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2
甄甄在颤动的烛光里,注视着少年的脸庞,她的眼角依稀有泪光闪烁。甄甄听到少年说的话,她沉默了许久,才嗫嚅着嘴唇,揣度着发问道:“你,你是曹操的儿子?你让我服侍你,却还没有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呢,以后我要是认不出你怎么办?”
“你猜猜我叫什么名字?”
“这我怎么能猜到呢?”
“你在袁家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的父亲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都叫做什么名字吗?你以前从未听说过我们曹家的名声吗?”
甄甄欲哭无泪地说道:“可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你啊。”
“甄甄,你不要哭。我告诉你我叫子桓,曹子桓,单名一个‘丕’字,以后你就跟我在一起生活吧。我会对你好的。我不会让你再过上之前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的。因为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好久了。我在和你见面之前就喜欢上你了。”
“那你要记得今天对我说过的话,以后你不可以不认账。不然的话,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我不会让你死的。一个真正的男人,他是会保护好自己的女人的,而不是像袁熙一样弃你而去。”
曹丕将烛火摆放在床头的矮柜上,顺势吹熄了蜡烛,屋子里一时浸满了夜色。窗外的月色明亮,屋里却是一片沉寂。甄甄透过窗子,望见夜幕里一片澄明的月光,一道深长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到唇边。她轻轻地吸了一下鼻子,不让更多汹涌的泪水从眼眶掉落。
曹丕听见了她那隐约啜泣的声音,问道:“甄甄,你哭了?”
“没有。我只是着凉了。今天晚上的夜风有点冷。子桓,我帮你把衣带解开吧,不然一会儿你也要着凉了。”
“那你过来帮我宽衣吧。”
“好。”
……
*
甄甄其实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可史书从未记载过她真实的姓名。她姓甄,曹丕就一天到晚地叫她“甄甄”,从来都不在意她真正的名字。“甄甄”是他给她起的最独特的外号,是象征着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暗语。
时间久了,甄甄早已淡忘了自己的名讳。她是谁,对于曹家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于她而言也是无足轻重的。
那是属于曹丕的青涩年华,那是他在最想爱又最敢爱的年纪,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了四岁的女人,而且她还是来自于敌军的战俘。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他的父亲曹操一直心心念念惦记着的女人。
曹丕和甄甄在邺城生活了几天之后,他才隐约地意识到自己好像闯了一个弥天大祸。他轻易带走的这个女人,也是父亲曹操在战争开始前就中意的女子。日后曹操要是问责起来,曹丕只能百口莫辩。
曹丕把甄甄抱在腿上,他直视着她的双眼。少年的一双眼睛深情似水,他的语气却颇为复杂,说:“甄甄,我想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把你从战场上带走了,没有经过我父亲的同意,实在是太草率了。要是他哪一天突然想起这件事,追究起责任来,他一定会怪罪于我的。”
甄甄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脖颈,语气很有几分真心实意地道:“子桓,无论父亲要如何责罚你,我都陪你一同受着。你不要害怕,好吗?再说,你把我从战场上救下来,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有了你,我就再也不用侍奉你的父亲了。相比于服侍你,我比你更害怕你的父亲,你是知道为什么的,对吗?”
“甄甄,要怪就怪你长的太好看了。过分的美丽,往往是能招来祸事的。你真是让我无可奈何。”
甄甄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
曹操在不久之后抵达邺城,他下的第一道旨令,就是把袁熙的妻子甄氏带来见他。可是守城的士卒却说:“甄氏已经被五官中郎将带走了。”
“那你们就把五官中郎将带来见我。”
邺城皇宫里,曹魏的旌旗随风飘摇。曹操端坐在宫殿的主位,等候着不孝的逆子前来给他一个交代。曹丕被传召而来,他的脸色苍白,战战兢兢地站在曹操的面前。
“子桓,我听守城的将士们说,是你把袁熙的妻子甄氏从战场上带走了?你事先可曾问过我的旨意没有?”
“父亲,是孩儿一时冲动,才把甄甄给带走的。我事先并没有经过您的同意,无意间酿成大祸,是孩儿大意了。我不该自作主张地把战俘给带走的。”
“你擅自把甄氏带走,可曾担忧过袁氏一族重振旗鼓,带着兵马重新杀回到邺城来报仇吗?”
“父亲,孩儿没有怕过。袁绍已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曹家又何尝把他们放在眼里?况且有父亲您的神威在上,袁家的那些反贼是断然不敢再来造次的。父亲,我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您就原谅孩儿这一次吧。算我求求您了。”
“你就不怕我追责你的过失?”
“父亲,孩儿以后再也不敢了。”曹丕说着,应声在曹操面前跪下,苦苦地哀求道:“父亲,我在袁府见到甄氏的第一眼,我就已经爱上她了。是我错了,我不该把持不住自己的,您就原谅我这一回吧。”
曹操直视着曹丕的眼睛,曹丕的一双眼睛含情脉脉,波光涌动,分明是一个少年人动情的样子。曹丕的眼睛里有爱,是曹操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子。
曹操也只能万般无奈地感叹道:“我今日攻破这座城池,就是为了你这小子啊。”
*
秋天还没有过完的时候,甄甄就怀上了她和曹丕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比所有人的预料当中来得都要快。冬天最冷的时候,甄甄开始食欲不振,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后来,甄甄的小腹微微隆起,她便开始喜欢用手掌轻抚着自己的肚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呢喃细语地说话。她的倾诉有时欢喜调皮,有时又带点忧伤。
又是一年春来夏至,烈日炎炎。盛暑的一天,甄甄在邺城的皇宫里生下了一个眉眼俊俏的男婴。曹操大喜过望。他把婴儿接到身边亲自抚养,给他赐名“叡”字,小字“元仲”。甄甄对此很无奈,可是她在曹丕和卞夫人面前却说不上一句话。曹操对甄甄总是怀有一种特殊暧昧的情愫,让她每一次见到曹操都唯恐避之不及。曹操和她的每一次会面,都是在无言地提醒她,她的身份只是曹家的俘虏。
好在,曹丕爱她,甄甄在曹家的日子并不难过。她有爱,她靠着曹丕给她的爱情在曹家日复一日地活着。
甄甄生下了曹丕的第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嫡长子,是他的生命中唯一的孩子。后宫妃嫔孕育子嗣,有人喜出望外,就有人寒心彻骨。甄甄有多受宠爱,任氏就有多忌恨她。在任氏的心中,似乎所有人都早已淡忘了,她才是曹丕的正妻。结发夫妻一场,她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妻子。
私下里,任夫人时常对着身边的宫人抱怨道:“甄氏手段精明,惯会勾引人的,像她的母亲张氏一样工于心计。她一上来就把子桓拿捏地死死的,直把他的魂儿都给勾了去。依我看,她就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妖精,迟早有一天要被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甄氏和她生下来的那个野种有什么好让人欢喜的?搞得现在父亲、母亲和子桓都围着她一个人转。依我看,甄氏生下的就是一个孽障,谁也搞不清这个孩子是姓袁还是姓曹。子桓不要被她的媚术勾引欺骗了才好!”
任夫人说的话都太过大胆露骨,引得宫人们急忙劝住任氏撒泼耍赖的行径,阻止她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任氏的积怨与日俱增。后来,她说的很多话终于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一怒之下,曹丕将任夫人遣返回家。
得知任夫人被驱赶的消息,甄甄连忙向曹丕劝说道:“任夫人出身于乡党名族,论起德行、姿色,我和其他的后妃们根本就比不上她,你为什么要把她给赶走呢?”
曹丕回答她:“任氏的性格狷急狂躁,不婉转顺从。她在人前人后不止一次地诋毁我了,这一次我一定要把她遣返回家。”
甄甄再一次流着泪请求道:“子桓,现在人人都知晓,我受到你的礼遇和恩宠。宫里的人们一定会说,任夫人之所以被放逐,是由于我的缘故。你会被人在背地里排挤诋毁的,而我要承担你的专宠的罪名。希望你慎重考虑一番,还是把任氏给留下来吧!”
曹丕没有听从甄甄的劝说,他执意把任氏给放走了。
甄甄产子的喜讯名满邺城,无极县的甄家收到了宫里的使者传来的喜报,张夫人的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
甄家有人感叹道:“甄甄能给曹家诞育子嗣,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只有这样亲上加亲,曹家才不会因为当初他们与袁绍的那一场战役,而迁怒于我们甄家了。我这几年可真是提心吊胆地活了太久了,我要受够了。”
可是甄荣却流着泪反驳他道:“你懂得什么!我们的甄儿嫁给曹家是去吃苦的,你以为她的日子有多好过吗?你身为一个男人,你从来都不懂。因为你只关心你自己!”
甄甄顺利地把孩子生了下来,保住了甄氏满门的性命。她在曹家还有数不清的任务要完成。甄甄的身份敏感,言行就更要小心谨慎,她在曹家的地位不高,姿态就只能更加卑微。她不仅要为了自己而活,现在她还有了曹叡,甄氏一族还要依仗甄甄而在曹家面前苟延残喘。毕竟甄家在官渡之战里,也是战败的一方。甄甄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可是比起乱世中的大多数人来,她还算是幸运的。乱世里的百姓命如草芥,她至少还在好好地活着。
生完曹叡之后不久,甄甄自请去服侍婆婆卞夫人,有时她还要在家宴上给曹操奉茶侍酒。只有四下无人的时候,她才敢趁着闲暇之时,到曹叡的宫殿里看望儿子。很多时候,甄甄的一举一动都是悄无声息的,她不想一个人在私下里遇见曹操。她对曹叡的思念一度无以复加。邺城皇宫的生活凄冷,甄甄明白了什么叫做舐犊情深。
*
其实,甄甄对邺城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有时,她喜欢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向天仰望。举目四望,眼中满满当当的全是昔日的风景。
那些盘旋在古道旁的老树的分岔,回廊尽头重叠着的楼台殿宇,甚至天空上随处可以望见的低回的群鸟的影子,时不时地会让甄甄产生一种她依旧生活在袁家的错觉。
甄甄怀念自己那天真烂漫的少女岁月,她想念家人,有时甚至会思念她和袁熙最初结婚的日子。婚礼的当天,他们在冀州的袁府上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宴,袁熙在周围人的欢呼雀跃声里,把甄甄拥入怀中高高地举起来,双脚离地打转一圈儿……
秋风萧瑟、鸿雁高飞,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甄甄记忆中的欢声笑语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如此清晰却又那么的不真实……
她多希望袁熙能顺利地出逃,逃得离邺城远远的,生生世世都不要再回到这是非之地。
“甄甄,你站在院子里看什么呢?刚才我在寝殿里找你找了好半天,都没有见到你的影子。我还以为你看望叡儿去了。”
甄甄的思绪被打断。她蓦然回首,看到曹丕正站在不远处召唤自己。于是甄甄略一低头,避开曹丕直直地投射来的目光,喃喃地说道:“我?我一直就站在院子里,我在看天空上飞着的几只大雁呢。我看到他们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翱翔的样子,我就有些想家了……子桓,你不要多想,我只是单纯有些想家罢了。”
曹丕微微一笑,他的眼睛深处看不见什么情绪,平静地说:“我就知道,秋天又到了,你一定会想家的。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才刚在一起,那个时候你还没有怀上叡儿呢。今天天气这么凉,你不应该在风口上站着,要是受了风寒,那可就不好办了。甄甄,我们回家吧,你陪我回寝殿吧。”
甄甄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曹丕走上前几步,去拉甄甄蜷缩在怀里的一只手,甄甄情不自禁地笑了笑。她的那只手被冷风冻得冰凉,手心却渗出一层薄汗,和曹丕的一只消瘦的手掌交叠在一起,隐隐地发热。
曹丕的眼里终于有了笑意,说道:“甄甄,今天晚上你陪我出宫吧。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不带上别人,也不告诉任何人。这是属于我们的秘密。”
“啊,子桓,你要带我去哪里啊?我们擅自离宫,恐怕不太好吧。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其他宫人们又要拿捏我的不是,说我光顾着贪玩享乐、擅离职守,是失职失责了。这件事我可以跟卞夫人说吗?”
“随便你吧,甄甄,我才不管其他人说些什么呢。甄甄,只要你相信我,跟着我走一次,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我只是想带着你出宫转一转。甄甄,你整日守在宫里侍奉母亲,难道你不会闷得慌吗?”
甄甄不再纠结:“那好吧,子桓,今天晚上我们两个人就出宫。只是这件事最好不要让外人发现了。”
“甄甄,你真好。”
到了傍晚,残阳如血,夜色将至。曹丕带着心爱的妻子,带上一位车夫和一位仆役,几人各自换上便装,踏上一辆简易的马车。马车悄然无声地驶出了重重宫门,驶进了人声鼎沸的晚间夜市里。
那是甄甄改嫁之后第一次重返邺城。夜市上的繁华似曾相识,甄甄几乎要感动到垂泪。她实在是太怀念那些人间烟火的喧哗气息了,她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听到贩夫走卒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了。
“甄甄,你好久没有出宫了吧?我能看出今天晚上的你比以前都要开心。”
“哪有,子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甄甄,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之前也到过那里的,只是现在你大概已经忘记那个地方了。毕竟你好久都没有出宫了。”
“子桓,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啊?被你搞得神神秘秘的。”“你跟着我走就行了。”
曹丕同面前的车夫交代了几句话,几个人来到了曹家在邺城旧日的宅邸。这里是曹丕第一次收留甄甄的地方。
“子桓,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呀?这里好久没有人住了。”
“甄甄,你和我一起推门进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一位仆役听到了主人的指令,急忙上前几步,推开曹府的大门。曹丕拉着甄甄的手踏过门槛,大门在两人的身后“吱呀”一声合上了。
曹家的府邸杂草丛生,人烟荒芜,这里承载着甄甄太多沉重的回忆。夜幕低垂,黑夜广袤无边,四下里寂静无声。他们身旁的一位侍从,从袖口掏出一把火折子,将从大门后拿来的一根火把点亮。火光断断续续、时明时暗,映照在甄甄的脸庞上,将她的美丽照耀得摄人心魂。
曹丕把甄甄的一只手握得更紧:“甄甄,你还记得这是哪里吗?这是我们曹家以前住过的府邸,你不要害怕,现在府里还是有很多仆役住在这里的。白天他们负责打理府中的各种内务,晚上他们还要负责点灯照明。只是我们面前道路上的这些杂草,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清理,是管事的人失职。但是今天晚上我只想让你开心,我就先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没事的,子桓。我都行,我对这些无所谓的。”
“甄甄,我带你去我们以前住过的院落里。你不会已经忘记那个地方了吧?”
她如何会忘记呢?走了没有多久,曹丕把甄甄带到他的寝殿的门外,笑着说道:“甄甄,我们又回到以前的老地方了。我抱着你进去吧。”还没等甄甄反应过来,曹丕一把将她打横抱进怀里,还没等甄甄说些什么,就把她一径地抱了进去。
曹丕早作准备,屋子里自有乾坤。甄甄被映入眼帘的一切震撼了:小小的一间屋室里,铺天盖地都是红色的帘幕,红色的帷帐,红色的床榻前有一张硕大的圆桌,上面陈设着两支精雕细琢的龙凤花烛,花烛上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比甄甄和曹丕在这间屋子里圆房的那一晚的蜡烛要亮眼得多。桌子上摆着一套雕花的酒具。屋子里有两位侍女分别用手捧着一个托盘,立定在原地,随时待命。她们举着的托盘里分别是一条长而雪白的巾帕,和一个盛着半盆清水的铜水盆。
甄甄几乎要流下泪来。
曹丕把甄甄从怀里放下来,在她的耳边呢喃低语:“甄甄,你一定意想不到吧?去年的今天是我们洞房花烛夜的日子,今年我想给你一个明媒正娶的名分,你是我心中唯一的妻子。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
“子桓,你这是?”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惊喜,甄甄。你是我心中真正的原配夫人。我一直欠你一个礼节,今天给你补上。”
“子桓,你如此地厚待我,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啊?”
“我不想管那么多,甄甄。我给你准备了吉服,我也给自己准备了一套吉服。我想给你一个仪式,证明你在我心里的位置很重要。甄甄,吉时已到,我们先把衣服换上吧。”
“可是,子桓……”
“没有可是,甄甄。今天晚上过后,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叫我一声夫君了。”
“那……好吧,子桓。我就听你的吧。”
曹丕踱步而出,留下甄甄一个人在屋子里梳妆打扮。屋子里的两位侍女伺候甄甄穿戴好婚服,将她的发髻高高盘起,在她的鬓边插上一只鎏金的凤钗。甄甄对着一面宽大的铜镜,反复打量着自己的妆容。她在铜镜里依稀看到了她多年前刚嫁给袁熙时的影子,简直让她感到心惊肉跳。直到侍女们给甄甄盖上红盖头,镜子里的自己消失不见了,她悬着的一颗心才在胸腔里落定。
侍女们把甄甄扶到桌子前坐好,然后无声地退了下去。门再度被打开的时候,曹丕一个人走了进来。
“甄甄,今天晚上才是我们真正的新婚之夜,以前那些日子都不算数的。甄甄,今天晚上的你一定很美,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你现在的样子了。”
甄甄没有回答他说的话。一只手抚上她的肩膀,那是一只带有温度的骨节分明的手掌。多年以后的甄甄依旧记得,曹丕的一只手在她的肩膀上缓缓滑落时,给她带来的那抹难以名状的悸动。
“我曹子桓在此立誓,我要和甄甄永结同心、长相厮守,天地可鉴!我们的恩爱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高堂,彼此无愧于对方。我们两个人要不离不弃,永不背叛。我们之中如果有人违背我今天晚上发下的誓言,就让我们的其中一人横遭灾殃、天打雷劈!”
甄甄在红盖头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曹丕上前揭开甄甄的盖头,他把脑袋探入她的盖头底下,把多出来的一截红盖头顶在他自己的头上。曹丕把眼睛睁得很大,他的眼神清澈如水,倒映出盖头里的伊人绛红色的身影。烛台上的灯火暧昧昏黄,热气袭上人的脸颊,甄甄的脸上泛起两团红晕。
甄甄终于再也忍不住,她伸出手扯掉那块挡在两人之间的红布,嬉笑着说道:“好了,子桓,你就不要再闹了。我已经知晓你的心意了。今天晚上你对我发下的誓言,你可要说话算话。你不可以忘记你说过的话,你不可以违背你自己的心意。鬼神全都听到你的誓言了,你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一个背弃自己誓言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当然了,甄甄,我说话算话。今天晚上的夜色好美,你也好美,你的美让我心醉神迷。甄甄,我准备了喜酒,你陪我喝上两杯吧,明天我们再回宫也不迟。”
她盛情难却。
那一晚曹丕喝了很多的酒,他醉倒在床前,半梦半醒地醉卧在床榻上。甄甄走到他身边,跪坐在他身旁,她伸出一只手撩拨着他额头上凌乱的碎发。曹丕的身上酒气微醺,甄甄的满心满眼都是他白日里醒着时的音容笑貌。她不自觉地笑了。
曹丕的酒醒了一半。他在醉眼迷蒙中,一把拉住甄甄伸到他额头前的手,把她的手拽到自己的胸口。下一刻,甄甄惊叫了一声,她毫无预兆地被曹丕卷进了怀里。曹丕的脸上带着一种恶作剧得逞之后的笑容。
*
转过年来,甄甄给曹丕生下了一个女孩。那是一个粉雕玉砌、面容可爱的女婴,她刚一出生,就被甄甄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伴随着小公主的到来,曹丕与甄甄的感情益发缱绻缠绵、如胶似漆。
那是一段美好的让人难忘的日子,像是从生命里偷来的时光。曹叡刚刚学会走路,尽管他走得歪歪扭扭、磕磕绊绊,却还是给人带来一种茁壮的欢喜。曹叡正处在牙牙学语的年级,他已经会说“耶耶”、“家家”这样简单的字眼,很快就可以开口说话了。曹叡在一天一天地长大,曹操对这个曹家的嫡长孙倾注了异样的溺爱。
有时天色晴好,曹丕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会陪甄甄到宫里的湖畔散步,两个人一同在湖面上泛舟划船。
甄甄站在行船上的时候,衣裙总是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她跑到船只的甲板上,低着头重新整饬自己的衣摆,笑着说道:“子桓,你快来看啊,湖面的风要把我的衣裙吹落到水里了。我的这一身裙子很快就要被水打湿了。”
曹丕坐在不远处,召唤她道:“甄甄,别闹了,你快过来坐好吧,坐到我的身边来。我看你的身子一晃一晃的,好像很快就要跌落到水里去似的,让人只想把你紧紧地抱住。”
“子桓,我就来。哎呀——我这一身裙子怎么不听使唤啊,被风吹得越来越乱,我怎么都打理不好。”
“那就不要再理它了,反正你回去也是要换衣服的。”
白天的时候,曹丕和甄甄会陪小公主玩耍。夜幕时分,他们两个人一起照顾小公主的饮食起居,一家三口是在同一张床上睡下的。他们把在曹叡身上缺失的陪伴,毫无保留地安放在他们的二女儿身上。
襁褓里的女儿软糯可爱,让甄甄的思子之心无以复加,她想见到曹叡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然而她在面对曹操的时候总是心怀畏惧,她更担心丈夫曹丕因她在曹操的面前失态,而在父亲那里丢脸。甄甄在宫中的生活唯一的寄望,就是她的两个孩子能够平安顺利地长大。
以至于袁熙的死讯传来的那一日,甄甄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悲伤,她不想让自己失声痛哭,更不想让别人看出她苍白的脸色下掩映着的悲痛欲绝的哀恸。
袁熙死了,他和弟弟袁尚是被公孙康给杀害的,公孙康把他们的首级进献给了曹操。
那些日子甄甄的心情忧郁,曹丕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可是他打量她的目光里分明带有一种审慎的质问。原来曹丕的一双眼睛不仅可以柔情似水,有时还锐利得像一把刀子,直看得甄甄无所适从。
“甄甄,你从宫人那里听说了袁熙的死讯了,是吗?”
甄甄不知该用何种情绪来面对他:“是啊,子桓。那些宫人们的对话,我全都听到了。袁熙死了,他死了……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邺城了……”
曹丕对袁熙的死有一种云淡风轻的冷漠,他的反应让她的心凉了半截:“袁家的那几个反贼死了就死了,他们死不足惜。公孙康不杀他们,父亲也一样不会允许他们苟活于世。袁家那几个兄弟还活着的时候,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两个死人了。甄甄,你不会为了他们伤心流泪的。因为他们不值得,对吗?”
甄甄在曹丕的注视下语无伦次:“我……子桓,你怎么可以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呢?他们毕竟也是两条生命啊。更何况,他们中的一人……啊,不,不对,是我说错话了。”
“甄甄,你想说他们中的一人曾经是你的夫君,对吗?”
“子桓,我,我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那你的脸色为什么发白?甄甄,我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你的脸色这么憔悴的样子呢。甄甄,难道你的心里一直还有袁熙吗?那你之前对我的感情都是假的了?”
“子桓,你怎么可以说出这种话呢?你不可以这么讲我!我对你……我对你是不是真心的,难道你自己感受不到吗?我只是觉得,觉得,袁熙他死的很无辜!”
“袁熙他死的不无辜,甄甄。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邺城来救你了。他是在我父王的授意之下被人杀死的。这一切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甄甄,你哭了?”
曹丕见到甄甄流泪,他慌忙上前,想要安抚她的情绪:“甄甄,我刚才说的话都是无心的。我也只是顺应父王的心意而已。甄甄,你不要哭了,我最害怕见到你流泪的样子了……甄甄,你别哭了,你哭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子桓,你不要来碰我!你说话做事一向是这样,从来都没有在意过我的感受。你想要说的话,从来都不过脑子,根本就不顾及我还在你面前听着!”
“我没有……你听我解释!”
那是他们成亲之后吵得最凶的一次架。自那之后的接连好几天,甄甄的眼圈都一直红肿着,她的一整颗心仿佛都在自己的泪水里泡发了。曹丕对甄甄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怜香惜玉、关怀备至到耐心逐渐消弭,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关心和抚慰她的情绪,而是到曹家其他幕僚的府邸上饮宴作乐了。曹丕有一颗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心脏,他有的是旺盛的生命力,从来不会让同一件事情在长时间里困扰着自己。曹丕与他的其他兄弟们不同,他天生就具备着一种随时能让自己潇洒快乐的能力。
甄甄在寝殿里哭了几日,眼见曹丕不再来安慰自己,她便也逐渐停止了哭泣。更多的原因,是甄甄担心卞夫人从宫人那里听到一些传闻,说袁熙的首级被呈献给曹操之后,她的这个新儿媳妇和她的长子在宫殿里大吵了一架,好长时间里谁也不理谁。甄甄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去给卞夫人请安了。
甄甄再一次梳妆打扮的时候,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肿胀的眼泡,她心想自己还从来没有这么难看过,难怪曹丕已经好几天没有来过她的寝殿了。
几天之后,甄甄从卞夫人的宫殿出来,她的心情已经好转了大半。她只身一人前往曹叡的居所,想给她的爱子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
*
如今的曹叡已能识辨出他的母妃是谁了。乍一见到甄甄出现在他的面前,曹叡便嘟囔着小嘴伸手要她抱。甄甄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一只手轻抚着他的脊背。曹叡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她的臂膀。
甄甄觉得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她的孩子已经等她等了太久了。
曹叡在甄甄的怀里喃喃自语:“家家、要,耶耶……”一时之间,甄甄的神情恍惚。
“乖宝宝,你的父亲过几天就来看望你了。他这些天很忙……他有事,他外出办事去了。他很忙,我们不能随意打扰他的。”
怀抱里的幼子如何能够听懂甄甄的画外之音呢?无非是甄甄说给自己听的罢了。曹叡和甄甄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相,可是他的五官里总有一些细微之处,和曹丕那么相像。甄甄的怀里抱着曹叡,她的眼前浮现的全是他的父亲曹丕的影子。
她不由得自言自语道:“元仲,你知道吗?你的父亲他负心薄幸,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他好几天都没有来看望过我们的叡儿了。”随口说着,她几乎又要垂下泪来:“上一次我不应该和他吵架的,他的心里还在生我的气。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原谅我。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呢?”
曹叡听不懂母亲的哀怨,他累了,他在甄甄的怀里蜷缩成小小的一团,酣然入睡。甄甄见到孩子睡了,她不好再埋怨些什么,只和身旁的宫人们交代了一些曹叡饮食起居上的小事,就悄悄地退出了他的寝殿。她生怕自己离开时发出的声响太大,再把叡儿从睡梦中吵醒。
盛夏已至,庭院里的一棵老树开得洋洋洒洒。甄甄在那棵树的余荫里伫立良久。她舍不得曹叡,她不想一个人回到空荡的寝殿,她不想让自己幽冷的思绪在枕塌间肆意地游走。
甄甄想起从前在无极县的老家,甄家的庭院里也有这样一棵郁郁葱葱的老树,如今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了。那棵树一直是由她的哥哥们打理照料的,她的姐姐们平时也喜欢躲在那棵树的树荫底下乘凉……
甄甄正盯着那棵老树,她的思绪纷乱。突然间,天空中有个黑影一闪而过,然后轻轻地坠落在那棵树的树冠上。微风拂过,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倒是把甄甄给吓了一跳。
她向天上看去,那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小心掉落在老树的树梢上,在风息里随风而动。曹叡的宫殿里大门紧闭,门外响起一阵突兀地敲门声,甄甄赶忙给敲门的人开门。
她把大门的门栓放下,对着门外的人轻声说道:“嘘,你们小声一点,里面有小孩子正在睡觉呢。”
甄甄把大门推开,门外站着一个年方十几岁的少年,两位穿着宫装的侍卫跟在他的身后。那少年文质彬彬、面如冠玉,见到门打开了,他连忙给甄甄行了一个揖礼,说道:“姐姐,我们无意叨扰。刚才我和两个侍卫正在这附近放风筝呢,谁知风筝线断了,正好落在小殿下的院子里。姐姐,您能帮我们把风筝捡回来吗?”
“风筝飞得太高了,需要上树才能够到,我爬不了那么高的树。这样吧,我放你们进来,你们自己上树捡吧。只是你们的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打扰到叡儿午休。你们记住啦?”
“姐姐,谢谢你。”
甄甄把几人带到树下,两名侍卫轻手轻脚地爬到树梢上头。甄甄回过头,对着少年嫣然一笑,说道:“你今天怎么有兴致在宫里放风筝的?我平时很少见你出来玩,我以为你对这些小孩子的游戏都没有兴趣的。”
甄甄在颤动的烛光里,注视着少年的脸庞,她的眼角依稀有泪光闪烁。甄甄听到少年说的话,她沉默了许久,才嗫嚅着嘴唇,揣度着发问道:“你,你是曹操的儿子?你让我服侍你,却还没有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呢,以后我要是认不出你怎么办?”
“你猜猜我叫什么名字?”
“这我怎么能猜到呢?”
“你在袁家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我的父亲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都叫做什么名字吗?你以前从未听说过我们曹家的名声吗?”
甄甄欲哭无泪地说道:“可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你啊。”
“甄甄,你不要哭。我告诉你我叫子桓,曹子桓,单名一个‘丕’字,以后你就跟我在一起生活吧。我会对你好的。我不会让你再过上之前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的。因为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好久了。我在和你见面之前就喜欢上你了。”
“那你要记得今天对我说过的话,以后你不可以不认账。不然的话,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我不会让你死的。一个真正的男人,他是会保护好自己的女人的,而不是像袁熙一样弃你而去。”
曹丕将烛火摆放在床头的矮柜上,顺势吹熄了蜡烛,屋子里一时浸满了夜色。窗外的月色明亮,屋里却是一片沉寂。甄甄透过窗子,望见夜幕里一片澄明的月光,一道深长的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到唇边。她轻轻地吸了一下鼻子,不让更多汹涌的泪水从眼眶掉落。
曹丕听见了她那隐约啜泣的声音,问道:“甄甄,你哭了?”
“没有。我只是着凉了。今天晚上的夜风有点冷。子桓,我帮你把衣带解开吧,不然一会儿你也要着凉了。”
“那你过来帮我宽衣吧。”
“好。”
……
*
甄甄其实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可史书从未记载过她真实的姓名。她姓甄,曹丕就一天到晚地叫她“甄甄”,从来都不在意她真正的名字。“甄甄”是他给她起的最独特的外号,是象征着他们之间亲密关系的暗语。
时间久了,甄甄早已淡忘了自己的名讳。她是谁,对于曹家来说根本就无关紧要,于她而言也是无足轻重的。
那是属于曹丕的青涩年华,那是他在最想爱又最敢爱的年纪,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了四岁的女人,而且她还是来自于敌军的战俘。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他的父亲曹操一直心心念念惦记着的女人。
曹丕和甄甄在邺城生活了几天之后,他才隐约地意识到自己好像闯了一个弥天大祸。他轻易带走的这个女人,也是父亲曹操在战争开始前就中意的女子。日后曹操要是问责起来,曹丕只能百口莫辩。
曹丕把甄甄抱在腿上,他直视着她的双眼。少年的一双眼睛深情似水,他的语气却颇为复杂,说:“甄甄,我想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把你从战场上带走了,没有经过我父亲的同意,实在是太草率了。要是他哪一天突然想起这件事,追究起责任来,他一定会怪罪于我的。”
甄甄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脖颈,语气很有几分真心实意地道:“子桓,无论父亲要如何责罚你,我都陪你一同受着。你不要害怕,好吗?再说,你把我从战场上救下来,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有了你,我就再也不用侍奉你的父亲了。相比于服侍你,我比你更害怕你的父亲,你是知道为什么的,对吗?”
“甄甄,要怪就怪你长的太好看了。过分的美丽,往往是能招来祸事的。你真是让我无可奈何。”
甄甄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
曹操在不久之后抵达邺城,他下的第一道旨令,就是把袁熙的妻子甄氏带来见他。可是守城的士卒却说:“甄氏已经被五官中郎将带走了。”
“那你们就把五官中郎将带来见我。”
邺城皇宫里,曹魏的旌旗随风飘摇。曹操端坐在宫殿的主位,等候着不孝的逆子前来给他一个交代。曹丕被传召而来,他的脸色苍白,战战兢兢地站在曹操的面前。
“子桓,我听守城的将士们说,是你把袁熙的妻子甄氏从战场上带走了?你事先可曾问过我的旨意没有?”
“父亲,是孩儿一时冲动,才把甄甄给带走的。我事先并没有经过您的同意,无意间酿成大祸,是孩儿大意了。我不该自作主张地把战俘给带走的。”
“你擅自把甄氏带走,可曾担忧过袁氏一族重振旗鼓,带着兵马重新杀回到邺城来报仇吗?”
“父亲,孩儿没有怕过。袁绍已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曹家又何尝把他们放在眼里?况且有父亲您的神威在上,袁家的那些反贼是断然不敢再来造次的。父亲,我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您就原谅孩儿这一次吧。算我求求您了。”
“你就不怕我追责你的过失?”
“父亲,孩儿以后再也不敢了。”曹丕说着,应声在曹操面前跪下,苦苦地哀求道:“父亲,我在袁府见到甄氏的第一眼,我就已经爱上她了。是我错了,我不该把持不住自己的,您就原谅我这一回吧。”
曹操直视着曹丕的眼睛,曹丕的一双眼睛含情脉脉,波光涌动,分明是一个少年人动情的样子。曹丕的眼睛里有爱,是曹操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子。
曹操也只能万般无奈地感叹道:“我今日攻破这座城池,就是为了你这小子啊。”
*
秋天还没有过完的时候,甄甄就怀上了她和曹丕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比所有人的预料当中来得都要快。冬天最冷的时候,甄甄开始食欲不振,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后来,甄甄的小腹微微隆起,她便开始喜欢用手掌轻抚着自己的肚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呢喃细语地说话。她的倾诉有时欢喜调皮,有时又带点忧伤。
又是一年春来夏至,烈日炎炎。盛暑的一天,甄甄在邺城的皇宫里生下了一个眉眼俊俏的男婴。曹操大喜过望。他把婴儿接到身边亲自抚养,给他赐名“叡”字,小字“元仲”。甄甄对此很无奈,可是她在曹丕和卞夫人面前却说不上一句话。曹操对甄甄总是怀有一种特殊暧昧的情愫,让她每一次见到曹操都唯恐避之不及。曹操和她的每一次会面,都是在无言地提醒她,她的身份只是曹家的俘虏。
好在,曹丕爱她,甄甄在曹家的日子并不难过。她有爱,她靠着曹丕给她的爱情在曹家日复一日地活着。
甄甄生下了曹丕的第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嫡长子,是他的生命中唯一的孩子。后宫妃嫔孕育子嗣,有人喜出望外,就有人寒心彻骨。甄甄有多受宠爱,任氏就有多忌恨她。在任氏的心中,似乎所有人都早已淡忘了,她才是曹丕的正妻。结发夫妻一场,她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妻子。
私下里,任夫人时常对着身边的宫人抱怨道:“甄氏手段精明,惯会勾引人的,像她的母亲张氏一样工于心计。她一上来就把子桓拿捏地死死的,直把他的魂儿都给勾了去。依我看,她就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妖精,迟早有一天要被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甄氏和她生下来的那个野种有什么好让人欢喜的?搞得现在父亲、母亲和子桓都围着她一个人转。依我看,甄氏生下的就是一个孽障,谁也搞不清这个孩子是姓袁还是姓曹。子桓不要被她的媚术勾引欺骗了才好!”
任夫人说的话都太过大胆露骨,引得宫人们急忙劝住任氏撒泼耍赖的行径,阻止她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任氏的积怨与日俱增。后来,她说的很多话终于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一怒之下,曹丕将任夫人遣返回家。
得知任夫人被驱赶的消息,甄甄连忙向曹丕劝说道:“任夫人出身于乡党名族,论起德行、姿色,我和其他的后妃们根本就比不上她,你为什么要把她给赶走呢?”
曹丕回答她:“任氏的性格狷急狂躁,不婉转顺从。她在人前人后不止一次地诋毁我了,这一次我一定要把她遣返回家。”
甄甄再一次流着泪请求道:“子桓,现在人人都知晓,我受到你的礼遇和恩宠。宫里的人们一定会说,任夫人之所以被放逐,是由于我的缘故。你会被人在背地里排挤诋毁的,而我要承担你的专宠的罪名。希望你慎重考虑一番,还是把任氏给留下来吧!”
曹丕没有听从甄甄的劝说,他执意把任氏给放走了。
甄甄产子的喜讯名满邺城,无极县的甄家收到了宫里的使者传来的喜报,张夫人的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
甄家有人感叹道:“甄甄能给曹家诞育子嗣,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只有这样亲上加亲,曹家才不会因为当初他们与袁绍的那一场战役,而迁怒于我们甄家了。我这几年可真是提心吊胆地活了太久了,我要受够了。”
可是甄荣却流着泪反驳他道:“你懂得什么!我们的甄儿嫁给曹家是去吃苦的,你以为她的日子有多好过吗?你身为一个男人,你从来都不懂。因为你只关心你自己!”
甄甄顺利地把孩子生了下来,保住了甄氏满门的性命。她在曹家还有数不清的任务要完成。甄甄的身份敏感,言行就更要小心谨慎,她在曹家的地位不高,姿态就只能更加卑微。她不仅要为了自己而活,现在她还有了曹叡,甄氏一族还要依仗甄甄而在曹家面前苟延残喘。毕竟甄家在官渡之战里,也是战败的一方。甄甄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可是比起乱世中的大多数人来,她还算是幸运的。乱世里的百姓命如草芥,她至少还在好好地活着。
生完曹叡之后不久,甄甄自请去服侍婆婆卞夫人,有时她还要在家宴上给曹操奉茶侍酒。只有四下无人的时候,她才敢趁着闲暇之时,到曹叡的宫殿里看望儿子。很多时候,甄甄的一举一动都是悄无声息的,她不想一个人在私下里遇见曹操。她对曹叡的思念一度无以复加。邺城皇宫的生活凄冷,甄甄明白了什么叫做舐犊情深。
*
其实,甄甄对邺城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有时,她喜欢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向天仰望。举目四望,眼中满满当当的全是昔日的风景。
那些盘旋在古道旁的老树的分岔,回廊尽头重叠着的楼台殿宇,甚至天空上随处可以望见的低回的群鸟的影子,时不时地会让甄甄产生一种她依旧生活在袁家的错觉。
甄甄怀念自己那天真烂漫的少女岁月,她想念家人,有时甚至会思念她和袁熙最初结婚的日子。婚礼的当天,他们在冀州的袁府上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宴,袁熙在周围人的欢呼雀跃声里,把甄甄拥入怀中高高地举起来,双脚离地打转一圈儿……
秋风萧瑟、鸿雁高飞,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甄甄记忆中的欢声笑语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如此清晰却又那么的不真实……
她多希望袁熙能顺利地出逃,逃得离邺城远远的,生生世世都不要再回到这是非之地。
“甄甄,你站在院子里看什么呢?刚才我在寝殿里找你找了好半天,都没有见到你的影子。我还以为你看望叡儿去了。”
甄甄的思绪被打断。她蓦然回首,看到曹丕正站在不远处召唤自己。于是甄甄略一低头,避开曹丕直直地投射来的目光,喃喃地说道:“我?我一直就站在院子里,我在看天空上飞着的几只大雁呢。我看到他们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翱翔的样子,我就有些想家了……子桓,你不要多想,我只是单纯有些想家罢了。”
曹丕微微一笑,他的眼睛深处看不见什么情绪,平静地说:“我就知道,秋天又到了,你一定会想家的。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才刚在一起,那个时候你还没有怀上叡儿呢。今天天气这么凉,你不应该在风口上站着,要是受了风寒,那可就不好办了。甄甄,我们回家吧,你陪我回寝殿吧。”
甄甄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曹丕走上前几步,去拉甄甄蜷缩在怀里的一只手,甄甄情不自禁地笑了笑。她的那只手被冷风冻得冰凉,手心却渗出一层薄汗,和曹丕的一只消瘦的手掌交叠在一起,隐隐地发热。
曹丕的眼里终于有了笑意,说道:“甄甄,今天晚上你陪我出宫吧。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不带上别人,也不告诉任何人。这是属于我们的秘密。”
“啊,子桓,你要带我去哪里啊?我们擅自离宫,恐怕不太好吧。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其他宫人们又要拿捏我的不是,说我光顾着贪玩享乐、擅离职守,是失职失责了。这件事我可以跟卞夫人说吗?”
“随便你吧,甄甄,我才不管其他人说些什么呢。甄甄,只要你相信我,跟着我走一次,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我只是想带着你出宫转一转。甄甄,你整日守在宫里侍奉母亲,难道你不会闷得慌吗?”
甄甄不再纠结:“那好吧,子桓,今天晚上我们两个人就出宫。只是这件事最好不要让外人发现了。”
“甄甄,你真好。”
到了傍晚,残阳如血,夜色将至。曹丕带着心爱的妻子,带上一位车夫和一位仆役,几人各自换上便装,踏上一辆简易的马车。马车悄然无声地驶出了重重宫门,驶进了人声鼎沸的晚间夜市里。
那是甄甄改嫁之后第一次重返邺城。夜市上的繁华似曾相识,甄甄几乎要感动到垂泪。她实在是太怀念那些人间烟火的喧哗气息了,她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听到贩夫走卒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了。
“甄甄,你好久没有出宫了吧?我能看出今天晚上的你比以前都要开心。”
“哪有,子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甄甄,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之前也到过那里的,只是现在你大概已经忘记那个地方了。毕竟你好久都没有出宫了。”
“子桓,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啊?被你搞得神神秘秘的。”“你跟着我走就行了。”
曹丕同面前的车夫交代了几句话,几个人来到了曹家在邺城旧日的宅邸。这里是曹丕第一次收留甄甄的地方。
“子桓,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呀?这里好久没有人住了。”
“甄甄,你和我一起推门进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一位仆役听到了主人的指令,急忙上前几步,推开曹府的大门。曹丕拉着甄甄的手踏过门槛,大门在两人的身后“吱呀”一声合上了。
曹家的府邸杂草丛生,人烟荒芜,这里承载着甄甄太多沉重的回忆。夜幕低垂,黑夜广袤无边,四下里寂静无声。他们身旁的一位侍从,从袖口掏出一把火折子,将从大门后拿来的一根火把点亮。火光断断续续、时明时暗,映照在甄甄的脸庞上,将她的美丽照耀得摄人心魂。
曹丕把甄甄的一只手握得更紧:“甄甄,你还记得这是哪里吗?这是我们曹家以前住过的府邸,你不要害怕,现在府里还是有很多仆役住在这里的。白天他们负责打理府中的各种内务,晚上他们还要负责点灯照明。只是我们面前道路上的这些杂草,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清理,是管事的人失职。但是今天晚上我只想让你开心,我就先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没事的,子桓。我都行,我对这些无所谓的。”
“甄甄,我带你去我们以前住过的院落里。你不会已经忘记那个地方了吧?”
她如何会忘记呢?走了没有多久,曹丕把甄甄带到他的寝殿的门外,笑着说道:“甄甄,我们又回到以前的老地方了。我抱着你进去吧。”还没等甄甄反应过来,曹丕一把将她打横抱进怀里,还没等甄甄说些什么,就把她一径地抱了进去。
曹丕早作准备,屋子里自有乾坤。甄甄被映入眼帘的一切震撼了:小小的一间屋室里,铺天盖地都是红色的帘幕,红色的帷帐,红色的床榻前有一张硕大的圆桌,上面陈设着两支精雕细琢的龙凤花烛,花烛上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比甄甄和曹丕在这间屋子里圆房的那一晚的蜡烛要亮眼得多。桌子上摆着一套雕花的酒具。屋子里有两位侍女分别用手捧着一个托盘,立定在原地,随时待命。她们举着的托盘里分别是一条长而雪白的巾帕,和一个盛着半盆清水的铜水盆。
甄甄几乎要流下泪来。
曹丕把甄甄从怀里放下来,在她的耳边呢喃低语:“甄甄,你一定意想不到吧?去年的今天是我们洞房花烛夜的日子,今年我想给你一个明媒正娶的名分,你是我心中唯一的妻子。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
*
“子桓,你这是?”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惊喜,甄甄。你是我心中真正的原配夫人。我一直欠你一个礼节,今天给你补上。”
“子桓,你如此地厚待我,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啊?”
“我不想管那么多,甄甄。我给你准备了吉服,我也给自己准备了一套吉服。我想给你一个仪式,证明你在我心里的位置很重要。甄甄,吉时已到,我们先把衣服换上吧。”
“可是,子桓……”
“没有可是,甄甄。今天晚上过后,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叫我一声夫君了。”
“那……好吧,子桓。我就听你的吧。”
曹丕踱步而出,留下甄甄一个人在屋子里梳妆打扮。屋子里的两位侍女伺候甄甄穿戴好婚服,将她的发髻高高盘起,在她的鬓边插上一只鎏金的凤钗。甄甄对着一面宽大的铜镜,反复打量着自己的妆容。她在铜镜里依稀看到了她多年前刚嫁给袁熙时的影子,简直让她感到心惊肉跳。直到侍女们给甄甄盖上红盖头,镜子里的自己消失不见了,她悬着的一颗心才在胸腔里落定。
侍女们把甄甄扶到桌子前坐好,然后无声地退了下去。门再度被打开的时候,曹丕一个人走了进来。
“甄甄,今天晚上才是我们真正的新婚之夜,以前那些日子都不算数的。甄甄,今天晚上的你一定很美,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你现在的样子了。”
甄甄没有回答他说的话。一只手抚上她的肩膀,那是一只带有温度的骨节分明的手掌。多年以后的甄甄依旧记得,曹丕的一只手在她的肩膀上缓缓滑落时,给她带来的那抹难以名状的悸动。
“我曹子桓在此立誓,我要和甄甄永结同心、长相厮守,天地可鉴!我们的恩爱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高堂,彼此无愧于对方。我们两个人要不离不弃,永不背叛。我们之中如果有人违背我今天晚上发下的誓言,就让我们的其中一人横遭灾殃、天打雷劈!”
甄甄在红盖头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曹丕上前揭开甄甄的盖头,他把脑袋探入她的盖头底下,把多出来的一截红盖头顶在他自己的头上。曹丕把眼睛睁得很大,他的眼神清澈如水,倒映出盖头里的伊人绛红色的身影。烛台上的灯火暧昧昏黄,热气袭上人的脸颊,甄甄的脸上泛起两团红晕。
甄甄终于再也忍不住,她伸出手扯掉那块挡在两人之间的红布,嬉笑着说道:“好了,子桓,你就不要再闹了。我已经知晓你的心意了。今天晚上你对我发下的誓言,你可要说话算话。你不可以忘记你说过的话,你不可以违背你自己的心意。鬼神全都听到你的誓言了,你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一个背弃自己誓言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当然了,甄甄,我说话算话。今天晚上的夜色好美,你也好美,你的美让我心醉神迷。甄甄,我准备了喜酒,你陪我喝上两杯吧,明天我们再回宫也不迟。”
她盛情难却。
那一晚曹丕喝了很多的酒,他醉倒在床前,半梦半醒地醉卧在床榻上。甄甄走到他身边,跪坐在他身旁,她伸出一只手撩拨着他额头上凌乱的碎发。曹丕的身上酒气微醺,甄甄的满心满眼都是他白日里醒着时的音容笑貌。她不自觉地笑了。
曹丕的酒醒了一半。他在醉眼迷蒙中,一把拉住甄甄伸到他额头前的手,把她的手拽到自己的胸口。下一刻,甄甄惊叫了一声,她毫无预兆地被曹丕卷进了怀里。曹丕的脸上带着一种恶作剧得逞之后的笑容。
*
转过年来,甄甄给曹丕生下了一个女孩。那是一个粉雕玉砌、面容可爱的女婴,她刚一出生,就被甄甄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伴随着小公主的到来,曹丕与甄甄的感情益发缱绻缠绵、如胶似漆。
那是一段美好的让人难忘的日子,像是从生命里偷来的时光。曹叡刚刚学会走路,尽管他走得歪歪扭扭、磕磕绊绊,却还是给人带来一种茁壮的欢喜。曹叡正处在牙牙学语的年级,他已经会说“耶耶”、“家家”这样简单的字眼,很快就可以开口说话了。曹叡在一天一天地长大,曹操对这个曹家的嫡长孙倾注了异样的溺爱。
有时天色晴好,曹丕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会陪甄甄到宫里的湖畔散步,两个人一同在湖面上泛舟划船。
甄甄站在行船上的时候,衣裙总是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她跑到船只的甲板上,低着头重新整饬自己的衣摆,笑着说道:“子桓,你快来看啊,湖面的风要把我的衣裙吹落到水里了。我的这一身裙子很快就要被水打湿了。”
曹丕坐在不远处,召唤她道:“甄甄,别闹了,你快过来坐好吧,坐到我的身边来。我看你的身子一晃一晃的,好像很快就要跌落到水里去似的,让人只想把你紧紧地抱住。”
“子桓,我就来。哎呀——我这一身裙子怎么不听使唤啊,被风吹得越来越乱,我怎么都打理不好。”
“那就不要再理它了,反正你回去也是要换衣服的。”
白天的时候,曹丕和甄甄会陪小公主玩耍。夜幕时分,他们两个人一起照顾小公主的饮食起居,一家三口是在同一张床上睡下的。他们把在曹叡身上缺失的陪伴,毫无保留地安放在他们的二女儿身上。
襁褓里的女儿软糯可爱,让甄甄的思子之心无以复加,她想见到曹叡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然而她在面对曹操的时候总是心怀畏惧,她更担心丈夫曹丕因她在曹操的面前失态,而在父亲那里丢脸。甄甄在宫中的生活唯一的寄望,就是她的两个孩子能够平安顺利地长大。
以至于袁熙的死讯传来的那一日,甄甄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悲伤,她不想让自己失声痛哭,更不想让别人看出她苍白的脸色下掩映着的悲痛欲绝的哀恸。
袁熙死了,他和弟弟袁尚是被公孙康给杀害的,公孙康把他们的首级进献给了曹操。
那些日子甄甄的心情忧郁,曹丕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可是他打量她的目光里分明带有一种审慎的质问。原来曹丕的一双眼睛不仅可以柔情似水,有时还锐利得像一把刀子,直看得甄甄无所适从。
“甄甄,你从宫人那里听说了袁熙的死讯了,是吗?”
甄甄不知该用何种情绪来面对他:“是啊,子桓。那些宫人们的对话,我全都听到了。袁熙死了,他死了……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邺城了……”
曹丕对袁熙的死有一种云淡风轻的冷漠,他的反应让她的心凉了半截:“袁家的那几个反贼死了就死了,他们死不足惜。公孙康不杀他们,父亲也一样不会允许他们苟活于世。袁家那几个兄弟还活着的时候,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两个死人了。甄甄,你不会为了他们伤心流泪的。因为他们不值得,对吗?”
甄甄在曹丕的注视下语无伦次:“我……子桓,你怎么可以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呢?他们毕竟也是两条生命啊。更何况,他们中的一人……啊,不,不对,是我说错话了。”
“甄甄,你想说他们中的一人曾经是你的夫君,对吗?”
“子桓,我,我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那你的脸色为什么发白?甄甄,我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你的脸色这么憔悴的样子呢。甄甄,难道你的心里一直还有袁熙吗?那你之前对我的感情都是假的了?”
“子桓,你怎么可以说出这种话呢?你不可以这么讲我!我对你……我对你是不是真心的,难道你自己感受不到吗?我只是觉得,觉得,袁熙他死的很无辜!”
“袁熙他死的不无辜,甄甄。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邺城来救你了。他是在我父王的授意之下被人杀死的。这一切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甄甄,你哭了?”
曹丕见到甄甄流泪,他慌忙上前,想要安抚她的情绪:“甄甄,我刚才说的话都是无心的。我也只是顺应父王的心意而已。甄甄,你不要哭了,我最害怕见到你流泪的样子了……甄甄,你别哭了,你哭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子桓,你不要来碰我!你说话做事一向是这样,从来都没有在意过我的感受。你想要说的话,从来都不过脑子,根本就不顾及我还在你面前听着!”
“我没有……你听我解释!”
那是他们成亲之后吵得最凶的一次架。自那之后的接连好几天,甄甄的眼圈都一直红肿着,她的一整颗心仿佛都在自己的泪水里泡发了。曹丕对甄甄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怜香惜玉、关怀备至到耐心逐渐消弭,只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关心和抚慰她的情绪,而是到曹家其他幕僚的府邸上饮宴作乐了。曹丕有一颗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心脏,他有的是旺盛的生命力,从来不会让同一件事情在长时间里困扰着自己。曹丕与他的其他兄弟们不同,他天生就具备着一种随时能让自己潇洒快乐的能力。
甄甄在寝殿里哭了几日,眼见曹丕不再来安慰自己,她便也逐渐停止了哭泣。更多的原因,是甄甄担心卞夫人从宫人那里听到一些传闻,说袁熙的首级被呈献给曹操之后,她的这个新儿媳妇和她的长子在宫殿里大吵了一架,好长时间里谁也不理谁。甄甄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去给卞夫人请安了。
甄甄再一次梳妆打扮的时候,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肿胀的眼泡,她心想自己还从来没有这么难看过,难怪曹丕已经好几天没有来过她的寝殿了。
几天之后,甄甄从卞夫人的宫殿出来,她的心情已经好转了大半。她只身一人前往曹叡的居所,想给她的爱子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
*
如今的曹叡已能识辨出他的母妃是谁了。乍一见到甄甄出现在他的面前,曹叡便嘟囔着小嘴伸手要她抱。甄甄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一只手轻抚着他的脊背。曹叡的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她的臂膀。
甄甄觉得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她的孩子已经等她等了太久了。
曹叡在甄甄的怀里喃喃自语:“家家、要,耶耶……”一时之间,甄甄的神情恍惚。
“乖宝宝,你的父亲过几天就来看望你了。他这些天很忙……他有事,他外出办事去了。他很忙,我们不能随意打扰他的。”
怀抱里的幼子如何能够听懂甄甄的画外之音呢?无非是甄甄说给自己听的罢了。曹叡和甄甄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相,可是他的五官里总有一些细微之处,和曹丕那么相像。甄甄的怀里抱着曹叡,她的眼前浮现的全是他的父亲曹丕的影子。
她不由得自言自语道:“元仲,你知道吗?你的父亲他负心薄幸,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他好几天都没有来看望过我们的叡儿了。”随口说着,她几乎又要垂下泪来:“上一次我不应该和他吵架的,他的心里还在生我的气。也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原谅我。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呢?”
曹叡听不懂母亲的哀怨,他累了,他在甄甄的怀里蜷缩成小小的一团,酣然入睡。甄甄见到孩子睡了,她不好再埋怨些什么,只和身旁的宫人们交代了一些曹叡饮食起居上的小事,就悄悄地退出了他的寝殿。她生怕自己离开时发出的声响太大,再把叡儿从睡梦中吵醒。
盛夏已至,庭院里的一棵老树开得洋洋洒洒。甄甄在那棵树的余荫里伫立良久。她舍不得曹叡,她不想一个人回到空荡的寝殿,她不想让自己幽冷的思绪在枕塌间肆意地游走。
甄甄想起从前在无极县的老家,甄家的庭院里也有这样一棵郁郁葱葱的老树,如今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了。那棵树一直是由她的哥哥们打理照料的,她的姐姐们平时也喜欢躲在那棵树的树荫底下乘凉……
甄甄正盯着那棵老树,她的思绪纷乱。突然间,天空中有个黑影一闪而过,然后轻轻地坠落在那棵树的树冠上。微风拂过,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倒是把甄甄给吓了一跳。
她向天上看去,那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小心掉落在老树的树梢上,在风息里随风而动。曹叡的宫殿里大门紧闭,门外响起一阵突兀地敲门声,甄甄赶忙给敲门的人开门。
她把大门的门栓放下,对着门外的人轻声说道:“嘘,你们小声一点,里面有小孩子正在睡觉呢。”
甄甄把大门推开,门外站着一个年方十几岁的少年,两位穿着宫装的侍卫跟在他的身后。那少年文质彬彬、面如冠玉,见到门打开了,他连忙给甄甄行了一个揖礼,说道:“姐姐,我们无意叨扰。刚才我和两个侍卫正在这附近放风筝呢,谁知风筝线断了,正好落在小殿下的院子里。姐姐,您能帮我们把风筝捡回来吗?”
“风筝飞得太高了,需要上树才能够到,我爬不了那么高的树。这样吧,我放你们进来,你们自己上树捡吧。只是你们的动作要轻一些,不要打扰到叡儿午休。你们记住啦?”
“姐姐,谢谢你。”
甄甄把几人带到树下,两名侍卫轻手轻脚地爬到树梢上头。甄甄回过头,对着少年嫣然一笑,说道:“你今天怎么有兴致在宫里放风筝的?我平时很少见你出来玩,我以为你对这些小孩子的游戏都没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