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都城旻佑,有一位著名的“探花小姐”。

    这位小姐姓穆名怀岁,乃是定北大将军穆协与天子庶妹福安公主所出独女。

    寻常贵族人家的千金小姐,久居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给人调笑一句便要削发为尼以证清白,除了父母亲友和未来夫婿,旁人连她们的名字都无从得知。而穆小姐,在旻佑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穆小姐家世显赫,据说还生得极为貌美,是差点要进宫当娘娘的。最终因故未能成行,倒是让都城里的百姓颇感欣慰——皇帝老儿虽说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贵人,可毕竟年纪大了,老牛吃嫩草,不是糟践人家小姑娘吗?

    当然,这种话人们是不敢明着说的,叫拱卫司的“鬼”听去,恐怕要杀头。

    穆小姐闻名旻佑,只因三件事。

    第一件,便是“探花小姐”这诨名的由来。

    大周重礼法,勋贵家的女子连在外抛头露面都要被人议论几句,更别说科考,纵有惊世之才也枉然。但“探花小姐”之名确是与科举考试有关,不过嘛,参加科举的不是穆小姐,而是穆公子怀玉。

    大将军洁身自好,与福安恩爱情深,拢共得一子一女。穆公子文韬武略样样不凡,初次参加春闱便一举中第,殿试更是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

    老穆家几代人,难得出个会读书的,还读得这样好,把穆小姐高兴坏了。她找来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连夜编排一出《探花记》,在瓦肆唱了整整十日。

    最后一场,穆小姐亲身上阵,在台上扮演醉酒舞剑的“少年探花郎”。

    如此离经叛道,简直气煞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儒书生。在那些人嘴里,穆小姐简直成了千古第一大淫|妇,不但与班主不清不楚,连听戏的客人也要勾了去,穆大将军为保全将军府颜面也该一条白绫勒死她,再不济,也该将她送入道观了此残生。

    一时之间,御书房的书案上摞满了弹劾定北将军的折子。

    大将军颇感莫名其妙,听了一嘴文人的议论后,直接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俺闺女不就好玩了一点嘛,谁家没有个爱招猫逗狗的娃娃,咋到那些人嘴里,俺闺女就成了十恶不赦的人了?都说见心见性,俺看是那些酸子心脏!”

    穆大将军当世英雄,偏偏一遇上跟自己女儿有关的事就蔽明塞聪,当真叫人有口难辩有冤难诉。

    至于穆氏宗族,本是昭东农户,靠着穆协才一飞冲天,族中有出息的子弟不多,眼下都指着将军府指头缝儿里漏出来的东西过活,自然不敢对将军女儿说三道四,更别说亲自管教了。

    边境局势不稳,穆协是大周为数不多能安边绥远的武将,皇帝轻易不会责怪他;但文人书生的弹劾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纲常伦理何在,圣人教诲何在!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穆小姐在府上禁足一月。

    这处理方式可谓极不公平,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最后居然只是被禁足,当真不把人伦大道放在眼里。

    太学学生私底下又写了许多诗文来贬斥穆小姐,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叫作《好女赋》,作者辞藻华美,从前代节妇贞女写到任劳任怨伺候酒鬼爹的老母和典当嫁妆供自己读书的贤妻,最后感慨一番“今不如古”。

    不过,据将军府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称,穆小姐被禁足不是因为外面的流言蜚语,而是《探花记》第三折《探花郎夜访香闺》惹恼了穆公子,穆公子亲自下的禁足令。

    至于那篇据说文采斐然的《好女赋》,穆小姐倒是找来拜读过,读完怪腔怪调一句“我见犹怜”,便丢开了。

    真真假假,平头百姓无从知晓。

    总之,经此一事,穆小姐扬名京都,民间非议颇多。

    第二件事,发生在穆小姐十四岁那年。

    皇后长女贤宁公主在府上办赏春宴,京中勋贵妻女出席者甚多。席上一位老太妃不知怎的,突然起了拉纤保媒的兴致。

    那老太妃在先帝宫中很是得宠过一段时间,为人飞扬跋扈,连福安公主都受过她的磋磨。多年过去,老太妃倒是忘了当年的恩恩怨怨,拉着福安公主的女儿热切地做起了媒人。更何况,介绍的还是她那年逾而立只知欺男霸女的废物侄儿。

    带女儿来的妇人心里直叫“倒楣”,生怕她瞧上自家的好女孩。想打圆场,又怕被这倚老卖老破罐子破摔的老货扣上一顶“不尊长辈”的帽子,坏了名声。

    穆小姐安抚一番气得浑身颤抖的福安公主后,直接呛声道:“臣女愚钝,昨日读诗,学得一句‘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心中喜欢,却不知作何解。臣女斗胆请太妃娘娘为臣女解惑!”

    老太妃瞬间变了脸色,穆小姐这才后知后觉想起,太妃的爹是个屡试不第的迂腐老童生,好说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因此太妃出阁前只认识自己的名字。

    大周虽不兴女子念书,但真正豪门大族人家出身的女儿,最不济也会读读《女则》《女训》,真要大字不识一个,是会被人耻笑的。太妃当年就没少被人笑过,穆小姐这个“请求”不合时宜,又直戳人痛处。

    这下换成老太妃浑身颤抖了。她一拍桌子,指着穆小姐叱道:“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丫头。”说罢愤然离席。

    一些读过书习过字的妇人表情怪异地看向穆二小姐——虽然穆小姐一番话是为了回绝老太妃,但闺阁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什么“燕婉”“戚施”,当真羞人;而且,老太妃再怎么说也是长辈,怎么能跟长辈顶嘴呢?那不是不孝吗!这种女人可不能要,娶回去是要搅得家宅不宁的。自家大姑娘小媳妇也不能跟这种女人交好,万一学坏了,也变得这般鲜廉寡耻,那可真是家门不幸。

    唉,定北大将军一世英名,怎么教养出这种女儿?

    穆姑娘扫过众人奇怪的眼神交流,向贤宁公主恭了恭手,面无表情地坐回自家亲娘旁边,小声安慰母亲不要生气。

    贤宁公主忙起身讲几句场面话,席间又歌舞升平了。

    后来嘛,太妃侄儿娶了钱学正家嫡出的大女儿。钱大姑娘温温柔柔,说句话轻声细语怕吓着人似的,太妃原本指望侄儿媳妇能劝着混账侄儿读书上进,谁知不久府上就传出公媳爬灰的丑闻,钱大姑娘投湖自尽,把老太妃气得几乎昏厥。

    当日穆小姐随口之言,竟一语成谶。

    这事原先只在旻佑上层人家流传,后来不知怎地传到民间去了。看老爷们笑话的机会可不多,更别说还涉及公爹儿媳床第间那点子事,人们茶余饭后就爱谈这些,最后竟衍化出许多个版本。

    穆小姐在一些版本里简直成了会法术的妖女,挥挥手就让老太妃一病不起。

    至于第三件事嘛,发生在穆小姐及笄这年。

    穆公子十九岁,身边连个侍候的丫鬟都没有,更别说娶妻纳妾了。出身高贵、年轻有为、器宇不凡,京都有适龄女儿的人家,谁不想啃一口这个香饽饽。小姑子虽说不是个好相与的,但迟早会出嫁的呀,到时将军府偌大的家业,不都归穆公子一人吗?这还只是一打眼就能看见的好处,那看不见的好处,海了去了。

    春三月,将军府据说要给穆公子议婚了。

    这消息一传出,不知搅动多少闺阁春心。许多人家明里暗里打听,福安公主答得影影绰绰雾里看花,不肯给个准信儿。

    不过,看样子,议婚一事是板上钉钉了。

    只是,最后一钉子还没钉上呢,穆小姐先失踪了。

    每年春天,穆小姐都会带着丫鬟侍卫到鄱山寺上香祈福,顺带踏青。

    今年同样如此,只是在上完香回城的路上,丫鬟百灵突然发现马车里空无一人。

    谁也不知道穆小姐什么时候不见的。这下也别说什么议婚了,还没怎么样呢,就发生这样的事,可见这婚事不祥。

    在大周,做妹妹的要是敢耽搁兄长的婚事,那是会被指指点点一辈子的。大将军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老穆家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不见了,鄱山寺离京城不远,按理说不会有什么事,但万一有流窜的强人,有作乱的匪徒怎么办?几年前光禄寺卿的妹妹不就让人虏掠了去,找回来后一直疯疯癫癫的。

    福安公主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得知穆公子已经带着家丁出城,哭着说只有家丁不够,让穆将军赶快带亲卫去找,自己进宫向皇上告罪。

    如此大张旗鼓,惹得人议论纷纷。毕竟,谁家女儿丢了,敢这样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不都私底下偷偷找的嘛?有些重名声的人家干脆就不找,只当那个女儿死了。

    穆公子也是个傻的,他走的可是文官的路子,有这么一个妹妹,也不怕误了自己的前程。

    不过,亲卫最后没派上用场,因为穆小姐自己回来了。

    据穆小姐自己所说,他们一行人停在路边休息时,她见近处杏花带雨开,远处天高云阔,突然想起小时候听来的演义故事,心下欢喜。

    她独自下车,在原野上奔跑,希望跑到天尽头,拾得当年红拂夜奔时丢下的钗环。可是,原野上除了风什么都没有。

    穆小姐年幼时常说自己将来要做女侠,行侠仗义,浪迹天涯。大家只当她童言无忌,千金小姐从小身体就不好,人又娇气,习武的苦是万万吃不得的,这世道也不允许女子独自在外走动。谁知道她居然这么大胆,敢甩开家仆一个人下车,还“奔跑”,这种话是一个闺阁千金该说的吗?真是叫人“不忍卒听”。

    福安公主生平第一次责骂穆小姐,还罚穆小姐跪了祠堂,虽说在大将军想打穆小姐板子时依旧哭哭啼啼地拦了下来,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做了回“严母”。

    至于那些丫鬟侍卫,将军和穆公子倒是想惩罚他们,但招架不住穆小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只好由她去了。——这事的具体内幕说不定就是侍卫传出来的呢。

    朝堂上又有人弹劾穆将军“治家不严”,擅动亲卫更是其情可原,其行可诛。身长八尺有余的魁梧汉子当场就红了眼,颤颤巍巍道:“什么治家严不严,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要是出了啥事儿,俺也不活了。”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谁还敢再多说什么,那不是想要老将军的命吗?北边靬勒国还在虎视眈眈呢,你们就敢对功臣落井下石,这是要做大周的罪人啊!

    在事情发展到武将们要去哭皇陵之前,皇帝下旨罚了穆将军半年俸禄,这事也就过去了。

    这位“探花小姐”无疑是上天的宠儿,将军爹公主娘,一个比一个慈爱,唯一的兄长倒是会管教她,但那也是个最护短不过的人物。她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公主皇妃过得都没有她自在,因此难免养成一副顽劣又乖僻的性子。只是这性子只针对她讨厌的人,与京城百姓不相干,她这般明火执仗,倒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谈资。

    住在旻佑的人,谁没听过几个真真假假的八卦呢?

    不过穆小姐从不在意这些,愿意议论就议论,只要别骂到她跟前就行。

章节目录

由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狸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狸可并收藏由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