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喉头一滚,想要组织语言以缓和当下凝重的气氛,却发现他脑海里浮现的话语是如此苍白,只好顺着卡米洛的意思安慰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卡米洛微微垂着眼,使人看不真切其中的情绪。他掀了掀唇,声音很轻,几近被火车碾过铁轨的声音所盖过:“是吗?”
“不过就算日本有胆子和我们开战,我们强大的海军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吧?”
路德维希在脑海里构思着这个场景,想到日本海军溃不成军的衰样忍不住嗤笑出声。
卡米洛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剥了一颗奶糖放到嘴里,奶糖浓郁的奶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压住了突然在口中爆开的涩意。
他清楚路德维希不过是在粉饰太平,日本在三个月前就和德国、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以日本的野心,他们绝不会满足现有在东亚所攫取的利益,势必会寻求扩大其实力范围。鉴于苏联去年在诺门坎让日本陆军吃了瘪,日本暂时不会轻易北上,必然会寻求南下,以获取支撑他们继续战争的资源。这么说来,日本一定会触及美国的势力范围,所以美日之间必有一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争掀起的巨大风浪会吞没整个美利坚。
“到了。”
路德维希拍了拍卡米洛的肩,打断了他的思绪。
卡米洛和路德维希在镇上随便找了个小旅馆囫囵睡了一觉,他们提前准备了朗姆酒和热狗,第二天一早就踩着阿灵顿国家公墓开放的时间入场。
路德维希拎着东西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给卡米洛留足了空间。
卡米洛半跪在草坪上,将一束白菊轻轻靠上洁白的墓碑,又放了一块石头在墓碑上。他细细摩挲着墓碑上的文字,大理石冰凉的触感迅速侵蚀他指尖的温度,刺骨的寒意逐渐漫上来,他却毫不在意,反而低低笑出声。
——伊莱亚斯·弗朗西斯科·珀尔德,1902.9.25-1937.12.13,马里兰州。
白头海雕坠落在1937年的冬天,曾经一起向日本讨要说法的人都在往前走,媒体浩大的声势也逐渐冷寂,帕奈号被世人遗忘。但是他还被桎梏在三年前,经年累月地陷在同一个噩梦中走不出来。他试图看清伊莱亚斯的脸,但是他的努力从来都是徒劳,每次都只能远远地看着帕奈号倾覆。
他也没和海伦娜提起过他的精神状况,海伦娜在他面前竭力维持一位母亲的体面,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海伦娜在午夜梦回时也会精神崩溃。
卡米洛有次半夜起床,看见海伦娜房间的门没有关实,从门缝里隐隐泻出一线昏黄的灯光。他正打算敲门询问,眸光无意识地向门缝里一掠,房门内的景象让他的手僵在了半空。
衣柜门敞开着,衣服杂乱无章地丢了一地。女人跪坐在衣服堆里,头发散乱,睡裙皱巴巴的,不复白日的光鲜亮丽。她双手捧着一件海军礼服,将脸深深埋在里面,身体不住颤抖着。她没有哭出声音,但是痛苦和绝望扑面而来,将卡米洛裹挟其中。
卡米洛垂下手,轻轻掩上了房门。
帕奈号的沉没击碎了珀尔德家对未来的美好盼望,将将从大萧条中走出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予了他们致命一击,将卡米洛和海伦娜困在了1937年的寒冷冬日,无法逃离。
卡米洛在火车站看到不少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拖家带口,同大包小包的行李挤在一处,脸上满是对未知土地的迷茫和彷徨。
美国的各大港口每天都在接待络绎不绝的欧洲难民,他们登上背井离乡的轮渡,试图逃离大西洋另一端不绝于耳的枪炮声,害怕德国的钢铁洪流碾过他们已然破碎不堪的魂灵。
所以他们来到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将遥远而痛苦的过去抛于脑后,希冀开启一段平淡无波的新生活。
美国优越的地缘条件使它成为了那些难民的理想国,它已经成功度过了经济危机,所有的产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安定富足,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丘吉尔的强硬让德国在不列颠上空陷入了苦战,意大利组织了东非和北非两个军团在非洲展开军事行动,日本也悍然入侵法属中南半岛。
卡米洛隐隐嗅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向美洲大陆袭来,死神的刀镰已经笼罩在这片看似和平安详的土地上方。
这可是世界大战,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凭什么会觉得美国能够独善其身。
“爸爸。”卡米洛将额头抵在墓碑上,努力压低了声音,生怕惊扰了那个长眠不醒的人,“今年海军又赢了,艾德里安和泽维尔作为球队的绝对主力带领海军取得胜利。”
“不过他俩可不是今天的明星,打入绝杀球的那个二年级是整场比赛最引人注目的那个人。”
“今晚会有庆功会,橄榄球队那帮家伙肯定会得到在场女孩的青睐。”他顿了顿,唇角微微挑起,像是真的在和伊莱亚斯对话一样,“要是我去参加庆功会?我对这种社交场合又不感兴趣,路德维希那家伙才会在庆功会如鱼得水。”
“我知道你也是在橄榄球赛的庆功会上对妈妈一见钟情,从此对妈妈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最后抱得美人归。事实证明,你们确实是命中注定。”
卡米洛不合时宜地想起葬礼过后海伦娜捧着伊莱亚斯的海军杰出服役勋章泪流满面,心脏一阵钝痛,却还是强行扬起脸,露出一个难以言说的笑容。
“你在信里告诉妈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应该可以参加我们圣诞夜的酒会。你从不食言,我们都欢喜地等你推开家里的门。可是我们还没有等到圣诞节,就有人提前造访了我们家。”
“如果可以,我宁愿那天我没有开门。”
“三年了,我还是不愿意相信,你没有回来。你明明知道,我最讨厌别人食言。”
卡米洛握紧了拳头,骨节因过于用力而泛着微微的青白色。
“你知道吗?‘帕奈号’很快被人们遗忘,似乎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们家拿到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便再无下文。”
“你不用担心我和妈妈,我们过得都还不错。妈妈工作顺遂,生活上没什么糟心事,除了她医院新来的男医生一直在追求她。我挺不喜欢那个男的,长得也就那样,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敢肖想妈妈这样的大美人。不过妈妈对他的追求无动于衷,总是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又来讨好我,希望我在妈妈面前说点好话。”
“每年你们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她都会去照相馆拍照,然后在家里做一顿大餐。外公外婆有时也会从巴尔的摩过来,外婆做披萨的手艺越来越纯熟,大家都在称赞她的手艺。我很喜欢那个味道,比起意大利当地的餐厅也不遑多让。”
卡米洛仍然笑得很真切,但是那双漂亮的烟灰色眼睛里却沉着茫茫的雾霭,逐渐漫上几分湿润的水汽,眼尾也显现出一抹靡丽的红色。他伸出手捂住眼睛,原本平淡的语气也出现了剧烈的起伏。
“我们都很想你。”
他一边单手捂着眼睛,嘴角竭力扯出一个向上的弧度,不让自己的失态暴露出来,一边伸手从衣领中扯出那枚子弹头:“我现在枪法很准,海院没有谁的射击水平能超过我,希望过段时间去陆战队报到我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
“所以,你能不能在梦里回头看一看我。”
眼泪从他的指缝中渗出,滚落在地。
春田 0.30-06步枪弹,卡米洛第一次打靶时所用的子弹。
那个时候他只有14岁,对枪械还一知半解。他自信满满地试了一发,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的脱靶,春田步枪巨大的后坐力将他掀翻在地,引得在场的大人们阵阵发笑。
他抿了抿唇,不免感到有些难堪,想要再次证明自己,重新在肩头架起那把枪。
伊莱亚斯拿过枪,笑着揉乱他的头发:“这个后坐力不太适合你们这种小朋友。”
他随即招呼海德里希,示意海德里希过去将这枚子弹捡起来。
海德里希耸耸肩,自然是不肯,又把这项差事分配给路德维希,美其名曰儿子就是用来使唤的。
当时路德维希冲着他爸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去把子弹捡回来。
回家之后,伊莱亚斯在子弹上钻了两个孔,用一根皮绳将子弹串在上面。那条皮绳在海院院内的橄榄球比赛中毫无预兆地断了,在更换成银链后不久他便收到了来自战争部长的阵亡通知书。
这枚子弹承载着太多记忆,唯独少了血与火的淬炼,只是很纯粹的再也回不去的平静时光。平日里分散在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生活的重压下喘息片刻,这在大萧条期间显得难能可贵。
然后卡米洛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他抱着膝盖,怔怔地望着一排又一排的白色墓碑出神。
卡米洛扯了扯唇,整理了一下仪容,招手示意路德维希过来。
路德维希将东西递给卡米洛,摘下帽子笑了笑:“好久不见,伊莱叔叔。我爸随列克星敦号出港了,等下次轮休他再来看你。”
他在卡米洛旁边坐下,仔细把东西摆放整齐,随即起开两瓶酒。两个人高高举起酒瓶,酒瓶在空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致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致崇高的美国梦。”
卡米洛微微垂着眼,使人看不真切其中的情绪。他掀了掀唇,声音很轻,几近被火车碾过铁轨的声音所盖过:“是吗?”
“不过就算日本有胆子和我们开战,我们强大的海军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吧?”
路德维希在脑海里构思着这个场景,想到日本海军溃不成军的衰样忍不住嗤笑出声。
卡米洛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剥了一颗奶糖放到嘴里,奶糖浓郁的奶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压住了突然在口中爆开的涩意。
他清楚路德维希不过是在粉饰太平,日本在三个月前就和德国、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以日本的野心,他们绝不会满足现有在东亚所攫取的利益,势必会寻求扩大其实力范围。鉴于苏联去年在诺门坎让日本陆军吃了瘪,日本暂时不会轻易北上,必然会寻求南下,以获取支撑他们继续战争的资源。这么说来,日本一定会触及美国的势力范围,所以美日之间必有一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争掀起的巨大风浪会吞没整个美利坚。
“到了。”
路德维希拍了拍卡米洛的肩,打断了他的思绪。
卡米洛和路德维希在镇上随便找了个小旅馆囫囵睡了一觉,他们提前准备了朗姆酒和热狗,第二天一早就踩着阿灵顿国家公墓开放的时间入场。
路德维希拎着东西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给卡米洛留足了空间。
卡米洛半跪在草坪上,将一束白菊轻轻靠上洁白的墓碑,又放了一块石头在墓碑上。他细细摩挲着墓碑上的文字,大理石冰凉的触感迅速侵蚀他指尖的温度,刺骨的寒意逐渐漫上来,他却毫不在意,反而低低笑出声。
——伊莱亚斯·弗朗西斯科·珀尔德,1902.9.25-1937.12.13,马里兰州。
白头海雕坠落在1937年的冬天,曾经一起向日本讨要说法的人都在往前走,媒体浩大的声势也逐渐冷寂,帕奈号被世人遗忘。但是他还被桎梏在三年前,经年累月地陷在同一个噩梦中走不出来。他试图看清伊莱亚斯的脸,但是他的努力从来都是徒劳,每次都只能远远地看着帕奈号倾覆。
他也没和海伦娜提起过他的精神状况,海伦娜在他面前竭力维持一位母亲的体面,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海伦娜在午夜梦回时也会精神崩溃。
卡米洛有次半夜起床,看见海伦娜房间的门没有关实,从门缝里隐隐泻出一线昏黄的灯光。他正打算敲门询问,眸光无意识地向门缝里一掠,房门内的景象让他的手僵在了半空。
衣柜门敞开着,衣服杂乱无章地丢了一地。女人跪坐在衣服堆里,头发散乱,睡裙皱巴巴的,不复白日的光鲜亮丽。她双手捧着一件海军礼服,将脸深深埋在里面,身体不住颤抖着。她没有哭出声音,但是痛苦和绝望扑面而来,将卡米洛裹挟其中。
卡米洛垂下手,轻轻掩上了房门。
帕奈号的沉没击碎了珀尔德家对未来的美好盼望,将将从大萧条中走出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予了他们致命一击,将卡米洛和海伦娜困在了1937年的寒冷冬日,无法逃离。
卡米洛在火车站看到不少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拖家带口,同大包小包的行李挤在一处,脸上满是对未知土地的迷茫和彷徨。
美国的各大港口每天都在接待络绎不绝的欧洲难民,他们登上背井离乡的轮渡,试图逃离大西洋另一端不绝于耳的枪炮声,害怕德国的钢铁洪流碾过他们已然破碎不堪的魂灵。
所以他们来到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将遥远而痛苦的过去抛于脑后,希冀开启一段平淡无波的新生活。
美国优越的地缘条件使它成为了那些难民的理想国,它已经成功度过了经济危机,所有的产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安定富足,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丘吉尔的强硬让德国在不列颠上空陷入了苦战,意大利组织了东非和北非两个军团在非洲展开军事行动,日本也悍然入侵法属中南半岛。
卡米洛隐隐嗅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向美洲大陆袭来,死神的刀镰已经笼罩在这片看似和平安详的土地上方。
这可是世界大战,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凭什么会觉得美国能够独善其身。
“爸爸。”卡米洛将额头抵在墓碑上,努力压低了声音,生怕惊扰了那个长眠不醒的人,“今年海军又赢了,艾德里安和泽维尔作为球队的绝对主力带领海军取得胜利。”
“不过他俩可不是今天的明星,打入绝杀球的那个二年级是整场比赛最引人注目的那个人。”
“今晚会有庆功会,橄榄球队那帮家伙肯定会得到在场女孩的青睐。”他顿了顿,唇角微微挑起,像是真的在和伊莱亚斯对话一样,“要是我去参加庆功会?我对这种社交场合又不感兴趣,路德维希那家伙才会在庆功会如鱼得水。”
“我知道你也是在橄榄球赛的庆功会上对妈妈一见钟情,从此对妈妈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最后抱得美人归。事实证明,你们确实是命中注定。”
卡米洛不合时宜地想起葬礼过后海伦娜捧着伊莱亚斯的海军杰出服役勋章泪流满面,心脏一阵钝痛,却还是强行扬起脸,露出一个难以言说的笑容。
“你在信里告诉妈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应该可以参加我们圣诞夜的酒会。你从不食言,我们都欢喜地等你推开家里的门。可是我们还没有等到圣诞节,就有人提前造访了我们家。”
“如果可以,我宁愿那天我没有开门。”
“三年了,我还是不愿意相信,你没有回来。你明明知道,我最讨厌别人食言。”
卡米洛握紧了拳头,骨节因过于用力而泛着微微的青白色。
“你知道吗?‘帕奈号’很快被人们遗忘,似乎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们家拿到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便再无下文。”
“你不用担心我和妈妈,我们过得都还不错。妈妈工作顺遂,生活上没什么糟心事,除了她医院新来的男医生一直在追求她。我挺不喜欢那个男的,长得也就那样,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敢肖想妈妈这样的大美人。不过妈妈对他的追求无动于衷,总是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又来讨好我,希望我在妈妈面前说点好话。”
“每年你们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她都会去照相馆拍照,然后在家里做一顿大餐。外公外婆有时也会从巴尔的摩过来,外婆做披萨的手艺越来越纯熟,大家都在称赞她的手艺。我很喜欢那个味道,比起意大利当地的餐厅也不遑多让。”
卡米洛仍然笑得很真切,但是那双漂亮的烟灰色眼睛里却沉着茫茫的雾霭,逐渐漫上几分湿润的水汽,眼尾也显现出一抹靡丽的红色。他伸出手捂住眼睛,原本平淡的语气也出现了剧烈的起伏。
“我们都很想你。”
他一边单手捂着眼睛,嘴角竭力扯出一个向上的弧度,不让自己的失态暴露出来,一边伸手从衣领中扯出那枚子弹头:“我现在枪法很准,海院没有谁的射击水平能超过我,希望过段时间去陆战队报到我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平。”
“所以,你能不能在梦里回头看一看我。”
眼泪从他的指缝中渗出,滚落在地。
春田 0.30-06步枪弹,卡米洛第一次打靶时所用的子弹。
那个时候他只有14岁,对枪械还一知半解。他自信满满地试了一发,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的脱靶,春田步枪巨大的后坐力将他掀翻在地,引得在场的大人们阵阵发笑。
他抿了抿唇,不免感到有些难堪,想要再次证明自己,重新在肩头架起那把枪。
伊莱亚斯拿过枪,笑着揉乱他的头发:“这个后坐力不太适合你们这种小朋友。”
他随即招呼海德里希,示意海德里希过去将这枚子弹捡起来。
海德里希耸耸肩,自然是不肯,又把这项差事分配给路德维希,美其名曰儿子就是用来使唤的。
当时路德维希冲着他爸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去把子弹捡回来。
回家之后,伊莱亚斯在子弹上钻了两个孔,用一根皮绳将子弹串在上面。那条皮绳在海院院内的橄榄球比赛中毫无预兆地断了,在更换成银链后不久他便收到了来自战争部长的阵亡通知书。
这枚子弹承载着太多记忆,唯独少了血与火的淬炼,只是很纯粹的再也回不去的平静时光。平日里分散在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生活的重压下喘息片刻,这在大萧条期间显得难能可贵。
然后卡米洛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他抱着膝盖,怔怔地望着一排又一排的白色墓碑出神。
卡米洛扯了扯唇,整理了一下仪容,招手示意路德维希过来。
路德维希将东西递给卡米洛,摘下帽子笑了笑:“好久不见,伊莱叔叔。我爸随列克星敦号出港了,等下次轮休他再来看你。”
他在卡米洛旁边坐下,仔细把东西摆放整齐,随即起开两瓶酒。两个人高高举起酒瓶,酒瓶在空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致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致崇高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