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劝说高欢自立为帝,正中了高欢的下怀。高欢故作害怕状地,委婉地拒绝了高乾的提议。高乾便祈求高欢将其调任往他地,离开元修的掌控。高欢将高乾外派为徐州刺史。
元修察觉到高乾可能向高欢泄露了自己对他图谋不轨的事实,于是他心生一计。元修故意在高欢面前说,他已与高乾盟誓,结拜为了兄弟。高欢将计就计地告诉元修,高乾想要推举高欢称帝。
于是高乾的心思败露,元修将高乾召唤到朝堂上赐死。高乾无奈只得领旨。
元修同时下旨,派人去诛杀高乾的三弟高昂。
高昂在半路上拦截了元修派出的人马,并将他们杀死。高昂带着他的十几位部下,连夜前往晋阳投奔高欢。
高慎高仲密得知哥哥被杀的消息之后,他也带着全家老小,从沧州奔赴往晋阳。高仲密一行人在路上,遭到元修派来的人马阻断他们的前路。高仲密只得带着他的家眷们,从山间抄小路来到晋阳。高欢将他任命为大行台左丞,转任尚书。
高乾的死,给他的其余几个兄弟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高乾身死之后,高欢将他的大部分部众迁移到晋阳。
高欢的渤海王府简称为晋阳王府,晋阳王府从此成为北魏的另一个政治中心。高欢所开创的两都制,从北魏时期一直延续到东魏至北齐时期。晋阳身为另一个政治文化重地,与北魏的都城洛阳和后来的都城邺城并驾齐驱、平分秋色。
高仲密其实是满心不想逃亡到晋阳的。因为他在晋阳不得不见到一位故人,那就是他之前的妻子崔夫人的哥哥崔暹。崔暹的妹妹也就是崔圣念的女儿。
那时的崔暹已是高欢身边的重臣,备受高欢的追捧和爱戴。他从定州咨议参军官至丞相长史。
高欢身边还有一位备受重用的能臣,他叫崔季舒。崔暹和崔季舒一同出身于博陵崔氏。崔暹是东汉尚书崔寔的后人,冀州主簿崔穆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三房。崔季舒今年年仅十八岁,他的父亲是鸿胪卿崔瑜之。
永熙二年时,崔暹和崔季舒一同在高欢的兄长的手底下担任要职。高欢的兄长是赵郡公高琛。高琛对他们二人甚为器重,便将他们引荐给了高欢。后来,崔暹和崔季舒分别成为了东魏的朝堂上,颇具名望的两位重臣。
高仲密逃亡到晋阳以后,难免要在高欢面前和崔暹碰面。光是在心里想到那个画面,高仲密便觉得进退两难。
果不其然,高仲密在晋阳的朝堂上,见到了春风得意的崔暹。那是他们在晋阳王府的第一次碰面。崔暹乍一看到高仲密,便只是冷哼一声,他背对着高仲密,再不同他讲话。崔暹在朝堂上一向以恪守礼节著称,他对高仲密的态度却如此反常,高欢看了只觉得好生奇怪。
崔暹在私底下经常同其他的朝臣抱怨,他说他的妹妹出身清白、德才双修,却几度在渤海高氏的兄弟们手上受辱,他们把崔妹妹羞辱得连一根野草都不如。他这个当哥哥的一想到此,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他说,高翼四子平日里罔顾王法之事,做的还少吗?他的妹妹崔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想法又很单纯,从来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人的事,却被那个高仲密无缘无故地给休了,另外又娶了一房妻子。听说他新娶的妻子十分的年轻貌美。
如今崔妹妹天天都待在家里哭,她哭得欲生欲死。博陵崔氏上下的人都劝说她改嫁,她却说什么也不肯听。崔氏的一辈子就这么被高翼四子尤其是高慎给毁了。
后来崔暹又把这些话带到了朝堂上,传入了高欢的耳朵里。
有一次,高欢便同崔暹问道:“高仲密新娶的,是哪一户人家的姑娘?”
崔暹回答他:“大王,高仲密新娶的妻子,是赵郡李氏西祖的小姐。她是李裔李徽伯嫡出的女儿,人们都叫她李四小姐。”
高欢由是便说:”崔暹,以后你都不必再和高仲密见面了。我会把你们两个人给调开,不让你们在一起为官。你以后也不用与李徽伯相处了,我会想办法把他调派到外地的。”
崔暹也经常同朝堂上的其他人,义愤填膺地说,高仲密新娶的夫人李四小姐,她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很有心机和手段的人。李夫人的心肠歹毒,她曾经教唆高仲密杀死了一位名叫显公的和尚。那位和尚是一个无辜的人。
据说李四小姐在拉杀了显公的不久之后,她便借势在高家的府邸上和众人立威。她对高家的所有人说,要是他们以后再不听她的话的话,他们的下场就和眼前的这位和尚一样,暴尸荒野、尸骨无存。高家的府邸上下一时间都无人敢招惹这位新嫁娘。
崔暹逢人便说:“难怪我的妹妹崔氏不是这个李四小姐的对手。别说高仲密一心偏向她,就连那个李裔也一向偏帮他自己的女儿。我们吃了亏,可真是没处说理去。”
在崔暹的推波助澜之下,高仲密舍弃崔暹的妹妹,无故停妻再娶一事,很快在朝堂上传得沸沸扬扬。高仲密的所作所为,引得朝中舆论一片哗然。这当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更何况高翼四子的形象,在朝中人的眼里一向都并不光彩。
起先,崔暹散播出去的那些言论,不过都是一些沸腾的小水花。那就像灶台上一丁点零星的火苗,和夜幕里一缕缕窸窣的微风。然而水滴石穿。多年之后,这件陈年旧事,再一次在东魏的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终究酿成了弥天大祸。
……
又是一场惊梦,李蓁蓁躺在床榻上,缓缓地睁开眼睛。
李蓁蓁的梦里有两个人在对话,她梦里的女孩子也叫“蓁蓁”,只是不知是否和她是同一个蓁字。那个女孩子在梦里被其他人造谣诋毁了,她的丈夫正在她的跟前安慰她。那个女孩子说到伤心处,流下了眼泪,抬手揉了揉她的双眼。
李蓁蓁也在睡梦中揉了揉她的眼睛,然后她把自己给揉醒了。醒来她发现自己也流下了眼泪。
晋阳的宅邸终究是太过简陋。这里的床板太硬了,床上的床罩被褥都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难闻的味道,像是有虫子在里面产卵。
李蓁蓁已有好些天无法安睡了。也许是前些日子的亡命奔波太过突然和惊险,令她至今还惊魂甫定。也许是她认床的老毛病又犯了,晋阳的床躺得她腰肢酸软无力。也许是她从小到大总是做着同一个差不多的梦,让她每一次睡醒都是在冒冷汗和流泪。
李蓁蓁躺在床上,向窗外看去。透过窗子上笼罩着的纱网,能看到天边依稀有鱼肚白的光影。然而天色尚未大亮,高仲密还在她的身旁沉睡。四下里有一种无人的寂静。
李蓁蓁在床上侧卧着,她把自己的身体蜷起来,把她的头贴在了一旁的高仲密的身上。李蓁蓁伸出了一只胳膊,环抱住了她的丈夫的一只臂膀和整个胸膛。
高仲密的身上有一股能让李蓁蓁心安的气味。她闻着高仲密身上的味道,慢慢地也就把她的身体放松下来。她把她的一双腿蜷缩着叠放到高仲密的双腿上。
李蓁蓁仍然记得,她的梦中的两个人影的对话。他们的声音听上去那么的清晰,他们的面容却是模糊的。他们两个人的身体交叠在一帘暖红色的床帐之间。
梦里的男孩子带着一脸恶作剧般的坏笑,他俯下身去亲吻那女孩的面庞。女孩的脸上似乎带着淡淡的愁容。男孩子吻上她的那一刻,她的眼角隐约有泪光在颤动。
李蓁蓁发觉她自己的眼角,也淌着同样的一滴泪。
暂住在晋阳的这段时间,李蓁蓁时常做着各种各样离奇的梦。昨天晚上的梦境依然让她感到心惊肉跳。
高仲密听见他的妻子在床榻上擦拭眼泪的声音,也醒了。
他说:“蓁蓁,你醒了?”
李蓁蓁哭着对他说:“仲密,我不安心。”
他问她:“蓁蓁,你又做噩梦了?”
她说:“是啊,仲密,你猜我梦见了什么?”
李蓁蓁流着泪说,她梦中的女孩子也叫蓁蓁。她在她的夫家也饱受欺负,好多人都在她的背后议论她、排挤她。
李蓁蓁说:“我梦见她和她的丈夫睡在同一张床上,她也背着她的丈夫偷偷地流着眼泪……然后我就醒了,我发现自己是哭醒的。”
高仲密对她说:“蓁蓁,是不是我冒死带你逃亡到晋阳,连日来的奔波惊吓到你了?”
他一口笃定李蓁蓁最近做梦做得多,是太过疲累所致。他准备等天一亮,他就请郎中到府上,给李蓁蓁开几剂凝神静气的药方。
李蓁蓁对他说:“仲密,难为你有心了。我这是心病,请郎中也治不好的。”
后来,李蓁蓁总是在心里回想着,他们之前太过单纯,误信了皇帝元修的鬼话,结果害得高乾被赐死,渤海高氏的兄弟几人四散奔逃。
她一想到大哥哥高乾的死,总觉得愧对于高仲密。如果她一早告诉高仲密和他的兄弟们,元修此人不可信,也许高乾他就能逃过一劫了。
高仲密总是安慰她说:“蓁蓁,是我愧对于你才对。是我没有保护好你,害你受惊了。”
李蓁蓁对她的丈夫说:“仲密,我不想再在晋阳度日了。你在朝堂上,是不是也受人议论?崔暹他根本就不欢迎我们。他经常在大丞相面前说你的坏话,那些话我在闺阁里都听到了。我们根本斗不过他。”
她说:“仲密,我们不要再待在晋阳了。你找一个机会,让我们随便外派到哪里吧。只要有你在,我跟着你去哪里都好。”
高仲密却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她。他说:“蓁蓁……”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晋阳是一个对李蓁蓁不友善的地方,对于高仲密来说也一样。围绕着他和他的新的妻子的婚事,朝堂上流传着许多带着排斥的议论声。
高仲密面对崔暹,也只能无语凝噎。
回家之后,高仲密往往会把自己关在房门里,无言地承受着失去高乾的悲痛。
晋阳不是一个风水宝地,李蓁蓁只觉得此地不宜久留。
新的机遇很快就来了。
高欢担任大丞相之后,安州的百姓们不服从高欢的统治,起义和叛乱纷至沓来。
高欢将高仲密外派到安州,平定当地百姓的暴动。高仲密的武装镇压卓有奇效,又为高家立一大功。
对于李蓁蓁而言,只要能和高仲密时时刻刻地在一起,走到哪里都不算是漂泊。
晋阳,晋阳,李蓁蓁只愿自己此生无缘再回到晋阳。
*
高澄在十二岁这一年,迎娶元仲华为妻。
年仅七、八岁的元仲华,是北魏宗室清河王元覃的女儿。她的哥哥是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那时元修还没有叛逃到西周,所以元善见还没有登基。
这场姻亲当然是高欢推动下的政治联姻。
十二岁的高澄志得意满。
婚礼的当天,仪表堂堂的高澄神情自若、宛如成人,满座宾客皆惊叹。
年纪不足十岁的元仲华,已然是一个美人胚子。她的一双眼睛黑黑亮亮的,像是星空里的漩涡。
高澄和元仲华在晋阳王府的生活,注定是幸福美满的。他们注定会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地长大。绕床弄青梅。高澄的言谈举止张扬外放,元仲华的性格沉默温顺。他们是天生一对。
高澄在洞房里,掀开元仲华的盖头的一刻,他笑着赞叹道:“你长得可真好看。你是我在这世上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子了。”
元仲华笑着对他说:“你也是我在这世上见过的最好看的男孩子。你比外面传言的还要英俊多了。”
高澄对她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夫君了,我会对你好的。”
元仲华笑着说:“那你要永远对我好,不会抛弃我。”
高澄说:“我发誓,我会永远对你好的,我永远也不会抛弃你的。否则的话,就让我天打雷劈!”
元仲华捂住了他的嘴。她说:“我不要你天打雷劈。我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我就很满足了。我是你的人。”
高澄在晋阳王府日复一日地长大,元仲华陪他度过了童年的最后一段尾声。
永熙三年八月,因不满渤海王高欢的专政,皇帝元修叛逃至西魏的都城长安,投奔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麾下。
元修此番一去,带走了北魏宗亲的许多人,带走了一批他在朝堂上亲信的朝臣,那些朝臣们的家眷依旧被留在洛阳。
永熙四年的二月份,黑獭宇文泰借故将元修赐死,另立北魏宗室元宝炬为帝。建国西魏,年号大统。
同年十月,高欢做主将清河王元覃之子,元仲华的兄长元善见立为新的皇帝,改国号为天平,定都邺城。高欢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后。
北魏的□□面,由此分为了东魏和西魏两个部分。西魏由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把持朝政,东魏由鲜卑化的汉人高欢独揽大权。长江以南的地区由梁朝的宗室萧衍划江而治。
自东汉末年的三国之后,后三国又迎来了天下三分的局势。
高欢在发家之后,将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纳为了妃妾,对她荣宠备至、关爱有加。尔朱英娥是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高欢很快就和她生下了孩子。后来,高欢又纳了更多的姬妾,晋阳王府一时间人丁兴旺。
转眼间,高澄长到了十四岁的年纪。年少的他初尝晋阳王府的人情冷暖,高澄对世事无常四个字有了新的体验。只是儿女情长何足让他记挂在心上?大丈夫志在四方。
乱世里的恩怨情仇都是小事,爱情更是无稽之谈。成年人的世界里全是一些不足挂齿的龃龉和肮脏。只是,有时也有真心在的。
在与崔季舒相伴的日子里,高澄经常会同他提起前三国的旧事。高澄说他近日来重温三国时曹魏的书籍,十分仰慕文昭皇后甄氏那样美丽又有贤德的女子。他说元仲华就是他理想中的贤妻。他现在的妻子不仅貌美如花,还像甄氏一样的贤良。
崔季舒想了想,对他说:“世子,我能理解你喜欢三国时魏文帝的妻子甄氏。只是甄氏的下场不好,我一直都想不通,曹丕在称帝之后,为何要赐死她。你和冯翊长公主的婚事,总不会同他们一般下场凄凉的。”冯翊长公主是元仲华的封号。
高澄说:“如果甄氏嫁给我,我是一定不会把她赐死的。我才舍不得对她下狠手呢。我会把甄氏当宝贝一样的宠着,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像袁熙那样,把她一个人抛弃在邺城的。”
崔季舒不由得笑道:“世子,你刚才提到甄氏,我就想起了一个人来,她也叫蓁蓁。”
“是三国甄皇后的甄吗?”
“不。是《诗经·桃夭》里的‘蓁’。”
高澄说:“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
崔季舒说:“她是高慎高仲密新娶的妻子。”
崔季舒笑着说,高仲密舍弃了崔暹的妹妹,他新娶的妻子就叫李蓁蓁。李蓁蓁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她的父亲是李裔。李蓁蓁在家中排行老四,赵郡乡里的人都叫她李四小姐。
他说,崔暹的妹妹本就是渤海高氏的兄弟们强娶的妻子,高仲密却又把她休掉了。崔暹哪里能饶过他?这件事已经在朝堂上传了好几年的时间了。高仲密自知没脸,他自请去安州平定叛乱去了。
崔季舒说:“我想,高仲密和他的妻子,应该此生都不会再踏足晋阳了。”
高澄便问他:“高仲密的妻子长得好看吗?”
崔季舒对他说:“她应该是长得很好看吧。不然高仲密也不会那么五迷三道的,为她着了魔一样。”
高澄把他的两只手摊开,他的身体径直地瘫软在座位上。他说:“我之前好像在父王那里,听说过这件事。唉,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好长时间了,难怪我给忘了。”
高澄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崔季舒,你说父王什么时候才能准许我到朝堂上入仕为官呢?我既已娶了亲,我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大丈夫成家立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究竟何时才能立业呢?我等着那一天,都快要等不及了。”
高澄见证了晋阳王府从冷清到热闹的欢腾,见证了父亲高欢纳了一任又一任的妃妾,见证了他的母妃娄昭君的失意和失宠。只是,高欢和娄妃终究还是有情谊的,他们曾经相濡以沫。
高欢和尔朱英娥是在元子攸的冷宫里相遇的。尔朱英娥是高欢一生挚爱的女人。
永熙二年的正月,高欢率众击败了尔朱兆的军队,他所统帅的军队在洛阳的皇宫里烧杀劫掠。高欢无意间在一处废弃的宫殿里,找到了被元子攸打入冷宫的皇后尔朱英娥。也或许,是高欢早就听说了尔朱英娥被废黜之后,就一直住在那座宫殿里。
在深沉的夜幕下,在冲天的火光中,高欢擅自推开了冷宫紧闭的大门。尔朱英娥正蜷缩在床上的一个角落里,她的脸上犹带泪痕,警惕地注视着来人。高欢对尔朱英娥一见钟情。
尔朱英娥很快成为了高欢的宠妾,高欢对她恩宠殊异。他又将她的妹妹小尔朱氏也一同纳为侧室。
转过年来,尔朱英娥给高欢生下了他的第五个儿子高浟。
永熙三年,高欢的胞弟高琛在晋阳王府上,与小尔朱氏私通。事发之后,高琛被高欢捉住,杖毙在庭院里。小尔朱氏被外放改嫁他人。
高琛的原配妻子是华阳公主元季艳。高琛去世的时候,元季艳正怀有身孕,她和高琛的孩子还没有生下来。那个孩子成为了高琛的遗腹子,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
高琛死后,元季艳把他们的孩子生了下来。高欢做主将这个遗腹子接到了晋阳王府抚养,他亲自给他赐名为“叡”,对他视如己出。
令娄昭君没有想到的是,高澄很快也与父亲的姬妾私通了。那一年的高澄年仅十四岁,与他私通的是一个叫郑大车的女人。
郑大车出身于荥阳郑氏,她原本是广平王元悌的王妃。元悌在河阴之变中罹难。高欢入主中原以后,郑大车便二嫁给了高欢。郑大车是一位美妇人,只是她的年纪比高澄足足地长了二十多岁。
东魏天平二年的初春开始,因元修出逃到了西魏,高欢便征战在外,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回家。
没有人知道,高澄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和郑大车相遇的。
在高澄的印象里,郑大车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女人,她不太爱说话,经常一个人沉默寡言的待着。谁都能看出来,她在晋阳王府的生活不开心,她是一个落寞的人。
每当高澄把他的目光正对着她的时候,郑大车的一双落寞的眼睛,也直直的看向了高澄。这时她会笑一笑,她的笑容像一颗糖,甜得人心头发慌。她身上的衣服包裹住的不是她的□□,而是甜得人心软的蜜馅。对于高澄来说,郑大车是一个十足有吸引力的女人,特别是在性的方面。
郑大车是除了元仲华以外,高澄生命中出现的第二个女人。
就连高澄自己也不记得,他是从何时开始,成为郑大车的入幕之宾的。
高澄和郑大车的第一次□□上的交汇,是在一个夜晚。那一晚的夜幕深得像流淌着墨汁的幕布,一场不伦之恋在暗无声息的黑夜里展开了,悄无人知。
郑大车的身体像一个匣子,高澄是打开那只匣子的钥匙。郑大车的身体热情似火,这是高澄第一次在一位成年女性的身体上,感受到她尘封多年的炙热与□□。爱是情欲,情深似火。
高澄对郑大车也许算不上是爱,郑大车也并不爱高澄。他们是床上的伴侣,却不是完美的爱人。他们的爱注定是见不得光的存在。
多年之后的高澄,回想起这段他在少年岁月的惊险往事,依然会让他感到惊心动魄。
纸包不住火,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晋阳王府一向人多眼杂。高澄与郑大车私通一事,很快东窗事发,高澄和娄昭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开始向高欢告密的三个人,是府上的三位侍女。
高欢班师回到晋阳之后,有三位侍女将高澄与郑大车的奸情,禀告给了高欢。高欢闻言自是大怒,下令彻查此事,证据确凿。高欢把高澄痛打了一百军棍,把他软禁在王府上空无一人的暗室里,谁都不得探望。娄昭君被迫与高澄断绝了来往。高欢一度想要废掉高澄的世子位,另立他和尔朱英娥的长子高浟为世子。
高澄在前朝毕竟还是有能量的,一场私通不足以摧毁他的前程,也不会摧毁他的心智。高澄即使是被关在暗室里,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他请到了高欢面前的重臣司马子如来替自己说情。或许是崔季舒在朝堂上预知高澄出了事,他感知到了晋阳王府里的动向吧。
司马子如在朝堂之上,先假装不知此事,只说是他想求见渤海王妃娄昭君。高欢便把最近家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司马子如对他说:“大王,我的儿子司马消难也与我的小妾私通。这种事是家丑,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是为了大王您的名声,您也应该把此事掩盖起来才对。”
司马子如对高欢晓之以情。他说:“大王,娄王妃是您的结发妻子。你们夫妻一场,举案齐眉。你们刚结婚的时候,娄王妃拿出自己的嫁妆,扶持您的事业多年。大王在怀朔镇被人打成重伤的时候,娄王妃在一旁不离不弃地照拂您。后来大王因葛荣而落难,您和王妃一起出逃到并州,娄王妃与您生死相依。贫困的日子里,娄王妃亲手给您制作马靴。往昔的种种难以细说,大王您怎么可以忘记娄王妃对您的恩情呢?”
他又说:“如今你们夫妻二人苦尽甘来,大王也已功成名就,大王和王妃满门荣耀。您的二女儿嫁给了皇帝为后,长子高澄继承了您的事业,娄王妃的弟弟也为您立下了功勋。大王又岂能为了扶正您的妾室和庶子,而抛弃您的发妻和嫡子呢?婢女们说的话本就不足为信。”
高欢被司马子如说的话动摇了。高欢让司马子如做主,重新审查私通一事。司马子如将三位婢女的证词推翻,其中一位带头作证的婢女,被逼上吊自尽。
高澄被从暗室里放了出来。当他再度见到父亲高欢时,他一步一个叩首,泪流满面,直磕得他的头上鲜血直流。娄昭君也同样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高澄在高欢面前是真心忏悔也好,是假戏真做也罢。总之他们父子二人和好如初最要紧,最要紧的是要保住自己的世子之位。
只是娄昭君的心里究竟是何种滋味,那便无人知晓了。
这件事过后,高欢并没有追究郑大车的责任。他对她像以前那样,宠爱如初,甚至感情更深。
高欢热衷于纳妾,晋阳王府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多。娄昭君对丈夫的行为虽有怨言,但也无可奈何。她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妇人,坚强而有主见,却不是她的丈夫心中最爱的女人。好在,娄昭君最看重的从来不是高欢给她的爱,她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要紧紧地抓在手里。
高澄和弟弟高洋在日复一日地成长,高澄已然长到可以担负重任的年纪了,他却被困在晋阳王府的一方天地之间,他的才华和抱负无处施展。这也许是高澄和郑大车偷情的动机之一。
转过年来,高澄已经十五岁了。高澄主动跟高欢提出,他想要到邺城辅政。高欢却因高澄年少,几度驳回了他的想法。
无奈之下,高澄只好请孙搴来替他说情。孙搴是高欢面前一位有才学的人臣。经过他的劝解,高欢同意了高澄的请求。
对于高澄而言,晋阳王府的天空太小,小到看不清四季流转时,天上飞到北方来的飞鸟。晋阳王府的女人太少,属于他的女人也太少,少到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安抚他蓬勃而热烈的情欲。
即使是元仲华也不行。
晋阳王府的诗不够富丽,酒不够浓烈。大家生活得都太循规蹈矩,恪守本分。
是时候该离开了,游子该离家远行,到更宽广的天地里遨游四海。邺城天高地阔,是高澄施展他的才能的舞台。邺城里才子能人辈出,是高澄结交士族子弟的平台。邺城有数不尽的金樽美酒、舞榭歌台,是高澄一心向往的烟柳繁华地。
高澄生来就属于邺城。
*
东魏天平三年,高澄自请入朝辅政,加封左右京畿大都督。崔暹和崔季舒早在晋阳就与高澄相识。高澄来到邺城以后,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甚见亲宠。
邺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派人间烟火的繁华景象。
邺城的姑娘很多,好看的姑娘也很多,大街上到处都是擦着胭脂香粉的姑娘们步履匆匆的身影。这些姑娘们都来自民间。她们的发髻上插戴着的首饰和簪花,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万种风情。
大街上也是高澄寻花问柳的温柔乡。无论是看到谁家好看的女子,他都喜欢独自一人上前,与她们攀谈几句。高澄的胆子大得很,他的情欲比他的色胆更胜。
有些女人对高澄烦得很。她们看到高澄出现在邺城的街市上,往往都低着头,绕着他走开了。
但是高澄的猎艳也能收获几件战利品。
那时的高澄顶着渤海王世子的头衔,长相英俊又年轻有为,风流俊逸又极擅谈吐言辞,他年纪轻轻难免冒失莽撞,一出口便是与人插科打诨。喜欢他的人觉得他魅力非凡,讨厌他的人也大有人在。
有些女人见到高澄又来同她们交好了,便殷勤地对他投怀送抱。高澄笑着对她们说:“你们最近有没有想我?”
更有甚者,主动地躺进了高澄的怀里去。她娇声软语地嗔怪道:“世子,奴家已有好久没有见到你了,最近你究竟到哪里鬼混去了?害我等你等得好辛苦。你一定把我的名字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的语气听上去像是撒娇,娇俏动人。
高澄也乐得与她们调笑上几句。他对那个女人说:“我怎么会忘记你的名字呢?你叫彩慧对吧?如今前方战事吃紧,我在朝堂上忙着谏言献策呢,我也不能时常来看你呀。”
那女人对他说:“世子,你太坏了,你把我的名字都给记错了,我叫彩云。”
彩云说:“世子,上一次你把我带到你的领军府上做客,我在府上住了两天一夜,回家时你送给了我一身罗裙。那身裙子现在还被我好好地收在家里呢,那是我最好的一身衣服了。”
高澄伸手捏一捏怀中女子的两颊。他对彩云说:“那你今天还是一同跟我回领军府去,让我好好熟悉熟悉你的名字。”他的语气暧昧:“回来时我送给你一条新的裙子。”
每次出游时,高澄必定会带上几名猎物回家。总有女人会向他讨好与献媚,高澄也乐得同她们一夜风流。
有一些女人不搭理高澄,高澄却对她们趋之若鹜。想来他也是在自讨没趣。
高澄又相中了一位有姿色的姑娘。他摇着一柄白玉做的羽扇,在大街上追着问人家:“娘子,小娘子,你是谁家的姑娘呀?你叫什么名字?你可已许配给人家了?”
那女人对他呵斥道:“世子,请你放尊重一些!我是不会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的。”
高澄对她说:“姐姐,你好小气啊。”
那女人看了他一眼,说:“我就已是有家室的人了。世子,若是你再纠缠于我,我就让我的夫君把你给告到官府上!”
高澄用手中的那柄扇子指着她的脸,说:“哦,你已经有夫君了?小娘子,你的夫君应该是我才对呀!哈哈哈……”
然后高澄带着若干随行的人,在大笑声中远去了。
那娘子看到高澄已远去,她朝着他背影的方向吐了一口口水,嘴里咒骂道:“真晦气!一大早就撞见他。”
其实那些谩骂的话,就是落进高澄的耳朵里也没什么。他一向是从不理会在他背后的那些人言和诋毁的。
高澄初到邺城的时候,司马子如与高季式时常陪伴在他的左右。孙搴因向高欢引荐高澄到朝堂,他凭借此事要求高澄给自己封官,高澄却只给了他一个散骑常侍的职务。
孙搴是一位莽夫,他的性格粗鄙、学识浅薄。他曾经对着邢邵说:“我率领三千名精兵,足以打败你的上万大军。因为你的兵马都太瘦弱了。”邢邵因其出众的才华,后来被誉为北地三才之一。
孙搴曾经服用过棘刺丸,棘刺丸是补肾固元的药物。东魏时的学士李谐曾经嘲笑他说:“你身上的棘刺应该是够用的了,为什么还要去求助于外人呢?”
后来朝廷在各个州郡征兵,将燕、云、平凉等十个州的平民充任军士。孙搴向朝廷出了一个主意,若有逃亡、隐匿者,则由他们的主人和当地的三长、守令担负责任,对这些违抗命令的人处以大辟之刑,并且没收他们的家人的财产。大辟是一种严酷的死刑。靠着这样暴虐的手段,东魏征收了许多士兵。
慕容绍宗曾经是尔朱荣的将领,高欢倒戈之后,慕容绍宗又成了高欢手下的一员猛将。
慕容绍宗当刺史的时候,孙搴想让自己的哥哥升官。孙搴委托慕容绍宗帮他完成此事,慕容绍宗却不肯。于是孙搴怀恨在心。孙搴在高欢的面前诬陷他,说慕容绍宗曾经跟他的亲信说:“大丈夫有回复先祖的基业的道理吗?”结果高欢将慕容绍宗降职。
元修察觉到高乾可能向高欢泄露了自己对他图谋不轨的事实,于是他心生一计。元修故意在高欢面前说,他已与高乾盟誓,结拜为了兄弟。高欢将计就计地告诉元修,高乾想要推举高欢称帝。
于是高乾的心思败露,元修将高乾召唤到朝堂上赐死。高乾无奈只得领旨。
元修同时下旨,派人去诛杀高乾的三弟高昂。
高昂在半路上拦截了元修派出的人马,并将他们杀死。高昂带着他的十几位部下,连夜前往晋阳投奔高欢。
高慎高仲密得知哥哥被杀的消息之后,他也带着全家老小,从沧州奔赴往晋阳。高仲密一行人在路上,遭到元修派来的人马阻断他们的前路。高仲密只得带着他的家眷们,从山间抄小路来到晋阳。高欢将他任命为大行台左丞,转任尚书。
高乾的死,给他的其余几个兄弟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高乾身死之后,高欢将他的大部分部众迁移到晋阳。
高欢的渤海王府简称为晋阳王府,晋阳王府从此成为北魏的另一个政治中心。高欢所开创的两都制,从北魏时期一直延续到东魏至北齐时期。晋阳身为另一个政治文化重地,与北魏的都城洛阳和后来的都城邺城并驾齐驱、平分秋色。
高仲密其实是满心不想逃亡到晋阳的。因为他在晋阳不得不见到一位故人,那就是他之前的妻子崔夫人的哥哥崔暹。崔暹的妹妹也就是崔圣念的女儿。
那时的崔暹已是高欢身边的重臣,备受高欢的追捧和爱戴。他从定州咨议参军官至丞相长史。
高欢身边还有一位备受重用的能臣,他叫崔季舒。崔暹和崔季舒一同出身于博陵崔氏。崔暹是东汉尚书崔寔的后人,冀州主簿崔穆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三房。崔季舒今年年仅十八岁,他的父亲是鸿胪卿崔瑜之。
永熙二年时,崔暹和崔季舒一同在高欢的兄长的手底下担任要职。高欢的兄长是赵郡公高琛。高琛对他们二人甚为器重,便将他们引荐给了高欢。后来,崔暹和崔季舒分别成为了东魏的朝堂上,颇具名望的两位重臣。
高仲密逃亡到晋阳以后,难免要在高欢面前和崔暹碰面。光是在心里想到那个画面,高仲密便觉得进退两难。
果不其然,高仲密在晋阳的朝堂上,见到了春风得意的崔暹。那是他们在晋阳王府的第一次碰面。崔暹乍一看到高仲密,便只是冷哼一声,他背对着高仲密,再不同他讲话。崔暹在朝堂上一向以恪守礼节著称,他对高仲密的态度却如此反常,高欢看了只觉得好生奇怪。
崔暹在私底下经常同其他的朝臣抱怨,他说他的妹妹出身清白、德才双修,却几度在渤海高氏的兄弟们手上受辱,他们把崔妹妹羞辱得连一根野草都不如。他这个当哥哥的一想到此,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他说,高翼四子平日里罔顾王法之事,做的还少吗?他的妹妹崔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想法又很单纯,从来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人的事,却被那个高仲密无缘无故地给休了,另外又娶了一房妻子。听说他新娶的妻子十分的年轻貌美。
如今崔妹妹天天都待在家里哭,她哭得欲生欲死。博陵崔氏上下的人都劝说她改嫁,她却说什么也不肯听。崔氏的一辈子就这么被高翼四子尤其是高慎给毁了。
后来崔暹又把这些话带到了朝堂上,传入了高欢的耳朵里。
有一次,高欢便同崔暹问道:“高仲密新娶的,是哪一户人家的姑娘?”
崔暹回答他:“大王,高仲密新娶的妻子,是赵郡李氏西祖的小姐。她是李裔李徽伯嫡出的女儿,人们都叫她李四小姐。”
高欢由是便说:”崔暹,以后你都不必再和高仲密见面了。我会把你们两个人给调开,不让你们在一起为官。你以后也不用与李徽伯相处了,我会想办法把他调派到外地的。”
崔暹也经常同朝堂上的其他人,义愤填膺地说,高仲密新娶的夫人李四小姐,她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很有心机和手段的人。李夫人的心肠歹毒,她曾经教唆高仲密杀死了一位名叫显公的和尚。那位和尚是一个无辜的人。
据说李四小姐在拉杀了显公的不久之后,她便借势在高家的府邸上和众人立威。她对高家的所有人说,要是他们以后再不听她的话的话,他们的下场就和眼前的这位和尚一样,暴尸荒野、尸骨无存。高家的府邸上下一时间都无人敢招惹这位新嫁娘。
崔暹逢人便说:“难怪我的妹妹崔氏不是这个李四小姐的对手。别说高仲密一心偏向她,就连那个李裔也一向偏帮他自己的女儿。我们吃了亏,可真是没处说理去。”
在崔暹的推波助澜之下,高仲密舍弃崔暹的妹妹,无故停妻再娶一事,很快在朝堂上传得沸沸扬扬。高仲密的所作所为,引得朝中舆论一片哗然。这当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更何况高翼四子的形象,在朝中人的眼里一向都并不光彩。
起先,崔暹散播出去的那些言论,不过都是一些沸腾的小水花。那就像灶台上一丁点零星的火苗,和夜幕里一缕缕窸窣的微风。然而水滴石穿。多年之后,这件陈年旧事,再一次在东魏的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终究酿成了弥天大祸。
……
又是一场惊梦,李蓁蓁躺在床榻上,缓缓地睁开眼睛。
李蓁蓁的梦里有两个人在对话,她梦里的女孩子也叫“蓁蓁”,只是不知是否和她是同一个蓁字。那个女孩子在梦里被其他人造谣诋毁了,她的丈夫正在她的跟前安慰她。那个女孩子说到伤心处,流下了眼泪,抬手揉了揉她的双眼。
李蓁蓁也在睡梦中揉了揉她的眼睛,然后她把自己给揉醒了。醒来她发现自己也流下了眼泪。
晋阳的宅邸终究是太过简陋。这里的床板太硬了,床上的床罩被褥都散发着一股陈旧的难闻的味道,像是有虫子在里面产卵。
李蓁蓁已有好些天无法安睡了。也许是前些日子的亡命奔波太过突然和惊险,令她至今还惊魂甫定。也许是她认床的老毛病又犯了,晋阳的床躺得她腰肢酸软无力。也许是她从小到大总是做着同一个差不多的梦,让她每一次睡醒都是在冒冷汗和流泪。
李蓁蓁躺在床上,向窗外看去。透过窗子上笼罩着的纱网,能看到天边依稀有鱼肚白的光影。然而天色尚未大亮,高仲密还在她的身旁沉睡。四下里有一种无人的寂静。
李蓁蓁在床上侧卧着,她把自己的身体蜷起来,把她的头贴在了一旁的高仲密的身上。李蓁蓁伸出了一只胳膊,环抱住了她的丈夫的一只臂膀和整个胸膛。
高仲密的身上有一股能让李蓁蓁心安的气味。她闻着高仲密身上的味道,慢慢地也就把她的身体放松下来。她把她的一双腿蜷缩着叠放到高仲密的双腿上。
李蓁蓁仍然记得,她的梦中的两个人影的对话。他们的声音听上去那么的清晰,他们的面容却是模糊的。他们两个人的身体交叠在一帘暖红色的床帐之间。
梦里的男孩子带着一脸恶作剧般的坏笑,他俯下身去亲吻那女孩的面庞。女孩的脸上似乎带着淡淡的愁容。男孩子吻上她的那一刻,她的眼角隐约有泪光在颤动。
李蓁蓁发觉她自己的眼角,也淌着同样的一滴泪。
暂住在晋阳的这段时间,李蓁蓁时常做着各种各样离奇的梦。昨天晚上的梦境依然让她感到心惊肉跳。
高仲密听见他的妻子在床榻上擦拭眼泪的声音,也醒了。
他说:“蓁蓁,你醒了?”
李蓁蓁哭着对他说:“仲密,我不安心。”
他问她:“蓁蓁,你又做噩梦了?”
她说:“是啊,仲密,你猜我梦见了什么?”
李蓁蓁流着泪说,她梦中的女孩子也叫蓁蓁。她在她的夫家也饱受欺负,好多人都在她的背后议论她、排挤她。
李蓁蓁说:“我梦见她和她的丈夫睡在同一张床上,她也背着她的丈夫偷偷地流着眼泪……然后我就醒了,我发现自己是哭醒的。”
高仲密对她说:“蓁蓁,是不是我冒死带你逃亡到晋阳,连日来的奔波惊吓到你了?”
他一口笃定李蓁蓁最近做梦做得多,是太过疲累所致。他准备等天一亮,他就请郎中到府上,给李蓁蓁开几剂凝神静气的药方。
李蓁蓁对他说:“仲密,难为你有心了。我这是心病,请郎中也治不好的。”
后来,李蓁蓁总是在心里回想着,他们之前太过单纯,误信了皇帝元修的鬼话,结果害得高乾被赐死,渤海高氏的兄弟几人四散奔逃。
她一想到大哥哥高乾的死,总觉得愧对于高仲密。如果她一早告诉高仲密和他的兄弟们,元修此人不可信,也许高乾他就能逃过一劫了。
高仲密总是安慰她说:“蓁蓁,是我愧对于你才对。是我没有保护好你,害你受惊了。”
李蓁蓁对她的丈夫说:“仲密,我不想再在晋阳度日了。你在朝堂上,是不是也受人议论?崔暹他根本就不欢迎我们。他经常在大丞相面前说你的坏话,那些话我在闺阁里都听到了。我们根本斗不过他。”
她说:“仲密,我们不要再待在晋阳了。你找一个机会,让我们随便外派到哪里吧。只要有你在,我跟着你去哪里都好。”
高仲密却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她。他说:“蓁蓁……”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晋阳是一个对李蓁蓁不友善的地方,对于高仲密来说也一样。围绕着他和他的新的妻子的婚事,朝堂上流传着许多带着排斥的议论声。
高仲密面对崔暹,也只能无语凝噎。
回家之后,高仲密往往会把自己关在房门里,无言地承受着失去高乾的悲痛。
晋阳不是一个风水宝地,李蓁蓁只觉得此地不宜久留。
新的机遇很快就来了。
高欢担任大丞相之后,安州的百姓们不服从高欢的统治,起义和叛乱纷至沓来。
高欢将高仲密外派到安州,平定当地百姓的暴动。高仲密的武装镇压卓有奇效,又为高家立一大功。
对于李蓁蓁而言,只要能和高仲密时时刻刻地在一起,走到哪里都不算是漂泊。
晋阳,晋阳,李蓁蓁只愿自己此生无缘再回到晋阳。
*
高澄在十二岁这一年,迎娶元仲华为妻。
年仅七、八岁的元仲华,是北魏宗室清河王元覃的女儿。她的哥哥是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那时元修还没有叛逃到西周,所以元善见还没有登基。
这场姻亲当然是高欢推动下的政治联姻。
十二岁的高澄志得意满。
婚礼的当天,仪表堂堂的高澄神情自若、宛如成人,满座宾客皆惊叹。
年纪不足十岁的元仲华,已然是一个美人胚子。她的一双眼睛黑黑亮亮的,像是星空里的漩涡。
高澄和元仲华在晋阳王府的生活,注定是幸福美满的。他们注定会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地长大。绕床弄青梅。高澄的言谈举止张扬外放,元仲华的性格沉默温顺。他们是天生一对。
高澄在洞房里,掀开元仲华的盖头的一刻,他笑着赞叹道:“你长得可真好看。你是我在这世上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子了。”
元仲华笑着对他说:“你也是我在这世上见过的最好看的男孩子。你比外面传言的还要英俊多了。”
高澄对她说:“以后我就是你的夫君了,我会对你好的。”
元仲华笑着说:“那你要永远对我好,不会抛弃我。”
高澄说:“我发誓,我会永远对你好的,我永远也不会抛弃你的。否则的话,就让我天打雷劈!”
元仲华捂住了他的嘴。她说:“我不要你天打雷劈。我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我就很满足了。我是你的人。”
高澄在晋阳王府日复一日地长大,元仲华陪他度过了童年的最后一段尾声。
永熙三年八月,因不满渤海王高欢的专政,皇帝元修叛逃至西魏的都城长安,投奔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麾下。
元修此番一去,带走了北魏宗亲的许多人,带走了一批他在朝堂上亲信的朝臣,那些朝臣们的家眷依旧被留在洛阳。
永熙四年的二月份,黑獭宇文泰借故将元修赐死,另立北魏宗室元宝炬为帝。建国西魏,年号大统。
同年十月,高欢做主将清河王元覃之子,元仲华的兄长元善见立为新的皇帝,改国号为天平,定都邺城。高欢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后。
北魏的□□面,由此分为了东魏和西魏两个部分。西魏由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把持朝政,东魏由鲜卑化的汉人高欢独揽大权。长江以南的地区由梁朝的宗室萧衍划江而治。
自东汉末年的三国之后,后三国又迎来了天下三分的局势。
高欢在发家之后,将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纳为了妃妾,对她荣宠备至、关爱有加。尔朱英娥是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高欢很快就和她生下了孩子。后来,高欢又纳了更多的姬妾,晋阳王府一时间人丁兴旺。
转眼间,高澄长到了十四岁的年纪。年少的他初尝晋阳王府的人情冷暖,高澄对世事无常四个字有了新的体验。只是儿女情长何足让他记挂在心上?大丈夫志在四方。
乱世里的恩怨情仇都是小事,爱情更是无稽之谈。成年人的世界里全是一些不足挂齿的龃龉和肮脏。只是,有时也有真心在的。
在与崔季舒相伴的日子里,高澄经常会同他提起前三国的旧事。高澄说他近日来重温三国时曹魏的书籍,十分仰慕文昭皇后甄氏那样美丽又有贤德的女子。他说元仲华就是他理想中的贤妻。他现在的妻子不仅貌美如花,还像甄氏一样的贤良。
崔季舒想了想,对他说:“世子,我能理解你喜欢三国时魏文帝的妻子甄氏。只是甄氏的下场不好,我一直都想不通,曹丕在称帝之后,为何要赐死她。你和冯翊长公主的婚事,总不会同他们一般下场凄凉的。”冯翊长公主是元仲华的封号。
高澄说:“如果甄氏嫁给我,我是一定不会把她赐死的。我才舍不得对她下狠手呢。我会把甄氏当宝贝一样的宠着,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像袁熙那样,把她一个人抛弃在邺城的。”
崔季舒不由得笑道:“世子,你刚才提到甄氏,我就想起了一个人来,她也叫蓁蓁。”
“是三国甄皇后的甄吗?”
“不。是《诗经·桃夭》里的‘蓁’。”
高澄说:“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
崔季舒说:“她是高慎高仲密新娶的妻子。”
崔季舒笑着说,高仲密舍弃了崔暹的妹妹,他新娶的妻子就叫李蓁蓁。李蓁蓁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她的父亲是李裔。李蓁蓁在家中排行老四,赵郡乡里的人都叫她李四小姐。
他说,崔暹的妹妹本就是渤海高氏的兄弟们强娶的妻子,高仲密却又把她休掉了。崔暹哪里能饶过他?这件事已经在朝堂上传了好几年的时间了。高仲密自知没脸,他自请去安州平定叛乱去了。
崔季舒说:“我想,高仲密和他的妻子,应该此生都不会再踏足晋阳了。”
高澄便问他:“高仲密的妻子长得好看吗?”
崔季舒对他说:“她应该是长得很好看吧。不然高仲密也不会那么五迷三道的,为她着了魔一样。”
高澄把他的两只手摊开,他的身体径直地瘫软在座位上。他说:“我之前好像在父王那里,听说过这件事。唉,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好长时间了,难怪我给忘了。”
高澄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崔季舒,你说父王什么时候才能准许我到朝堂上入仕为官呢?我既已娶了亲,我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大丈夫成家立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究竟何时才能立业呢?我等着那一天,都快要等不及了。”
高澄见证了晋阳王府从冷清到热闹的欢腾,见证了父亲高欢纳了一任又一任的妃妾,见证了他的母妃娄昭君的失意和失宠。只是,高欢和娄妃终究还是有情谊的,他们曾经相濡以沫。
高欢和尔朱英娥是在元子攸的冷宫里相遇的。尔朱英娥是高欢一生挚爱的女人。
永熙二年的正月,高欢率众击败了尔朱兆的军队,他所统帅的军队在洛阳的皇宫里烧杀劫掠。高欢无意间在一处废弃的宫殿里,找到了被元子攸打入冷宫的皇后尔朱英娥。也或许,是高欢早就听说了尔朱英娥被废黜之后,就一直住在那座宫殿里。
在深沉的夜幕下,在冲天的火光中,高欢擅自推开了冷宫紧闭的大门。尔朱英娥正蜷缩在床上的一个角落里,她的脸上犹带泪痕,警惕地注视着来人。高欢对尔朱英娥一见钟情。
尔朱英娥很快成为了高欢的宠妾,高欢对她恩宠殊异。他又将她的妹妹小尔朱氏也一同纳为侧室。
转过年来,尔朱英娥给高欢生下了他的第五个儿子高浟。
永熙三年,高欢的胞弟高琛在晋阳王府上,与小尔朱氏私通。事发之后,高琛被高欢捉住,杖毙在庭院里。小尔朱氏被外放改嫁他人。
高琛的原配妻子是华阳公主元季艳。高琛去世的时候,元季艳正怀有身孕,她和高琛的孩子还没有生下来。那个孩子成为了高琛的遗腹子,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
高琛死后,元季艳把他们的孩子生了下来。高欢做主将这个遗腹子接到了晋阳王府抚养,他亲自给他赐名为“叡”,对他视如己出。
令娄昭君没有想到的是,高澄很快也与父亲的姬妾私通了。那一年的高澄年仅十四岁,与他私通的是一个叫郑大车的女人。
郑大车出身于荥阳郑氏,她原本是广平王元悌的王妃。元悌在河阴之变中罹难。高欢入主中原以后,郑大车便二嫁给了高欢。郑大车是一位美妇人,只是她的年纪比高澄足足地长了二十多岁。
东魏天平二年的初春开始,因元修出逃到了西魏,高欢便征战在外,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回家。
没有人知道,高澄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和郑大车相遇的。
在高澄的印象里,郑大车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女人,她不太爱说话,经常一个人沉默寡言的待着。谁都能看出来,她在晋阳王府的生活不开心,她是一个落寞的人。
每当高澄把他的目光正对着她的时候,郑大车的一双落寞的眼睛,也直直的看向了高澄。这时她会笑一笑,她的笑容像一颗糖,甜得人心头发慌。她身上的衣服包裹住的不是她的□□,而是甜得人心软的蜜馅。对于高澄来说,郑大车是一个十足有吸引力的女人,特别是在性的方面。
郑大车是除了元仲华以外,高澄生命中出现的第二个女人。
就连高澄自己也不记得,他是从何时开始,成为郑大车的入幕之宾的。
高澄和郑大车的第一次□□上的交汇,是在一个夜晚。那一晚的夜幕深得像流淌着墨汁的幕布,一场不伦之恋在暗无声息的黑夜里展开了,悄无人知。
郑大车的身体像一个匣子,高澄是打开那只匣子的钥匙。郑大车的身体热情似火,这是高澄第一次在一位成年女性的身体上,感受到她尘封多年的炙热与□□。爱是情欲,情深似火。
高澄对郑大车也许算不上是爱,郑大车也并不爱高澄。他们是床上的伴侣,却不是完美的爱人。他们的爱注定是见不得光的存在。
多年之后的高澄,回想起这段他在少年岁月的惊险往事,依然会让他感到惊心动魄。
纸包不住火,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晋阳王府一向人多眼杂。高澄与郑大车私通一事,很快东窗事发,高澄和娄昭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开始向高欢告密的三个人,是府上的三位侍女。
高欢班师回到晋阳之后,有三位侍女将高澄与郑大车的奸情,禀告给了高欢。高欢闻言自是大怒,下令彻查此事,证据确凿。高欢把高澄痛打了一百军棍,把他软禁在王府上空无一人的暗室里,谁都不得探望。娄昭君被迫与高澄断绝了来往。高欢一度想要废掉高澄的世子位,另立他和尔朱英娥的长子高浟为世子。
高澄在前朝毕竟还是有能量的,一场私通不足以摧毁他的前程,也不会摧毁他的心智。高澄即使是被关在暗室里,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他请到了高欢面前的重臣司马子如来替自己说情。或许是崔季舒在朝堂上预知高澄出了事,他感知到了晋阳王府里的动向吧。
司马子如在朝堂之上,先假装不知此事,只说是他想求见渤海王妃娄昭君。高欢便把最近家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司马子如对他说:“大王,我的儿子司马消难也与我的小妾私通。这种事是家丑,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是为了大王您的名声,您也应该把此事掩盖起来才对。”
司马子如对高欢晓之以情。他说:“大王,娄王妃是您的结发妻子。你们夫妻一场,举案齐眉。你们刚结婚的时候,娄王妃拿出自己的嫁妆,扶持您的事业多年。大王在怀朔镇被人打成重伤的时候,娄王妃在一旁不离不弃地照拂您。后来大王因葛荣而落难,您和王妃一起出逃到并州,娄王妃与您生死相依。贫困的日子里,娄王妃亲手给您制作马靴。往昔的种种难以细说,大王您怎么可以忘记娄王妃对您的恩情呢?”
他又说:“如今你们夫妻二人苦尽甘来,大王也已功成名就,大王和王妃满门荣耀。您的二女儿嫁给了皇帝为后,长子高澄继承了您的事业,娄王妃的弟弟也为您立下了功勋。大王又岂能为了扶正您的妾室和庶子,而抛弃您的发妻和嫡子呢?婢女们说的话本就不足为信。”
高欢被司马子如说的话动摇了。高欢让司马子如做主,重新审查私通一事。司马子如将三位婢女的证词推翻,其中一位带头作证的婢女,被逼上吊自尽。
高澄被从暗室里放了出来。当他再度见到父亲高欢时,他一步一个叩首,泪流满面,直磕得他的头上鲜血直流。娄昭君也同样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高澄在高欢面前是真心忏悔也好,是假戏真做也罢。总之他们父子二人和好如初最要紧,最要紧的是要保住自己的世子之位。
只是娄昭君的心里究竟是何种滋味,那便无人知晓了。
这件事过后,高欢并没有追究郑大车的责任。他对她像以前那样,宠爱如初,甚至感情更深。
高欢热衷于纳妾,晋阳王府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多。娄昭君对丈夫的行为虽有怨言,但也无可奈何。她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妇人,坚强而有主见,却不是她的丈夫心中最爱的女人。好在,娄昭君最看重的从来不是高欢给她的爱,她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要紧紧地抓在手里。
高澄和弟弟高洋在日复一日地成长,高澄已然长到可以担负重任的年纪了,他却被困在晋阳王府的一方天地之间,他的才华和抱负无处施展。这也许是高澄和郑大车偷情的动机之一。
转过年来,高澄已经十五岁了。高澄主动跟高欢提出,他想要到邺城辅政。高欢却因高澄年少,几度驳回了他的想法。
无奈之下,高澄只好请孙搴来替他说情。孙搴是高欢面前一位有才学的人臣。经过他的劝解,高欢同意了高澄的请求。
对于高澄而言,晋阳王府的天空太小,小到看不清四季流转时,天上飞到北方来的飞鸟。晋阳王府的女人太少,属于他的女人也太少,少到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安抚他蓬勃而热烈的情欲。
即使是元仲华也不行。
晋阳王府的诗不够富丽,酒不够浓烈。大家生活得都太循规蹈矩,恪守本分。
是时候该离开了,游子该离家远行,到更宽广的天地里遨游四海。邺城天高地阔,是高澄施展他的才能的舞台。邺城里才子能人辈出,是高澄结交士族子弟的平台。邺城有数不尽的金樽美酒、舞榭歌台,是高澄一心向往的烟柳繁华地。
高澄生来就属于邺城。
*
东魏天平三年,高澄自请入朝辅政,加封左右京畿大都督。崔暹和崔季舒早在晋阳就与高澄相识。高澄来到邺城以后,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甚见亲宠。
邺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一派人间烟火的繁华景象。
邺城的姑娘很多,好看的姑娘也很多,大街上到处都是擦着胭脂香粉的姑娘们步履匆匆的身影。这些姑娘们都来自民间。她们的发髻上插戴着的首饰和簪花,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万种风情。
大街上也是高澄寻花问柳的温柔乡。无论是看到谁家好看的女子,他都喜欢独自一人上前,与她们攀谈几句。高澄的胆子大得很,他的情欲比他的色胆更胜。
有些女人对高澄烦得很。她们看到高澄出现在邺城的街市上,往往都低着头,绕着他走开了。
但是高澄的猎艳也能收获几件战利品。
那时的高澄顶着渤海王世子的头衔,长相英俊又年轻有为,风流俊逸又极擅谈吐言辞,他年纪轻轻难免冒失莽撞,一出口便是与人插科打诨。喜欢他的人觉得他魅力非凡,讨厌他的人也大有人在。
有些女人见到高澄又来同她们交好了,便殷勤地对他投怀送抱。高澄笑着对她们说:“你们最近有没有想我?”
更有甚者,主动地躺进了高澄的怀里去。她娇声软语地嗔怪道:“世子,奴家已有好久没有见到你了,最近你究竟到哪里鬼混去了?害我等你等得好辛苦。你一定把我的名字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的语气听上去像是撒娇,娇俏动人。
高澄也乐得与她们调笑上几句。他对那个女人说:“我怎么会忘记你的名字呢?你叫彩慧对吧?如今前方战事吃紧,我在朝堂上忙着谏言献策呢,我也不能时常来看你呀。”
那女人对他说:“世子,你太坏了,你把我的名字都给记错了,我叫彩云。”
彩云说:“世子,上一次你把我带到你的领军府上做客,我在府上住了两天一夜,回家时你送给了我一身罗裙。那身裙子现在还被我好好地收在家里呢,那是我最好的一身衣服了。”
高澄伸手捏一捏怀中女子的两颊。他对彩云说:“那你今天还是一同跟我回领军府去,让我好好熟悉熟悉你的名字。”他的语气暧昧:“回来时我送给你一条新的裙子。”
每次出游时,高澄必定会带上几名猎物回家。总有女人会向他讨好与献媚,高澄也乐得同她们一夜风流。
有一些女人不搭理高澄,高澄却对她们趋之若鹜。想来他也是在自讨没趣。
高澄又相中了一位有姿色的姑娘。他摇着一柄白玉做的羽扇,在大街上追着问人家:“娘子,小娘子,你是谁家的姑娘呀?你叫什么名字?你可已许配给人家了?”
那女人对他呵斥道:“世子,请你放尊重一些!我是不会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的。”
高澄对她说:“姐姐,你好小气啊。”
那女人看了他一眼,说:“我就已是有家室的人了。世子,若是你再纠缠于我,我就让我的夫君把你给告到官府上!”
高澄用手中的那柄扇子指着她的脸,说:“哦,你已经有夫君了?小娘子,你的夫君应该是我才对呀!哈哈哈……”
然后高澄带着若干随行的人,在大笑声中远去了。
那娘子看到高澄已远去,她朝着他背影的方向吐了一口口水,嘴里咒骂道:“真晦气!一大早就撞见他。”
其实那些谩骂的话,就是落进高澄的耳朵里也没什么。他一向是从不理会在他背后的那些人言和诋毁的。
高澄初到邺城的时候,司马子如与高季式时常陪伴在他的左右。孙搴因向高欢引荐高澄到朝堂,他凭借此事要求高澄给自己封官,高澄却只给了他一个散骑常侍的职务。
孙搴是一位莽夫,他的性格粗鄙、学识浅薄。他曾经对着邢邵说:“我率领三千名精兵,足以打败你的上万大军。因为你的兵马都太瘦弱了。”邢邵因其出众的才华,后来被誉为北地三才之一。
孙搴曾经服用过棘刺丸,棘刺丸是补肾固元的药物。东魏时的学士李谐曾经嘲笑他说:“你身上的棘刺应该是够用的了,为什么还要去求助于外人呢?”
后来朝廷在各个州郡征兵,将燕、云、平凉等十个州的平民充任军士。孙搴向朝廷出了一个主意,若有逃亡、隐匿者,则由他们的主人和当地的三长、守令担负责任,对这些违抗命令的人处以大辟之刑,并且没收他们的家人的财产。大辟是一种严酷的死刑。靠着这样暴虐的手段,东魏征收了许多士兵。
慕容绍宗曾经是尔朱荣的将领,高欢倒戈之后,慕容绍宗又成了高欢手下的一员猛将。
慕容绍宗当刺史的时候,孙搴想让自己的哥哥升官。孙搴委托慕容绍宗帮他完成此事,慕容绍宗却不肯。于是孙搴怀恨在心。孙搴在高欢的面前诬陷他,说慕容绍宗曾经跟他的亲信说:“大丈夫有回复先祖的基业的道理吗?”结果高欢将慕容绍宗降职。