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府传来喜讯,王妃南宫青龄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这原本与闻宪英关系不大,但前段时间她和邵令慷搬回了王府,郑王妃陈宁婺因为妯娌产女而深感自己肩负为皇室开枝散叶的责任愈重,是以在王府中频开法事,找各路神仙来保佑她母子平安。

    邵令慷不堪其扰,常常跑出去躲清净;闻宪英无法,只能和王府上下被拘去参与法事,一同为陈宁婺祈福。

    “整日装神弄鬼,无事也作出事来。”

    无人的角落里,榆钱怨怼道。

    “嘘,小心祸从口出。”闻宪英嗔道,嘴上这么说,心中亦有微词,法事上一跪就近一个时辰,周遭烟熏火燎,她都不懂陈宁婺这个孕妇哪儿来的体力撑下来,还乐此不疲的。

    榆钱撇撇嘴表示不屑,却也没再谈论此事,反而双手合十,仰头对天,念念有词道:“求各位神仙保佑我们夫人早日生下小世子。”

    闻宪英不搭话,没来由想到她的生母,那个默默无闻的可怜女人,生下了父亲唯一的儿子,却草席裹身,埋在乱葬岗。

    她突感小腹隐痛,伸手刚好碰到了左边的伤口。

    她的动作引来榆钱的关切:“夫人你哪里不舒服吗?”

    没等闻宪英回答,只听紫珑院方向传来嘈杂的响动。

    一片“快快快”、“请稳婆”、“请郎中”的喊叫声。

    闻宪英和榆钱对视,陈宁婺要生了。

    整个生产过程有惊无险,但是陈宁婺却像初产妇那样,王府上下回荡了一天一夜她的惨叫声。

    闻宪英上一次见人生孩子,还是冯夫人生婉儿的时候,情况如出一辙。

    当婴儿洪亮的啼哭声响起,众人如释重负,等稳婆出来宣告母子平安时,众人开始欢呼,董嬷嬷更是喜极而泣,还不忘招呼给众人发赏钱。

    闻宪英却注意到稳婆悄悄拉董嬷嬷到角落里,神色凝重地交代事情

    虽然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但见董嬷嬷反复向稳婆确认的神态,闻宪英知道,陈宁婺大概和冯夫人一样,不会再有身孕了。

    小世子是在夜里出生的,等到第二天中午,才见到了他的父亲。

    闻宪英知道邵令慷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刚从浴房中出来,发梢还滴着水。

    陈宁婺生了多久,闻宪英就在产房外站了多久,等孩子平安出生,紫珑院却千防万防不许她靠近半步,好在能放她回尽意馆了,赶紧沐浴更衣洗去满身的血腥气。

    站在通身银镜前,闻宪英松开纱衣,露出了那处狰狞的伤口,时间过去这么久,缝合的针眼还清晰可辨。

    昨天陈宁婺的惨叫声回荡在耳边,交叠上记忆中致命的疼痛,她还没有生过孩子,却仿佛对生育之痛已经感同身受。

    一双手从背后环住了她的腰,盖在了她的伤口上。

    “还疼吗?”邵令慷埋首在她的颈窝,声音发翁。

    “不疼。”

    邵令慷长叹出声,靠在闻宪英背上的身体愈发沉重,连酒气都愈发浓了。

    这情形倒像是他生了孩子似的。

    许久,邵令慷抬起头,看着镜中的二人,布满血丝的眼睛逐渐透出迷离之色,唇畔蹭着闻宪英的耳朵,气息愈发急促。

    闻宪英伸手抚过他的脸颊,“殿下,该去沐浴更衣了。”

    “你帮我洗。”

    邵令慷不待她的回答,打横将她抱起,向沐房走去。

    数日后,春闱出榜,闻宪英的准妹夫李巽不出意外地名列前茅,赐进士出身,冯夫人欢欢喜喜地过礼定亲,只等黄道吉日送女儿出嫁。

    然而,朝堂却被更大的阴云笼罩。

    自年初起,北方数州府大旱,耽搁了春耕,熬过冬天的百姓终于被迫走上了南下逃荒的路,冲击着京畿附近的秩序。

    朝廷常规的赈灾手段起效甚微,旱灾亦未有缓解的征象,人事已近,朝臣开始将希望寄托于上天。

    这原本与居于王府深处的闻宪英无关,但明月夜的来信让她不得不开始关心这件事。

    达兰托走后,小范跟随闻宪英到了郑王府上,照旧料理马厩的事,顺便帮忙在相思坊和王府之间传递消息,明月夜的信就是他送进来的。

    信中言道,朝臣据司天监所报,认为当前解决北方旱情的关键,是要遣皇子出藩,以昭天子仁德。

    归根究底,不过是朝臣以此为借口,要皇帝明确储君,给围绕于此的明争暗斗下个定论。

    闻宪英推测,这件事多半是要落在邵令慷头上的——储君之争无非是在楚、梁二王间,不是楚王出藩,便是梁王。

    一如当年被送到西凉当质子,邵令慷作为梁王的亲亲胞弟,有责任再次为兄长的前途做出牺牲。

    榆钱似是闻宪英的脸上看出端倪,借奉茶的机会,问道:“夫人,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吗?”

    “我们可能要离开邺京了。”

    “离开邺京?为什么?”盈盈率先发出疑问,闻宪英瞧见她手上正在缝荷包,看纹样似是鸳鸯。

    “你不愿意离开吗?”

    “夫人去哪儿我去哪儿!”

    不等盈盈回答,榆钱抢先答道,被人占了咸鸡的盈盈愤愤地瞪了一眼,甩下手中的荷包,站到闻宪英身旁,信誓旦旦道:

    “当然是小姐在何处我在何处,我们主仆二人用不分开。”

    盈盈将“小姐”二字咬得很重,是要突出她与闻宪英更亲密的关系。

    闻宪英微笑,“可不能因为我耽误你们嫁人。”

    这下盈盈学机灵了,连忙道:“嫁人了也要继续在小姐身边侍奉。”

    “我不嫁人,我要一辈子给夫人当侍女。”

    气氛突然沉重了起来,闻宪英看着榆钱发红的双眼,连忙笑道:“玩笑罢了,怎么还认真起来了呢?快去叫厨房送晚饭,我饿了。”

    然而,皇子出藩的流言很快传播开来,阖府上下都在偷偷议论此事。

    虽然究竟是哪位皇子中选未有定论,但大家纷纷都默认郑王殿下可能性最大。

    对此,闻宪英只是装聋作哑,不予理会。

    某日午后,王府上下昏昏沉沉都在偷空打瞌睡,闻宪英向来没有午睡的习惯,手执一卷左传,靠坐在窗边,盈盈和榆钱缩在她身边小憩。

    静谧的环境中,从远处隐约传来砰砰砰的响声,起先闻宪英并不在意,没想到声音愈来愈嘈杂,似乎引起了骚动。

    闻宪英心中微动,想起今晨邵令慷进宫请安,算时辰此刻应当回来了。

    她披上外袍,小心绕过两个小姑娘,独自走出尽意馆,朝骚乱处去了。

    出尽意馆无论去哪儿必要经过紫珑院,平常总有人在敞开的院门处紧盯尽意馆的一举一动,此刻却院门禁闭。

    等闻宪英走到前院书房,果然见下人们聚在书房门外,被书房内传来的摔摔打打的响动吓得像鹌鹑似的缩头缩脑,却不敢离去。

    “小夫人您来了!”

    下人看到闻宪英,如遇救星,簇拥上来求帮忙。

    “殿下从宫中回来就黑着脸,回到书房内发脾气,奴婢们不知该如何是好,您去劝劝吧。”

    闻宪英轻叹,心中已有计较,于是吩咐道:“让厨房准备甜汤来,要不热不凉,温温的刚好。再取我酿的酒来,温好备着。”

    甜汤很快送到了闻宪英手上,她点头示意,房门遂被打开。

    房间里能砸的东西都碎了个赶紧,噼里啪啦的动静已经平息下来,但氛围依旧紧张,下人们离得远远的,只留闻宪英一个在门口。

    闻宪英踏进屋内,果然一地狼藉,邵令慷背对着她站在书案前,双手撑在案上,起伏的肩膀无声传递着他的怒气。

    听到动静,邵令慷看都不看,顺手把书案上剩下的东西扫到地上,吼道:“滚!”

    闻宪英没有退缩,手捧甜汤上前,轻声唤道:“殿下……”

    邵令慷听到她的声音,身形明显一晃,回头看到来到身边的闻宪英,再开口时声音变得温柔起来:

    “是你啊。”

    “殿下,”闻宪英将汤盅放在书案上,抬手温柔地抚在他的后背上,“发生什么事了吗?”

    当她问出这话时,邵令慷明显被触动,紧抿的双唇似在克制倾诉的欲望,他看起来忍得很辛苦,但仍一言不发。

    闻宪英明白他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见他不说,也没有追问,只是上前双手环住他的腰,投身于他的怀抱中,轻轻枕在他的胸口,以无声的行动安慰他。

    只片刻,邵令慷反手将她抱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塞入自己的心脏。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又是我,为什么……”他呢喃道,闻宪英能听到他的颤抖。

    闻宪英自以为是个十足冷漠的人,此刻却也为邵令慷的遭遇感到愤慨。少年时出质敌国,几近丧命,好不容易平安归来,京城的富贵生活尚未抚去他的创痕,又要为别人的前途当垫脚石——即使那个“别人”是甘冒生命危险救他回来的亲大哥。

    同样都是皇子,为何他付出最多,获得最少?

    这不公平。

    闻宪英在心中为他叫屈,开口却只能安慰道:“殿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切自有天意。”

    “天子的决定,难道不是天意吗?”

    邵令慷听起来像是个赌气的孩子,让闻宪英有些无奈。

    可他终究是个大人了,任性过后,还是松开了令人窒息的怀抱,闻宪英搀扶到唯一干净的坐塌上休息,顺手把甜汤塞给了他。

    “这是冰莲百合,可去心火,”闻宪英盛了一勺递到他唇边,“朝中人心浮动,正是最乱的时候,离得远些或许更好。

    “陛下最近必然是着急上火,正需要这样一盅冰莲百合为他纾困,为人子女当孝顺,怎能不为父亲着想呢?

    “眼下不过是权宜之计,今日能以灾情为由让皇子出藩,明日也能以别的事由召回,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握中。”

    邵令慷吞下了汤勺,抬眼看向闻宪英时,迷茫与怒火已散去,唯余下冷静。

    闻宪英言尽于此,想来该明白的,剩下的时间里,她安静陪伴在旁,看着邵令慷一勺接一勺喝那冰莲百合。

    无论是苦是甜,他都得先喝光了再说。

章节目录

一后功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薄骨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薄骨律并收藏一后功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