已:“你怎么就跟个小古板一样,我就不该回来找你!”

    江珩无所谓地耸耸肩,担下了小古板的名头。

    被江二郎说一句,总比被杨铁柱他娘骂祖孙八代好。

    “还有,你是忘了那河里淹过多少人了?这次我就不说了,再有下次,我一定告诉大伯母,你也挺久没吃过竹笋炒肉了吧。”

    “你!”江二郎咬牙瞪他,怎么有这种人,明明才六岁,却像个六十岁的小老头,整天这不让做那不让做的,若不是两人年岁个头差太多,人家恐怕还以为这不是他弟倒是他哥呢!

    江珩不理他,到院子里端了一盆早上就放在那里晒的水,水已经温热,他想冲个澡,身上黏糊糊的实在谈不上舒服。

    江二郎没法出去玩了,只能百般无聊地跟在江珩后面哼唧:“我看村里那些姑娘家都没你这么讲究……”

    江珩懒得跟他计较,冲了一遍后,拿着换下的衣裳到水缸边上舀水随便搓了几下,洗着衣裳看到裤子后面又磨了一处,快要破了,他看看另外两处补丁,心里叹气,这又得多添一块补丁了。

    看到头发灰白的江老太拿着针线筐和小凳子从正房出来,江二郎赶紧摸摸头发,好在表面一层已经干了。

    江老太到大门口坐下,大门口有点风,稍微凉快点;大门外是一个稻场,紧挨着大路,几只鸡躲在树荫里打瞌睡,稻场左边就是他们家的菜园,里面种着紫瓜,黄瓜,豌豆等时令蔬菜,菜园那边是邻居周家,稻场右边是一个水塘,水边上有两棵柿子树正值花期,一棵杏树和梨树已经结果,再过些时日就成熟了,水塘里一群鸭子和几只大鹅扑腾着,水塘那边是十几户人家拥挤错落的农家院子,大多姓杨。

    他们村四姓杂居,杨姓最多,柳姓次之,周姓又次,江姓最少,因此他们村就叫杨柳村。

    她见江珩晾衣裳就想笑,也不知他们江家这几代贫农怎么养出这么个爱讲究的小子:“以后放在那给你娘起来洗。”

    “我的衣裳不脏,随手搓搓就好了。”

    看这么个小人一本正经的模样,江老太忍不住好笑:“嗯,你最干净。”

    江珩脸上有点发热,暗忖下次还是用点皂角吧。

    江二郎跑到江老太身边坐下:“阿奶,今晚上吃什么?”

    江珩嘴角抽抽,刚吃过晌午饭才一个时辰,离天黑还早呢,这就操心上晚饭了,不愧是个吃货啊。

    不过庄稼人农闲时就是这样,除了睡,就是吃,若不进城找零活干,也就没旁的事了。

    江老太套上顶针穿好线,开始纳鞋底:“就像平常那么吃,怎么,你是想吃什么?”

    “上次二婶摊的鸡蛋饼好吃!”

    江家养了几只鸡,几只母鸡到产蛋期每天能得三四个鸡蛋,不过都是攒起来,有人会下村子来收,这也是庄稼人为数不多的进项之一,所以轻易不舍得吃。

    江老太点点他的脑袋:“那些鸡蛋都是要换钱的,哪能常吃。”

    江二郎垂眸,转眼又道:“阿奶,今个阿爷他们去交税粮到现在还没回来,这么热的天肯定很辛苦,也得给他们吃点好的吧!”

    江老太见他眼巴巴的模样,转头看着江珩:“三郎想吃么?”

    江二郎闻言使劲冲江珩眨眼睛。

    “想。”

    江珩算算,离上次吃鸡蛋饼有半个月了,他也有点馋了,想想也是心酸,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从鱼肉吃腻变成连吃一个鸡蛋都不容易。

    只是他毕竟不是真的小孩子,即使馋也能忍住,不过眼下明显江老太动摇了,有吃的又何必矫情。

    江老太看着他小小的一团蹲在旁边,因着早产体质不太好,这些年一直很瘦弱,小小的孩童仰头望着自己的模样无比乖巧,不由心里一软。

    “罢了,那今晚就摊鸡蛋饼吧。”

    江二郎雀跃不已。

    江珩歪头眨眼,分外惹人怜爱:“阿奶最好了!”

    这时,江珩的娘亲张氏从西厢卧房出来:“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江老太对她吩咐:“你爹他们今日辛苦,今个晚饭你做吧,多摊些鸡蛋饼,再做个紫瓜糊糊。”

    “哎!”张氏也高兴,轻快地应下。

    正说着,一个人赶着牛车停在路边,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见到江老太,顿时叫到:“江二婶,出事了……”

    江珩一看,是邻居周家的老四,他们都是叫周四叔的,他们家今早搭着江家的牛车一道去交夏税的。

    “怎么?出什么事了?”

    “江二叔被差役抓了!”

    江老太猛的起身,放在腿上的针线筐打翻在地,剪刀和线团散的乱七八糟。

    她起的太快差点站不稳,江珩忙扶着她。

    “你们不是一块去的吗?你江叔怎么被抓了?”江老太大惊失色,手直发抖。

    周四拍着胸口直喘,好不容易捋顺了气,愤愤道:“您不知道,这位新知县老爷可太不是东西了……”

    杨柳村属于平安县,平安县隶属金州府,他们这地方一年两季收成,收了麦子交夏税,收了稻子交秋税,他们村因着离县城只有十里路左右,都是直接进城缴税,也是第一批被催缴的村子之一,今日一早,他们几家近邻亲族便一同出发了,结果到了地方交粮的队伍已经排的看不到头,一直等到晌午才轮到他们,可验粮的小吏一会嫌粮不够干,一会嫌扬的不干净夹杂了太多灰土,一会又故意把他们称过的斤数往少了报……

    总之,就是分量不够,而且差的太多,要按衙门定下的斤数或者银钱补足!

    江家有十二亩田地,按照朝廷定的税额,统共要交一百五十多斤粮食,也就是一石左右,庄稼人一年两次交粮,早就知道了衙门的“规矩”,往往会多带几十斤,今年跟往年一眼,江老头多带了四十斤左右,可验粮之后,按小吏报出的重量竟还差了六十斤。

    听到这里,几人倒抽一口凉气:“这,怎么能这么多!?往年也没……这也太……”

    太狠了!

    江珩听的心头冒火,这年月庄稼产量低,一亩上等田一季能出两百多斤的粮食便算是丰收了,一亩中等田一般出粮一百二三十斤左右,多出的六十斤粮食够一个劳力将近两个月的口粮,若是实在贫苦的人家掺着麦麸一起吃,能糊口更多日子!

    可眼下明显不是计较的时候了,江老太着急忙慌道:“那你等着,我这就拿钱,对了,得补多少?”

    “十两银子!”

    张氏惊呼出声:“周四,你说多少?!”

    江老太也不敢置信地望着他。

    周四忠厚黝黑的脸庞尽是愤恨与无奈,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就是十两……”

    多出来六十多斤左右的粮食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江老头当时就差点上不来气,其他几家的克扣也没少到哪里去,一时间闹嚷起来,差役们司空见惯,只催他们快点交粮或钱,其他一概不问。

    众人虽不忿,却也知道没法,再不甘心,闹得最后还是得交,奈何江老头的亲侄儿江禄素来是个混不吝,看着自家和叔叔家都要多交那么多粮食,一怒之下朝官差冲过去,顿时起了冲突,官差嚷嚷他目无王法,殴打官差,拒不交税,一群人立时将他围了起来,要抓进大牢,江老头一边告饶一边忙去拉侄儿,谁知也被抓了过去,要一并关起来!

    这下几家也不敢闹了,怕那些差役暗中使坏,商量后留着江大郎在那里照顾江老头,其他人回来搬粮食,拿银子……

    几人听到这里慌了,江老头已经五十出头了,哪能禁得起牢狱之灾!

    “我们好说歹说,那些差役放话交十两银子就不再计较……”

    一时间空气几乎要凝固。

    这年头庄稼人来钱的路子不多,农闲时去城里找个零工贴补家用,再就是卖点鸡蛋家禽,田地多点的人家丰收的年景里能卖点粮食,江家还算好的,江珩他爹江贵在城里粮铺做工,一年有十两进账,这几年江家用这份工钱买了几亩地,这才正够家里人的口粮,又买了一头牛,现在家里也只有十几两银子,今日这一下便要去了大半积蓄!

    停了几息,江老太哆哆嗦嗦地抚了抚胸口,喃喃地道:“破财免灾!破财免灾!破财免灾!”

    说道最后几乎咬牙切齿:“你等着,我去拿银子,我跟你一块去!”

    张氏忙拉着她:“娘,天这么热,路又远,您怎么能去呢!”

    “那你说怎么办?你跟你嫂子更不适合!我不去怎么办?”江老太着急上火。

    张氏一时哑然。

    往年都是江家老大江富陪着江老头一块去的,可去岁冬天县里修河道,江富去服徭役时伤了一条腿,经过半年的修养依然留下了后遗症,便是走路有些不太利索,自那后人也不爱出门了,偏偏服徭役是朝廷规制,每年都要为衙门免费劳作,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至于劳作中的吃喝病死,衙门概不负责,别说是伤了,便是死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无处说理。

    江珩拉了江老太一把:“阿奶,可以让周四叔带上银子去找我爹,我爹不是在城里粮铺上工吗?”

    也是,江老太反应过来,真是急昏头了。

    她急忙回屋拿了十两银子和相应的税银,出来时,周四也从自家搬了半袋粮食往牛车上放。

    她将钱交给周四,目送他匆忙走了。

章节目录

农家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夜光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光骨并收藏农家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