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殿下,还请背过身去。”徐笙杨有稍许挂不住面子:“臣的衣衫不够宽松”

    衣带系得过紧,吃东西未免有些吃不开,以往只有自己在乘景居内便没什么忌讳,今时不同往日。

    易珏不懂,但懒得过问,依言背过身。

    食不言。实际上易珏也不怎么说话,处理公文安排事物时也是能简则简绝不多耗一滴墨水。

    吃完东西唤芊芊收拾好,徐笙杨看着他就要拿出未批阅完的那沓文书,忙道:“六殿下,不必如此尽心,今日是那群老先生仗着资历为难殿下,臣唤人将不必要的送回去原差,用完午膳有一个时辰休憩,殿下可以在此稍事休息。”

    易珏说:“唔...本宫有事相问。”

    徐笙杨直觉他吐不出好话。

    “谢过徐大人当日送徐二公子进太清堂,”易珏听话地将文书整理好,接着道:“但今日父皇遣本宫来翰林院是何意?”

    意思就是,易珏已经知道当日徐笙杨为让徐尧当伴读亲自去找皇帝的事情,再加上近日易珏又到了翰林院当差。

    啧,这怎么说,徐笙杨又不能直接问:殿下,你想谋反吗?或者说:殿下,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已经开始夺嫡了,虽然不知道对手是谁,不过你肯定是没什么希望。

    徐笙杨觉得近日该去玉祥观求一签的。

    她回道:“想来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臣亦不知。”

    怎料易珏不按常理出牌,是个打直球的:“徐大人若是有所顾虑不妨明说,现此处仅你我二人。”

    “本宫虽不比几位皇兄机敏,却也读几年书。”

    徐笙杨暗叫苦难,这夺嫡什么的是她能说出口的吗?易珏这个不得势小丧批的想死可千万别拉着她呀。

    易珏不执意要她答复,徐笙杨原想跪下回话,他先一步扶住她的手,说道:“坐吧,不必跪着,本宫说过,徐府于我有恩。”

    他温润如春木,平和如秋日落叶:“只是本宫无权无势,不能多加报答。”

    “本宫想若不是被人陷害,以徐大人的本领应该沦落不到与本宫同事的地步。”他对徐笙杨微微笑着。

    竟没想到这小丧货还挺懂事,甚至有些过分的自卑。

    徐笙杨有口难言,一来是让易珏来翰林院的是陛下圣旨,岂有违抗的道理,二来她总不能开口就是让易珏去夺嫡吧。

    “殿下何必自轻?”

    徐笙杨不知道的是,在徐尧伴读那几日,原来欺负易珏的人改着欺负徐尧去了,易珏对徐府的事情根本不清楚,只觉得白白让他人受罪属实不太好,心有不忍与歉意。单论易珏是因祸得福被皇帝重视一些,可相对来说他更不愿亏欠他人,他也还不起重如泰山的“人情”,现下比徐笙杨更忙着撇清关系。

    易珏摆手道:“若现下不便开口,本宫亦不强求。”

    徐笙杨回到自己案前倚着软榻小憩,盘算着接下来的路。

    只求易珏比想象得更有骨气,莫要陷入徐怀光的下一步棋阵,明面上徐府上下是站六皇子,实际上徐怀光不知道和哪个皇子哪个靠山打着如意算盘,徐笙杨既要防徐怀光陷害六皇子,又要防他将自己嫁与谁做抵押,一个头两个大。

    她是不觉得自己那个爹有本事做局把玩皇位的,所以到底谁在徐怀光背后?

    连日下来,三伏天的热气环绕汴梁,每到这种日子徐笙杨就更爱赖在宫里,连五日一次的早朝都更精神,原因无他,宫中的冰库更大,搬出来供冷的也就更有派头更舒适。

    这几日平安无事,仅岭北一带不时有蛮夷小部族侵犯,翰林院经手的文书多是些不痛不痒的,若不提夺嫡与徐府,徐笙杨闲钱领的十分滋润,特别是又多了易珏这种乖顺老实的帮手,至少他写文书的速度是不拖后腿的。易珏觉得承一份恩便尽一份力,徐笙杨破罐子破摔,左右无法摆脱与易珏捆绑,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多加利用,假以时日万一真有了夺权的资本呢,就算被其他皇子继位能带上自己跑路那也是好的。

    “大人,圣人有旨。”芊芊跪下来同案前小憩的徐笙杨耳语。

    她看了一眼靠在对面软榻上休息的易珏,说实话她现在仍不明皇后对易珏的态度,无论哪个皇子继位,之后的太后都定是她的位置,何况易珏还记在皇后名下,怎么说也是嫡子,为何对他态度却是如此的...据说很不好?

    她接过芊芊递来的外衫悄悄往外走。

    当朝皇后钟氏,大家做派恬静慈祥,与皇帝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与后宫妃嫔其乐融融,曾经还赏赐过徐笙杨一根金钗嘉奖她以女子之躯打破诫律入朝为官,因此徐笙杨对皇后的印象是十分好的。

    钟皇后所居延禧宫,修缮低调节俭,大院水缸内养了几缸莲花开得正妖艳张扬,踏入殿中可望见一座佛像,更衬得皇后贤淑。

    “微臣叩见圣人,圣人金安。”

    “徐卿免礼,赐座,上茶。”

    钟皇后这里的茶水颇为奇特,是降暑的冰镇绿豆汤,徐笙杨此刻炎热却喝得战战兢兢。

    “近日已入三伏,翰林院可还舒服?”

    “回圣人,宫中的供冷一向舒适。”

    “徐卿不必拘礼。”钟皇后屏退下人,只留个贴身侍女:“珏儿在翰林院可还好。”

    徐笙杨心道正戏开始,怎么今夏都在保命的路上,面上仍是那副波澜不惊的镇定样子:“六殿下处世有道,是翰林院托了圣人的福。”

    钟皇后只轻轻笑起来,徐笙杨却拿不准这是什么意思,更像是身居高位者的不怒自威,皇后说着:“有劳徐卿,我这个儿子我是了解得很,真是要谢过你提点了。”

    “提点不敢当,圣人言重。”

    别客气了,越是客气徐笙杨便越惶恐。

    “做母亲的怎么能不为他着想,真是一面愿他多吃些苦头成长,一面想宠着他。”钟皇后跟拉家常一样说起话来:“还望徐卿多指教他两句,来,这是今年进贡的瓜果,很是消暑,徐卿拿去与珏儿吃去,再过一会午休时辰便过我也不好多留你。”

    “臣谢过圣人。”

    邪大门了,这可真不是好兆头。

    徐笙杨退出大殿缓缓走在宫道上。翰林院虽受皇帝看中却终究不是什么好去处,若非像徐笙杨这种翰林学士,否则是讨不到多少好的,也讨不到什么权利,一名皇子进来历练并不是什么好事——只能说明他不被看中,进了翰林院便代表得不到实权,仅有虚名在身罢。

    比翰林院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例如枢密院御史台一类,什么母亲见孩子进了着清水衙门能乐呵,除非根本不打算让他有一番作为,不然绝对不会特地找人嘱托。

    不过是为什么,为什么钟皇后不喜欢这个儿子?

    徐笙杨满脑门子官司,加之天气燥热,无故生一肚子闷气。

    看前头树荫前几个宫人私语得正欢,与夏日蝉鸣相生美好,暗中早已编织起重重阴谋网的偌大皇城有一隅在此刻正喜乐着,徐笙杨不忍打扰,示意芊芊一起放轻脚步走路。

    却听那几个宫女调笑的不是好话,她眉心一紧。

    “哎呀,近日真是过得无滋无味。”

    “好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那宫女语气有些挪愉。

    “妹妹莫要调笑她,她是做着当王妃的美梦呢!”

    “哦——姐姐这是在……”

    “哎呀小霞!不要胡说,什么王妃不王妃的……”

    芊芊本想上前制止,徐笙杨将她拦了下来。

    “好姐姐,你打的这如意算盘我可听见了,就仗着六殿下好欺负呢!”

    “胡说,主子的事情……”

    “小霞你就取笑她罢,这人就想这攀上枝头变凤凰,话本看多了。”

    “圣人又不上心六殿下,平常世子爷们欺他一下,他都不回一手的,近日六殿下进了翰林院,我们这些做奴婢的还能借着送物什的借口去瞧一回呢。”

    “嘿呦,你可别瞎说了去,这好机会姐妹几个知道便行了!”

    话毕,一阵哄笑。

    眼看着越聊越没下限,徐笙杨上前正色肃然道:“竟未曾想到宫中也能出些口无遮拦的人。”

    芊芊接着话头呵斥:“还不快见过徐大人!”

    几个宫女没想到这些浑话能被人听见,心中想想是一回事,讲出来严重些可是要掉脑袋,慌神跪下:“见过徐大人,大人仁慈,求大人网开一面!”

    徐笙杨皱起柳叶细眉,凤眸闪过不耐,说:“我竟不知我一个翰林学士有如此大的面子,能计较几个宫女的生死。”

    “奴,奴们自去掖庭领罪,奴该死,奴该死!”

    “哦?”徐笙杨有些玩味地问:“报什么罪,领什么罚?”

    “领……领……”

    无法说的罪名,说出口来便是半死。

    “妄想些不该想的,此为逾越之罪,妄论皇子,此为死罪。”徐笙杨把玩腰间玉佩,上位者的威压令那几个宫女大气不敢喘一口。

    “奴,奴……”

    徐笙杨处罚这些下人实质也为逾越的一种,看样子这些人还是皇后宫里的,估计延禧宫里的人都这么看易珏。她不便说什么,也要小心着这个帮易珏出气的行为被人知道,传出去难免要多口舌。

    她将人吓唬吓唬就够,其余的管不着,故意装作一副也看不起易珏的样子,嗤笑一声说:“谅你们位卑粗鄙。”

    芊芊说:“还不快回去当差,别脏了我们大人的眼,污浊的东西。”

    一通闹下来也出了些薄汗,徐笙杨转头急着走回翰林院吹冷气,又热又急,早知道多带个人来扇风的。

    正要路过就近的拐角,却看见一个方才还小憩着的人——还是一袭黑衣,脸上起着晒出来的红晕,烈日下却不见流汗,细看那人反让人无端觉得寒,虽小憩过但衣冠工整一丝不苟,站得也笔直端正。

    “六殿下?”

    易珏微微抿唇,垂眸说着:“徐大人,有礼。”

    完蛋,易珏别是听见刚刚自己那些放过宫女的话来治自己罪的吧,又是位卑又是粗鄙的,多想点便能当成在指着鼻头暗示。

    徐笙杨一时愣住不知道怎么作答,正思索是不是该跪下来,可这石子道要多烫呀。因为炎热而皱起的眉还没舒展开,扇蒲团的手生生停住,低头行礼。

    易珏常板着脸,此刻还看不出息怒。

    “有劳徐卿屡次施恩于我,”易珏此刻不再以本宫自称,且拘了一个君子之间的礼还与徐笙杨:“无以报答。”

    易珏垂眸不看徐笙杨,很像一只低头舔舐伤口的黑猫。

    徐笙杨想起数年前的自己,亦是如此,如此的……自卑?

    又不愿有求于人或亏欠他人,因为还不起。

    太康十四年仲夏,蝉鸣不断,烈阳穿过宫墙泼洒在宫道之上。她忽然有胆子此刻用一种颇为冒犯与不敬的视角看易珏,是平辈在看他,而不是看那个旁人眼里沉默寡言的六殿下。

    她听见自己说。

    “不必自轻。”

    她已然忘了后来是怎么回到翰林院,似乎是轮到易珏愣住,他给她让了道让她先行回去才好避嫌。

    易珏深深记得这一日。

    ——薄汗轻衣透瓷肤,杨柳细腰盼美目。

    那人告诉他:不必自轻。

章节目录

江山笙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昼行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昼行鹤并收藏江山笙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