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夕阳西下,江家人不知城里是个什么情况,坐立难安。
可再着急,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傍晚,江老太让孩子们在门口时刻注意看,她和儿媳妇在厨房里做饭,煮猪食,赶鸡回笼,喂猪……
忙碌又心焦。
江珩坐在门口望着大路出神,前世他幸运的生在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生在最好的时代,唯一的遗憾便是出生被弃,养父养母没几年有了亲生的孩子后,对他就很一般了,而这一生,命运大神弥补了上一世缺乏的亲情,他便没什么可纠结的了,从出生到现在的六年,家里虽穷,但一家和乐,爷奶爹娘也对他甚是宠爱,使他一直把自己真的当个孩子一般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这一刻,他突然清醒了。
在这种家天下的封建朝代里,老百姓只要没被逼的没一丝活路,便只能这么任人宰割,只为活着便已经艰难至此。
以后,他也要这样活着?
不!
他又能怎么办?
大夏朝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唯有读书科举博取功名,才不至于被贪官污吏过于剥削,士绅之流,有官位或功名在身,可免去税赋和徭役,哪怕是士族里最低阶的生员,也有各种特权,比如免两丁徭役,可见官不跪,即使犯罪也不可用刑,除非革去功名等等,他们村的那位柳老爷,因主家中有人为官,家中数百亩地不必交一粒税粮,更不必服徭役。
上辈子他读了十几年书,虽然和这时代的书不一样,但他能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又顺利考上研究生,说明他在读书上也是有点天赋的吧?举人进士不敢说,考秀才应该极有可能中试的,可随即他又有些沮丧,这时代读书太不容易,尤其对农家来说,简直是奢侈……
“……郎?三郎?”
肩膀被人猛的拍了一下,江珩一个激灵,瞬间回神。
江二郎怪异的盯着他,低声道:“你想什么呢?看起来那么、那么……”他一时想不出词来,“板着脸的样子还怪好玩的。”
江珩:“……我在想以后做什么。”
“哦,你以后想做什么?”江二郎来了兴致。
江珩一时没有理清思绪,便随口一问:“你想过以后做什么吗?”
反应过来两人好似在绕口令,他不由失笑。
十一岁的江二郎整日好动,身形又高又瘦,五官是江家人一贯的浓眉大眼,眼眸转来转去,机灵非常:“我嘛,我想做买卖,我听说做买卖能赚好多好多银钱,等我有了银钱,咱们家就不用辛苦种地了,到时候我就买好多地佃给别人种,买大房子给你们住!让你们天天吃肉!”又哼哼两声,“等我有了钱,我就用钱砸死那些狗官,看那些狗官还敢欺负咱们!”
好志气!
江珩简直想给他鼓掌,虽然商在最末,可只要能赚钱,总比普通的庄稼人看天吃饭的日子好过,他不像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被禁锢的认为经商乃贱,这世上,没有低贱的行业,只有低贱的人品:“那你想到做什么买卖吗?”
江二郎虽然年龄小,但不论跟谁都能聊几句,之前不知怎么还跟村里柳老爷家的管事搭上话了,弄了给柳家送柴的“差事”,一捆柴一文钱,后来在他的建议下,江二郎找几个平日里玩耍的小伙伴帮忙捡柴,每日给一文钱,每日却能帮着拾五六捆柴,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一两文百钱呢,这人就是个社牛,一般人没这能耐,确实是很适合做生意。
“这个嘛,”江二郎故作深沉的摸摸下巴:“还没想好,不过我以后肯定是要做买卖,还要做大买卖……”
江二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亲大哥小弟都不怎么喜欢,偏偏喜欢跟二叔家的小堂弟一起玩,虽然两人年龄差了好几岁,可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小堂弟似乎都能理解,还能给他认真的出主意,他时常有种错觉,三郎不是他弟弟,倒像是他哥一样,却又不像他亲哥和爹娘,只会觉得他瞎说八道,要么是懒得理他,要么就是训斥他。
两人天马行空地小声聊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江贵下工回来了,听闻此事也是大惊,却束手无策。
慢慢的,天色暗了下来,这时他们看到路上慢慢驶来一两牛车,猜是江老头一行人,连忙跑过去,果然是周四和江老头他们回来了。
江老太几人听到声音都赶出来。
“老头子,你没事吧?他们有没有对你动粗?”
“没事。”江老头脸上浓浓的疲累,显然也不想多说,他原本用网巾束好的头发略凌乱,脸上的褶子更深了几分,一身灰色裋褐上有明显的灰土,尤其是膝盖处。
江贵想把牛接过去照顾,也被他拒绝。
他将牛赶进牛屋,又弄了草和两块油饼喂着:“老伙计,今天辛苦你了啊。”
过了好一会,江老头才出来,一家人沉默的吃了晚饭,江老头不吱声,也没人再敢提白日里的事情。
翌日早上,江家大爷爷特意过来一趟,叫江家一家人都去他家里吃午饭,显然是为昨天儿子惹出来的事情。
说是请一家人,实际上江老太这么多年来和妯娌处的并不好,她看不上江大奶奶压榨几个闺女娇惯独子的作风,更看不上江大奶奶把独子惯成了个四肢不勤的混不吝,发生了昨日的事,她更是懒得去,家里又不缺那口饭,其他人也没去,只有江老头和江富过去了,爷俩在江大爷爷家直到申时后才回来,江老头说那十两银子两家均担,一家五两,带回来三两,余下的二两慢慢给,江老太心里早有猜想,只是撇嘴冷笑。
只是,回来后,江老头一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江老太见老伴那副模样,忍到晚间歇息时,终于忍不住了:“老头子,你们白日里去大哥家,大哥到底说什么了?”
江老头躺在床上,枕着一只胳膊,目光望着空虚处:“他想投献到柳老爷家,也劝我们一道。”
江老太张大了嘴,投献这种事在本朝并不少见,他们村里也有过不下去选择投献到柳老爷家的人家,他们家前些年田地太少的时候还佃过柳老爷家的地,所谓投献,便是把自家的田地献给有功名或者致仕还乡养老的老爷家,两方暗中会签署一份条款,表明土地仍属于原主,但明面上土地属于士绅,农户也成了士绅的家奴,朝廷明旨,士绅免税赋和徭役,如此一来,投献的农户只需要交一少部分给士绅,便能省去很多税赋,又能逃避徭役,而士绅什么都没做便能多得一份收益,可谓皆大欢喜。
“你没答应吧?”江老太急道,虽然这位知县老爷不是个好东西,可江家又不是养不起自己,犯得着去上赶着给人当家奴吗!
江老头翻身起来,梗着脖子瞪眼:“我自然没答应!我活着一天,就不可能让我的儿孙去给人当家奴!”
江老太松了口气,又不明白了:“那你这半天愁眉苦脸的作甚?”
“过了年我就在想一件事,如今家里日子也好了些,你说,咱们是不是该送个孩子去读书?若是能考个功名,往后就不用太担心了。”
江老太一时间接不上话。
读书不是个容易事,那是极烧钱的,村里那杨秀才的学堂,每年得五两银子的束脩,更别说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钱,听说县里的学馆束脩更高,一年八两十两的都有呢,杨秀才学堂里的学童有他们村的,有邻村的,统共也不超过十个。
而且读书考功名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成的,他们村的杨秀才当年家境不错,读了十年才中试,就这在县里还是顶厉害的了,每年五六十岁还去应考的老童生可不少见,若孙子考不中,又学了那些老童生一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那非是助力,反而成了拖累!
反过来这些年读书的花费若是盖房买田,那可是实打实能见着的家产,以后能留给儿孙的,读书呢?十年二十年不中,那白花花的银子岂不是全打了水漂?!
对庄稼人来说,这是一场豪赌。
她犹豫道:“你不是说存几年钱盖瓦房……”
江家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房子不算少,可都是土坯房,这年头谁家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田地,盖瓦房,瞧瞧村里那几家瓦房院子,住着又舒服又气派。
“房子还能住呢,先不着急,还是读书要紧,我正月里跟杨夫子问过这事,”江老头很认真,本来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下决心,想着再多买几亩地,或者盖三间青砖大瓦房,可昨天的事情一下把他打醒了,家里没人有功名在身,什么都守不住,“老二一年有十两多点,往后家里再省点,能供的起!”
江老头觉得只要有二儿子那份工钱,供读一个孩子几年不难,再往后,也不知那时候他还在不在了,哪还操的上那份心,可若是家里真能出个秀才,以后不仅能免去两丁徭役,那些官差也不敢再对他们家胡乱克扣,要知道,秀才可是见了知县老爷都不必下跪的!
倘若孩子有大本事能考上举人,那更不得了,听杨夫子说举人便能选官了!
江老太见他的态度便知道他已经决定了,也不好再说,只问他:“那送谁去呢?”
突然,窗外“砰”的一声响动,江老太转头看着窗户:“谁啊?”
没人应声,她皱眉打开窗户,一只黑猫陡然窜了过去。
江老太拿扫把赶出去了一通:“又是这小畜生来偷吃!”
江老头看着老妻回屋关好门窗,继续说道:“大郎十四了,再两年就成丁,是个劳力,而且大郎像他爹,有些憨,我觉得让二郎去最好,这小子打小就精的很,读书肯定也好,三郎太小了,不行。”
江老太却不这么认为:“三郎也很聪明,你忘了前两年那个租赁耕牛的主意谁想出来的?那时他才多大?你别看他小,性子瞧着比二郎沉稳懂事,再说了,老二媳妇小产几回才保住三郎这么一个孩子,平日里俩人疼得跟眼珠子似的,老二每年拿回来那么多银钱,若他们也想送三郎去读书呢?”
江老头闻言,眉心紧皱。
当老子的便是砸锅卖铁供儿子读书那都是天经地义,可没有要叔叔倾尽全力供侄儿读书的道理,老二若是心里不愿意,岂不要伤了兄弟间的情分?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离了他们和老大家,凭着老二媳妇的能干和老二那份工钱,也能供三郎读书,并不是只能供侄儿。
想到这,江老太赶紧把“分家”俩字丢出脑海。
“老头子,这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现在咱们一家子和和乐乐的多好,你若是给搅和散了,我跟你没完!”
可再着急,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傍晚,江老太让孩子们在门口时刻注意看,她和儿媳妇在厨房里做饭,煮猪食,赶鸡回笼,喂猪……
忙碌又心焦。
江珩坐在门口望着大路出神,前世他幸运的生在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生在最好的时代,唯一的遗憾便是出生被弃,养父养母没几年有了亲生的孩子后,对他就很一般了,而这一生,命运大神弥补了上一世缺乏的亲情,他便没什么可纠结的了,从出生到现在的六年,家里虽穷,但一家和乐,爷奶爹娘也对他甚是宠爱,使他一直把自己真的当个孩子一般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这一刻,他突然清醒了。
在这种家天下的封建朝代里,老百姓只要没被逼的没一丝活路,便只能这么任人宰割,只为活着便已经艰难至此。
以后,他也要这样活着?
不!
他又能怎么办?
大夏朝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唯有读书科举博取功名,才不至于被贪官污吏过于剥削,士绅之流,有官位或功名在身,可免去税赋和徭役,哪怕是士族里最低阶的生员,也有各种特权,比如免两丁徭役,可见官不跪,即使犯罪也不可用刑,除非革去功名等等,他们村的那位柳老爷,因主家中有人为官,家中数百亩地不必交一粒税粮,更不必服徭役。
上辈子他读了十几年书,虽然和这时代的书不一样,但他能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又顺利考上研究生,说明他在读书上也是有点天赋的吧?举人进士不敢说,考秀才应该极有可能中试的,可随即他又有些沮丧,这时代读书太不容易,尤其对农家来说,简直是奢侈……
“……郎?三郎?”
肩膀被人猛的拍了一下,江珩一个激灵,瞬间回神。
江二郎怪异的盯着他,低声道:“你想什么呢?看起来那么、那么……”他一时想不出词来,“板着脸的样子还怪好玩的。”
江珩:“……我在想以后做什么。”
“哦,你以后想做什么?”江二郎来了兴致。
江珩一时没有理清思绪,便随口一问:“你想过以后做什么吗?”
反应过来两人好似在绕口令,他不由失笑。
十一岁的江二郎整日好动,身形又高又瘦,五官是江家人一贯的浓眉大眼,眼眸转来转去,机灵非常:“我嘛,我想做买卖,我听说做买卖能赚好多好多银钱,等我有了银钱,咱们家就不用辛苦种地了,到时候我就买好多地佃给别人种,买大房子给你们住!让你们天天吃肉!”又哼哼两声,“等我有了钱,我就用钱砸死那些狗官,看那些狗官还敢欺负咱们!”
好志气!
江珩简直想给他鼓掌,虽然商在最末,可只要能赚钱,总比普通的庄稼人看天吃饭的日子好过,他不像这个时代的人思想被禁锢的认为经商乃贱,这世上,没有低贱的行业,只有低贱的人品:“那你想到做什么买卖吗?”
江二郎虽然年龄小,但不论跟谁都能聊几句,之前不知怎么还跟村里柳老爷家的管事搭上话了,弄了给柳家送柴的“差事”,一捆柴一文钱,后来在他的建议下,江二郎找几个平日里玩耍的小伙伴帮忙捡柴,每日给一文钱,每日却能帮着拾五六捆柴,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一两文百钱呢,这人就是个社牛,一般人没这能耐,确实是很适合做生意。
“这个嘛,”江二郎故作深沉的摸摸下巴:“还没想好,不过我以后肯定是要做买卖,还要做大买卖……”
江二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亲大哥小弟都不怎么喜欢,偏偏喜欢跟二叔家的小堂弟一起玩,虽然两人年龄差了好几岁,可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小堂弟似乎都能理解,还能给他认真的出主意,他时常有种错觉,三郎不是他弟弟,倒像是他哥一样,却又不像他亲哥和爹娘,只会觉得他瞎说八道,要么是懒得理他,要么就是训斥他。
两人天马行空地小声聊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江贵下工回来了,听闻此事也是大惊,却束手无策。
慢慢的,天色暗了下来,这时他们看到路上慢慢驶来一两牛车,猜是江老头一行人,连忙跑过去,果然是周四和江老头他们回来了。
江老太几人听到声音都赶出来。
“老头子,你没事吧?他们有没有对你动粗?”
“没事。”江老头脸上浓浓的疲累,显然也不想多说,他原本用网巾束好的头发略凌乱,脸上的褶子更深了几分,一身灰色裋褐上有明显的灰土,尤其是膝盖处。
江贵想把牛接过去照顾,也被他拒绝。
他将牛赶进牛屋,又弄了草和两块油饼喂着:“老伙计,今天辛苦你了啊。”
过了好一会,江老头才出来,一家人沉默的吃了晚饭,江老头不吱声,也没人再敢提白日里的事情。
翌日早上,江家大爷爷特意过来一趟,叫江家一家人都去他家里吃午饭,显然是为昨天儿子惹出来的事情。
说是请一家人,实际上江老太这么多年来和妯娌处的并不好,她看不上江大奶奶压榨几个闺女娇惯独子的作风,更看不上江大奶奶把独子惯成了个四肢不勤的混不吝,发生了昨日的事,她更是懒得去,家里又不缺那口饭,其他人也没去,只有江老头和江富过去了,爷俩在江大爷爷家直到申时后才回来,江老头说那十两银子两家均担,一家五两,带回来三两,余下的二两慢慢给,江老太心里早有猜想,只是撇嘴冷笑。
只是,回来后,江老头一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江老太见老伴那副模样,忍到晚间歇息时,终于忍不住了:“老头子,你们白日里去大哥家,大哥到底说什么了?”
江老头躺在床上,枕着一只胳膊,目光望着空虚处:“他想投献到柳老爷家,也劝我们一道。”
江老太张大了嘴,投献这种事在本朝并不少见,他们村里也有过不下去选择投献到柳老爷家的人家,他们家前些年田地太少的时候还佃过柳老爷家的地,所谓投献,便是把自家的田地献给有功名或者致仕还乡养老的老爷家,两方暗中会签署一份条款,表明土地仍属于原主,但明面上土地属于士绅,农户也成了士绅的家奴,朝廷明旨,士绅免税赋和徭役,如此一来,投献的农户只需要交一少部分给士绅,便能省去很多税赋,又能逃避徭役,而士绅什么都没做便能多得一份收益,可谓皆大欢喜。
“你没答应吧?”江老太急道,虽然这位知县老爷不是个好东西,可江家又不是养不起自己,犯得着去上赶着给人当家奴吗!
江老头翻身起来,梗着脖子瞪眼:“我自然没答应!我活着一天,就不可能让我的儿孙去给人当家奴!”
江老太松了口气,又不明白了:“那你这半天愁眉苦脸的作甚?”
“过了年我就在想一件事,如今家里日子也好了些,你说,咱们是不是该送个孩子去读书?若是能考个功名,往后就不用太担心了。”
江老太一时间接不上话。
读书不是个容易事,那是极烧钱的,村里那杨秀才的学堂,每年得五两银子的束脩,更别说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钱,听说县里的学馆束脩更高,一年八两十两的都有呢,杨秀才学堂里的学童有他们村的,有邻村的,统共也不超过十个。
而且读书考功名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成的,他们村的杨秀才当年家境不错,读了十年才中试,就这在县里还是顶厉害的了,每年五六十岁还去应考的老童生可不少见,若孙子考不中,又学了那些老童生一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那非是助力,反而成了拖累!
反过来这些年读书的花费若是盖房买田,那可是实打实能见着的家产,以后能留给儿孙的,读书呢?十年二十年不中,那白花花的银子岂不是全打了水漂?!
对庄稼人来说,这是一场豪赌。
她犹豫道:“你不是说存几年钱盖瓦房……”
江家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房子不算少,可都是土坯房,这年头谁家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田地,盖瓦房,瞧瞧村里那几家瓦房院子,住着又舒服又气派。
“房子还能住呢,先不着急,还是读书要紧,我正月里跟杨夫子问过这事,”江老头很认真,本来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下决心,想着再多买几亩地,或者盖三间青砖大瓦房,可昨天的事情一下把他打醒了,家里没人有功名在身,什么都守不住,“老二一年有十两多点,往后家里再省点,能供的起!”
江老头觉得只要有二儿子那份工钱,供读一个孩子几年不难,再往后,也不知那时候他还在不在了,哪还操的上那份心,可若是家里真能出个秀才,以后不仅能免去两丁徭役,那些官差也不敢再对他们家胡乱克扣,要知道,秀才可是见了知县老爷都不必下跪的!
倘若孩子有大本事能考上举人,那更不得了,听杨夫子说举人便能选官了!
江老太见他的态度便知道他已经决定了,也不好再说,只问他:“那送谁去呢?”
突然,窗外“砰”的一声响动,江老太转头看着窗户:“谁啊?”
没人应声,她皱眉打开窗户,一只黑猫陡然窜了过去。
江老太拿扫把赶出去了一通:“又是这小畜生来偷吃!”
江老头看着老妻回屋关好门窗,继续说道:“大郎十四了,再两年就成丁,是个劳力,而且大郎像他爹,有些憨,我觉得让二郎去最好,这小子打小就精的很,读书肯定也好,三郎太小了,不行。”
江老太却不这么认为:“三郎也很聪明,你忘了前两年那个租赁耕牛的主意谁想出来的?那时他才多大?你别看他小,性子瞧着比二郎沉稳懂事,再说了,老二媳妇小产几回才保住三郎这么一个孩子,平日里俩人疼得跟眼珠子似的,老二每年拿回来那么多银钱,若他们也想送三郎去读书呢?”
江老头闻言,眉心紧皱。
当老子的便是砸锅卖铁供儿子读书那都是天经地义,可没有要叔叔倾尽全力供侄儿读书的道理,老二若是心里不愿意,岂不要伤了兄弟间的情分?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离了他们和老大家,凭着老二媳妇的能干和老二那份工钱,也能供三郎读书,并不是只能供侄儿。
想到这,江老太赶紧把“分家”俩字丢出脑海。
“老头子,这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现在咱们一家子和和乐乐的多好,你若是给搅和散了,我跟你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