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如今的四国,战事已休,基本算是清流的天下。武将们功成身退,回归朝堂,那是近年四国之中的寻常事。史书已经证明,越是功勋卓著的骁勇之将,越该在帝王不再需要的时候利剑回鞘,切不可落得为帝王忌惮的下场。
但此道对于向来以兵马为重的晟誉之国来说,却更像是一种只书中存在,实际却从未见过的旧版传说。只因晟誉有位四国闻名的定远大将军,他是金銮殿里首屈一指的莽人,时至今日,只要一听不惯扯皮之论,便直接将手持的偃月刀,破空架上那扯皮文官的乌纱帽,震慑满朝文武。那龙椅之上的人,亦不敢多言。
戎马半生,军功多如牛毛,定远大将军归来时,仍是晟誉朝堂最不废话之人。
这架刀的岿然做派,其女尉迟媱有时会说给将军府隔壁的玩伴听,骄傲地说这是她阿翁传下的。
晟誉军爵世袭,上一辈尉迟家的将军,是做到了上将军的高位。在先皇还是皇子时,少年时的他伴读左右。一同在宫中翻书,那皇子是忙着偷听朝野的世家风声,而先将军则忙着打遍皇城的世家子弟。
他们二人,本来就会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先将军是从来都不屑,他尉迟家担着武将世家的头衔,做惯南征北战、护佑疆土的明朗事,那朝堂里的深浅浑水,他尉迟家,沾了都嫌污刀。
可少时情谊,于宫闱之中,本就当不得深重。那皇子二十而冠,便即刻扬汤止沸,抢在京都所有膏粱子弟前,急奔父皇的病榻床头,振振有词说起一篇大话,讲述对先将军那唯一的妹妹,是如何地一往情深。
宫门深绕,老皇帝听得昏头昏脑,但团在一旁的细嗓宦官们,却极快地从酒池肉林的安乐窝中抖神醒过大半,妆眉一挑,也懂这皇子的算盘声。
尉迟将军府,晟誉最稳固、最庞大的靠山,而且是铁血靠山。
帝王寝宫,安神香弥漫。辨出时势的宦官们,从旧主到新主的抉择,不过几下眨眼。风烛残年的老皇帝病得昏聩,被众人笑劝着,稀里糊涂就印下那道赐婚圣旨,彻底惊动了京都的天色。
彼时先将军人在家中坐,这圣旨一到,就嗅出夺嫡的乌烟瘴气。这般犯禁的钻营脑筋,竟敢动到他唯一的妹妹头上。
他是怒发冲冠的人,直接提刀进的皇子府,将尉迟家传的偃月之刀,以嗜血杀意,直抵皇子脖颈,只一句话——
“要么,你入赘,要么,你抗旨,不然我今天就砍你。”
晟誉国之后浩浩几十余年,无人再对皇族,说得出与之旗鼓相当的话。
尉迟家也自这位先将军始,就算皇帝乘舆上的宝纛,打将军府前经过并停住,全将军府,都没一个低头的。
当时,名刀渗着血腥气,先皇帝一个二十来岁的皇族小伙子,粉白脖子从没离真实的兵刃,如此之近过。
但他自小耳濡目染的,那些朝笏间的君臣之交,本也是一种兵不血刃。
“你尉迟家族,世代守护晟誉的国土,而我,立在这国土皇城,承袭晟誉最尊贵的血统,你凭何不护我?”
先将军巍然不动,魁梧身量,将偃月高举,一字一顿:“你,还不是晟誉。”
他也一字一顿:“如果我是,你的幺妹,便是晟誉的皇后,你,便是晟誉唯一的上将军。”
闻听此言,先将军的刀急转直下,一息之间,便生生劈断这儿时玩伴的手边茶桌。百年的梨花木,霎时四分五裂,两人在这木屑纷飞的场面里,彼此都没有丝毫的避让。
将军冷笑:“你这是羞辱我。皇族之下,便是我尉迟的姓氏,我族百年尊严荣耀,俱是先族男子以忠诚、以骨血,拼得挣得,未有一丝一毫,以家中女子为献。你们皇家东方的小人做派,莫要污了我家的高贵女子。”
他一听即拜,以皇家之尊双膝跪地,行下晟誉的君子大礼,慨然道:“既然如此,将军当知,如此烈骨忠义的尉迟家,不可倒下,尉迟家在,晟誉国在,我既知这一点,便已是这皇族,最懂晟誉的人,也是最懂保晟誉的人。”
他抬头直视这位执刀不折的沙场人屠,又说:“将军,我不值尉迟家考虑,可这晟誉,如日中天即虎视环伺,富埒陶白即鱼游沸鼎,求尉迟家,考虑国之安危。”
晟誉国外,北有鸦宛,处极寒之地,盛行巫毒术法,不可捉摸;南有涂梁,处水脉沃达之地,向来国富文昌,故多有挑衅;
而西方又有楚矶,是舞乐之国,但其皇室不稳,三年间就换下八位皇帝,鸦宛与涂梁正视其为盘中肥肉,已经暗中较量多年。而若楚矶真成那二国之一的口食,于夹在南北之间的晟誉,便必成百里加急的战报。
也只有那日日汤药的老皇帝,被宦官们夜夜哄着,还真高枕无忧了。
“国之安危”,先将军听完这一席话,眉峰森冷。他一字未留,直出皇子府,是当日就继续骑着那战马,奔去的天晟门。
无诏无令,他从晟誉皇城,最威严的宫门直入宫廷。战靴在帝王寝宫笃笃有声,击退早已萎靡的安神香。
满京都的人都看到了先将军的战马奔进天晟门,是午时三刻的日头,那马上的鞍辔,是尉迟家族独有尊贵形制,青铜的光泽,如一抹肃杀的刃光。
可那日先将军究竟和老皇帝说了什么,无人得知。
只是当日,老皇帝一天之内,降下第二道令人咂舌的圣旨。两件事,其一,皇子赐婚作罢,改予太子之位;其二,拔定远大将军为定远上将军,七日后启程,去镇守与鸦宛交界的北境边关。
一道圣旨,仓促说尽许多事,真正保下的,只有尉迟幺女。
先将军并不后悔,他是尉迟家的男儿,既决意承担,便无需他人牺牲。那妹妹是过世父母如珠如宝,疼爱养大的小姑娘,比他还小十岁,善良美好。先将军与妻子,只希望幺妹嫁与心仪之人,而非这富贵但幽深的宫门。
不想这也是老皇帝的最后一道旨意,当晚,晟誉皇帝驾崩,那仅是几个时辰的太子,已成新皇。
而即便国丧,新皇国事为重,为防他国闻丧异动,急令定远上将军戴孝先行,提前去往北境边关。
三年守孝之后,定远上将军未得返还。
而京都的上将军之妹,难抗新皇的圣旨,以皇后之尊,被凤辇抬入宫墙。
两年不到,难产,尉迟皇后薨。
定远上将军闻讯,为皇后之丧千里疾行,不眠不休,那刚好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晨曦,抵达这皇城京都。
那时的一身战甲还有未退的血痂残迹,他一如五年之前,同样踏马直闯天晟门。一样的尉迟鞍辔,只是这次青铜覆血,奔袭在清晨的宫闱长街时,一路践踏数条洒扫人命。
通人意的尉迟战马,直奔金銮殿前,上将军肃杀看过那条权力累积的汉白玉雕龙台阶,铁蹄落在上面时,铮铮而鸣。
随一声抽在马上的鞭笞之音,战马铁蹄破入殿门。朝霞如血,文武百官各向两边倒成病残小儿,那些曾经絮絮叨叨、伶仃作响的象牙朝笏,此时摔砸满地。
龙椅之上的皇帝,眼睁睁看着这杀神,驾马冲上七宝台阶,直逼髹金雕龙椅前。皇帝已抖如筛糠,面色惨白。
“你既觉得圣旨对尉迟家有用,那今日我就要你再下一道,你下,这位置我留你坐,你不下,即刻让位于亲王,我押你去为皇后守陵。”
偃月刀,这次架在的,是那珠宝连缀的帝王冠冕上。
皇帝迟钝地真正认出这尉迟家的男儿,是儿时的玩伴,是太子之位的功臣,可也是整个晟誉,最危险的人臣。所以他登基后,才不得不立刻将其斥于京都之外,尽管如此,宫城里的他,竟还是不得安枕。
这人还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哥哥,当初皇后接旨入宫,便是因帝王承诺,妹妹进宫,哥哥便可平安回京。他果真已是晟誉国唯一的上将军,定远上将军,尉迟皇后至死都在愧对和牵挂的哥哥。
那时的先皇,在金銮殿上已是五载,金玉高堂,竟是容易使人老去的。可那上将军,却像永远不变,眉宇间,清明,刚毅,只是一位扛着尉迟姓氏的热血将军,既守护国土,也守护家族。
他的这种不变,让帝王震惧。
哪怕北境风霜,竟也无法挫败他的荣耀。
终于,这次只能是珠华冠冕,选择避其锋芒:“……你要朕,何旨意……”
百官之众,无人敢听。
宫墙之外,也无人敢知。
而时过境迁后,到定远上将军亡于北境战场,长子尉迟佑降等袭爵,为定远大将军时,晟誉的帝王也同样早已子承父业。
可诚如百姓所知,尉迟大将军就是与先将军如出一辙。从袭爵那日,他踏入金銮殿,只为看看座上的东方皇帝是何长相开始,便是佩刀上朝的。数十载过去,殿上拔刀也成寻常事。
尉迟家与皇家的关系,差到四国皆知。
而这之所以没有造成晟誉的国危,是因为在尉迟与东方皇帝之间,有一个聪明人在,那就是当朝宰相,钟离源。这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凭一己之力,使钟离这个本来凋敝的姓氏,成为平衡尉迟与东方之间的一枚活扣。
当今,晟誉的金銮殿已换过一座新的九龙椅,正是钟离源负责督造的。他贵为文官之首,处宰相之列,担丞相之名,就此是晟誉唯一的宰相,可谓极贵的文臣。
钟离世家本是家道中落,族中之人多有离散,人丁稀薄。钟离源少时是苦读之人,后兼有游历四国的卓识眼界,他入朝为官后,身无旁系势力,便为先皇赏识和扶植,就此步步高升,直至当朝宰府,也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传言中,钟离老丞相曾亲自缚袖,雕画那龙椅脚踏上的千瓣莲。当时,传言至定远大将军耳中,他虽已不年轻,也声势浩大地命人,往西墙之外投了九石的马粪,说这一墙之隔的源老头家,莲花味熏来了将军府,别把将军府也都闻成软骨头,就凑合给他压一压。
钟离老丞相忍着,也不是非要和将军府做邻居的,无奈这祖上传下来的钟离本宅,就是和将军府共着一道南北走向的墙面。想来是无人记得的曾经,尉迟与钟离,本也不分彼此,感情较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将军尉迟佑对这长他将近十五来岁的钟离老丞相,当他是皇族东方家的狗腿子,从来都直呼其名,上朝拿刀指着他的乌纱帽时,能把钟离家前院后院的,都骂得转起圈来。
受着这家教的影响,现在那将军府的独生女儿尉迟媱,也从来看那老乌纱帽不顺眼。她骑在将军府西苑墙头时,看那病恹恹捧着四书五经,在丞相府东苑傻读书的小乌纱帽,就也不顺眼。
两苑被共墙连着,相府那边在墙角栽着一棵蓊郁杏树,那这墙头,就自然成了尉迟媱打小纳凉的地方。放眼望去,既可见这枝头鲜光温润的青黄杏果,亦可见这京都,织金缀玉的皇城塔楼。
这一辈,京都的尉迟家没有男子了,可出了这尉迟媱,未及笄,方金钗之岁。她孩稚未脱,不显女子的娇羞。满京都想不起尉迟家的温柔,也只把她当男儿对待。
也除了她,再没人敢往丞相府的小公子身上扔杏核儿。
因这小公子自打被鳏居的老丞相抱来家中,就极其病弱。老丞相善心,曾为这位襁褓之中的弃婴遍请晟誉名医,可都效用不大。这孩子常年吃着药方,才勉强活到这般大来,与邻居的尉迟媱,虽年龄相仿,体格却差上不少。
他每每被尉迟媱的杏核儿砸到书上,都耐着性子好好抖落了,抬头望一望那骑在墙头的,高高的小女将军,轻轻唤她说:“阿媱,你要小心。”
她晃晃腿脚,阿娘做的绣花鞋软和和的,她从来都不怕。那双丹凤眼,自小就有尉迟家的威仪,眯一眯,偏就又将一个杏核儿打在那小公子的左边总角。他慌忙捂住头发,却不恼,低头稍微躲避时,眼角唇边,是孩童间戏玩的欢喜。
“钟离未白,你看看,到底是谁要小心。”对别人的躲闪笑得明媚,她任是小小孩儿的跋扈。
而他仅是急动这两下,颊边血色就气虚褪去,有些气喘,但还笑着,乖顺地应:“是我,阿媱。”
他一字一声,气量不足,声音却质清如泉,一抬头,露出一张明眸楚楚的脸来。
脸色脆弱,却是京都最好看的孩子。
但此道对于向来以兵马为重的晟誉之国来说,却更像是一种只书中存在,实际却从未见过的旧版传说。只因晟誉有位四国闻名的定远大将军,他是金銮殿里首屈一指的莽人,时至今日,只要一听不惯扯皮之论,便直接将手持的偃月刀,破空架上那扯皮文官的乌纱帽,震慑满朝文武。那龙椅之上的人,亦不敢多言。
戎马半生,军功多如牛毛,定远大将军归来时,仍是晟誉朝堂最不废话之人。
这架刀的岿然做派,其女尉迟媱有时会说给将军府隔壁的玩伴听,骄傲地说这是她阿翁传下的。
晟誉军爵世袭,上一辈尉迟家的将军,是做到了上将军的高位。在先皇还是皇子时,少年时的他伴读左右。一同在宫中翻书,那皇子是忙着偷听朝野的世家风声,而先将军则忙着打遍皇城的世家子弟。
他们二人,本来就会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先将军是从来都不屑,他尉迟家担着武将世家的头衔,做惯南征北战、护佑疆土的明朗事,那朝堂里的深浅浑水,他尉迟家,沾了都嫌污刀。
可少时情谊,于宫闱之中,本就当不得深重。那皇子二十而冠,便即刻扬汤止沸,抢在京都所有膏粱子弟前,急奔父皇的病榻床头,振振有词说起一篇大话,讲述对先将军那唯一的妹妹,是如何地一往情深。
宫门深绕,老皇帝听得昏头昏脑,但团在一旁的细嗓宦官们,却极快地从酒池肉林的安乐窝中抖神醒过大半,妆眉一挑,也懂这皇子的算盘声。
尉迟将军府,晟誉最稳固、最庞大的靠山,而且是铁血靠山。
帝王寝宫,安神香弥漫。辨出时势的宦官们,从旧主到新主的抉择,不过几下眨眼。风烛残年的老皇帝病得昏聩,被众人笑劝着,稀里糊涂就印下那道赐婚圣旨,彻底惊动了京都的天色。
彼时先将军人在家中坐,这圣旨一到,就嗅出夺嫡的乌烟瘴气。这般犯禁的钻营脑筋,竟敢动到他唯一的妹妹头上。
他是怒发冲冠的人,直接提刀进的皇子府,将尉迟家传的偃月之刀,以嗜血杀意,直抵皇子脖颈,只一句话——
“要么,你入赘,要么,你抗旨,不然我今天就砍你。”
晟誉国之后浩浩几十余年,无人再对皇族,说得出与之旗鼓相当的话。
尉迟家也自这位先将军始,就算皇帝乘舆上的宝纛,打将军府前经过并停住,全将军府,都没一个低头的。
当时,名刀渗着血腥气,先皇帝一个二十来岁的皇族小伙子,粉白脖子从没离真实的兵刃,如此之近过。
但他自小耳濡目染的,那些朝笏间的君臣之交,本也是一种兵不血刃。
“你尉迟家族,世代守护晟誉的国土,而我,立在这国土皇城,承袭晟誉最尊贵的血统,你凭何不护我?”
先将军巍然不动,魁梧身量,将偃月高举,一字一顿:“你,还不是晟誉。”
他也一字一顿:“如果我是,你的幺妹,便是晟誉的皇后,你,便是晟誉唯一的上将军。”
闻听此言,先将军的刀急转直下,一息之间,便生生劈断这儿时玩伴的手边茶桌。百年的梨花木,霎时四分五裂,两人在这木屑纷飞的场面里,彼此都没有丝毫的避让。
将军冷笑:“你这是羞辱我。皇族之下,便是我尉迟的姓氏,我族百年尊严荣耀,俱是先族男子以忠诚、以骨血,拼得挣得,未有一丝一毫,以家中女子为献。你们皇家东方的小人做派,莫要污了我家的高贵女子。”
他一听即拜,以皇家之尊双膝跪地,行下晟誉的君子大礼,慨然道:“既然如此,将军当知,如此烈骨忠义的尉迟家,不可倒下,尉迟家在,晟誉国在,我既知这一点,便已是这皇族,最懂晟誉的人,也是最懂保晟誉的人。”
他抬头直视这位执刀不折的沙场人屠,又说:“将军,我不值尉迟家考虑,可这晟誉,如日中天即虎视环伺,富埒陶白即鱼游沸鼎,求尉迟家,考虑国之安危。”
晟誉国外,北有鸦宛,处极寒之地,盛行巫毒术法,不可捉摸;南有涂梁,处水脉沃达之地,向来国富文昌,故多有挑衅;
而西方又有楚矶,是舞乐之国,但其皇室不稳,三年间就换下八位皇帝,鸦宛与涂梁正视其为盘中肥肉,已经暗中较量多年。而若楚矶真成那二国之一的口食,于夹在南北之间的晟誉,便必成百里加急的战报。
也只有那日日汤药的老皇帝,被宦官们夜夜哄着,还真高枕无忧了。
“国之安危”,先将军听完这一席话,眉峰森冷。他一字未留,直出皇子府,是当日就继续骑着那战马,奔去的天晟门。
无诏无令,他从晟誉皇城,最威严的宫门直入宫廷。战靴在帝王寝宫笃笃有声,击退早已萎靡的安神香。
满京都的人都看到了先将军的战马奔进天晟门,是午时三刻的日头,那马上的鞍辔,是尉迟家族独有尊贵形制,青铜的光泽,如一抹肃杀的刃光。
可那日先将军究竟和老皇帝说了什么,无人得知。
只是当日,老皇帝一天之内,降下第二道令人咂舌的圣旨。两件事,其一,皇子赐婚作罢,改予太子之位;其二,拔定远大将军为定远上将军,七日后启程,去镇守与鸦宛交界的北境边关。
一道圣旨,仓促说尽许多事,真正保下的,只有尉迟幺女。
先将军并不后悔,他是尉迟家的男儿,既决意承担,便无需他人牺牲。那妹妹是过世父母如珠如宝,疼爱养大的小姑娘,比他还小十岁,善良美好。先将军与妻子,只希望幺妹嫁与心仪之人,而非这富贵但幽深的宫门。
不想这也是老皇帝的最后一道旨意,当晚,晟誉皇帝驾崩,那仅是几个时辰的太子,已成新皇。
而即便国丧,新皇国事为重,为防他国闻丧异动,急令定远上将军戴孝先行,提前去往北境边关。
三年守孝之后,定远上将军未得返还。
而京都的上将军之妹,难抗新皇的圣旨,以皇后之尊,被凤辇抬入宫墙。
两年不到,难产,尉迟皇后薨。
定远上将军闻讯,为皇后之丧千里疾行,不眠不休,那刚好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晨曦,抵达这皇城京都。
那时的一身战甲还有未退的血痂残迹,他一如五年之前,同样踏马直闯天晟门。一样的尉迟鞍辔,只是这次青铜覆血,奔袭在清晨的宫闱长街时,一路践踏数条洒扫人命。
通人意的尉迟战马,直奔金銮殿前,上将军肃杀看过那条权力累积的汉白玉雕龙台阶,铁蹄落在上面时,铮铮而鸣。
随一声抽在马上的鞭笞之音,战马铁蹄破入殿门。朝霞如血,文武百官各向两边倒成病残小儿,那些曾经絮絮叨叨、伶仃作响的象牙朝笏,此时摔砸满地。
龙椅之上的皇帝,眼睁睁看着这杀神,驾马冲上七宝台阶,直逼髹金雕龙椅前。皇帝已抖如筛糠,面色惨白。
“你既觉得圣旨对尉迟家有用,那今日我就要你再下一道,你下,这位置我留你坐,你不下,即刻让位于亲王,我押你去为皇后守陵。”
偃月刀,这次架在的,是那珠宝连缀的帝王冠冕上。
皇帝迟钝地真正认出这尉迟家的男儿,是儿时的玩伴,是太子之位的功臣,可也是整个晟誉,最危险的人臣。所以他登基后,才不得不立刻将其斥于京都之外,尽管如此,宫城里的他,竟还是不得安枕。
这人还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哥哥,当初皇后接旨入宫,便是因帝王承诺,妹妹进宫,哥哥便可平安回京。他果真已是晟誉国唯一的上将军,定远上将军,尉迟皇后至死都在愧对和牵挂的哥哥。
那时的先皇,在金銮殿上已是五载,金玉高堂,竟是容易使人老去的。可那上将军,却像永远不变,眉宇间,清明,刚毅,只是一位扛着尉迟姓氏的热血将军,既守护国土,也守护家族。
他的这种不变,让帝王震惧。
哪怕北境风霜,竟也无法挫败他的荣耀。
终于,这次只能是珠华冠冕,选择避其锋芒:“……你要朕,何旨意……”
百官之众,无人敢听。
宫墙之外,也无人敢知。
而时过境迁后,到定远上将军亡于北境战场,长子尉迟佑降等袭爵,为定远大将军时,晟誉的帝王也同样早已子承父业。
可诚如百姓所知,尉迟大将军就是与先将军如出一辙。从袭爵那日,他踏入金銮殿,只为看看座上的东方皇帝是何长相开始,便是佩刀上朝的。数十载过去,殿上拔刀也成寻常事。
尉迟家与皇家的关系,差到四国皆知。
而这之所以没有造成晟誉的国危,是因为在尉迟与东方皇帝之间,有一个聪明人在,那就是当朝宰相,钟离源。这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凭一己之力,使钟离这个本来凋敝的姓氏,成为平衡尉迟与东方之间的一枚活扣。
当今,晟誉的金銮殿已换过一座新的九龙椅,正是钟离源负责督造的。他贵为文官之首,处宰相之列,担丞相之名,就此是晟誉唯一的宰相,可谓极贵的文臣。
钟离世家本是家道中落,族中之人多有离散,人丁稀薄。钟离源少时是苦读之人,后兼有游历四国的卓识眼界,他入朝为官后,身无旁系势力,便为先皇赏识和扶植,就此步步高升,直至当朝宰府,也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传言中,钟离老丞相曾亲自缚袖,雕画那龙椅脚踏上的千瓣莲。当时,传言至定远大将军耳中,他虽已不年轻,也声势浩大地命人,往西墙之外投了九石的马粪,说这一墙之隔的源老头家,莲花味熏来了将军府,别把将军府也都闻成软骨头,就凑合给他压一压。
钟离老丞相忍着,也不是非要和将军府做邻居的,无奈这祖上传下来的钟离本宅,就是和将军府共着一道南北走向的墙面。想来是无人记得的曾经,尉迟与钟离,本也不分彼此,感情较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将军尉迟佑对这长他将近十五来岁的钟离老丞相,当他是皇族东方家的狗腿子,从来都直呼其名,上朝拿刀指着他的乌纱帽时,能把钟离家前院后院的,都骂得转起圈来。
受着这家教的影响,现在那将军府的独生女儿尉迟媱,也从来看那老乌纱帽不顺眼。她骑在将军府西苑墙头时,看那病恹恹捧着四书五经,在丞相府东苑傻读书的小乌纱帽,就也不顺眼。
两苑被共墙连着,相府那边在墙角栽着一棵蓊郁杏树,那这墙头,就自然成了尉迟媱打小纳凉的地方。放眼望去,既可见这枝头鲜光温润的青黄杏果,亦可见这京都,织金缀玉的皇城塔楼。
这一辈,京都的尉迟家没有男子了,可出了这尉迟媱,未及笄,方金钗之岁。她孩稚未脱,不显女子的娇羞。满京都想不起尉迟家的温柔,也只把她当男儿对待。
也除了她,再没人敢往丞相府的小公子身上扔杏核儿。
因这小公子自打被鳏居的老丞相抱来家中,就极其病弱。老丞相善心,曾为这位襁褓之中的弃婴遍请晟誉名医,可都效用不大。这孩子常年吃着药方,才勉强活到这般大来,与邻居的尉迟媱,虽年龄相仿,体格却差上不少。
他每每被尉迟媱的杏核儿砸到书上,都耐着性子好好抖落了,抬头望一望那骑在墙头的,高高的小女将军,轻轻唤她说:“阿媱,你要小心。”
她晃晃腿脚,阿娘做的绣花鞋软和和的,她从来都不怕。那双丹凤眼,自小就有尉迟家的威仪,眯一眯,偏就又将一个杏核儿打在那小公子的左边总角。他慌忙捂住头发,却不恼,低头稍微躲避时,眼角唇边,是孩童间戏玩的欢喜。
“钟离未白,你看看,到底是谁要小心。”对别人的躲闪笑得明媚,她任是小小孩儿的跋扈。
而他仅是急动这两下,颊边血色就气虚褪去,有些气喘,但还笑着,乖顺地应:“是我,阿媱。”
他一字一声,气量不足,声音却质清如泉,一抬头,露出一张明眸楚楚的脸来。
脸色脆弱,却是京都最好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